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石油行业伤亡事故稳中有降(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伟[1](2018)在《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指得是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该责任表面上看是要承担除了企业盈利这一目标外的其他责任,其背后体现的是企业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成本,当企业仅仅担心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履行好社会责任,就会对社会大众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支柱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普通民营与外资企业,除了担负普通企业的社会责任外,更是我党重要的执政基础,是我国政府的行业代表,参与的多是属于国家安全有关的行业,在军工、能源、金融等支柱行业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对国民经济命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十九大后,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更加长远深刻的愿景,如何巩固维护好国家经济命脉,做好我国工业的振兴,做好国家的中流砥柱,都包含在国企社会责任的概念中。本文研究对象L电厂作为一家省属大型国有发电公司,其社会责任履行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畴,是构成企业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责任不仅仅要履行好经济收益,更要权衡好其他社会责任的方面。L电厂的主营业务发电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行业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员工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等,都属于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的表现。经济利益作为重要关注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社会责任的意识建设与实际履行。本文研究的目的:一是如何将L电厂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量化分析与整理;二是通过分析发现L电厂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缺失及背后原因;三是针对性地提出L电厂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一是国有企业对其他中小民营企业有示范作用,需要国企去加强引导;二是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案例研究进行补充;三是积极响应了十九大上提出的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四是给其他类似行业企业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五是有效提升了L电厂的全局竞争力。理论研究上,西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关注点是在获取利润与担负责任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并共同向前发展,新的属性被不断融合到里面;国内学者分别从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存在问题、缺失原因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汇总了由于法律制度、政府监管激励、企业生存环境改变、内部利益关系变化、传统文化等方面不足或缺失,导致了责任缺失的现状。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结合实际,对L电厂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照国内外企业优秀做法,深度剖析L电厂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职能缺失与背后原因,提出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内容,以及保障措施。本文主要成果有:一是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与政策环境,探讨国有发电企业在中国当下展现的特点,并通过专家打分界定了应履行的要素与权重;二是将上述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分别从不同年份间对比即时间维度、不同群体评价即社会群体维度来发现问题,既考虑了不同年份的差距,又深挖了当下的不足,分析更加全面;三是通过对L电厂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与探讨,分析其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同时借鉴参考国内外企业的优秀做法,讨论如何从经济、环境、员工保障、社会慈善等方面强化履行责任,研究如何从资产、政治、文化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实现理论与L电厂实际结合。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解决的思路:一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的履行方面,没有单独列章节分析,该方面内容主要涉及《环保法》《劳动法》等方面法律,已在相应环保、员工保障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没有单独列章节探讨,在整体文章中,本应适当的补充;二是部分细节没有考虑周全,部分较难定量分析的方面未能有效评价等问题,笔者希望能在今后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三是未能和同类型其他发电公司进行全面比较,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例如员工内部薪酬状况等难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缺少量化支撑,但比较方法具有类似性,可以参考本文中年份间比较的方法,作为以后研究的补充。
郑晓辉[2](2015)在《山东省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致因模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东省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十三年间(2000年至2012年)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数据作为论证依据,按照时间序列预测和判断等方法,创设一种具有较高精度和准度模式的某一区域生产安全事故预测模型,并按照时间分布特征、事故形态特征、区域分布特征等特征,相应的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数据分析。此外,结合安全科学原理,从人员、机器设备、环境及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已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和分析方法,提出完整的事故致因理论及发生规律理论体系,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以期达到降低山东省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严重程度的目的,从而推动和促进事故预防和安全保障工作。
杨振林[3](2009)在《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事故总体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至今我国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仍是世界发达国家的5~10倍,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实现“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必须强化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通过科技进步,依靠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为此,本研究将安全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理论全面引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原理、程序和方法,分别就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就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符合特种设备特点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数学模型,对相关辨识基数、辨识因子、辨识指数及辨识阈值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进而开创性地完成了以半定量方法为基础的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基本框架,为规范、指导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行为提供了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法规保障。其次,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兼顾定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特点,借助于这一有效的系统分析数学工具,对特种设备风险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构建了特种设备风险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及相关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风险可接受准则,将特种设备风险划分为五个级别,实现了风险分析的层次化、风险程度的数值化、风险分级的定量化,为规范、指导分类监管,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本文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对历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及原因分析的综合研究,深入剖析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因果关系,提出符合特种设备事故特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并就特种设备的风险防范、事故预防及应急管理进行较为深入地阐述,从而为科学有效地开展特种设备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保证和实践指导。
