“点、线、面”三级评审方法初探

“点、线、面”三级评审方法初探

一、“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高雄[1](1990)在《“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文中认为 学生在总复习时,面对浩翰的生物学知识,常常感无从下手。我在教学中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设计出“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经较长时间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点、线、面”是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知识,即知识点;“线”的知识,指知识的纵向联系;“面”的知识是在纵向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扩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多维知识体系。“点”是基础,“线”是提高,“面”是深

吴云开[2](2005)在《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顺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师与学生用教材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整合,并系统安排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要素,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一互动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发现的满足和成功的欢乐,并在这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导学——自悟”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将国家课程标准从理论层面变成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体现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基本特征。这一教学模式贴近中国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有助于解决教师在实践课程改革中感到困难的课堂教学具体操作问题,为推进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的示范。本文基于笔者亲身第一线的课程实践、福州地区英语课程改发展情况、结合时代特点及地区发展趋势,对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实践方向、实施策略、基本思路和有关问题等作初步的探讨。

胡鸿[3](2010)在《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学科与方法学的层面研究安全教育问题。在分析安全教育历史文献基础上,追溯安全教育起源,总结与评价安全教育现状,得出安全教育存在以下三大问题:基础理论尚未完善,学科体系尚未建立,研究方法缺失。为保障社会与生产安全,提高安全教育水平,通过对教育学、安全科学与方法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的考察,综合运用比较、借鉴、抽象与分析一综合等方法,抓住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与以人为核心的基本属性,展开了对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对教育活动的历史调查,及人类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考察,类比得出安全教育起源于远古人对灾害的自我防护能力的学习与传递,同步于人类原始的其他教育活动。(2)通过对国内外安全教育发展过程的文献检索,分别从安全教育培训的立法、企业职业安全教育、安全专业教育、安全教育技术发展,以及美国、日本和英国三个国家的安全教育培训发展情况等五方面来系统阐述安全教育培训的发展与现状,并通过分析与评价得出我国目前安全教育存在的基础理论尚未完善、学科体系尚未建立与研究方法缺失三大主要问题。(3)通过对教育学与安全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当前安全教育学相关研究的综述,从学科的角度界定安全教育学相关概念,并归纳出其以“人为核心”的属人本质与源于安全教育培训实践的显着特征。(4)基于对目前文献中对安全教育学定义的综合分析,从学科层面提出安全教育学概念,并从其属性、特征、研究范畴、功能及其学缘关系等方面阐述其内涵与外延。(5)基于对安全教育学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系统分析安全教育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安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并首次构建了安全教育学横向与纵向的学科体系。(6)通过对安全教育活动的哲学思考,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指导思想,并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与安全教育学的关系,构建了安全教育方法论体系。(7)基于上述对安全教育学的哲学思辨,借鉴科学方法学与教育学方法学相关理论,首次提出安全教育方法学定义,并在论述其研究对象、内容、特征、属性、功能意义及其学缘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内涵与外延,并提出其研究范式,完成了其理论基础的构建。(8)基于对安全教育方法学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借鉴科学方法学体系分类标准,结合安全教育学特征,系统地构建了安全教育方法学方法体系,以突破安全教育研究的方法瓶颈。(9)基于上述对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参考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与模式,运用类比、归纳与系统方法,创造性构建了安全教育综合研究过程与模式,为安全教育研究提供规范性思路。

黎治国[4](2011)在《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存在个体差异。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方式,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这种质疑,促使教育体制和教学组织形式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分层教学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背景下产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自主复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提出分层复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复习是课堂复习教学的变革,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综述和评价,然后从分层复习模式的形成、内涵和构成三个层面,阐述分层复习模式的建构,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角度分析分层复习。最后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分层复习模式的课堂实施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完成,分别是:知识建构重组、复习目标分层、学生隐性分层、复习教学分层、评价方式分层,并对通过教学实践前后的成绩比对,做了分层复习模式的有效性分析,分析表明:1.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教学策略的合理实施,有效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4.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于春梅[5](2003)在《化学概念学习及化学解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运用调查、实践等方法,对学习策略在高一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章追述了学习策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学习策略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对学习策略的涵义、结构、特征、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等进行了综述;对高一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学习习惯及解题思维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在高一化学中实施化学概念学习策略和化学解题策略的教学与训练进行了理论及实践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高一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记忆策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2)大多数高一学生未掌握有效的组织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不善于运用社会性策略。 (3)高一学生在学习策略掌握方面性别差异不显着。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5)结合化学学科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与指导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短时期的策略训练只有助于学科中特定领域内问题解决能力的适度提高,结合学科的学习策略训练,只有在长期的坚持和多学科的协同配合下,才有可能促进“一般”迁移的产生。

