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鸟》、《变仙》等

《变鸟》、《变仙》等

一、“化鸟““化仙”及其他(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恭[1](1990)在《“化鸟““化仙”及其他》文中研究说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则异想天开的搁笔,有几起超越现实的细节描绘。《灌园叟晚逢仙女》的“花神”,《孔雀东南飞》中的“化鸟”,《促织》中的“魂化促织”、《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柳毅传》中的“神化人”等等。天作之合,鬼神之功,实现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对于这些文学现象,学生说浪漫手法者有之,说虚幻者有之,说荒诞者亦有之。这里涉及到对文学本质(是一

尹秋月[2](2020)在《汉画像石西王母形象流变考》文中指出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相当古老的神只,在《山海经》《周天子传》以及《庄子》《列子》等早期文献中,西王母的形象已经出现,并开始发生变化。两汉时期,汉人对西王母的尊崇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西王母也进入了文学书写和史书记述之中。在这种书写和记述中,西王母的形象不断演变,最终由《山海经》中似人似兽的凶神,逐渐蜕变成为后世所熟知的美丽、尊贵的吉神。从这些文字记载看,西王母形象的流变经历了一个极为繁杂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结束,才成为公认的以长生不死为核心神格的伟大神只。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西王母进入本土道教的宗教系统,成为道教的女仙,其形象演变最终完成。西王母形象的流变不仅存在于传世的文字记述中,而且在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有更直观形象的体现。在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由凭几到坐塌,由戴胜到发簪,面容与装束越来越接近汉代贵族妇女,逐渐褪去了《山海经》中戴胜凭几的原始特征,走向了世俗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王母的肩上多了一对羽翼,体现了汉人心中肉体凡胎挣脱生死飞升成仙的观念,是在俗化的道路上对西王母仙人身份的进一步确认。与此同时,还有昆仑山、蟾蜍、人面鸟、兔子等种种名物逐渐向西王母神话靠拢,并不断增强自身长生不老的属性,最终成为西王母神话的固定成员,共同构成以西王母为主神的不死乐园。除了西王母自身形象及身边名物的变化以外,配偶神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汉代以前西王母并无固定配偶,在两汉时代,汉人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创造出西王母的镜像神灵东王公,使之成为西王母固定的配偶神。从画像石来看,在种种短暂的尝试后,东王公与西王母并出的图式逐渐流传并得到广泛的接受,而且这种配偶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详细考之,山东、苏北地区的东王公、西王母多胁侍座,山西、陕西地区的东王公、西王母多位于墓门立柱上,代表阳的鸡首人身和代表阴的牛首人身一度盛行于此地,具有与东王公、西王母相似的性质。明确西王母和东王公的配偶神地位后,不难发现在汉代画像石中存在着两对主神,即自古以来地位崇高的始祖配偶神伏羲与女娲和汉代享受极高声望的东王公与西王母。画像石中,早已确定为配偶关系的伏羲与女娲多成对出现,手执规、矩或日、月轮。画像石中多伏羲擎日、女娲擎月的图式,然而也存在一些相反的搭配,究其原因,或为画像石所处的环境为墓葬,带有阴的性质,与生机勃勃的人间之阳相反。考察两对主神的图像,可以发现东王公、西王母的地位逐渐上升,同时伏羲、女娲的地位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时人渴求长生不死的愿望使得西王母地位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是伏羲、女娲结为配偶而使得始祖神、创世神的身份逐渐淡化,仅仅留下生育神的性质,同时高高在上的远古大神没有经过改造的仙人西王母具有亲和力。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不死神话之盛行与流变,是汉人精神世界的折射,体现了汉人对阴阳之说的遵循和对升仙不死的渴望。同时,汉人不断重塑西王母以达到近神、媚神的目的,西王母逐渐走下神坛,去神而仙化。除此之外,西王母形象变化的原因中还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西王母不死神话图像表现形式的变化中,能够看到图像艺术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陈期凡[3](2015)在《梅清生平、艺术的相关问题研究及其年谱增订》文中研究表明清初画坛派别林立,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画家。对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以及崇尚个性、风格多变的石涛等画派、画家的研究,一直是美术史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但对于明清之际另一位重要画家梅清的研究,相比于上述与其同时代的画派和画家,相对而言,则显得不那么深入。他大多时候被视为一位地区性画派的领袖,其在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也常常被弱化,从而被视为属于石涛一路而成就稍逊的画家,同时也造成了他在清代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宣城一地。本文拟运用文献和图像相结合的方法,从梅清在安徽以外地区的文艺活动情况、其早年画风形成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他与弘仁、石涛在绘画观念和绘画风格方面的比较,展现其同当时江南地区各画派风格的关联,并联系梅清的“仿古”题材画作,全面分析在其画作中“古”与“我”的关系,希望以此解决前人对梅清的早年经历关注不足的问题,并进一步将其与同时代的画家进行比较,以求更为深入地分析梅清在清初画坛所处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所起到的作用。

