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对刺激内脏引起延髓细胞电活动影响的进一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娅婷[1](2021)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小脑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i,FN)神经元放电、场电位等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MIRI效应的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 area,LHA)-小脑顶核神经环路调控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无特定病原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损毁+电针组,每组6只。电针组电针“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同侧的“神门”和“通里”接同一对正负输出线进行电针刺激,刺激时间为20min/次/d,共7d。损毁+电针组是将海人藻酸(KA)溶液稀释至1g/L,确定坐标为(AP:2.8mm,RL:1.5mm,H:8.3-8.5mm)的LHA,用颅骨钻打孔,以微量进样器向每侧LHA注入0.4μL KA。缝合创面,后腿肌注青霉素钠预防感染,术后3d,LHA区出现明显的神经元死亡。后电针预处理7d,在末次电针结束后1h内活结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MIRI模型。应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各组大鼠II导联心电图;Plexon多通道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FN神经元放电(Spike,SPK)和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采用Chart5 for Windows软件对心电图中ST段位移值进行提取分析;Offline Sorter软件对神经元放电进行聚类分析;Neuro Explorer软件对神经元放电进行自相关分析(Auto-correlograms)、波形分析(Waveforms)、光栅分析(Rasters)、频率直方分析(Rate Histograms)、频谱能量分析(Spectrograms),以及场电位中低频信号的频谱能量密度分析(Power Spectral Densities),分频段计算局部场电位能量后对组间有差异的δ波段和θ波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位移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ST段位移值显着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损毁+电针组大鼠ST段位移值显着升高(P<0.05)。2.各组大鼠FN神经元放电聚类分析、自相关分析、光栅分析、频率直方分析可见各组均有中间神经元放电。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N中间神经元放电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N中间神经元放电明显增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损毁+电针组大鼠FN中间神经元放电明显减少(P<0.01)。3.各组大鼠FN局部场电位低频信号频谱能量密度分析可见:(1)就δ波段而言,与假手术组比较,可见模型组大鼠FN局部的δ波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N局部δ波显着降低(P<0.01);与电针组比较,损毁+电针组大鼠FN局部δ波显着增高(P<0.01)。(2)就θ波段而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损毁+电针组大鼠FN局部θ波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损毁+电针组大鼠FN局部θ波无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损毁+电针组大鼠FN局部θ波无意义(P>0.05)。4.各组大鼠FN局部δ波、θ波占比与ST段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δ波占比与ST段变化呈正相关(P<0.05);θ波占比与ST段变化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1.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可有效减轻MIRI,显着提高MIRI大鼠FN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局部场电位中低频δ波频谱能量密度占比。2.损毁LHA后,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效应明显降低,LHA-FN神经环路参与了针刺减轻MIRI的中枢整合机制。
高佳秀[2](2020)在《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对比项丛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项丛刺疗法的临床疗效。2.以针刺时效性中的即刻效应为切入点,通过观察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表面肌电图(s EM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探讨项丛刺疗法的针刺时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论文一:将96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8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对照组予吞咽功能训练,每日一次,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试验组在对照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行项丛刺疗法,具体取穴如下:主穴:风池(双);配穴:天柱(双)、完骨(双)、廉泉、旁廉泉(双)、金津、玉液。针刺方法:0.35mm×40mm毫针,首先针刺双侧风池穴,向喉结方向捻转进针约35mm。其次针刺双侧天柱及完骨穴,向喉结方向捻转进针约35mm;廉泉、旁廉泉向舌根方向直刺约35mm,以100转/分速度各穴捻转15秒,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选用一次性采血针,医者戴一次性医用胶皮手套,以左手拇指、示指将舌体上卷,右手持采血针点刺金津、玉液,深度约12mm,出血量约23ml,每周2次。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间及平均振幅)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得出结果。2.论文二:对试验组42例(脱落6例)患者针刺风池穴及项丛刺即刻,行自身前后对照,分别探讨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者VFSS(口腔期、咽期时间及舌骨移动度)的影响、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s EMG(空吞咽及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及平均振幅)的影响、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TCD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论文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吞咽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s EMG空吞咽及吞咽5ml水的模式下,时间及平均振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1治疗后,两组洼田吞咽能力等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1.2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及下降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1.3 s EMG示,两组治疗后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两组治疗后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及下降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吞咽时间低于对照组,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及升高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振幅及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论文二:2.1.VFSS示,与针刺前较,针刺风池穴即刻可减少口腔期吞咽时间、咽期吞咽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针刺风池穴可增加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s EMG示,2.2.1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比较:在空吞咽、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平均振幅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2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比较:在空吞咽、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平均振幅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 TCD示:2.3.1对血流速度增快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TCD比较,RMCA血管的Vs、Vd、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TCD比较,LMC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的Vs、Vd、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对血管速度正常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TCD比较,各血管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TCD比较,各血管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3.3针刺对供血不足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TCD比较,RMCA血管Vd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减低(P<0.05),PI指数较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比较,RACA血管PI指数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RI指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项丛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风痰阻络型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肺炎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2.项丛刺疗法可有效改善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增加吞咽肌群的收缩能力及协调性。3.项丛刺疗法在改善吞咽肌群肌力及协调性、减少吞咽时间、促进舌骨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等方面临床效果优于风池穴。4.项丛刺疗法对异常血液动力学的“双向调节”作用优于风池穴,而对正常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加快或减慢作用。5.项丛刺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即刻效应明显,表现为吞咽肌群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具有穴位特异性。6.项丛刺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即刻效应优于风池穴,具有更好地针刺时效性。