刘昭岩[6](2021)在《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脱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高考政策下,物理面临着重重挑战。在从物理高考的层面对人才提出更高“质”的同时,选择物理学生的“量”上却跌宕起伏。从2017年起到2019年,全国各个省市选择物理的人数逐年降低,而2020年人数上升。一面高呼“物理难学分低”,一面又高呼“物理有用,好选专业易就业”。所以根据学生理想大学专业关于高考科目的要求,使不少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选择物理,同时因为高考的“按排名折分”的方法,使不少成绩中等的理科生放弃物理的学习。这种情况下,全国整体选择物理的学生数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物理学困生在选择物理的学生中占比高居不下。本文立足当下高考物理的选科形式的与学生选择物理的趋势从教育心理学、初高中物理课程跨度难度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三方面进行论述物理学困生的成因与“脱困”策略。第一章绪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展开详尽的说明;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关于物理学困生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系统地罗列出文章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章粗略说明用处。第二章课题理论基础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将前人已成文的结论运用于本文,并将其理论结合笔者理解展开进一步的阐述,阐述中体现该理论与本文的相关度;第二部分结合当前物理的选科与排名明确本研究中学困生的定义,同时说明本次的研究对象着重在高一年级学生。第三章调查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将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作为前测实验,选取平均分相似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实验根据对学生现有物理水平的真实检测并保证两个班级物理水平相似;第二部分是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以客观题形式展开,客观题的形式对于调查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理和学情更为方便。笔者进一步统计并分析问卷的情况以便于总结学习困难成因;第三部分是进行个别学困生和教师的访谈,进一步访谈学生学习情况,和对一线教师进行关于学生学习情况及对初高中教材难度差异的认知。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践。期末考试作为实验的后测,并将前后测进行数据分析。第四章“学困生”之“困因”分为三部分:分别从学生学习及心理、教师教学课堂设置和物理课程难度与衔接三个方面依次对物理学习困难进行归因。第五章“学困生”之“脱困策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设置和物理课程难度与衔接制定策略。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不足,笔者认为研究的不足:其一在于无科学依据将调查问卷进行赋值量化,仅局限于占比和程度的研究;其二是前后测的主要依据依旧停留在书面成绩,没有合适的方法和标准去检验和衡量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其三是实践时间较短,效果仅限于实践期间的知识点的学习,未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质的提升。第二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以及本文浅显的创新点,希望将一己拙见带入未来工作中能继续展开教研。与已有的和本文研究方向相同或者相似的论文相比,本文还特别增加了研究初高中的难度跨度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初中升高一的学生,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课本进行整合分析。本文创新点是本研究重新对学困生进行定义,并根据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对学困生进行分类研究。

王静[7](2012)在《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高中隶属中等职业教育范畴,它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专业技术扎实的人才的历史重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职业高中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遭遇到新的发展隐患,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地区职业高中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隐性辍学现象较为严重,若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则隐性辍学会发展为显性辍学,成为真正的流失生。从教育学一线教师视角上,如何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实施教学,增强职业教育课堂吸引力,不但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有效减小隐性辍学率,防止学生流失?这也是笔者近年来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内容共六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通过阐述选题的背景,从而提出问题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继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隐性辍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目的、研究的对象及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寻觅该理论作支撑,保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方向的明晰性,以免在研究中走弯路。第二部分:隐性辍学成因的调查及分析以信阳市某职业高中在校师生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利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施调查的过程,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过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进一步提炼出隐性辍学的现状,并从教育学一线教师的视角,调查分析出影响隐性辍学主要的原因及造成影响。第三部分:隐性辍学的对策以教师自身作对策源泉,以“双主体”教学模式为核心,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以分层法、任务驱动法、虚拟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并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爱学”且学有所成。第四部分:隐性辍学对策的案例及效果以信阳市某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为案例,通过其中某两节课的教学过程,详细说明笔者是如何增强课堂吸引力、减少隐性辍学发生的。最后笔者从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了该门课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实际产生的效果。第五部分:结论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得出结论:信阳市职业高中存在约50%的隐性辍学率,从教育学一线教师的视角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其对策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精讲多练为指导思想,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分层法、任务驱动法、虚拟教学法进行教学并注重课堂渗透学法指导可以有效减少隐性辍学率、遏制辍学的发生。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蒋天平[8](1998)在《用(GX)思想指导初三复习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这是毕业班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发出的感慨.据调查,教学思想的僵化,教学方法的陈旧,课堂效益低是“苦”和“累”最重要的原因.怎样指导初三数学复习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一 (GX)思想作指导是迈向成功的基础着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陈重穆教授亲自执笔编写

