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江琳才[1](1977)在《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 要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首先得明确我们所说的质量和能量的意思。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各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因而互相区别。这是粘土那是沙,这是煤炭那是铁,这是油来那是水,各有差异,互有区别,鱼目不能混珠。然而,个性之中有共性,不同的物质也有共同点,这就是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毫无例外地具有一定的量。各种物质一方面以其特殊的质而互相区别,另一方面又以一定的量而互相联系。而且,“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自然辩证法》第47页)物质的量通过那些具体的量表现出来呢?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表现为体积、密度、重量、电荷、质量等,其中最普遍、最根本的表现和量度要算质量。目前,人类已知的自然界所有的物质形态,无不具有一定的质量。无论是宇宙间庞大的天体,还
崔中正[2](2019)在《质能大一统论》文中指出理论成立的预设条件,往往就是该理论的局限性,即理论只能适用于预设条件。质能大一统论既没有预设条件,又能客观反映万物的固有关系和内在本质,揭示世界的最根本最普遍规律,应是万物理论。宇宙大爆炸本身就是质能大一统论的不证之证。质量指物质的量,即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惯性质量、引力质量和相对论质量都是质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计量结果,可有条件地代表质量,但不能等同于质量。能量是质量的另一种形式,可等同于质量,m=E/c2。质能=质量+能量=m+E/c2。
穆雯茜[3](2013)在《质量概念的起源与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理论是以语言严谨着称的,为何质量概念会给人带来如此模糊的理解?牛顿超越了前人,创立了质量概念,为其物理大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究竟是他的哪一点特殊才能造就了这一创造呢?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后,是否就可以摆脱自然哲学,而成为一种不变的真理?质量概念,虽然是一个看似十分平凡的概念,却很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它是一个横跨科学与哲学两个领域的重要概念,但又是怎样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呢?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就必须对质量概念的起源和建立进行细致的考察。基于此,本文对质量建立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从古代思想中的质量概念开始,以物质的量和惯性质量两个维度考察了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质量概念。虽然在他们那里,并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上的质量的概念,但他们的理论对于后来质量概念的建立还是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的。后来的近代先驱们是在对古人的理论的不断修正中进步的。对于质量概念的宗教起源问题,本文则采取了保留的态度。质量概念的真正建立则是来自近代的科学先驱们。中世纪的冲力理论者们、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等等都为牛顿最终创立这一概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质量概念虽然成功地帮助牛顿建立了物理学大厦,却仍是遭到了大量的质疑与批判。细细反思牛顿的质量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形而上学的假说以及其与原子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并未能最终找出牛顿建立质量概念的真正具体过程,仅仅是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动摇物理定律是绝对真理的错误印象,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质量概念的复杂性并更客观地反映出它在科学发展的历史当中所起到的真正作用。
孙昌忠[4](2017)在《关于最新宇宙哲学原理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即对有关"等效原理"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论证伪。其中包括"等效原理"概念的分析和"等效原理"背后的机制等方面的论述。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证伪包含在"等效原理背后的机制"的论述内容中。能量、质量与力量。在该部分的分析论述中,主要阐明了能量、质量与力量这三者各自的物理意义和作用,以及这三者的紧密联系关系。其中包括新的力学概念。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关系。在这部分的理论分析和阐述中,首先总结了物质载波理论中所包括的三大自然物质种类;并从中发现了电荷的本质问题。
张三慧[5](2001)在《也谈质量的概念》文中认为本文从历史发展以及当今的情况出发 ,说明了作者对质量概念的认识 :质量概念的内涵是丰富的 ;相对论质量概念可以而且应该引入 ;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都应该坚持
黄翘炽[6](1960)在《再谈质量问题》文中提出 我在物理教学1959年第11期发表了"略谈质量"一文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确方针的光辉照耀下,同志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见物理教学1960年第1期).在这些意见中,有些是正确的,我表示虚心接受.但是,也应当指出,有些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为此,我愿借此机会,再一次谈谈个人的看法,望同志们批评和指正.