韦锋[4](2008)在《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安全和安全发展问题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治学研究和当代政府职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广义安全范畴内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人类社会在推进工业化和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发展的意识淡漠,监管出现滑坡,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多发、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巨大。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社会关心、人民群众关注以及国际注目的问题,已经从经济工作的一个环节上升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需要从政治学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用政治方法来解决的重大问题。用政治学理论来分析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关于安全生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无法完全适应生产力的要求,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问题。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政治问题,给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政治学应当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理论框架和路径,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不但给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运用政治理念和政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创新不但有助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而且也有助于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本论文从分析安全生产的政治学意义入手,试图构建将安全生产与政治学联姻的新的政治学分支学科——安全政治学理论的框架;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阐释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创新的政治学价值和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以及安全发展的路径,阐明安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揭示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论述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防范安全生产事故,避免政治危机出现等问题,指出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上的有益做法,以解决我国面临的形势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并且提出要从体制机制转换和加强法制建设等层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寻求治本之策,以最终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刘鹏[5](2020)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绿色矿山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和发展方式,是践行“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煤炭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露天煤矿绿色矿山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是绿色矿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矿山建设进程的回顾,结合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要求,总结了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历史发展路径—“环保—高效—安全”,结合露天煤矿的具体生产特点和环节,确定了绿色露天煤矿建设的核心内涵,根据我国露天煤矿具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提出了我国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的总体方略和方针。结合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核心内涵和露天煤矿具体特征,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各评价指标内在联系,从安全、高效、环保三个维度构建了“3-9-35-69”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类指标计算模型和方法。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要求,设计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方法、等级划分和评价方式,并依据露天煤矿的特点,借鉴图论与网络结构里中心性的概念,考虑“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触中心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建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模糊评价集,根据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整体的隶属度,给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计算公式,依据评价流程,运用Java语言,开发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以我国不同区域、类型的3个典型露天煤矿作为绿色度评价实例,通过收集露天煤矿具体评价指标值,运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对3个露天煤矿进行综合评价,A矿绿色度评分为95.05分,属于一级绿色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分为82.05,属于二级绿色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分为74.25,属于三级露天煤矿。根据绿色度评价报告,进行了横向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露天煤矿绿色度改善措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丰富了绿色矿山理论,有助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该论文有图19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4篇。