王钰明[9](2013)在《化学用语的“三层九步”复习法》文中提出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于其在化学教学中面广、量多,记忆量很大,学生往往深感头痛,在复习时如不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仅孤立地去背诵、记忆,其效果往往较差,事倍功半。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使零散的"化学用语"得到有机串连而成系统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三层九步"复习法。

高彬[10](2008)在《猜测与反驳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始于上世纪中叶的同声传译很快就成为心理学、语言学和口译理论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以认知加工作为同声传译理论的研究核心,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多种研究途径。然而,国内外对于同声传译理论发展的演进历程鲜有研究。这种研究的缺失使我们难以认知同声传译研究的本体,继而也难以解决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研究在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预测发展的趋势。本文指出国内外口译研究史多停留在历史分期、取向、范式、模式等宏观层面上,缺少在历史语境下对口译研究发展演变内部机理的细致研究。为了能深入地研究同声传译理论的发展历程,论文中选取了西方同声传译研究和认知研究的契合点作为视角,整合各家理论,以代表人物为主线,在梳理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猜想性地重建迄今尚未系统解释过的历史侧面,从史学的向度中审视同声传译研究的演进之路一探寻各种同声传译研究途径的起源、发展的内在动力,描述研究方法、主题的兴衰与嬗变,阐释历史与现在的逻辑关系,并把我国的研究与西方的理论研究进行对比,评估中西研究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本项研究采用了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质化研究中作者以哲学家波普尔的科学知识进化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对发表于1950年至2007年间的西方同声传译理论各学派代表性着作进行研究,从具有代表性的独立个案分析中把握各种理论的核心,在猜测与反驳发展的共性中探索这些理论的时代特点和理论之间的关联。在该项研究中建立了新世纪西方同声传译理论文献语料库,用科学计量的研究方法在最新进展中探寻研究的承继关系和新的突破,以构建同声传译研究的发展路线图。为了进行中西对比研究,在论文中通过作者建立的两个子数据库(中文口译库和同传文献库)对起源于上世纪术的国内同声传译研究(1994年-2007年)从论文数量和引证文献两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和归纳我国同声传译研究产生的学术背景,探寻我国同声传译研究成长的语境和研究动态及以所受西方研究的具体影响。在写作方法上本文参考了史学研究的整体之法,用着作体撰写方式,遵循选材、译述、润饰、剪裁、注释、征引的写作体例。本项研究给出了同声传译理论发展路线图,阐释了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的猜测与反驳演进方式和继承、发扬的纵深推进过程和同声传译研究与认知科学的交互关系,指出了同声传译研究中的猜测与反驳并非呈现简单意义上的一次性的循环,而是一种多发的、多诱因的、积累性的、嵌套性的、扩散式的复杂排错过程,在此过程中排错机制经历了历时的发展变化,从早期的概念性、直觉性反驳演变成了现在较为系统的以实验为代表的量化和以语料库为代表的质化排错机制。认知科学的影响已经融入到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的概念底层,成为猜测与反驳的主要组成部分。两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思想都曾作为同声传译研究的指导思想,从非具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转变,显示了同声传译认知研究同样经过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通过本项研究,作者发现同声传译研究与认知科学理论之间存在接口问题。两者发展的不同步性曾经一度对同声传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本研究给出了解决接口问题的两种对策:利用语料库的方法进行质化分析和用同声传译实验范式解决单语加工中的困难问题。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同声传译研究者们对认知科学固有的研究方法有所扬弃,正在逐渐形成一些富有同声传译研究特色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国外的同声传译研究,国内的研究积累不足,尚未形成猜测与反驳的理论演进方式和自己的排错体系,总体研究发展趋势也欠明朗。国内的同声传译研究从数量上在口译研究中尚未占到优势,并存在较明显的研究主题缺失现象。语言组合的研究多以英-汉组合为主,所受到的西方影响主要来自于西方部分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本项研究是对同声传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的首次尝试。作者用同声传译的认知理论和实验构筑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图谱,指出了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猜测与反驳的演进方式,从同声传译研究维度解决了在西方曾经颇受争议的口译研究的增长方式问题。同时,文中所采用的中西对比研究视角可能有助于我国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西方同声传译理论的现状,权衡各种研究方式的利与弊,采取有效的方法缩小中西研究缺口,此外,对我国口译研究的展望和研究课题在论文中也提出了一些预测和建议。

