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闫文虎[2](2006)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为理论基点,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而从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对台军事斗争战略等高度,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论文的理论支撑点。主要讨论了国家安全的概念及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及其特点,全球化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国家安全的几个方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我国的新安全观,并引入全文。 第二章,全面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类型、成因、特点和趋势及对世界的影响。认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产物,战争也刺激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向极端化方向发展。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的恐怖主义泛滥,教派冲突不断,笔者认为这也是战争刺激下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表现。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周边地区的影响,分析了东南来、南亚、中亚、俄罗斯车臣地区及其阿富汗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如社会动荡、跨国犯罪、伊斯兰语境下的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等。 第四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主要特点和分布情况,其次,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条件下,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安稳定的伊斯兰因素,分析了东突恐怖组织是理论基础、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提出东突恐怖组织是伊斯兰极端化语境下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最后,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我国西北穆斯林地区发生的原因。重点指出了国际伊斯兰世界包括伊斯兰极端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慈善机构和有些国出于战略上需要对我国东恐怖主义的支持,对西北地区的宗教渗透。 第五章是前四章分析后得出综合结论,主要论述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催生下东突恐怖组织对我国西部安全稳定的影响,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对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了东突组织与台湾“台独分裂势力”联系及其对未来国家对台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准备工作的战略牵制。此外,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周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泛滥对我国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打击制毒、贩毒和运毒等边境安全的影响,分析了美国以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为由全面进驻中亚地区、重返东南亚,全面渗透南亚,控制阿富汗对我国地缘政治产生的震荡。 第六章,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历史分析中得出了几点经验教训。发展西部经济,提高包括穆斯林群众在内的物质文化水平,因为经济问题是诱发伊斯兰极
骆民[3](1992)在《苏联东欧问题研究资料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王来金[4](2001)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试图通过对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发展趋势及内在矛盾的考察,对未来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路作一宏观思考和把握。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全球化的考察以及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第二章主要通过对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内在矛盾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作一阐述。第三章,通过对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关系的考察,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作一阐释。第四章,立足于以上分析,对未来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作一宏观思考。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全球化概念的起源、主要流派及当今全球化的特点。根据以往研究和马克思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世界一体化,它既是生产力发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结果,也是资本追逐利润无限扩张的结果。全球化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将被否定的过程。当今的全球化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同时进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第二章主要探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本文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可能的。从文化的客观受动性看,文化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一体化必然要在文化观念上反映出来。从文化的主体性看,文化是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必然要求人们在对现实公共问题的解决上采取一种共同立场,形成一种全人类意识。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人们必须要达成一定的文化共识。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一是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全球文化的趋同。在经济上对市场经济的承认,在政治上对民主、人权观念的承认,在思想上对道德正义的共识。二是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共识的出现。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经济、政治规则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共识。三是在文化思维方式上,世界共同体意识的出现。例如各种以解决生态失衡、人口、世界和平等全人类问题为宗旨的世界民间组织的出现。文化全球化并不是指出现一个存在于具体民族文化之外的新的文化,而是指立足于具体民族文化之上的一种文化共识的出现。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有着严格界定和区域界限。第一,它只存在于全球公共问题领域。第二,它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文化规范。在全球化中永远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有着具体模式的世界文化,谁在那个领域内对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的文化共识最多,谁就在这个领域代表着世界文化。 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依然有着存在的合理性和内在根据。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它改变了民族文化地域生成的狭隘性,实现了文化意义的世界生成;它打破了民族文化历史演进的孤立性,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全
