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熊猫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论文文献综述)
田一男[1](2018)在《圈养非人灵长类和大熊猫贾第虫感染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健康意义的肠道寄生性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家畜、野生动物在内的多种动物,造成人和动物的慢性腹泻和肠道应激综合征。1979年,该虫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人兽共患寄生虫。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动物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报道,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西南地区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分型的报道,也未见大熊猫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的调查研究。因此,本研究对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和全国部分地区圈养大熊猫的十二指肠贾第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型鉴定,为进一步探究野生动物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流行病学奠定基础。为了解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西南猕猴繁育基地(n=31)、成都某猕猴养殖场(n=60)、雅安某猕猴养殖基地(n=30)、贵阳动物园(n=50)、雅安碧峰峡动物园(n=24)、成都动物园(n=11)采集了206份圈养非人灵长类粪便样品,提取DNA后采用巢式PCR扩增β-giardin(bg)基因,对携带bg基因的阳性样品进一步扩增tpi及gdh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06份样品中,16份为十二指肠贾第虫扩增阳性,总感染率为7.8%。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差异显着(P<0.05)。基于bg,tpi和gdh三个基因位点分别有5(Bb4,BIII,BIII-1,B1,BIII-2),6(B7,WB6,WB8,EB5,BIV,B9)和1(BIV)个基因型被鉴定出,其中包括两个新的基因型(BIII-2,B9),而BIII、BIV、B1、EB5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表明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具有人兽共患性。基于多位点基因分型(multilocus genotyping,MLGs)技术,16份阳性样品共形成9个MLG亚型,与已报道的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序列进行种系发育分析,共形成4个群簇(Cluster 1-4),其中MLG-B13与分离自比利时的黑猩猩序列MLG-B22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获得的MLG-B26序列则与比利时狐猴的序列MLG-B12亲缘关系较近,其余MLGs亚型则单独形成分支群簇,表明与其他报道中的十二指肠贾第虫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本试验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n=65)、都江堰熊猫谷(n=11)、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n=17)、卧龙核桃坪熊猫基地(n=5)、卧龙耿达大熊猫基地(n=22)、全国部分动物园(n=28)共148只大熊猫进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调查。采集粪便样品经DNA提取、巢式PCR扩增β-giardin基因,发现6只大熊猫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总感染率为4.1%。不同年龄、性别大熊猫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差异不显着(P>0.05)。基于bg位点,发现2种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集聚体D和集聚体E),以集聚体E为主(n=5)。本研究表明,大熊猫存在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同时多个人兽共患基因型被检出,表明非人灵长类可能是人十二指肠贾第虫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大熊猫中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进一步扩大了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宿主范围,同时也提示十二指肠贾第虫可能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
胡贺娇[2](2016)在《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是我国特有、濒危、珍贵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该物种曾一度被国际组织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上个世纪90年代被中外科学家在野外调查时重新发现。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8月初-9月末)连续两年秋季,采用非损伤取样法——粪便样品,对西藏马鹿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性比及数量、食物组成、食物选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生理健康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从野外采集的199份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利用非损伤取样法成功提取出了87份DNA分子片段。对12个多态性高,无紧密连锁关系的微卫星位点进行了PCR分析,并进行了个体识别,最终识别出的87份粪便样品分属于50只西藏马鹿个体。对这50只个体性别鉴定结果为:雌:雄≈1:0.79,表明西藏马鹿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个体数量多于雄性个体数量,有利于西藏马鹿种群的发展。2、运用R软件Capwire包中的TIRM和ECM两种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分别别为:TIRM模块得到西藏马鹿数量为87只,97.5%的判别率下的置信区间为87~90只;ECM模块得到的西藏马鹿数量为65只,97.5%的判别率下的置信区间为65~67只。利用该软件包的似然比测试得到的P值不显着偏离0,说明调查区域内的不同的个体的捕捉率不同,因此以模块TIRM结果为种群数量估计值。本次粪便采样覆盖面积(即调查抽样面积)为264.5km2,在97.5%的判别率下马鹿种群数量置信区间为87~90只,密度为0.329~0.340只/km2。