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书刊印刷企业装订的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葛正斌[1](2021)在《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帖是按页码及版面顺序把印刷好的大幅面页张多次折叠后形成的多张页的一沓,只有把大幅面的页张制成书贴后,才能进行装订成册的工序。目前书刊印刷企业将书帖添加到装订生产线上的配页工序,长期以手工作业为主,大量的人工重复劳动使得书刊生产质量保障差、生产效率低、投入产出比高、企业经济效益低。书帖加装机构可以减少配页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书刊装订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使书刊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水平更佳。本文深入分析了配贴工艺流程、配贴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书帖加装机构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添加书帖的工艺动作进行分解,找出了手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剖析了书帖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一些独有的特点,确定了基于创新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研究路线。综合考虑现有书刊装订线上的可利用空间以及书帖易散落、不易抓取的特性,运用类比法、TRIZ创新理论、原型启发法、多角度思考法等创新理论设计了14个技术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各方案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TOPSIS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并与MATLAB软件相结合完成了方案的评价,确定了最佳方案,该方案先将竖直放置的书帖向前输送,后经鱼鳞转堆叠机构添加至装订生产线上,代替了整理书帖的人工操作,增大了书帖缓存量,减少了配贴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结合现有书刊装订场地和设备,对系统机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利用Proe5.0软件进行了各机构的三维实体建模和整机装配,直观展示了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结构和安装位置,为样机制作和安装提供了有效参考价值。对书帖加装机构进行了运动理论分析,并运用ADAMS软件的ADAMS/View、ADAMS/Solver和ADAMS/Post Processor模块对书帖加装机构各组成部分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其运动过程中机构的位置关系、速度、加速度等,并对系统控制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书帖加装机构的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该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霍俞柯[2](2020)在《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ndroid开源技术的成熟使得印刷企业通过移动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满足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实时获取数据的需求,有助于扩展PC端系统服务,提高信息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本文以书刊印刷企业为研究对象,业务信息管理为研究方向,基于对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将ERP管理系统与移动APP技术相结合,设计书刊印企的Android移动端应用与Web管理系统。通过移动端与PC端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企业的业务信息管理,具体内容如下:Android移动端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注册、客户信息管理、计价基础信息管理、计价单管理、二维码识别与生成五个功能模块。基于C/S结构、MVC框架模式,使用Java技术实现客户与计价业务等功能的信息维护工作。本文首先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构建用例模型,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和手段对移动端应用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其次通过E-R模型与数据表格完成数据库分析工作。接着基于二维码的编码与解码原理,提出并分析二维码在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最后通过客户端界面的设计思想、并结合功能模型、动态模型及界面效果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eb管理系统主要包括PC端的计价业务管理、采购业务管理与送货业务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基于B/S三层结构,结合用例模型、E-R模型及动态模型进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
龚乐[3](2017)在《精益管理在湖南天闻印务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刷业是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印刷业的总产值占新闻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占整个新闻出版行业产值的57.8%。“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为14.3%,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行业整体规模占全球第三位,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新媒体的崛起、电子读物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绿色印刷的发展要求,印刷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企业成本增加、行业产能过剩,面临转型及资源整合的压力,印刷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实行精益管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利润产出。市场的瞬息万变给印刷业越来越多的压力,对企业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生产制造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若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及需求,结果只能是被竞争者击败而出局。本文以湖南省天闻印务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精益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湖南天闻印务公司存在的管理粗放、企业成本升高、企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结合市场竞争形势,提出公司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参照精益管理理论与方法,从改善印刷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完善印刷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生产模式、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精益改造,对天闻印务公司的印刷模式流程、生产效率、产品品质进行优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精益管理方式的实施,使天闻印务公司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提升、流程优化,降低了成本,摆脱同质化竞争,获得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2016年,天闻印务公司通过实施精益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克服固定资产折旧持续增长、人工成本刚性增加、报纸和循环教材双降、纸张价格暴涨等巨大困难,完成5.36亿元的竞争类业务销售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琛[4](2017)在《书刊生产线中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研究》文中指出书刊是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虽然电子读物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中小学教科书目前仍以纸质图书为主,在现有的中小学教科书的生产以绿色轮转胶印、折叠配帖、装订为主要生产环节,由于中小学教科书实行国家标准限制和免费提供等政策,需要书刊印刷企业实现绿色生产、限时供应、确保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书刊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技术进步,但受到投资和技术的限制,目前书刊生产各环节仍相互独立、书帖周转分散、现场人工管理、生产过程离散、存在大量的人工劳动,生产效率低和多样性变化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思想,重构云南国方印刷厂书刊生产体系。构思了一套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空间的集收帖、仓储和运输为一体的连接方案,将云南国方印刷厂现有印刷加工环节与印后装订环节有效的串联起来。并对其具体环节进行数字化虚拟设计:(1)虚拟设计了连接印刷加工与印后装订两大环节的自动化模块方案,由于考虑了云南国方印刷厂闲置空间的限制性以及书帖宜散,种类多,数量大的特性,筛选出了一个最优方案,主要由3个模块与一个机构改造构成,分别为:①运帖入库模块;②仓储模块;③配帖传送模块;④新贮页格机构。运用CAD与三维建模软件UG对整体方案进行建模,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阐述。(2)运用传感网络技术与条码识别技术为书帖仓储自动化的信息传递作为技术上的保证,并对所设计系统的信息传递进行了详细的信息传递流程解释。本文对现有书刊生产企业生产体系进行自动化改造研究,构建了书刊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为国内书刊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
