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外语教学器具(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丁燕燕[2](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莫再树[3](2012)在《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已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教学由自发最终走向了自觉。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史的全面、系统研究至今阙如。学界在对近代英语教学史的研究中,已零星地旁及晚清英语教学中便已出现了的商务英语教学的史实,这些记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务英语教学史实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尚缺乏以近代商务英语教学为专门对象的历史考镜和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务英语学界对近代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意识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完整的商务英语教学史的构建。鉴于此,本研究本着拂去历史尘埃、逼近历史事实、还复历史原貌的宗旨,对我国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源流进行考察。本文以晚清社会需求为背景,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为切入点,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史及商务英语教材为核心,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主体、课程类别及教学法为脉络,既从宏观上勾勒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全貌和发展轨迹,又从微观上聚焦晚清各教学主体进行的商务英语教学,并在上述脉络下探讨晚清商务英语语言的变迁及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较全面地考察晚清各类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及编写依据和体例等,以窥其精微奥义。概言之,本研究首次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源流考镜,主要研究问题如下: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是如何演进的?其演进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研究问题可细分为: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有哪些主体?各类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基于何种动因?各自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各类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何作用与不足?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晚清商务英语课程的属性是什么?晚清商务英语教育中是否有教育规划?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晚清民间非标准商务英语语言是如何起源、发展及消亡的?有何语言属性及社会文化涵义?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是如何演进的?有何特点、编写依据和编写体例?如何评价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本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相关学术领域,以英语教学研究为主线,借鉴历史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取历史文献研究法,钩沉、爬梳、筛选、甄别、整理相关史料,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进行考镜,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主体和教学动因。晚清官办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在被动开放形势下采取的一种主动意识,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利益导向下的世俗化与功利化的选择,民间商务英语教学是在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非正规教学。这种办学动因的差异性体现了晚清英语人才需求的差异性。第二、晚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1)晚清官办学校出现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和融商务专业知识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端倪,其商务语言翻译实践开我国近代西方商学著作汉译之先河和商务经济类书籍汉译之新风。(2)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从最初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发展到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再发展到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最后到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3)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技能和商贸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和技能性。(4)清末学制改革使官办学堂商务英语教学日趋式微,但也使商务英语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方法及教育规划。(1)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从前制度化教育转向制度化教育,存在着正规教学、非正规教学和非正式商务英语学习。(2)存在着技能型和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3)语法翻译法、古安系列教学法、内容教学法和洋泾浜英语教学法在不同学校得以采用,各具特定的历史时代性、适应性和交际性。(4)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在教育主体、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规划,其教育规划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第四、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不足。其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开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之先河,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需求导向性;(2)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是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早实践;(4)是晚清社会心态日趋开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1)官办外语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是零星地带有些许商务英语教学的性质或成分,并未形成有规模的普遍的现象;(2)教会学校的教学是教会教育传教的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选择;(3)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盲目性、纯粹工具性动机;(4)基本未深入西学内涵,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大多数学习者难以从思想层面引领近代化进程。其次,关于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语言第一、CPE与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盛行于我国通商口岸的中国洋泾浜英语(CPE)具有明显的商务英语特点,是一种为口岸商贸服务的英语变体。第二、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演变。(1)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分别是广州贸易制度和条约制度时期的中西商贸通用语。(2)CPE逐渐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及思想基础,最终退出中西商贸交往的历史舞台。第三、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1)从社会语言学来看,CPE是不同语言集团在商贸往来中产生的贸易混合语,其产生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语言谱系。(2)从二语习得的视角来看,CPE是一种有限的二语习得,其形成与中介语的石化有相似之处;CPE的演变与发展基本符合中介语理论。