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篇 热学──第八章 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许静[1](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李娜[2](2011)在《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曾经说过:“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个别词语的考释,古代和现代学者都做了不少,但是在全部汉语语汇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微小的。”①而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关注于民国词汇的研究又显得更加稀少了。社会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词语中被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词汇就象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所以对民国时期词汇的全貌进行细致的考察、描写和分析,不仅对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将为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原始语料库,对其中始见书证(主要为新词、新义)为民国作品的词语进行搜集整理,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全封闭、穷尽式统计、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中反映的数字变化,来表现词汇的消长变化,表现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发现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词汇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并借鉴语义场理论的成果,从宏观上将词汇研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词汇中的系统联系,把握词汇发展的历史动因。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研究者们对民国词汇的关注,对词汇史研究的关注。文章整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词汇史研究的现状、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词汇的研究中,民国词汇的研究始终是十分薄弱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历来对这段时期的词汇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词语的举例、或者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们又都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忽视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之中,词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界期,处于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磨合、争斗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词汇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注。而传统的词汇研究的那些套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义词、反义词、方言词语、外来词等等的分类研究方法,尤其是举例式的方式,我们认为难以对民国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全貌作出比较客观的判定,所以,我们运用语义场的研究方法,将词汇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并引用自然科学数量统计的方法,同时大胆的选用《汉语大词典》作为我们的语料库,用数字结论作为我们理论探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系列数字的基础上,我们对民国词汇的发展展开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都是关于“标志性新词语场”①的,即对民国新词中,那些能够代表或者反映出民国时代独特特色的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系联。第四、五章是分别进入到词汇内部,即对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第二、三章是系统的从社会角度总结归纳民国时期能够表现民国时代特色的民国时期时代标志词。研究这些具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特征的新词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他们由于同属某一社会领域的新词语,因而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这些词语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反映不同领域的社会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一个词语反映某一社会特征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由多个在义域上有联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场”反映相关的社会特征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能够相对比较全面的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领域的时代全貌。同样道理,如果某一时代独特的社会时代特征已经形成了,就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反映和记录这种时代的社会特征的新词语。因此我们就以这些新词语各自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为内容,以“标志性新词语场”的形式,按照其内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排列它们。由于篇幅较大,因此分为上、两部分。上半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新词语,以及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三大角度对民国新词语进行归类的。下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几个互相影响的相关领域的新词语,如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等等。通过将互相影响、链条式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系联在一起的方式,以一发牵动全身的线索来串连起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新词语场。第四章是探讨分析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特点的。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双音节新词(包括新义词语)中的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进行的分析研究上。并对每一类语法结构的内部词素的词性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组合成的复合词的词性的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力图深入到最深处,力图挖掘出汉语新词的组合规律,以便更好的约束、规范新词新语。第五章是对双音节复合词中的新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语义关系的类型到底有哪些,语义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历来有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研究是集中在对复合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种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其组合词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而不是从词义与词素义的对比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此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主要着力于对成词词素义的相互之间的语义上的组合关系的探析。并且,从对这些复合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型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各个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的强势语义模式。在这两章中,我们运用大量图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对蕴藏在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内的各种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比较,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创新点一:开拓了民国词汇研究的新的领域。将我们的研究视角深入到词汇研究的薄弱环节。将民国词汇研究这一领域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对民国词汇研究中,我们将更好的搭起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之间的桥梁,连贯起汉语史的历史。创新点二:“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①,只有在社会的真实面貌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词汇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运用“标志性新词语场”的概念来组织民国时期新出现的众多词语,将词语置身于其所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而更真实的还原词汇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一组组相关的时代新词语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深刻的触摸到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脉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感受到民国的时代特色和时代面貌。创新点三:对于语法结构关系的研究,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内部词素的词性与成词词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在对六大类语法结构的新词语的内部词素词性及其组合关系的量化描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字来说话,得出同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异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而在异性词素的组合中,也表现出诸多的差异:如在名词性词素、动词性词素、形容词性词素三大主要词性的词素对复合词词性的影响上,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者说,也有大小或先后之分;如在构成词素中如果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基本上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以动词为多,位于第二位词性选择位置上的是名词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两个词素中没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又以名词性的数量相对要多于形容词词性的复合词的数量。另外,由于《汉语大词典》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修订、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在文后附录中,针对在进行《民国词汇史》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特附“《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词语补充(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作品的词语)”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有帮助。