任亚运[4](2018)在《唐诗中蝴蝶意象研究》文中认为蝴蝶因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喜爱。它作为一个微小的生物,经过不同时代的审美、民族心理的洗涤,慢慢地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象,而成为一个融入了丰富意涵的重要意象。唐代是蝴蝶意象发展的成熟时期,不论是咏蝶诗的数量,还是蝴蝶意象的表现手法,较前代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形成了有唐一代蝴蝶意象独有的特色。因此,本文以《全唐诗》中所收录的有关蝴蝶的诗歌为范围,以蝴蝶意象为主题,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争取对唐诗蝴蝶意象研究的学术价值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第二部分梳理了唐之前典籍中所出现的蝴蝶意象,明晰了先唐蝴蝶意象的生成与演变;第三部分对初、盛、中、晚唐四个时期蝴蝶意象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浪漫享乐、思人怀乡、虚幻梦境、政治讽喻等方面剖析了蝴蝶意象所反映出的唐代文人士子的情感与心态;第五部分从意象组合和巧用修辞两个角度总结了唐人营造蝴蝶意象的手法,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才情及美的艺术境界。

李莉[5](2014)在《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维柯最早关注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并将人类各民族的产生、发展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摩尔根、泰勒和弗雷泽表达了世界各地的神话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单线进化过程;博厄斯等表达了世界各地神话不可比的文化相对论思想;弗洛伊德立足精神分析将神话产生原因归诸性本能;涂尔干将社会类型与各时期所代表的神相对应;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神话的社会与心理功能;列维-布留尔及列维-斯特劳斯主张从结构入手分析神话;缪勒则将神话的产生归因于语言。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现实生活与经济基础,分析神话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指出,神话由社会存在决定,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制约。中国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于20世纪开始步入正轨。解放前,顾颉刚主要从文献学入手将一些历史还原为神话;茅盾和闻一多等借鉴西方人类学理论对中国神话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解放后,中国的神话研究主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神话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谱系研究以富育光、郭淑云、孟慧英、黄任远、汪立珍等为代表,但其神话谱系演化特点未能从纵向及横向上得以系统说明,且尚无将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相连的具体成果。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表明: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自然无意识,到屈从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过程相对应,从神话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呈现出三种依次递进的类型,即从图腾神话,到诸神神话,再到英雄神话。在原始采集渔猎实践阶段,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因而产生万物同源的图腾神话。图腾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兴盛于母系社会及父系社会,阶级社会后消失殆尽或以传说的方式存在。在图腾神话中,人与图腾相通,没有界线,神话不具有逻辑性,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模糊不清”。随着养殖畜牧业、原始农业的早期发展或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人们出于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人与自然开始分化,图腾神话遂向诸神神话过渡。诸神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父系社会最为盛行,阶级社会后,诸神神话渐渐弱化。在诸神神话中,人神关系由同源转为对立;但人神仍相通,人通过献祭或对神履行义务的方式祈求神的庇护,体现了人类的自恋意识与自卑意识。随着先进渔猎工具的使用及畜牧业、原始农业的成熟发展,人类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征服自然,遂产生以半人半神的英雄为主角的英雄神话。英雄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兴盛于父系社会和阶级社会。在英雄神话中,人神关系既遥不可及,又密不可分:人是神的亲缘或本身可成神,具有神的力量,体现了人类“认识你自己”的意识,人类开始有了自信。神话谱系演化表明了满-通古斯语族古代社会的嬗变。