第四、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意义。早期商务英语打上了社会等级的烙印,折射出了早期中西商贸交往的轨迹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口岸城市对外语和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工具主义倾向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最后,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从词汇会话集向写作及会话教材演变,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注音演进,从“词汇型”转向“句字型”,从CPE转向标准英语,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第二、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编写依据和体例。(1)特点主要表现在:商务内容多样化,实用性强,便于自修,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编写者水平较高。(2)对商务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对商务英语语言和商务英语学习的认识分别是其编写的实践和理论依据。(3)编写体例:以义类编纂法编写词汇集,以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编写会话教材,以文选型类聚编写法编纂写作教材。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重要意义:(1)满足了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能的需要;(2)是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滥觞,反映了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启蒙诉求。(3)见证了晚清洋泾浜式商务英语语言的兴衰,实录了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大量语料;(4)反映了晚清商贸语言接触的历史和文化,是研究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和中西商贸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依据。(5)对民国及以后的商务英语教材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尚有诸多不足:(1)有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路;(2)所有教材缺乏语言学理论或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内容缺乏深层次处理;(3)教材的用词、句式、风格、语气过于正式;(4)绝大部分教材缺乏助读系统;(5)多数教材较少涉及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本文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考镜,从宏观上梳理了其脉络和演进历程,勾勒了其发展全貌,从微观上考察了课程、教学法、教育规划、教材等,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与不足进行了评价,试图呈现一幅有血有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完整画卷。
刁凤文[4](2019)在《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研究》文中认为动词代表一个紧缩的命题和句子结构,是人类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基本语义单位实体,在句子结构—语义研究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动词所具有的独特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语义内容丰富、复杂,还在于其在句子语义、句法构造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它直接制约着其他句构成分的形式特征和语义表现。因此从范畴化的角度,分门别类地深入探究动词的语义性能和结构特点、将其在句中的表现结构形式化、模式化,是一项十分现实、迫切的语言理论课题。本文选取俄语声响义动词范畴作为研究对象,以语义次范畴和句法分析为切入点,对该类动词展开语义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该动词范畴的语义性能及其与句法表征之间的关系。论文第一部分梳理和分析动词语义划分、语义配价和语义句法相关理论,为后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俄语声响动词作出语义界定,探讨声响动词动词的语义次范畴化方法和标准并建立起相应语义次范畴体系,进而细致剖析声响动词各次范畴的语义性能和特点;第三部分按照由语义到句法的思路,分析俄语声响动词各次范畴的语义配价结构、通过句法配价将其句法形式特征模式化,以进一步从语义配价分析和句法描写两个方面深化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研究。本文研究从语义次范畴化描写和配价结构分析方面推动了俄语声响动词语义问题的理论探讨,是动词语义精细化研究思想的一次积极尝试,显示出课题研究的一定新意。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用于指导其他动词范畴的语义研究,同时对于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俄语动词以及俄语实践教学和自然语言信息自动化处理都具有一定价值,体现出本文研究的突出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张佳[5](2020)在《辞典学视角下《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中植物字根的构字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学习者之所以觉得汉字难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汉字数量庞大,多数构形复杂;二是现有学习辞典很少系统地提供汉字构造信息。本文为一部中级汉英教学辞典提供含植物字根字的构字信息。作者先从《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共3500字)中析取出27个植物字根,其中1 1个表示植物种类:木、屮、禾、竹、(?)、來(来)、瓜、韭、黍、(?)、桑;8个表示植物的不同部位:米、(?)、果、枼、朿、(?)、不、桼;8个表示植物体貌:生、丰、屯、未、耑、朵、齊(齐)、丩,然后以这27个字根及其派生的623个字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相关文字学和辞典学研究的基础上,追溯这些字根及其派生字的字形演变,研判每个派生字的构造类型,用英文提供其构字信息。本文发现,构字能力最强的植物字根是木(构字193个),最弱的是桑(构字1个)。从构字能力来看,构字能力强的字根主要是象形符和示意符,构字能力弱的字根主要充当示音符;木、中、米主要作为象形符,分别参与构字116、83、11个,(?)、(?)仅作为象形符,直接参与构字2个;竹、禾主要充当示意符,分别参与构字42、29个,黍、韭仅充当示意符,直接参与构字3个;生、丰、高、不主要充当示音符,直接参与构字17个,齐、桑、果、枼/世、(?)、桼、屯、未、朵仅充当示音符,直接参与构字37个。绝大多数情况下,植物字根的直接派生字可充当示音符继续参与构字。从语义的视角看,11个字根以及半数含艸、木的字表示的植物可食用或可部分食用,棉、麻等字主要表示制衣材料,含木、艸、竹的字常与建筑、交通工具或器具制作有关。从认知的视角看到,古人对植物字根的描摹体现了他们对事物基于其外形特征的范畴化;他们通过植物隐喻构建出了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如本、末),通过事件转喻了一些时间概念(如秋、年)。本研究既为所服务的词典提供了植物字根的构字信息,又为汉字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源。
乔金霞[6](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著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潘海莉[7](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赵芳[8](2014)在《“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聚焦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研究,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发现。“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是研究者构建的一种适用于高校外语/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者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进行了研究,之后进行了“渗透式”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对该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者进行了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开展了高校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有以下发现。