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申永华[1](2020)在《逍遥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诸症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逍遥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中心治疗的19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2组,每组各9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4.49%,较对照组的39.80%明显升高(P <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6.33%(P <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逍遥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诸症的治愈率更高,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更少,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更值得推广应用。
温兆军[2](2020)在《支原体感染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组织内支原体的感染及其亚型分布情况,探讨支原体感染和卵巢癌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卵巢癌提供新的思路及研究方向。总结和研究卵巢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为卵巢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指导。方法:收集20例卵巢癌组织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组织内支原体的感染及其亚型如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情况,以探讨支原体感染和卵巢癌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8年01月-2020年0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85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卵巢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婚况、职业、肿瘤家族史及治疗费别等)、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并经软件统计分析中医证型与上述各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探寻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支原体阳性11例(55%),正常卵巢组织中暂未发现支原体感染,阳性0例。二者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不同亚型的支原体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有差别,其中Uu感染4例,阳性率为20%;Mh感染11例,阳性率为55%;Uu与Mh同时感染4例,阳性率为20%。Mh感染高于Uu感染和Uu+Mh混合感染(55%vs 40%)。3.卵巢癌患者在50-60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占40.0%);文化程度以中学水平为主(占43.5%);职业中高发病率人群是工人(占38.8%);婚况以离异或丧偶的居多(占57.7%),未婚患病者极少;治疗费用差不多一半由医保承担(占48.2%);患者具有明确的肿瘤家族史(占17.6%);卵巢癌中医证型以气血亏虚证为主(占40.0%),证型分布规律为气血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毒型>气阴两虚型>痰湿凝聚型;病理分期较集中在Ⅲ期(占52.9%);病理类型以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91.8%)。4.卵巢癌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费别、婚况、家族史及病理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不同肿瘤分期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支原体感染和卵巢癌具有一定关系,支原体阳性率在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它良性病变组织。卵巢癌中支原体感染以Mh亚型为主,一部分伴随Uu混合感染。支原体感染可能为卵巢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这为早期防治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思路。2.卵巢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气血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毒型>气阴两虚型>痰湿凝聚型,且和不同肿瘤分期具有一定关系,早期多以实证为主,一般Ⅰ期患者以湿热蕴毒证多见,Ⅱ期患者以气滞血瘀证多见,Ⅲ期和Ⅳ期患者以气血亏虚证表现更明显。
林绮莉(ONCHINA PRASONGSUK)[3](2020)在《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中医体质量表》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且已推广至很多国家,并且具有较高的完善度和信效度。月经病作为妇科系统常见的疾病,在泰国有很高的发病率。因此编制《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并评估泰国女性体质分布状况,并分析其与月经病的相关性,从而为泰国籍女性在月经病防治、养生保健等个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为临床月经病的诊疗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将《中医体质量表》按照跨文化外文量表编制的标准化程序进行顺翻译,对60位在泰国的泰国国籍女性人群开展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订,逆翻译重新修订,并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价。同时编制泰文版中医体质保健方案作为《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根据泰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通过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624位泰国国籍且年龄在12-50岁已有月经的女性(包括患有月经病和未患有月经病)运用编译好的《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泰国籍女性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月经病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对60位在泰国的泰国国籍女性人群进行预调查,90%以上受访者认为本量表易理解,保留了原版《中医体质量表》60个条目中的48个,修正了12个条目。(2)在内容效度测评方面,IOC为0.89;在信度评价方面,《中医体质调查表(泰文版)》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10,各种体质Cronbach’sα系数在0.81-0.65之问;在结构效度评价方面,KMO统计量为0.792,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X2=44010.935,P≤0.001,宜作因子分析。提取17个公因子,17个公因子对整体的贡献率为66.80%。(3)泰文版中医体质保健方案的理解程度达90%以上,且受访者认为其符合于日常习惯与生活、文化方式。(4)泰国国籍女性体质分布情况以阳虚质(27.3%)和血瘀质(16.9%)为主,占比最少为阴虚质(2.7%)。(5)泰国国籍女性所患的月经病中以痛经(72.2%)为主,其次为月经过少(40.9%),占比最少为月经后期(2.7%)。(6)通过一般资料、体质与月经病的相关性分析发现,BMI、居住区城、婚姻情况、职业、运动情况及睡眠情况等对体质分布及月经病均有重要影响。通过一般资料与月经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对月经过少、月经先期和痛经影响较大;通过一般资料与体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对血瘀质、特禀质和阳虚质影响较大。(7)通过月经病与体质的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体质与8种月经病的发生均有关系。月经先期受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体质的影响显着;月经后期受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月经先后无定期受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闭经受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的影响显着;月经过少受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经期延长受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的影响显着;月经过多受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的影响显着;痛经受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的影响显着;而平和质会使月经病的发病率降低。研究结论:(1)《中医体质调查表(泰文版)》的可接受性较好,信效度评价其性能各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为进一步在泰国人中开展大样本中医体质调査提供了研究工具。(2)泰文版中医体质调体保健方案的编制能够使泰国人在了解自身所属中医体质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曰常生活、饮食作息调理等方面指导。(3)泰国籍女性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其BMI、居住区城、婚姻情况、职业、运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且这些一般因素也影响着女性月经病的发生。(4)泰国籍女性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对月经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从而为临床防治月经病提供依据和思路。