本次实地调查确认:西藏马鹿目前仅分布于面积2680.6 km2的西藏桑日马鹿自然保护区内。西藏马鹿实际适栖面积为650.4 km2,其余2030.2km2为白唇鹿(C. albirostris)的主要分布区。故2013~2014年秋季西藏马鹿种群总数量约为214~221只。3、通过50只个体基因型数据统计指出,西藏马鹿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58±0.1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4.91±0.16个,单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在0.39~0.90之间,平均值为0.67±0.013,12个座位中只有位点T123为中度多态性位点,其他11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45~0.91,平均为0.72±0.01;平均表现杂合度为0.52±0.11。遗传分析数据显示,目前西藏马鹿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不会由于自身遗传因素而导致衰退。4、通过粪便显微切片技术分析得出西藏马鹿秋季采食的植物共有37种,隶属于18个科,26属,采食比率较高的依次为菊科(21.62%)、豆科(13.51%)、禾本科(13.51%)、蔷薇科(8.11%);对西藏马鹿所食植物中的水分(W)、粗蛋白(CP)、粗脂肪EE)、能量(E),纤维素(C)和单宁(T)等物质含量测定结果:水分(62.13%)、粗蛋白(11.06%)、粗脂肪(8.88%)、能量(17812.53J/g)、纤维素(22.86%)、单宁(0.14%)。5、选择食物组成、能量、纤维素和蛋白质4个主要营养成分为因变量,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藏马鹿偏向蛋白质和能量高的食物,对蛋白质高纤维素含量低,能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的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并未出现明显的回避,分析认为西藏马鹿秋季取食策略为食物营养均衡型策略。此外,还通过对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氮含量与秋季主要采食的20种植物的平均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初步探讨了鹿粪氮含量与可食植物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6、采用沉淀法和漂浮法对西藏马鹿粪便样品中寄生虫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酶联免疫法对粪便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西藏马鹿粪便中寄生虫感染率低,免疫球蛋白较圈养梅花鹿含量低,说明西藏马鹿生理健康状态良好。综上所述,尽管我国西藏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营养状态良好,但鉴于目前分布面积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当地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大该物种目前的唯一分布地——西藏桑日马鹿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投资和保护管理力度,以利于这一特有、濒危、珍贵鹿科动物种群数量的迅速恢复。
李梅,杨光友[3](2015)在《我国金丝猴寄生虫种类及其疾病研究概况》文中指出金丝猴(golden monkey)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科研、保护及观赏价值。在我国分布有4种金丝猴,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和缅甸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寄生虫是危害金丝猴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迄今,已报道在金丝猴体内、外发现的寄生虫种类达40余种。论文综述了我国金丝猴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研究概况,以期为金丝猴的保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红梅[4](2013)在《基于核糖体基因对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分子分类研究》文中认为蛔虫是大熊猫最为常见的寄生虫,危害极大。本研究从陕西秦岭抢救并饲养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5只秦岭亚种大熊猫中分离到20条施氏贝蛔虫(包括10条雄性和10条雌性虫体),分别对其核糖体DNA(rDNA序列)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18S、28S、基因间隔区(IGS)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基于这五个基因片段,应用贝叶斯、最大简约分析、最大似然法、邻接法重建蛔科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施氏贝蛔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系发育关系。结果如下:1、对ITS及5.8S进行了扩增并进行序列变异分析。所有的施氏贝蛔虫虫株ITS-1rDNA序列是427bp,这些分离株没有检测到遗传变异。由基于ITS-1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可知,本研究分离到的施氏贝蛔虫雄虫和雌虫位于贝蛔属的一个分支,ITS-1rDNA序列能够将蛔科不同的种区分开来,为种内系统进化分析和蛔虫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合适的分子标记;5.8S及ITS-2r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56bp和327bp,20个不同样品之间没有核酸差异,而且ITS-2序列与大熊猫四川亚种蛔虫一致。5.8S及ITS-2rDNA序列与蛔科其他种的种间差异分别为0~1.3%和0~17.7%。所有样本序列一致,同拜林蛔虫亲缘关系相近。由于存在长度差异和大量的位点差异,单是ITS-2序列不适用于科的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分析。但是,用5.8S及ITS-2rDNA共同作为遗传标记,可以对施氏贝蛔虫在蛔科内进行准确的遗传进化分析。2、对18S、28S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校正后的18S的长度为630bp,20个样品间相似性为100%;校正后28S的长度为476bp,在施氏贝蛔虫样品间差异为0.2%~0.6%。利用不同的方法对18S和28S组合后的数据构建进化树,无法将施氏贝蛔虫同贝蛔属蛔虫区分开来,表明18S、28S不适合作为贝蛔属种内种间标记。3、测序和分析了施氏贝蛔虫介于18S和28S核糖体DNA之间的基因间隔区(IGS)序列,并与来自四川的施氏贝蛔虫样品进行比较。IGS序列结构同其他真核生物的相似。IGS长度为427bp,18个样品间差异为0~6.4%。所有的序列仅含有反向重复序列。实验表明,施氏贝蛔虫IGS保守性较高,种内鉴定不能将虫株区分,IGS基因可能适用于更高层次的寄生虫分类鉴定。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施氏贝蛔虫线虫的核糖体基因出发,对施氏贝蛔虫的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施氏贝蛔虫的遗传变异情况,可为大熊猫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提供有用的分子信息。
