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艳[1](2013)在《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百年:1904年,晚清政府以日本实业教育制度为蓝本确立了实业教育制度,1913年的民国教育部沿袭了该制度;1922年“新学制”实行仿照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一度梦想它能扩大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急剧的政治制度转变,引发职业教育制度走向苏联模式;“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几乎被毁灭;20世纪八十年代,职业教育重新开始恢复,打开国门后的职业教育实践者面对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他们又一次启动学习的历程,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被介绍引入。每一次国家制度变革,引发教育制度变化,职业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职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转变都彻底否定过去,但新的制度却未能如愿以偿,职业教育的命运在兴起与停滞之间循环往复。笔者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制变革入手,以上海职业教育制度实施为主体,思考驱动职业教育制度数次重构的原因。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是一个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上海作为在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其职业教育制度变迁基本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区域服从中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阶段影响制度变革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上海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是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行为;而在职业教育内部缺乏足以影响制度变革的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总限于规模的变化,而其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上海特点的职教制度体系,仍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专业设置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如何设置专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自1843年上海被开放后,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和它的经济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关联。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数次转向:20世纪上半叶,商业教育占主导;五六十年代,因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工科教育大发展;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上海重新恢复多元化城市功能,第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受到政治制度变迁、城市功能转型、择业观变化以及校长的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调整,但由于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总滞后于经济发展,始终在“追赶”经济的步伐,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学校的类别很多,每类的具体分科更多。不同的类别与分科需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纷繁复杂在所难免。最初各校多根据自己需要,参考日本及欧美的成例,自行拟定。1934年,教育部开始规划各科课程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从学校各自为政逐渐走向标准化、统一化。1953年,职业教育课程确立苏联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领域逐步重视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界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学模式,又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新变革。其在长期实践中纠结于针对性与普适性、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不管学制如何变迁,教学模式怎样转变,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比例是课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永恒的难题。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师资培养制度的长期缺失,其运行机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职业师资养成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是变革与探索的百年,在移植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进程中,尽管遭遇到“水土不服”曾踯躅不前,但是有志于职业教育探索的先行者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是构建与发展的百年,在引进西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尽管遇到挫折会重构体系,但每一次构建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中央法律法规,又要立足工商业大都会的经济特点,寻求部章规定与地方需要之间的变通,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地方特色。上海职业教育界在数次学制变革的引领下努力进行本土化探索,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具有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独特路径。
莫忧[2](2019)在《“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研究 ——基于分层分类与分众传播的理论》文中提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更需要年青一代勇于承担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青年人要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首先要认同中国梦,要想提升青年对中国梦的认同,需要对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国梦传播开展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关注在传媒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根据青年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国梦宣传教育。研究运用分层分类的分析思路和分众传播的理论视角,通过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特点,提出改进中国梦传播效果的对策。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在成都市以及北京、上海等9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开展,调查对象限定为14-35岁的青年,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以及滚雪球的办法抽取调查样本,线下线上共发放问卷2433份,回收有效问卷1786份,综合有效回收率达到73.41%,样本分布合理。中国梦思想的内容本质可以从不同维度展开讨论。在命题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在本质维度,中国梦是人民梦和个人梦;在实践维度,中国梦是知与行互为表里的梦想与现实的结合体;在历史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在世界维度,中国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青年既是中国梦传播的重要受众,也是中国梦传播的重要主体,中国梦与青年梦,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同和思想动态是开展中国梦思想传播的基础。从整体上来看,当代青年自我认同情况总体偏低。在青年内部,自我认同会因性别、政治面貌、教育水平和职业而出现差异,男青年对职业声望、社会地位、收入的认同都高于女青年,具有党员身份的青年明显高于非党员,不同学历层次的青年自我认同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青年高于无业失业青年。对理想的确认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大部分青年群体有较为明确的理想,但在青年群体内部有较大差异。中国梦传播依赖于具体的传播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受众,青年群体的信息传播总体上呈现出信息获取的“去中心化”、信息交流的“趋朋辈化”、话语表达的“新媒体化”特征。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国梦思想传播,可以从传播主体、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讨论。从传播主体来看,主要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各类教育机构、共青团组织以及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从传播载体来看,青年群体主要通过电视、互联网、领导讲话、文件和会议等渠道获得中国梦的相关信息,不同渠道的使用频率不同、被青年人接受和信任的程度不同,发挥作用的机制也有所不同。从传播方式来看,宣传标语、公益广告、新闻媒体中的专设栏目等形式使用较多,这些活动与面向大众开展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没有明显区别。整体上看来,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国梦思想传播,取得较好的效果,表现在认知和认同两个方面。一是青年群体整体上对于中国梦的认知程度较高,能够对中国梦内容有一定了解,正确认识到中国梦传播的重要意义、中国梦和青年梦的关系。二是青年群体整体上对中国梦的认同度较高,能够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同时,在青年群体内部,对于中国梦的认知和认同出现一定的差异。