刘欣蓉[4](2019)在《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处方,总结出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常用治法、用药特点以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病案,对患者就诊的首方进行整理归纳,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总结归纳出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辨证思路、遣方用药等学术思想。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333例处方里共用中药130种,总使用频数为4867次。其中治疗不孕症的主要药物是使用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累计频率达92.48%。治疗不孕症的核心药物是使用频数均在84次以上的25味中药,累计频率达68.79%。对中药的药性即“四气”进行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温性药,其次是平性药物,再次是微温性和微寒性药物。对中药的基本味道即“五味”进行统计,出现频率最高是甘味药物,其次是辛味、苦味药物,再次是酸、微甘、涩、咸、淡、微苦、微辛味药物。对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归经依次为肝经、肾经、脾经、心经以及肺经。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活血祛瘀药、清热药、收涩药、化痰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消食药、温里药、止血药、泻下药、开窍药。2.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总使用频率92.48%以上,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常用药对共计13个,由3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6个,由多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4个。3.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总使用频数92.48%以上,频数在20次以上的49味中药运用因子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分析发现12个公因子可以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反映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从治法治则方面出发,以遣方用药作为依据的学术思想。结论:1.治疗不孕症的药性多属温、平,味多甘、辛、苦,多属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运用药物较多的有丹参、山茱萸、杜仲、巴戟天、鸡血藤、香附、山药、淫羊藿、当归、覆盆子、生地、川芎、益母草、泽兰、夏枯草、赤芍、菟丝子、鹿角霜、仙茅、郁金、甘草、苍术、浙贝母、鳖甲、茯苓等。2.治疗不孕症常用的药对及药组共计35个。依据不同病情采用补肾调经、补益肝肾、生血填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的药对及药组,体现了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时的组方思维及组方特点等。3.王秀霞教授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治疗不孕症。月经前半期的治疗以补肾填精,滋肾活血为主;月经后半期的治疗以补肾温阳,疏肝活血为主。4.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主要是:重视肝肾,兼顾脾胃;循经周期,遣方用药;中西结合,病证相参;注重情志,身心同治。
魏竞男[5](2018)在《宫腔粘连中医证候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宫腔粘连多表现为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周期性腹痛、不孕症及流产等。宫腔粘连的发生多与宫腔操作、宫内感染史有关。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术、取环术等宫腔操作的增多,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无症状型宫腔粘连患者因不孕、辅助生殖技术反复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目前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可以帮助术者在直视下直接解除宫腔粘连,从而达到增加月经量,提升受孕成功率的治疗效果。但是,宫腔粘连经宫腔镜分解后很多患者会再次出现粘连,术后的复粘多见于中、重度粘连患者。本研究目的在于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共同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因素,归纳宫腔粘连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这对于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契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宫腔粘连的病因、病机、诊疗进展、证候相关因素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宫腔粘连患者及行宫腔镜检查无宫腔粘连病例的相关临床数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海南地区人群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及证候分布规律。为海南地区宫腔粘连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并体现祖国医学“治病求本”、“治未病”的思想。1.采用问卷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海口市中医医院妇科住院部及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提示为宫腔粘连病例100例作为试验组,按1:1 比例配比调查100例非宫腔粘连的女性为对照组(行宫腔镜检查提示正常宫腔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信息。2.通过采集患者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归纳其年龄、民族、身高、体重、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既往病史、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月经史、孕产史、宫腔操作史等与发病的关系。3.通过采集四诊数据,归纳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4.数据处理:应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分布分析,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宫腔粘连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纳入宫腔粘连患者100例。所纳入病例中,高发病率的年龄段为31-40岁,占60%,宫腔粘连高发年龄为32岁。2.宫腔粘连组100例患者中,汉族最多占95%;黎族占3%,壮族占1%,其它民族占1%。3.非宫腔粘连组和宫腔粘连组在体重、身高、BMI上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100例宫腔粘连患者有82%生活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有18%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非宫腔粘连组有72%生活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有28%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5.对100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文化程度及职业调查,文化程度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学历占5%,初中学历占29%,高中学历占9%,中专学历占6%,大专学历占20%,大学本科占2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大专及以上较高学历者占大部分,为51%;职业调查中发现无业者最多,占38%,其次为公司职员占25%,个体经营者占9%,教师8%,医务人员6%,其余职业所占比例均小于5%。6.