刘颖[5](2013)在《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文中提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对于21世纪的国际社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人将其喻为21世纪第一个新型地区组织,带有颠覆冷战传统的性质,负有建构新型国际秩序的使命。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6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2年的光辉历程。上合组织从最初的由中、俄、哈、吉、塔、乌六国为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成立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发展成为现在集安全、经济、政治、文化为一体的多领域、全方位的国际性合作组织,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开始,围绕在其今后的发展前景上的问题和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持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不乏一些悲观论者。本文主要运用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比较分析法,以上合组织中两大核心成员国--中国与俄罗斯在该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为论点,对组织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展开分析和论述。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第二章讲述了上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上合组织成立的国际背景和上合组织的成立过程;接下来的两章是论文的重中之重,第三章从国际政治、地区安全事务、经济发展和国家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中的共同战略利益,并从两国所面临的相同的国际环境、战略任务、外部威胁以及相似的外交理念等角度探究两国拥有如此广泛一致的战略利益的原因;第四章则从中俄两国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定位、在上合组织中的发展重点、利用组织打击“三股势力”以及组织未来发展的具体问题角度客观分析了两国在上合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差异,指出俄罗斯的“亲西方”外交传统、“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因素的消极影响是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源;最后一章是对中俄在上合组织中合作前景的展望。上合组织未来的发展与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上合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受中俄关系的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中俄关系。展望未来,作者认为,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内的合作前景必将是美好而光明的。
方舟[6](1992)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文中研究说明 这是去年10月发生在莫斯科的一幕:正在开会激烈辩论苏联前途的立法者们突然中断会议,退出会场,来到街上加入了熙熙攘攘排队的人群。这些人排队并非是为了争购食品,而是为了得到一本由莫斯科圣公会赠送的《新约全书》。更早些时候,有4500名新教徒成群结队地涌向苏联第一所福音派教会的培训学校。在主显节的长老会大教堂,如今每周要举行200来次俄罗斯东正教的洗礼。据报道,在苏联各地都出现了自从1917年来就未见到过的宗教热。在东欧的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以至在号称已消灭了一切宗教组织的阿尔巴尼亚,也都出现了一股为追求“心灵安宁”的宗教热流。拥有4.32亿人民的苏东地区可以说正在成为世界上最虔诚的“圣地”。去年年底,来自全欧洲的135名大主教云集梵蒂
张丽英[7](2012)在《论当今社会宗教仍然能够存在的原因》文中认为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生产力迅速增长,科技飞速进步、人类整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的同时,宗教也呈多样化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在一些地方颇有升温之势。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宗教存在的根源远未消除,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本文将从三大部分对当代世界宗教仍然存在并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宗教概念等相关内容。深入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就会发现,宗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宗教对许多国家的内政外交都有重要影响;宗教问题对当今国际政治有深刻影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当代社会宗教仍然能够存在的客观原因。分别是对自然奥妙认识的不足及社会矛盾和苦难的存在。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使人们正确认识宗教,了解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宗教存在的根源消除,宗教的消亡也是必然的。宗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社会的其他方面一样,在当代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些,都迫切地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当代世界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吸取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第三部分同样从两方面说明在当今社会宗教能够存在的主观因素。宗教中道德伦理的真善美等精华成分与部分普世价值相一致,而宗教社会功能的积极方面可以起到维护社会既定秩序的作用。这也为宗教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有利的土壤。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宗教领域中的努力方向,与其钻研宗教如何消亡,不如想办法建设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极大丰富的理想社会。对于某些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传统宗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要积极利用传统宗教中有益的文化成分,使之有助于社会文化建设。
徐晓丽[8](2015)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仰在人的精神图谱中居于核心位置,信仰状况是社会状况的缩影,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沉浮。西方历经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业已表明,单纯的物质繁荣不能导向人的真正幸福。吸取前车之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关注精神家园的建设,引领民众过有科学信仰的生活是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应然选择。以科学性和价值性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但是,在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人在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过程中,人的精神尤其是信仰的迷失,使得人难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呈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危机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选择也受到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关系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大学时期是信仰选择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于是,从教育的视角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选择信仰便具备了合法性和必要性,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即是顺势而为。