丁玉琴[3](2014)在《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周昌寿》文中提出自1896年清政府首派留日学生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面停派至,42年间,国人留学日本者总数不下5万,成为中国史上空前的留学运动。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大军,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20世纪中国物理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周昌寿1906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作为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的代表,他对民国时期物理教育、中日学术交流、科学传播与普及等方面有一定的贡献。1919年周昌寿满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与憧憬,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编译中学物理教科书、科普书,积极宣传量子论、相对论,为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笔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地的民国时期的书籍、报纸、期刊,以物理学史和中学教育史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周昌寿的生平进行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周昌寿:(1)生平介绍。通过查阅地方志、民国时期的报纸和期刊等原始文献,从求学经历、就职商务印书馆、婚姻、任教大夏大学、爱国情怀等方面介绍周昌寿一生经历。(2)周昌寿与中学物理教育。通过分析周昌寿编写的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特点,探究他编写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在民国时期大受欢迎,甚至在建国初期也小有影响力的原因。此外,周昌寿还多次参加课程标准制定、物理学名词审查等教育会议,为民国时期中学物理教育做出了贡献。(3)周昌寿与中华学艺社。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科学社并称为民国时期两大科学社团,周昌寿作为发起人之一,为中华学艺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查阅《学艺》杂志《中华学艺社报》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客观具体的展示了周昌寿在中华学艺社创办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贡献。(4)周昌寿与近代科学普及。通过查阅民国时期书籍、报纸、期刊等资料,总结出周昌寿通过译着文章、书籍,到各处演讲等方式,积极传播量子论、相对论;他还编写科普读物,开启民智,提升了民众科学素养;为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周昌寿生平的研究可知:周昌寿的一生是尽职尽责的一生,他尽职尽责地编、译、着中学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第三代物理学家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尽职尽责地为中华学艺社的发展出谋划策,以“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智识”为己任不断奋斗;他尽职尽责地参与民众科学普及事业,为物理学尤其是量子论、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子沫[4](2020)在《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时期。自《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两个学制颁布以来,物理学科首次以法定形式系统地进入中学教学,于1903年被正式纳入了中国国家课程体系。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1913年间颁布并实施了“壬子癸丑学制”,同年制定《中学校课程标准》,其中对物理学科的教授要旨、年限、内容、次序、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表明物理学科体制正逐步完善。民国初期,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中国人的思想也获得解放,许多教育家吸收先进思想,启迪民智,开始了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物理教材改革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改革持续深入,逐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7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光学作为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物理教科书中光学部分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与社会生产、科技、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我国的光学更早可追溯到古代墨经中的记载。本文以民国初期1912-1922年为研究时间,以我国自行编写的、具有代表性且广泛应用的四套中学物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理解民国时期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分析、重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方式、内容呈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如下:(1)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适用对象打破了男女性别的界限,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着重主张物理教科书语言体现“词约而理精”的特点,要与实际相联系,体现意在实用的编写目的,能够及时规避后续编写不足之处。(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主要按照直线式编排,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磁学这几部分知识构成物理的主体框架,教科书的内容在广度上、难度上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且书中能够体现对认知策略的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关注。(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详细叙述了光学概念的演变,记载了当时的科学进展与不足,部分插图需要根据相应的知识点更加严密地设计;简答题占据比例较大且能较好的结合生活情境;实验由数量繁多走向精简化,实验思想上理论演绎法与简单的归纳法相结合。书中内容贴合实际,在彰显着科学素养、学以致用的同时也蕴含着人文素养,承载着育人任务,培养学生的品德。根据以上结论得出研究启示,使物理教科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曹烨[5](2015)在《影响清末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国时期是世界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物理课程初现雏形的时期。为了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发展经济,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废除了科举制度,在章程中出现了对于物理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物理课程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中,与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有了明确的划分。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基本照搬了日本的学制,所以物理课程内容更是沿袭了日本的课程标准,与之对应的物理教材也以日本人编写的为主。民国成立后,为了科技兴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民国政府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以“六三三学制”为核心的“壬戌学制”,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详细地规定了物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验要求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教科书的编写大都能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按照力、热、光、电、磁、近代物理进行分章编写,特别注意与世界物理学的发展相联系。清末民国时期的物理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并结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虽然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仍然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培养了人才,做出了贡献。目前对于建国以后的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清末民国时期的物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物理课程内容分析,阐述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因素、学科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对当时的社会和学科背景进行必要的考察与审视,进而研究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特点,分析影响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因素。