丛湄湄[5](2013)在《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环孢子虫、隐孢子虫种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同时也是人兽共患病病原的主要“储库”。生态旅游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在给人类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挑战。因此,对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对陕西省秦岭一带圈养野生动物进行肠道寄生虫种类的调查,并对所获得的环孢子虫和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了虫种及亚型鉴定。获得以下结果:1.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和卢戈式染色法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秦岭野生动物园的51种动物965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其中42种动物中共检出8种肠道寄生虫,分别为球虫、环孢子虫、隐孢子虫、阿米巴、类圆线虫、毛尾线虫、毛细线虫和蛔虫。结果还表明,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多数具有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及感染的不均衡性特征。另外,羚牛性别与寄生虫的感染率存在一定关系,雄性羚牛均比雌性羚牛相应的要高,且差异显着。2.利用套式PCR对金丝猴源环孢子虫2个分离株进行18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得到了长度约500bp的目的片段。种系发育分析表明,金丝猴源环孢子虫分离株位于环孢子虫属分支中,并与C. colobi互为姊妹枝。3.基于18S rRNA基因对羚牛源和骆驼源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感染羚牛的隐孢子虫种为C. andersoni和C. parvum,感染骆驼的隐孢子虫种为C.andersoni。经相似性分析和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羚牛源C. andersoni有两个不同的分离株(LN1、LN2),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6.1%;C. andersoni的羚牛源分离株LN1、LN2、骆驼源分离株LT4和基因库中C. andersoni(JX515549)相比,相似性分别为100%、96.1%和100%。4.基于GP60基因位点对羚牛源C. parvum进行亚型分析,发现一新亚型,命名为IIaA11。羚牛源C. andersoni在MS16基因位点的亚型为A1;骆驼源C. andersoni在MS2、MS16基因位点的亚型为(A2、A1)。在MS2基因位点,骆驼源C. andersoni与基因库中A1(HM565078)的相似性最高,为99.8%;在MS16基因位点,羚牛源和骆驼源C.andersoni的分离株与基因库中A1(HM565086)的相似性均为100%。
潘广林[6](2012)在《秦岭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形地貌复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区位优势,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享有很高声誉。秦岭野生动物种类有着独特的优势,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存在,如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等。本研究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特有的秦岭珍稀动物共计303只(头)及其他野生动物36只(头),应用寄生虫学粪便检查方法、体表寄生虫检查法和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检获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寄生蠕虫虫卵、幼虫、成虫,外寄生虫(蜱、虱等)、原虫的卵囊等,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固定和详细的形态学鉴定,获得以下结果:(1)对家Ⅰ级保护动物金丝猴(19只)、大熊猫(22只)、羚牛(26头)、朱鹮(236只)共303头(只),采用粪便检查方法、体表寄生虫的检查和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发现,检出的寄生虫体、虫卵及卵囊经鉴定隶属于17科18属18种,包括原虫2种(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吸虫3种(印度槽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棘口吸虫);绦虫3种(贝氏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线虫7种(施氏贝蛔虫,毛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原圆线虫,仰口线虫,美丽筒线虫,毛细线虫);虱2种(毛虱和长羽虱);蜱1种(血蜱)。结果表明,抢救回的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远比圈养野生动物严重,并且首次在羚牛体内发现美丽筒线虫(G. pulchrum)。(2)对保护区内其他36只(头)野生动物,其中斑羚(5头)、孔雀(21只)、鬣羚(4头)、野猪(1头)、狼(4只)、狍子(1只)进行寄生虫学检查。检出的寄生虫体、虫卵及卵囊经鉴定隶属于16科19属20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其中有原虫2种(艾美耳球虫和肉孢子虫);绦虫2种(贝氏莫尼茨绦虫和细颈囊尾蚴);吸虫3种(鹿槽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中华歧腔吸虫);线虫10种(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瞪羚毛首线虫,野猪后圆线虫,猪蛔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鸽蛔虫,犬弓首蛔虫);蜱3种(硬蜱,血蜱,革蜱)。