围绕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一主题,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分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概念的界定是学术分析和探究的逻辑起点。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便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难达共识。在明确界定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四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进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的科学性和信仰方式的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了完备的科学形态。但作为一种理性信仰,人们难以自发形成、自觉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把握基础之上的,这就呼唤教育的介入,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备了必要性与合法性。另外,从发生学意义上为马克主义信仰教育作以必要的历史旁注,宏观勾勒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轨迹,目的是总结经验、以兹借鉴,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第二部分系统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进一步展开的出发点。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紧迫局面。环视国际局势,西方发达国家科技经济的领先局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徘徊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肆意冲击均在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回顾国内形势,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同步约束机制滞后、党风不严的恶劣影响、非主流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惯性侵蚀皆在冲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必须正视大学生信仰的西化、物化和分化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高校现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教育者重知识教育轻信仰教育的错误观念依然存在,信仰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创新以及部分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模糊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第三部分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建立在信仰基本知识教育基础上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构筑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生追求和构建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哲学基础。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无神论教育的主题是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生命观。现时代的科学无神论教育的要点有二,一是厘清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与追求神圣性、保持内心的神圣感与敬畏之心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把握好无神论教育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信仰教育的内容包括引导大学生崇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生理想)、追求社会本位的幸福(人生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为指向)、为人民而死,死得其所(观照死亡)。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教育(社会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包括坚定“两个必然”,把握“两个决不会”,依托共同理想,构筑中国梦。第四部分论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推进路径。成熟的信仰教育要求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内在统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创新应在遵循主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对终极关怀的引领与对现实困惑的回应相结合、信仰教育生活化与政治性相结合、正面“灌输”与比较批判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体系。理论讲授法、情意感染法和实践教育法是其中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机制建设,健全信仰教育组织管理机制,完善课堂教学实施机制,构建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总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恢宏的事业,未来任重而道远。
王丹娟[9](2010)在《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信仰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①而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对大学生实施正确而科学的信仰教育。本论文在阐释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发展、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功能、宗教信仰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以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作为研究的背景,以大学生目前信仰的现状作为分析的切入点,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在综合、分析、提炼中完成对本论题的研究。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的阐述,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前提。第二部分是对宗教和宗教信仰的解读,具体阐述: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发展、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功能以及宗教信仰及其特征。第三部分以河南省开封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调查,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第四部分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宗教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论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意义,并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试图提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一些新的可行的对策:清醒认识世界宗教局势、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征、树立科学的信仰教育理念、坚持科学有效的信仰教育原则、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为信仰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采取多种信仰教育方法和途径等等。第六部分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研究前景的展望。