研究者构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由知识、能力、态度、素养四部分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部分不仅包括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还包括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部分包括交际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态度部分包括交际态度和个人态度;素养部分是指与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个人素质、素养。此框架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指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素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强调能力部分中的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强调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构建了“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讨并明确了该模式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目标、原则、培养内容和培养涉及环节。首先,“渗透式”模式的培养理念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渗透:一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线渗透至高校外语教学,形成完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二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旨在通过高校外语教学,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能够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逐步成为跨文化人,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主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再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培养内涵明晰化,培养实施体系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培养过程循序渐进,以能动发展应对变化。另外,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特定的培养内容;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显性和隐性要素的共同培养,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最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师资、测试和评估等环节和要素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研究探讨了“渗透式”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聚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实践、师资、教材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有五点发现。其一,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应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堂文化教学包括知识、意识、态度和能力四方面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文化知识范畴;文化教学的主要方式包括:提供文化信息、构建跨文化语境、进行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体验;应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紧密融合。其二,课外活动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将课外活动与实践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学习、实践、研究三者合一,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跨文化课外活动与实践。其三,外语教材的文化内容应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应注重教材的真实性、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应考虑和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其四,外语师资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观念、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外语教学能力;师资发展和师资结构应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其五,应将外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跨文化语境、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助推学生的自主学习。
方家峰[9](2011)在《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文中指出以教育现代化理论和现代系统理论为方法论基础,系统研究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早期发展历程,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国教育史学科以及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为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鸦片战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王朝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残酷的事实证明,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及其科技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及其教育,已经无法为封建王朝摆脱内外交逼的困境提供足够的物质、技术和人才支持。以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为代表的先驱者学习西方工业科技的探索和呐喊,圆明园无情的大火,以及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对新式武器威力的体验,共同构成了洋务派以军工制造为开端培养新式技术人才的推动力。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用和民用工矿企业,使实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成为可能和必要。经过他们的抗争与努力,一批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培养高级工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学堂、学馆在古老的中国陆续建立起来。这些新式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源头和开端,也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缺乏本土历史经验可资借鉴,起步阶段的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具有诸多先进与落后、新与旧并存的特点。从甲午战败、维新运动兴起到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最终发展成型,并在数量和规模方面得到进一步扩展的重要时期。维新运动期间不仅发生了盛宣怀等人参用美国学制创设中国第一所正规工科大学——北洋大学这样的历史性事件,而且掀起了各地改革旧式书院、创设新式书院、广泛实施科技知识教育的风潮,并出现了创立近代学制系统的设想与计划。这些都为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此外,从鸦片战争开始出现的教会教育到这一时期也逐渐发展成熟,教会及传教士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对晚清高等工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多方面重要影响。新政时期,清廷进行了步子更大的教育变革,对高等工业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使高等工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在学制、层次、课程这些关键问题上从此有章可循,这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成型的标志和教育机构数量大增的原因。清朝的灭亡和民国的建立,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也使高等工业教育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直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强调教育发展与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过,由于缺少精通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专门人才,民国初年高等工业教育的改革主要表现为机构和人员称呼的变化,而层次结构、专业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则基本因袭了清末的做法。