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信贷扶贫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农业银行信贷扶贫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一、农业银行信贷扶贫的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梁谢[1](2019)在《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我国必须要打好的三大战役之一,最重要的便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保障农业事业得到充分发展,农村地区和谐稳定,农民生活安居乐业。乡村振新战略是为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所服务,而作为农村金融中的中坚力量,农村商银行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助力于金融脱贫,为农业农村经济向好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与支持。但在农村商业银行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其内外部风险也逐渐显露,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L农商行在本地区为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优势与潜能,本文对L农商行涉农贷款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高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使L农商行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L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L农商行发展的潜在问题,为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有效管控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梳理,对涉农贷款风险的涵义与特征、成因理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农业产业弱质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因素、借款人因素、金融机构自身因素以及社会与政府因素的影响特点,构建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然后,根据L农商行的经营现状和贷款业务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总体风险概况,而后对收集的涉农贷款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其违约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充分了解其风险的成因与风险控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根据本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从优化内部风险控制体制机制、加强涉农贷款客户管理、加强内外部联动风险监管建设以及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对L农商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有效防范控制风险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涉农贷款的全面、良性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农村金融良性发展,规范涉农贷款流程,增加农村的金融资本供给,推动金融脱贫的高质量发展。

陶亮[2](2013)在《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郡县治则天下安,“三农”稳则社会稳。“三农”在国家改革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关系着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的根本民生问题,受到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抓住机遇,选择上市,面向“三农”,明确自身的市场地位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把“三农”作为中国农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翻阅大量参考文献,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与代表性模式(基于小额贷款业务),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当前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分析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创新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以期实现不断提升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质量水平,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供建设性建议的目地。本文研究框架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部分陈述前言,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文献述评等。第二部分,从市场失灵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经济金融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介绍了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第四部分,对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代表性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小额贷款业务),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五部分对国内外相关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经典模式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借鉴。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

涂琼理[3](2013)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 ——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发展正呈现加速态势,从数量和覆盖范围上都快速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合作社经济基础薄弱,规模小,内部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在推动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农民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的内在诉求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增强政策扶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本文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教训进行研究:公共政策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意味着通过政治和集体的手段系统地追求某些目标,一套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当能够促进集体行动的协调,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正是体现了公共政策对社会公正性的维护;市场失灵理论是有关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社会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问题及其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解决这一总量失衡问题的理论,而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纠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机制。政府失灵理论是指有关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社会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问题方面出现的调控失败及官僚主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理论。为纠正、弥补市场运行机制的局限与缺陷,使得国家干预是必要的。随着农业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已超越现代化达到了知识化的时代,而我国农业合作社起步较晚,为此本文在参考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其次,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分析框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加以研究。政策需求作为一种社会利益需求是各种利益综合的产物,政策供给是满足制度相关者利益需求的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是农民及专业合作社在利益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再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区域发展水平、人地因素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江西境内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分析,在江西西部地区选择萍乡市的芦溪县,中部地区选择江西省的南昌县和高安市(县级市),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受访者个人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因素调查等。本文在分析政府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教育培训等主要政策因素对合作社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知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提供资金扶持,以及提供教育培训对合作社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非常显着。为此需要政府据此通过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促使合作社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政策数量和质量供给远远少于需要的程度,政府在优化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充分了解合作社发展政策供需双方的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农民合作社政策需求,加大各项扶持政策的供给力度,实现政策供需平衡;同时要重点考虑大多数农民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利益要求,使得优化后的扶持政策既考虑效率又兼顾公平,实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的制度均衡和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此外本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均衡的内外部障碍因素,并提出在宣传和教育培训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服务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等多方面地制度优化设计以实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扶持。

