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明[1](1994)在《经络生物学起源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经络系统的起源及其原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研讨,初步发现经络系统与现存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关系密切。原始型子午干神经系为一完整神经系统并具有8条纵走的神经干,与经络系统的特征十分相似。我们认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份可能是原始子午干神经系的保留,特定的经络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返祖现象。此观点可解释各种经络现象。
刘燕明[2](1991)在《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进化史上的经络原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8子午干神经系统经络原型。
鲍学亮[3](2018)在《基于肌电桥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实验研究和下肢可穿戴式肌电桥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瘫痪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和重建是康复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表功能性电刺激(FES)通过电流刺激外周神经(如腓神经)、运动点和中医的穴位诱发肌肉收缩,从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肌电桥”(Electromyographic Bridge,EMGB)式FES将获取的健康肢体主动肌体表肌电信号(s EMG)作为控制信号,编码生成反映肌肉活化状态的动态刺激序列,然后施加到瘫痪肢体目标肌肉刺激位点,实现瘫痪肢体功能重建。EMGB相对于现有的其它FES的优点是增强患者自主控制、适用于早期康复训练和实时控制刺激幅度。然而EMGB和普通FES一样,也需要解决刺激电极放置问题。对于用于下肢功能恢复的EMGB系统,交替性运动控制和刺激脉冲输出时间的动态确定是区别于上肢EMGB的地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使用穴位定位的骨度分寸法(Bone proportional cun,B-Cun)在人体目标肌肉体表建立坐标系统。然后,电刺激遍历坐标系统内的坐标点,确定单个手指伸/屈动作和下肢膝伸动作运动点分布位置。对于手指,测量不同激活阈值的运动点在选择性刺激电流强度范围内产生的手指动作角度,分析比较不同手指的运动点产生的手指动作角度变化趋势;对于膝伸动作,测量不同电极放置模式下和不同刺激模式下股四头肌各肌肉运动点在特定的电流强度范围内产生的肢体动作角度,分析比较不同肌肉运动点产生的膝伸动作角度变化趋势。2)使用骨度分寸法对分布在目标肢体(前臂、手和大腿)上的穴位进行了定位。并通过电刺激确定了能够诱发手指伸/屈和膝伸动作的穴位组合。比较和分析了诱发肢体动作的穴位组合中的穴位与同样能够产生肢体动作的运动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统计分析了穴位组合和运动点电刺激产生的肢体动作角度,并比较了两者在诱发肢体动作方面的同异。3)为了获取膝伸动作功能康复所需要的控制信号,提出了采用Delsys单差分s EMG传感器阵列采集膝伸运动期间股四头肌s EMG信号并绘制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热图来确定股四头肌探测位点的方法。4)基于所确定的膝伸动作运动点和穴位组合以及控制信号探测位点,使用课题组前期设计的有线恒流“肌电桥”双通道系统,分别进行了健康人上肢/下肢带动下肢肌电桥接实验,探讨了坐姿模式下膝伸运动功能重建。5)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早期,一部分偏瘫和不完全截瘫患者通常表现为踝关节肌肉肌无力或痉挛,从而导致不能站立和行走。因此提出了一种坐姿模式下用于改善下肢踝关节肌肉功能的控制策略。6)下肢行走运动是一种交替性运动,因此对于用于下肢行走功能恢复的EMGB系统来说,需要动态地确定施加的刺激脉冲输出的时间,以便使得瘫痪肌肉激活的时间与生理性肌肉激活的时间一致。为此,提出了一种动态确定刺激脉冲输出时间确定算法。7)设计了用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无线可穿戴式肌电桥系统,实现了坐姿模式下膝关节同步/异步运动控制和行走模式下异步肌电桥接控制。并设计了一种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可穿戴式无线肌电桥系统健康人桥接性能进行可行性评价。
章米力[4](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符友丰[5](2008)在《病史见证中医——从复杂适应系统看中医学的本质特征》文中指出本文从鼠疫流行及中国古代卓有成效的早期防治,揭示了砭刺作为疫病涌现的自发应对,伴随腺鼠疫流行而兴起、演变与发展;讨论了中医理论体系对于疫病过程、自然现象和临床实践的依赖关系;并以建国以来阴阳五行理论、脾胃学说研究、经络研究的得失,疾病过程的传变状态对于辨证论治等理论的影响,以及中医"治未病"的文本意义与近年兴起的中医"治未病"热和现代医学亚健康防治、中医特色等有关继承发扬中医传统的话题,浅述了自己的陋见。