直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实施,才使高等工业教育完全摆脱了清末学制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民国前期尽管长期存在经费匮乏这种严重的制约性因素,但高等工业教育仍然艰难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不仅在彻底实现制度现代化、壮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出现了教会大学开始创办工科、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独立工科大学转变等值得关注的现象,从而奠定了中国高等工业教育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中外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基本格局。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以“西方化”为手段实现国际化、以传统文化和教育为本土化诉求的基本资源、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贯穿始终、社会影响多元化特性明显等总体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既留下了适时改革,逐步提高现代化水平;重视人文,培养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严格要求,建设高水平学校与专业;学习先进,大胆利用外国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设现实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等宝贵经验,也留下了因工业生产落后、社会动荡而使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和干扰,以及总体布局不合理加剧各地发展失衡、官本位管理严重影响教育效率效果、忽视创新导致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等令人深思的教训。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高等工业教育稳定发展的前提,提高社会生产工业化程度是高等工业教育发达的基础,合理布局是高等工业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则是提升高等工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贾一村[10](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认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著作之一。其俄文译著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二、新型外语教学器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外语教学器具(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致谢 |
(3)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商务外语(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
1.3.2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框架 |
第2章 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 |
2.1 同文三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的嚆矢 |
2.1.1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
2.1.2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 |
2.1.3 同文三馆的商务英语课程 |
2.1.4 同文三馆的商务语言翻译实践 |
2.2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与自强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 |
2.2.1 最早的官办外语商贸学校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
2.2.2 寓商务知识于英语教学的湖北自强学堂 |
2.3 清末学制改革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 |
2.3.1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雏形的逐渐形成 |
2.3.2 清末日趋式微的商务英语教学 |
2.3.3 清末学制改革对民国时期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
3.1 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发轫 |
3.2 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 |
3.3 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 |
3.4 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的肇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
4.1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
4.1.1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
4.1.2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内驱力 |
4.1.3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外推力 |
4.1.4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直接动因 |
4.2 晚清民间英语培训班和夜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
4.2.1 兼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
4.2.2 专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
4.2.3 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法、教育规划 |
5.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属性 |
5.1.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制度性属性 |
5.1.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属性 |
5.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法 |
5.2.1 语法翻译法 |
5.2.2 内容教学法 |
5.2.3 古安系列教学法 |
5.2.4 洋泾浜英语教学法 |
5.3 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
5.3.1 外语教育规划 |
5.3.2 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 |
6.1 中国洋泾浜英语与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 |
6.1.1 从辞书释义和词源看 |
6.1.2 从 CPE 的形成和用途看 |
6.1.3 从 CPE 的教学和读本内容看 |
6.1.4 从 CPE 使用者的职业看 |
6.2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
6.2.1 最早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2 广州贸易制度时期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3 条约制度时期主要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
6.2.4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衰落 |
6.3 我国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 |
6.4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涵义 |
6.4.1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涵义 |
6.4.2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文化涵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 |
7.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总体概况 |
7.1.1 启蒙期以汉字注音的商务英语词汇会话集 |
7.1.2 初步发展期的晚清商务英语写作及会话教材 |
7.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 |
7.2.1 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演进 |