呼婷[4](2019)在《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薄弱的地位,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不到位,这几年在经济转型以及自身经营的发展需求下,作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撑的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而作为本文研究的Y县农村信用社依然不具备改制条件,原因是Y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出现急速增长,并呈现井喷式爆发,致使Y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遭遇困难,所以不良贷款的消减与管理必须作为Y县农村信用社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Y县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对该社的不良贷款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对Y县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长缓慢、贷款大幅度下降以及不良贷款急剧攀升的现状作了深入分析,在搜集该县各类不良贷款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得出Y县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不良贷款的相关管理建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企业类不良贷款管理建议,包括开展专项扶贫贷款中政策、积极盘活政策、提升人员素质,开展征信活动积极宣传活动等;二是对个人类不良贷款管理建议,包括开展科学的内部清收、积极处置不良资产两方面,最后对管理建议实施提出四项保障措施为制定精细化风险防控方案、形成科学化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机制等。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Y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促进Y县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Y县农村信用社各项不良贷款数据的分析,在有效解决Y县不良贷款问题处理的同时,也希望能对其他农村信用联社的不良贷款处置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游栋明[5](2010)在《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历经数次改革,近年来除了继续保留粮食储备和保护价收购政策性贷款外,专门开拓商业性贷款而非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有较多成果,肯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如何进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农发行在综合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忽视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拓,偏离了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引起学术界较大的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如何更好地开拓农业政策性信贷服务,协助政府更好地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希望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及农发行领导层对农发行转型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缺少的是农发行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的发挥,而对此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要对农发行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经济、分工、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提出了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再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证明农发行进行体制创新和功能拓展的可行性,接着用问卷调查法取得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对策和配套措施。按照研究思路,得出以下结论:一、根据混合经济和分工理论,农村金融市场应综合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信贷资金资源,并且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更有效率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不全,体制有缺陷。用统计和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初期的农发行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越了财政之位,2004年之后的农发行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业偏向了商业性信贷,错了商业银行之位,均有缺陷,不能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不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国情。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和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了体制创新的要求。三、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目标模式是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是多功能、低风险、以扶持大农业为主、自主性强、计划与市场手段适当配合、政策性风险基金作保障、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农发行应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和职责,进行体制创新并开拓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提出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是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农发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范围小,农业信贷的政策优惠,农发行机构网点和人员少,财政对政策亏损是否补贴,企业与农民信用意识不强6个主要因素。五、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创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理论边界、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受到风险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拓展扶持、逆向选择、诱导、辅助和服务功能;农发行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应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经营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业务,把责权利重心和信贷审批权下放;应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制,进行抵押担保体制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提出非拍卖式的农地租金抵押贷款制度创新设计方案,完善征信体系。六、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配合,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和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总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需求,而该功能由农发行来承担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因此农发行应进行多功能、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本文认为农发行的目标应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接受特殊的抵押担保方式,设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措施,尽力帮助那些获得商业贷款困难的合格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向他们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增加我国大农业的信贷资本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并界定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要受到财政风险补贴基金、农业政策性银行盈利金额和风险损失率三个因素的限制。二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领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三是提出并论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王信[6](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推动。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发展虽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和调整,但还是无法根本扭转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乡镇层级)依然存在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出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活的特点积极“支农”、“支小”和“支微”;同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行竞争状况,提高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推出已有6年多,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有何发展特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政策效果和目标?