张伦[5](2014)在《基于价值流图析的Z印刷厂精益改善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型印刷企业占到我国印刷企业的9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导致其投入产出比远远低于大型规模企业,所以降低成本是中小型印刷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精益生产作为致力于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被很多大型印刷企业引入,但在中小型印刷企业的应用还较少。Z印刷厂地处我国西部,属于小型国有企业,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深入,该印刷厂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有着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的双重要求。本研究中选取Z印刷厂书刊产品的印刷过程作为精益改善的对象,通过精益思想的分析与精益工具的应用对书刊印刷的精益改善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方案。在对印刷厂基本情况、产品和生产管理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印刷厂存在基础管理混乱的问题;利用价值流图分析技术对印刷厂书刊印刷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识别出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生产稳定性不高、浪费严重、生产计划控制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未来价值流的改善规划。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案。针对该厂基础管理混乱的问题,提出在印刷厂开展5S活动,设计了完整的5S引入和实施的方案,制定作业标准,提高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基于生产布局优化原则,对印后加工车间的设备布局进行优化,减少因搬运产生的浪费;利用ECRS改进原则对印后加工的流程进行简化和改进,消除不必要操作的浪费;通过联合作业分析和5W1H提问,合理安排质检工位的操作安排,提高装订生产线的平衡。通过印后加工车间的改善方案的实施,可使得骑马装订线单次物料运输距离减少30.4%,不必要的流程减少42.5%。为了改善印刷厂生产计划控制差的问题,提出建立拉动式生产系统的方案,做到客户拉动生产,改善在制品对资金和生产空间过多占用的现象。最后,针对Z印刷厂的具体情况,提出其进行精益生产改善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案为该厂其他产品生产的改善提供参考。
沈国荣,李不言[6](2012)在《印后装订设备发展的新动向》文中研究说明受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持续动荡,在此形势下,印刷业也无法幸免。据统计,我国印刷业出口订单已下降20%,众多印企步履艰难,甚至濒临亏损。随着电子媒体、互联网、无纸化办公的日益发展,对传统印刷业的内在产业链和商务模式均带来了巨大冲击,印刷产业的发展速度减慢、总量减少,传统出版印刷的道路也越走越窄,从drupa2012和国内的印刷设备展览来看,并无多少新意可言,由于受研发资金、需求、转型等因素影响,印后技术创新的脚步也比较迟缓,设备制造商恰如进入寒冬。从近年印后装订设备发展的新动向来看,主要体现了快速、简便、灵活的核心理念,突出了自动换版、高质、高效的特点。虽然数字
邓小娇[7](2012)在《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文中认为《近现代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2010)》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文化传播学、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在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与社会文化、出版的互动等这些方面,做了清晰的脉络梳理。并重点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业态。分析在书刊印刷技术、从业人员相关要素、书刊印书的经营上都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上海的书刊印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等。本论文从历史的思维角度出发,对于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做变迁分析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上海的书刊印刷自20世纪3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全国甚至是远东的书刊印刷中心。自此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上海的书刊印刷在全国书刊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已不复书刊印刷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本世纪80、90年代以后,印刷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书刊印刷步入微利时代,尤其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业发展非常的迅速,上海远远落后。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为了对于当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在数字时代下,在转型时期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作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分析、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资料本人做了基础性的梳理,并进行了多次的再整理。本文运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等对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初探,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这些宏观环境、国家层面的控制力影响着书刊印刷的生产关系,促使书刊印刷业调整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达到平衡。二是,技术层面的技术革新是书刊印刷业变迁的直接动力,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使得书刊印刷业的形态,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是,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对于书刊印刷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沈国荣[8](2011)在《印后书刊加工市场的细分及配套设备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日渐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扬的人工成本、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这些因素触及印刷企业的切身利益,当印前、印刷已经达到白热化竞争,印后加工成了印刷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认识到印后加工整饰、印后设备自动化的重要性。提高印刷品附加值、减少人力成本、增强印后设备自动化程度、加强印后流程管理成为印刷企业走出困境的良策。此外,数字印刷给印刷业带来的变革也渐渐影响到印后加工领域,很多数字印刷企业在为数字印后的配套设施烦恼,选择怎样的印后加工方式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质量、工作的效率。本期专题将从书刊印后、包装印后、数字印刷印后等角度探索近年来印后加工的需求趋势、技术发展、设备更新,为印刷企业把握时机、赢得市场提供解决方案。面对市场需求的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印后加工黄金时代,您准备好了吗?