李军[7](2007)在《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持高校间的生态竞争,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强盛。高校在竞争中如何建立自己的强势生态位,明确自己在高校系统中的层次与地位,不仅是高校保持或办出特色的前提,也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在对中国高等学校竞争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高等学校生态位研究与评价、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研究与评价、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环境资源分析和战略定位的逻辑框架进行研究。以教育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和对策。其主要内容如下:1.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竞争理论的流派、特点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探讨了教育生态的生态学特征,概括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生态方面的论述。为高等教育生态竞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2.在对高等学校生态系统含义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学校生态系统的特征、组成要素与结构;界定了高等学校生态位内涵;阐述了具有竞争关系的高等学校依据竞争实力的大小,可以形成竞争排斥、竞争重叠、竞争回避、竞争分离等现象;提出高等学校在定位时可以依据生态位原理做到“市场”细分,从资源、时间、规模、空间、压缩或释放、移动等生态位上考虑,做到生态办学。构建了高校生态位的态势模型、超体积模型、宽度模型、重叠模型、分离模型、适宜度模型和协同进化模型,为高等学校生态位的评价奠定了基础。3.运用高校生态位模型分析了山东省37所高校、按学科类别分类的中国13类高校、按区域分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高校的生态位,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对高等学校生态位态势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高等学校发展过程态的变化一般符合钟形,势的变化呈现S型。并对山东省15所大学资源利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检验得出高校评价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的合理公式组合。评价结果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正确认识所辖高校或区域教育的地位提供参考依据。4.在对高等学校竞争的社会动因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学校生态竞争是由竞争的主体与客体构成的,通过对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的内涵界定,构建了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动力系统结构模型;运用竞争理论、梯度分析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分析、评价高校竞争态势;利用生物演进中的竞争与协同理论和系统结构理论,构建了中国高校竞争分析的动力模型和“四态”解释框架,从静态、动态、势态、生态的角度设计了“三层、三维、三系、三元”结构模型,对于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组合提出建议和设想,为科学合理地认识高校竞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高等学校正确分析竞争的内外因素,有效利用竞争的动力,合理避免竞争的阻力,促进高等学校的有效竞争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5.疏理了现有高等学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与不足,针对目前高等学校评估中存在的误区,确立了高等学校生态竞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中国高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位理论中的生态宽度和生态重叠理论应用到中国高校评价中。在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指标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学校的生态竞争力FA-BP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15所高校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模拟检验。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以及模型丰富了高校评价理论体系。6.从高等学校生态环境的特点出发,将生态理论、战略理论以及国外大学营销理论应用到高校管理中,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竞争环境和资源状况,提出提高高校管理绩效的理想状态组合是:“环境机遇——目标——战略——组织结构——管理系统。”运用系统的思想对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的人力资源和资金等有形资源,以及声誉、形象、知名度等无形资源等进行分析,建立高校喜爱度和高校形象分化模型,确定高校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竞争战略提供了认识基础。7.以生态竞争战略思想为指导,将战略管理理论、高校生态类群理论应用到高校竞争分析中,提出了中国高校竞争的分类、分层的方法和合理定位的理论基础,以及培育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的途径。对高等学校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竞争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国材[8](1981)在《我是怎样对相对论感到兴趣的——兼谈几个有关相对论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I.兴趣来源于好奇和求知 1979年3月14日是伟大的科学家阿耳伯特·爱因斯坦诞生一百周年,囤内科学界进行纪念活动,各地举办了学术报告会,报纸杂志上登载了纪念爱因斯坦的文章,广播对相对论作了大量的宣传。就在这时,我对“双生儿佯谬”问题感到了兴趣。宣传最突出的内容之一是:一个人乘高速宇宙飞船由地球出发在星际旅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地面,可以延缓生命而长寿。我对这样的宣传采取怀疑态度,我认为这种延年益寿的办法是永远办不到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规律,于思维逻辑也是说不通的。于是我寻阅有关相对论的“双生儿佯谬”问题的书籍,没有找到和我的观点一致的看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身没有谈什么“双生儿佯谬”问题,而“双生儿佯谬”是由“运动的时钟走慢”引起的争论。带着问题读书,我就对相对论感到了兴趣。