周武忠[10](2001)在《理想家园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风格的分析和植物、假山与石景的比较,也涉及理水和建筑等其他造园要素。 研究表明,中西园林艺术由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造园思想不同,两者在风格和形态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从总体上看,中国园林由于受儒、道、释的影响而崇尚自然,并在禅宗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发展成自然写意主义山水园的风格。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起源,其原型是古典世界的几何规则式园林。之后由于欧洲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平衡,而在西方世界内部先后出现了16、17世纪以“第三自然”为特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和18世纪英国的写实主义自然风景园。前两者均深受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影响,但意大利园林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法国园林的专制主义表现在造园风格上形成了差异;第三者则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农业生产方式、经验主义哲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晶。 中西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造园风格的差异体现在植物、假山和石景、水法,以及园林建筑等造园要素上。中国古典园林在假山叠石、植物的写意式配置和园林意境的创造上最为突出,用以追求“自然之本质”;而树木修剪术、几何图案式花圃、植物迷宫、丛林、水法和园林雕塑是西方规则式园林的特色,主要表现“秩序和控制”;英国风景园则以疏林草地等“写实主义自然”见长。它们都是可资现代造园和景观营建时借鉴和利用的优良的传统元素。 尽管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如此之大,两者在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审美心理的形成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由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即人类的同一性所决定的。这一深层的原因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的一切造园活动,不论是规则式的还是自然式的,都表明我们人类想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园,寻求伊甸园。
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 |
第一节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 |
一、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 |
二、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 |
三、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影响 |
四、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全球化运动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互动关系 |
一、全球化运动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促进作用 |
二、全球化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阻碍作用 |
第三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伊斯兰极端主义破坏国家主权和和领土完整,威胁国家军事安全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为全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诱发了世界性伊斯兰国际恐怖主义 |
三、伊斯兰极端主义催生的暴力恐怖活动,扰乱了所在国的经济利益,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秩序 |
四、伊斯兰极端主义宣传政教合一,煽动教派冲突和颠覆现政权,引发社会动荡,对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造成威胁 |
五、伊斯兰极端主义对所在的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 |
六、伊斯兰极端主义对环境安全的威胁 |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着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我国的新国家安全观 |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二、我国新安全观的主要特征 |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我国的安全问题 |
第二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国际形势 |
第一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内涵及特点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基本内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主要特点 |
第二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一、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失败 |
二、伊斯兰世界尚未从根本上做好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准备 |
三、二战后超级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及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激发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特别是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
四、一些国家把宗教复兴作为进行团结人民,统一思想的有力武器 |
五、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神权统治的建立把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高潮 |
六、巨额石油收入为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七、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世界格局的力量平衡,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为伊斯兰复兴运动提供了国际空间 |
八、伊斯兰教复兴与改革的历史传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内因 |
第三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世界的影响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使传统的宗教生活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宗教势力不断扩大,社会的宗教气氛浓厚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导致了中东伊斯兰世界的重组分化,诱发了中东地区性冲突和战争,使一些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政局动荡不稳、经济发展迟滞 |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加强了泛伊斯兰国际组织的影响,为国际社会多极化进程增添了力量 |
四、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使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和势力迅猛发展到世界各地 |
五、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诱发下的世界性伊斯兰恐怖主义,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
六、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活动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和实行霸权政策提供了借口 |
七、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兴起,还破坏了所在的历史文化,破坏了世界文明 |
第三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的中亚局势 |