这正是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论文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机理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环境约束;然后,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考察了我国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又运用试点发展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政策效果及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实际和三农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全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外的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国内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转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现有文献集中于传统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发展环境、试点现状及问题研究的较多,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政策效果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则较为欠缺。第二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本章主要对比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经营特点及功能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并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制度环境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接着对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制度环境,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增加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和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最后,还探讨了支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有其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三章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本章主要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对三种组织形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速度最快,但分布明显偏向东部地区;有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布在东中西部相对均衡,但在资本总额和贷款规模方面,东西差距巨大。论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试点现状、运营特征,认为村镇银行具有管理模式上与主发起行趋同化、运营支行化、定价管理粗放化、设立地点以县城为主等特点,存在着公司治理弱化、筹资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贷款风险高等问题。从福建及其他地区的小贷公司试点看,小贷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拓宽了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的蔓延;但小贷公司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杠杆率低、资金来源严重受限、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论文还从法律定位、监管制度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小贷公司的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制度分析。本章最后,在比较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运作模式(机构化运作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代管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来自四川、河南和山东三地调查资料,重点讨论了政府主导型村级资金互助社在设立原则、资金构成、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作特征。研究认为,资金互助社具有社员入股产权明晰,社区主导、自我管理,强调社区瞄准和封闭运作、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帮扶机制等发展特征;在扶贫支农方面,资金互助社具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完善、项目运转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本章首先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目标,发现三类机构的数量规划目标只完成了60.7%,在地区分布目标上也没能实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业大县和贫困地区倾斜的预期。接着,论文运用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模型等方法,重点对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支农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加互助社、是否使用互助资金与农户收入增长变量显着相关;但非贫困户利用资金互助社的机会更多,意味着互助资金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村互助资金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借款农户的自身素质(如户主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果除了扶贫支农方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融洽成员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本章最后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性质(或目标)抉择、小型微利或规模经济的规模选择,以及经营策略选择、监管体制选择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冲突。第五章是“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其中发达国家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及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特色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分析认为,国外经验的重要启示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等。第六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功能进行了总体定位;然后,根据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者各自不同特征,提出它们未来发展的各自模式选择及经营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社区型小微金融机构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属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服务原则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并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同时,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既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也可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则应是多方合作、相融共生模式,包括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区域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除了模式选择,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建议。最后,论文还从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财政和货币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等视角,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转移功能,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农村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合作途径及意义。纵观全文研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特征及发展遇到的瓶颈,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政策效果发挥的各主要因子,才能创新性地提出兼顾支农政策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论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比较分析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小、支农”效果优劣,并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社区互助性金融组织,不仅对农户家庭增收扶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还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最后还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多方面制度设计因素,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冲突、规模选择冲突、策略冲突及监管冲突等,认为制度设计层面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矛盾冲突。二是创新性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兼顾支农政策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论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乡村社区型小微金融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生力军的市场定位,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服务方向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则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或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只有选择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设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策略时,始终坚持支农政策需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二者兼顾。