郑保纯[6](2014)在《武侠文化基本叙事语法研究 ——以“射雕三部曲”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拟以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射雕三部曲”为例,旨在运用结构主义理论与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对武侠文化展开探求。笔者认为,存在一个以“大武侠”与“全媒体”为特征的武侠结构,这一结构发源于华夏神话,道家—道教—丹道学系统是其演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侠客是“侠”、“武”、“义”三位一体的“调节者”,武侠小说的基本叙事语法就是“义”的实践。四个核心的原型在四个不同的层面,将华夏神话、道家—道教—丹道学系统、武侠结构联系起来,它们分别是:厨会、五行、内丹与仙女下凡。由先民神话仪礼里发源的“厨会”是时间维度上的江湖事件的原型,它演变出会饮、聚义、比武、擂台、武林大会、攻城伐国等原型束。在“厨会”中,道士下山,作为“激励事件”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带来了道家的武库,为武侠小说提供了“巫”与“史”的时空和“身”与“国”的主题。由先民神话仪礼里发源的“五行”观念是空间维度上的江湖地理的原型,它不仅化生出“天下五绝”等江湖人物与“五岳”等江湖势力,还是基本的叙事语法。金庸运用“五行”观念建立起阴阳互构的圆形叙事结构,并赋予武侠结构“平衡性”的原则。由道家—道教—丹道学系统里形成的灵肉的修行方法——“内丹”是身体维度上侠客武功的原型。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分别由神话、宗教、科学里吸取灵感,获得超自然的生命力,进而分别导出奇幻、武侠、科幻等武侠小说的子类型。超自然生命力的获得与“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相关,又与内丹系统和瑜伽系统相连接,金庸武学正是在此基础上,以“内丹”为原型建立起来的。“仙女下凡”是武侠小说里伦理维度上男女恋爱的“原型”,男性侠客往往在作为“子宫”象征的“山洞”之中,与由“仙女”转化而来的女侠相遇,通过“男女双修”,得以重生。仙女的相会与离别,是武侠小说里的核心事件之一。以上四个原型既是武侠结构里反复出现的要素,又是武侠结构的叙事语法,是武侠结构的无意识范畴,构成了武侠结构的区别性特征。它们与华夏神话与道家—道教—丹道家系统相连接,以“武侠”的方式,在当代大众文化中变形置换,与科学和民主等观念交会,形成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代表的新的武侠文本,一方面更新了华夏神话,另一方面也更新了道家—道教—丹道学的文化传统,涌现出“原道+科学”的新道家气象。“新道家”的涌现,是由“射雕三部曲”到金庸武侠小说到当代武侠结构的核心主题,也可谓解开“武侠之谜”的钥匙。
许明明[7](2016)在《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食品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肝脏和肠道是生物体进行食物代谢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近30年来,大量临床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脏疾病和肠道疾病二者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尽管肝肠同时病变或先后病变的发生机制还未被阐明,但已有许多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肝肠疾病相关性上起关键作用。因此,本论文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显示肝肠间活性氧(ROS)分布的关联性,解析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并探讨生物体摄入抗氧化食品对肝肠氧化应激乃至整体氧化应激系统的调节作用。首先,探讨了肝肠间氧化应激在构造上的相关性。使用ROS探针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25mg/kg体重)尾静脉注射SD大鼠,其整体荧光成像中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显现ROS的特征荧光;紧接着,对胆总管和十二指肠进行组织切片,二者荧光成像显示,ROS的特征荧光均集中分布在结缔组织层上——胆总管的ROS特征荧光集中分布在外膜层上,十二指肠的ROS特征荧光集中分布在粘膜下层,即从胆总管至十二指肠的结缔组织层形成了荧光通道,说明了从胆总管外膜层这一结缔组织层连通到十二指肠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层,形成了ROS集中分布的通道。由此,我们推测肝脏氧化应激状态有可能通过胆管发生传导。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猜测,实验通过对新西兰兔肝脏左肝叶中部注射20μL过氧化氢(30%,w/v)的方式诱导肝脏氧化应激,监测该氧化应激所致流经胆总管的电流变化。结果发现,注射引起流经胆总管的电流迅速上升,电子走向为从肝脏至十二指肠,且电流的上升趋势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依然持续一段时间,该电流有可能是线粒体在氧化应激时呼吸链漏出的电子的迁移所形成的,说明肝脏发生的氧化应激可能以电子传递的方式通过胆管传导至十二指肠壁。上述结果,为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进一步证实上述肝肠间氧化应激相关性的结果,我们将专一性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跨膜蛋白酶(Tat-SOD融合蛋白)作用于肠道,分析肠道的抗氧化干预对肝脏氧化应激状态的调节作用。实验以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 (1mL/kg体重,每周两次,持续6周给药)诱导肝纤维化的SD大鼠为模型,Tat-SOD融合蛋白(25000U/kg体重,每天两次,持续4周给药)以经口灌服方式进行抗氧化干预治疗。结果发现,肠道上Tat-SOD融合蛋白的抗氧化干预均可显着降低SD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至正常水平(P<0.01),显着升高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P<0.01),并使呈弥漫性纤维化的肝脏得以逆转再生,肝脏组织结构得以显着修复。上述结果说明,经口灌服Tat-SOD融合蛋白的抗氧化干预可以达到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我们推测该Tat-SOD融合蛋白可能透皮进入肠壁疏松结缔组织清除该部位所富集或传递的02-,进而可能通过胆管的桥连缓解肝脏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起到对肝纤维化的修复。