余时芬[6](2008)在《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多种多样,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对各生产部门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监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及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叙述了我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其下属机构各自所管辖的范围。就我国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安全生产的限制和形式,对不同行业的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并与发达国家的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思路和新目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参阅了大量的有关我国政府监管体系的文献以及国外有关监管模式的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我国的安全监管现状。(2)就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状况,对我国现有安全监管部门的组织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叙述了不同部门的职能、职权范围和所应履行的义务。(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安全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总体概述,就其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信息流、权责流、常态(无事故)流、非常态(发生重大事故)流以及非稳定流等进行了较完善的比较分析。(4)对我国的安全监管模式,采用图论研究的方法,对各模型进行分析统计,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方案,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仂、调,快速、高效的落实安全生产改组任务,以及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控全局,及时地控制事故,防止灾情蔓延,加强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5)本文结合图论有关知识,对我国的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树、二部图、哈斯图的表达,并就我国事故上报流程的统筹图进行了关键路径分析,提出了在安全监管学科中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但是,此研究暂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缺乏系统地定量研究,此为今后论文研究的方向。(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我们的监管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国顺[7](2011)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安全生产》文中研究指明在简要回顾工业化进程几个重要阶段的基础上,阐述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起步到1979年达到初级阶段的历程;论述了1979—2009年我国从农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大国的转变,完成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过渡。重点分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3个重要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态势:第1个阶段为1979—1990年,是"工业复兴、事故上升"阶段;第2个阶段为1991—2000年,是"经济快速发展,事故居高不下"阶段;第3个阶段为2001—2009年,是"进入法制轨道,事故稳中有降"阶段。最后提出建议,如加强安全法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10]23号文件提出的9个方面32项工作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贺良霄[8](2020)在《肇庆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肇庆市定位于建设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着力打造科技产业创新重要承载地,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期。但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高危行业比重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旧有的事故管理模式与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不适应等问题突出,安全生产面临诸多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排查、分析?如何对排查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并逐项落实管控措施?本文通过构建肇庆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试图回答以上问题。本论文以肇庆市为例,通过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把事故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内。首先,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明确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区域或行业基础性资料,分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通过风险排查掌握现有的风险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采用风险矩阵法对排查出的风险进行分析、评级,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探索建立全市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电子图。最后,研究对不同级别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差异化管控,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完善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初步具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但是,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理论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兴理论,具体实施还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和改进机制,以便进一步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田时中[9](2013)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近些年,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占70%,并有上升的势头。当前能源需求与能源供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加了国家能源压力。统计显示,我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4%,世界第二。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能源供应不足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煤价逐年攀升,甚至一度出现油荒、煤荒、电荒。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多数城市出现电荒,不得己实行拉闸限电;2009年武汉、哈尔滨等地出现严重的气荒。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人常以人多地广、资源丰富、地大物博自居。但是,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其数量、质量逐年下降,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凸现。煤炭安全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国家非传统安全战略内容之一。对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煤炭供需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煤炭供需安全实证评价;煤炭供需形势预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维护煤炭供需安全的对策建议等。因此,全文围绕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展开,重点探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测算和煤炭供需预测、预警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供需安全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与经济安全紧密关联,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煤炭资源安全,特别是对煤炭供给与需求安全的研究,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资源安全理论的研究包括对资源安全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论述资源安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指出煤炭供需安全的研究内容。对资源稀缺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包括对资源稀缺性的解释,全面阐述了三大稀缺理论,即马尔萨斯的资源绝对稀缺论、李嘉图的资源相对稀缺论和约翰·穆勒的静态经济论。