7.2.2 从“词汇型”转向“句子型” |
7.2.3 从“中国洋泾浜英语”转向标准英语 |
7.2.4 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 |
7.2.5 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 |
7.3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 |
7.3.1 多样化的商务内容 |
7.3.2 较强的商务实用性和针对性 |
7.3.3 明显的“自学式教材”设计 |
7.3.4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 |
7.3.5 高水平的作者群 |
7.4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依据与体例 |
7.4.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依据 |
7.4.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
7.4.3 晚清商务英语词汇集的义类编纂法 |
7.4.4 晚清商务英语会话教材的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 |
7.4.5 晚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文选型类聚编写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获奖 |
附录 B 晚清(准)商务英语教材书影经眼录 |
(4)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俄语动词的语义句法分析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俄语动词的语义句法分析问题 |
一、动词的语义句法层面 |
二、动词语义句法分析步骤 |
第二节 俄语动词语义分类(范畴)问题 |
一、动词语义分类的标准 |
二、动词语义类别及次范畴划分 |
第三节 俄语动词语义分析中的配价问题 |
一、关于动词语义配价 |
二、动词语义配价的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次范畴研究 |
第一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概析 |
一、声响类动词界定 |
二、声响类动词语义特征 |
第二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次范畴标准 |
一、声响类动词语义次范畴化 |
二、声响类动词的语义次范畴标准、参数 |
第三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各次范畴的语义分析 |
一、物理活动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二、物理过程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三、物理性能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四、职业行为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五、社会/公共活动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六、生理活动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七、自然现象声响动词的语义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句法分析 |
第一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语义的句法分析问题 |
一、语义配价结构 |
二、句法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语义次范畴的语义配价结构 |
一、物理活动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二、物理过程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三、物理性能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四、职业行为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五、社会/公共活动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六、生理活动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七、自然现象声响动词语义配价结构 |
第三节 俄语声响类动词语义次范畴的句法模式分析 |
一、物理活动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二、物理过程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三、物理性能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四、职业行为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五、社会/公共活动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六、生理活动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七、自然现象声响动词句法模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辞典学视角下《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中植物字根的构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 |
2.1 植物字根和字族的研究 |
2.1.1 字根研究 |
2.1.2 字族构字方式的研究 |
2.2 汉字与文化的相关研究 |
2.3 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汉字构字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 |
3.2 对所用术语的界定及对中文字符的分类 |
3.3 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的理论基础 |
3.4 研究的总体指导原则 |
3.4.1 拆分字的部件的原则 |
3.4.2 字族系联原则 |
3.4.3 未简化字优先原则 |
3.4.4 汉字排序原则 |
3.5 辞条体例 |
4 一级字表中的植物字根及其构字分析 |
4.1 植物字根及其构字特点 |
4.1.1 表示植物类别的字根 |
4.1.2 表示植物不同部位的字根 |
4.1.3 表示植物体貌的字根 |
4.2 植物字根及其构字的文化语义分析 |
4.3 植物字根及其构字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
4.3.1 总述 |
4.3.2 典型字根分析 |
5 结论 |
附录 部分植物辞条构字信息栏 |
附表 《一级字表》未简化字表 |
参引辞典 |
参引文献 |
(6)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 |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著:《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
第二节 论文与专著: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
一、电影教育研究 |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
一、专业学会 |
二、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1. 动态的世界 |
2. 发展中的教育 |
三、研究要点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语言与文化 |
1.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
2. 语言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
3. 交际、交际能力 |
4. 文化、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 |
二、跨文化交际 |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
2. 跨文化交际学 |
3.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
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四、外语教学 |
1. 外语教学的目标 |
2. 专家、学者对外语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
3.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 |
4. 跨文化外语教学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1. 霍尔的文化三分法理论 |
2. 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理论 |
3. 中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 |
二、研究问题 |
1. 总体研究问题 |
2. 具体研究问题 |
三、设计思路 |
1. 研究设计原则 |
2. 研究对象选择 |
3. 研究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
4. 学术道德 |
四、研究方法 |
1. 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 |
2. 跨文化交际人士问卷调查 |
3. 高校外语教师问卷调查 |
4. 高校学生问卷调查 |
五、小结 |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研究 |