三是结合福建省的试点调查资料,较全面地考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深入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质定位及对小贷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小贷公司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及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和制度环境,探讨了小贷公司现行的多头监管造成的有些管得太多、有些无人管的失序局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全面的小贷公司发展策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周宇[7](2020)在《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是当前我国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督促和引导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部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商业银行担当着践行普惠金融发展、落实国家政策导向重大策略的重大责任。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金融支持普惠金融的优惠政策。作为发挥金融功能的结构主体,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适应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强化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力度和措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势必成为现阶段商业银行提质增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M银行枣庄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及SWOT分析等方式分析其经营环境,并提出了M银行枣庄分行在未来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共性特征,M银行枣庄分行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领域拥有较强的区域发展、科技技术、内部管理和总部支持等优势,但依然存在辖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到位、同业竞争、产品同质化、业务推广不到位及激励机制欠缺等多方面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动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需进行完整的系统建设和措施落地,更好挖掘普惠金融信贷市场潜力,需要通过转变经营理念,明确市场投向和发展目标,通过制定机构经营转型和团队建设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产品推广渠道策略、审慎合规经营策略以及激励策略等方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抢占优质市场,保证同业领先地位。

王磊[8](2018)在《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防控风险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更应该加强信贷风险防控,坚守风险底线。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银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越高其核心竞争力便越强,农发行作为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银行,在金融行业深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急需提升自身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来确保各类政策性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农发行武威分行作为研究对象,以近年来武威分行信贷支持涉农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不良贷款双升、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为背景,以提升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措施为具体研究内容。旨在探索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新形势下,农发行如何更好的履行国家赋予的政策职能,在提升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保持各项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如何打造农业现代化银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本文始终围绕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主题,从农发行武威分行的成立和发展背景入手,结合近年来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将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其信贷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作为切入点,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了产生上述问题的的主要原因,通过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风险管控的先进经验,从内外部提出了构建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内部一是建立分层级风险管理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押品价值评估体系管理;三是建立严密的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四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五是提升全员依法合规文化建设;六是提升不良贷款监管化解能力。外部主要一是争取相应的农业政策性金融配套政策;二是加强与政府合作,积极争取扶持;三是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也同时对农发行武威分行未来信贷业务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理论及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剖析、归纳,并针对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征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舒凯彤[9](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朱越[10](2019)在《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以信贷为主业的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信贷风险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作为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对银行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活动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提高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完善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因此进行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极为重要。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它的信贷风险更为严峻。关于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更好服务农村经济。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文献,界定了信贷风险及内部控制的含义,系统整理控制系统和信贷风险的成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结合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该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控制活动以及贷后管理与监督薄弱问题,具体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不一、授权审批不完善、内部审计未充分发挥职能、信息处理不及时、信贷业务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未形成完善的信贷业务应急管理、不良贷款催收工作支撑保障不足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完善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信贷业务业绩评价体系、严格授权审批与岗位分离、建立信贷业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完善信贷业务系统应急处置方案、构建不良贷款委外催收机制,建立全面信息处理平台、明确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法,制定更加健全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二、农业银行信贷扶贫的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银行信贷扶贫的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信贷风险的成因研究
        1.2.2 涉农贷款风险识别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涉农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涉农贷款风险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涉农贷款风险的涵义与特征
        2.1.1 涉农贷款风险的涵义与类型
        2.1.2 涉农贷款风险的特征分析
    2.2 涉农贷款风险成因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信贷配给理论
        2.2.3 预期收入理论
        2.2.4 农业产业弱质性理论
    2.3 涉农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L农商行涉农贷款及风险情况
    3.1 L农商行现状分析
        3.1.1 L农商行基本情况介绍
        3.1.2 资产状况分析
    3.2 L农商行贷款业务的基本情况
    3.3 L农商行涉农贷款业务的风险情况
        3.3.1 涉农贷款业务的规模以及资产质量情况
        3.3.2 涉农贷款的业务结构情况
        3.3.3 涉农贷款的利率水平和期限分布
    3.4 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3.4.1 涉农贷款资产质量偏低
        3.4.2 涉农贷款业务结构不合理
        3.4.3 涉农贷款借款者行业及个人特征因素分析
第4章 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客户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变量的选取与指标描述
        4.2.2 变量的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4.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4.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3.2 模型构建
        4.3.3 模型的检验
    4.4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完善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贷前风险控制体制机制