两组婚姻状况进行卡方检验,P=0.006<0.05,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非宫腔粘连组中未婚有1例占1%,已婚有97例占97%,离婚未再婚有1例占1%,离婚后再婚有1例占1%;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未婚有10例占10%,已婚有85例占85%,离婚未再婚有3例占3%,离婚后再婚有2例占2%。宫腔粘连组未婚人数明显多于非宫腔粘连组,已婚人数明显少于非宫腔粘连组。7.在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既往无其它疾病的有84例(84%);有13例(13%)患有一种其它疾病,其中肝脏疾病6例,大动脉炎1例,甲状腺纤维瘤1例,膀胱炎1例,胃溃疡1例,痔疮1例,阑尾炎2例;有3例(3%)患有2种其它疾病,其中肝脏疾病+糖尿病1例,肝脏疾病+严重外伤1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后甲减)1例。8.100例宫腔粘连患者合并其它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支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卵巢肿瘤等,其中合并1至7种妇科疾病的患者占64%,合并1种28例(28%),2种23例(23%),3种以上的占13例(13%);其中合并妇科炎症(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衣原体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的有61例占61%;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在曾患有几种妇科疾病上χ2=9.081,P=0.003<0.05,两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0.04<0.05,OR=1.482,患有妇科疾病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在是否有妇科炎症项目中,两组行卡方检验提示χ2=7.227,P=0.007<0.05,两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宫腔粘连组的妇科炎症例数明显高于非宫腔粘连组的妇科炎症例数;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08<0.05,OR=0.463,单纯的妇科炎症不是宫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9.用几种避孕方式使用卡方检验,χ2=27.530,P=0.000<0.05,两组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宫腔粘连组避孕人数明显多于非宫腔粘连组,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几种避孕方式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对于是否使用避孕套、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是否使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两组P<0.05,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宫腔粘连组避孕使用各种避孕方式的人数明显多于非宫腔粘连组。10.对比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在饮酒、熬夜、紧张状态、平时体质情况等方面P>0.05,两组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在吸烟、性情、精神压力上P<0.05,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吸烟和精神压力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11.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对比平素腹痛情况,行秩和检验Z=-2.248,P=0.025<0.05,两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非宫腔粘连组有24例(24%)存在平素腹痛,宫腔粘连组有40例(40%)存在平素腹痛,宫腔粘连组平素腹痛人数明显多于非宫腔粘连组。12.用卡方检验对比非宫腔粘连组和宫腔粘连组的过敏史,χ2=12.054,P=0.001<0.05,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用二元Logistc回归分析OR=4.429,过敏史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13.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使用卡方检验对比家族遗传病,χ2=7.254,P=0.014<0.05,两组存在显着差异。宫腔粘连组有家族遗传病的有7例(7%),非宫腔粘连组均无家族遗传病。14.两组将月经初潮年龄、月经是否规则、经期范围、周期范围、血块、痛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月经量对比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粘连组月经量少的患者明显多于非宫腔粘连组,月经量较前减少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15.怀孕总次数(包括流产次数在内)、流产总数、人工流产次数、稽留流产次数、清宫次数、宫外孕次数、曾进行宫腔操作次数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育个数、药物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剖宫产次各项P>0.05,两组不存在差异。宫腔操作和在妊娠期行宫腔操作行卡方检验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宫腔操作次数和在妊娠期行宫腔操作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这两项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流产、人工流产、稽留流产、清宫、曾进行宫腔操作、曾在妊娠期行宫腔操作均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宫外孕不是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16.证候分布:单纯只有1种证的72例(72%),合并2种证的有27例(27%),合并3种证的有1例(1%)。其中肝郁证最多,第二是肾虚证,第三是肾虚血瘀证。结论:经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本组病例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患有妇科病、避孕、吸烟、精神压力、过敏史、月经量减少,宫腔操作特别是在妊娠期的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稽留流产、清宫。证候分布肝郁证最多,第二是肾虚证,第三是肾虚血瘀证。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证候分布特点应当在临床工作中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规范操作,帮助患者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6](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郭丙胜[7](2016)在《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的诊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站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患者48例,常规化验血象,行子宫与附件B超和妇科检查,对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确诊为慢性盆腔炎者给予抗生素、布洛芬和中药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辅以心理疏导与安慰,其他病变给予手术治疗。结果:诊断为慢性盆腔炎10例,行单纯药物治疗痊愈8例。大网膜粘连、肠粘连及盆腔粘连者33例,行粘连松解后痊愈31例,好转2例;慢性输卵管炎和积液6例,切除病变输卵管后症状消失;合并阑尾炎5例,行阑尾切除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盆腔静脉淤血症者5例,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4例,减轻1例。结论:引起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为盆腔粘连、腹腔粘连、慢性盆腔炎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诊断时除常规检查外,应重视手术探查,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同时注意心理疏导与安慰。
赖映华[8](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盆腔静脉内径大小以及静脉流速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的68.57%(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结扎术后的盆腔静脉瘀血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着。