党员青年对中国梦的认知和认同程度要高于非党员,学历与认知和认同之间呈现出“倒U型”,体制内就业人员对中国梦认知和认同的情况明显高于体制外就业人员,以失业无业青年为代表的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处于最低水平。性别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青年群体中开展中国梦思想传播的主要不足在于:一是中国梦认知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青年对中国梦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认可个人奋斗意义。二是对中国梦认同程度有待进一步夯实,主动学习中国梦的积极性不足,缺乏主动传播中国梦的热情。三是抵挡不利社会因素干扰的能力有限。要更好地在青年群体中开展中国梦传播工作,要将分层分类与分众传播的思路贯彻进具体的传播过程之中。青年群体中开展中国梦思想传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多部门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二是适应青年群体特点,满足青年群体需求;三是追求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四是注重双向传播,避免单向灌输。从具体措施上,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各类传播主体明确分工,家庭、社区、学校、共青团组织要在青年的成长和思想教育中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二是发挥各类传播渠道的优势,着重使用青年群体使用较多和信任度较高的传播渠道,同时要尽量排斥噪音干扰。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传播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并行、校内向外联动、讲道理与讲故事并重、学习和实践结合。四是要关注到青年人群中的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面向青年学生、党员、社会边缘青年等特定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李树陈[3](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褚楚[4](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单凤霞[5](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韩军利[6](2011)在《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如何应对并尽快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为新时期的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毋容置疑,我国在农民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培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认真分析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高度重视农民培训问题,加强和改进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转变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模式,对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本文通过对宝鸡市农民培训实际状况的调查,对目前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市情,提出了建立符合宝鸡实际的农民培训体系。全文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论文研究的现实问题、问卷设计等,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准备工作。第二章是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分析。根据宝鸡市农民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反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第三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分析。主要通过对宝鸡市农民培训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分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提出了农民培训的五种模式和模式运行的七项保障机制,是农民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第五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建议与对策。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结合宝鸡市实际,提出农民培训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农民教育立法,使农民培训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强化农科教“三教统筹”制度;建立农民培训资金保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经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关心农民身心健康,满足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自信心、创造力和主动性,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现实,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第六章,结论。对全文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于·布仁巴雅尔[7](2003)在《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学位论文《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在国内外研究极为薄弱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对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等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以侧重质性研究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整合性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基本原理和实践对策,尤其是充实民族文化、现代科技文明与民族地区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相整合的理念。因此,该论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阐释民族地区实用科技培训推广的基本理念;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民族文化传统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以阐明其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2)历史研究:总结我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与教训;(3)调查研究:探明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科技培训与推广的实践举措、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特殊问题;(4)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科技推广培训的制度和实践项目,尤其是比较具有跨时空、跨文化适应性、可供民族地区借鉴的策略、技术和手段,探讨促进当前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对策,包括体制改革、项目运作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其中,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是重点,对策研究是难点。 作为专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其一,指出了村民个体的文化资本和意识状态是制约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重要因素;其二,论证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本质是民族地区个体社会化和社区文化变迁的重要手段;其三,阐释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及其政府的责任;其四,剖析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及其理念;其五,说明了高校制度化地纳入乡村科技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其六,说明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中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与批判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操作技术;其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及其在推广培训中的调适。
冯有权,樊守衡[8](1986)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关于江苏、上海、湖南、四川等四省、市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笔者1984年对江苏、上海等四省、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兴办,迅速改变着农民的智力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其共同特点是:多层次,适应性强;多专业,因需设班;多规格,易形成人才梯队;多形式,灵活性大;多渠道,筹建较易,在我国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育才快、效益高的农民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最佳模式。
武文考[9](1994)在《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文中研究说明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武文考1985年以来,河津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开展了对农民特别是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技术培训,他们充分利用11个乡办农技校、120所村办技校或夜校,把教学、科研、生产、服务、推广有机结合起...