黄志军[3](2020)在《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脏腑经络相关是中医基础和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对阐述人的生理、病理,对人体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脏腑-经络的核心——气入手,运用THz波光谱技术,来探讨脏腑经络相关性。通过艾灸五脏募穴,检测艾灸前后对应经络原穴THz波特征,探讨脏腑经络的相关性,从中医气的层面来证实脏腑经络相关理论,为脏腑经络理论增添现代科学依据,为阐明针灸的得气现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和发展中医理论寻找更多的突破口。方法:对50名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THz波检测,受测部位五脏原穴分别为肝的原穴太冲穴、心的原穴神门穴、脾的原穴太白穴、肺的原穴太渊穴、肾的原穴太溪穴,受测者通过适当体位将测试穴位局部皮肤和直径约为8mm的检测窗口轻轻贴合,全身放松,保持身体不动,双眼轻轻闭合,保持状态,每人每穴各重复测5条THz波辐射谱线。分别艾灸(采用艾条悬灸)五脏募穴,肝的募穴期门穴、心的募穴巨阙穴、脾的募穴章门穴、肺的募穴中府穴、肾的募穴京门穴15分钟后,检测该募穴对应脏腑的原穴,每人每穴各重复测5条THz波辐射谱线(方法同上)。THz波谱线处理为采用检测仪器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检测的5条谱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出一条平均谱线,为方便显示对比差异,需求出比较前后谱线的差值(差值计算公式:相对真实波动ART=干预后辐射谱线值-干预前辐射谱线值),作图。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本实验数据为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艾灸五脏募穴,能激发脏腑经气感传,同时引起对应经络经气发生改变。其中五脏对应经络原穴无论是左手(脚)还是右手(脚),艾灸后THz波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强,虽增强强度不高,但对于人体本身辐射出的微弱THz波相比,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是心经和肺经,艾灸前后极有差异(P<0.01),脾、肝、肾经艾灸前后差异明显(P<0.05);对于同一经络的左右手(脚),无论是艾灸前还是艾灸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五脏募穴,能激发脏腑经气感传,同时引起对应经络经气发生改变;发现心经和肺经,艾灸前后差异极为显着,而脾、肾、肝经相对显着,说明艾灸五脏募穴激发经络THz波效应强弱可能和传输距离长短有关联;发现同一经络的左右手(脚),无论是艾灸前还是艾灸后比较,差异均不明显,说明脏腑对经络的调节在正常人当中没有左右手(脚)之分;发现3.584THz-1.290THz频率为原穴特征频率段,对这段进行研究更能展示原穴特征。这一结论可为进一步阐明五脏和经络之气或者脏腑和经络之气的关联提供生物物理学基础,为脏腑和经络学说的研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为今后一些相关仪器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智沐君[4](2020)在《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调节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的干预效应差异,并从分子生物学、脑功能影像学等角度探讨按部选穴针刺后产生效应差异的物质基础及机制,为按部选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穴部位不同,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中脘组、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进行实验,从胃运动的角度,采用SPECT/CT记录评价不同腧穴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运动的效应差异;从系统形态学、分子生物学、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观察按部选穴针刺对DGP模型大鼠ICCs超微结构、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1.血糖及胃排空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P<0.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胃排空检测中在第3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40 min和第5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1),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第6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1),多潘立酮组、内关组及足三里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2.胃窦部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而言,胃窦部肌层平滑肌细胞胞浆染色淡,透亮,有空泡样变;胃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黏膜腺体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间间隙变大,主细胞数量减少,壁细胞胞浆减少,空泡样变,染色淡,可见血管扩张。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显示出胃窦部肌层平滑肌细胞排列相对致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黏膜腺体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主细胞数量相对有所增加,细胞间隙减小,空泡减少,充血减轻。3.胃窦部ICCs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而言,大鼠胃窦部的ICCs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且体积有所减少,细胞形态结构不正常。细胞内胞质广泛溶解,出现大量空泡,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大量减少,出现肿胀甚至空泡化;细胞核内核仁崩解,异染色质边缘化;细胞间连接也有部分破坏。与邻近细胞和周围神经纤维末梢的连接松散,网状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胃窦部的ICCs数量有所增多。细胞形态部分不正常。细胞内存在自噬小体和次级溶酶体;胞质内线粒体丰富,形态基本正常,但部分出现嵴的排列不正常以及肿胀;细胞核内异染色丰富。与邻近细胞和周围神经纤维末梢的连接仍有不同程度的松散,但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总体实验组中多潘立酮组形态稍好,其余四个针灸组大致相同,均较模型组好但依然存在大量不正常。4.SCF/c-kit信号通路:(1)胃窦部SCF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中脘组、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胃窦部c-kit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胃俞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RT-PCR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中SCF、c-kit mRNA含量较正常组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刺组中SCF mRNA含量均有所增高,只有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较模型组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刺组中c-kit mRNA含量均有所增高,只有多潘立酮组较模型组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ELISA结果:模型组血清SCF含量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多潘立酮组和4个针刺组血清SCF含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变化规律不同,且仅有多潘立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c-ki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内关组和胃俞组血清c-ki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血清c-ki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5.血清脑肠肽结果:模型组血清CCK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内关组和足三里组血清CCK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其余各组血清CCK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GAS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血清GA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Ghrelin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01),其余各组血清Ghrelin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MTL含量较正常组有所下降,其余各组血清MT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6.PET/CT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正激活脑区主要集中在下丘脑结节区、脑桥基底部、中脑被盖、中隔区、下丘脑视前区、嗅球、纹状体、视上区、视皮层、嗅结节、脑桥被盖、伏隔核、中脑黑质、延髓、乳头区、终纹床核、大脑脚、眶皮质、丘脑中线核群、第三脑室顶盖细带、丘脑内侧核群、被膜、杏仁核体、胼胝体、背侧大脑脚皮质、前连合、海马、红核、梨状皮质、丘脑外侧核群、齿状回、压后皮质、下边缘皮质、嗅束、嗅皮质、前核群、血管、大脑中动脉、丘脑底核。