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耕层土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大豆对耕层土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娇[1](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王志丹[2](2021)在《生物质炭对旱区土壤耕层质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段雅欣[3](2021)在《不同耕作措施下马铃薯‖蚕豆体系对土壤呼吸及细菌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

乌恩,孙平立,萨其仍贵,曹春玲,田晓燕,贺琪[4](2021)在《不同轮作模式对东北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禾本科作物与豆科、藜科作物轮作对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特设置了3种轮作模式,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温度、硬度、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可降低作物全生育期0~2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苗期、分枝期、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其中玉米—高粱—燕麦轮作增幅高达21.76%。轮作可提高6~7月10~30 cm土层硬度、降低8~9月10~30 cm土层硬度。轮作可降低0~40 cm土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8~9月20~4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玉米—高粱—燕麦轮作较玉米连作增幅达64.51%。轮作处理可提高收获期0~4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降低0~4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东部黑土区轮作处理较连作处理并未显着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但能显着提高苗期、分枝期、成熟期耕层土壤温度,改善耕层土壤硬度,优化土壤物理结构。轮作可打破玉米连作障碍,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深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赵若含[5](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李福[6](202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秸秆资源过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本文设立了秸秆还田条件结合深翻+重耙(SDH)、深松+重耙(SSH)、深松浅翻+重耙(SSS)、重耙(SH)、旋耕(SRT)、免耕(SZT)和传统耕作(CK)等7个耕作处理,其中秸秆不还田传统耕作(CK)为对照组,通过秸秆还田结合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指标、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大兴安岭东麓的黑土地地力提升及玉米产量提高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表明,深松浅翻+重耙处理在0~60cm土层均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大团粒结构。在0~6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容重呈现出随着耕作年份的增加,土壤容重逐年下降,而孔隙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40~60cm土层,深翻+重耙、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为显着的降低耕地容重,分别降低了11.00%、9.00%和5.00%,同时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对土壤质量含水量的研究表明,两年内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时间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整体表现为在灌浆期达到峰值。(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短时间内土壤有机质迅速增长,经过一个生长周期有机质水平再次降低。第一年0~40cm土层收获后SSH、SSS、SH和SZT处理显着降低土壤p H,SDH、SSH、SSS和SH处理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升高;SDH、SSH和SSS处理能够显着提升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第二年0~60cm土层收获后各处理p H降低,SDH、SSH、SSS处理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含量;SSH和SSS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3)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除免耕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株高均呈现降低趋势;第一年收获期玉米穗位高重耙和旋耕处理显着低于CK,第二年玉米穗位高深翻+重耙、深松浅翻+重耙和免耕处理均高于CK;第一年收获期玉米突尖长深松+重耙和免耕处理均高于CK,第二年玉米突尖长重耙和旋耕处理显着低于CK,其余处理均高于CK;两年收获期玉米单株鲜重各处理均显着高于CK。(4)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研究表明,第一年SSH和SSS处理玉米产量显着高于SDH、SH和SRT处理,其中SSH较CK显着提高,提高5.3%;第二年SDH、SSH和SSS处理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较CK显着提高,分别提高13.45%、17.33%和17.89%。上述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重耙处理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其他处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能力强,对增加玉米产量也达到了显着水平,综合考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可优先选用深松及深松浅翻耕作作为试验地玉米种植的耕作措施。

史功赋[7](2021)在《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文中提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土壤微环境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休耕,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养分有效利用、抵御逆境危害等,进而提高土壤生产力与作物产量。本文基于2016年开始构建的春小麦2016-春小麦2017-春小麦2018(WWW)、春小麦2016-油菜2017-休耕2018(WRF)、春小麦2016-马铃薯2017-休耕2018(WPF)、春小麦2016-休耕2017-油菜2018(WFR)、春小麦2016-休耕2017-马铃薯2018(WFP)5种轮作休耕模式。于2019年轮作休耕第二周期起始年对春小麦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植株指标、土壤指标与土壤非根际微生物的关联关系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与连作模式(WWW)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及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干重、鲜重、株高均显着增加(P<0.05);旗叶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显着增强,籽粒产量显着增加(P<0.05);其中,春小麦-马铃薯-休耕模式(WPF)和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综合表现较佳。(2)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春小麦-休耕-马铃薯模式(WFP)土壤综合养分含量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7.50%和34.33%。(3)与连作模式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在BS、RS、ER中,轮作休耕模式下分别有6个、5个、1个菌门丰度明显增加;属水平上,有益菌属种类和丰度均显着增加(P<0.05),尤其WFP模式更为明显。根区位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第一因素,轮作休耕模式是第二主要因素,作物轮作顺序也能影响到微生物的群落变化。(4)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紧密关联。春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鲜重、气孔导度等2个植株指标,全氮、总孔隙度、p H、全磷、全钾等5个土壤理化指标,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3个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存在显着相关(P<0.05),其中,全氮(r=0.499)、p H(r=0.455)、脲酶(r=0.430)和蔗糖酶(r=0.373)影响最大。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门也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环境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合理的轮作休耕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种类和丰度,使土壤酶活性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春小麦对土壤水分、养分的高效利用,利于其生长发育;同时春小麦又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使土壤-微生物-春小麦构成一个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武睿[8](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陈津赛[9](2021)在《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水高肥是农户获得粮食高产的常规手段,但过量的水肥投入可能会降低资源利用率且极易增大环境污染风险。