在经济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绝大部分地区以集体自然经济为主,主要处于石器时代,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父系社会阶段,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业经济及农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处于铜、铁、石并用时代,生产资料主要归集体所有,并有部分剩余;阶级社会阶段,农业经济有了成熟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在政治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以母权为主,母系社会晚期实现政教合一,统治者的权威靠神意树立,以民主的方式运行,依神判、禁忌、部落法规等原始自然法维持社会秩序;父系社会阶段,盛行父权,萨满不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的权威靠道德或强权树立,社会控制出现“血亲复仇”制度;阶级社会阶段,皇权至上,神权被彻底压制,皇帝主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并运用天命观宣扬自己的统治。在社会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社会组织以群落向氏族的过渡为主,满族出现部落及部落联盟,社会主要矛盾为男女性别的矛盾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婚姻形式由原始群婚、普那路亚婚向对偶婚过渡,亲属观念主要为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系社会阶段,部落及部落联盟组织盛行,社会矛盾除男女性别矛盾以外,还出现以“贫富分化”为核心的新型矛盾,以“抢婚”、“服役婚”和“买卖婚”为基础的一夫一妻个体婚出现,亲属观念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外,还产生了祖父母、舅父母、外甥(女)等多重亲属称谓;阶级社会阶段,国家取代部落及部落联盟而出现,社会主要矛盾升级为阶级矛盾,在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个体婚中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多妻制”。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内涵相异而理念日益趋同:图腾神话阶段,神话各有特色并部分相似;诸神神话阶段,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的情节、结构有着越来越多的汉族神话因子;英雄神话阶段,汉族的儒家思想、佛教理念及道教文化愈来愈突显在满-通古斯语族神话中。当然,文化的传播不是单向的,满-通古斯语族神话亦对汉族神话产生影响。就文化观念而言,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由样态相异转向趋势趋同:尽管神话内容各异,但数理观都以“3”和“7”为神秘圣数的基数,并随着对方位的认识,崇信“4”及“5”;宇宙观均形成了以“人神合一”为核心的三界宇宙观;价值观以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文化中不断融入汉族儒释道文化为特色。就文化模式而言,满-通古斯语族原始文化模式体现为以“知耻和感性”为基础的类似“酒神型”文化,汉族的文化模式体现为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类似“日神型”文化。然而,在满-通古斯语族较晚产生的神话,尤其是发展较为先进的满族神话中,汉族“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同样成为满-通古斯语族的通行准则,二者出现了趋同的态势。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分属萨满文化圈和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圈,并分别代表以渔猎经济为特色的萨满文明和以农业经济为特色的华夏文明。但无数个细小的、孤立的神话情节相似,文化观念与文化模式的相融,又证明两个文化圈相互补充、密切联系。两种文化的“相异与趋同”不是单纯由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及历史变迁等某个单独的因素所决定的,而体现为一种互动关系。正是几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了萨满文明向华夏文明的顺利转型,使满-通古斯语族形成“卫星式过渡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一体的孕育。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丰富多彩的神话,同样展现了对萨满教、社会历史发展、日常生活及文学艺术的影响,对其中“多元一体”的推动。

马晋[6](2017)在《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双向选择模式研究 ——以宋前志怪题材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怪爱情叙事至宋诸范式皆备,发端于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终在历史洪流中演绎为案头文本,宏大的娱神活动退位于风月迷情,从神话传说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到唐宋笔记小说中蔚为壮观的集合精怪情爱故事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创作空间,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这一对组合关系也随着精怪爱情故事的壮大成为创作范式被不断重复。笔者认为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遇合模式不仅是写作范式,亦是承载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因此对二者互择关系的研究既是对精怪情爱叙事写作范式的探究,亦是对时人精神信仰生态面貌的还原。