沈国荣[9](2010)在《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学生减负及电子媒体、互联网、无纸化办公等的日益发展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内在产业链和商务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曾经占据印刷市场主体的教材、教辅、图书的品种和数量逐渐萎缩,印刷企业间竞争不断
沈国荣[10](2009)在《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学生减负及电子媒体、互联网、无纸化办公等的日益发展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内在产业链和商务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曾经占据印刷市场主体的教材、教辅、图书的品种和数量逐渐萎缩,印刷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利润下降,传统书刊印刷企业的道路越走越窄。
二、中、小型书刊印刷企业装订的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书刊印刷企业装订的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书刊装订设备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2 研究方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书刊生产现状分析 |
2.1 书刊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分析 |
2.1.1 印前制版工艺及设备分析 |
2.1.2 印刷工艺及设备分析 |
2.1.3 印后装订工艺及设备分析 |
2.2 配贴工艺流程分析 |
2.3 现有书刊生产线分析 |
2.4 配贴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
2.5 书帖性能特点分析 |
2.5.1 书帖基本特性的调研分析 |
2.5.2 书帖摩擦系数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帖加装机构方案设计与评价 |
3.1 方案设计需求 |
3.2 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 |
3.2.1 基于自动分拣设备的类比方案 |
3.2.2 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加贴方案 |
3.2.3 基于乳胶制品乳胶浸润机构的类比方案 |
3.2.4 基于配页机叼页机构的原型启发方案 |
3.2.5 基于多角度思考法的加贴方案 |
3.3 书帖加装机构技术方案评价 |
3.3.1 评价原则和指标 |
3.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3 TOPSIS法的评价模型 |
3.3.4 基于TOPSIS法的方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帖加装机构布局与建模 |
4.1 总体方案布局 |
4.2 气缸推板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3 水平输送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4 卡爪及链条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5 侧挡板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6 鱼鳞转堆叠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7 储页格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8 基于总体方案布局整机装配及分析 |
4.8.1 基于总体布局的机构总装配 |
4.8.2 书帖加装机构整机总装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书帖加装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与控制工艺研究 |
5.1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
5.1.1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 |
5.1.2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 |
5.1.3 Adams软件介绍 |
5.1.4 系统运动分析研究 |
5.1.5 运动仿真分析一般流程 |
5.2 气缸推板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3 水平输送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4 卡爪链条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5 卡爪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6 鱼鳞转堆叠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7 系统控制工艺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2)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相关技术简介 |
2.1 Android平台 |
2.2 系统开发结构 |
2.3 开发平台与语言 |
2.4 UML建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移动端系统需求分析 |
3.1 登录模块 |
3.2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
3.3 计价管理模块 |
3.3.1 书刊计价原理 |
3.3.2 计价基础信息管理 |
3.3.3 计价单管理 |
3.4 数据库分析 |
3.4.1 概念结构 |
3.4.2 逻辑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二维码及应用的需求分析 |
4.1 QR码概述 |
4.2 QR码的编码与解码原理 |
4.2.1 编码原理 |
4.2.2 解码原理 |
4.3 QR码在移动端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移动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结构 |
5.2 客户端界面设计 |
5.3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登录模块 |
5.3.2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
5.3.3 计价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5.3.4 计价单管理模块 |