李岩[7](2011)在《基于核糖体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的种系发育分析》文中提出大熊猫、小熊猫、熊类、犬科和猫科等中的很多动物都是我国珍稀的野生动物,是我们保护的重点对象。对动物园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虫的调查报告显示,蛔虫是这些动物感染率高,感染程度严重的主要寄生虫。长期以来,蛔虫的分类主要以形态结构特征为主要依据,但由于宿主与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遗传变异,传统的形态与生物学分类研究方法在一些蛔虫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中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仍然存在对一些姊妹种的鉴定出现错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对蛔虫的分类研究上,尤其是利用线粒体和核糖体上的基因对蛔虫的分类。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等21种野生哺乳动物体内寄生的蛔虫的分类关系,本次试验选用了变异程度不同的核糖体上18s、28s和线粒体上12s、cytb基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蛔虫的分类提供新的依据。所获得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核糖体18SrDNA、28SrDNA基因和线粒体12SrDNA基因序列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分析为了探讨大熊猫、小熊猫、黑熊、棕熊、马熊、北极熊、黑猩猩、白颊长臂猿、猕猴、金猫、豹猫、丛林猫、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白虎、非洲狮、猞猁、蓝狐、银狐和狼共21种珍稀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分类地位,利用PCR方法对这些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核糖体18S,28S以及线粒体上12S三个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各得到了21条序列。对测得蛔虫的三个基因序列进行互对比较。结果表明包含有五大种群,即猫弓首蛔虫种群(金猫、豹猫和丛林猫),犬弓首蛔虫种群(银狐、蓝狐),狮弓蛔虫种群(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白虎、非洲狮、猞猁、狼),贝蛔虫种群(黑熊、棕熊、马熊、北极熊、大熊猫、小熊猫)以及蛔属蛔虫种群(黑猩猩、白颊长臂猿和猕猴)。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校正后的18S的长度为1708bp,21种野生动物感染蛔虫18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5%-100%;校正后的28S的长度为751bp,28S基因在狮弓蛔虫种群和猫弓首蛔虫、犬弓首蛔虫种群间的差异度分别为14.9%~15.8%和147%-15.1%,在其他种群间差异较小,而在种群内,28S差异性很小;校正后的12s序列长度为499bp,猫弓首蛔虫、犬弓首蛔虫两个种群间12s基因序列差异度为11.7%~12.8%,狮弓蛔虫种群与猫弓首蛔虫种群和犬弓首蛔虫种群间的差异度分别为21.4%-23.4%和20.3%-21.4%,12S基因在贝蛔属种群和蛔属种群内差异较小。可见12S基因在种内种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利用不同的方法对rDNA (18S+28S),12S和三个基因组合(rDNA+12S)后的数据构建进化树,得到了近似一致的拓扑结构。从系统进化树来看,弓首亚科和蛔亚科作为单系群都受到了较高的支持,在各个分支的节点都有较高的支持率。蛔亚科中弓蛔属在不同的树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且不同的树中弓蛔属的自展值都较低,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贝蛔属中,大熊猫、小熊猫以及四种熊科动物感染的蛔虫亲缘关系较近。2对大熊猫,小熊猫,熊科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感染蛔虫的cytb基因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贝蛔属和蛔属各种间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黑熊、浣熊和猕猴感染的蛔虫的cytb基因进行分析,以异尖线虫为外源群,结合已公布的弓首属蛔虫序列,分别构建构建NJ/MP/ML树,序列结果分析显示:经过人工校对后的序列长度为877bp,其中变异位点382个,简约信息位点267个,密码子的第三位点的突变率最高。cytb基因表现出较高的A+T偏向。系统进化树的结果显示,小熊猫贝蛔虫的亲缘关系明与熊科动物感染的转移贝蛔虫的亲缘关系近于大熊猫感染的西氏贝蛔虫的亲缘关系,而浣熊贝蛔虫的进化距离比上述三种蛔虫的进化距离长。猕猴感染的蛔虫与猪蛔虫的亲缘关系相当近。实验表明: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在种内至种属间的分类关系是一个良好的标记基因。
胡罕,王静,裴俊锋,车利锋,吕向辉,吴晓民,乔继英[8](2010)在《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近年来对青藏高原和秦岭野生动物寄生虫研究现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或提供参考。
吕向辉[9](2010)在《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文中认为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我国是野生动物分布大国,但同时我国也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多是人为因素造成,而内因主要是遗传衰竭、疾病等。寄生虫的易感染性以及传播方式多样性,使其成为危害野生动物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动物园等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将动物聚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寄生虫感染或交叉感染的机率增大。本课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人兽共患病研究具有双方面的意义。本文对陕西省、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及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种类及形态的调查。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19种207只/头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共鉴定出肠道寄生虫30种,寄生虫总感染率达86.47%。除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外,每种野生动物都不同程度的感染了肠道寄生虫。在所感染的寄生虫中,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阿米巴原虫(Entamoebidae Protozoon)、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鞭虫(Capillaria sp.)、蛔虫(Ascaridiasp.)感染率较高且宿主范围广。寄生虫混合感染统计结果显示:感染1种肠道寄生虫的动物宿主最多,寄生虫混合感染种数与混合感染率呈负相关。本次调查还发现12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提示动物饲养员、野外工作者、游客等应注意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方式。