第一章对宋前志怪题材中精怪爱情故事发展进行梳理,一方面对宋前精怪情爱故事中的精怪题材类型做出分类,以便于通过对不同的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的互择关系研究得出这一遇合模式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以国人性心理与精怪的纠葛为脉络揭示精怪题材情爱表达的历时性发展。第二章以山水精怪、神话历史人物精怪、动植物精怪、器物精怪四大类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的互择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解析题材与主题各自特点寻找二者的契合之处。山水精怪以精怪之性为镜像达成山水场域之性、精怪之性、情爱之性三方的互拟关系;神仙历史人物精怪则是在道教文化场域下情爱言说与宗教言说互为拟喻;动植物器物精怪以精怪之性为中介勾连了动植物本性与人性。第三章精怪拟情模式的文本再现将从以下两方面探讨精怪拟情模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其一精怪拟情作为创作手法在叙事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其二精怪拟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文学意象的塑造及民俗文化中的运用。

戴勇[7](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王淼[8](2015)在《《山海经》与《淮南子》之神话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神话这一概念自近代引入我国以来,很多学者都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了《山海经》与《淮南子》的神话文本中。近代之前对于《山海经》和《淮南子》的研究,多集中于书籍版本校勘,内容疏证等方面。近代以来,学者们在神话学的范围内对于二书的神话研究着作丰硕,囊括了宗教、政治、历法、民族、考古、天文、美学等诸多方面。但多数研究或集中于其中一部书来对其神话进行研究,或是将两书的神话择取出来加入到整个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研究之中。对于《山海经》与《淮南子》两书神话之间的关系尚未见进行专门的分析。本文旨在二书文本的基础上,成系统地分类阐述二书神话的体系,比较其内容的异同,分析其产生异同的原因,并就其中可以探索出的一些神话演变的规律进行发掘和利用。首先,第一章针对《山海经》和《淮南子》各自的性质,对二书的神话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在综合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理论和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将《山海经》神话分为天地自然神话、神灵法术(巫术)操纵神话和人类神话三大类,每类又内含三小类神话,在此神话分类的基础上对其神话文本进行阐释。《淮南子》是汉代的具有时代总结性性质的哲学化的百科全书式的书,其中所蕴含的神话是为了构建其哲学化体系而生成的,具有明显的哲学化系统化倾向。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将《淮南子》神话按照其系统化哲学化的体系分成宇宙天地自然神话系统和神与人的神话系统。其次,第二章在对二书神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二书神话的相同点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二书中“神人”体系和“神物”体系的继承关系,并对二书同时出现的“海外三十六国”的互印性进行挖掘,进而依据这一部分的论述,探索中国古代神话在二书之间的传承规律。最后,第三章对其互异性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继而剖析二书神话演变的表现形式,包括“道”与“阴阳”概念的介入和开辟神话的出现;自然状物神话的系统化与流变;神人神话的流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即神话的历史化;宗教性的减退;哲学化的加强。然后试图努力还原一个从《山海经》中的原始神话向《淮南子》中的系统化哲学化神话转化的过程。并根据此转化过程的表象和原因,提出一些对于中国古代神话体系再构建的浅见,以供学者们参考,从而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再构建添砖加瓦。

李小娟[9](2016)在《汤绍祖《续文选》研究》文中认为明代“选学”总体较前代有所衰落,但《文选》广续补遗之属在此时成为-专门之学而异军突起,然後世之人对此项研宄却几近空白。明汤绍祖《续文选》作为其中一部续《选》之作,被清人列入禁书系列,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馆臣对其书一小段评价外,几乎无人问津。近人郝幸仔及许结先生在其论文中稍有涉及,但并未对此书进行专门的研究整理。本文尝试在四库馆臣及近人研宄的基础之上,对汤绍祖《续文选》进行一番全面系统的整理,共分六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通过地方志和家谱的研宄对汤绍祖生平、《续文选》版本情况及其书列入清代禁书之原因进行简单的考证。并以仅存万历三十年(1602) “希贵堂”本《续文选》为底本进行研宄。第二章初步对汤绍祖《续文选》所收作家作品进行简单地梳理,并进一步从所收作品风格、诗作直接来源、朝代分布状况及特殊作者作品等方面入手,对此书之收录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第三章对《续文选》之编纂体例进行层层解析。所收37种文体,大致可分辞赋、诗歌、散文三大类,其中骚、七并入诗歌类,诏、册及其以下归为散文类。辞赋类又依萧《选》,分12小类;诗歌类主要分诗、歌、曲、骚、七5大类,多为明人诗作;散文则以书、序、连珠等为主体,共33类。第四章进一步对《续文选》所收作品之文献渊源进行追溯,分明前及明代两个大的时段进行。明前辞赋类多出自《文苑英华》;散文类除《文苑英华》夕卜,亦有出自其他类书,如《艺文类聚》者;另外还有出自史书的作品,以及单见於梁刘勰《文心雕龙》、唐释道宣《广弘明集》等文献的少数作品。