一、中亚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在中亚兴起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
三、中亚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四、当代伊斯兰教复兴对中亚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车臣—伊斯兰极端主义催生下的民族分裂恐怖活动的“圣地” |
一、俄罗斯伊斯兰教信仰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尤其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车臣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 |
三、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车臣和北高加索地区泛滥成灾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南亚: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诱发下的教派冲突和恐怖“天堂” |
一、南亚穆斯林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南亚的影响 |
三、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原因 |
第四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东南亚各国影响 |
一、东南亚各国的伊斯兰教情况 |
二、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 |
三、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原因 |
第五节 阿富汗—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世界恐怖主义的摇篮 |
一、亲苏政权的建立和苏联的入侵催生了伊斯兰复兴,各种伊斯兰组织成为抵抗侵略的中坚力量 |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与阿富汗军阀混战相因相果,互相影响,催生了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产生 |
三、塔利班极端政权的建立使阿富汗成为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摇篮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基地 |
四、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富汗的泛滥,使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世界级“毒源”地 |
第四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穆斯林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伊斯兰教的主要特点 |
一、信教民族多,分布广,居住集中 |
二、教派多,影响大,地方特色浓厚 |
三、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
四、伊斯兰教对广大穆斯林影响深远 |
五、伊斯兰教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广大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爱教爱国意识不断增强 |
六、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第二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影响 |
一、宗教氛围异常浓厚 |
二、恢复或变相恢复的宗教封建剥削制度在一些地方开始回潮和升温 |
三、教派纷争时常不断 |
四、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 |
五、排挤和打击爱国宗教人士,争夺寺院讲经权 |
六、伊斯兰极端势力活动猖撅 |
第三节 “东突”恐怖组织—伊斯兰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结合 |
一、东突恐怖主义的理论基础 |
二、“东突”恐怖组织活跃的四个阶段 |
三、东突恐怖主义的活动特点 |
四、“东突”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我国西部发生的原因 |
一、全球性的伊斯兰复兴思潮的兴起和国际泛伊斯兰组织的渗透刺激了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升温 |
二、国外各种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煽风点火使西北地区的伊斯兰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复杂 |
三、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是非法宗教势力猖撅的原因之一 |
四、民族问题引发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产生 |
五、从文化内质上讲,伊斯兰教传统信仰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成为非法宗教势力产生的原因之一 |
六、伊斯兰教本身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政治参与性为极端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
第五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安全 |
第一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地缘安全的影响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使我国周边地区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泛滥,从而加剧周边地区的动荡和不安,进而影响我国边疆安全 |
二、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介入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我国的地缘环境发生不利于我国的变化,也使上海合作组织地位和作用面临挑战 |
第二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一、危害社会政治稳定 |
二、影响各民族的大团结 |
三、使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复杂化、国际化,也使已解决的边界问题前途不明朗 |
第三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从我国内部环境讲,恶化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影响了外资引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二、从外部讲,极端伊斯兰宗教组织恐怖活动的泛滥,使得我国的能源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增大 |
三、伊斯兰恐怖主义兴起和我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与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影响我国与周边地区的商品贸易、劳务输出、海外企业的正常运转及海外人员的安全 |
第四节 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影响我国的对台做军事斗争的战略 |
一、从地缘角度看,台湾与新疆位于中国薄弱边缘地带 |
二、“东突”恐怖势力与“台独”势力开始联合,从战略上互相策应 |
三、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挟新疆以制台海”的图谋日益显现 |
第六章 历史的沉思 |
一、经济问题是诱发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最主要因素,也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途径 |
二、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严防宗教干涉教育,杜绝伊斯兰极端思想对学校的渗透 |
三、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工作 |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以抵抗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 |
五、加大管理,力争使我国的伊斯兰教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透明化 |
六、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力度 |
七、加强基层政权和党组织建设,增强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力度 |