彭彬[10](2010)在《四川地区黄鳝出血病与寄生虫病病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是我国极具开发价值的名特优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黄鳝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有关黄鳝疫病研究则相对滞后,黄鳝健康养殖和疫病的防治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黄鳝人工养殖严重受阻。四川是我国黄鳝主产区之一,有关黄鳝出血病和寄生虫病报道的资料也很少。黄鳝出血病是黄鳝的重大细菌病害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黄鳝寄生虫病也是黄鳝的重要病害之一,寄生虫消耗黄鳝体内营养,破坏器官组织,阻碍黄鳝生长、发育,降低黄鳝机体免疫力,从而引发其他继发性疾病。本研究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以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对黄鳝出血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常规的寄生虫调查方法对黄鳝寄生虫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黄鳝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1.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以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分离鉴定了四川13个地区的黄鳝出血病病原菌。从13个黄鳝出血病自然发病地区中的10个地区的出血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出了1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有分离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边缘整齐、中央隆起、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状的菌落。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其对泥鳅、云斑鮰和小白鼠都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菌株对2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对萘啶酸、诺氟沙星、头孢呋新、四环素等15种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B、亚胺硫霉素等5种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磺胺异恶唑、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4种药物耐药。2.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以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分离鉴定了四川13个地区的黄鳝出血病病原菌。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出了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为致病性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可见圆形、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乳黄色菌落。动物感染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云斑鯝有缓慢致病作用,对泥鳅和小白鼠不具致病作用。分离菌株对2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藤黄微球菌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唑啉、羧苄西林等18种药物敏感;对复达欣中度敏感;对萘啶酸、加替沙星、磺胺异恶唑等5种药物耐药。3.四川地区黄鳝寄生蠕虫调查采用常规寄生虫调查方法对四川眉山、乐山、绵阳等13个地区共计435尾黄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黄鳝体内寄生蠕虫有3种,分别为胃瘤线虫幼虫(Eustrongylides sp.(larva)),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Neosentis) celatus)和锯缘叶形吸虫(Phylldistomum serripatula);其感染率依次为19.08%,18.85%,和4.83%。因此胃瘤线虫幼虫、隐藏新棘虫和锯缘叶形吸虫是四川地区人工养殖黄鳝重点防治的寄生虫。
二、大熊猫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论文提纲范文)
(1)圈养非人灵长类和大熊猫贾第虫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贾第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
2 贾第虫的分类 |
3 十二指肠贾第虫简介 |
4 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与大熊猫寄生虫研究进展 |
4.1 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研究进展 |
4.2 大熊猫寄生虫研究进展 |
5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治疗与预防 |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调查及虫种基因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粪便样品采集 |
1.3 粪便样品处理 |
1.4 粪便沉渣清洗保存 |
1.5 粪便DNA提取 |
1.6 巢式PCR扩增及相关条件 |
1.7 测序结果分析 |
2 结果 |
2.1 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情况 |
2.2 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情况 |
2.3 十二指肠贾第虫同源性分析及种系发育分析 |
2.4 非人灵长类十二指肠贾第虫多位点基因分型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圈养大熊猫贾第虫感染调查及虫种基因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粪便样品采集 |
1.3 粪便样品处理 |
1.4 粪便DNA提取 |
1.5 PCR扩增 |
1.6 测序结果分析 |
1.7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 |
2 结果 |
2.1 十二指肠贾第虫多基因位点 PCR 扩增结果 |
2.2 圈养大熊猫贾第虫感染情况 |
2.3 十二指肠贾第虫种系发育分析 |
2.4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西藏马鹿种群概况及研究现状 |
1.1.1 西藏马鹿种群概况 |