        5.1.1 严格涉农贷款客户准入管理
        5.1.2 完善客户评级制度
        5.1.3 加强内外部评级的结合
    5.2 加强内外部联动风险监管建设
        5.2.1 推动建立现代化的风险预警、抵补机制
        5.2.2 实施灵活的涉农贷款机制
        5.2.3 建立“涉农贷款+保险”的新模式
        5.2.4 完善保障机制
    5.3 完善贷后动态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与创新说明
        4.1 研究方法
        4.2 创新说明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发展的理论基础
    1 市场失灵理论
    2 制度变迁理论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4 交易费用理论
    5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
    1 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成就
        1.1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方面
        1.2 支持新农村新城镇建设方面
        1.3 小额贷款方面
        1.4 惠农金融方面
    2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SWOT分析
        2.1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strength)
        2.2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劣势(weakness)
        2.3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机会(opportunity)
        2.4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挑战(threat)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分析——以小额贷款业务为例
    1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的典型模式比较
        1.1 直接发放模式
        1.2 “农行+小型金融机构+农户”模式
        1.3 “农行+政府(社团、基层组织)+农户”模式
        1.4 “农行+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1.5 “农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农户”模式
    2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相对单一的金融产品供给与丰富的产品需求不匹配
        2.2 制度化的信贷供给与灵活的信贷需求不配套
        2.3 固定的服务渠道与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不匹配
        2.4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的适应能力与“三农”变化的需求不匹配
        2.5 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与农村信用体系及农户信用意识不匹配
    3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障碍
        3.1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内部障碍
        3.2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外部障碍
第五章 国内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模式借鉴
    1 国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经典模式分析
        1.1 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模式
        1.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模式
        1.3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模式
        1.4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模式
        1.5 荷兰拉博银行模式
    2 国内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经典模式分析
        2.1 大型商业银行
        2.2 地方性商业银行
        2.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3 国内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模式的经验总结
        3.1 以业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控制金融风险
        3.2 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
        3.3 重视客户管理
        3.4 发挥熟人社会的信息优势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创新及对策
    1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创新
        1.1 构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2 构建新型城镇化服务模式
    2 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对策
        2.1 明确新时期服务“三农”的重点和定位
        2.2 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改善和提升
        2.3 进一步优化服务县域的体系和流程
        2.4 建立“三农”和县域业务价值管理体系
        2.5 全面构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 ——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1.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
        1.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
        1.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程
        1.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6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教训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的理论基础
        2.1.1 公共政策理论
        2.1.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策扶持的国际经验教训
        2.2.1 美国农业合作社
        2.2.2 法国农业合作社
        2.2.3 德国农业合作社
        2.2.4 日本农协
        2.2.5 国外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社对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分析框架
    3.1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理论分析
        3.1.1 制度
        3.1.2 制度需求
        3.1.3 制度供给
        3.1.4 制度行为人
        3.1.5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
    3.2 本文研究的前提设定
        3.2.1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3.2.2 有限理性
        3.2.3 政策供需的分析逻辑遵循制度供需分析的基本理论
    3.3 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的分析框架: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视角
        3.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
        3.3.2 中央及地方政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供给
        3.3.3 扶持政策的优化:政策均衡及动态变化
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需求:实证分析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内涵
    4.2 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实证分析
        4.3.1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4.3.2 被调查地区基本情况
        4.3.3 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
        4.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4.3.5 现有政府扶持政策基本情况分析
        4.3.6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扶持政策需求分析
        4.3.7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因素实证分析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供给:考察与评价
    5.1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的考察
        5.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
        5.1.2 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5.1.3 税收优惠政策
    5.2 部分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的考察
        5.2.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
        5.2.2 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
        5.2.3 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
        5.2.4 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
        5.2.5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
    5.3 扶持政策实施评价
6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均衡
    6.1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现状
    6.2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均衡的障碍分析
        6.2.1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均衡的内部障碍因素
        6.2.2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均衡的外部障碍因素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的优化设计