出自明代文献的以诗歌类为主,所选唐前诗作大多来自明代名家诗文选本,如明冯惟讷《古诗纪》等;唐、明两代作品则多选自李攀龙《古今诗删》;另有见於明代其他文献者,以明人别集为主。第五章亦分两大时段对汤绍祖《续文选》与明前及明代《文选》广续补本进行对比分析:一是与明前《文选》广续补本的比较,主要与“孟卜续拟”、《文选补遗》和《风雅翼》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二是与明代其他几部《文选》广续补本的比较,其对象为刘节《广文选》、周应治《广广文选》、马继铭《广文选》、李梦阳《文选增定》及胡震亨《续文选》。而刘本和周本又因流传广泛成为比较的重点,具体从选录标准、文体变革、选录方法和编纂质量四个大的方面来集中比较,并指出汤绍祖《续文选》与其他选本之异同及优劣,藉此探讨汤本在“选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第六章具体从选编体例及编纂思想两个大的方而,来总结汤绍祖《续文选》对《文选》原典的承变。至於《续文选》之价值与影响,则从其书所录作品文本本身出发,对其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它在校勘方面的价值进行探讨,重点对汤本《续文选》与清孙星衍《续古文苑》进行了比较。另外,结尾之处对汤绍祖《续文选》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更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其书在“选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到的是,汤绍祖《续文选》虽有其不足在内,但瑕不掩瑜,它所具有的价值和影响是源远流长的。

林继香[10](2013)在《先唐动物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赋是咏物赋体中的一种,是以描述动物或以动物为意象的赋,它伴随着赋体的发展而发展。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的记载,而从文化视角来看,动物赋则比其他题材赋可追溯性更早。先唐动物赋研究,是对先唐阶段的动物赋进行总结与研究,即立足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以160多篇动物赋为例,从动物赋的萌芽、初创、继承、发展与繁荣的角度探讨先唐动物赋的发展路程,并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参以史、哲的角度,研究其哲学思想、意象及功用,力求先唐动物赋研究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在先唐动物赋的发展路上,可以远追溯到上古神话中动物的形象,《诗经》、《楚辞》中言志与抒情的运用以及荀卿《蚕赋》和先秦动物寓言的创作。两汉时期是动物赋的初创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动物赋不管是在题材、形式和创作功用上都具有初创性,直接对后世的动物赋创作留下深刻影响。到了魏晋时代,是动物赋创作的顶峰时代。魏晋时期不仅对汉代动物赋题材模式进行继承,更重要的是对动物赋的大力发展。伴随着汉代大赋创作规模的缩小以及魏晋时期抒情小赋的崛起,更多的文人们倾向借轻巧却能引起人共鸣的动物作为抒情或者寄托情愫的对象。魏晋时期动物赋在题材、数量以及创作的艺术手法上都是其他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出现像曹植、成公绥、傅咸等文人也热忱于对动物赋的创作,且颇有成就。在魏晋大的发展背景下,动物赋创作也稍具有阶段性特征。建安动物赋着重“情”的突显,三国动物赋着重对汉赋的推崇,而两晋动物赋则善于绮靡风格,南北朝时期则是动物的衍变时期,尤其是南朝动物赋创作的衍变。其衍变主要是受到了时代背景与文风的双重影响,使其创作在题材上更贵族化,而在句法上诗化。先唐动物赋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与意象内涵。先唐动物赋中渗入儒、道、玄、佛的思想,而动物赋以鸟、兽、鳞、虫部分类,都有着固定的意象含义。动物赋正因为有诸多的价值,《文选》也对先唐动物赋进行辑录。动物赋作为一个载体,从最先的以动物作为王权、神圣的象征下移到具有平民意识,直面或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况。抛弃了尊贵,其所承载的最关键的任务是用“自然”联系“人伦物理”,以“发声之本”表达“情之所挚”,起到娱乐审美、政治、社会功用。

二、“化鸟““化仙”及其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鸟““化仙”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2)汉画像石西王母形象流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汉画像石及西王母形象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字记载中的西王母形象
    第一节 汉前文献记载
        一、《山海经》记载
        二、其他典籍记载
        三、出土文献记载
    第二节 两汉文献记载
        一、文学作品
        二、史书
        三、其他文字记载
    第三节 魏晋文献记载
第二章 画像石中西王母形象的变化
    第一节 自身外在的变化
        一、坐具辨析
        二、“戴胜”辨析
        三、肩生双翼辨析
    第二节 身边名物的变化
        一、昆仑山
        二、飞禽
        三、兔子
第三章 配偶神的变化
    第一节 前期配偶神
        一、过渡的子路
        二、存疑的风伯
    第二节 后期配偶神
        一、山东、苏北地区的西王母、东王公图像
        二、陕西、山西地区的西王母、东王公图像
第四章 西王母与伏羲女娲的关系
    第一节 伏羲女娲在画像石中之表现与流变
        一、文献记载中的伏羲女娲
        二、伏羲女娲图像志
    第二节 伏羲、女娲与西王母
        一、地位变化之考证
        二、地位变化之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梅清生平、艺术的相关问题研究及其年谱增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梅清的交游问题:在安徽以外地区的文艺活动