科学的水氮管理应该既能为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提供适宜的水氮,同时又将对环境的损失保持在最低限度。为权衡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间的收益与风险,明确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氮排放的定量关系,本研究设置2个灌水定额(W1:45mm;W2:27 mm)和6个施氮量水平N0、N120、N180、N240、N300、N360(氮素施用量分别为0、120、180、240、300、360 kg·hm-2),研究不同水氮用量对滴灌麦田土壤团聚体、CO2与N2O排放、产量形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确定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O2与N2O排放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粒径>5 mm的非水稳性团聚体在各个土层中的含量均为最高,粒径>5 mm和<0.25 mm是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两种主要组成部分。2种水分处理下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破坏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W1处理的团聚体破坏度大于W2处理。不施氮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显着高于施氮处理。W1N0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着高于W2N0处理(P<0.05);分形维数(D)在不同水分处理下随施氮量的增加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施氮量相同的处理中,W1处理的D值都大于W2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会降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2)不同水氮处理间土壤CO2和N2O的排放有显着差异。在不同施氮量下,N0处理的CO2累计排放量最低,并且施氮量与CO2全球增温潜势(GWP CO2)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01),灌水处理对GWP CO2无显着影响。2年的结果表明,N2O平均排放通量与施氮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W1处理的累计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GWP N2O)显着大于W2处理。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含量与CO2排放通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土壤全氮、铵态氮含量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与N2O全球增温潜势(GWP N2O)之间呈显着正相关。(3)2年试验下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相同的灌溉水平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处理的WUE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除2019~2020年W1处理外)。除2019~2020年W2处理外,冬小麦的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随着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增加,GWP CO2呈对数型增长,GWP N2O呈指数型增长。在不同的灌水条件下,仅以提高施氮量作为增产手段时,一味地追求最高产量必会造成N2O的过度排放。随着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增加,分形维数(D)呈对数型增长,平均重量直径呈对数型降低,表明通过增加水氮用量来提高冬小麦产量会使土壤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变小,稳定性减弱。综合上述结论,得出过度的水氮投入,不仅不会使冬小麦产量持续增长,还会使耕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变小、稳定性变差以及土壤碳氮的过度排放。

张万锋[10](2021)在《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的响应,优化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施氮定额。“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水盐运移模型,优化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为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秸秆覆盖与水、氮耦合对作物-土壤系统抑盐-调水肥-降药-增产的调控过程与机理,实现了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的优化,旨在丰富秸秆还田理论体系,为缓解灌区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及节水增产提供依据,同时为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秸秆表覆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平向根长密度,形成“宽浅”型根系,提高表层根长密度24.7%;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大于40 cm土层根长密度,形成“窄深”型根系,提高深层根长密度23.8%。夏玉米根长密度与相对标准化根系下扎深度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关系,可较好描述不同耕作模式的根长密度分布。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32.2%,增产19.5%,为优选耕作模式。(2)秸秆表覆下土壤盐分表聚,成熟期各土层均积盐;秸秆深埋的表层及隔层以下土层均积盐,灌水量为90 mm和120 mm秸秆深埋处理的秸秆隔层持水量分别提高20.3%和17.2%,脱盐率分别为7.6%和7.1%,秸秆隔层起到抑盐蓄水的作用,淡化根系环境。耕作层含盐量、单次灌水量与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相关性,秸秆表覆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当地灌水量135 mm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仅增产1.6%;秸秆深埋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灌水量为90 mm的秸秆深埋处理产量最高,可增产5.2%。秸秆深埋耕作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试验田尺度下理论单次较优灌水定额为82~111 mm,生育期灌溉3次,节水17.8%以上,耕层含盐量调控在1.45~1.48 g·kg-1间,属轻度盐渍化,较试验前耕作层含盐量减小5.7%~10.2%。(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PSW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029,平均绝对误差为0.570,决定系数R2为0.981。基于PSWE模型的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模拟结果有效表征夏玉米自然生长的综合条件、土壤水盐运移与夏玉米生产效益三者间双层递进因果关系,进一步优化盐渍化耕地的夏玉米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为1.38~1.55 g·kg-1。(4)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土壤莠去津残留量随时间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且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半衰期影响较大,以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消解最快,消解率平均提高5.3%,半衰期最短,缩短3.9d。(5)秸秆覆盖-施氮耦合改善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秸秆表覆的土壤养分表聚,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秸秆深埋提高隔层附近土层的养分,随着施氮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夏玉米成熟期,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降低深层硝态氮累积量56.8%,降低铵态氮累积量84.7%,秸秆隔层形成拦截氮素运移的屏障,秋浇前地下水质提升到Ⅱ类,有效降低了地下水氮素污染风险,并促进深层根系生长。相比常规耕作,秸秆深埋与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耦合,可实现减氮增产减污及植株氮利用率协同增长的目标,植株氮素同化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32.1%,植株氮利用效率提高66.8%,增产9.3%。综上分析,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较优的耕作模式为秸秆深埋结合深翻耕作,优化的夏玉米灌施定额为: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调控在1.38~1.55 g·kg-1,属轻度盐渍化,优化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