刘凤文竹[10](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提出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二、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论文提纲范文)
(1)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 文献综述 |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 本文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章 制度构建:外力驱动的变革 |
第一节 建立日本模式的上海实业教育制度 |
一、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建立 |
二、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草创 |
三、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深化 |
四、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转向美国模式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短暂的综合中学制 |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构建苏联模式的上海技术教育制度 |
一、 苏联模式的技术教育制度建立 |
二、 新型教育制度出现 |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暂停 |
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消长 |
第四节 走向市场化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 |
二、 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原因 |
三、 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
四、 国家政策:制度构建的推动力 |
第五节 制度构建与外力驱动 |
一、 制度构建的本土化进程 |
二、 国家政策的支持 |
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
第二章 专业建设:追赶经济的步伐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商业教育崛起 |
一、 清末各类实业学堂出现 |
二、 民初商业学校崛起 |
三、 商业教育崛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业教育发达 |
一、 科类设置的法规变革 |
二、 商业教育日趋发达 |
三、 商业教育发达的原因 |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教育大发展 |
一、 专业设置以苏为师 |
二、 工科专业大发展 |
三、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上海第三产业专业兴起 |
一、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
二、 中专和技校专业建设的转型 |
三、 补缺型角色: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 |
四、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建设 |
第五节 影响专业建设变迁的因素分析 |
一、 政府与学校:此消彼长的牵制 |
二、 校长的影响力 |
三、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影响 |
四、 择业观的变化 |
第三章 课程之困:徘徊于“学问化”和“职业化” |
第一节 日本课程模式的建立与转变 |
一、 清末实业教育课程 |
二、 民初实业教育课程 |
三、 上海实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一、 本土化探索的背景 |
二、 课程标准的推出 |
三、 上海的本土化探索实践 |
四、 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
第三节 苏联课程模式的确立与变革 |
一、 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确立 |
二、 职业教育课程“大跃进” |
三、 调整时期的课程设置变革 |
第四节 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引进与探索 |
一、 八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实践领域的摸索 |
二、 九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本土化的探索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课程演变动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
二、 培养目标变化波及 |
三、 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 |
第四章 师资培养:数量到质量的追求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实业教员养成:制度先行 |
一、 清末实业教员养成制度确立 |
二、 清末实业教员的现实来源 |
三、 民初实业教员养成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师资养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
一、 经验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标准 |
二、 学历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现实要求 |
三、 上海职业教员的现状及特点 |
四、 职业教员养成:理论与现实 |
第三节 1949年至1978年间的职业师资培养 |
一、 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变化 |
二、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及特点 |
三、 职教教师在职培养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质突破 |
一、 八十年代三类职业学校师资状况及不均衡性 |
二、 教师资格的发展:提高学历标准 |
三、 职业学校师资养成体系初建 |
四、 完善职教教师的在职进修 |
五、 “双师型”教师需求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养成的思考 |
一、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地再现 |
二、 教师任职条件的“学历化”进程 |
三、 师资养成与进修体制的理想构建 |
结语 |
一、 学习先进引发本土化探索 |
二、 制度构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
三、 实践运行中形成地方特色 |
四、 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研究 ——基于分层分类与分众传播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对中国梦的阐述 |
1.2.2 中国梦与青年的关系 |
1.2.3 中国梦的教育与传播 |
1.3 理论视角 |
1.3.1 分层分类理论 |
1.3.2 分众传播理论 |
1.3.3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 研究设计与样本构成 |
1.5.1 研究设计 |
1.5.2 抽样设计 |
1.5.3 样本分布 |
1.5.4 测量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章 中国梦的内涵寓意、时代价值及其重要意义 |
2.1 中国梦的内涵寓意 |
2.1.1 命题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
2.1.2 本质的维度:中国梦是人民梦、个人梦 |
2.1.3 实践的维度:中国梦是知与行互为表里的梦想 |
2.1.4 历史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 |
2.1.5 世界的维度:中国梦是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2 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