时景秀[9](2009)在《对公安现役高校发展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认真分析并解决公安现役高等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使公安现役高等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条件是不断解放思想,根本要求是内涵发展,基本途径是走特色之路。
刘成科[10](2019)在《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我国科技界仍然任重而道远。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动力,科学家精神还需要持续进行新阐释。然而,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国科技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倾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也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虽然不少学者已经从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科技评价和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改进策略,探讨从物质和荣誉上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是,鉴于科技创新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单纯地从外部动机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往往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在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等需要长期艰苦坚守的领域内,更是收效甚微,我国在前沿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是明证之一。如何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命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近年来,使命感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用于探讨意义感和利他贡献等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这种将某种职业视为天职的使命动机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学术界已经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还未上升至破解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高度,置于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的视域下,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以期为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尝试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文章立足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问题。在简要回顾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简要介绍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全面梳理了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论述了使命感的概念演变,探讨了使命感的内涵差异,讨论了使命感的发现路径,也简要评述了已有使命感相关模型的价值和启示。第三,尝试回顾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相关历史思潮。鉴于以往研究对使命感理论基础和历史思潮关注的不足,文章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域之外,探寻与学者身份或学术工作等密切相关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使命感的历史思潮问题,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费希特和韦伯的使命观,并结合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反思和启迪。第四,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概念的认知特征。使命感具有跨文化差异性,且在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文章从人类认知方式的视角,借助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使命感内涵特征的认识。第五,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由于使命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对情感情绪等因素的揭示和探讨也明显不够,所以,文章选择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的深度访谈,基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等过程,分别从使命感知、使命驱动、使命情怀和使命唤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等,最终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最后,继续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哲学再阐释。根据模型建构的主要发现,文章选定从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伦理规范等视角,分别对使命的自觉本质、使命的创新内核和使命的伦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再反思。文章也提出了未来使命感研究的可能方向,尤其强调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深入研究和基于使命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质能大一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能的属性 |
1、质能一体性 |
2、质能二象性 |
3、质能惯性 |
(1)质量 |
(2)能量 |
(3)质能关系 |
(4)质能惯性 |
二、相对论的局限性 |
1、狭义相对论 |
2、广义相对论 |
三、场:质能的延伸 |
四、宇宙膨胀 |
五、量子纠缠 |
六、暗物质暗能量 |
1、暗物质暗能量概况 |
2、动量与质能守恒 |
3、动能与势能的关系 |
七、质能大一统 |
(3)质量概念的起源与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意义 |
目前研究现状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一章 质量概念的起源 |
第一节 古代思想中的质量概念 |
一 古代思想中的物质的量 |
1) 物质的量:有多少基本组成成分 |
2) 物质的量的度量 |