八、加强军队打击、威慑恐怖主义的能力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4)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全球化的文化视野 |
第一节、全球化概念、理论和历史 |
一、全球化概念的起源 |
二、西方全球化研究理论综述 |
三、西方当代全球化研究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及其时代意义 |
一、关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本质 |
二、关于全球化的具体成因 |
三、关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
第三节、全球化的文化视野 |
一、全球化的理论逻辑 |
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全球化中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化 |
第一节、文化全球化的可能性和表现 |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在根据 |
二、文化全球化的表现 |
第二节、文化全球化的界限 |
第三节、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及其消解 |
一、民族文化存在的历史根据 |
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存在历史根据的消解 |
第四节、全球化中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
一、民族文化在全球化中存在的根据 |
二、全球化中民族文化功能的转化 |
第五节、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简析 |
第六节、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的特点 |
一、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
二、文化民族性的变与不变 |
三、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
第三章 全球化中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第一节、全球化中的文化融合 |
一、民族文化融合的内在根据 |
二、全球化何以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文化的融合及其界限 |
一、文化融合的界域 |
二、阻止文化融合的几个因素 |
三、文化融合界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第三节、民族文化融合中的文化同化 |
一、全球化中文化同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二、文化同化与文化殖民主义的区别 |
第四节、文化融合中的一元与多元格局 |
一、世界文化的一元与多元界定 |
二、西方文化不会一统天下 |
三、评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
第五节、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冲突 |
一、文化冲突的根源 |
二、全球化中强化文化冲突的要素 |
三、文化冲突的两大领域 |
四、文化冲突的强度与烈度 |
第六节、文化融合与冲突的制度思考 |
第四章、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 |
第一节、当代中国的文化国情 |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 |
二、中国的文化国情(价值定位、历史定位、主体定位) |
第二节、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现实定位 |
一、文化特征上的民族性 |
二、文化方向上的社会主义 |
三、文化内容上的现代化 |
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几个难题 |
一、生活信仰的建设 |
二、道德约束机制的重建 |
三、意识形态公共领域与社会生活私人领域关系问题 |
四、文化整体主义倾向与个性化现实的统一问题 |
五、民族文化的传统认同与现代认同的关系问题 |
六、中华民族认同与具体民族认同的关系问题 |
七、文化的教化与消费功能的统一问题 |
八、伦理政治文化与制度政治文化关系问题 |
九、文化的生态平衡问题 |
参考书目 |
论文文献 |
后记 |
(5)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研究现状 |
1.2.3 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
第2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2.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 |
2.1.1 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意义、经济、安全问题凸显 |
2.1.2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 |
2.2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过程 |
2.2.1 “上海五国”机制 |
2.2.2 上海合作组织 |
第3章 中俄在上合组织中的共同战略利益及其原因 |
3.1 中俄在上合组织中的共同战略利益 |
3.1.1 共同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
3.1.2 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
3.1.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3.1.4 巩固中俄新型国家关系 |
3.2 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原因 |
3.2.1 中俄两国对当今世界局势有着一致或相近的看法 |
3.2.2 中俄两国都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
3.2.3 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着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战略任务 |
3.2.4 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
3.2.5 中俄两国有着相似的外交理念 |
第4章 中俄在上合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差异及其成因 |
4.1 中俄在上合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差异 |
4.1.1 中俄两国对中亚有着不同的政治定位 |
4.1.2 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的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 |
4.1.3 中俄两国在利用上合组织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存在差异 |
4.1.4 中俄两国在组织扩员问题上态度不同 |
4.2 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存在战略利益差异的成因 |
4.2.1 俄罗斯亲西方外交传统的影响 |
4.2.2 “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 |
4.2.3 美国因素的消极影响 |
第5章 中俄在上合组织中的合作前景 |
5.1 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 |
5.2 中俄在上合组织和中亚的合作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论当今社会宗教仍然能够存在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当代世界宗教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宗教基本问题阐述 |
2.1 宗教的概念 |
2.2 宗教的两面性 |
2.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2.3.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
2.3.2 揭示宗教发展规律 |
2.4 宗教的发展 |
2.5 宗教的现实存在 |
第三章 宗教存在的客观条件 |
3.1 对自然奥妙认识的不足 |
3.1.1 社会初期 |
3.1.2 当代社会 |
3.2 人类社会矛盾和苦难的继续存在 |
3.2.1 宗教冲突 |
3.2.2 战争苦难 |
3.2.3 贫富差距 |
3.2.4 腐败现象 |
第四章 宗教存在的主观因素 |
4.1 部分普世价值的凝结 |
4.1.1 博爱的理念 |
4.1.2 平等的理念 |
4.1.3 宽容的理念 |
4.1.4 慈善的理念 |
4.2 维护社会既定秩序的需要 |
4.2.1 宗教与政治 |
4.2.2 宗教与经济 |
4.2.3 宗教与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阶级分析方法 |
1.3.2 历史分析方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1.3.4 系统分析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4.1 从三个维度清晰解读“信仰”内涵 |