二、“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二、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三、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法几种常见的模式构建及实践尝试
    (一) “突破拼、说”入门教学模式
    (二) “自主探究”课文教学模式
    (三) “课内外相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
    (四) “小组计分竞赛”合作学习教学摸式
    (五) “反思自评”作业和试卷评讲教学模式
    (六) “块状”和“条状”复习课教学模式
    (七) “整体和群体相结合”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
四、实践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授权声明
致谢

(3)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安全教育起源与发展
        1.1.1 安全教育的起源
        1.1.2 国内安全教育发展状况
        1.1.3 国外安全教育发展状况
        1.1.4 小结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1.3.3 主要创新
    1.4 小结
第二章 安全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方法、方法学与方法论
        2.1.2 教育学与教育学方法论
        2.1.3 安全科学与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安全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现状
        2.2.1 相关文献检索分析
        2.2.2 国内外安全教育及其方法学研究现状评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全教育学内涵分析及其体系构建研究
    3.1 安全教育学研究综述
    3.2 安全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
        3.2.1 安全教育学定义、属性与内涵
        3.2.2 安全教育学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
        3.2.3 安全教育学主要研究范畴与内容
        3.2.4 安全教育学学科地位、功能、特征与其他学科关系
    3.3 安全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3.3.1 安全教育学横向学科体系
        3.3.2 安全教育学纵向学科体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安全教育方法学及其体系研究
    4.1 相关方法体系综述
        4.1.1 科学方法体系综述
        4.1.2 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及其方法
        4.1.3 安全科学方法论及其方法
    4.2 安全教育方法学
        4.2.1 安全教育方法学概念及学科性质
        4.2.2 安全教育方法学的理论基础
    4.3 安全教育方法学方法体系
        4.3.1 安全教育方法学哲学思辨、方法论与学科体系
        4.3.2 安全教育学研究范式与方法体系
    4.4 安全教育研究过程与模式
        4.4.1 科学与教育研究过程
        4.4.2 安全教育学研究过程与模式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4)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分层教学研究的的必要性
    1.2 分层教学研究的现状
    1.3 分层教学研究的日的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2章 分层复习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2.1 分层复习模式的建构
        2.1.1 分层复习模式的形成
        2.1.2 分层复习模式的内涵
        2.1.3 分层复习模式的构成
    2.2 "教"与"学"的分层
        2.2.1 "教"的分层——对复习内容的多角度重构
        2.2.2 "学"的分层——对复习内容的分梯度练习
    2.3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完形—顿悟"认知学习理论
        2.3.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3.4 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
        2.3.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践研究
    3.1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基本原则
        3.1.1 目标导向性原则
        3.1.2 注重过程性原则
        3.1.3 主体参与性原则
        3.1.4 突出"双基"原则
        3.1.5 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3.2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施前研究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方法
        3.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课堂实施研究
        3.3.1 实验研究对象
        3.3.2 实验研究时间
        3.3.3 实验实施的步骤和过程
        第一阶段 知识建构重组
        第二阶段 复习目标分层
        第三阶段 学生隐性分层
        第四阶段 复习教学分层
        第五阶段 评价方式分层
        教学实录
第4章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被测对象的构成与选取
    4.2 学生成绩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与相关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5.1 反思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化学概念学习及化学解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1.1 学习策略思想的历史渊源
    1.2 学习策略研究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1.3.1 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
        1.3.2 学习方法
        1.3.3 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1.3.4 学习策略的教学
        1.3.5 各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
第二部分 高中生学习策略应用的调查研究
    2.1 高一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现状与分析
    2.2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一般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2.3 高一学生解题思维过程调查与分析
第三部分 化学概念学习策略教学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研究的原则
    3.2 化学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化学概念学习策略概述
        3.3.1 问题的提出
        3.3.2 概念的性质
        3.3.3 概念的获得
        3.3.4 化学概念的学习规律
        3.3.5 化学概念学习外部条件的优化
        3.3.6 检验化学概念掌握水平的行为指标
    3.4 化学概念学习策略的教学
        3.4.1 《物质的量》一节概念学习的认知建构
        3.4.2 《物质的量浓度》一节概念学习的认知建构
第四部分 化学解题策略教学的实验研究
    4.1 化学解题策略概述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化学问题的基本类型
        4.1.3 化学解题的心理机制
        4.1.4 化学解题的心理机制模型
    4.2 化学解题的程序、要素及网络
        4.2.1 化学解题的程序
        4.2.2 化学解题能力的实质及构成要素
        4.2.3 化学解题网络
    4.3 化学解题策略的教学
    4.4 结果与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1 《物质的量》概念学习的认知建构
    附录2 《气体摩尔体积》一节的认知建构
    附录3 《气体摩尔体积》学案(第一课时)
    附录4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第一课时)
    附录5 《物质的量》复习提纲
致谢