二 古代思想中的动力学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 |
1) 亚里士多德的惯性概念 |
2) 新柏拉图主义的惰性概念 |
三 另一条路:体积(形式)作为惰性和物质的量的度量 |
1) 物质的量与肉体形式 |
2) 惰性与空间延伸 |
第二节 质量概念的宗教起源 |
一 宗教与惯性概念 |
二 宗教与物质的量概念 |
第二章 质量概念的建立 |
第一节 中世纪思想对质量概念建立的贡献 |
一 冲力理论与物质的量 |
二 从冲力理论的出现看科学发展的连续动力 |
三 中世纪思想对质量概念建立的贡献 |
第二节 近代质量概念的建立 |
一 詹默尔对近代质量概念的建立的观点述评 |
1) 伽利略的惯性质量概念 |
2) 开普勒的惯性质量概念 |
3) 牛顿对质量概念的系统化 |
4) 从牛顿与牛顿主义的区别引发的思考 |
二 牛顿建立质量概念 |
1) 牛顿建立物理大厦的谜团 |
2) 伽利略的贡献 |
伽利略对自然的态度转变 |
伽利略用惯性代替冲力 |
新术语的创立 |
3) 工匠力学的传统渊源 |
4) 牛顿的研究方法 |
三 从科学史角度看惯性的形成脉络 |
1) 惯性原理 |
2) 消极惯性 |
3) 积极惯性 |
四 牛顿建立质量概念的意义 |
第三章 牛顿质量概念的建立的哲学反思 |
第一节 原子论假说与质量概念的关系 |
一 牛顿与原子论的关系 |
二 原子论在科学发展中的影响 |
三 牛顿是微粒主义者 |
第二节 从笛卡尔的失败反观牛顿的成功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惯性质量概念被迫切需要 |
第三节 牛顿的形而上学 |
一 质量概念与形而上学 |
二 牛顿隐藏的形而上学 |
三 马赫对牛顿形而上学的批评 |
四 Dellian为牛顿的辩护 |
结语:科学不是绝对真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关于最新宇宙哲学原理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等效原理”概念的分析 |
1. 时间、空间与力的关系 |
2. 客观物理三要素 |
3. 能量与质量 |
4. 宇宙的力量 |
5. 能量、质量与力量的关系 |
(5)也谈质量的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 牛顿的质量概念 |
2 爱因斯坦的质量概念 |
3 一些其他作者的看法 |
4 本文作者的看法 |
5 几种疑义分析 |
(1) 关于质能关系 |
(2) 关于守恒定律 |
(3) 关于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
(4) 关于光子的质量与引力偏折 |
(5) 关于相对论质量与四维矢量 |
6 个人爱好? |
(7)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的原因 |
1.1.2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要解决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理论研究述评 |
2.1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基础 |
2.1.1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理论的提出 |
2.1.2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
2.2.1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2.2.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2.2.3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
2.2.4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
2.3 国内外教育生态理论 |
2.3.1 教育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
2.3.2 教育生态学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
2.3.3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2.4 国内外竞争理论概述 |
2.4.1 当代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各种学说 |
2.4.2 现代竞争理论 |
2.4.3 竞争理论的新发展 |
2.4.4 生态竞争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学校生态位理论及模型研究 |
3.1 高等学校生态系统的含义及结构 |
3.1.1 高等学校生态系统的含义及其特征 |
3.1.2 高等学校生态系统的结构 |
3.2 生态位原理及高等学校生态位概念 |
3.2.1 生态位基本原理 |
3.2.2 高等学校生态位含义及类型 |
3.3 基于生态位原理的高等学校间的关系 |
3.3.1 高等学校间的生态关系 |
3.3.2 竞争关系:高等学校生态位现象分析 |
3.4 竞争与生态位关系的数学模型 |
3.4.1 生态位态势模型 |
3.4.2 生态位超体积模型 |
3.4.3 生态位宽度模型 |
3.4.4 生态位重叠模型 |
3.4.5 生态位分离模型 |
3.4.6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
3.4.7 集群高等学校协同进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学校生态位评价实证研究 |
4.1 高等学校生态位评价研究过程 |
4.1.1 模型选取概述 |
4.1.2 指标选取概述 |
4.1.3 模型求解 |
4.2 山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位态势相对比较 |
4.2.1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招生生态位态势比较 |
4.2.2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毕业生生态位态势比较 |
4.2.3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在校生生态位态势比较 |
4.2.4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教职工生态位态势比较 |
4.2.5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专职教师生态位态势比较 |
4.2.6 山东省37 所高等学校生态位态势综合对比分析 |
4.3 中国高等学校学科分类生态位态势相对比较 |
4.3.1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高级职称生态位情况 |
4.3.2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中级职称生态位情况 |
4.3.3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初级职称生态位情况 |
4.3.4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非教师人员生态位情况 |
4.3.5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招生生态位情况 |
4.3.6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毕业生生态位情况 |
4.3.7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在校生生态位情况 |
4.3.8 中国高等学校按学科类别高等学校生态位综合分析 |
4.4 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类生态位态和势的相对比较 |
