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文,刘冠男,王裕先,张长青,李小赛,杨杰,徐海明,王军[1](2022)在《我国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硫铁矿固废是化工制酸和炼硫过程排放的、含多种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具有典型资源环境特征的矿山固体废弃物。我国硫铁矿固废排放量大,有用组分含量低,资源综合利用难度大。硫铁矿固废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土地,成为诱发矿渣性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物源,还使得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严重威胁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安全。本文基于我国硫铁矿资源禀赋条件、硫酸工业发展需求、硫酸生产"三废"排放状况,分析我国硫铁矿固废的现状和特点;以国内典型产渣地区为例探讨硫铁矿利用和硫铁矿固废堆存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从资源潜力和技术方法角度,对比分析国内外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最后针对我国资源环境需求,从提高我国硫资源保障程度和发掘硫铁矿固废资源潜力,加大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成熟技术应用力度,构建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治协同治理机制等三方面提出我国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建议。
蒋腾飞,刘益荣,吴龙飞[2](2021)在《制药企业RTO系统堵塞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蓄热焚烧炉(RTO)是目前制药行业最主要的VOCs废气治理技术,但在RTO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蓄热体堵塞问题和堵塞物质的研究却较少。文章简单概述了VOCs废气治理的迫切性和RTO工艺原理,重点分析了RTO系统运行过程中蓄热体堵塞物质组成、堵塞物质产生原因及具体解决措施,为企业正常运行维护RTO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王红,王英杰[3](2021)在《液硫罐顶含硫废气环保治理工艺》文中指出本工艺通过引风机将液硫罐顶含硫蒸汽、硫化氢的废气抽吸送至硫磺回收装置焚烧炉,随液硫池废气一起送入焚烧炉焚烧后再去烟气后处理流程,既解决了废气直排大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避免了废气对液硫罐和周边设备的腐蚀,同时解决了液硫罐废气管道易堵塞的难题,且流程短,设备简单。本工艺在安全性、经济性上均优于目前常用的液硫罐顶废气处理方法,适用于硫磺回收装置内的液硫储罐。
纪罗军,赵红林[4](2021)在《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主要来源及资源化利用途径。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积堆存石膏量已超过1 100 Mt,2020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排放总量约为200 Mt,天然石膏开采量约为16 Mt。2020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用作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筑路及填充材料、抹灰石膏等。未来水泥和建材行业仍将是工业副产石膏的主要消纳领域,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量将达到200 Mt/a,与产出量基本持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绿色石膏建材大面积的推广使用,未来我国新型石膏建材和石膏化学法利用将会有较快增长,成为消纳工业副产石膏增长点。建议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更精确的支持,促进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
韩景,王蕴慧,王放[5](2021)在《某化工项目燃煤供热系统烟气脱硫方案的比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某化工项目燃煤锅炉供热系统的脱硫方案进行了比选,详细地对比分析了氨法脱硫和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两种方案的技术流程、工艺特点、运行可靠性经济性,最后提出了采取氨法脱硫方案更加合理的建议。
田相峰[6](2021)在《焦炉煤气脱硫过程的催化水解和吸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焦炉煤气中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的高效脱除,对提高煤气品质、降低设备腐蚀、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下游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炼焦行业关注的重大课题。硫化氢(H2S)脱除技术相对成熟,多种湿法工艺在国内均有成熟的应用,特别是醇胺法的技术优势明显,但进一步节能降耗和提高酸性气体的分离选择性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与H2S相比,羰基硫(COS)因酸性低、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脱除难度更大。COS催化水解技术可与现有煤气脱硫脱碳工艺耦合,但低温催化和高效水解,尚存较多困难。本论文集成耦合现有“COS催化水解”和“H2S胺法脱除”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焦炉煤气中COS和H2S一体化脱除方法;通过COS低温水解催化剂和H2S吸收剂的遴选和优化,实现了焦炉煤气中硫化物的高效脱除。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遴选K2CO3、Ba(OH)2、纳米ZnO和纳米NiO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低温水解催化剂。构建了 COS催化水解实验平台,测定了系列催化剂组成、煤气组成和操作温度条件下的COS水解效率,探究了煤气中的水汽、H2S和CO2含量对COS催化水解的影响规律,阐明了活性组分的作用机制和催化水解机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催化剂组成和操作条件。当水解温度为70℃时,相对湿度为60%的模拟焦炉煤气中COS水解效率可达92%。构建了甘氨酸和精氨酸离子液体促进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吸收剂。测定了粘度、吸收能力及吸收选择性等关键热力学参数,阐明了吸收剂浓度、温度和分压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吸收剂对H2S/CO2的表观吸收速率,阐明了吸收剂浓度和体系粘度对吸收速率的竞争影响机制。