1.1.2 西藏马鹿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1 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2 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1 有蹄类动物食性研究概况 |
1.3.2 有蹄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及评价 |
1.4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健康状况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水文 |
2.5 植物资源 |
2.6 动物资源 |
2.7 社会经济 |
3 西藏马鹿分子生态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的采集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 PCR扩增 |
3.2.4 性别鉴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3.4.2 性别鉴定与种群数量估算 |
3.4.3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5 讨论 |
3.5.1 粪便样品的保存与DNA的提取 |
3.5.2 PCR扩增和基因分型 |
3.5.3 性别比例 |
3.5.4 种群数量的估算 |
3.5.5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6 本章小结 |
4 西藏马鹿营养生态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样地区 |
4.2.2 样品的采集 |
4.2.3 样本处理和样片制备 |
4.2.4 植物种类的识别及镜检 |
4.2.5 植物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
4.2.6 粪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
4.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3.1 食物组成及营养成分分析 |
4.3.2 响应曲面模型建模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西藏马鹿食物组成分析 |
4.4.2 西藏马鹿食物营养成分分析 |
4.4.3 西藏马鹿食物营养成分对食物选择的影响 |
4.4.4 西藏马鹿取食主要因素及食物营养评价 |
4.4.5 粪氮含量的测定 |
4.5 讨论 |
4.5.1 西藏马鹿食物组成研究的比较 |
4.5.2 西藏马鹿食物选择与粪便显微分析 |
4.5.3 影响西藏马鹿取食主要因素及食物营养评价 |
4.5.4 粪氮含量与食物氮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西藏马鹿生理健康状况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粪便样品采集 |
5.2.2 粪便中寄生虫的测定方法 |
5.2.3 粪便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粪便中寄生虫的测定 |
5.3.2 粪便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5.4 讨论 |
5.4.1 寄生虫含量与健康状况的探讨 |
5.4.2 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健康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我国金丝猴寄生虫种类及其疾病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寄生虫种类 |
2金丝猴的主要寄生虫病 |
2.1毛首线虫病 |
2.1.1病原 |
2.1.2流行病学 |
2.1.3药物防治 |
2.2绦虫病 |
3金丝猴野生种群寄生虫感染情况 |
4小结 |
(4)基于核糖体基因对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分子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秦岭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研究概况 |
1.1 大熊猫秦岭亚种生存现状 |
1.1.1 大熊猫秦岭亚种及生存威胁 |
1.1.2 感染蛔虫及其危害 |
1.2 分类学研究概况以及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 |
1.2.1 大熊猫寄生蛔虫的分类学研究概况 |
1.2.2 核糖体基因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基于 ITS rDNA 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系统进化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虫体样品 |
2.1.2 仪器和试剂 |
2.1.3 方法 |
2.2 结果 |
2.2.1 ITS 核糖体基因 PCR 扩增结果 |
2.2.2 施氏贝蛔虫 ITS-1 rDNA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2.2.3 ITS-2 及 5.8S 序列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对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 18S、28S rDNA 的系统进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仪器、试剂 |
3.1.3 方法 |
3.2 结果 |
3.2.1 18S、28S rDNA 两基因 PCR 结果 |
3.2.2 分子遗传学分析 |
3.2.3 系统发育分析研究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氏贝蛔虫 IGS rDNA 的扩增、克隆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试验仪器、试剂 |
4.1.3 培养基制备 |
4.1.4 方法 |
4.2 结果 |
4.2.1 IGS rDNA 序列的 PCR 结果 |
4.2.2 IGS 核糖体基因的遗传差异分析及序列多态性分析 |
4.2.3 IGS rDNA 系统进化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环孢子虫、隐孢子虫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研究概况 |
1.1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概况 |
1.1.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
1.1.2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概述 |
1.1.3 我国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研究情况 |
1.2 环孢子虫研究概况 |
1.2.1 环孢子虫生物学特征 |
1.2.2 环孢子虫分类 |
1.2.3 环孢子虫流行情况 |
1.2.4 环孢子虫传播方式 |
1.3 隐孢子虫研究概况 |
1.3.1 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 |
1.3.2 隐孢子虫分类 |
1.3.3 隐孢子虫传播途径 |