由于氧化应激状态可能以电子传递方式在结缔组织层传导,且人体经络系统在解剖学上与筋膜等结缔组织系统重叠,经络系统有可能是与之相连脏器氧化应激的传导和调控系统,因此经线上两个穴位间电位的测定有可能精确反应沿经线氧化应激的传递,以及反应与经线相连脏器的氧化应激状态。由此我们使用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法,进一步在人体上检视结缔组织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实验选取胃经的下巨虚穴位(ST39)和内庭穴位(ST44)为穴位体表电位监测点,足三里穴位(ST36)为穴位干预点,分别给予足三里穴位单纯按摩、0.2mL空白药膏按摩、0.2mL Tat-SOD (3000U/mL)药膏按摩、注射100μL还原型谷胱甘肽钠(0.12g/mL)和针灸五种干预,考察其对胃经下游相邻两穴位(下巨虚与内庭)间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下巨虚与内庭间电位随足三里上按摩的施加或停止出现上升或回落;在按摩停止后抗氧化干预组的穴位间电位依然在高处波动,且在干预48小时后抗氧化干预组的穴位间电位显着低于物理干预组,说明穴位间电位可准确反映经线上氧化应激的传导。该监测方法有可能成为实时监测与经线相连脏器的工作状态。最后,我们采用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跟踪红茶(金骏眉)、乌龙茶(水仙岩茶)和绿茶(高山绿茶)三种茶汤的摄入对人体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这八条经络的体表电位影响和即刻生理效应。结果显示,三种茶汤对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电位的影响最为显着;三种茶汤均可产生即刻生理效应,可出现打嗝、生津、出汗、打哈欠、肠道蠕动、手心生热等生理变化,其中又以红茶的即刻效应最明显,作用时间最长;经络体表电位的波动都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其次,我们还测定了三种茶汤的体外抗氧化活力和粒径分布,以及跟踪了动物模型饮茶的长期生理效应(三种茶汤的摄入对以高脂饲料诱导的C57BL/6小鼠肝肠组织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影响),并将其与茶汤的人体经络体表电位变化和即刻生理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茶茶汤的粒径最小最均一,其即刻生理效应和引起的人体经络穴位间电位的变化也最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茶汤的颗粒大小可影响其即刻效应;红茶茶汤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茶多酚含量最低,但其引起的经络体表电位变化却最明显,说明了体外实验的抗氧化活力的分析结果,不一定能在体内实验得到相应的表现;三种茶汤均具有抑制肥胖形成和缓解肝肠间氧化应激的作用。我们推测,茶汤的抗氧化纳米颗粒通过清除肠壁疏松结缔组织层的ROS,引起肠道平滑肌缩收,产生打嗝等生理反应,并可能借助胆管的桥连进一步解除肝脏的氧化应激,从而预防脂肪肝及肥胖的发生;同时由于人体生物电网络系统的存在,肝肠间氧化应激的传递可能引发与各脏器相连经线上的电位变化。以上研究结果,为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初步说明了肠道可能为肝脏ROS的新处理场;证实通过穴位间电位监测与经线相连器官氧化应激状态的可行性;揭示了食品除了提供营养和能量外还具有调节人体氧化应激处理体系的作用;为消化道、肠道疾病等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方向,将对食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层次。
覃旭芳[8](2019)在《《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着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代以来,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与中医的相似性使中医的发展在理论上找到了支撑,学界开始对中医从广义科学哲学的角度开始研究。主要是从隐喻模型和数理模型来对中医进行研究,主张超越经典科学哲学的范式,用系统科学来解释中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肯定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但是从整体论的角度,为中医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的解释模型的研究还比较少。论文通过对中医解释模型的整体性研究,论证中医解释模型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界以往对“中医是不是科学”话题的研究持否定态度,中医的发展并不需要建立在“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之上。对中医解释模型的研究主要通过几个部分来说明,第一部分除了概括意义、方法、研究背景等内容之外,还说明《黄帝内经》中的人体结构模型,对人体的功能结构进行剖析概述,从人的五脏六腑、经络以及人体其他概念进行说明,并且构建一个基本的人体模型。第二部分是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病理病机的解释进行阐述研究。分别从疾病的发病原理,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说明,说明中医的整体思想。第三部分从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等理论上进行研究,说明《黄帝内经》所提出的解释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能够合理的指导临床实践。从整体思维的认识方法和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上为《黄帝内经》理论进行辩护。第四部分论述《黄帝内经》理论模型的临床解释上的合理性以及在科学哲学中此模型的合理性。明确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论思维方法从广义上来说具有科学性,说明《黄帝内经》独特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对现代医疗实践的启示。本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出发,证明《黄帝内经》在现代哲学上和医学上的价值,在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通过理论上的研究构建中医解释模型,在科学哲学上为中医未来的发展进行指导。