分析经济学供需理论,对经济学供需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微观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进行分析,绘制煤炭供给曲线、煤炭需求曲线以及煤炭供需变动曲线。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了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财富代际公平理论和三种生产理论,对煤炭可持续供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2)对我国煤炭供需现状的研究。煤炭是支撑重工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源。对我国煤炭供需现状的研究包括分析我国煤炭供给现状,如煤炭资源分布;煤炭生产态势如生产基地分布和煤炭产业布局;煤炭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对我国煤炭需求现状的研究包括煤炭需求地点分布,如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煤炭需求行业分布;我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煤炭供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如煤炭供需关系变动频繁、煤炭供需地域逆向分布、煤炭供需受运输瓶颈制约、煤炭生产安全及消费安全问题亟待解决。(3)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实证评价。对煤炭供需安全度进行定量评价,首先分析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影响因素。然后依据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素构建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确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优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接着确立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方法,具体介绍本论文主要运用到的四种方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进行TOPSIS评价。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数据并进行计算,确立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和依据方案贴近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据我国煤炭供需现实对评价结论进行了系统分析。(4)对我国煤炭供需预测及价格走势的分析。对我国煤炭供给进行预测分析,概述我国煤炭供给特点,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产量平稳增长、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显着上升、煤炭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煤炭净进口总量稳步上升;介绍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煤炭供给进行灰色GM(1,1)预测。然后对我国煤炭需求形势进行预测,概述我国煤炭需求特点;介绍NAR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煤炭需求形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我国煤炭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及工业品的价格走势;依据CR价格指数绘制了我国动力煤、炼焦煤和焦炭的价格走势图;对我国煤炭价格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预测。(5)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分析。探讨煤炭供需安全预警问题,首先分析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意义。包括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和预测的区别的分析,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接着全面阐述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对煤炭供需周期波动的分析,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思路的阐述以及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方法的比较分析。最后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确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的建议和分析、以及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的模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检验与TOPSIS方法测算的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一致,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越来越严峻,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煤炭供需安全。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包括:(1)提出了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能源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石油资源安全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研究的参考资料,部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运用到本论文的研究中来。研究煤炭供需安全问题主要围绕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因此,本文主要集中于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对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进行实证评价、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探讨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在理论基础的研究上,系统分析了煤炭供需安全的基础理论,即资源安全理论、资源稀缺理论、经济学供需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通过定性分析,筛选出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并构建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子包括四个方面,即资源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筛选出16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基础储量、储采比、储量接替率、供需增速比、自给率、替代能源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煤炭与石油价格比、铁路运输能力、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煤耗比、投入产出比、原煤入选率、CO2排放量、百万吨煤死亡率和城镇化率。(3)通过TOPSIS综合评价,计算出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运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和排序,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计算出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以此来反映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8-2011年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为C+={0.4265,0.4118,0.6020,0.5678}.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度排序为:C2010>C2011>C2008>C2009。(4)运用灰色GM(1,1)模型、VAR模型和CR价格指数,对我国煤炭供需形势进行预测,分析价格走势,绘制煤炭价格走势图,对煤炭价格进行初步预测。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约为537927.6402万吨标煤,煤炭需求量约为583064万吨标煤,煤炭供不应求。煤炭价格短期预测变化幅度不大,预测2013年动力煤和焦炭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基本一致,略小于7.77%的水平(分别达到179.268点和163.067点),炼焦煤价格指数年均上涨幅度略高于7.77%的水平(约为595.598点)。全年煤炭价格指数平均上涨幅度为7.77%。我国煤炭供需形势比较严峻,需要国家宏观调控。(5)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进行检验。通过对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选取2008-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预警警度检验,检验结果与TOPSIS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表明本文所设置的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煤炭供需形势越来越不安全,需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煤炭供需安全。