最后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对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启示。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的物理课程标准和其影响因素,阐述清末民国时期物理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物理学科发展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论文总结了清末民国时期物理教育政策对当今的高中物理教育的启示与借鉴,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王自栋[6](2013)在《湿空气透平(HAT)循环中的工质热物性计算模型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张,如何高效节能地利用有限的化石资源是目前阶段的重要课题。现代燃气轮机技术被认为是高效洁净利用化石资源的很好技术,尤其是湿空气透平(HAT)循环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动力循环。HAT循环的工质是在传统工质中注入水或水蒸气,湿化后可以提高循环的比功和效率,降低污染物的生成。HAT循环处于高温和高压的工况下,目前已经可以达到1773K和40atm。在这样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下,湿空气和湿燃气的热物性还没有很完善的计算模型,人们对于传统工质与水蒸气混合而形成的湿工质(湿空气和湿燃气)的研究还很不足,尤其是对于传统工质与水蒸气的混合规律还没有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而对于HAT循环的热力学过程的研究和模拟都紧密依赖于准确的工质热物性,但是目前的湿工质热物性研究都还不能满足如此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以往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理想混合气体模型,优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单组分气体(如干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性质,缺点是没有考虑不同组分气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结果不够准确。第二类是经验和半经验模型,都把混合气体当作一种假想的纯组分气体,优点是拥有自己的气体状态方程和充分考虑不同组分气体的相互作用,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拟合,并且往往只能在较为狭窄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适用,不易外推。本文就HAT循环中的湿空气和湿燃气的热物性的计算模型展开研究,揭示了传统工质(干空气和干燃气)与水蒸气的混合规律,并在上述的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提出了准确计算湿工质热物性的方法,其精度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相比较,比焓、比熵和比容的差别均小于0.1%,因此完全符合工程上的要求。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本文聚焦于饱和湿空气,利用“半透膜”模型和“实际效果压力”的概念,首次从理论上证明,饱和湿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组分的“实际效果压力”正好等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的压力。本文首次发现,尽管饱和湿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组分与相同温度下独占此相同容积中的饱和水蒸气的“对应状态”相同,即拥有相同的“实际效果压力”和相同的温度,但是两种饱和水蒸气的摩尔数并不相同,前者始终比后者的大一些,这种摩尔数的差别正是由于干空气与饱和水蒸气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本文首次提出“改进因子”用于描述干空气对于独占容积的水蒸气的“改进效果”,定量刻画干空气与水蒸气的相互作用的强弱。本文进而提出各个组分气体的“实际效果压力”之和等于总压力的“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并加以论证。一方面,从压力的宏观意义的角度对“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了理论证明;另一方面,利用数值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相比较,从而对“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了数值证明。第二,本文将“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推广到其他的不饱和湿空气的情形。通过对“改进效果”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不饱和湿空气的“改进因子”可以通过合理的计算公式得到。通过对不饱和湿空气的“改进因子”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发现“截止温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温度值。“截止温度”为本文首次提出,在数值上等于此时的湿空气总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当湿空气温度逐渐升高并且接近于“截止温度”时,“改进因子”会逐渐趋向于1.0000,当温度等于或高于“截止温度”后,“改进因子”始终为1.0000。本文首次发现,当湿空气的温度高于“截止温度”后,干空气与水蒸气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只需要考虑这两种组分气体各自的独占状态即可。至此,所有状态的湿空气热物性都可以计算了。第三,本文进而研究湿燃气,求解并得到湿燃气的“截止温度”。湿燃气除了含有干空气组分,还含有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两种实际气体组分,它们都偏离理想气体性质较远。研究发现,在湿燃气总压力恒定的情况下,总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总是远远高于总压力所对应的饱和二氧化碳的饱和温度。也就是说,随着湿燃气温度的上升,二氧化碳总是比水蒸气更早地体现出“改进因子”趋近于1.0000的特点。因此,湿燃气的“截止温度”可以由总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决定。当湿燃气的温度高于“截止温度”时,“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可以适用于湿燃气,此时各个组分气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忽略,而只须考虑各种组分气体的独占状态即可。第四,本文将湿空气热物性运用于饱和器的计算,将湿燃气热物性运用于透平膨胀做功的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过去使用的理想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发现热物性的选择对于循环的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热物性模型的选择不同,对于循环的数值模拟的各个结果也会产生各种差异。总体而言,全文对于饱和湿空气、不饱和湿空气、湿燃气的热物性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探讨,利用“半透膜”模型对湿空气和湿燃气的热物性进行了解释。其中,“实际效果压力”、“改进因子”、“截止温度”为本文首次提出,着重描述了不同组分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结合“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及其重要推论,充分利用已有的完备的单组分气体的热物性,本文完整地提供了湿空气和湿燃气的热物性的计算方法。本文研究的结果也适用于其他使用湿空气和湿燃气作为工质的动力机械的热力过程模拟。
黄倩[7](2007)在《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的高能化学电源,在它向着解决人类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前进过程中,遇到了最为巨大的挑战——安全问题。在高温或高效率充放电等条件下,电池体系的热效应会引起电池内部的热积累,极易导致热失控甚至是电池的燃烧和爆炸。虽然小容量锂电池己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中,但是在发展成为潜在应用于动力工业(EV,HEV)和航天航空业(卫星)的大容量锂电堆体系过程中,安全问题引起了足够重视,急需进一步解决。在本论文中,有关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被逐步展开:从研究锂离子电池(全电池及其单电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热效应;进而深入到电池在非正常运行后可能导致最终爆炸的燃烧热效应;由此找到安全问题的症结并探求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途径(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一.锂离子电池(全电池及其单电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热效应1.1.锂离子全电池的热效应本工作主要研究了锂离子全电池及其正、负极分别与参比锂电极组成电池的热效应。这部分工作是分别采用平衡电位法和电化学-量热法平行研究的。a)用平衡电位法系统地研究了处于完全充满状态下的锂离子全电池LixC6/1M LiPF6/Li1-xCoO2,及Li/1M LiPF6/Li1-xCoO2,Li/1M LiPF6/LixC6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熵变△S,Peltier热qr(可逆热效应)和焓变△H。这是通过精确测定以上研究电池在充满状态下的平衡电位Eeq和熵系数dEeq/dT而实现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个处于完全充满状态下的锂离子全电池LixC6/1M LiPF6/Li(1-x)CoO2,它在可逆放电过程中的总反应Li1-xCoO2+LixC6→LiCoO2+6C呈现了放热效应,其熵变△S为-29.78 J K-1mol-1,Peltier热qr为8.874 KJ mol-1。在和不可逆热效应的比较过程中发现,其可逆热效应是不能被忽略的。b)采用电化学-量热法分别现场测量了锂离子全电池LixC6/1M LiPF6/Li1-xCoO2及其正负极半电池Li/1M LiPF6/Li1-xCoO2,Li/1M LiPF6/LixC6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的总热效应。结果显示,用平衡电位法和电化学-量热法所测得的锂离子电池反应焓变△H在数值上非常接近。由此证明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可行性。1.2.锂离子电池正负单电极的热效应本工作是以上锂离子全电池热效应研究的继续和深入——首次将研究对象直指电池内部的单电极。通过平衡电位法和电化学-量热法,我们首次测定了参比锂电极反应Li→Li++e-的熵变△S和可逆热效应(Peltier热)qr。并结合已测定的Li/1M LiPF6/Li1-xCoO2和Li/1M LiPF6/LixC6电池反应的熵变和Peltier热,首次获得了锂离子电池分别正负单电极反应的熵变△S和Peltier热qr。由此更深入地阐明了锂离子电池从整体到各个电极的热化学:对于一个处于完全充满状态下的锂离子全电池LixC6/1M LiPF6/Li1-xCoO2,它在可逆放电过程中的总反应Li1-xCoO2+LixC6→LiCoO2+6C呈现了放热效应。