(6)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脱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当前社会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2章 课题理论基础
    2.1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元认知理论
        2.1.3 课程难度定量分析模型
    2.2 物理学困生的界定与分类
        2.2.1 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2.2.2 物理学困生的分类
第3章 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3.1 前测实验与分组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编制目的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2.3 调查问卷的实施
    3.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访谈与分析
        3.4.1 访谈目的
        3.4.2 访谈内容
        3.4.3 访谈结果分析
第4章 “学困生”之“困因”分析
    4.1 学生学习及其心理分析
    4.2 教师教学问题分析
    4.3 物理课程难度与衔接分析
        4.3.1 教材广度
        4.3.2 教材深度
        4.3.3 教材难度及梯度
第5章 “学困生”之“脱困策略”
    5.1 教师教学新方法
        5.1.1 新课讲授法
        5.1.2 分层作业法
        5.1.3 思维导图复习法
    5.2 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5.2.1 科学思维开发策略
        5.2.2 物理传授高效化与知识结构化策略
        5.2.3 精准扶困策略
    5.3 实验班和对照班物理成绩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6.1 总结与展望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前测试卷
附录B 后测试卷
附录C 调查试卷
附录D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2章 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成因的调查分析
    2.1 调查研究的问题
    2.2 调查研究方法及相应的数据收集过程
        2.2.1 科学观察法
        2.2.2 问卷调查
        2.2.3 访谈调查
    2.3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2.3.1 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现况
        2.3.2 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危害
    2.4 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原因
        2.4.1 学生的原因
        2.4.2 教师的原因
第3章 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对策
    3.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3.2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2.1 利用现代化手段
        3.2.2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3.2.3 用实物展示
    3.3 增加实训机会
        3.3.1 实训时间要充分合理
        3.3.2 利用虚拟技术创造实训条件
    3.4 利用任务驱动法
        3.4.1 任务驱动法含义、特点
        3.4.2 使用任务驱动法原因
        3.4.3 任务驱动法使用的方法
    3.5 采用分层法教学
        3.5.1 分层法教学的可行性
        3.5.2 分层法教学定义
        3.5.3 分层法教学选用的原因
        3.5.4 分层法教学的实施
    3.6 进行学法指导
第4章 案例及效果
    4.1 教学现状
    4.2 教学改革案例
        4.2.1 案例综述
        4.2.2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的教学设计案例
    4.3 教学改革后实际效果
        4.3.1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4.3.2 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4.3.3 课堂观察学生表现情况
第5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猜测与反驳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由来
        1.2.1 国外口译研究史现状与不足
        1.2.2 国内口译研究史现状与不足
    1.3 研究的总体介绍
        1.3.1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3.2 理论简介
        1.3.3 本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同声传译理论认知研究的早期发展:猜测与反驳
    2.1 引言
    2.2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的认知科学基础
        2.2.1 认知研究的发端
        2.2.2 大脑—认知的物质基础
        2.2.3 认知科学的研究途径
    2.3 同声传译过程中的认知问题—早期的认识
        2.3.1 关于描述的研究
        2.3.2 认知过程的分解
        2.3.3 整体性研究
        2.3.4 讨论:早期认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4 释意理论的提出—懵懂中的认知研究
        2.4.1 脱离语言外壳与意义的假说
