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部一局一会要求开展“三合一”厂房专项治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蔡伟[2](2017)在《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疗器械基本特性是安全和有效,事关社会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持续突破,社会公众对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需求伴着医学诊疗手段的丰富不断增强。医疗器械直接服务于医疗卫生体系,是公共健康保障最重要的基础。早期诊断、手术用械、重症监测与日常护理,公众健康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的依赖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相关产业基础弱、安全监管起步较晚,改革时期监管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加之医疗器械本身的跨学科复杂性,监管手段比较单一原始,监管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大部分临床损害多由医疗器械造成,从危害广泛的"奥美定"到全国性的临床致残致死,医疗器械安全事件频发。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监管理论,运用文献调研、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泰州市医疗器械产业状况及安全监管历史与现状着手,结合体制改革期间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实际,进行安全监管需求与安全监管供给的量化对比与定性分析,研究得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主要存在上市前监管效率低下、上市后监管能力不足、改革期间体制保障不力等六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及自身从事医疗器械的认知,透过问题表象分析出法规效力与系统化程度不够、排斥第三方专业服务的官僚化倾向、监管体制不稳定导致"内耗"等五类深层次问题。通过对比海南等省市的先进经验,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安全监管模式,得出上市前与上市后监管并重、合理分权适度引入第三方服务、保证监管队伍专业性等经验启示。最后,论文从监管手段、监管能力及执法力度三个维度入手,依据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合先进地区的经验启示,遵循"改革解决政府失灵"、"决策避免集团利益"、"监管保障最广大公众利益"等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建立统一有力监管体制、上市前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采取信息化监管措施、培育社会共治氛围、激励医疗机构自律与能动、强化专业化配备、推进两法衔接"等在内的十五项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由于泰州市医疗器械产业与监管现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针对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优化路径设计,对提高国内其它地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水平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借鉴意义。
潘祥明[3](2012)在《长顺监理公司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们积极思考的问题。金融危机后,企业怎样规避市场中出现的巨大风险并生存下来同样引起了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监理行业作为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新兴市场已经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逐渐成长起来。湖南长顺监理公司正是在我国不断实现市场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家地方性监理企业。如何应对未来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监理企业的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冲出中南走向全国市场等已成为公司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本文在对国内监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探讨湖南长顺公司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入手,以公司组织变革和未来发展战略为依据研究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策略及其实施,对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企业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其次,系统地分析了湖南长顺监理公司目前所处的监理行业环境特征和环境中存在的五种力量并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长顺公司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公司所从事的监理工作特征和工作内容进行分析,识别出构成长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过理论探索和现实分析提炼出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品牌优势和企业文化四种竞争能力要素;后来对公司实现竞争力提升进行了思路设计和目标确定,提出了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构现有组织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竞争力提升策略;最后分析了长顺公司如何实施竞争力提升策略。本研究成果对湖南长顺监理公司当前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竞争力提升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企业不断积累经验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修正策略和逐步使之提升的过程。
蒋贤孝[4](2010)在《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近年来国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它是以省内各监狱企业为子(分)公司,以省为区域范围而筹建的管理监狱企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到2010年3月,全国已经有20个省(市)组建了省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其余省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对这一新生事物,理论界研究甚少,目前国内尚未见全面系统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文献。监狱企业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劳动场所的经济组织,是与监狱同生共存的。监狱企业的价值在于为教育改造罪犯服务,实现监狱的社会效益,同时组织罪犯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经济效益。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是关系监狱企业生存,甚至关系监狱改造工作的重大问题,而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因此,对它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研究,首先从罪犯劳动的价值入手研究监狱企业的性质,研究监狱企业资源要素的特殊性、监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然后分析我国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及其不适应性,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理论、产业选择、产业布局等经济理论,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如何抓治理,如何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抓好产业选择,调整好监狱企业的产业结构,依托监狱布局调整契机,抓好监狱企业的产业布局,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健康发展。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关押和改造罪犯的政治职能。为实现这个职能,监狱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改造,从而衍生了监狱组织生产获取经济效益的经济职能,其经济职能从属于政治职能。