进一步,电池的正电极反应xLi++xe-+Li1-xCoO2→LiCoO2表现出较大的放热效应,其熵变△S为-121.8 J K-1 mol-1,Peltier热qr为36.30 KJ mol-1;同时负电极反应LixC6→xLi++xe-+6C表现出较小的吸热效应,其熵变△S为92.08 JK-1mol-1,Peltier热qr为-27.46 KJ mol-1。所以综合正负单电极反应热效应,最终导致了锂离子全电池净余的放热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正电极反应的Peltier热是全电池反应Peltier热的四倍以上。以上结果对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体系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锂离子电池活性组分的燃烧热效应2.1.有机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燃烧反应热效应的研究本工作通过使用氧弹量热计,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相当于锂离子电池在破裂后有机电解液与完全充电状态下的正极共存时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我们详细测定了电解液1M LiPF6/EC:DEC=1:1,1M LiPF6/EC:DMC:DEC=1:1:1,和1M LiPF6/EC:DMC=1:1以及它们各自缺失锂盐的相应有机溶剂的六个测试体系。结果显示,完全充电状态正极材料的加入会产生协同效应,不仅能提高燃烧反应的热释放速率,而且能增加燃烧反应的放热总量。此外还发现,电解液体系比相应的溶剂体系显示出了更少的放热效应。实验测得,不含有LiPF6的(EC,DEC)溶剂体系具有最大的燃烧热q°sol(-17.16 kJ g-1),由正极材料的加入而引起的热量增长率△qcat最大(-5.89 kJ g-1);而含有LiPF6的(EC,DMC)电解液体系,其相应放热效应q°ele(-13.06 kJ g-1)和△qcat(-3.19 kJ g-1),在所有六个测试体系中最小;(EC,DEC,DMC)体系则位于它们之间。表明了基于有机溶剂DEC的体系在燃烧反应过程中显示出比其他溶剂体系更为活泼的特性,从而导致其热释放更为剧烈的发生。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测试样品燃烧反应的固态产物是LiCoO2,Co3O4和CoO。研究表明,一个相对比较剧烈的并且程度更深的燃烧反应(即反应对象含有更高浓度的充电状态下正极材料或者在电解液中含有更低浓度的锂盐LiPF6),有利于燃烧产物中CoO的增加,同时产物LiCoO2减少甚至消失。这部分工作表明,锂离子电池在破裂时,它由于处在充足的氧气环境中而将比封闭电池体系具有更为巨大的热释放量。并且很可能直接导致电池的最终爆炸。2.2.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燃烧过程热行为的研究本工作首次揭示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P(VdF-HFP)和PMMA两种凝胶电解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的热行为。使用氧弹量热计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显示,P(VdF-HFP)凝胶电解质在燃烧过程中的放热总量非常接近于纯液态电解液体系。并且随着P(VdF-HFP)在凝胶电解质中浓度的增加,其相应的热释放速率逐渐降低。但在PMMA凝胶电解质体系中,其热释放速率和燃烧反应的放热总量都显着地提高,后者从17.22 kJ/g上升到20.63 kJ/g。这是因为在共聚物P(VdF-HFP)中的C-F基团能有效地阻止氧气向有机溶剂的迁移,从而延迟燃烧反应的发生。但是在聚合物PMMA中的烷基和羰基,它们本身不稳定并且极易燃烧。此外,还观测到P(VdF-HFP)和PMMA凝胶电解质之间热行为的特征差异性与液态电解液的类型无关。凝胶电解质的FT-IR红外谱图显示了聚合物的官能团和有机溶剂之间存在着化学的相互作用。PMMA和P(VdF-HFP)体系的燃烧热行为显示出对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来讲,P(VdF-HFP)是比PMMA更为安全的凝胶电解质体系。三.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途径(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3.1.全氟辛酸铵(APC)本工作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电解液添加剂:全氟辛酸铵(APC),并发现APC对于二次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具有显着的提高作用。a)循环伏安和SEM结果发现,即使在电解液1M LiPF6/EC:DEC=1:1(V/V)中APC含量非常低(<1wt.%)的情况下,添加剂APC于1.9~1.0 V vs.Li/Li+范围内在碳负极表面上分解,APC在碳负极表面的分解产物以及APC本身在电极表面可能的吸附作用,形成了稳定的钝化固态界面。所形成的固态界面有效地抑制了有机电解液的分解。通过使用拉曼(Raman)和红外(FT-IR)光谱,较好地分析了由添加剂APC而产生的这层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主要成分。它主要由APC的分解产物、吸附的APC、以及极好的钝化成膜剂Li2CO3组成。碳负极的交流阻抗(EIS)表明APC的加入显着降低了SEI膜电阻和膜电容。从空白电解液体系的Rfilm=8.64Ω·cm2和Cfilm=24.4μF·cm-2分别减少到了Rfilm=2.52Ω·cm2和Cfilm=7.06μF·cm-2。另一方面,APC的加入降低了电极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RC.T,由7.14Ω·cm2降低至4.01Ω·cm2,显着提高了电化学反应性能。实验表明,添加剂APC能提高Li/MCMB电池循环的容量保持能力和库仑效率。b)通过UL 94可燃性试验,发现由于添加剂APC引入了全氟代结构,它能有效地增强有机电解液的阻燃能力。即使在相当低的浓度状态下(0.70 wt.%),APC的存在能使有机电解液1M LiPF6/EC:DMC=1:1(V/V)的火焰传播速率显着下降33%。DSC热稳定性的测试结果显示,APC能显着削弱嵌锂碳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放热反应,将其两个主要放热反应的热产生量由空白电解液体系的311.3和213.8 J·g-1分别降低到了178.2和63.26 J·g-1;同时,它还将其热不稳定的起始温度由138.0℃移向了更高数值的167.5℃。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测试结果都显示出低含量添加剂APC的加入已能使新型电池体系的热安全性能得到显着地增强。通过交流阻抗技术检测电池在循环后的存储过程中界面稳定性和阻抗变化的结果显示,电解液添加剂APC的加入显着降低了碳材料电极的界面阻抗,并且能大大提高固态电解质界面在长时间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新型电解液添加剂APC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3.2.全氟丁磺酸钾(PNB)首次成功运用了一种新型的阻燃性材料全氟丁磺酸钾(PNB)于锂离子电池中。通过UL 94 HB水平燃烧试验的测试显示,当添加剂PNB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8%,其相应电解液体系的火焰传播速率相对空白电解液约下降了三分之一。同样证实了全氟代类化合物能有效地抑制分子的可燃性。EIS和SEM的测试结果都证实了全氟代类添加剂PNB的加入能有效地提高碳电极表面固态电解质膜的稳定性。通过碳(MCMB)电极在添加PNB电解液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测试发现,不同浓度添加剂PNB对于碳电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较低浓度的PNB(0.5wt.%)几乎没有影响;较高浓度(>1 wt.%)的PNB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而0.8 wt.%的PNB电解液体系能有效地抑制发生在~0.6 V vs.Li/Li+有机电解液在碳电极表面的分解反应,从而提高碳电极的可逆循环性能。研究还发现,以0.8 wt.%最优浓度加入添加剂PNB后,不仅对于碳材料负极,而且对于整个锂离子全电池LiCoO2/MCMB体系的性能(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都具有稳定的促进作用:电池充放电效率一直保持在100%左右,并且全电池容量在循环150次后没有明显的下跌。所以新型电解液添加剂PNB对于商品化锂离子全电池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认识二次锂电池的热产生机理,从而更完善电池或大容量电池堆的热设计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两种新型阻燃性添加剂对于探求有效途径来解决由热效应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使二次锂电池应用于更为广泛的领域(EV,HEV)作出了贡献。
周星星[8](2012)在《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着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事实上,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改进,但成绩依然不甚理想,这尤其表现在科学教育上。物理作为科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少学者专家认为物理课程改革,不仅要借鉴国外,更主要的是从我国自身的物理课程发展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从我国物理教育的发展轨迹来看,物理课程的发展过程,也是物理教科书的发展过程。此外,中学又是学生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期,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教科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民国时期中学物理教科书是探索属于今天的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1912——1937年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论文主体结构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据学制改革分为1912——1922年和1923——1937年两个时间段。论文在研究一开始,先在横向结构上,分别对这两个时间段的物理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从纵向结构上对1912——1937年的整体物理教科书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对民国时期的物理教科书内容总体的分析,笔者发现此段时间的物理教科书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点: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编写逐渐重视学生的发展;科学方法的呈现方式从隐性转为显性又逐渐转为隐性;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法由“演绎法”转向“归纳法”。之后,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我国当前的物理课程的发展以及教科书的编写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对于我国当前教科书编写的几点建议:1.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应当重视学生的发展,主要是注意知识技能同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之间的融合;2.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方式应当改变以往的隐性方式,而改用显性的呈现方式,把科学方法的教学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3.教科书编写应当注意“归纳法”精髓的体现,改变以往“形似而神不似”的“归纳法”,并注意把“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4.