5.3.5 二维码识别与生成模块 |
5.4 开发环境搭建 |
5.5 本章小结 |
6 WEB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 WEB系统需求分析 |
6.1.1 计价管理模块 |
6.1.2 采购管理模块 |
6.1.3 送货管理模块 |
6.1.4 数据库分析 |
6.2 WEB系统设计与实现 |
6.2.1 系统结构 |
6.2.2 计价管理模块 |
6.2.3 采购管理模块 |
6.2.4 送货管理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精益管理在湖南天闻印务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天闻印务公司管理现状分析 |
2.1 天闻印务公司简介 |
2.1.1 公司简介 |
2.1.2 发展历程 |
2.2 天闻印务公司管理现状 |
2.2.1 印刷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2.2.2 天闻印务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
2.2.3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2.3 精益管理在天闻印务公司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2.3.1 确立市场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
2.3.2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第3章 湖南天闻印务公司精益管理体系构建 |
3.1 天闻印务公司精益管理体系构建 |
3.1.1 构建精益管理体系 |
3.1.2 实施精益管理TPS管理模型 |
3.2 天闻印务公司实行精益管理的原则与组织架构 |
3.2.1 基本原则 |
3.2.2 组织架构 |
3.3 天闻印务公司实施精益管理操作流程 |
3.3.1 组织发动,设立精益组织架构 |
3.3.2 方案细化,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
3.3.3 应用实施,检验精益管理成果 |
3.3.4 总结评估,循环推进持续改进 |
3.3.5 改进推广,形成精益管理文化 |
3.4 天闻印务公司实施精益管理保障措施 |
3.4.1 资金保障 |
3.4.2 人员保障 |
3.4.3 政策保障 |
第4章 天闻印务公司精益管理实施策略 |
4.1 改善印刷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
4.1.1 印刷模式流程优化 |
4.1.2 印刷生产效率优化 |
4.1.3 印刷产品品质优化 |
4.2 完善印刷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生产模式 |
4.2.1 生产流程优化 |
4.2.2 组织结构优化 |
4.3 培养印刷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 |
4.3.1 人才培养目标 |
4.3.2 人才培养规划 |
4.4 天闻印务公司精益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书刊生产线中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书刊自动生产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云南国方印刷厂现状分析 |
2.1 书刊生产工艺分析 |
2.2 书刊印前制版工艺及设备分析 |
2.2.1 印前制版工艺分析 |
2.2.2 印前制版设备分析 |
2.3 书刊印刷加工工艺及设备分析 |
2.3.1 印刷加工工艺分析 |
2.3.2 印刷加工设备分析 |
2.4 书刊印后加工工艺及设备分析 |
2.4.1 书刊印后加工工艺分析 |
2.4.2 书刊印后加工设备分析 |
2.4.2.1 折页单元 |
2.4.2.2 堆码单元及仓储单元 |
2.4.2.3 配帖单元 |
2.4.2.4 无线胶订单元 |
2.4.2.5 裁切单元 |
2.5 现有书刊生产线信息分析 |
2.6 问题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研究 |
3.1 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方案设想 |
3.2 书刊自动生产线的总体布局 |
3.3 书帖仓储设计方案筛选 |
3.3.1 运帖入库模块方案 |
3.3.1.1 书帖提升机构的方案设计及筛选 |
3.3.1.2 分帖机构的方案设计及筛选 |
3.3.2 仓储模块的方案 |
3.3.2.1 书帖入库机构的方案设计及筛选 |
3.3.2.2 置帖机构的方案设计及筛选 |
3.3.3 配帖传送模块的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方案建模 |
4.1 书刊自动生产线的总体布局及构成 |
4.2 运帖入库模块 |
4.2.1 书帖提升机构 |
4.2.2 气动分帖机构 |
4.3 仓储模块 |
4.3.1 书帖入库机构 |
4.3.2 置帖机构 |
4.3.3 书帖出库机构 |
4.4 配帖传送模块 |
4.4.1 书帖分运小车机构 |
4.4.2 多通道传送机构 |
4.5 贮页格机构改造 |
4.6 设计方案建模整体效果 |
4.7 书帖仓储自动化信息传递 |
4.7.1 WSN技术 |
4.7.2 条码识别技术 |
4.7.3 书帖仓储自动化的信息传递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价值流图析的Z印刷厂精益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2 相关方法介绍 |
2.1 价值流图析 |
2.1.1 价值流图分析方法 |
2.1.2 价值流图符号 |
2.2 5S管理 |
2.3 工作研究 |
2.4 拉动式生产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Z印刷厂生产现状分析及精益改善规划 |
3.1 企业生产管理概况 |
3.1.1 企业和产品介绍 |
3.1.2 生产管理现状 |
3.2 价值流现状图绘制 |
3.3 价值流问题分析 |
3.4 精益价值流改进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4 精益改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
4.1 5S活动实施方案 |
4.1.1 准备阶段 |
4.1.2 实施阶段 |
4.1.3 检查评比阶段 |
4.1.4 内部审核与持续改进阶段 |
4.2 印后加工车间精益改善方案 |
4.2.1 印后加工车间现状 |
4.2.2 生产布局改善方案 |
4.2.3 工序流程改进方案 |
4.2.4 装订单元改善方案 |
4.2.5 改进效果评价 |
4.3 拉动式生产系统建立方案 |
4.3.1 现有生产模式与拉动式生产的比较 |
4.3.2 看板的设计与运行 |
4.3.3 拉动式生产系统的设计 |
4.4 精益改善的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一、史料 |
二、对书刊印刷变迁机制的理论分析 |
三、多角度探讨上海书刊印刷发展 |