    7.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
        7.1.1 确保社内成员的主体地位
        7.1.2 规范农民合作社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
        7.1.3 完善其利益分配机制
        7.1.4 确保民主决策管理机制
    7.2 宣传和教育培训政策
        7.2.1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进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积累
        7.2.2 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7.2.3 加大示范力度、培育典型
        7.2.4 加强政府指导,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发展规划
    7.3 财政扶持政策
        7.3.1 设立发展专项基金
        7.3.2 安排启动专项资金
        7.3.3 加大财政配套的金融支持
        7.3.4 建立风险化解机制
    7.4 金融服务政策
    7.5 税收优惠政策
    7.6 土地使用政策
        7.6.1 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制
        7.6.2 科学界定农村土地产权
        7.6.3 建立科学的农地价值评估体系
    7.7 人才引进政策
    7.8 公共服务政策
8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扶持调查问卷
致谢

(4)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良贷款相关概念
        2.1.2 贷款的分类
        2.1.3 不良贷款的相关财务指标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预期收入理论
        2.2.2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信贷配给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3.1 Y县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
        3.1.1 Y县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概况
        3.1.2 Y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分析
    3.2 Y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现状
        3.2.1 表内不良贷款数据汇总现状
        3.2.2 不良贷款构成分布现状
        3.2.3 不良贷款与行业内对比
        3.2.4 不良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3.3.1 Y县农村信用社信贷内外部政策不科学
        3.3.2 Y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岗位人员不充足
        3.3.3 Y县农村信用社贷款机制不严谨
        3.3.4 贷款客户整体质量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管理建议
    4.1 企业类不良贷款管理建议
        4.1.1 实行专项贷款政策
        4.1.2 实行积极盘活政策
        4.1.3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4.1.4 开展征信环境积极宣传活动
    4.2 个人类不良贷款管理建议
        4.2.1 实行科学内部清收举措
        4.2.2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制定精细化信贷风险防控方案
        5.1.1 严格贷款管理政策
        5.1.2 充实贷前调查内容
        5.1.3 优化贷款审批程序
        5.1.4 完善贷后管理模式
    5.2 形成一套完善的客户经理绩效评级体系
        5.2.1 配备一套完整的客户经理选用机制
        5.2.2 配备一套完整的客户经理绩效评级机制
    5.3 构建专业化的贷款管理及清收体系
        5.3.1 制定科学贷款管理机制
        5.3.2 制定科学清收机制
    5.4 创建贷户信用评价机制
        5.4.1 严格把控企业信用评级
        5.4.2 严格个人贷户资产信用评级
    5.5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2 本论文可能创新
2 基础理论、概念与国外经验
    2.1 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国家干预理论
        2.1.3 政府失灵理论
        2.1.4 混合经济理论
    2.2 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机构观理论
        2.2.1 金融功能观
        2.2.2 金融机构观
        2.2.3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比较
    2.3 分工、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2.3.1 分工理论
        2.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工
        2.3.3 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2.4 制度创新与网络理论
        2.4.1 制度创新理论
        2.4.2 金融制度创新理论
        2.4.3 网络理论
    2.5 农业政策性银行及其体制的概念
        2.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概念
        2.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概念
    2.6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的经验
        2.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完善
        2.6.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体制健全
3 政策目标、农村金融环境与农发行体制
    3.1 "三农"政策目标
        3.1.1 粮食安全目标
        3.1.2 农业政策目标
        3.1.3 农民增收目标
        3.1.4 建设新农村目标
        3.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3.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3.2.1 农村金融的政策要求
        3.2.2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
        3.2.3 农村金融的功能
        3.2.4 农村金融体制
    3.3 农发行计划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3.3.1 农发行多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4—1997)
        3.3.2 农发行单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8—2004)
    3.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3.4.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改革(2004- )
        3.4.2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状况
        3.4.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功能演化
        3.4.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业绩与缺陷
        3.4.5 农发行市场化的体制分析
        3.4.6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错位
    3.5 农发行体制的功能缺陷分析
        3.5.1 计划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3.5.2 市场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3.5.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缺陷分析
        3.5.4 农发行机构的缺陷分析
    3.6 市场化体制缺陷的典型调查
        3.6.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弊端多方面的调查
        3.6.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信贷业务问卷调查
        3.6.3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体制创新要求
4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创新目标模式
    4.1 外部环境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和体制的需求
        4.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
        4.1.2 政策目标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4.1.3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提出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4.1.4 农发行适宜承担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
        4.1.5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要求
        4.1.6 农发行体制错位引发体制创新需求
        4.1.7 政策目标与外部环境冲突引发农发行体制创新需求
    4.2 目标模式设计: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4.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4.2.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划分为5种模式
        4.2.3 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4.2.4 体制创新目标的理论分析
    4.3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
        4.3.1 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4.3.2 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4.3.3 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4.3.4 满足城乡居民小康生活水平
        4.3.5 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4.3.6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4.4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立论依据
        4.4.1 体制目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4.4.2 体制目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需要