负激活脑区主要集中在听觉皮层、感觉皮层、嗅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小脑后叶、顶叶皮质后区、小脑核、小脑前叶、岛叶皮质。(2)多潘立酮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丘脑外侧核群、纹状体、眶皮质、嗅球、嗅结节、被膜、梨状皮质、前核群、终纹床核、前连合;多潘立酮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小脑后叶、小脑核、小脑前叶。(3)中脘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延髓、胼胝体、脑桥被盖、纹状体、脑桥基底部、中脑被盖、丘脑内侧核群、中隔区、眶皮质、下丘脑结节区、杏仁核体、视上区;中脘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4)胃俞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胼胝体、纹状体、眶皮质、第三脑室、海马、齿状回;胃俞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感觉皮层。(5)内关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眶皮质、纹状体、胼胝体、第三脑室、海马、中隔区。(6)足三里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胼胝体、海马、纹状体、延髓、视觉皮层、第三脑室、齿状回、脑桥被盖、中隔区、丘脑内侧核群、被膜、杏仁核体、下丘脑结节区;足三里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小脑前叶、听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结论:1.按部选穴针刺均能调整糖尿病胃轻瘫高血糖状态,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且对胃排空的作用不同,其中远端取穴足三里和内关对胃排空的促进作用明显,局部取穴中脘与胃俞作用不明显。2.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病理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3.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ICCs超微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4.按部选穴针刺能够提高糖尿病胃轻瘫大鼠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起到促进胃运动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5.按部选穴针刺能够调整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脑肠肽含量,就CCK分泌而言,远端取穴足三里和内关对CCK分泌抑制作用更强,局部取穴中脘与胃俞作用不明显;另外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对Ghrelin分泌也有不同,远端取穴的促进作用更强。6.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中,可以观察到按部选穴针刺不同穴位在干预脑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对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有升高作用的区域大多集中在额叶皮质区,对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降低作用的主要集中于大脑边缘系统。7.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存在效应差异,其中远端取穴对胃运动促进作用更明显,产生效应差异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脑区的不同刺激,通过脑肠轴途径作用到胃肠道,调节各类胃运动相关脑肠肽含量,从而起到对胃运动的不同调节作用。
覃颖[5](2020)在《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选择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研究媒介,根据Bristol便型评分评价大鼠粪便性状,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免疫组化检测法、多通道同步记录等技术,观察比较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对IBS的肠道敏感性和动力两方面的不同症状、结肠内黏膜层和肌层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的影响,以及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和迷走神经背核(DMV)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电针这三个不同部位、不同穴性和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对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两方面症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健康幼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足三里组、合谷组和大肠俞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4组均采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等方法联合制备IBS模型。2月后,从各组随机选取大鼠在VPL和DMV埋置电极,每组、各核团至少埋置成功3只。术后恢复一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予针刺干预,另外三穴位组分别给予相应穴位的电针刺激,隔日一次,共5次。针刺结束后,根据Bristol评分记录大鼠粪便性状;通过AWR实验记录潜伏期、收缩波个数评价肠道敏感性和动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黏膜层和肌层中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对大鼠脑内VPL和DMV神经元放电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粪便性状的影响Bristol粪便评分结果显示:电针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与三穴位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三穴位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升高(P<0.05);与合谷组相比,大肠俞组的Bristol粪便评分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腹部回撤反射的影响腹部回撤反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1),足三里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1),足三里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个数出现减少(P<0.01,P<0.05);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潜伏期出现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5-HT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个电针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合谷组相比,大肠俞组的结肠黏膜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肌层5-HT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个电针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与足三里组相比,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结肠肌层5-HT3A受体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与合谷组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5)。Unit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神经元放电频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和大肠俞组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1,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合谷组和大肠俞组的放电频率均出现增多(P<0.05)。6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DM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 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合谷组与大肠俞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的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P<0.05)。Unit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大肠俞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的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出现减少(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联合制备模型后,IBS模型鼠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便质稀软不成形、肠道敏感性增高、动力紊乱,提示母婴分离、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方法,可成功制备稳定的IBS-D大鼠模型。2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可改善大鼠粪便性状,抑制IBS模型大鼠的肠道高敏感性和动力异常,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中“合谷”对肠道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最强。“足三里”、“大肠俞”对大便性状的改善以及肠道动力的调节作用明显,且“足三里,”效应优于“大肠俞”。提示具有不同穴性的穴位可以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症,但其调节效应存在差异。进一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和整体性。3 IBS模型大鼠结肠内黏膜层和肌层的5-HT3A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强,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均能降低二者的表达。且“合谷”穴对黏膜层5-HT3A受体的调节优于“足三里”、“大肠俞”穴;“足三里”穴对肌层5-HT3A受体的调节优于“合谷”、“大肠俞”穴。提示5-HT3A受体可能参与介导了 IBS肠道高敏和动力异常的发生,电针能够通过下调其受体的阳性表达缓解IBS腹痛与腹泻症状,其中“合谷”穴的侧重点在于调节腹痛,而“足三里”与“大肠俞”穴治疗腹泻的力度更佳。4IBS模型大鼠VPL、DMV神经元放电模式较正常大鼠发生改变。电针三个穴位对IBS模型大鼠VPL中Ⅰ类与DMV中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起抑制作用,对VPL中Ⅱ类神经元放电起兴奋作用。其中“合谷”穴对VPL内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最佳;“足三里”穴对VPL内Ⅱ类神经元放电的兴奋作用最差,对DMV内Ⅰ类、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作用最强,“足三里”穴对DMV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优于“合谷”与“大肠俞”穴。进一步从中枢水平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