在自制的板式塔内验证了吸收剂对H2S和CO2的脱除效果,结果优于已商业运行的传统吸收剂。精氨酸离子液体促进的MDEA吸收剂对H2S的脱硫效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100%和2.17,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达到0.5167 Kmol·m-3·h-1·Kpa-1。阐明了吸收剂组成、进气量、进液量和塔板数对H2S和CO2的吸收选择性、脱除效率和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综上所述,本论文遴选了 COS水解催化剂和H2S吸收剂,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构建了焦炉煤气中COS和H2S一体化脱除系统,并验证了实际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焦炉煤气中COS在低温条件下可实现高效水解、H2S可被完全脱除,且吸收剂贫水程度(>55wt%)显着高于乙醇胺(MEA,30wt%)等传统吸收剂。因此,本论文提出的一体化脱除路线,对焦化行业提高煤气脱硫效率及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曹礼梅,邱兆富,张巍,杨骥[7](2021)在《化工废催化剂污染特征及资源化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全世界化工行业每年会置换出大量的废催化剂,如处置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本文对化工行业废催化剂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综述了其来源、类别及特点。基于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含量远远高于矿藏中所含有的相应组分的特点,建议将其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利用;分析了化工废催化剂潜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流程,建议建立废催化剂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概括论述了废催化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的控制手段及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对于化工废催化剂的处理处置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不局限于单纯的末端污染控制;建议开展废催化剂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的绿色新技术,达到减少污染、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徐平,张西华,马恩,饶富,刘春伟,姚沛帆,孙峙,王景伟[8](2021)在《退役锂离子电池碳/硫协同选择性提锂技术》文中提出针对当前退役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提取工艺选择性差、环境风险突出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碳/硫协同选择性提锂的新思路.首先在系统考察(NH4)2SO4、NH4HSO4、Na HSO4和H2SO4分别作为焙烧剂对退役锂离子电池Li Ni1/3Co1/3Mn1/3O2正极粉末中锂的浸出选择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影响的基础上,确定H2SO4为最佳焙烧剂.基于此,研究了石墨添加量对Li Ni1/3Co1/3Mn1/3O2中锂的浸出选择性的影响,揭示了C/S协同强化锂的浸出选择性的转化路径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Li Ni1/3Co1/3Mn1/3O2与H2SO4物质的量比为2∶1、石墨添加量为20%(w)、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120 min的最优条件下,Li Ni1/3Co1/3Mn1/3O2中锂的浸出率高达93%,回收的Li2CO3纯度高于电池级Li2CO3纯度要求;Ni、Co和Mn均进入渣相,经分离纯化后可作为合成正极材料的前驱物,分离得到的石墨可回用于硫化焙烧过程的添加剂.通过对Li Ni1/3Co1/3Mn1/3O2混合粉末(含20 wt.%石墨)硫化焙烧热行为及其产物X射线衍射(XRD)表征表明,石墨的添加降低了硫化焙烧的反应温度,通过C/S协同作用强化了Li Ni1/3Co1/3Mn1/3O2中锂的选择性浸出,且不产生SOx等有毒有害气体.本工作结合硫化焙烧和碳热还原优势,为退役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同步循环利用开辟了新思路,实现了Li Ni1/3Co1/3Mn1/3O2中锂的高效选择性清洁提取和废石墨负极的循环利用.
吴媚[9](2021)在《基于工程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何佳豪[10](2021)在《船用活性炭脱硫系统的实验与数值研究》文中指出
二、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硫铁矿固废现状 |
1.1 硫铁矿资源禀赋条件 |
1.2 硫酸工业发展需求 |
1.3 硫酸生产“三废”排放 |
2 硫铁矿固废环境效应 |
2.1 占地与边坡稳定性 |
2.2 污染大气和水土 |
3 国内外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3.1 回收铁资源 |
3.2 提取有色金属及贵金属 |
3.3 生产铁红等化工系列产品 |
3.4 生产水泥和建材 |
4 措施建议 |
1) 提高我国硫资源保障程度,发掘硫铁矿固废资源潜力。 |
2) 加大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成熟技术应用力度。 |
3) 构建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治协同治理机制。 |
(2)制药企业RTO系统堵塞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VOCs废气处理方法 |
2 蓄热式氧化技术 |
3 RTO系统堵塞物组分分析 |
4 RTO系统堵塞原因分析 |
5 减少RTO堵塞的措施 |
6 结语 |
(3)液硫罐顶含硫废气环保治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液硫罐顶废气处理技术现状及本工艺研发背景 |
2 工艺技术简介 |
2.1 工艺原理及流程设计 |
2.2 工艺技术特征 |
2.3 工艺技术相关参数选择 |
2.3.1 关键设备的温度压力控制 |
2.3.2 氮气进罐与罐顶气抽出的平衡控制 |
2.3.3 防止罐顶气中硫蒸气凝华堵塞管线和设备的措施 |
3 投资及社会、经济效益 |
4 结论 |
(4)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副产石膏的来源 |
1.1 脱硫石膏 |
1.2 磷石膏 |
1.3 钛石膏 |
1.4 氟石膏 |
1.5 柠檬酸石膏 |
1.6 盐石膏 |
1.7 芒硝石膏 |
1.8 硼石膏 |
1.9 中和石膏 |
1.1 0 其他废石膏 |
2 产业政策 |
3 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
3.1 制水泥缓凝剂 |