        4.4.3 体制目标是金融改革的需要
        4.4.4 我国更需要计划结合市场的农发行
    4.5 农发行创新能力案例分析一以开拓农业小企业贷款为例
        4.5.1 选择农业小企业贷款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原因
        4.5.2 农发行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概况
        4.5.3 农发行创新能力体现—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介绍
        4.5.4 农发行创新能力分析—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分析
        4.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5 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实现体制创新的内部制约因素
        5.1.1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5.1.2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5.2 实现体制创新的外部制约因素
        5.2.1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5.2.2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5.3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5.3.1 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计算
        5.3.3 准则层指标的计算
        5.3.4 二级指标层指标的计算
        5.3.5 体制创新制约因素一、二级指标的总排序
    5.4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总结分析
        5.4.1 实现体制创新一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5.4.2 实现体制创新主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5.4.3 实现体制创新次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6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
    6.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创新
        6.1.1 保证"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6.1.2 农发行转型为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6.1.3 农发行转变为多功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6.1.4 从依赖国家财政补贴转变为依赖风险控制
        6.1.5 从扶持城市发展改变为扶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6.1.6 从保本微利和盈利目标转变为综合效益最大化
    6.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边界创新
        6.2.1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理论边界
        6.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
        6.2.3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6.2.4 农业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6.3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拓展
        6.3.1 扶持功能的拓展
        6.3.2 逆向选择功能的拓展
        6.3.3 诱导功能的拓展
        6.3.4 辅助功能的拓展
        6.3.5 服务功能的拓展
    6.4 农业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创新
        6.4.1 复合机构组织体系的完善
        6.4.2 农发行内部应分工为两部门管理模式
        6.4.3 农发行责权利重心下移至分支行
    6.5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制度创新
        6.5.1 经营制度创新
        6.5.2 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6.5.3 内部监督考核体制的完善
        6.5.4 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制创新
    6.6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
        6.6.1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6.6.2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的完善
        6.6.3 抵押担保体制创新的路径设计
        6.6.4 信贷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
        6.6.5 完善征信系统功能
7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
    7.1 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配合
        7.1.1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必要性
        7.1.2 农业政策要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7.1.3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措施
    7.2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7.2.1 建立为农村信用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
        7.2.2 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7.2.3 诱导企业间组织联合担保体系
    7.3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7.3.1 加强社会的信用教育
        7.3.2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提升信用价值
        7.3.3 运用信用激励机制提升信用价值
        7.3.4 完善农村法制建设
    7.4 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
    7.5 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7.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7.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的关系
        7.5.3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7.5.4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代理行社的关系
        7.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1.1.2 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2.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路径的定位选择
        2.1.2 村镇银行的界定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2.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试点实践分析
        2.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
        2.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
        2.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分析
    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要性与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2.3.1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
        2.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经济功能
    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依据
        2.4.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4.2 长尾理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4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发展格局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比较
        3.1.2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2.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3.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3.2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征
        3.3.3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3.3.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3.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4.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特征
        3.4.3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4.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分析
        4.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规划目标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传导过程及规划政策效果分析
        4.1.3 政策传导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应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互助资金对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4.3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分析
        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冲突:商业金融or普惠金融?
        4.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冲突:小型微利or规模经济?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冲突:水平竞争or垂直合作?
        4.3.4 监管冲突:降低准入门槛or严格的审慎监管?