我国自出现物理教科书以来,是从翻译外国教科书到借鉴外国、自编教科书的发展过程。教科书的编写道路曲折,其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在编写的过程中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王正行[9](2012)在《王竹溪先生生平事略》文中指出王竹溪先生是享誉国际的我国着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他是我国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从抗日战火纷飞的1938年回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王竹溪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物理教育和研究事业,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为我国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创立了丰功伟绩;他的学术名着《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特殊函数概论》(与郭敦仁合着)至今仍为后学者释疑解惑;他为我国物理学期刊建设、物理学名词标准化所付出的宝贵心血依然浇灌着我国的物理出版物,令人长久铭记.2011年12月31日,我国物理学界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了"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王先生的多代弟子纷纷发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高度赞扬了王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人品,表达了对先生的无限怀念之情.为纪念王竹溪先生对中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不朽功绩和继承他正直无私、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我们特邀请部分发言者及其他学者撰写纪念文章,以王竹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题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
丁访军[10](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很多大型的生态研究网络应运而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标准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迅速发展,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联网观测与研究能力,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与世界生态定位研究网络接轨,防止技术壁垒,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回答林业重大科学问题,采用多过程、多尺度、跨区域的联网观测是定位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相关标准缺乏,造成不同生态站、不同研究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和共享,阻碍了定位研究网络台站的联网研究,无法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服务。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原理,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标准的研建过程,指标的来源和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为规范和提升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联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与总结。与国外相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缺项,而且对标准的宣贯力度和实施力度不够,已经制约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2)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及“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借鉴并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森林生态站的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六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3)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及森林生态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现状,一方面以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依靠科学的设施、先进的观测和分析仪器,从定位研究站及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森林气象观测设施、森林水文观测设施、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土壤定位观测设施、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为思路,从数字化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基础设施构建了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规范。同时,编制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4)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充分借鉴吸收其优良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指标,采用专家分析和频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五个方面共94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殊性,建立了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编制和阐述了各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和依据。(5)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方法,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发展需求,根据定位观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采用系统设计思路,将野外观测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针对野外观测研究的水、土、气、生及其他方面的28个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充分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标准,从观测内容、观测与采样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系统野外观测方法,编制和阐述了每个观测方法的来源及其依据。(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观测数据的特点,充分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体系中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科学划分各种观测数据,从管理指标、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指标的来源、依据及其内涵。(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使用的指标和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八个方面14项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评估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8)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标准体系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二、第二篇 热学──第八章 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篇 热学──第八章 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2)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词汇史研究现状 |
二、民国词汇研究是词汇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民国词汇研究的方法 |
二、民国词汇研究的语料来源 |
三、民国词汇研究的内容 |
注释 |
第二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上) |
第一节 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的新词语 |
一、政治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二、军事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三、法制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文学艺术的新词语 |
一、文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新词语 |
三、音乐、绘画、雕塑、书法领域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 |
一、饮食方面的新词语 |
二、建筑居家方面的新词语 |
三、婚丧嫁娶、宗族祭祀及称谓方面的新词语 |
四、时令节气方面的新词语 |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新词语 |
第三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下) |
第一节 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 |
一、工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商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娱乐业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 |
一、教育领域的新词语 |
二、出版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印刷业的新词语 |
四、造纸业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 |
一、纺织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反映民国服饰变化的新词语 |
三、反映发式的变化的新词语 |
四、鞋帽及化妆品的新名称 |
第四节 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 |
一、医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生物学领域的新词语 |
三、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领域的新词语 |