二、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综合评价概述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2.4.1 技术效应指标
        2.4.2 经济效应指标
        2.4.3 生态效应指标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农业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条件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实施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4.2 土壤容重特性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3 土壤水热特性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5.1 技术效应指标
        5.1.1 土壤扰动量
        5.1.2 机组进地次数
        5.1.3 土壤压实程度
        5.1.4 出苗率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5.1.6 技术生产率
    5.2 经济效应指标
        5.2.1 产量及产值
        5.2.2 成本投入
        5.2.3 利润
        5.2.4 投资效果
    5.3 生态效应指标
    5.4 本章小结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6.2 指标权重确定
        6.2.1 权重确定方法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6.3.1 综合评价方法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6.4 评价结果分析
    6.5 对策与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不同轮作模式对东北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3 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2.4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4.1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4.2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2.4.3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轮作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3.2 轮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轮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4 结论

(5)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6)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1.2.2 不同耕作方式研究进展
        1.2.3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2.3 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p H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3.2.8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4.2.1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4.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轮作休耕的内涵与发展概况
        1.2.2 轮作休耕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轮作休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4 轮作休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2.6 轮作休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春小麦植株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3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4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测定及方法
        2.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测定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3.3.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3.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5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1 测序质量分析
        3.5.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3 个位置的OTU分类特征的影响
        3.5.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5.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3.6.1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春小麦植株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3.6.2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3.6.3 非根际(B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学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能够影响春小麦的生长发育
    4.2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
    4.3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4.4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4.5 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8)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地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2.4.1 不同茬口培育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2.4.11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3.2 讨论与小结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与小结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5.2 讨论与小结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6.2 讨论与小结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7.2 讨论与小结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8.1 结果与分析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8.2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9.1 结果与分析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9.2 讨论与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10.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9)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氮管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2.2 水氮管理对土壤水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1.2.3 水氮管理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4 冬小麦灌溉及氮肥施用阈值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案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3.1 N_2O与CO_2 排放量
        2.3.2 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
        2.3.3 土壤充水孔隙度与温度
        2.3.4 土壤全氮含量
        2.3.5 土壤团聚体
        2.3.6 籽粒产量
        2.3.7 作物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2.3.8 氮肥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3.1.1 非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1.2 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2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
        3.2.1 水稳性团聚体破坏度
        3.2.2 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GMD)
        3.2.3 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土壤碳氮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
    4.2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4.2.1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