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有其历史渊源,新中国依然坚持用劳动手段改造罪犯,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罪犯劳动,具有改造罪犯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一方面促进罪犯改造,帮助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还能让罪犯学会一定的生存技能和技术,有利于其回归社会;另一方面,罪犯劳动也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监狱企业作为监狱的附属机构,具有天然的二重性质,它既有一般社会企业的共同属性,也有其特殊性质。其二重性质主要表现在监狱企业的职能、内部因素等方面。从职能看,监狱企业既要为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场所,为改造服务,又要通过生产经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从内部因素看,监狱警察是国家执法者,但同时又是监狱企业的管理者;罪犯既是执行刑罚的对象,又是监狱企业的生产者。监狱企业的管理过程,既是刑法执行和劳动改造过程,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监狱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组织属性,它为社会提供两种公共产品——公共安全和改恶从善的公民。因此,其社会效益应当重于其经济效益,监狱企业生产必然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监狱企业的经济价值在于它能持续为罪犯劳动提供岗位,能有效、有序组织劳动,能积累劳动成果,维持监狱生产持续发展,创造社会财富。与新中国成立后的贫穷状况和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新中国的监狱逐渐形成了“监狱、监狱企业、监狱办的社会机构”三者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使监狱企业繁荣发展,为改造罪犯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监、企、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影响到监狱监管执法和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影响到监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监狱企业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甚至濒临破产。为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探索解决监狱困难问题的方法,推进新一轮监狱体制改革。到2000年,国家出台解决监狱困难问题的文件,到2003年,国家开始在江西、黑龙江、重庆等6个省市试点监狱体制改革,到2008年底,在全国全面推行监狱体制改革。这一轮改革中,重头戏是监狱与监狱企业分开,以省为单位组建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从理论上看具有合理性:一是利用企业集团化变革促进监狱企业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二是利用企业集团经营优势,变监狱企业的外部交易为集团公司内部交易或管理,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可利用监狱企业集团的治理优势来经营监狱企业;四是结合监狱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产业选择,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再从国外实践看,有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公司化方式对监狱企业进行管理,监狱企业公司相对独立于国家监狱管理部门而运行,直接对监狱管理局或矫正局负责,如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外监狱生产管理有几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许多国家都强调监狱与监狱企业分开运行,对监狱采取行政管理,对监狱企业公司采取市场手段管理。二是重视罪犯的劳动技能培训,如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国家都很重视在罪犯劳动中进行技能培训;三是重视罪犯生产项目和产业发展指导,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四是重视罪犯劳动产品销售和政府政策支持,韩国政府及意大利等国政府就专门出台法令并督促实施。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是:近年来监狱企业经营日艰、负债严重、有的濒临破产,影响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促使国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其思路是“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重点是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其中,全额保障就是要实现国家财政对监狱经费的全部供给保障。监企分开是推进监狱与监狱企业的机构、人员、物质、经费的全面分开,将省监狱管理局机关原来负责管理生产的机构和人员剥离出来,组建成为省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将监狱企业从监狱中剥离出来,组建成为集团公司的子(分)公司,专门负责管理监狱生产经营。收支分开就是要将监狱执法经费与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费分开,实现两者的收入与支出分开,监狱与监狱企业之间不再发生经费往来。规范运行就是要建立起监狱管理与企业公司管理两套运行机制,推进监狱与企业公司的相对独立运行,相互协调配合。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实践中也有质疑:此做法是否适合我国国情?监狱与企业公司有限分离的情况下,集团公司能真正独立运行吗?新体制下,能制约集团公司高层领导的权力运行吗,能达到改革预期效果吗?这些质疑意见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在改革运行中,面临不少实践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可行性的认识不一;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性质理解不一;组建集团公司时争取机构、资产和人员不易;原监狱企业政策性破产困难重重;原监狱企业人员的去留安置难办;监狱及集团公司的财政保障缺口较大;公司与监狱的管理协作存在问题和监狱企业集团公司自身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在改革中摸索,在借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外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产业选择和布局等,全面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健康发展。对于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要注重构建运行机制。一是集团公司的产权规制及改进。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各省政府通常委托监狱管理局负责管理国有资产,负责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单一产权结构也有其不适应性。国外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多采用多元持股的产权模式,笔者认为可借鉴。并大胆设想,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可探索多元持股的产权模式。二是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需要合理设置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机构设置,还包括集团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及子(分)公司的内设机构的设置。三是集团公司的内部管控机制,包括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的管控;省监狱局对集团公司的监管;监狱与子(分)公司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还包括做好监狱企业公司对罪犯劳动的管控。四是构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管理机制、完善过渡时期公司警察的约束机制和公司职工管理机制等。五是建立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协调机制,包括监狱与企业公司财务收支分开和企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六是公司与监狱的协调配合机制,要处理好省监狱管理局、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监狱和子(分)司公司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监狱与监狱企业公司的协调配合方式上,主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合同或协议等予以协调;建立公司与监狱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对于监狱企业公司的产业选择和布局,应当重视监狱企业公司的产业结构、包括的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等措施。