一、跨文化交际的原则、特点和变化 |
1. 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和适当性原则 |
2.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
3. 跨文化交际的多元化语境 |
4. 跨文化交际内容和方式上的变化 |
小结 |
二、已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的特点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三、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 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 |
2.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具体分析 |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构建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构成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的特点 |
五、小结 |
第五章 “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
一、已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和模式研究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涉及环节 |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 |
3. 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 |
4. 跨文化交际实践 |
小结 |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实证研究 |
1. 知识部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
2. 能力部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
3. 态度和素养部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
4. 国外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特点 |
小结 |
三、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1. “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相关结果分析 |
2. “高校外语教师问卷调查”相关结果分析 |
3. 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关结果分析 |
4. 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 |
小结 |
四、“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
1. 培养理念 |
2. 培养目标 |
3. 培养原则 |
4. 培养内容 |
5. 培养环节 |
五、小结 |
第六章 “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应用研究 |
一、“渗透式”模式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
1. 外语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
2.“渗透式”模式下的外语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 |
3.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4. 小结 |
二、“渗透式”模式下的外语课外活动与实践 |
1. 外语课外活动与实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
2. 高校学生外语课外活动与实践现状 |
3. 外语课外活动与实践的目标和开展原则 |
4. 外语课外活动与实践的方式方法 |
5. 小结 |
三、外语教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1. 外语教材的重要性 |
2. 高校外语教材使用情况及满意度分析 |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语教材的要求 |
4. 外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
5. 小结 |
四、外语师资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1. 外语师资现状分析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外语师资观念转变 |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语师资素质的要求 |
4. 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师资发展 |
5. 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的外语师资结构 |
6. 小结 |
五、“渗透式”模式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
1. 高校外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
2.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
3. 高校外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和方式 |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施 |
5.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外语师资的要求 |
6. 小结 |
六、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总体回顾 |
二、研究发现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
2. “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
3. “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应用 |
三、研究局限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1. 研究局限 |
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提纲暨跨文化交际人士调查问卷 |
附录 2. 跨文化交际人士深度访谈对象 |
附录 3. 跨文化交际人士问卷调查对象 |
附录 4. 高校外语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5. 高校外语教师问卷调查对象 |
附录 6. 高校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7. 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
(9)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1.1 工业 |
1.1.2 工业教育和高等工业教育 |
1.1.3 同两个相近概念的辨析 |
1.2 选题缘由和价值 |
1.2.1 有助于深化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
1.2.2 能够丰富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 |
1.2.2.1 丰富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领域类型和视角 |
1.2.2.2 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3 对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2.3.1 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发展历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
1.2.3.2 一些值得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思考的问题 |
1.3 研究范围的确定 |
1.3.1 时间范围的划定 |
1.3.2 空间范围的取舍 |
1.3.3 学校层次的界定 |
1.3.4 专业范围的模糊性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论文 |
1.4.3 基本史料 |
1.4.4 相关史料和研究著作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1 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理论 |
1.5.1.2 现代系统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核心问题 |
1.5.4 研究假说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1 创新和突破点 |
1.6.2 不足和缺憾 |
第2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
2.1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时代背景 |
2.1.1 危如累卵的社会 |
2.1.2 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及其教育 |
2.1.3 西方近代工业及其高等工业教育 |