四、翻译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五、语言学领域的新词语 |
第五节 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 |
一、交通领域的新词语 |
二、通讯及信件往来的新词语 |
第六节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新词的语法结构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双音节复合词语法结构与词性关系分析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统计与分析 |
一、复合词词性与语法结构对应关系 |
二、构词结构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的对应关系 |
三、三大词类新生双音节复合词的组合情况 |
四、词素组合形式与构词结构和复合词词性的对应关系 |
五、构词方式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六、小结 |
第三节 附加式派生词的词性的倾向性 |
一、然 |
二、老 |
三、性 |
四、头 |
五、手 |
六、子 |
七、儿 |
八、化 |
九、阿 |
十、家 |
十一、员 |
第五章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 |
第一节 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一、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二、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三、动宾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四、补充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五、主谓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第二节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
一、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类型之间的联系 |
二、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统计分析 |
三、小结 |
注释 |
附录 |
一、《汉语大词典》民国词语表 |
二、《汉语大词典》滞后书证补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周昌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成果 |
第2章 生平介绍 |
2.1 求学经历 |
2.2 就职商务印书馆 |
2.2.1 编写《译刊科学书籍考略》 |
2.2.2 参与《大学丛书》编写工作 |
2.2.3 担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大学部副校长 |
2.3 婚姻 |
2.4 大夏大学任教 |
2.5 深深的民族情怀 |
2.6 最后时光 |
第3章 周昌寿与中学物理教育 |
3.1 周昌寿与中学物理教科书 |
3.1.1 背景概述 |
3.1.2 周昌寿编写的中学物理教科书目录 |
3.1.3 《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学》(1933年版)研究 |
3.1.4 《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学》(1934年版)研究 |
3.1.5 《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学实验》(1940年版)研究 |
3.1.6 其他教科书简介 |
3.1.7 周昌寿编辑教科书评鉴 |
3.2 编写《自然科学及其教授法》 |
3.3 参加教育会议 |
第4章 周昌寿与中华学艺社 |
4.1 周昌寿与中华学艺社发展 |
4.2 周昌寿通过中华学艺社和日本学术界的交流 |
4.3 周昌寿通过中华学艺社对国内科学发展的贡献 |
第5章 周昌寿与近代科学普及 |
5.1 民国时期科学传播与普及概况 |
5.2 周昌寿为民国时期科学传播与普及所做的工作 |
5.2.1 撰写翻译书籍文章传播量子论、相对论 |
5.2.2 编写翻译科普读物普及科学知识 |
5.2.3 演讲宣传新科学 |
5.2.4 关注国人科学精神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4)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理论基础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总体特点分析 |
2.1 “壬子癸丑学制”对物理学科的规定 |
2.2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的规定 |
2.3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科书的规定 |
2.4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理念 |
2.5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排形式 |
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特点分析 |
3.1 光学部分编排形式 |
3.2 光学部分呈现方式 |
3.3 光学部分物理概念的演变 |
3.4 光学部分内容插图的运用 |
3.5 光学部分习题内容的设置 |
3.6 光学部分实验内容的选取 |
4.研究结论 |
4.1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 |
4.2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 |
4.3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 |
5.研究启示 |
5.1 优化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5.2 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编排教科书 |
5.3 合理增加物理学史内容,关注学科发展 |
5.4 结合实际情景创设习题,题目在精不在多 |
5.5 真正做到“走进生活,联系实际” |
5.6 体现语言美、追求极简之美,以简寓繁 |
6.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影响清末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内容分析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1.6.4 个案研究法 |
第2章 影响清末物理课程内容因素的研究 |
2.1 影响清末物理课程的因素分析 |
2.1.1 社会发展 |
2.1.2 社会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2.1.3 学科发展 |
2.1.4 学科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第3章 影响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因素的研究 |
3.1 影响“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物理课程因素的分析 |
3.1.1 社会发展 |
3.1.2 社会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3.1.3 学科发展 |
3.1.4 学科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3.2 影响“壬戌学制”时期物理课程因素的分析 |
3.2.1 社会发展 |
3.2.2 社会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3.2.3 学科发展 |
3.2.4 学科因素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
3.3 编者背景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
3.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综合研究 |
3.4.1 物理课程标准内容的发展变化 |
3.4.2 物理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分析 |
3.5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综合分析 |
3.5.1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分析 |
3.5.2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对比分析 |
3.6 个案研究——《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学》的特点 |
3.6.1 注重知识的承上启下 |
3.6.2 与课程标准相符 |
3.6.3 内容安排全面合理 |
3.6.4 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
3.6.5 图表结合 |
3.6.6 对数学要求不高,重视物理原理 |
3.6.7 课堂引入形式多样 |
第4章 结论 |
4.1 清末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的现实启示 |
4.1.1 教育制度的改革要依据国情 |
4.1.2 课程标准内容应该有物理知识、物理能力、物理素养的界定 |
4.1.3 物理教学的内容应该难度适中 |
4.1.4 物理教育应当重视实验 |
4.1.5 物理课程的设置应该涉及物理科学前沿知识 |
4.1.6 课程改革应该同时进行评价形式的改革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湿空气透平(HAT)循环中的工质热物性计算模型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引言 |
1.1.2 HAT 循环 |
1.1.3 饱和器 |
1.1.4 燃烧室与透平 |
1.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
1.2 湿空气概述 |
1.2.1 湿空气和干空气 |
1.2.2 不饱和湿空气和饱和湿空气 |
1.2.3 露点 |
1.2.4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
1.3 湿空气热物性计算的模型分类 |
1.3.1 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3.2 理想气体模型和理想混合气体模型 |
1.3.3 经验模型 |
1.3.4 半经验模型 |
1.4 湿空气热物性的常用数据来源 |
1.4.1 理想混合气体模型(简称道尔顿模型) |
1.4.2 Perry 手册 |
1.4.3 ASHRAE 手册 |
1.4.4 湿空气热物性 RK 模型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真实混合气体的“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 |
2.1 当地气体常数 |
2.1.1 “当地气体常数”的概念 |
2.1.2 一个“当地气体常数”的计算示例 |
2.1.3 实际气体的“当地气体常数”在计算热物性时的推导与应用 |
2.1.4 混合气体的“当地气体常数” |
2.1.5 运用“当地气体常数”求解湿空气绝对饱和含湿量 |
2.2 混合气体中水蒸气摩尔数与独占容积水蒸气摩尔数的关系 |
2.2.1 不同情况下水蒸气摩尔数关系问题的缘由 |
2.2.2 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摩尔数与独占容积饱和水蒸气摩尔数的关系 |
2.2.3 “增强因子”的分解和“改进因子”的提出 |
2.2.4 其他组分气体的“改进因子” |
2.3 混合气体总压力与组分气体独占压力之间的关系 |
2.4 “混合气体压力关系”的一个重要推论 |
2.5 基于“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的实际混和气体热物性计算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饱和湿空气热物性 |