一是客观分析我国监狱企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二是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集团公司产业选择应考虑罪犯劳动力的特殊性、监狱企业特殊性和国家对监狱企业的产业政策等因素。产业选择把握有利于保持和有效利用罪犯劳动能力、有利于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有利于罪犯和监狱的安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等因素。对策是:果断退出高危险、高污染产业,大力拓展劳务加工产业,争取和发展政府采购型产业。三是集团公司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措施,要抓住监狱布局调整的良好契机,协调推进监狱布局和产业调整,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政策,调整监狱企业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最终实现监狱企业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马建新[5](2003)在《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溯本追源地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又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结合起来,探索有关民营科技企业的理论创新。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经济联合体。它实行的是“劳者有其股”的实践方式,是对马克思“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思想的一个有益探索。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现状,将多个学科的有关知识与熊彼特提出“创新”观点以来的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探讨民营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的综合创新理论。既有定性思考,又对综合创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规律。在1997—2001年度的民营科技企业数据基础上,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总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与职工总数、科技投入(代表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税率、体制(代表制度创新)等的关系,对综合创新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拉格郎日乘子法构造出哈密顿函数,从而求出最优税率.对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前景作出预测。 本文从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民营科技企业的综合创新置于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和研究,阐述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内涵,构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理论体系。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规律,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协同的机理出发,建立起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1997年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优劣势,总结出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持续能力的三种基本模式。提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战略框架下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在技术创新上选择U型道路,在制度创新上走“股份共同制”道路,在管理创新上选择“知识增殖管理”道路。揭示了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是民营科技企业第三次创业的核心内容,指出风险投资与金融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有力保障,同时,创新环境的优化对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以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入口”,从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有价值的思想材料,进一步探索企业创新的新思路,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管理理论和科技管理理论。
庄晋财[6](2003)在《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地位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得到加强。一个区域要想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发展优势,就必须重视培育区域本地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市场经济构建的背景下,小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小企业对区域经济运行与增长的作用机理、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小企业的空间行为特征、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经济落后区域的小企业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经济学、行为学、工业地理学、企业地理学、企业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来考察区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也注重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小企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福利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实践证明,小企业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区域,而区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本地化能力。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柔性化特征、不完全优势和高效的治理机制,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化过程中获得许多发展机会,并通过与大企业之间形成的互惠连续共生关系,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空间行为表现出区域性聚集的特征。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社会关系网络的根植,加强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信任,从而构建起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了区域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强化。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由于区域要素察赋的差异,区域间具有非均质性的特征,这是不同区域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不同的根源。任何一种小企业发展模式,都是对本区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将某一区域成功的小企业发展模式复制到别的区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区域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5)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推行的“支柱产业”政策,拓展了政府留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导致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冲突的消除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区域要素,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小企业集群,培育区域个性。 (6)区域要素整合的有效性的标志之一是新企业的不断繁衍。因此,企业家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在区域要素整合过程中,企业家处于核心地位。 (7)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要想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必须重视具有强烈地域根植性的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走“内生式”发展道路。西部小企业集群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着眼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二、三部一局一会要求开展“三合一”厂房专项治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部一局一会要求开展“三合一”厂房专项治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2)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医疗器械 |