2.2.1 中国梦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 |
2.2.2 中国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2.2.3 中国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
2.2.4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与文明担当 |
2.3 中国梦的传播过程 |
2.3.1 中国梦的内涵阐释 |
2.3.2 中国梦的全面推广 |
2.3.3 中国梦的深入研究 |
第3章 中国梦、个人梦与青年群体理想动态分析 |
3.1 青年思想动态分析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前提 |
3.1.1 青年思想动态分析的必要性 |
3.1.2 青年思想动态分析的重点 |
3.2 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同动态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内容前提 |
3.2.1 青年群体自我认同的总体状况 |
3.2.2 青年群体自我认同的内部差异 |
3.3 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动态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传播前提 |
3.3.1 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的总体状况 |
3.3.2 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的内部差异 |
第4章 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 |
4.1 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与话语表达的特征 |
4.1.1 信息获取的“去中心化” |
4.1.2 信息交流的“趋朋辈化” |
4.1.3 话语表达的“新媒体化” |
4.2 在青年群体中宣传中国梦的传播主体 |
4.2.1 传播机构吸引青年群体的能力差异较大 |
4.2.2 传播队伍的理论修养参差不齐 |
4.3 在青年群体中宣传中国梦的传播载体 |
4.3.1 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转化能力不同的载体分类 |
4.3.2 青年群体获取中国梦信息的主要载体 |
4.3.3 主流传播载体实现信息的精准供给 |
4.3.4 有效的传播载体能增强信息的传播与互动 |
4.4 在青年群体中宣传中国梦的传播方式 |
4.4.1 传播方式缺乏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筹 |
4.4.2 传播方式需要技术创新增强榜样典型的感召力 |
4.5 在青年群体中宣传中国梦的受众评价 |
4.5.1 青年群体接受和认同中国梦的积极性很高 |
4.5.2 良好的传播效果亟待协调信息源、信息传播和传播路径 |
第5章 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效果 |
5.1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 |
5.1.1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认知的整体情况 |
5.1.2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认知的内部差异 |
5.2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的认同情况 |
5.2.1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认同的整体情况 |
5.2.2 青年群体对中国梦认同的内部差异 |
5.3 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不足 |
5.3.1 中国梦认知深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
5.3.2 中国梦认同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3 青年群体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化 |
5.3.4 社会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理论认同影响显着 |
第6章 中国梦在青年群体有效传播的策略 |
6.1 做好中国梦传播对象的分层分类 |
6.1.1 凸显青年的主体性,强化传播的个性化 |
6.1.2 满足青年的需求点,增强传播的效益感 |
6.1.3 关注青年的差异性,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
6.2 做好中国梦传播主体的分层分类 |
6.2.1 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作用 |
6.2.2 将各级学校打造成中国梦思想传播教育的主阵地 |
6.2.3 着力强化政府部门以及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夯实中国梦传播效果的功能 |
6.3 做好中国梦传播载体的分层分类 |
6.3.1 丰富传播教育形式,拓展教育传播场域 |
6.3.2 改变单向灌输传播,实现互动双向传播 |
6.3.3 巩固传统线下平台,延伸新型网络平台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 |
7.2 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课题问卷调查抽样方案 |
关于“等距抽样”的说明 |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调查问卷 |
(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说明 |
1.8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 |
8.4 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科研情况 |
(6)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农民培训的概念及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2.1 资料来源 |
2.1.1 问卷调查 |
2.1.2 实地访谈 |
2.1.3 统计数据 |
2.2 宝鸡市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
2.3 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 |
2.3.1 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状况 |
2.3.2 农民培训和职业技能状况 |
2.3.3 农民基本生活状况 |
2.3.4 农民培训机构状况 |
2.3.5 农民培训的对象、方式及内容 |
2.3.6 农民培训的意愿调查 |
2.4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特点 |
2.5 宝鸡市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2.5.1 对农民培训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
2.5.2 农民培训体制不顺,培训资源分散 |
2.5.3 培训机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
2.5.4 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制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
第三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法律法规因素 |
3.2 城乡二元制社会 |
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因素 |
3.4 农民培训保障制度因素 |
3.4.1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
3.4.2 农民就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
3.5 培训机会成本 |
3.6 农民自身因素 |
第四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 |
4.1 宝鸡市开展农民培训的基本原则 |