    4.4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4.4.2 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金融市场中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2 法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1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2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宏观政策调整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功能定位
        6.1.2 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
        6.1.3 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2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3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6.3.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良好的目标客户群
        6.3.2 创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6.3.3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6.3.4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6.3.5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6.4.1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货币政策扶持力度
        6.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6.4.3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小微金融存款环境
        6.4.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6)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
        2.1.1 普惠金融
        2.1.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金融发展理论
        2.2.2 农村金融理论
        2.2.3 波特及哈—普的竞争优势
        2.2.4 其他相关方法
第3章 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M银行枣庄分行基本情况
        3.1.2 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3.1.3 普惠金融业务专业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3.1.4 普惠金融业务考核状况
        3.1.5 普惠金融业务的市场细分及分布情况
        3.1.6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3.2 主要问题
        3.2.1 普惠金融专营机构与团队建设亟待提升
        3.2.2 普惠贷款发放内生动力不足
        3.2.3 普惠金融制度、产品体系尚不完善
        3.2.4 产品价格调整机制不健全
        3.2.5 客户细分与业务细分有待明确
        3.2.6 数据系统建设不完善
        3.2.7 普惠市场挖潜不足,优势产品推广亟待完善
        3.2.8 尚未形成健全的普惠金融业务风控体系
        3.2.9 考核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第4章 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 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4.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科技环境
        4.1.5 PEST分析结论
    4.2 波特五力分析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4.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4.2.3 替代品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4.2.6 波特五力分析结论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S(Strength)
        4.3.2 劣势W(Weaknesses)
        4.3.3 机会O(Opportunity)
        4.3.4 威胁T(Threat)
        4.3.5 SWOT分析结论
第5章 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5.1 机构经营转型和团队建设策略
        5.1.1 完善机构设置、创新开展同业合作策略
        5.1.2 队伍建设策略
    5.2 产品策略
        5.2.1 做专线下非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
        5.2.2 做强线上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
    5.3 激动灵活的定价策略
    5.4 创新实施产品推广渠道策略
        5.4.1 区域特色场景设计
        5.4.2 M银行普惠金融品牌策略
        5.4.3 实行“点对点”产品推广模式
    5.5 审慎合规经营策略
        5.5.1 抓实合规经营
        5.5.2 改善信贷质量
        5.5.3 优化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决策水平
        5.5.4 完善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5.6 强化激励策略
        5.6.1 建立完善的数据支持体系
        5.6.2 健全保障机制
        5.6.3 加强条线联动,实施全员营销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表现及因素分析
    (一)农发行武威分行概况
    (二)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特征
    (三)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四)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四、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二)农发行武威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国外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一)美国农产品信贷公司相关实践
    (二)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相关实践
    (三)国外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
六、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一)提高内部风险防控能力
    (二)降低外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小结
七、结论与展望
    (一)本文的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理论
        2.1.1 内部控制概念
        2.1.2 内部控制目标
        2.1.3 内部控制五要素
    2.2 科层结构控制论
    2.3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2.3.1 风险概念及分类
        2.3.2 企业风险管理概念
        2.3.3 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2.3.4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第三章 PY农商行信贷业务及管理现状
    3.1 PY农商行信贷业务现状
        3.1.1 PY农商行基本情况介绍
        3.1.2 PY农商行信贷资产结构和质量
    3.2 PY农商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3.2.1 PY农商行信贷业务组织结构
        3.2.2 PY农商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流程
        3.2.3 PY农商行贷款管理制度
        3.2.4 PY农商行信贷资产质量考核办法
第四章 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
    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4.2 调研实施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3 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4.2.4 相关数据描述性分析
    4.3 调研结果分析
第五章 加强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5.1 严格授权审批与岗位分离
        5.1.1 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
        5.1.2 审查审批专业化
    5.2 构建完善的信贷业务业绩评价体系
        5.2.1 设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5.2.2 成立不良贷款责任认定与追究审查委员会
    5.3 构建全面信息处理平台
    5.4 完善信贷业务系统应急处置方案
        5.4.1 完善信贷业务系统应急组织架构
        5.4.2 明确信贷业务系统突发事件等级划分
        5.4.3 突发事件报告及应急处置
    5.5 建立信贷业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5.5.1 建立信贷业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5.5.2 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素质
    5.6 明确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法
    5.7 建立不良贷款委外催收机制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6.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3 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农业银行信贷扶贫的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L农商行涉农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D]. 梁谢. 湘潭大学, 2019(02)
  • [2]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模式与对策研究[D]. 陶亮.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 ——基于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分析框架[D]. 涂琼理.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4]Y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 呼婷. 长安大学, 2019(01)
  • [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 游栋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1)
  • [6]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 王信.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M银行枣庄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周宇. 青岛大学, 2020(02)
  • [8]农发行武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王磊. 兰州大学, 2018(11)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10]PY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朱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农业银行信贷扶贫内外部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