周瑾[9](2003)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生命之学,中国哲学既是“心的学问”,又是体之于“身”的实修之学,“变化气质”、“得其受用”云云,无论如何不能与“身”无关。因此,对中国哲学作“身心”整全的观照,可能更为真切。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以早期中国身心观为中心,兼及印度文化、希腊—希伯来文化身体观的考察,不仅能从“身体”角度突显各文化的特性。更能藉着异质文化的参照。增进对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解,还可以更为切身地理解人的处境、意义。 现象学区分了躯体与身体,身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性的肉体。对中国思想来说,更是身不离心、言身必及心,因此所谓的身体实为身心整体——身心互渗的共同体。中国思想中身、心为一体两面的关系,气居中起着绾合、沟通的作用,这一理解已渐成共识。在这活的身心结构中,身与心的互通、气的居间联络是如何可能、怎样进行的,本文的研究表明,身、心、气在最深的层次上是相通的,其异在象、其同在性,在根本上身可说是气之凝实、固结,而气之神妙、虚灵就通于心。将这一身心整体落实到天地大生命流的终极境域中,更展现出一气所涵的身心全息三态:始源层面的相通;经验层面的有别;境界层面的合一。涉及到身心各个具体方面,儒道思想尽有歧异,但对气化身心整体的体认却无不同,而落实到身心转化的实修工夫上,又因着两家的旨趣、门径的相异,而表现出如下区别:在交互主体性中“充养”、“推扩”;舍弃关系性而孤离地“减损”、“逆觉”。圣俗不二是中国思想与印度宗教的共识,在小我与大我的相通上有着深刻的一致。肯认一己的身心修证能够超凡入圣,则是中、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在神造万物的两离景观下,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统为灵肉、身心的分裂所纠缠,但步入现代以来西方哲学与基督宗教身体观的自我更新,值得中国文化借鉴。在对话中反思,在比较中自省,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契机和动力。 论文分为十章,加上绪论、余论共计十二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研究综述、思想背景与理论构架。绪论在人类精神追求的视野中牵引出作为问题的身体,并交待定位、框架、取材与方法;第一章是对中国身体观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评价,这是本文得以有所推进的平台;第二章展现出早期中国身心思想的基本景观,将论题落实到具体的思想脉络中,并采纳了“形—气—心”身心结构的理想类型,以为现象的检视、理路的勘寻提供有效的基型。 第二部分的六章是本文主干。通过形、心、气三方面的探讨,从早期中国思想中勾勒出整全身心的基本面貌,进而对身心转化的实证工夫作动态的考察。第三章从身体的形塑、形躯之身的内与外、感官功能等诸方面,讨论早期中国思想对形躯之身的认知和态度;第四、五、六三章围绕心而展开,通过“家族类似”这一理论范型,将知、情、志、性、魂魄诸方面有机地整合到“心”的论域下,并联系着身体性的内容而展开论述;在中国思想中,活络的身心整体绝非精神、物质的简单搭配,其间实有气的流动,在此基础上的身心沟通是第七章着力探讨的内容;第八章重点考察儒道两家的身心修行观,把身心与修行结合起来,从静态的描述上升到动态的展现,落实到体之于身的实修工夫,这一思路是合乎中国思想特质的。 第三部分探讨作为中国文化“他者”的印度宗教、犹太—基督宗教和西方哲学的身体观,并在跨文化研究的格局中进行初步比较。有关印度宗教的内容放在第九章讨论,侧重点在宗教修行方面;第十章是两希文化中的身体观,主要讨论灵肉关系、身心关系;余论则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抽取一些主要的方面展开对话和比较,试图通过这一工作带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掘发中国身心思想在现时代的意义。
董誉霞[10](2015)在《中医穴位术语命名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知语言学对很多语言现象,尤其是汉语,有很强的解释力,应用性强,自引入以来,国内的研究热潮迭起不断。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针对专业领域的教学一直相对落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专业领域的汉语本体研究相对落后,中医学领域的汉语教学情况正是受制于这样的瓶颈。中医学是一套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语境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中医学的话语语境逐渐丧失,以至于很多中医学中的概念只剩下表面躯壳。不仅让国外的研究者感到难以深入,就连本国的研究者也觉得深奥难懂。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中医学的语言本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二者都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这一点,为认知语言学和中医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医学语言本体进行研究,并基于此提出对外汉语在相关专业领域教学上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简要阐释历代学者在认知语言学、中医针灸穴位学上的研究,以及将二者结合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阐释中医理论构建的认知特色。