1.4.2 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依据 |
1.4.3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个人生活信仰的内容 |
第2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本范畴的界定与阐释 |
2.1.1 信仰 |
2.1.2 马克思主义信仰 |
2.1.3 信仰教育 |
2.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的科学性 |
2.2.2 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的科学性 |
2.2.3 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 |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2.3.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立 |
2.3.2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2.3.3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3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演进及经验 |
3.1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 |
3.1.1 教育目标的确立与优化 |
3.1.2 教育内容的形成与完善 |
3.1.3 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
3.2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经验 |
3.2.1 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
3.2.2 在理论创新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3.2.3 在实践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4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紧迫局面 |
4.1 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大学生信仰面临西化风险 |
4.1.1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经济的领先局面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 |
4.1.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态势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
4.1.3 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信仰生成 |
4.2 转型期的国内社会环境使大学生信仰存在物化、分化风险 |
4.2.1 市场经济的同步约束机制滞后消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
4.2.2 党风不严及腐败问题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 |
4.2.3 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因素解构马克思主义信仰 |
4.3 高校现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
4.3.1 重知识教育轻信仰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 |
4.3.2 信仰教育体制、机制亟待优化创新 |
4.3.3 部分教育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模糊 |
第5章 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 |
5.1 信仰基本知识教育 |
5.1.1 把握“什么是信仰” |
5.1.2 思考“信仰的价值何在” |
5.1.3 了解“如何选择和确立信仰” |
5.2 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
5.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
5.2.2 科学无神论教育 |
5.3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生追求教育 |
5.3.1 崇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5.3.2 追求社会本位的幸福 |
5.3.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3.4 为人民而死的终极观照 |
5.4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教育 |
5.4.1 坚定“两个必然” |
5.4.2 把握“两个决不会” |
5.4.3 依托共同理想,构筑中国梦 |
第6章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 |
6.1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 |
6.1.1 主导性原则 |
6.1.2 系统性原则 |
6.1.3 科学性原则 |
6.1.4 主体性原则 |
6.2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总体要求 |
6.2.1 引领终极关怀与回应现实困惑相结合 |
6.2.2 信仰教育生活化与政治性相结合 |
6.2.3 正面“灌输”与比较批判相结合 |
6.2.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6.3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方法 |
6.3.1 理论讲授法 |
6.3.2 情意感染法 |
6.3.3 实践教育法 |
第7章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机制建设 |
7.1 健全信仰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
7.1.1 强化校级管理 |
7.1.2 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7.1.3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
7.2 完善课堂教学实施机制 |
7.2.1 实现教学内容与信仰教育相衔接 |
7.2.2 调动“教师”和“学生”双重积极性 |
7.2.3 推进优质教材编写 |
7.2.4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嵌入信仰教育课程 |
7.3 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
7.3.1 共建共享社会实践基地 |
7.3.2 扶持大学生“红色社团” |
7.3.3 抢占网络信仰教育阵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信仰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方面的研究 |
2、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论文基本结构 |
3、研究方法 |
二、宗教与宗教信仰解读 |
(一) 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发展 |
(二) 宗教的本质 |
(三) 宗教的功能 |
1、宗教的心理功能 |
2、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
3、宗教的文化功能 |
4、宗教的社会功能 |
(四) 宗教信仰及其特征 |
1、神圣性 |
2、个体性 |
3、选择性 |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透视—基于对河南省开封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
(一) 抽样设计与样本数据 |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结果 |
2、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征分析 |
(三)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根源 |
1、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
2、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片面,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 |
3、周围环境的影响 |
4、国内“宗教热”与境外宗教的影响 |
5、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 |
四、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信仰教育 |