    (一) 与居留金陵的各地友人
        1. 与诗文之友
        (1) 与陈焯
        (2) 与余怀
        (3) 与《印人传》相关人物
        2. 与画家、收藏家
        (1) 与柳堉
        (2) 与程邃
        (3) 与王翚
        (4) 与曹溶
        3. 修书活动及其相关艺事
    (二) 与吴地友人
        1. 与徐乾学、徐文元兄弟
        2. 与吴门画家高简
        3. 与吴门篆刻家顾苓
        4. 与画家庄同生
        5. 与居于扬州的徽商家族成员
    (三) 在北方(京、晋、齐)地区的活动
        1. 科举
        2. 艺事
        3. 会亲
二 梅清画风形成原因及与弘仁、石涛的比较
    (一) 早年习诗画的相关人物
        1. 与方文、梅朗中
        2. 与徐半山、高咏
    (二) 梅清与弘仁、石涛画风的比较
        1. 与弘仁
        (1) 受新安画风的影响
        (2) “禅”与“道”:弘仁、梅清画风的比较
        2. 与石涛
        (1) 对石涛的影响:交际、绘画以及思想方面
        (2) 对“我法”的理解:梅清、石涛绘画观念的比较
三 梅清画作中的“仿古”与“变形”
    1. 梅清仿古的情况
    2. 梅清仿“古”的实质
    3. “仿古”画作与变形意识
结论
梅清年谱增订
附录 梅清无纪年绘画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致谢

(4)唐诗中蝴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2 先唐蝴蝶意象探源
    2.1 庄周梦蝶
    2.2 韩凭夫妇化蝶
    2.3 宫体诗中的蝴蝶意象
3 唐诗各时期蝴蝶意象特点概述
    3.1 初唐诗蝴蝶意象特点
    3.2 盛唐诗蝴蝶意象特点
    3.3 中唐诗蝴蝶意象特点
    3.4 晚唐诗蝴蝶意象特点
4 唐诗中蝴蝶意象的主题意蕴
    4.1 浪漫享乐
    4.2 思人怀乡
    4.3 虚幻梦境
    4.4 政治讽喻
5 唐诗蝴蝶意象的艺术手法
    5.1 意象组合,主题突出
    5.2 妙用修辞,体物贴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由来与目标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3.1 多学科一体化的方法
        1.3.2 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论
        1.3.3 具体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外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1 西方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1.1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最早关注
        2.1.2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进化论思想
        2.1.3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相对论思想
        2.1.4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精神分析思想
        2.1.5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社会研究思想
        2.1.6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功能分析思想
        2.1.7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分析思想
        2.1.8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语言分析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2.1 马克思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2 恩格斯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3 列宁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4 拉法格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第3章 国内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1 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1.1 解放前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3.1.2 解放后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3.2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2.1 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整体研究
        3.2.2 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分族研究
第4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生命自然神话
    4.1 植物神话
        4.1.1 神话的典型
        4.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4.2 动物神话
        4.2.1 神话的典型