林怡[6](2020)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针刺“内关”穴浅筋膜层和深层正中神经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明确“内关”穴浅刺是否具有调心作用,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内关”穴不同层次的针刺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同时,比较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三种方法刺激“内关”穴浅层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观察刺激方法对穴位功能特异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内关”穴浅、深针刺的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浅刺组和深刺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刺激方法的作用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所有家兔麻醉后以标准II导联的方式连接BL-420S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持续监测心电图30 min,在心电监测第3 min时,生理盐水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生理盐水,其余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0.4%(4mg/kg)的氯化钡溶液造模。在造模前60s,浅刺组用0.25 mm×25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直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3 mm,行震颤催气手法10 min;深刺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针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5~8 mm,针尖触碰到正中神经使家兔右上肢抽动3次后,留针10 min;手针组针刺方法同浅刺组;电针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直刺“内关”穴和“内关”穴上3 mm处的非穴点,针刺深度3 mm,针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电极,负极接“内关”穴,正极接非穴点,选用连续波,4 Hz,强度为0.5 mA,电刺激10 min;经皮电刺激组将直径为0.8 mm的圆片电极负极置于家兔右侧“内关”穴区,圆片电极圆心对准“内关”穴点,正极用湿棉布包裹置于家兔右上肢肘窝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4 Hz,2 mA,电刺激10 min。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观测结束后,根据心电图计算各组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取家兔左心室肌前壁心肌做HE染色和IHC检测,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Cx43表达与分布。结果:1“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模型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最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最长(P<0.01),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均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深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家兔心肌Cx43表达水平严重下降,分布极其紊乱。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紊乱的情况较轻,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2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三种方式刺激“内关”穴,均可以延缓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均P<0.01),显着缩短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均P<0.01),电针组家兔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大于手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P<0.05),家兔平均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针和经皮电刺激组家兔的心肌Cx43分布紊乱情况减轻,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较为规律,但阳性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1.在氯化钡诱导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上,“内关”穴浅刺也可以抑制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发挥“内关”的调心作用,且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相当。2.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内关”穴浅层均可延缓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家兔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但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在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上电针可能优于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方面有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的趋势,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均可以抑制心室肌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但电针(4 Hz)在抑制家兔心室肌Cx43数量减少上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作用。
林秀梅[7](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万娟[8](2019)在《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针能治疗多种疼痛(包括躯体疼痛和内脏疼痛),对电针躯体镇痛的研究发现,电针可诱导多种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和抗镇痛物质(如八肽胆囊收缩素、孤啡肽等)的释放。电针镇痛是中枢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电针缓解内脏疼痛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合适的内脏超敏模型,研究针刺缓解内脏超敏的中枢分子机制。电针在反刍动物(山羊)的镇痛效果最好,本研究电针试验拟在山羊上进行。由于山羊试验成本较高,本试验先建立大鼠内脏超敏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产生“电针耐受”现象,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负效应,是电针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表明抗镇痛性物质在电针耐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胸腺素β4(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进一步探索Tβ4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以阐明电针耐受的机理。1.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的建立炎症性肠病(IBDs)是免疫介导的慢性、间歇性复发的肠道炎症。内脏超敏反应是IBDs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0%的IBDs患者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炎性介质持续释放,导致肠壁神经末梢敏感化,并引起腹痛。2/3的IBDs患者表现为回肠末端透壁性炎症。而现有的报道都是基于结肠炎而展开的,显然不太适合研究IBD引起的内脏超敏。IBD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超敏存在争议,并且缺乏证据。为解决这一争议,本试验旨在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回肠炎模型,并观察内脏超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将雄性SD大鼠麻醉,打开腹腔,分别在距回肠末端15 cm处的肠腔注射TNBS(0.6 mL,80 mg/kg,溶于30%乙醇中),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30%乙醇或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3、7、14、21和28天,评估大鼠在20、40、60、80和100 mmHg结直肠扩张压力(CRD)下的内脏运动反应(VMR)。CRD测试后,立即安乐死大鼠,采集回肠末段样品,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11背根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显示:TNBS组大鼠在第3天开始表现透壁炎症,在第7天最明显,随后炎症逐渐恢复,在第21天未见明显病变。