3.1 饱和湿空气的“对应状态” |
3.2 干空气组分的“改进因子” |
3.3 饱和湿空气的绝对含湿量计算 |
3.4 “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在计算饱和湿空气热物性中的具体应用 |
3.5 不同方法得到饱和湿空气热物性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饱和湿空气热物性 |
4.1 不饱和湿空气“改进因子”的概念 |
4.2 不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组分的“改进因子” |
4.3 不饱和湿空气中干空气组分的“改进因子” |
4.4 不饱和湿空气的“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方法 |
4.5 不饱和湿空气热物性计算结果的比较 |
4.6 不饱和湿空气在高温时的热物性 |
4.6.1 湿空气高温时热物性问题的来源 |
4.6.2 对于高温下湿空气“改进因子”的探索 |
4.6.3 高温下湿空气热物性的不同计算方法结果的比较 |
4.7 “实际效果压力”与分压力的差别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燃气热物性 |
5.1 湿燃气概述 |
5.2 湿燃气的传统计算模型 |
5.3 “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模型运用于湿燃气 |
5.4 湿燃气热物性的计算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空气热物性计算方法在饱和器中的应用 |
6.1 空气湿化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和控制方程 |
6.1.1 空气湿化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 |
6.1.2 饱和器控制方程 |
6.1.3 基于广义传质系数饱和器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6.2 湿空气热物性计算模型在饱和器中的应用研究 |
6.2.1 广义传质系数对饱和器出口参数的影响 |
6.2.2 广义传质系数对沿饱和器高度性能参数的影响 |
6.2.3 压力对出口参数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湿燃气热物性计算方法在透平中的应用 |
7.1 透平膨胀概述 |
7.2 理想混合气体方法 |
7.3 “修正道尔顿分压定律”方法 |
7.4 具体算例比较 |
7.4.1 总压力P_3的影响 |
7.4.2 温度T_3的影响 |
7.4.3 压比π的影响 |
7.4.4 透平效率η的影响 |
7.4.5 混合气体组分比例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7)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二次锂电池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
§1.1.二次锂电池的起源和发展 |
§1.2.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现状和展望 |
第二节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电解液添加剂 |
§2.1.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
§2.2.电解液添加剂 |
第三节 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 |
§3.1.锂离子电池热效应的研究 |
§3.2.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研究 |
§3.3.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提高途径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全景图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实验原理和方法 |
§1.1.电化学热效应的研究方法 |
§1.2.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其反应方程式 |
第二节 量热技术和热分析技术 |
§2.1.量热技术 |
§2.2.热分析技术 |
第三节 实验材料的制备和实验装置的组装 |
§3.1.三电极电解池测试体系 |
§3.2.扣式电池测试体系 |
第四节 测试和表征 |
§4.1.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各种表征方法 |
第五节 实验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实验试剂 |
§5.2.实验仪器 |
参考文献 |
第一篇 锂离子全电池及其单电极的反应热效应 |
第三章 锂离子全电池热效应的研究 |
第一节 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 |
§1.1.研究的意义 |
§1.2.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研究的局限性和本章的创新点 |
第二节 平衡电位法测定锂离子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
§2.1.实验 |
§2.2.结果和讨论 |
第三节 电化学-量热法测定锂离子电池反应的热效应 |
§3.1.实验 |
§3.2.结果和讨论 |
§3.3.平衡电位法和电化学-量热法的结果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单电极热效应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1.1.研究的意义 |
§1.2.电极反应的可逆热效应 |
§1.3.本章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平衡电位法测定Li/Li~+电极反应Li→Li~++e~-的熵变△S |
§2.1.实验 |
§2.2.结果和讨论 |
第三节 电化学-量热法测定Li/Li~+电极反应Li→Li~++e~-的熵变△S |
§3.1.实验 |
§3.2.结果和讨论 |
第四节 锂离子电池正负单电极反应的熵变△S |
附录 平衡电位法和电化学-量热法在水溶液体系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锂离子电池活性组分的燃烧热效应 |
第五章 有机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燃烧反应热效应的研究 |
第一节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
§1.1.锂离子电池各种非正常运行的测试 |
§1.2.锂离子电池各组分的热稳定性 |
§1.3.本章的创新点 |
第二节 实验 |
§2.1.测试样品的组成 |
§2.2.燃烧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
§2.3.燃烧反应固态产物的分析 |
第三节 有机电解液和充满状态正极共存时的燃烧反应热效应 |
§3.1.完全燃烧反应的热行为 |
§3.2.完全燃烧反应的热释放速率 |
§3.3.完全燃烧反应热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四节 有机溶剂和充满状态正极共存时的燃烧反应热效应 |
§4.1.完全燃烧反应的热行为 |
§4.2.完全燃烧反应的热释放速率 |
§4.3.完全燃烧反应热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五节 不同有机电解液(或有机溶剂)和充满状态正极共存时的燃烧反应热效应 |
第六节 完全燃烧反应的固态产物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燃烧过程热行为的研究 |
第一节 聚合物锂电池及其安全性能 |
§1.1.聚合物电解质 |
§1.2.聚合物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
§1.3.本章的创新点 |
第二节 实验 |
§2.1.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测试体系的制备 |
§2.2.燃烧热的测量 |
§2.3.FT-IR测试 |
第三节 使用EC/DEC有机溶剂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热行为 |
§3.1.P(VdF-HFP)和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
§3.2.P(VdF-HFP)和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燃烧反应的热释放速率 |
第四节 使用不同溶剂和溶质(锂盐)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热行为 |
§4.1.不同溶剂中的凝胶电解质燃烧反应的热行为 |
§4.2.其他溶质(锂盐)中的凝胶电解质燃烧反应的热行为 |
第五节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FT-IR分析 |
§5.1.P(VdF-HFP)凝胶聚合物体系 |
§5.2.PMMA凝胶聚合物体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途径——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 |
第七章 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全氟辛酸铵对提高碳负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一节 碳负极/电解液界面(SEI)和修饰SEI的电解液添加剂 |
§1.1.碳材料负极/电解液界面的研究 |
§1.2.修饰SEI的添加剂研究和本章的创新点 |
第二节 实验 |
§2.1.含有添加剂APC电解液的测试体系的制备 |
§2.2.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2.3.表面技术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 |
第三节 APC电解液体系中MCMB电极的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四节 APC电解液体系中MCMB电极的表面形貌观测 |
第五节 APC电解液体系中MCMB电极的表面组成分析 |
§5.1.非现场(ex situ)拉曼光谱分析 |
§5.2.非现场(ex situ)红外光谱分析 |
第六节 APC电解液体系中MCMB电极的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七节 添加剂APC对于MCMB电极充放电行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全氟辛酸铵对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研究 |
第一节 安全性电解液体系的构建 |
§1.1.安全性电解液体系的构建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本章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实验 |
§2.1.电解液燃烧性能测试 |
§2.2.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DSC热稳定性测试 |
§2.4.全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 |
第三节 添加剂APC对电池热安全性能的影响 |
§3.1.阻燃性能测试 |
§3.2.热稳定性测试 |
第四节 添加剂APC对电池长期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 |
第五节 添加剂APC对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影响 |
§5.1.Li/MCMB电池的性能测试 |
§5.2.MCMB/LiCoO_2全电池的性能测试 |
附录 电解液添加剂APC对于金属锂枝晶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新型阻燃性添加剂——全氟丁磺酸钾对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研究 |