1.3.4 野生动物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 |
1.3.5 隐孢子虫感染的季节性 |
1.3.6 我国隐孢子虫的研究概况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种类的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动物肠道感染寄生虫的种类 |
2.2.2 几种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2.2.3 羚牛性别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关系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金丝猴源环孢子虫种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环孢子虫卵囊形态 |
3.2.2 18S rRNA 基因 PCR 扩增结果 |
3.2.3 PCR 产物测序结果 |
3.2.4 种系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羚牛源和骆驼源隐孢子虫种及亚型的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 |
4.2.2 基于 18S rRNA 基因对分离株进行种的鉴定结果 |
4.2.3 亚型鉴定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秦岭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野生动物寄生虫研究进展 |
1.1 寄生虫病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
1.2 国内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 |
1.3 国外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
1.4 野生动物常见的寄生虫 |
1.4.1 原虫(Protozoa) |
1.4.2 蠕虫(helminths) |
1.4.3 体外寄生虫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检查方法 |
2.2 结果 |
2.2.1 寄生虫的种类 |
2.2.2 寄生虫种类归属及检出状况 |
2.2.3 形态学观察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其它野生动物的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检查方法 |
3.2 结果 |
3.2.1 寄生虫的种类 |
3.2.2 寄生虫种类归属及检出状况 |
3.2.3 形态学观察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核糖体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的种系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生存现状 |
1 各科动物感染的蛔虫及危害 |
1.1 大熊猫 |
1.2 小熊猫 |
1.3 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
1.4 熊科 |
1.5 犬科和猫科动物 |
二 分类学研究概况以及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 |
1 大熊猫、小熊猫、熊科、猫科和犬科动物寄生蛔虫的分类学的研究概况 |
1.1 大熊猫、小熊猫、熊科动物和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寄生蛔虫分类学研究 |
1.2 犬科和猫科动物寄生的蛔虫分类学研究 |
2 核糖体18SrDNA、28SrDNA基因以及线粒体12srDNA、cytb基因研究进展 |
2.1 核糖体大小亚基18s,28s的研究 |
2.2 线粒体小亚基12s基因的研究 |
2.3 线粒体Cytb基因的研究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于核糖体18SrDNA、28SrDNA基因和线粒体12SrDNA基因序列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样品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主要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虫体总DNA的提取与纯化 |
1.2.2 引物设计 |
1.2.3 PCR反应扩增体系及程序 |
1.2.4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1.2.5 序列比对,分析序列差异性 |
1.2.6 序列特征 |
1.2.7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 实验结果 |
2.1. 序列特征 |
2.2 大熊猫等21种野生哺乳动物感染蛔虫的18s、28s和12s三个基因序列分析 |
2.2.1 核糖体18s基因序列分歧度以及相似性分析 |
2.2.2 核糖体28s基因序列分歧度以及相似性分析 |
2.2.3 线粒体12s基因分歧度以及相似性分析 |
2.3 分子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
2.3.1 多基因不一致水平检验 |
2.3.2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3.2.1 基于rDNA数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
2.3.2.2 基于12s数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
2.3.2.3 基于三个基因组合数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
3 讨论 |
3.1 基因变异性 |
3.2 种群分类鉴定 |
3.2.1 贝蛔属种群 |
3.2.2 蛔属种群 |
3.2.3 狮弓蛔虫种群 |
3.2.4 弓首蛔虫种群 |
3.3 系统进化分析 |
3.3.1 蛔亚科 |
3.3.2 弓首亚科 |
4 小结 |
第二章 对大熊猫等6种动物感染蛔虫的cytb基因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蛔虫虫体总DNA的提取 |
1.2.2 蛔虫cytb基因PCR扩增及测序 |
1.2.3 序列比对分析以及系统进化分析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6种野生动物感染蛔虫的序列特征 |
2.2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和创新点 |
1.结论 |
1.1 基于12s、18s和28s基因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哺乳动物感染的蛔虫的分子分类研究 |
1.2 基于cytb基因对大熊猫等6种野生动物感染蛔虫的分子分类研究 #472 创新点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虫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
2 国内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 |
3 国外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
4 结 语 |