王婷,王新,李在蓉,薛鲁宁,高振波,王毓薇[10](2017)在《国内外长输油气管道失效对比》文中提出全球油气长输管道正向着更大口径、更高钢级、更高压力方向发展,一旦发生失效事故将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通过对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石油油气长输管道失效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采用国际通用的曝露值及5年移动平均失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国际管道管理较为成熟的美国、欧洲失效频率,并与中国石油管道失效频率进行对比,以提高中国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对比分析国内外长输管道失效原因,寻求中国油气管道关键安全技术与管理对策,不断优化中国管道管理体系,对中国管道企业乃至整个油气管道行业调整风险减缓措施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二、全国石油行业伤亡事故稳中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石油行业伤亡事故稳中有降(论文提纲范文)
(1)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 |
2.1.1 社会责任 |
2.1.2 企业社会责任 |
2.1.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2.2 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社会契约理论 |
2.2.3 企业公民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我国国企社会责任概念延伸 |
2.3.1 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内容 |
2.3.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维度 |
2.3.3 国企民企社会责任区别 |
第三章L电厂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
3.1 L电厂基本情况简介 |
3.1.1 企业概况 |
3.1.2 组织结构 |
3.1.3 人员状况 |
3.2 L电厂履行社会责任的定量评价 |
3.2.1 指标体系和权重设计 |
3.2.2 年份比较情况 |
3.2.3 问卷调研情况 |
3.3 履行经济责任的现状分析 |
3.3.1 履行经济责任的现状 |
3.3.2 履行经济责任的问题与分析 |
3.4 履行环境责任的现状分析 |
3.4.1 履行环境责任的现状 |
3.4.2 履行环境责任的问题分析 |
3.5 履行员工保障的现状分析 |
3.5.1 履行员工保障的现状 |
3.5.2 履行员工保障的问题分析 |
3.6 履行慈善责任的现状分析 |
3.6.1 履行慈善责任的现状 |
3.6.2 履行慈善责任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与借鉴 |
4.1 工业行业有益做法 |
4.2 金融行业有益做法 |
4.3 烟草行业有益做法 |
4.4 对L电厂社会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第五章L电厂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5.1 经济责任方面 |
5.1.1 最大限度降低燃料成本 |
5.1.2 多管齐下降低运营成本 |
5.1.3 不断开拓供热市场份额 |
5.2 环境责任方面 |
5.2.1 深度挖掘节能环保潜力 |
5.2.2 深入开展优化创新合作 |
5.2.3 优化推进地方能源布局 |
5.3 员工保障方面 |
5.3.1 强化本质安全建设 |
5.3.2 加强女性员工保护 |
5.3.3 加强外来员工归属 |
5.3.4 构建和谐员工关系 |
5.4 社会慈善方面 |
5.4.1 完善捐助救助制度 |
5.4.2 加强救灾队伍建设 |
5.4.3 加强资助对象跟进 |
第六章L电厂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条件和措施 |
6.1 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政治保障 |
6.2 通过严格预控风险做好资产保障 |
6.3 通过培育企业文化做好文化保障 |
6.4 通过对接当地政府做好资源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成果和效益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问卷 |
附录二 专家打分情况 |
附录三 近年L电厂社会责任履行评价 |
附录四 电厂社会责任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山东省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致因模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 |
2.1 山东省安全生产情况简介 |
2.2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时间序列模型 |
2.2.1 时间序列模型 |
2.2.2 事故数据的分析 |
2.2.3 混合时间序列事故模型建立 |
2.2.4 模型检验 |
2.3 山东省安全事故特征分析 |
2.3.1 山东省安全事故时间性特征分析 |
2.3.2 山东省安全事故区域性特征分析 |
2.3.3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行业性特征分析 |
3.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致因规律研究 |
3.1 事故致因的人因研究 |
3.2 事故致因的物因研究 |
3.3 事故致因环境因素的研究 |
3.4 事故致因管理因素研究 |
4.工矿商贸事故的致因模型建立 |
4.1 事故致因理论模型 |
4.1.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4.1.2 基于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4.1.3 薄板漏洞理论 |
4.1.4 轨迹交叉理论 |
4.2 事故致因分析方法 |
4.2.1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
4.2.2 事故树分析 |
4.2.3 因果分析模型 |
4.2.4 层次分析法 |
4.3 山东省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的建立 |
5 事故的预防对策 |
5.1 环境方面的事故预防对策 |
5.2 管理方面的事故预防对策 |
5.3 机器方面的事故预防对策 |
5.4 人因方面的事故预防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概述 |
1.1.1 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1.1.2 我国现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
1.1.3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形势 |
1.2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与程序 |
1.2.2 国内外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
2.1 重大危险源辨识概述 |
2.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
2.1.2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程序 |
2.1.3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探讨 |
2.2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研究 |
2.2.1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划分 |
2.2.2 危害因素分析与辨识数学模型的设计 |
2.2.3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阈值的设定 |
2.2.4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实例验证 |
2.3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
第三章 特种设备风险评价 |
3.1 风险评价概述 |
3.1.1 风险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
3.1.2 风险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种设备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
3.2.1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步骤 |
3.2.2 特种设备风险层次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价分析 |
3.2.3 特种设备风险接受准则与组织风险综合评价分级 |
3.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种设备组织风险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
3.3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 |
3.3.1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概述 |