4.4.1 中国分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生态位 |
4.4.2 中国分地区生均教育事业费拨款生态位 |
4.4.3 中国分地区生均学杂费生态位 |
4.4.4 中国分地区生均经费总计生态位 |
4.4.5 中国高等学校分区域生均教育经费生态位综合分析 |
4.5 中国区域人口、经济生态位与高等教育生态位对比分析 |
4.5.1 中国区域经济生态位 |
4.5.2 中国区域人口生态位 |
4.5.3 中国区域人口、经济生态位与高等教育生态位对比分析 |
4.6 高等学校生态位态势变化规律实证研究 |
4.7 山东省15 所大学资源利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实证研究 |
4.7.1 生态位宽度的测量 |
4.7.2 生态位重叠的测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分析及模型构建 |
5.1 中国高等学校竞争的现状、社会动因及特征分析 |
5.1.1 中国高等学校竞争的现状 |
5.1.2 高等学校竞争的社会动因 |
5.1.3 高等学校竞争的特征及表现 |
5.2 高等学校竞争的主体与客体 |
5.2.1 高等学校竞争的主体 |
5.2.2 高等学校竞争的客体 |
5.3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的机理分析 |
5.3.1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的内涵 |
5.3.2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机理分析 |
5.4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模型构建 |
5.4.1 建立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模型的认识基础 |
5.4.2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模型的“四态”解释框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 |
6.1 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1.1 国内外有关高等学校评价的基本取向与共同特点 |
6.1.2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导向及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6.2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 |
6.2.2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3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处理及权重确定 |
6.3.1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竞争力评价指标 |
6.3.2 用AHP法确定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
6.4 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FA-BP评价模型的建立 |
6.4.1 对FA评价指标的相对标准化处理 |
6.4.2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竞争战略环境与资源分析 |
7.1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环境的状况 |
7.1.1 高等学校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特点 |
7.1.2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宏观环境状况 |
7.2 中国高等学校的竞争形势与机会威胁分析 |
7.2.1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形势分析 |
7.2.2 中国高等学校的威胁机会分析 |
7.3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有形资源分析 |
7.3.1 中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
7.3.2 中国高等学校物资资源情况分析 |
7.4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无形资源分析 |
7.4.1 中国高等学校环境资源评估 |
7.4.2 中国高等学校的形象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战略定位 |
8.1 中国高等学校层次、分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1.1 中国高等学校层次和分类的现状 |
8.1.2 中国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存在问题的原因 |
8.2 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 |
8.2.1 进行中国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
8.2.2 中国高等学校分层的依据和方法 |
8.3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的战略定位 |
8.3.1 中国高等学校定位现状 |
8.3.2 中国高等学校定位的理论基础和个性化发展 |
8.3.3 高等学校的竞争定位 |
8.4 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力的培育 |
8.4.1 质量立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身的根本 |
8.4.2 学科强校——学科发展是学校强大的核心 |
8.4.3 特色兴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兴旺的关键 |
8.4.4 品牌荣校——品牌声誉是学校繁荣的途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局限性 |
9.1.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9.2 对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对公安现役高校发展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现役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不断解放思想 |
1.1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
1.2 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 |
1.3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
2 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现役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内涵发展 |
2.1 处理好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
2.2 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