四、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国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发展概述(1930—1949) |
第一节 背景概述 |
一、民国时期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 |
二、现代意义出版印刷的产生 |
第二节 上海——近代书刊印刷业的中心 |
一、繁荣一时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二、战乱中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第三节 解放前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特点 |
一、民营资本构成占主流 |
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 |
三、印刷技术的先进性和依赖性 |
第三章 建国后上海书刊印刷的恢复与提高(1950-1977) |
第一节 建国后书刊印刷业的大调整 |
一、薄弱的书刊印刷业 |
二、逐渐复苏的书刊印刷业 |
三、对图书出版业的有力支撑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上海书刊印刷力量的调整与转移 |
二、书刊印刷管理体制格局的形成 |
三、上海书刊印刷仍旧发挥主导作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书刊印刷业(1978—2010)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繁荣 |
一、供不应求的书刊印刷市场 |
二、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向前发展 |
第二节 书刊定点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 书刊印刷定点的背景 |
二、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 |
三、出版系统书刊印刷的改革 |
第三节 新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 |
一、微利时代的来临 |
二、书刊印刷的数字化 |
第五章 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变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行业的变迁 |
一、书刊印刷技术的前进 |
二、书刊印刷从业人员相关要素的转移 |
三、书刊印刷业经营形态的转移 |
第二节 书刊印刷行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分析 |
一、书刊印刷生产和社会的互动分析 |
二、国家强制指令和国家引导 |
三、技术变革影响分析 |
四、企业管理制度影响 |
第三节 展望 |
一、现阶段上海书刊印刷业的SWOT分析 |
二、结语 |
论文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致谢 |
(8)印后书刊加工市场的细分及配套设备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刊印刷行业的重新洗牌初露端倪 |
1.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 |
2.小型书刊印刷企业 |
3.数字印刷企业 |
二、书刊印刷企业印后设备的发展 |
1.折页机 |
2.骑马联动机 |
3.无线胶订机 |
4.精装联动机 |
5.数字印刷后道设备 |
(9)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突破创新协调印后发展 |
1.优化产品结构 |
2.优化营销方式 |
3.优化印后设备 |
印后设备的配置及提升 |
1.折页机 |
2.骑马订联动线 |
(1) 速度越来越快, 性能越来越稳 |
(2)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
(3) 功能越来越完善 |
3.无线胶订机 |
强化质量、效率和服务 |
1.保障产品质量 |
2.提升生产效率 |
3.提供全面服务 |
(1) 提供全面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咨询服务 |
(2) 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跟单服务 |
(3) 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
(10)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突破创新协调印后发展 |
1.优化产品结构 |
2.优化营销方式 |
3.优化印后设备 |
印后设备的配置及提升 |
1.折页机 |
2.骑马订联动线 |
(1) 速度越来越快, 性能越来越稳 |
(2)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
(3) 功能越来越完善 |
3.无线胶订机 |
强化质量、效率和服务 |
1.保障产品质量 |
2.提升生产效率 |
3.提供全面服务 |
(1) 提供全面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咨询服务 |
(2) 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跟单服务 |
(3) 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
四、中、小型书刊印刷企业装订的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D]. 葛正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D]. 霍俞柯.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3]精益管理在湖南天闻印务公司的应用研究[D]. 龚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4]书刊生产线中书帖仓储自动化改造研究[D]. 杨琛.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基于价值流图析的Z印刷厂精益改善研究[D]. 张伦.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印后装订设备发展的新动向[J]. 沈国荣,李不言. 印刷杂志, 2012(10)
- [7]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D]. 邓小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8]印后书刊加工市场的细分及配套设备的发展[J]. 沈国荣. 印刷杂志, 2011(11)
- [9]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J]. 沈国荣. 印刷技术, 2010(S1)
- [10]书刊印刷企业经营商业印刷应如何协调印后发展[J]. 沈国荣. 印刷技术, 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