第一节 阻燃性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1.1.阻燃性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
§1.2.本章的创新点 |
第二节 实验 |
§2.1.含有添加剂PNB电解液体系的制备 |
§2.2.安全性能测试 |
§2.3.碳负极稳定性测试 |
§2.4.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 |
第三节 阻燃性添加剂PNB对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 |
第四节 阻燃性添加剂PNB对碳负极稳定性的影响 |
§4.1.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4.2.表面形貌的观测 |
第五节 阻燃性添加剂PNB对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影响 |
§5.1.Li/MCMB电池 |
§5.2.MCMB/LiCoO_2全电池 |
第六节 新型电解液添加剂APC和PNB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8)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意义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三) 文献综述 |
1. 有关近代科学教育的研究 |
2. 有关近代教科书的研究 |
3. 有关民国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 |
4. 有关民国物理教科书的研究 |
(四) 概念界定 |
1. “中学”的概念界定 |
2. “教科书”的概念界定 |
(五) 研究的目的 |
(六)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物理教科书内容评价标准 |
3. 研究的方法 |
一、民初中学物理教科书研究(1912——1922) |
(一) 背景 |
(二) 民初典型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分析(四年一贯制) |
1. 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分析及特点 |
2. 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组织分析及特点 |
3. 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分析及特点 |
二、民国“壬戌学制”后中学物理教科书研究(1923-1937) |
(一) 背景 |
(二) 1923—1926年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概况 |
1. 初中混合教科书物理部分内容选择的分析及特点 |
2. 初中混合教科书物理部分内容组织的分析及特点 |
3. 初中混合教科书物理部分内容呈现特点 |
4. 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概况 |
(三) 1927——1937年教科书编写概况 |
1. 初中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特点 |
2. 初中物理教科书内容组织特点 |
3. 初中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特点 |
4. 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特点 |
5. 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组织特点 |
6. 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特点 |
三、总体演变特点及启示 |
(一) 物理教科书总体演变特点(1912——1937) |
1.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编写逐渐重视学生的发展 |
2. 科学方法的呈现方式从隐性转为显性又逐渐转为隐性 |
3. 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法由“演绎法”转向“归纳法” |
(二) 对当代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
1.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应当重视学生的发展 |
2. 注意科学方法的显性呈现 |
3. 教科书应注重“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
4. 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史料、工具书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际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1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标准化现状 |
2.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概念 |
2.3.1 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
2.3.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标准化概念 |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 |
3.1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 |
3.2 标准体系的构建 |
3.2.1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则 |
3.2.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过程分析 |
3.2.3 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4 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
第四章 森林生态站建设规范的标准化 |
4.1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的标准化 |
4.1.1 目的和意义 |
4.1.2 标准化依据 |
4.1.3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研建 |
4.2 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
4.2.1 目的和意义 |
4.2.2 数字化建设标准研建 |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
5.1 目的和意义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
5.3 国内外标准和指标的分析 |
5.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4.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4.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4.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5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5.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5.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5.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6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6.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6.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6.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7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7.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7.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7.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8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8.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8.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8.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野外系统观测方法标准化 |
6.1 目的和意义 |
6.2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范畴 |
6.3 研建思路与方法 |
6.4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研建 |
6.4.1 森林水文 |
6.4.2 森林土壤 |
6.4.3 森林气象 |
6.4.4 森林生物 |
6.4.5 其他 |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
7.1 目的和意义 |
7.2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的研建 |
7.2.1 数据管理的范畴 |
7.2.2 标准化思路和方法 |
7.2.3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研建 |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
8.1 目的和意义 |
8.2 指标体系的范畴界定 |
8.3 评估指标及方法构建 |
8.3.1 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综述 |
8.3.2 指标体系研制的思路和方法 |
8.3.3 评估规范研建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第二篇 热学──第八章 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2]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 李娜. 山东大学, 2011(12)
- [3]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周昌寿[D]. 丁玉琴. 首都师范大学, 2014(10)
- [4]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D]. 李子沫.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影响清末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因素的研究[D]. 曹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6]湿空气透平(HAT)循环中的工质热物性计算模型和应用研究[D]. 王自栋. 上海交通大学, 2013(12)
- [7]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D]. 黄倩. 复旦大学, 2007(06)
- [8]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内容演变研究(1912-1937)[D]. 周星星.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9]王竹溪先生生平事略[J]. 王正行. 物理, 2012(07)
- [10]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 丁访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