        4.2.2 0~10 cm土层全氮含量的变化
    4.3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CO_2排放的影响
        4.3.1 CO_2 排放通量的变化
        4.3.2 CO_2 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4.4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4.4.1 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
        4.4.2 N_2O累计排放量与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4.5 讨论
        4.5.1 不同水氮处理对CO_2排放的影响
        4.5.2 不同水氮处理对N_2O排放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小麦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排放的相关关系
    5.1 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5.1.1 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组成
        5.1.2 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组成与水氮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5.2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水分利用效率
        5.2.2 氮肥利用效率
    5.3 碳氮排放及团聚体稳定性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
        5.3.1 碳氮排放与籽粒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5.3.2 水氮用量与团聚体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6.1.2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3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及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莠去津残留及消解的影响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1.2.6 秸秆覆盖下土壤养分、农药、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
        1.2.7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试验区土壤质地
        2.1.3 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2.2 试验方案
        2.2.1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的优选试验
        2.2.2 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试验
        2.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施氮制度优化试验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耦合下夏玉米耕作模式优选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3.1.1 夏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1.2 夏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2 不同耕作模式的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3.2.1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3.2.2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应用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效应的响应
        3.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1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2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4.3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耕作层含盐量与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关系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基于PSWE模型的秸秆深埋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
    5.1 PSWE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PSWE模型的基本架构
        5.2.1 HLSTM编码器
        5.2.2 BMLP解码器
        5.2.3 构建PSWE模型
    5.3 PSWE模型模拟条件
        5.3.1 模型参数选取及样本处理
        5.3.2 模型参数输入
    5.4 模型率定与检验
        5.4.1 模型率定
        5.4.2 模型检验
    5.5 基于PSWE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及夏玉米生产效益模拟
        5.5.1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5.2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5.5.3 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6 秸秆覆盖-氮耦合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6.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6.1.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6.1.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6.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6.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计损失量的影响
    6.4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6.5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6.5.1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响应
        6.5.2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的响应
    6.6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6.6.1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6.6.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6.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地下水质氮污染的响应
    6.8 本章讨论与小结
        6.8.1 讨论
        6.8.2 小结
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残留的影响
    7.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率的影响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7.3 莠去津消解半衰期与不同土层养分间的关系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系及植株氮吸收转运率的影响
    8.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8.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氮素转运利用的响应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8.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8.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生物质炭对旱区土壤耕层质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 王志丹. 宁夏大学, 2021
  • [3]不同耕作措施下马铃薯‖蚕豆体系对土壤呼吸及细菌群落的影响[D]. 段雅欣. 宁夏大学, 2021
  • [4]不同轮作模式对东北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J]. 乌恩,孙平立,萨其仍贵,曹春玲,田晓燕,贺琪.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6)
  • [5]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6]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李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响应机制[D]. 史功赋. 内蒙古大学, 2021
  • [8]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9]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D]. 陈津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D]. 张万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大豆对耕层土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