中医学与体验哲学的深度契合性,正是将认知语言学和中医学理论结合的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穴”的原型。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穴位术语认知中,所隐含的转喻、隐喻案例。文章重点分析了“气”的深层隐喻结构。第五部分是阐释穴位术语命名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
二、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肌电桥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实验研究和下肢可穿戴式肌电桥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背景 |
1.1.1 肢体瘫痪的原因 |
1.1.2 肢体瘫痪的临床表现 |
1.1.3 肢体瘫痪的电刺激治疗方法 |
1.2 电刺激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
1.2.1 骨骼肌 |
1.2.2 电刺激对神经肌肉收缩的影响 |
1.2.3 电刺激对神经可塑性的作用 |
1.3 肢体瘫痪模式及康复需求 |
1.3.1 上肢功能康复 |
1.3.2 下肢功能康复 |
1.4 FES系统研究现状 |
1.4.1 控制方式 |
1.4.2 FES运动神经假体 |
1.5 课题研究基础介绍 |
1.5.1 “微电子神经桥”系统 |
1.5.2 “肌电桥”系统及前期工作 |
1.6 肌电桥核心技术问题分析 |
1.6.1 体表肌电信号探测 |
1.6.2 体表刺激位点的确定 |
1.6.3 基于sEMG的刺激信号生成 |
1.6.4 刺激脉冲输出时间的确定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8 本论文的章节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上肢功能性电刺激刺激位点研究 |
2.1 体表电刺激电极配置方式 |
2.2 选择性刺激手指伸展和屈曲前臂肌肉运动点 |
2.2.1 单个手指选择性激活运动点定位 |
2.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 手指伸展和屈曲穴位选择以及穴位与运动点关系 |
2.3.1 手指伸展和屈曲动作穴位和运动点刺激研究 |
2.3.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刺激位点研究 |
3.1 膝伸运动功能重建的电极放置 |
3.2 膝关节伸动作运动点定位以及运动点电刺激实验研究 |
3.2.1 膝伸动作运动点定位和运动点电刺激 |
3.2.2 运动点电极放置结果与讨论 |
3.3 膝关节伸动作穴位组合选择及穴位刺激实验研究 |
3.3.1 膝关节伸动作穴位组合选择和穴位电刺激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系统研究与设计 |
4.1 实验研究中使用的课题组已研发的肌电桥系统介绍 |
4.1.1 60 V双通道“肌电桥”原型系统 |
4.1.2 60 V四通道“肌电桥”系统 |
4.2 下肢无线可穿戴式“肌电桥”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整体介绍 |
4.2.2 硬件系统设计 |
4.2.3 软件系统设计 |
4.3 无线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
4.3.1 下位机系统设计 |
4.3.2 PC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坐姿下肢运动功能重建及控制策略研究 |
5.1 下肢体表肌电信号产生与探测 |
5.1.1 膝伸动作股四头肌肌电信号探测位点 |
5.1.2 探测位点结果分析 |
5.1.3 小腿肌肉在下肢不同运动模式下的活动状态 |
5.2 坐姿上肢/下肢带动下肢膝关节同步伸展运动 |
5.2.1 体表运动点电刺激肌电桥接 |
5.2.2 经皮穴位电刺激肌电桥接 |
5.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5.3 坐姿踝关节交替性运动控制策略 |
5.3.1 基于样本熵的肌肉活动时间探测 |
5.3.2 基于样本熵的踝关节交替性运动控制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下肢无线肌电桥系统实验研究 |
6.1 下肢异步行走肌电桥接控制策略刺激脉冲输出时间确定 |
6.1.1 步态事件和目标肌肉活动 |
6.1.2 基于惯性传感器角速度信号的步态事件探测算法 |
6.1.3 数据处理分析 |
6.1.4 基于惯性传感器角速度信号的步态事件探测算法 |
6.2 下肢行走无线肌电桥接FES |
6.2.1 传统的下肢普通FES |
6.2.2 异步肌电桥接FES |
6.2.3 下肢行走无线异步肌电桥接健康人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 |
致谢 |
(4)《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
第七节 神话之“气” |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
致谢 |
(6)武侠文化基本叙事语法研究 ——以“射雕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武侠文化基本叙事语法刍议 |
一、 武侠文化与结构 |
二、 武侠文化与原型 |
三、 武侠文化的基本叙事语法 |
四、 新道家与金庸武侠小说的“涌现” |
第一章 厨会:论武侠事件的原型 |
一、 风雪乡饮:“巫”、 “史”中的来客 |
二、 道士下山:道家—道教—丹道学系统 |
三、 厨会与江湖事件 |
四、 厨会的主题:“身”与“国” |
第二章 五行:论江湖地理的原型 |
一、 “五行”与江湖地理 |