        4.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5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非生命自然神话
    5.1 天体神话
        5.1.1 神话的典型
        5.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5.2 自然力神话
        5.2.1 神话的典型
        5.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5.3 自然物神话
        5.3.1 神话的典型
        5.3.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6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人神神话
    6.1 与神有亲缘关系的人神神话
        6.1.1 神话的典型
        6.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6.2 与神无亲缘关系的人神神话
        6.2.1 神话的典型
        6.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7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的类型演进
    7.1 图腾神话
        7.1.1 图腾神话的类型
        7.1.2 图腾神话的特点
        7.1.3 图腾神话的基础
    7.2 诸神神话
        7.2.1 诸神的来源
        7.2.2 诸神神话的类型
        7.2.3 诸神神话的特点
        7.2.4 诸神神话的基础
    7.3 英雄神话
        7.3.1 英雄神话的类型
        7.3.2 英雄神话的特点
        7.3.3 英雄神话的基础
第8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古代社会变迁
    8.1 经济制度
        8.1.1 母系社会:渔猎与公有
        8.1.2 父系社会:猎牧农并存与私有制萌芽
        8.1.3 阶级社会:农业与私有
    8.2 政治制度
        8.2.1 母系社会:母权与民主
        8.2.2 父系社会:父权与强权
        8.2.3 阶级社会:皇权与专制
    8.3 社会制度
        8.3.1 母系社会:性别矛盾与群婚
        8.3.2 父系社会:贫富分化与个体婚
        8.3.3 阶级社会:阶级矛盾与一夫一妻制
第9章 神话谱系演化与文化及社会多元一体孕育
    9.1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比较
        9.1.1 图腾神话比较
        9.1.2 诸神神话比较
        9.1.3 英雄神话比较
    9.2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文化观念及文化模式比较
        9.2.1 数理观比较
        9.2.2 宇宙观比较
        9.2.3 价值观比较
        9.2.4 文化模式比较
    9.3 文化多元一体的孕育基础
        9.3.1 物质环境基础
        9.3.2 社会环境基础
    9.4 神话影响下满-通古斯语族社会变迁中的“多元一体”
        9.4.1 神话对满族萨满教的影响
        9.4.2 神话对满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9.4.3 神话对满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9.4.4 神话对满族文学艺术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双向选择模式研究 ——以宋前志怪题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宋前志怪题材中精怪情爱故事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精怪形象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精怪题材情爱表达的逻辑展开
第二章 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的互择模式
    第一节 山水精怪情爱故事中的互择模式
    第二节 神话历史人物精怪情爱故事中的互择模式
    第三节 动植物精怪情爱故事中的互择模式
    第四节 器物精怪情爱故事中的互择模式
第三章 精怪拟情模式的文学影响
    第一节 精怪拟情创作手法的文本再现
    第二节 精怪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宋前精怪情爱故事一览表
致谢
个人简介

(7)《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山海经》与《淮南子》之神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史回顾及其问题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山海经》《淮南子》神话体系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神话的定义与分类
        一、神话的定义
        二、神话的分类
    第二节 《山海经》神话的分类研究
        一、天地自然崇拜神话
        二、神灵法术(巫术)操纵神话
        三、人类神话
    第三节 《淮南子》神话的系统性研究
        一、宇宙天地自然神话系统
        二、神与人的神话系统
第二章 《山海经》《淮南子》神话的互印性研究
    第一节 《山海经》与《淮南子》的“神人”体系
        一、昆仑神话体系
        二、天帝诸神体系
    第二节 《山海经》与《淮南子》的“神物”体系
    第三节 《山海经》《淮南子》中的“海外三十六国”
第三章 《淮南子》《山海经》神话的互异性研究
    第一节 《淮南子》《山海经》神话互异性的表现