3.3.2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检验若干问题探讨 |
3.3.3 有关RBI 技术应用的建议 |
第四章 特种设备风险控制 |
4.1 风险控制概述 |
4.2 特种设备风险的事前预防控制 |
4.2.1 特种设备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 |
4.2.2 特种设备风险的事前预防控制策略 |
4.3 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 |
4.4 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有关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结论 |
5.1.2 有关特种设备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 |
5.1.3 有关特种设备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分析思路和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创新点和独创性 |
五、研究中的主要难点问题 |
第一章 安全生产监管的政治学意义 |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创新的政治价值分析 |
第三节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从政治学视野看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创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的成就及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沿革和体制创新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治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观,促进安全发展 |
第一节 科学的安全生产观 |
第二节 安全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
第三节 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第四章 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的政治制度 |
第一节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立法 |
第二节 完善立法的配套实施细则和措施 |
第三节 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的公共政策导向 |
第五章 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管体制 |
第一节 深化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在严格监管中促进制度文明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第三节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 |
第六章 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安全文化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
第二节 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七章 加强危机管理,避免政治危机 |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概念、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危机管理与政治危机的关系 |
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监管与危机管理 |
第八章 借鉴国外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文明的有益做法 |
第一节 国外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二节 国外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和应急体制 |
第三节 国外安全生产监管的其他公共政策措施 |
第四节 不断加强对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研究 |
第九章 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安全生产监管之路 |
第一节 进一步研究加强和改进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的政治路径 |
第二节 注重监管创新科学性,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有效性 |
第三节 注重监管体制创新的连续性,增强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矿山概念及内涵 |
2.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理论基础 |
2.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基础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介绍 |
4.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 |
4.3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软件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实例研究及绿色度改善路径 |
5.1 北方某大型露天煤矿A矿绿色度评价 |
5.2 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价 |
5.3 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价 |
5.4 不同区域、类型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与前景 |
1.3.1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阶段 |
1.3.2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 |
1.3.3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今后面临的形势 |
1.3.4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前景 |
1.4 图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技术线路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及其可行性 |
1.5.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2.1 我国安全生产体制法制的建设 |
2.1.1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
2.1.2 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形成 |
2.1.3 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开始建立 |
2.2 我国安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 |
2.3 我国安全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主要的职责 |
2.3.1 我国安全监督管理的组织结构 |
2.3.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设机构的主要职责 |
2.4 安全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
2.4.1 安全监管的主体、内容及特征 |
2.4.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执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中的图形表达分析 |
3.1 我国安全监管体系分级监管的宏观表达 |
3.2 我国监管体系中“部门—行业”监管方式的图形分析 |
3.3 企业内的安全监督管理 |
3.4 我国政府监管执法的常态(稳定)流 |
3.4.1 安全生产监察的步骤和程序 |
3.4.2 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监管执法的常态稳定流 |
3.4.3 我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程序 |
3.5 事故发生后处理程序的非常态(不稳定)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安全监管系统结构的图论表达研究 |
4.1 图论导引 |
4.1.1 无向图与有向图 |
4.1.2 路 |
4.1.3 树 |
4.2 安全监管体系的图论表达方式 |
4.2.1 我国的安全监管体系中图的表达 |
4.2.2 我国安全监管过程中事故上报统筹图 |
4.2.3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图论表示和关键路径 |
4.3 我国安全监管“体系树” |
4.3.1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树”的构建 |
4.3.2 数学模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安全监管体系新型结构探讨 |
5.1 我国安全监管的现状 |
5.2 我国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 |
5.3 国外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
5.4 我国新型的安全监管模式 |