        2.4.2 脱离语言外壳与口译的中介性
        2.4.3 应用中的验证
        2.4.4 讨论:语言与意义的三元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2.5 猜测与反驳:同声传译认知研究的首轮碰撞
        2.5.1 隔离后的缄默—1977年北约研讨会
        2.5.2 沉默后的爆发—1986年特里亚斯特大会
        2.5.3 从非科学到科学:同声传译研究的演进
    2.6 结语
第三章: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问题的再认识:同声传译与认知研究主题的契合与方法的借用
    3.1 引言
    3.2 反驳之一: 来自神经科学的过程探索
        3.2.1 神经生理研究途径的提出
        3.2.2 大脑偏侧化在同声传译中的表征
        3.2.3 神经生理实验方法
        3.2.4 偏侧化研究引起的教学方法的论证与改进
        3.2.5 讨论:对前人的质疑与科学实验方法的借用
    3.3 反驳之二:吉尔的模型
        3.3.1 对巴黎学派和巴瑞克等研究的反驳
        3.3.2 认知加工(程序的连续性)的顺序性
        3.3.3 认知加工的资源有限性
        3.3.3.1 同声传译的非自动性加工—努力模型
        3.3.3.2 走钢丝假说
        3.3.4 错误分析的差异性
        3.3.5 在教学中的应用
        3.3.6 讨论:开启口译研究的学科性
        3.3.6.1 反驳中的扬弃
        3.3.6.2 口译研究方法主体的回归
        3.3.6.3 笔译研究的启示
        3.3.6.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萌芽
    3.4 分解过程研究之猜测
        3.4.1 听辨理解
        3.4.2 工作记忆
        3.4.2.1 语音保持
        3.4.2.2 语义保持
        3.4.3 讨论:分解过程研究方法的借用与成果启示
    3.5 同声传译与认知科学研究主题的契合与方法的借用
        3.5.1 目的之差异与主题的契合
        3.5.2 方法的蜕变与依赖
    3.6 结语
第四章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的新发展:具身认知的冲击
    4.1 引言
    4.2 多学科认知理论的集粹:认知语用研究
        4.2.1 质疑同声传译静态研究,开启动态研究
        4.2.2 同声传译认知的中间表征
        4.2.3 同声传译的关联性:译员的累积性推理与再明示
        4.2.4 同声传译模型
        4.2.5 研究冲突的调解—语言与认知共同发展之路
        4.2.6 动力系统—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
    4.3 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研究的充实
        4.3.1 同声传译认知加工复杂性的根源
        4.3.2 同声传译加工中译员的应对能力
        4.3.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的调整
    4.4 认知语用与双语研究—新研究方法的互补
    4.5 跨学科研究问题展望
    4.6 结语
第五章 同声传译研究的趋同性和发展路线图
    5.1 引言
    5.2 西方同声传译研究的趋同性—科学计量研究
        5.2.1 研究范畴
        5.2.2 语料分析
        5.2.3 讨论:现阶段西方同声传译研究的动向
    5.3 西方同声传译认知研究的发展路线图
        5.3.1 猜测与反驳—同声传译发展的推动力
        5.3.2 排错机制的演变
        5.3.3 同声传译认知研究发展路线图
        5.3.4 猜测与反驳过程中的问题
    5.4 同声传译研究在中国
        5.4.1 研究范畴
        5.4.1.1 语料库
        5.4.1.2 研究命题
        5.4.2 语料分析
        5.4.2.1 分析方法
        5.4.2.2 研究结果
        5.4.3 讨论:我国口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5 结语
第六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总结
    6.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中作者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附录二 文中术语汉英对照表

四、“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初探[J]. 周高雄. 生物学教学, 1990(01)
  • [2]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D]. 吴云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4)
  • [3]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D]. 胡鸿. 中南大学, 2010(02)
  • [4]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践研究[D]. 黎治国. 广州大学, 2011(06)
  • [5]化学概念学习及化学解题策略研究[D]. 于春梅. 苏州大学, 2003(02)
  • [6]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脱困”策略研究[D]. 刘昭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信阳市职业高中隐性辍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6)
  • [8]用(GX)思想指导初三复习的实践与探索[J]. 蒋天平. 数学教学通讯, 1998(05)
  • [9]化学用语的“三层九步”复习法[J]. 王钰明. 教育, 2013(30)
  • [10]猜测与反驳 ——同声传译认知理论研究[D]. 高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点、线、面”三级评审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