2.1.2 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与风险管理 |
2.1.3 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2.2.2 政府监管理论 |
3 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3.1 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发展历程 |
3.1.1 监管起步阶段 |
3.1.2 蓬勃发展阶段 |
3.1.3 改革转型阶段 |
3.1.4 产业特色与监管难点 |
3.2 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现状调查设计及实施 |
3.2.1 调查的背景与方法 |
3.2.2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2.3 调查问卷的项目设计 |
3.2.4 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 |
3.3 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上市前监管效率低下 |
3.3.2 上市后监管能力不足 |
3.3.3 对违法行为的惩处趋弱 |
3.3.4 生产企业监管风险增加 |
3.3.5 改革期间体制保障不力 |
3.3.6 社会制约因素过多 |
3.4 医疗器械安全监管问题成因分析 |
3.4.1 法规效力和系统化程度不足 |
3.4.2 排斥第三方专业服务 |
3.4.3 社会共治的监管氛围不成熟 |
3.4.4 监管体制变动频繁不稳定 |
3.4.5 被药品与食品监管边缘化 |
4 国内外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经验启示 |
4.1 美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经验 |
4.1.1 美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组织架构 |
4.1.2 美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运作方式 |
4.1.3 美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 |
4.1.4 美国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4.2 欧盟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经验 |
4.2.1 欧盟医疗器械的组织架构 |
4.2.2 欧盟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运作方式 |
4.2.3 欧盟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4.3 国内省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启示 |
4.3.1 国内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
4.3.2 海南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情况 |
4.3.3 海南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队伍建设与监管效果 |
4.3.4 海南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5 完善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
5.1 丰富监管手段 |
5.1.1 上市前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 |
5.1.2 上市后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 |
5.1.3 全面引入信息化监管措施 |
5.1.4 激发医疗机构安全用械能动性 |
5.1.5 建立社会共治多元新模式 |
5.2 提升监管能力 |
5.2.1 加快监管人员专业化配备 |
5.2.2 实施新法规体系系统培训工程 |
5.2.3 实施技术支撑机构整体建设工程 |
5.2.4 组建专业不良事件监测队伍 |
5.2.5 完善标准建设体系 |
5.3 强化执法力度 |
5.3.1 争取统一有力的监管体制 |
5.3.2 建立实施飞行检查交叉督查制度 |
5.3.3 加快稽查执法与日常监管的岗位融合 |
5.3.4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
5.3.5 建立专业化监管的阳光执法模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长顺监理公司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2.1 企业竞争力及其理论基础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长顺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长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1.1 长顺公司资源分析 |
2.1.2 长顺公司能力分析 |
2.2 长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监理行业的重要性 |
2.2.2 监理行业现状分析 |
2.2.3 监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 长顺公司 SWOT 分析 |
2.3.1 内部优势分析 |
2.3.2 内部劣势分析 |
2.3.3 外部机遇分析 |
2.3.4 外部威胁分析 |
第3章 长顺公司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 |
3.1 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的理论分析 |
3.1.1 基于价值链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 |
3.1.2 基于知识创新管理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 |
3.1.3 基于隐性知识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 |
3.2 长顺公司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 |
3.2.1 长顺公司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依据 |
3.2.2 长顺公司竞争力构成要素识别步骤 |
3.3 长顺公司竞争力构成要素 |
3.3.1 企业制度竞争力 |
3.3.2 创新能力竞争力 |
3.3.3 品牌竞争力 |
3.3.4 企业文化竞争力 |
3.4 长顺公司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3.4.1 企业制度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3.4.2 创新能力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3.4.3 品牌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3.4.4 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3.4.5 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及总体评价 |
第4章 长顺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 |
4.1 长顺公司竞争力提升的目标与总体思路 |
4.1.1 公司竞争力提升的目标 |
4.1.2 公司竞争力的维护与发展 |
4.1.3 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思路 |
4.2 现有组织机制的整合与重构 |
4.2.1 加强组织冲突管理 |
4.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4.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4.3.1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
4.3.2 营造组织学习氛围 |
4.3.3 实现技术协同效应 |
4.3.4 整合技术人才队伍 |
4.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4.1 加强文化冲突管理 |
4.4.2 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
4.4.3 文化重构与创新 |
4.5 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4.5.1 加强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
4.5.2 推进人力资源整合 |