回肠炎大鼠CRD引起的VMR在第721天显着高于对照大鼠(P<0.05),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第721天显着增加(P<0.05),且与大鼠VMR正相关。表明TNBS回肠腔注射,诱导了透壁回肠炎,并引发内脏超敏,该内脏超敏可持续到第21天。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 TNBS-40%乙醇溶液(1.2 mL)注射到山羊距回肠韧带15 cm处的回肠壁,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3、7、14、21和28天评估山羊回肠炎症和内脏运动反应。结果显示TNBS在第37天诱导山羊明显的回肠炎症,回肠炎山羊内脏超敏在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到第28天。该模型模拟了IBDs的临床表现,可为探讨肠道炎症和内脏超敏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治疗内脏超敏。2.电针通过调节疼痛下行传导系统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目前认为炎症、心理和肠道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会导致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并引起内脏超敏,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因子(如IL-6)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中枢敏化的关键信号通路,并促进了超敏反应的发生。因此,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人和动物超敏反应的潜在靶点。电针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安全且无并发症,可能成为治疗内脏超敏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电针通过激活(或抑制)下行抑制(或易化)系统产生镇痛,该系统主要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脊髓背角(SCDH)产生镇痛作用。电针是否通过PAG-RVM-SCDH轴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内脏超敏有待证实。为探索电针治疗内脏超敏的效果及中枢机制,本试验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1.2 mL,30 mg TNBS-40%乙醇溶液回肠壁注射),第7天开始每3 d用电针刺激内脏超敏山羊双侧“后三里”穴,每次30 min,共6次。在第7、10、13、16、19和22天记录山羊结直肠扩张(CRD)引起的疼痛行为反应和内脏运动反应(VMR)。第22天采集脑和T11脊髓,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中IL-6、JAK2和STAT3的蛋白和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这些物质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RVM(主要是中缝大核,NRM)、SCDH、孤束核(NTS)和迷走运动背核(DMV)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注射TNBS-乙醇溶液的山羊表现腹泻以及明显VMR和疼痛行为反应,vlPAG、NRM、NTS和DMV中IL-6及磷酸化JAK2(pJAK2)和STAT3(pSTAT3)水平增加,SCDH中这些物质的蛋白和mRNA水平增加。电针缓解山羊腹泻、VMR及疼痛行为反应,降低vlPAG、NRM、SCDH和NTS中IL-6、pJAK2和pSTAT3水平,减少DMV中IL-6和pJAK2水平,而不影响SCDH中这三种物质的mRNA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AG-RVM-SCDH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3.胸腺素β4参与慢性电针耐受适当间隔时间的电针能产生良好镇痛效果,但是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即产生“电针耐受”。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一种负效应,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在诱导阿片肽(如脑啡肽(ENK)、内啡肽(END)、强啡肽(DYN)等)释放,产生镇痛的同时,也引起抗阿片肽(如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孤啡肽(OFQ)等)的释放增加。尽管相关研究阐明了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电针耐受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期的研究发现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其抗电针镇痛的机理值得关注,且其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针刺镇痛相关的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及其受体等物质的关系值得研究。由于躯体镇痛模型容易复制,电针耐受的研究一般建立在躯体镇痛耐受的基础上。大鼠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8 d,建立电针耐受模型。侧脑室微注射Tβ4抗体或其siRNA以评估Tβ4对电针耐受的影响。观察Tβ4 siRNA注射后,各脑区(下丘脑、丘脑、皮层、中脑和延髓)中Tβ4、阿片肽(ENK、END和DYN)、抗阿片肽(CCK和OFQ)、μ阿片受体(MOR)和CCK B型受体(CCKBR)的mRNA和蛋白在第1、4和8天的表达谱。结果显示:各脑区的Tβ4水平在第1、4和8天增加,并与鼠尾潜伏期(TFL)变化率相关。反复电针期间,Tβ4抗体和其siRNA均延缓大鼠电针耐受的形成。Tβ4 siRNA使各脑区Tβ4水平下降,导致大多数脑区ENK、END、DYN和MOR水平增加,但不影响多数脑区OFQ、CCK-8和CCKBR水平。除延髓外,其他脑区中Tβ4水平与ENK、END、DYN或MOR水平负相关,Tβ4水平与某些脑区中OFQ或CCK-8水平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Tβ4可能通过负向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水平,及正向影响其中抗阿片肽水平而促进电针耐受的形成。
陈颖[9](2019)在《基于Pirt-TRPV1通路的针刺缓解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Pirt-TRPV1通路为切入点,观察针刺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和结肠黏膜TRPV1表达的影响,研究针刺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内脏高敏感与Pirt-TRPV1通路之间的关系,探索针刺缓解IBS-D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制,为针刺治疗IBS-D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共4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7天后,进行造模前行为学评价,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后,按体重分层,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以下简称针刺组)和模型+药物组(以下简称药物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联合番泻叶浸剂灌胃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造模14天后,进行模型判定,再次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然后开始14天的干预:针刺组每天左右交替针刺双侧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穴,每次电针刺激15分钟,每天1次;药物组采用浓度为2.7mg/mL的匹维溴铵混悬液按10mL/kg灌胃给药。干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评价。以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实验测得的疼痛阈值评价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变化,以腹泻指数反映大鼠腹泻程度的变化,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时间比(open arm time percent,OT%)和糖水偏嗜率(sucrose preference,SP%)分别反映大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变化。行为学评价后,取各组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和结肠,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Pirt和结肠黏膜TRPV1的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前,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对照组的进食量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增长明显(P<0.01);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进食量明显减少(P<0.01),体重增长缓慢(P>0.05)。干预后与造模后比较,对照组的进食量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增长明显(P<0.01);模型组进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明显减轻(P<0.01);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进食量明显增多(P<0.01),体重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进食量明显减少(P<0.01),体重增长缓慢(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进食量明显增多(P<0.01),体重明显升高(P<0.01)。2.内脏敏感性造模前,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的疼痛阈值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疼痛阈值在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疼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与造模后比较,模型组疼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疼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1),内脏敏感性均明显升高;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的疼痛阈值均明显升高(P<0.01),内脏敏感性均明显降低。3.腹泻程度造模前,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腹泻指数均为0。