        一、“道”与“阴阳”概念的介入和开辟神话的出现
        二、自然状物神话的系统化与流变
        三、神人神话的流变
    第二节 《淮南子》《山海经》神话互异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从神话比较看《山海经》的成书时代
    第四节 中国古代神话体系构建刍议
        一、“天”崇拜与“天神”崇拜
        二、“诸神的起源”
        三、“诸神的黄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汤绍祖《续文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汤绍祖与《续文选》版本
    第一节 汤绍祖生平考
    第二节 《续文选》版本考
    第三节 《续文选》为清代禁书考
第二章 《续文选》选录范围
    第一节 作家作品
    第二节 收录特点
        一、收录史传所传者
        二、收录亦俗亦雅之作
        三、崇尚当朝文翰
        四、收录有争议之人之作
第三章 《续文选》编纂体例
    第一节 辞赋类
    第二节 诗歌类
    第三节 散文类
第四章 《续文选》文献来源
    第一节 辑录诗文源自明前文献
        一、源自《文苑英华》
        二、源自唐宋类书
        三、源自明前史书
        四、源自明前其他文献
    第二节 辑录诗文源自明代文献
        一、源自明代诗文选本
        二、源自明人别集
第五章 汤绍祖《续文选》与其他《文选》广续补本
    第一节 汤绍祖《续文选》与明前《文选》广续补本
    第二节 《续文选》与明代其他《文选》广续补本
        一、选录标准
        二、文体变革
        三、选录方法
        四、编纂质量
第六章 《续文选》对《文选》原典的承变及其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续文选》对《文选》原典的承变
        一、选编体例
        二、编纂思想
    第二节 汤绍祖《续文选》的价值
        一、史料价值
        二、文学价值
        三、校勘价值
    第三节 《续文选》与《续古文苑》
    第四节 汤绍祖《续文选》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先唐动物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动物赋的界定范围和概况、分类
第二章 动物赋溯源
    第一节 丰富的上古动物文化
    第二节 先秦动物文学
        一、动物文学的源头:《诗经》
        二、动物的象征与抒情:《楚辞》
        三、动物赋开山之作:荀卿《蚕赋》
        四、动物的喻理讽刺:先秦的动物寓言
第三章 先唐动物赋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初创的两汉时期
        一、 汉代动物赋的初创性
        二、汉代动物赋的创作目的及功用
        三、汉代动物赋的演变
        四、汉代动物赋的影响
    第二节 继承与发展的魏晋时期
        一、动物赋的继承与发展
        二、魏晋动物赋发展的原因
        三、建安动物赋
        四、三国动物赋
        五、两晋动物赋
    第三节 衍变的南北朝时期
        一、南北朝动物赋创作概况
        二、南朝动物赋衍化的原因
        三、南朝动物赋衍化的表现
        四、南朝动物赋代表——鲍照动物赋研究
        五、北朝动物赋研究
第四章 先唐动物赋的哲学思想及意象
    第一节 先唐动物赋的哲学思想
        一、先唐动物赋中的“儒”
        二、先唐动物赋中的“道”与“玄”
        三、先唐动物赋中的“佛”
    第二节 先唐动物赋的动物意象
        一、先唐动物赋中的鸟类意象
        二、先唐动物赋中的兽类意象
        三、先唐动物中的虫类意象
        四、先唐动物中的鳞类意象
第五章 先唐动物赋的功用及《文选》鸟兽赋
    第一节 先唐动物赋的功用
        一、娱乐审美
        二、政治
        三、社会功用
    第二节 《文选》中的鸟兽赋
        一、《文选》鸟兽赋收录情况
        二、《文选》鸟兽赋抒情模式
        三、从咏物描写上看《文选》鸟兽赋
结语
附录一 先唐动物赋作一览表
附录二 先唐动物赋作品系年考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化鸟““化仙”及其他(论文参考文献)

  • [1]“化鸟““化仙”及其他[J]. 张家恭.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0(12)
  • [2]汉画像石西王母形象流变考[D]. 尹秋月.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梅清生平、艺术的相关问题研究及其年谱增订[D]. 陈期凡. 天津美术学院, 2015(02)
  • [4]唐诗中蝴蝶意象研究[D]. 任亚运.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5]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D]. 李莉. 吉林大学, 2014(09)
  • [6]精怪题材与情爱主题双向选择模式研究 ——以宋前志怪题材为中心[D]. 马晋. 北方民族大学, 2017(02)
  • [7]《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山海经》与《淮南子》之神话比较研究[D]. 王淼.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9]汤绍祖《续文选》研究[D]. 李小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先唐动物赋研究[D]. 林继香.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变鸟》、《变仙》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