(9)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 |
1.1.1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1.1.2 野生动物资源衰退原因 |
1.1.3 野生动物救护现状 |
1.2 寄生虫的危害 |
1.3 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研究现状 |
1.4 人兽共患病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2.1 陕西省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1.4 动物粪便标本采集 |
2.1.5 检查方法 |
2.1.6 调查结果 |
2.1.7 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
2.1.8 讨论 |
2.1.9 对策与措施 |
2.2 青海省野生马麝肠道寄生虫调查 |
2.2.1 实验仪器 |
2.2.2 主要溶液配制 |
2.2.3 马麝粪便标本采集 |
2.2.4 检查方法 |
2.2.5 调查结果 |
2.2.6 马麝肠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
2.2.7 讨论 |
第三章 各种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分布及混合感染情况 |
3.1 各种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分布及研究状况 |
3.1.1 各种寄生虫在野生动物宿主中的分布情况 |
3.1.2 讨论 |
3.2 肠道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的混合感染情况 |
3.2.1 寄生虫混合感染率 |
3.2.2 讨论 |
第四章 调查发现的人兽共患寄生虫 |
4.1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4.2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四川地区黄鳝出血病与寄生虫病病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
2. 黄鳝寄生虫病 |
2.1 黄鳝寄生虫名录 |
2.2 黄鳝体内寄生虫感染状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四川地区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2 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2.2.3 病原菌的鉴定 |
2.2.4 药物敏感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分离菌株的动物回归及感染试验 |
3.2 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 |
3.3 菌株鉴定 |
3.3.1 有动力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 |
3.3.2 无动力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 |
4. 讨论 |
4.1 病原菌的鉴定 |
4.2 病因分析 |
4.3 药物敏感特性 |
5. 小结 |
第二章 四川地区黄鳝源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2 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2.2.3 病原菌的鉴定 |
2.2.4 药物敏感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分离菌株的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3.2 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 |
3.3 菌株鉴定 |
3.3.1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3.3.2 16S rDNA基因分析 |
3.4 药物敏感性试验 |
4. 讨论 |
4.1 病原菌的鉴定 |
4.2 病因分析 |
4.3 药物敏感特性 |
5.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地区黄鳝寄生蠕虫调查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黄鳝采集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黄鳝蠕虫感染的总体情况 |
3.2 不同体长规格黄鳝蠕虫感染的差异 |
4. 讨论 |
4.1 不同地区黄鳝体内寄生虫的种类 |
4.2 不同地区黄鳝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的比较 |
4.3 不同规格黄鳝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比较 |
4.4 寄生虫感染黄鳝的关联程度 |
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四、大熊猫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圈养非人灵长类和大熊猫贾第虫感染调查[D]. 田一男.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2]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D]. 胡贺娇.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3]我国金丝猴寄生虫种类及其疾病研究概况[J]. 李梅,杨光友.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6)
- [4]基于核糖体基因对大熊猫秦岭亚种施氏贝蛔虫的分子分类研究[D]. 李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5]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环孢子虫、隐孢子虫种鉴定[D]. 丛湄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6]秦岭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D]. 潘广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7]基于核糖体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对大熊猫等21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的种系发育分析[D]. 李岩.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8]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现状[J]. 胡罕,王静,裴俊锋,车利锋,吕向辉,吴晓民,乔继英. 经济动物学报, 2010(03)
- [9]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D]. 吕向辉. 西北大学, 2010(10)
- [10]四川地区黄鳝出血病与寄生虫病病原学研究[D]. 彭彬.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