4.5.3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第5章 长顺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的实施 |
5.1 公司有效实施竞争力提升策略的关键因素 |
5.1.1 重视竞争力提升策略 |
5.1.2 高素质的实施团队 |
5.2 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的实施步骤 |
5.2.1 组建实施团队 |
5.2.2 分阶段实施 |
5.2.3 实施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罪犯劳动及监狱企业生产相关的文献渊源 |
1.2.2 对监狱生产及监狱企业公司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企业集团公司及其治理相关理论的文献 |
1.2.4 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 |
2. 罪犯劳动及监狱企业的性质 |
2.1 罪犯生产劳动的双重价值 |
2.1.1 罪犯劳动的历史渊源 |
2.1.2 罪犯劳动是国际通行做法 |
2.1.3 罪犯劳动的双重价值 |
2.1.4 罪犯劳动的报酬问题 |
2.2 监狱企业的界定及分类 |
2.2.1 监狱企业的界定 |
2.2.2 监狱企业的特殊分类 |
2.3 监狱企业的二重性质 |
2.3.1 监狱企业的经济价值 |
2.3.2 监狱企业的资源特点 |
2.3.3 监狱企业的二重性质 |
2.4 小结 |
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3.1 我国监狱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 |
3.1.1 监狱企业的管理层级 |
3.1.2 "监、企、社"三者合一 |
3.1.3 具体经营管理方式 |
3.2 原有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需要 |
3.2.1 不适应提高改造质量的需要 |
3.2.2 不适应监狱企业发展需要 |
3.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理论分析 |
3.3.1 优化配置利用监狱企业现有资源 |
3.3.2 有效降低监狱企业交易成本 |
3.3.3 充分运用企业集团的经营优势 |
3.3.4 促进监狱企业的产业调整和发展 |
3.4 国外监狱企业管理体制的概况 |
3.4.1 国外监狱企业的管理体制 |
3.4.2 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
3.5 我国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特殊取向 |
3.5.1 纯化监狱监管改造职能是首要取向 |
3.5.2 谋求监狱企业经济效益是次要取向 |
3.5.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的集团化改革 |
3.5.4 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质疑 |
3.6 小结 |
4. 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实践探索 |
4.1 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 |
4.1.1 监狱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
4.1.2 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4.2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组建及定位 |
4.2.1 组建的基础条件要求 |
4.2.2 组建的程序和方式 |
4.2.3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隶属关系 |
4.2.4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改革试点情况 |
4.3.1 部分省市组建集团公司的概况 |
4.3.2 组建集团公司后的改革实效 |
4.4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实践难题 |
4.4.1 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可行性认识不一 |
4.4.2 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性质理解不一 |
4.4.3 争取集团公司的机构、资产和人员不易 |
4.4.4 原监狱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不易 |
4.4.5 原监狱企业人员去留安置难办 |
4.4.6 监狱及公司财政保障缺口较大 |
4.4.7 公司与监狱协作机制不完善 |
4.4.8 集团公司自身管控机制不完善 |
4.5 小结 |
5.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治理 |
5.1 产权规制及改进设想 |
5.1.1 我国监狱企业公司的产权规制 |
5.1.2 国外监狱企业的产权模式 |
5.1.3 我国监狱企业公司产权改进设想 |
5.2 内部治理机构设置 |
5.2.1 法人治理机构设置 |
5.2.2 内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
5.3 内部管控机制构建 |
5.3.1 当前的两种治理模式比较 |
5.3.2 构建公司内部的管控机制 |
5.3.3 构建公司对罪犯劳动的管控机制 |
5.4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 |
5.4.1 监狱企业公司人力资源的特点 |
5.4.2 公司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培养措施 |
5.4.3 过渡时期公司的警察约束机制 |
5.4.4 监狱企业公司职工管理机制 |
5.5 财务管控机制构建 |
5.5.1 监狱与企业公司收支分开的实施和监督 |
5.5.2 监狱企业公司内部财务管控措施 |
5.6 公司与监狱协调配合机制构建 |
5.6.1 二者协调配合的影响因素 |
5.6.2 二者协调配合的事项及职责 |
5.6.3 二者协调配合的具体方式 |
5.6.4 二者协调配合的监督制约 |
5.7 小结 |
6.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产业选择与布局 |
6.1 我国监狱企业的产业发展现状 |
6.1.1 从事的产业门类众多 |
6.1.2 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产业选择 |
6.2.1 影响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
6.2.2 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基准 |
6.2.3 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对策 |
6.3 监狱企业的产业空间布局 |
6.3.1 主要影响因素 |
6.3.2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民营科技企业及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
1.2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历程与综合创新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与综合创新概念的界定 |
1.4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
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
2.1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分析框架 |
2.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互动路线 |
2.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
3.1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 |
3.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优劣势分析 |
3.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不足的定性分析 |
3.4 民营科技企业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的基本模式 |
4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战略的路径选择 |
4.1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综合创新 |
4.2 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支撑综合创新 |
4.3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协调综合创新 |
5 风险投资与金融创新: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有力保障 |
5.1 风险投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5.2 风险投资支持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成功经验 |
5.3 风险投资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设想 |
5.4 民营科技企业金融创新的战略选择 |
6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与创新环境优化 |
6.1 民营科技企业的振兴呼唤理论环境创新 |
6.2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策环境的优化 |