2.2 沉寂中的微澜——洋务工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渊源 |
2.2.1 林则徐:从“睁眼看世界”到“制炮造船” |
2.2.2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2.2.3 冯桂芬:洋务工业教育蓝图初现端倪 |
2.2.3.1 批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
2.2.3.2 肯定西方科学的先进性,倡导国人认真学习 |
2.2.3.3 突破军事用途的局限,关注工业科技的民生价值 |
2.2.3.4 倡议创立新型教育机构开展科技知识教学 |
2.2.3.5 初步明确了学习近代工业技术的指导思想 |
2.2.4 太平天国:来自对手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起步 |
3.1 从“坚船利炮”到“与洋人争利”——产业基础 |
3.1.1 洋务军工企业 |
3.1.1.1 安庆内军械所 |
3.1.1.2 上海/苏州洋炮局 |
3.1.1.3 江南制造总局 |
3.1.1.4 金陵机器制造局 |
3.1.1.5 福建船政局 |
3.1.1.6 天津机器制造局 |
3.1.1.7 其它洋务军工企业概况 |
3.1.2 洋务民用工业 |
3.1.2.1 轮船运输 |
3.1.2.2 矿冶 |
3.1.2.3 铁路运输 |
3.1.2.4 有线电报 |
3.1.2.5 机器纺织 |
3.2 从“天文算学”到“亲试之风涛”——课程与教学变革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 |
3.2.1 诞生过程中的观念冲突 |
3.2.1.1 洋务派对近代工业技术教育的推崇 |
3.2.1.2 顽固派的竭力阻碍 |
3.2.1.3 论战的主要内容 |
3.2.1.4 洋务派在论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
3.2.1.5 对两派思想交锋的反思 |
3.2.2 洋务学堂中的工业科技课程 |
3.2.2.1 外国语学堂 |
3.2.2.2 工业技术学堂 |
3.2.2.3 军事学堂 |
3.2.2.4 工业科技教育在洋务学堂中的弥散性分布及其历史意义 |
3.2.3 洋务工业教育对实习的重视——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例 |
3.2.3.1 主办者明确的思想认识 |
3.2.3.2 相对规范的实习制度 |
3.2.3.3 良好的实习成效 |
3.3 先进与落后并存——现代化视域下洋务工业教育特点分析 |
3.3.1 学校级别的单一性 |
3.3.2 教育层次的模糊性 |
3.3.3 学生使命的二重性 |
3.3.4 课程设置的初创性 |
3.3.5 培养途径的多样性 |
3.3.6 地域分布的狭隘性 |
第4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成型 |
4.1 夯实基础——维新运动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1.1 维新派对洋务工业教育的批评 |
4.1.1.1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内容狭隘片面 |
4.1.1.2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规模狭小 |
4.1.1.3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轻视“中学” |
4.1.1.4 对洋务工业学堂教学问题的指责 |
4.1.2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1.2.1 科举中增设西学科目,引导士子研习科技知识 |
4.1.2.2 提倡西学教育,创办科技教育机构 |
4.1.2.3 创立学会,推广工业科技教育 |
4.1.2.4 构思近代学校体系,奠定高等工业教育学制现代化基础 |
4.2 “西士东来”——晚清西方传教士与教会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2.1 传教士的作用 |
4.2.1.1 科技知识的传授者 |
4.2.1.2 科技书籍的编译者 |
4.2.1.3 教育规划与管理的参与者 |
4.2.2 教会办学的影响 |
4.2.2.1 教会办学概况 |
4.2.2.2 晚清教会办学对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2.3 对传教士和教会作用的评价 |
4.3 “重拾旧旗”——“新政”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制度化 |
4.3.1 “壬寅癸卯学制”与高等工业教育制度化转型 |
4.3.1.1 明确“高等”的地位,与其它各级工业教育分离 |
4.3.1.2 厘清职责与目标,与其它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相区别 |
4.3.1.3 统一管理体制,初步实现管理规范化 |
4.3.1.4 为生源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
4.3.2 高等工业教育规模扩大 |
4.3.2.1 三所大学堂的工科教育 |
4.3.2.2 高等实业/工业学堂的创办 |
4.3.2.3 留学热潮的兴起 |
4.3.3 北洋大学堂——清末高等工业教育的杰出代表 |
4.3.3.1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 |
4.3.3.2 北洋大学堂的办学特点 |
4.3.3.3 卓越的办学成效及其充足的经济支撑 |
4.3.4 盛宣怀的高等工业教育思想 |
4.3.4.1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来源 |
4.3.4.2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4.3.4.3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5章 民国前期高等工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5.1 革故鼎新——辛亥革命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5.1.1 资产阶级革命派有关工业教育的基本主张 |
5.1.1.1 陈天华“务实业可富可强”及“出洋学习实业”的观点 |
5.1.1.2 孙中山对近代工业生产与技术人才培养关系的思考 |
5.1.1.3 资产阶级革命派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思想的特点 |
5.1.2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与高等工业教育 |
5.1.2.1 民初教育改革概况 |
5.1.2.2 高等工业教育机构名称的改变 |
5.1.2.3 专业与课程的变动 |
5.1.2.4 对民初高等工业教育改革的评价 |
5.2 “缺米之炊”——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艰难发展 |
5.2.1 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 |
5.2.1.1 各种有利因素 |
5.2.1.2 经费匮乏是最大困难 |
5.2.2 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 |
5.2.2.1 大学工科专业的发展 |
5.2.2.2 工业专门学校的发展 |
5.2.2.3 高等工业教育机构创办主体的初步多样化 |
5.2.3 教会大学与工业技术教育 |
5.2.3.1 清末民初高等教育成为教会办学的重点 |
5.2.3.2 早期教会大学较少开展专门的工科教育 |
5.2.3.3 教会大学中的高等工业技术教育 |
5.2.4 “壬戌学制”与高等工业教育的现代化 |
5.2.4.1 民初对“壬子癸丑学制”的修订 |
5.2.4.2 “壬戌学制”的主要内容 |
5.2.4.3 “壬戌学制”对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
5.2.5 走向名牌工科大学的清华学校 |
5.2.5.1 从“游美学务处肄业馆”到“清华学校” |
5.2.5.2 清华学校的性质 |
5.2.5.3 清华学校的办学特点 |
5.2.5.4 向独立大学的转化及工科专业的创建 |
结语 |
一、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特点 |
(一) 以“西方化”为手段实现国际化 |
(二) 传统文化和教育是本土化诉求的基本资源 |
(三) 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贯穿始终 |
(四) 社会影响多元化特性明显 |
二、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一) 宝贵经验 |
(二) 值得深思的教训 |
三、启示 |
(一) 社会安定是高等工业教育稳定发展的前提 |
(二) 生产高度工业化是高等工业教育发达的基础 |
(三) 合理布局是高等工业教育平衡发展的要务 |
(四) 不断改革是提升高等工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著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新型外语教学器具(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 莫再树. 湖南大学, 2012(03)
- [4]俄语声响类动词的语义研究[D]. 刁凤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5]辞典学视角下《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中植物字根的构字研究[D]. 张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8]“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 赵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9]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 方家峰. 河北大学, 2011(11)
- [10]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