4.2 现存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分析及模式选择 |
4.2.1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
4.2.2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
4.3 构建宝鸡市农民培训体系 |
4.4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运行机制 |
4.4.1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
4.4.2 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机制 |
4.4.3 建立农民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 |
4.4.4 建立农民培训评价反馈和激励机制 |
4.4.5 建立培训师资多元化机制 |
4.4.6 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
4.4.7 建立培训与市场对接机制 |
第五章 完善宝鸡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 |
5.1 加快农民培训立法进程,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 |
5.2 健全相应配套制度,多措并举抓农民培训 |
5.2.1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5.2.2 建立农民培训保障制度 |
5.2.3 建立完善农民进城务工相关制度 |
5.2.4 制定农民培训工作考核制度 |
5.2.5 建立乡镇农技校与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模式 |
5.3 强化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经济体 |
5.4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升农民培训水平 |
5.5 坚持“三统筹”“三结合”,架构农民培训新载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案与实施 第二章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发展回顾 |
第一节 旧中国乡村教育改良实验与科技推广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新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演变 |
第三节 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状调查: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西南个案: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一. 拉祜族与澜沧县概况 |
(一) 拉祜族的族源与历史 |
(二) 拉祜族文化特点 |
(三)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
二. 近年乡村技术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 |
(三) 基层调查:东回乡 |
第二节 西北个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述 |
二. 巴州农业经济发展:访州计划发展委员会负责人S先生 |
三. 近年乡村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三) 对畜牧部门的调查 |
(四) 基层调查:巴音布鲁克牧区 |
第三节 个案分析 |
一.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特殊性 |
二.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制约因素 |
三. 小结 第四章 理论阐释: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理念 |
第一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本质 |
一. 对于村民个体:不断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
二. 对于乡村社区: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手段 |
第二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质 |
一. 经济学的分析: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 教育学的分析:全民教育的理念 |
第三节 确定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一. 目前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的局限 |
二. 确定实用科技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第四节 学习心理与科技推广培训 |
一. 成人学习心理的角度 |
二. 跨文化学习心理的角度 |
第五节 科技推广培训中的文化问题 |
一. 现代科技文化的影响力 |
二. 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张力 |
三.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张力 |
四. 推广培训中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张力的调适 第五章 对策研究: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 |
第一节 借鉴研究 |
一. 发达国家案例:美国合作推广制度 |
(一) 美国合作推广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显着效益 |
(三)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特点:农业合作推广服务的机制 |
二. 发展中国家案例:印度个案 |
(一) 政策分析:政府举措 |
(二) 项目个案:运作机制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体制革新 |
(一) 管理体制 |
(二) 机构设置 |
二. 项目实践革新与质量保证举措 |
(一) 项目实践革新 |
(二) 质量保证举措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
(10)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4.1 学术贡献 |
2.4.2 研究局限 |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
7.3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四、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论文参考文献)
- [1]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D]. 王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2]“中国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研究 ——基于分层分类与分众传播的理论[D]. 莫忧.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韩军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7]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D]. 于·布仁巴雅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8]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关于江苏、上海、湖南、四川等四省、市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J]. 冯有权,樊守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01)
- [9]在实践中建设和发展各级农技校[J]. 武文考. 山西成人教育, 1994(12)
- [10]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