对照组在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均无腹泻情况,腹泻指数均为0;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腹泻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干预后与造模后比较,模型组腹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明显下降(P<0.01)。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腹泻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腹泻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4.焦虑抑郁样行为造模前,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的OT%和SP%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对照组在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OT%和SP%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OT%和SP%均明显下降(P<0.01,P<0.01);干预后与造模后比较,模型组OT%和S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明显升高(P<0.01,P<0.01)。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的OT%和SP%均显着降低(P<0.01,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OT%和SP%均显着升高(P<0.01,P<0.01)。5.Pirt 和 TRPV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Pirt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TRPV1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TRPV1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P<0.01)。结论:1.针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及太冲穴可有效缓解IBS-D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减轻腹痛、腹泻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样行为,是治疗IBS-D的有效途径之一。2.Pirt-TRPV1通路可能是IBS-D内脏高敏感形成的机制之一,针刺可能是通过抑制Pirt-TRPV1通路,以缓解IBS-D的内脏高敏感,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吕婷婷[10](2019)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显抑制内脏高敏感性,可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部分抑制。电针能够抑制内脏痛大鼠DRG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静息膜电位、上调基强度、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鞘内注射FCA后电针的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电针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调节。P2X7选择性激动剂Bz ATP增加AWR评分,拮抗剂A740003抑制AWR评分,说明P2X7在内脏痛敏中发挥促进作用。Bz ATP拮抗了电针镇痛效应,A740003能够协同电针镇痛效应。电针显着抑制P2X7蛋白与m RNA表达。P2Y1激动剂ADP-β-S降低AWR评分,而P2Y1拮抗剂MRS2179对评分无影响;TNBS下调DRG中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提示P2Y1内脏痛敏中发挥抑制作用。ADP-β-S协同电针镇痛作用,MRS2179拮抗电针的镇痛效应,说明P2Y1介导了电针缓解内脏高敏感过程。MRS2179抑制A740003的镇痛效应。TNBS诱导P2Y1表达下调,Bz ATP下调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A740003上调其表达,说明P2Y1参与P2X7对内脏痛觉调节。内脏痛大鼠DRG中P2X3表达上调,Bz ATP进一步上调其表达,A740003抑制其上调。Bz ATP拮抗电针上调P2Y1,A740003协同EA上调P2Y1。Bz ATP拮抗电针下调P2X3,A740003协同电针抑制P2X3,表明P2X7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TNBS能上调P2X3表达,ADP-β-S下调DRG中P2X3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表达。TNBS上调结肠相关DRG中P2X3 m RNA的表达;ADP-β-S下调P2X3m RNA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 m RNA表达。说明P2Y1通过调节P2X3受体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来实现对内脏痛觉的调制。电针显着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ADP-β-S协同电针对P2X3蛋白的下调,MRS2179拮抗电针的下调作用。结论:DRG胶质细胞参与TNBS诱导IBS内脏痛的外周敏化与电针镇痛效应;DRG中P2X7、P2Y1受体介导IBS大鼠内脏高敏感与电针镇痛效应;
二、针刺对刺激内脏引起延髓细胞电活动影响的进一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对刺激内脏引起延髓细胞电活动影响的进一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小脑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软件 |
方法 |
3.1 动物分组和干预 |
3.2 MIRI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标准 |
3.3 核团损毁 |
3.4 指标检测 |
3.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4.1 大鼠MIRI模型的评价 |
4.2 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比较 |
4.3 各组大鼠FN神经元电活动聚类分析和自相关分析 |
4.4 各组大鼠FN神经元放电光栅图比较 |
4.5 各组大鼠FN神经元放电频率比较 |
4.6 各组大鼠FN能量频谱分析 |
4.7 各组大鼠FN局部0-40Hz功率谱分析 |
4.8 各组δ波、θ波占比与ST段变化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5.1 中医学对MIRI的认识 |
5.2 中医学和现代研究对心经、心脏、与FN相关的认识 |
5.3 现代医学对MIRI的认识 |
5.4 FN、LHA与心血管活动的联系 |
5.5 神经元电活动在针刺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5.6 实验结果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脑参与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项丛刺疗法治疗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项丛刺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VFSS、sEMG、TCD的影响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吞咽障碍的认识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于吞咽障碍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1 募穴与脏腑相关性研究 |
1.1 募穴 |
1.1.1 募穴的位置特点 |
1.1.2 募穴的临床运用 |
1.1.3 募穴的现代研究 |
1.2 募穴与脏腑的联系 |
2 原穴与经络相关性研究 |
2.1 原穴 |
2.1.1 原穴的位置特点 |
2.1.2 原穴的临床运用 |
2.1.3 原穴的现代研究 |
2.2 原穴与经络的联系 |
3 脏腑与经络相关性研究 |
3.1 脏腑-经络的神经学机制 |
3.1.1 脏腑-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的关系 |
3.1.2 脏腑-经络与中枢信息汇聚的关系 |
3.1.3 脏腑-经络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 |
3.1.4 脏腑-经络与大脑边缘-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的关系 |
3.2 脏腑-经络的脑研究机制 |
3.3 脏腑-经络的其他关联途径 |
3.3.1 脏腑与经络、穴位病理反应的研究 |
3.3.2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电学特性研究 |
3.3.3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温热效应研究 |
3.3.4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磁特性研究 |
3.4 脏腑经络的临床应用研究 |
4 THZ波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
4.1 THz波技术的历史 |
4.2 THz波的特点 |
4.3 THz波技术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
4.3.1 THz波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运用 |
4.3.2 THz波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运用 |
4.3.3 THz波技术在中医气实质研究中的运用 |
4.3.4 THz波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运用 |
5 气与脏腑-经络间的关联 |
5.1 中医气的概念 |
5.2 人体之气的特点 |
5.3 气在脏腑-经络当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对象与器材 |
2.1 实验对象 |
2.2 实验器材和实验仪器 |
2.3 实验环境 |
3 实验方法 |
3.1 经络原穴的THz波测试 |
3.2 艾灸脏腑募穴对相应经络之气作用测试 |