3.2 制α型高强石膏 |
3.3 制β型建筑石膏 |
3.4 制Ⅱ型无水石膏 |
3.5 制纸面石膏板 |
3.6 制石膏条板 |
3.7 制石膏模盒 |
3.8 制抹灰石膏 |
3.9 制自流平石膏 |
3.1 0 制硫酸钙晶须 |
3.1 1 制硫酸联产水泥或氧化钙 |
3.1 2 制硫酸铵和硫酸钾 |
3.1 3 作为冶炼原料 |
4 未来推进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思路 |
(5)某化工项目燃煤供热系统烟气脱硫方案的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对比 |
2 技术分析比较 |
2.1 氨法脱硫的优缺点 |
2.1.1 氨法脱硫的优点 |
2.1.2 氨法脱硫的缺点 |
2.2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优缺点 |
2.2.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优点 |
2.2.2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缺点 |
2.3 技术综合比较 |
3 经济性分析比较 |
4 结论 |
(6)焦炉煤气脱硫过程的催化水解和吸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焦炉煤气脱硫的必要性 |
1.3 COS净化技术 |
1.3.1 COS的理化性质 |
1.3.2 COS的脱除方法 |
1.3.3 COS水解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 H2S净化技术 |
1.4.1 干式氧化法 |
1.4.2 湿式氧化法 |
1.4.3 湿式吸收法 |
1.4.4 其它脱硫溶剂 |
1.5 离子液体简介及其在脱硫中的研究 |
1.5.1 离子液体吸收H2S的研究 |
1.5.2 氨基酸离子液体吸收H2S的研究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1 COS催化水解效率及机制 |
1.6.2 H_2S吸收特性与机制研究 |
1.6.3 脱硫效率及验证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OS的催化水解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过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制备 |
2.3.2 催化剂活性组分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2.3.3 水汽含量和温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2.3.4 复杂气氛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2.3.5 水解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酸离子液体促进的MDEA水溶液对H2S的吸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收剂对H_2S吸收能力及影响因素 |
3.3.2 吸收剂对H_2S和CO_2同时吸收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氨基酸离子液体促进的MDEA水溶液吸收H_2S的速率及影响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粘度测定及关联 |
4.3.2 表观吸收速率及其竞争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拟焦炉煤气中H_2S在板式塔中的脱除效果验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参数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时曲线分析 |
5.3.2 进气流速对脱除效果的影响 |
5.3.3 进液流速对脱除效果的影响 |
5.3.4 吸收剂浓度和塔板数对脱除效果的影响 |
5.3.5 与传统吸收剂脱硫效果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化工废催化剂污染特征及资源化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工行业废催化剂现状 |
1.1 废催化剂的来源 |
1.2 废催化剂的分类 |
1.3 废催化剂的特点 |
2 化工废催化剂的环境风险 |
2.1 化工废催化剂潜在的环境风险 |
2.2 化工废催化剂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3 化工废催化剂的资源化途径 |
3.1 减量化 |
3.2 资源化 |
3.2.1 贵金属的回收 |
3.2.2 其他金属的回收 |
3.2.3 载体的回收 |
3.2.4 综合利用 |
3.3 无害化 |
4 结语 |
(8)退役锂离子电池碳/硫协同选择性提锂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正极粉末成分分析与物相表征 |
2.2 焙烧剂筛选 |
2.2.1 不同焙烧剂对锂的浸出选择性研究 |
2.2.2 不同焙烧剂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性分析 |
2.3 退役锂离子电池中锂的强化选择性浸出 |
2.3.1 石墨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锂浸出选择性影响 |
2.3.2 碳酸锂回收 |
2.3.3 反应过程热行为分析 |
2.3.4 转化路径及反应机理 |
3 结论 |
4 实验部分 |
4.1 样品预处理 |
4.2 焙烧剂筛选 |
4.3 硫化焙烧-水浸选择性提取锂 |
4.4 产物回收 |
4.5 材料表征 |
四、关于用含硫废气生产硫酸的经济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硫铁矿固废综合利用及其环境意义[J]. 张佳文,刘冠男,王裕先,张长青,李小赛,杨杰,徐海明,王军. 中国矿业, 2022
- [2]制药企业RTO系统堵塞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探讨[J]. 蒋腾飞,刘益荣,吴龙飞. 化工管理, 2021(36)
- [3]液硫罐顶含硫废气环保治理工艺[J]. 王红,王英杰. 广东化工, 2021(20)
- [4]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J]. 纪罗军,赵红林. 硫酸工业, 2021(09)
- [5]某化工项目燃煤供热系统烟气脱硫方案的比选[J]. 韩景,王蕴慧,王放. 云南化工, 2021(08)
- [6]焦炉煤气脱硫过程的催化水解和吸收特性研究[D]. 田相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7]化工废催化剂污染特征及资源化途径[J]. 曹礼梅,邱兆富,张巍,杨骥. 化工进展, 2021(10)
- [8]退役锂离子电池碳/硫协同选择性提锂技术[J]. 徐平,张西华,马恩,饶富,刘春伟,姚沛帆,孙峙,王景伟. 化学学报, 2021(08)
- [9]基于工程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D]. 吴媚. 鲁东大学, 2021
- [10]船用活性炭脱硫系统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 何佳豪. 江苏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