二、 “五行”与江湖人物 |
三、 “五行”与叙事模式 |
四、 “五行”与平衡性 |
第三章 内丹:论侠客武功的原型 |
一、 “顺势巫术”与“接触巫术” |
二、 武侠、奇幻与科幻 |
三、 《九阴真经》 |
四、 《九阳真经》 |
第四章 仙女下凡:论侠客恋爱的原型 |
一、 山洞与子宫 |
二、 仙女与地母 |
三、 男女双修 |
四、 仙女的离别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食品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氧化应激概述 |
1.1.1 氧化应激的概念及发展 |
1.1.2 活性基团的来源 |
1.1.3 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生成 |
1.1.4 氧化应激指标的介绍 |
1.1.5 新型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剂——Tat-SOD融合蛋白 |
1.2 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
1.2.1.1 氧化应激与肝纤维化 |
1.2.1.2 氧化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中的作用 |
1.2.1.3 氧化应激在酒精性肝病发展中的作用 |
1.2.2 氧化应激对消化道的损伤 |
1.2.2.1 氧化应激对消化道粘膜的损伤 |
1.2.2.2 氧化应激在炎症性肠病发展中的作用 |
1.2.3 肝脏氧化应激与肠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
1.3 食品调节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肝肠间氧化应激相关性的探索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动物 |
2.2.4 ROS荧光探针——DCFH-DA |
2.2.5 荧光成像的操作方法 |
2.2.6 研究新西兰兔肝脏氧化应激与流经胆总管电流相关性的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D大鼠肝肠间ROS的分布 |
2.3.2 新西兰兔肝脏的氧化损伤所致流经其胆总管的电流变化 |
2.3.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口递送Tat-SOD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2.4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3.2.5 血清中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
3.2.6 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和抗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
3.2.7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 |
3.2.8 慢性肝炎分级分期标准 |
3.2.9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at-SOD融合蛋白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3.2 Tat-SOD融合蛋白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3 Tat-SOD融合蛋白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络系统氧化应激传导现象的探索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对象 |
4.2.4 实验分组 |
4.2.5 穴位体表电位的监测方法 |
4.2.6 穴位的按摩干预方法 |
4.2.7 穴位的针灸干预方法 |
4.2.8 穴位的注射干预方法 |
4.2.9 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位监测穴位点和干预穴位点的选取 |
4.3.2 穴位干预对监测穴位点之间电位的影响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茶汤的摄入对肝肠乃至整体氧化应激处理系统的调节作用 |
5.1 引言 |
5.2.1 茶叶来源 |
5.2.2 茶汤的制备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一)茶汤的经络和生理即刻效应 |
5.2.4.1 实验对象 |
5.2.4.2 实验分组 |
5.2.4.3 穴位体表电位的监测方法 |
5.2.5 (实验二)茶汤的理化分析 |
5.2.5.1 茶汤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5.2.5.2 茶汤的粒径分析方法 |
5.2.6 (实验三)茶汤的长期生理效应 |
5.2.6.1 实验动物 |
5.2.6.2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5.2.6.3 实验材料 |
5.2.6.4 肝脏和十二指肠的丙二醛和抗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
5.2.7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一)三种茶汤的经络和生理即刻效应 |
5.3.1.1 监测经络及其穴位的选择 |
5.3.1.2 三种茶汤的即刻生理效应 |
5.3.1.3 手少阴心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4 足厥阴肝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5 足太阴脾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6 手太阴肺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7 足少阴肾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8 手太阳小肠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9 足少阳胆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10 足阳明胃经上体表电压的变化 |