3.3 统计与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艾灸肝经募穴期门穴前后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1.1 艾灸期门穴前后右脚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1.2 艾灸期门穴前后左脚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1.3 艾灸期门穴前后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 艾灸心经募穴巨阙穴前后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2.1 艾灸巨阙穴前后右手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2 艾灸巨阙穴前后左手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3 艾灸巨阙穴前后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 艾灸脾经募穴章门穴前后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3.1 艾灸章门穴前后右脚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2 艾灸章门穴前后左脚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3 艾灸章门穴前后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 艾灸肺经募穴中府穴前后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4.1 艾灸中府穴前后右手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2 艾灸中府穴前后左手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3 艾灸中府穴前后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 艾灸肾经募穴京门穴前后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5.1 艾灸京门穴前后右脚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2 艾灸京门穴前后左脚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3 艾灸京门穴前后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6 艾灸五脏募穴前后五脏与经络THz波辐射光谱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与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研究的结论 |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脏腑与经络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调节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 SCF/c-kit信号通路及ICCs与糖尿病胃轻瘫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
第二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三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五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脑肠肽的影响 |
第六章 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不同脑区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讨论 |
1 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对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的研究 |
3 糖尿病胃轻瘫动物模型及判定方法 |
4 穴位选择依据 |
5 实验指标选择依据及效应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与IBS相关脑神经核团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二、实验结果 |
1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的影响 |
3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5-HT_(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4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肌层5-HT_(3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足三里”、“合谷”和“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VPL和DM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三、讨论 |
1 IBS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
2 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的穴性分析 |
3 电针三穴对大鼠不同生理病理改变的影响 |
4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脑核团神经电信号的影响 |
5 电针“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相关介质因子的影响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与不足 |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穴位层次的针刺研究现状 |
1 穴位针刺层次的划分方法 |
1.1 以进针的深度分浅深 |
1.2 以组织结构分层次 |
1.3 组织层次结合具体进针深度 |
1.4 同一组织层次再分浅深 |
2 不同层次的效果比较 |
2.1 单穴 |
2.2 主配穴 |
2.3 组穴 |
3 不同层次的作用机制探讨 |
3.1 神经纤维分布 |
3.2 信号传导通路和蛋白表达 |
3.3 脑功能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的研究进展 |
1 “内关”穴的定位与解剖结构 |
2 “内关”穴的主治及作用机制 |
2.1 心及心神病症 |
2.2 胃肠病症 |
2.3 其他病症 |
3 “内关”穴的针刺角度与深度 |
4 “内关”穴的刺激方法 |
5 “内关”穴的神经传导 |
6 “内关”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7 “内关”穴的脑电研究 |
8 “内关”穴与心率变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针刺“内关”穴浅、深层次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实验二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讨论 |
1 心律失常模型的选择 |
2 “内关”穴的针刺层次 |
3 不同刺激方法的选择 |
4 指标的选择 |
4.1 心电图 |
4.2 缝隙连接、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 |
4.3 心肌细胞形态 |
4.4 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内关”穴浅、深层次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5.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6 临床意义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电针躯体镇痛的中枢分子机制 |
3 电针内脏镇痛的研究进展 |
3.1 内脏超敏的研究进展 |
3.2 JAK/STAT信号路通与内脏超敏 |
3.3 内脏超敏的治疗 |
3.4 电针缓解内脏超敏 |
4 电针耐受的研究进展 |
4.1 电针耐受 |
4.2 电针耐受的中枢机制 |
4.3 参与电针耐受的中枢神经递质/调质 |
4.4 胸腺素β4 与神经保护 |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TNBS诱导内脏痛觉超敏模型的建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2.7 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 |
2.8 样品采集 |
2.9 盲肠炎的评估 |
2.10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11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和细胞因子水平 |
2.12 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观察及疾病活动度指标 |
3.2 回肠组织大体病变评分 |
3.3 回肠组织微观病变评分 |
3.4 背根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水平 |
3.5 回肠组织MPO及细胞因子含量 |
3.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3.7 内脏运动反应与CGRP水平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疼痛下行调制系统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在电针缓解山羊回肠炎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回肠炎的评估 |
2.7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8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水平 |
2.9 电针 |
2.10 结直肠扩张测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免疫印迹 |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结果及分析 |
3.1 山羊回肠炎症 |
3.2 电针对山羊内脏运动反应的影响 |
3.3 电针治疗对山羊疼痛行为反应的影响 |
3.4 电针对山羊脑和脊髓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的影响 |
3.5 电针对山羊脊髓中JAK2/STAT3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胸腺素β4参与大鼠慢性电针耐受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4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2.5 侧脑室注射 |
2.6 电针 |
2.7 甩尾潜伏期测量 |
2.8 样本采集 |
2.9 免疫印迹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反复电针对Tβ4 表达和TFL变化率的影响 |
3.2 Tβ4 抗体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3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3.4 Tβ4 siRNA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5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及其相关受体蛋白水平的影响 |
3.6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以及相关受体mRNAs的影响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Pirt-TRPV1通路的针刺缓解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1.2 主要试剂 |
1.2.1 造模药物 |
1.2.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模型判定标准 |
2.3.1 一般状态 |
2.3.2 内脏敏感性评价 |
2.3.3 腹泻程度评价 |
2.3.4 焦虑抑郁样行为测试 |
2.3.4.1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T) |