6.3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服务创新 |
[附录]: 构筑全新的孵化模式--大连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的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一览 |
后记 |
(6)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现状 |
1.2.1 大企业优势论与小企业复兴 |
1.2.2 小企业存在的理论研究:对企业规模的再认识 |
1.2.3 小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理论回应 |
1.2.4 企业组织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研究的新视角 |
1.3 重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
1.3.1 经济区域及区域经济的内涵 |
1.3.2 小企业的内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与创新 |
第2章 小型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
2.1 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
2.1.1 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
2.1.2 小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分析 |
2.2 小企业与区域经济结构变迁 |
2.2.1 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2 绩效差异:企业在产业间转移的障碍 |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中小企业的作用 |
2.3 小企业与区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
2.3.1 三农问题:区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羁绊 |
2.3.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落后区域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 |
2.3.3 小企业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2.4 小结 |
第3章 全球化与本地化:区域大小企业共生的理论解释 |
3.1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规模扩张 |
3.1.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
3.1.2 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规模扩张 |
3.1.3 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演进 |
3.2 区域经济本地化与小企业的蓬勃发展 |
3.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本地化 |
3.2.2 区域经济本地化过程中的小企业兴起与繁荣 |
3.3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大小企业共生原理与模式 |
3.3.1 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及其机理分析 |
3.3.2 企业共生组织系统的涵义及其本质 |
3.3.3 互惠连续共生: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的模式选择 |
3.4 小结 |
第4章 区域性聚集:小企业的空间行为特征与效应 |
4.1 小企业空间行为特征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 |
4.1.1 小企业的区域空间聚集与结网 |
4.1.2 小企业空间聚集动因的经济学阐释 |
4.1.3 小企业集群的内涵 |
4.2 地域根植性与小企业集群发展机制:基于网络理论的分析 |
4.2.1 地域根植性:小企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 |
4.2.2 社会关系网络的根植与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机制 |
4.2.3 基于地域根植的区域创新网络构建 |
4.3 小企业空间聚集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
4.3.1 波特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理论述评 |
4.3.2 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区域非均质性与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
5.1 我国东部地区小企业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
5.1.1 苏南模式 |
5.1.2 温州模式 |
5.1.3 珠江模式 |
5.1.4 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中关村模式 |
5.2 模式比较: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
5.2.1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的比较 |
5.2.2 中关村模式:离“硅谷”有多远? |
5.3 区域非均质: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 |
5.3.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之争:区域趋同还是分异? |
5.3.2 区域非均质: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
6.1 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 |
6.1.1 关于企业价格大战成因的观点述评 |
6.1.2 历史回顾: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 |
6.1.3 区域利益冲突与企业价格大战的形成机理及其矫正思路 |
6.2 区域要素整合: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6.2.1 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维度分析 |
6.2.2 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
6.2.3 小企业的区域要素创新性整合能力 |
6.3 企业家培育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
6.3.1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6.3.2 企业家:区域要素整合的核心力量 |
6.3.3 小企业发展与企业家培育:问题与对策 |
6.4 小结 |
第7章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1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一个急需关注的课题 |
7.2 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分析 |
7.2.1 福绵服装业的发展 |
7.2.2 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7.2.3 福绵服装业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7.2.4 未来发展的方向 |
7.3 北流市日用陶瓷小企业集群分析 |
7.3.1 北流市日用陶瓷业的发展状况与优势 |
7.3.2 北流日用陶瓷业的本地网络分析 |
7.3.3 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建议 |
7.4 经验与启示: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4.1 区域要素有效整合:玉林市小企业集群的生成模式 |
7.4.2 西部欠发达区域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
7.5 小结 |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声明 |
致谢 |
四、三部一局一会要求开展“三合一”厂房专项治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泰州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蔡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长顺监理公司竞争力提升研究[D]. 潘祥明. 湖南大学, 2012(03)
- [4]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D]. 蒋贤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5]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D]. 马建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4)
- [6]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D]. 庄晋财. 四川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