5.3.1.11 小结 |
5.3.2 (实验二)三种茶汤的理化分析 |
5.3.2.1 三种茶汤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5.3.2.2 三种茶汤的粒径分析 |
5.3.2.3 小结 |
5.3.3 (实验三)茶汤的长期生理效应 |
5.3.3.1 茶汤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的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5.3.3.2 茶汤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的十二指肠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5.3.3.3 茶汤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的体重的影响 |
5.3.3.4 小结 |
5.3.4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中国食品科学发展的新视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黄帝内经》对人体模型的认识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内经》成书及其相关概念 |
2.1.2 解释模型概念 |
2.2 《内经》脏腑与肢体的结构体系 |
2.2.1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
2.2.2 内脏与外在环境的解释模型 |
2.2.3 人体脏腑与肢体的内外统一 |
2.3 微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
2.3.1 神、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构成 |
2.3.2 血、津液是人体生理的主要成分 |
2.3.3 多种精微物质之间的关系 |
2.4 人体通过经络构建整体系统模型 |
2.4.1 经脉的人体分布与功能 |
2.4.2 络脉的人体分布与功能 |
2.4.3 经络是构成生命整体系统的纽带 |
3.《黄帝内经》病理与病机的解释模型 |
3.1 《内经》病理理论及发病解释模型 |
3.1.1 《内经》对发病原理的解释 |
3.1.2 《内经》中对发病原因几种类型 |
3.1.3 发病原理的解释模型 |
3.2 《内经》病机理论及疾病的传变 |
3.2.1 病机的基本类型概述 |
3.2.2 《内经》中具体病机对疾病作用的解释 |
3.2.3 《内经》解释病机对疾病传变的作用 |
3.3 《内经》病理病机理论对疾病治疗用药的指导 |
3.3.1 《内经》病机的产生与相对的药物治疗 |
3.3.2 中医药物应用及作用机制 |
4.《黄帝内经》思想理论与方法的解释模型 |
4.1 《内经》整体论思想的解释模型与临床运用 |
4.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在《内经》中的体现 |
4.1.2 中医整体观思想的解释模型 |
4.1.3 《内经》整体论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 |
4.2 中医辨证论治的解释模型与临床运用 |
4.2.1 辨证论治在《内经》理论中的具体表述 |
4.2.2 辨证论治在中医治疗中构建的解释模型 |
4.2.3 辨证论治所体现治病求本的合理解释 |
4.3 中医解释模型是思想与方法的结合 |
4.3.1 思想与方法两者密不可分 |
4.3.2 《内经》的整体论思想体现两者的结合 |
4.3.3 中医解释模型指导临床实践运用 |
5.中医解释模型哲学思想及现代启示 |
5.1 中医解释模型体现的哲学思想 |
5.1.1 《内经》中阴阳五行的哲学思维 |
5.1.2 《内经》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合理性 |
5.1.3 天人相应的非线性科学哲学思想 |
5.2 中医解释模型研究的现代启示 |
5.2.1 认识中医解释模型对实体对象的解释作用 |
5.2.2 《内经》哲学思想对现代医疗实践的启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问:一种身体动姿 |
绪论 从身体的角度看 |
一 轴心时代 |
二 “上帝的面具” |
三 身体的出场 |
四 问题的提出和定位 |
五 框架、材料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 |
一 对问题的“观” |
二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身与心 |
三 医学视域中的身体 |
四 从精神修养的角度看 |
五 其他方面的探讨 |
第二章 基本景观与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景观 |
一 “天、地、人”之“道” |
二 阴阳五行的象征图式 |
三 气的考察 |
第二节 早期中国的身体共识 |
一 “理想类型” |
二 思想的系谱 |
三 身体的界说 |
四 形—气—心的身心结构 |
第三章 形躯之身:描述与评价 |
第一节 形躯之身的形塑 |
一 “世界身体” |
二 一个历史的认知 |
第二节 形体:一个外部的观察 |
一 “四体” |
二 一些异状的记载 |
三 对形貌的看法 |
第三节 藏府:内部的认知 |
一 医家之外的论述 |
二 藏、府及其它 |
三 在天、地、人的系统中 |
第四节 对官觉的态度 |
一 “五官” |
二 儒家的看法 |
三 道家的意见 |
四 看·听·味:价值意向的考察 |
第五节 如何看待形躯之身 |
一 在儒家的视野中 |
二 从道家的立场看 |
三 医家的补充 |
第四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上) |
第一节 心的学问 |
第二节 在心的统名下 |
一 心的诸种概念 |
二 “家族类似” |
三 心与神:一个必要的辨析 |
第三节 心的地位及其形成 |
一 政治隐喻中的心 |
二 “心”史 |
第四节 知的考察 |
一 知:“心之官则思” |