丘苑清[9](2015)在《柴胡疏肝散不同加量对治疗输卵管结扎术下腹部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保健院在2012年6月一2013年10月期间随机收治经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收治患者感到下腹部疼痛的有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95.0%,对照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75.0%,2组治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很好缓解患者下腹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燕,陈容[10](201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心、肝、肾及血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着,值得应用。
二、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逍遥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诸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愈率对比: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2)支原体感染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辨证论治 |
1.4 中医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发病因素 |
2.3 病理类型 |
2.4 卵巢癌的分期 |
2.5 诊断技术 |
2.6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 |
3. 肿瘤、慢性炎症和支原体之间的研究进展 |
3.1 肿瘤和慢性炎症 |
3.2 肿瘤和病原体 |
3.3 肿瘤组织中存在支原体感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卵巢癌的中医证型规律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卵巢癌患者的基本信息 |
4.2 病理特点 |
4.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4.4 卵巢癌患者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二、支原体感染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标本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标本组织收取的原则 |
2. 实验原理与引物信息 |
3.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 材料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 DNA抽提 |
4.2 PCR反应 |
4.3 二轮PCR反应 |
4.4 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 |
5. 检测结果 |
5.1 DNA电泳图 |
5.2 第一轮PCR结果—16S-rRNA扩增结果 |
5.3 第二轮PCR结果—Uu和Hom扩增结果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结果分析 |
2.1 卵巢癌的中医证型规律分析 |
2.2 卵巢癌组织中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分析 |
3. 卵巢癌与支原体感染的初步探讨 |
3.1 卵巢癌与生殖道炎症 |
3.2 女性生殖道菌群 |
3.3 支原体感染与炎症反应 |
3.4 卵巢癌组织中存在支原体感染 |
4. 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泰文版中医体质表及保健方案的编译与制定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二 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设计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历代医家对不孕症的认识 |
1.1 不孕症病名沿革 |
1.2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
1.3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辨证分型 |
1.4 古代医家论不孕症的治则治法 |
1.5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
1.6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辨证分型 |
1.7 现代医家论不孕症的治则治法 |
2.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方案 |
3.流行病学调查 |
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与辨证论治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统计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频数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2.4 因子分析 |
2.5 辨月经周期用药的分析 |
讨论 |
1.关于核心药物的应用与解读 |
2.关于性味归经类别的归纳与分析 |
3.关于聚类分析的配伍意义 |
4.关于因子分析的诠释组方功效 |
5.关于月经周期辨证用药的基本规律探讨 |
6.典型病例举隅 |
7.不足与展望 |
王秀霞教授辨治不孕症的学术思想探讨 |
1.重视肝肾,兼顾脾胃 |
2.循经周期,遣方用药 |
3.中西结合,病证相参 |
4.注重情志,身心同治 |
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宫腔粘连中医证候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学对宫腔粘连研究进展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临床诊断 |
三、西医治疗方法 |
第二节 宫腔粘连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医家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
三、中医药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 |
二、西医诊断标准 |
三、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
七、质量控制 |
第二节 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一、年龄对比 |
二、一般情况对比 |
三、既往病史对比 |
四、避孕方式调查 |
五、生活方式、性情、精神压力及紧张状态对比 |
六、平素腹痛情况 |
七、过敏史调查 |
八、家族遗传病调查 |
九、月经孕产史调查 |
十、本组宫腔粘连患者证候分布趋势 |
第四节 讨论 |
一、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探讨 |
二、本组宫腔粘连患者证候分布趋势 |
三、结论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五、设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诊断结果 |
2.2 药物治疗 |
2.3 手术治疗 |
3 讨论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腔血流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柴胡疏肝散不同加量对治疗输卵管结扎术下腹部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中的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 |
3 对患者的观察指标[2] |
4 统计学处理 |
5 对患者临床的研究结果 |
6 讨论 |
7 结语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盆腔血流及频谱形态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逍遥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诸症的疗效观察[J]. 申永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0)
- [2]支原体感染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辨证分型规律[D]. 温兆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D]. 林绮莉(ONCHINA PRASONGSUK).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王秀霞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的研究[D]. 刘欣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宫腔粘连中医证候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魏竞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7]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下腹痛的诊治[J]. 郭丙胜. 甘肃医药, 2016(07)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疗效观察[J]. 赖映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5)
- [9]柴胡疏肝散不同加量对治疗输卵管结扎术下腹部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丘苑清. 黑龙江医药, 2015(02)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李燕,陈容. 吉林医学,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