5.4.1 国外的监督管理经验 |
5.4.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影响 |
5.4.3 对我国新型监管体制的探讨 |
5.5 构建新型的监管形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肇庆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体概括与评价 |
第2章 肇庆市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肇庆市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
2.2 现有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方法和机制 |
2.2.1 监管部门强制推动的隐患排查 |
2.2.2 “运动式”的执法监察 |
2.2.3 政绩考量下的责任制考核 |
2.2.4 受技术能力不足影响的事故处置 |
2.3 现有监管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风险的发展与现有的管理体系不匹配 |
2.3.2 被动监管理念占主流 |
2.3.3 风险意识和辨识能力不足 |
2.3.4 社会参与度仍处于初级阶段 |
第3章 基于风险矩阵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方法 |
3.1 风险评估理论基础 |
3.2 风险矩阵法概述 |
3.3 安全生产风险矩阵评级 |
3.3.1 事故后果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 |
3.3.2 风险集的选定 |
3.3.3 专家组成及评分 |
3.3.4 风险矩阵评级 |
3.4 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 |
第4章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数据库构建与分析应用 |
4.1 安全生产风险排查 |
4.2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
4.2.1 普适性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
4.2.2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
4.3 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危险源数量和清单 |
4.3.1 按风险点类别统计 |
4.3.2 按行业领域统计 |
4.3.3 按行政区划统计 |
4.4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
4.4.1 危险化学品行业风险管控 |
4.4.2 危险化学品园区管控措施 |
4.4.3 烟花爆竹行业风险管控 |
4.4.4 非煤矿山行业风险管控 |
4.4.5 道路交通行业风险管控 |
4.5 区域对比分析(以高要区、四会市、德庆县为例) |
4.6 动态管控措施 |
4.6.1 主体责任单位风险管控责任 |
4.6.2 政府风险管控责任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炭供需安全问题理论基础 |
§2.1 资源安全理论 |
2.1.1 资源安全内涵 |
2.1.2 维护资源安全的重要性 |
2.1.3 煤炭供需安全研究内容 |
§2.2 资源稀缺理论 |
2.2.1 资源稀缺性含义 |
2.2.2 三大资源稀缺理论 |
§2.3 经济学供需理论 |
2.3.1 经济学供需理论发展历程 |
2.3.2 煤炭供需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
2.4.2 煤炭供需可持续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煤炭供需现状 |
§3.1 我国煤炭供给现状 |
3.1.1 煤炭资源分布 |
3.1.2 煤炭生产态势 |
3.1.3 煤炭产量稳步增长 |
§3.2 我国煤炭需求现状 |
3.2.1 煤炭需求地点分布 |
3.2.2 煤炭需求行业分布 |
3.2.3 我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线性相关性 |
§3.3 我国煤炭供需问题分析 |
3.3.1 煤炭供需关系变动频繁 |
3.3.2 煤炭供需地域逆向分布 |
3.3.3 煤炭供需受运输瓶颈制约 |
3.3.4 煤炭供需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 |
§4.1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影响因素 |
§4.2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2.2 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方法 |
4.3.1 熵值法 |
4.3.2 层次分析法 |
4.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3.4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
§4.4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TOPSIS评价 |
4.4.1 收集评价指标数据 |
4.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4.3 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 |
4.4.4 依据方案贴近度综合评价 |
4.4.5 评价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煤炭供需预测及价格走势 |
§5.1 我国煤炭供给预测 |
5.1.1 当前我国煤炭供给特点 |
5.1.2 灰色GM(1,1)模型 |
5.1.3 煤炭供给预测 |
§5.2 我国煤炭需求预测 |
5.2.1 当前我国煤炭需求特点 |
5.2.2 VAR模型 |
5.2.3 煤炭需求预测 |
§5.3 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
5.3.1 当前我国煤炭及工业品价格走势 |
5.3.2 CR价格指数 |
5.3.3 煤炭价格走势 |
5.3.4 煤炭价格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煤炭供需安全预警 |
§6.1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意义 |
6.1.1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与预测比较 |
6.1.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意义 |
§6.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系统 |
6.2.1 煤炭供需周期波动 |
6.2.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思路 |
6.2.3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方法 |
§6.3 煤炭资源供需安全预警系统运行 |
6.3.1 确立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 |
6.3.2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警度检验与分析 |
6.3.3 煤炭供需安全预警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维护我国煤炭供需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维护煤炭供给安全 |
7.1.1 加大煤炭勘查投入 |
7.1.2 推进煤炭安全生产 |
7.1.3 提高煤炭运输能力 |
7.1.4 扩大煤炭进口 |
7.1.5 实施煤炭储备战略 |
§7.2 维护煤炭需求安全 |
7.2.1 调整产业结构 |
7.2.2 提高煤炭使用效率 |
7.2.3 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 |
7.2.4 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全国石油行业伤亡事故稳中有降(论文参考文献)
- [1]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D]. 王俊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2]山东省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致因模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D]. 郑晓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3]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研究[D]. 杨振林. 天津大学, 2009(12)
- [4]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D]. 韦锋. 苏州大学, 2008(04)
- [5]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D]. 刘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研究[D]. 余时芬. 中南大学, 2008(04)
- [7]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安全生产[J]. 张国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02)
- [8]肇庆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贺良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D]. 田时中.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10]国内外长输油气管道失效对比[J]. 王婷,王新,李在蓉,薛鲁宁,高振波,王毓薇. 油气储运,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