二 反知?无知之知? |
第五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中) |
第一节 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上) |
一 情:庞大的子家族 |
二 欲望的问题 |
三 喜怒哀乐诸情 |
四 无情之情 |
第二节 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下) |
一 境域层次中的血亲之爱 |
二 四端之情 |
三 从道的高度看 |
第三节 志:一个“意”的范畴 |
一 一种价值性的“志” |
二 另一种思路 |
三 比较:在思想的基盘上 |
第六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下) |
第一节 心与性:形而上的可能(上) |
一 生与性 |
二 性与天命 |
三 孔、孟之间 |
第二节 心与性:形而上的可能(下) |
一 心、性、天 |
二 性之天生义 |
第三节 魂、魄:另一个世界? |
结语 心之总说 |
第七章 沟通身心的气 |
第一节 心身问题 |
一 心身和合:在大小宇宙的关系中 |
二 经验域的身心之别 |
三 心身相“即”:从气的“通”性看 |
第二节 心气之辨 |
一 心气对立? |
二 在大生命洪流中 |
第三节 身心交通中的气(上) |
一 儒学的始源 |
二 孟子:形—气—心的纵贯 |
三 荀子:一种平面的横摄 |
第四节 身心交通中的气(下) |
一 通与化:老庄的观点 |
二 道家的余脉 |
三 医家:气—经络的身体 |
第八章 修行:身心转化 |
第一节 身心转化的可能 |
一 绵延与相通:自道观之 |
二 肉身成道 |
三 如何修行? |
第二节 充养:儒家的进路 |
一 修身:孔子的态度 |
二 孟子与荀子:内充与外铄 |
第三节 减损:道家的证地 |
一 老子的独觉 |
二 忘、化、游、通:庄子及以后 |
补论 从“德感—乐感”说看身心观 |
第九章 他者的目光:异域身体观(上) |
第一节 印度宗教之一般 |
第二节 基本景观:轮回之网 |
一 世界理解与时间体系 |
二 再回来:赞成、反对、修正 |
第三节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身体观 |
一 梵我一如 |
二 多层次的身心观 |
三 修行:身心训练 |
第四节 佛教:从舍身解脱到即身成就 |
一 修心:佛教的立场 |
二 从舍身到即身的转变 |
三 身心三层观 |
四 修行:即身成佛 |
第十章 他者的目光:异域身体观(下) |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 |
一 知识性传统 |
二 万物本原:前苏格拉底哲学 |
三 灵肉二元化的体系化表达 |
第二节 希伯来传统 |
一 犹太教的一元生命观 |
二 一种误识:保罗以来 |
第三节 从笛卡尔到福柯 |
一 身心问题:笛卡尔的遗产 |
二 哲学的新趋向 |
三 肉身化:走出知识性传统 |
第四节 基督宗教身体观的更新 |
一 科学化与肉身化的挑战 |
二 在主流面相的背后 |
三 步入现代:卡尔·巴特以来 |
余论 比较与反思:回到中国 |
一 唯肉身?反身体? |
二 一个尝试性的解答 |
三 气—场域的身体性文化 |
四 个案比较:何种身体性? |
五 开放的身体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勘误表 |
(10)中医穴位术语命名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选题缘由 |
研究内容 |
创新点 |
文献综述 |
命名的研究 |
词汇的研究 |
中医穴位名词的研究 |
第1章 认知知基础与中医学的认知特色 |
1.1. 认知的哲学基础 |
1.2. 认知的心理学基础 |
1.3. 中医学的认知特色 |
1.3.1. 理论的体验性 |
1.3.2. 认知的无意识性 |
1.3.3. 思维的隐喻性 |
第2章 “穴”与原型范畴理论 |
2.1. 原型范畴理论 |
2.1.1. 原型 |
2.1.2. 家族相似性 |
2.1.3. 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穴”与原型 |
2.2.1. 中医理论基础 |
2.2.2. 四种视角 |
2.2.3.“穴”的原型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穴位命名中的隐喻和转喻思维 |
3.1. 隐喻和转喻理论 |
3.1.2. 隐喻和转喻 |
3.1.3. 隐喻和转喻的生成机制 |
3.1.4. 隐喻和转喻的关系 |
3.2. 穴位术语中的隐喻和转喻 |
3.2.2. 转喻例证剖析 |
3.2.3. 隐喻例证剖析 |
3.2.4.“气”与深层隐喻结构 |
第4章 对外中医教学的启示 |
4.1. 原型范畴对教学的启示 |
4.2. 隐喻、转喻对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络生物学起源的初步研究[J]. 刘燕明. 中国针灸, 1994(06)
- [2]经络原型的初步研究[J]. 刘燕明. 大自然探索, 1991(04)
- [3]基于肌电桥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实验研究和下肢可穿戴式肌电桥系统设计[D]. 鲍学亮. 东南大学, 2018(01)
- [4]《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病史见证中医——从复杂适应系统看中医学的本质特征[J]. 符友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 [6]武侠文化基本叙事语法研究 ——以“射雕三部曲”为例[D]. 郑保纯. 苏州大学, 2014(10)
- [7]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食品的调节作用[D]. 许明明.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2)
- [8]《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D]. 覃旭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D]. 周瑾. 浙江大学, 2003(12)
- [10]中医穴位术语命名认知研究[D]. 董誉霞. 西南民族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