2.3 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
2.4 处理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关系 |
3 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现役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走特色之路 |
3.1 把特色立校作为发展的基础战略 |
3.2 把特色兴校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 |
3.3 把特色强校作为发展的重点战略 |
(10)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再思考 |
1.1.2 新时代的初心召唤与使命感召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1 科技人才的界定 |
1.2.2 使命感与职业使命感 |
1.2.3 使命感与自我实现 |
1.2.4 使命感与自我效能感 |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使命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2.1 使命感的概念演变 |
2.1.1 使命感的语义考证 |
2.1.2 使命感的现代转向 |
2.2 使命感的多重来源 |
2.2.1 外部召唤 |
2.2.2 命中注定 |
2.2.3 完美匹配 |
2.3 使命感的理论探索 |
2.3.1 理论建构的必要:感知与践行的鸿沟 |
2.3.2 理论建构的尝试:工作使命感理论 |
第3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历史思潮 |
3.1 费希特:从自在的人到学者 |
3.1.1 论证逻辑:存在与规定 |
3.1.2 自在的人:自相统一 |
3.1.3 社会的人:共同完善 |
3.1.4 阶层:社会意向 |
3.1.5 学者:知识与道德 |
3.2 韦伯:“为世界祛魅”与“头脑的清明” |
3.2.1 业与使命 |
3.2.2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
3.2.3 为科学而科学 |
3.2.4 价值的分裂 |
3.2.5 意义的重建 |
3.3 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 |
3.3.1 “化于无形”的规范 |
3.3.2 纯粹和超然的特质 |
第4章 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基于隐喻分析的研究 |
4.1 使命感内涵阐释的认知路径 |
4.2 隐喻分析方法的引入 |
4.2.1 隐喻分析:潜在概念的揭示手段 |
4.2.2 诱发隐喻与意象解析 |
4.2.3 隐喻逻辑的判定与分类 |
4.2.4 协作式的分析策略 |
4.3 基于隐喻的使命感分析 |
4.3.1 使命感的导向性 |
4.3.2 使命感的利他性 |
4.3.3 使命感的驱动性 |
4.3.4 使命感的精神性 |
4.3.5 使命感的伦理性 |
4.3.6 使命感的必备性 |
4.4 使命感:认知维度及其核心内涵 |
4.5 使命感:一个多维度的构念 |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研究设计 |
5.1 研究范式的考量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
5.1.1 质性研究范式:过程分析与情感研究 |
5.1.2 扎根理论简述:历史缘起与操作实践 |
5.2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
5.2.1 青年科技人才的选定 |
5.2.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 |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式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4 研究质量与研究伦理 |
5.4.1 研究质量 |
5.4.2 研究伦理 |
第6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从感知到唤醒 |
6.1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知 |
6.1.1 感知内涵:立足本职与利他贡献 |
6.1.2 感知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我效能 |
6.1.3 感知体验:痛并快乐着 |
6.2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驱动 |
6.2.1 内生驱动:超然心态 |
6.2.2 外生驱动:勇于创新 |
6.3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情怀 |
6.3.1 情感注入:认知与认同 |
6.3.2 伦理规制:求真与求善 |
6.3.3 境界提升:责任与使命 |
6.4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唤醒 |
6.4.1 个体层面:寻找榜样与提升能力 |
6.4.2 人际层面:导师指导与同行交流 |
6.4.3 组织层面:物质激励与精神回馈 |
第7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与哲学再阐释 |
7.1 使命感的发展模型: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7.1.1 使命感的认知过程 |
7.1.2 使命感的动机过程 |
7.1.3 使命感的情感过程 |
7.1.4 使命感的选择过程 |
7.2 哲学再阐释:创新文化、创新能力与伦理规范的视角 |
7.2.1 使命的自觉本质:创新进路的文化思考 |
7.2.2 使命的创新内核: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 |
7.2.3 使命的伦理属性:神经技术为例的探讨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隐喻分析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访谈文本示例(1) |
附录五 访谈文本示例(2)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也谈质量和能量的关系[J]. 江琳才. 广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2)
- [2]质能大一统论[A]. 崔中正. 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集, 2019
- [3]质量概念的起源与建立[D]. 穆雯茜. 南京大学, 2013(12)
- [4]关于最新宇宙哲学原理的初步探讨[J]. 孙昌忠. 科学中国人, 2017(24)
- [5]也谈质量的概念[J]. 张三慧. 物理与工程, 2001(06)
- [6]再谈质量问题[J]. 黄翘炽. 物理教学, 1960(04)
- [7]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D]. 李军. 天津大学, 2007(04)
- [8]我是怎样对相对论感到兴趣的——兼谈几个有关相对论的问题[J]. 李国材.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81(01)
- [9]对公安现役高校发展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J]. 时景秀. 武警学院学报, 2009(09)
- [10]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D]. 刘成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