2.3.4.2 糖水偏嗜实验(SPT) |
2.4 干预措施 |
2.4.1 针刺干预方案 |
2.4.1.1 选穴与定位 |
2.4.1.2 针具及电针仪选择 |
2.4.1.3 操作方法 |
2.4.2 药物干预方案 |
2.4.2.1 药物的选择 |
2.4.2.2 处理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一般状态 |
2.5.2 内脏敏感性 |
2.5.3 腹泻指数 |
2.5.4 焦虑抑郁样行为 |
2.5.4.1 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时间比(OT%) |
2.5.4.2 糖水偏嗜率(SP%) |
2.5.5 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含量 |
2.5.6 结肠黏膜TRPV1 含量 |
2.6 检测方法 |
2.7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剔除情况 |
3.2 一般情况 |
3.2.1 进食量 |
3.2.2 体重 |
3.3 内脏敏感性评价 |
3.4 腹泻程度评价 |
3.5 焦虑抑郁样行为评价 |
3.5.1 高架十字迷宫OT% |
3.5.2 糖水偏嗜率 |
3.6 各组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表达的变化 |
3.7 各组结肠黏膜TRPV1 表达的变化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治疗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 |
2.1 对定义与诊断的认识 |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1 内脏高敏感 |
2.2.2 胃肠动力异常 |
2.2.3 精神心理应激 |
2.2.4 免疫因素 |
2.2.5 菌群紊乱 |
2.2.6 脑-肠互动异常 |
2.3 对治疗的认识 |
3.针灸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 |
4.针灸治疗IBS-D的机制研究 |
4.1 针刺对内脏高敏感的调节作用 |
4.2 针刺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 |
4.3 针刺对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
4.4 针刺对肠道炎性反应及免疫因素的调节作用 |
5.关于本实验研究方案的确立 |
5.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5.2 干预方案的选择依据 |
5.2.1 针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
5.2.2 阳性药物的选择依据 |
5.3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5.3.1 腹壁撤退反射实验 |
5.3.2 腹泻指数 |
5.3.3 高架十字迷宫和糖水偏嗜实验 |
5.3.4 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和结肠黏膜TRPVI |
5.3.4.1 TRPV1 的作用 |
5.3.4.2 Pirt的作用 |
5.3.4.3 针刺对TRPV1 的调节作用 |
6.关于本研究实验结果的讨论 |
6.1 一般状态 |
6.2 内脏敏感性和腹泻程度 |
6.3 焦虑抑郁样行为 |
6.4 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irt和结肠黏膜TRPV1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敏效应观察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
2.5 结肠组织微观病理评分标准 |
2.6 结直肠扩张球囊制作 |
2.7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
2.8 溶液配置 |
2.9 鞘内注射 |
2.10 大鼠穴位定位 |
2.11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
2.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13 结肠组织病理学HE染色 |
2.14 结肠相关DRG神经元逆行示踪 |
2.15 DRG神经元急性分离与培养 |
2.1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
2.17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结果 |
3.1 TNBS诱导结肠炎症在不同时间微观病理评分 |
3.2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内脏痛效应 |
3.3 胶质细胞介导电针调节TNBS诱导内脏痛大鼠DRG中结肠相关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
4.讨论 |
4.1 慢性内脏痛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
4.2 慢性内脏痛发病机制研究 |
4.3 穴位选择依据 |
4.4 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感觉信息整合 |
4.5 结肠非炎症性内脏高敏感 |
4.6 DRG胶质细胞参与IBS内脏高敏感性及电针对结肠相关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
小结 |
第二部分 DRG胶质细胞P2X_7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
2.6 溶液配置 |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9 免疫荧光双标 |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结果 |
3.1 DRG中 GFAP-P2X_7、P2X_3-P2X_7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
3.2 DRG胶质细胞中P2X_7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
3.3 P2X_7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
4.讨论 |
4.1 嘌呤受体与内脏痛 |
4.2 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信使物质-ATP |
4.3 P2X_7在TNBS诱导的IBS内脏高敏感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
4.4 P2X_7介导电针抑制内脏痛外周敏化 |
小结 |
第三部分 DRG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
2.6 溶液的配置 |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9 免疫荧光双标 |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结果 |
3.1 DRG中 GFAP-P2Y_1、P2Y_1-P2X_3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
3.2 DRG神经元中P2Y_1介导IBS内脏痛敏的抑制效应 |
3.3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
4.讨论 |
4.1 DRG神经元P2Y_1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敏 |
4.2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
小结 |
第四部分 DRG中 P2X_7→P2Y_1→P2X_3途径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
2.6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
2.7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8 溶液的配置 |
2.9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
2.10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
2.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结果 |
(一)“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
3.1 胶质细胞P2X_7受体抑制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
3.2 “P2X_7→P2Y_1"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IBS内脏痛 |
(二)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及电针镇痛效应 |
3.3 内脏痛大鼠结肠相关DRG神经元P2Y_1抑制P2X_3受体表达 |
3.4 “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内脏痛 |
4.讨论 |
4.1 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与IBS内脏痛 |
4.2 “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
4.3 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敏及电针镇痛效应 |
小结 |
创新点 |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P2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在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及摘要 |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四、针刺对刺激内脏引起延髓细胞电活动影响的进一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小脑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D]. 张娅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D]. 高佳秀.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D]. 黄志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调节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研究[D]. 智沐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不同穴位对IBS大鼠肠功能的调节及相关核团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D]. 覃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D]. 林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D]. 万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9]基于Pirt-TRPV1通路的针刺缓解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的作用研究[D]. 陈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D]. 吕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