(一)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其成长的影响 |
1、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 |
2、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
(二) 信仰教育的意义 |
1、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是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
2、从个人层面来看,这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 |
3、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需要 |
(三)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对信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2、信仰教育内容落后于社会生活现实 |
3、信仰教育方法比较单一 |
4、信仰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
五、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应对之策 |
(一) 清醒认识世界宗教局势 |
1、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宗教发展状况 |
2、当今国际宗教问题的特点 |
(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策略之举 |
1、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征 |
2、树立科学的信仰教育理念 |
3、坚持科学有效的信仰教育原则 |
4、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 |
5、为信仰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
6、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 |
7、采取多种信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理想家园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
1.1.1 本研究的目的 |
1.1.2 本研究的范围 |
1.1.2.1 关于“中西” |
1.1.2.2 关于“古典” |
1.1.2.3 对比时期确定的依据 |
1.1.2.4 对“园林”的界定 |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
1.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想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
1.4.1 有助于把握中西园林艺术的真面貌 |
1.4.2 有助于扩大园林学研究的领域 |
1.4.3 寻求中西园林的共同的发展规律 |
1.4.4 为创造新的造园艺术风格提供历史借鉴 |
第一部分 造园风格研究 |
2 中国古典园林 |
2.1 研究概况 |
2.2 发展轨迹 |
2.3 中国风格的形成 |
2.3.1 崇尚自然 |
2.3.2 写意手法 |
2.4 园林意境的创造 |
2.4.1 诗画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
2.4.2 独特的时空意识 |
2.4.3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
3 西方古典园林 |
3.1 研究概况 |
3.2 发展轨迹 |
3.2.1 西方园林的起源 |
3.2.2 古希腊园林 |
3.2.3 古罗马园林 |
3.2.4 中世纪园林 |
3.2.5 意大利园林 |
3.2.5.1 人文主义者园林 |
3.2.5.2 风格主义与造园 |
3.2.5.3 巴洛克园林 |
3.2.6 法国园林 |
3.2.6.1 法国文艺复兴花园 |
3.2.6.2 古典法国式 |
3.2.7 英国园林 |
3.3 西方园林风格的形成 |
3.3.1 意大利花园的特征:“第三自然” |
3.3.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 |
3.3.3 英国自然风景园 |
第二部分 造园要素比较 |
4 植物景观 |
4.1 植物种类 |
4.1.1 中国 |
4.1.2 西方 |
4.2 象征意义 |
4.3 引种交流 |
4.3.1 中国花卉传西方 |
4.3.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西方植物 |
4.4 配置艺术 |
4.4.1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
4.4.1.1 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 |
4.4.1.2 重视“意”与“匠”的结合 |
4.4.1.3 重视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
4.4.1.4 中国士人的植物配置 |
4.4.1.5 中国民间的植树风俗 |
4.4.1.6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 |
4.4.1.7 重视古树名木 |
4.4.2 西方园林植物配置 |
4.4.2.1 树木修剪术 |
4.4.2.2 丛林 |
4.4.2.3 花结园 |
4.4.2.4 绿廊 |
4.4.2.5 花坛、花圃与花境 |
4.4.2.6 草本园 |
4.4.2.7 植物园 |
4.4.2.8 植物迷宫 |
5 假山与石景、水法和建筑 |
5.1 假山与石景 |
5.1.1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 |
5.1.1.1 “台” |
5.1.1.2 海中神山与远景式假山 |
5.1.1.3 土、石结合之山 |
5.1.1.4 近景式写实假山 |
5.1.1.5 白居易与山石审美 |
5.1.1.6 宋徽宗与寿山艮岳 |
5.1.1.7 叠石、匠师与写意式假山 |
5.1.2 西方园林中的石景 |
5.1.2.1 罗马和中世纪花园中的石作 |
5.1.2.2 园林中的雕塑 |
5.1.2.3 让风景直言:洞穴 |
5.1.2.4 让风景直言:假山和岩石园 |
5.2 理水 |
5.2.1 中国园林中的水景 |
5.2.2 西方园林中的水景 |
5.3 园林建筑 |
5.3.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
5.3.2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 |
6 讨论与结论 |
6.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
6.1.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
6.1.1.1 中西园林艺术起源的相似性 |
6.1.1.2 中西园林艺术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
6.1.1.3 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
6.1.1.4 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
6.1.2 原因分析:中西园林艺术的人类同一性 |
6.2 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
6.3 中西园林艺术的精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 意大利建于16~18世纪的别墅一览表 |
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
3 欧洲园林中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景观 |
4 植物的象征意义 |
5 西方献给天神的植物 |
6 西方献给圣人的植物 |
7 部分树种自中国直接传往英国诸岛的日期 |
8 应用于美国南部地区园林中的中国原产植物 |
9 现存的有迷宫的欧洲园林 |
四、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闫文虎. 西北大学, 2006(11)
- [3]苏联东欧问题研究资料索引[J]. 骆民. 今日前苏联东欧, 1992(03)
- [4]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 王来金. 中国人民大学, 2001(11)
- [5]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D]. 刘颖. 南昌大学, 2013(02)
- [6]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重现宗教热[J]. 方舟. 国际展望, 1992(01)
- [7]论当今社会宗教仍然能够存在的原因[D]. 张丽英. 太原理工大学, 2012(10)
- [8]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徐晓丽. 辽宁大学, 2015(06)
- [9]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 王丹娟. 河南大学, 2010(12)
- [10]理想家园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D]. 周武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