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行的七种市场形态

全球流行的七种市场形态

一、世界流行七种市场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覃晟义[1](2020)在《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视角,从“文化意识形态”角度构建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二是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本文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力图描绘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全貌。研究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为中国的意识形态工作给予有效启示。詹姆逊首先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并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学理论等学说,通过分析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划分出了意识形态诸种模式,围绕“政治无意识”和“文化意识形态”概念构筑了“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领域新出现的各种现象,詹姆逊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面貌。首先,以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为分析批判的武器,指明了当代资本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性质。其次,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将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划分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并由此破析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面貌。最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视角和方法,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文化全球化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与批判,并且提出了“认知测绘”的解决策略,以期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困境和意识形态困境。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至今仍然能够为我国带来启示。在理论价值方面,詹姆逊的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概念、回应了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揭示了消费社会之意识形态运作的文化新逻辑。在现实价值方面,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启示。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我国应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外延,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向睿[2](2007)在《成都市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农业问题,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问题。在加入WTO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和“销售”领域。农贸市场是农产品的销售终端,再加上农贸市场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成为目前城市商业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年来“农改超”热的流行,很多地区与城市纷纷大力推进生鲜超市的运营,然而结果不容乐观。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和实际的消费者意向调查角度来初步探析“农改超”的发展时机问题。得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生鲜超市对传统农贸市场形式的取代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它具有长期性特征。现阶段农贸市场更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因此目前做好合理规范化现有的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贸市场的抽样调查,发现其在管理监督、规划布局及市场内部设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并采用交叉列表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接着,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为基础,从规划的角度,结合经济学、地理学、消费者心理行为学等理论,初步形成关于农贸市场规划与建设在宏、中、微三个层面的指导:宏观层面主要是提出增强对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的重视度及设置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中观层面主要是提出农贸市场总体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推导相应的设置规范与控制指标体系;微观层面主要是提出市场内部环境设计的指引性要求,包括市场形式的选择、内部分区模型的建立和物理环境的改善、以及一些人性化的细部设计。

杨瑞玲[3](2015)在《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文中提出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当前城镇化拐点背景下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对于乡村变迁的方向与前景充满争议。要明确乡村变迁的方向,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乡村变迁的动力机制。本文从乡村的“共同体”这一属性入手,以鲁南龙镇为案例,分析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龙镇乡村经济社会的变迁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认为,乡村变迁的根本动力机制为现代性,现代性具体表现为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时空伸延机制三项基本的制度。这三项制度彼此互动共同推动了乡村的变迁,在不同时间段起到主要作用的制度不同。现代性对于乡村共同体具有解构和自反性的双重作用。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和时空伸延机制分别主导乡村共同体的“强制性脱嵌”、全面脱嵌和时空脱域这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现代国家政权起到主导作用,其通过计划经济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经济部门的分离,通过权力主导的机械分工实现劳动力的规训,使劳动力与土地所有者分离,将劳动力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但由于市场被压制,这一时间段乡村的劳动力、土地、货币三种要素并未实现虚拟商品化。因此这一阶段的乡村共同体整体呈现出在现代国家政权主导下的“强制性脱嵌”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逐利”的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入并主导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共同体在关系实体上出现“全面脱嵌”现象。在经济维度,市场体系的延展使得原本集中在有限场地的乡村经济活动弥散,逐渐失去经济共同体的意味。在社会维度,社会纽带碎片化并且浸没于市场经济原则中。在权力维度,基层权力脱节,权力出现市场化的倾向,村镇治理经济化。在文化维度,传统的宗教信仰世俗化,消费文化成为主流,经济理性的原则主导乡村的文化活动。新世纪以来,现代性的时-空伸延机制对于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凸显。一方面,乡村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村落社会在时空维度上“脱域”,乡村内部出现村落形态和功能的分化。另一方面,现代性的自反性作用日益明显。分化的乡村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整合,乡村与城市出现了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的趋势;乡村被景观化的同时,乡村价值获得了主体性自觉,出现了人的回归参与乡村建设的潮流;乡村居民公共意识觉醒,社区公共需求凝聚,村落出现现代社区化的趋向。这些都促成了乡村的新型共同体属性和乡村作为独特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再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解释乡村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已有的“乡村终结说”、乡村保护理论之外展现了一种新的乡村发展路径,强调相当一部分乡村在未来既不会终结,也不会静态地保持所谓的完整,而是在城乡互补与同构的趋势下、在全球化时代本土性与开放性互构的作用下,动态地发展并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

徐海宁[4](2003)在《世博会与非对称信息市场博弈》文中指出世博会的市场定位是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与交易一种市场形式,也是参展各国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世博会的经济功能是在非对称信息的市场博弈中,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信号传递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世博会的政府举办与财政担保更是增强了其声誉效应,这同时具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双重作用。世博会是中国联接世界市场的直通车。市场是资本的土壤,是财富的天堂。中国能够在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中与世界共享财富的辉煌。

张萍[5](2004)在《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用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明清时期陕西商业的发展及地域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揭示商业发展与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中间的互动与制约机制,进而探求历史商业地理学作为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能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为经济研究服务。 本文主要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明清陕西商业发展的地域特征。 一、围绕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界定,初步尝试建构本文以及历史商业地理的研究框架,并分析了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史、商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联系与差异。同时对近些年有关明清陕西经济、社会等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剖析,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及预期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从商业活动的地理基础入手,阐述陕北、关中、陕南三区的环境特征及其对形成本地区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格局的影响力。分时段论述了明清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与变化规律,这是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展开的前提条件。 三、从农业、手工业、畜牧与农村畜养业、林特产资源开发性产品的地域商品生产入手,分析了明清时期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商品生产的时段特征与地域特征。强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各不相同的产业分工,进而形成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商品生产。是形成各地不同类型商品输出的前提与基础。 四、分析了明清时期陕西商业运输工具与地区适应性的问题。进而从明清两代商路发展格局变化过程中探讨了陕西商路发展与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明代由于受西北蒙汉政权争夺战的影响,陕西驿路建设曾得到官方多方维护与修葺,因此,当时陕西商路走向与驿路重叠,尤其陕北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入清以后,政府干预逐渐减少,商路呈多元发展趋势,商路走向也有些改变,甚至影响到这一地区市场分布格局。 五、分层级论述了关中、陕北、陕南三区商业中心的成长过程与分布格局。重点分析了明清陕西省域商业中心的成长过程。指出明清时期陕西以西安为中心,包括泾阳、三原两县在内,形成超省域商业中心,且受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这一商业中心有前后递嬗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并非如前人所论,是由于商路走向的影响,而是受封建政府政策性因素干扰所致。 六、地区中小城镇的多寡标志着地区商业发展程度高低。本文分陕北、关中、陕南三区剖析了三地商业城镇发展的时段性特征与地区分布差异性,总结了三区商业城镇的发展特征与分布规律。总体认为明清陕西商业城镇的发展程度不比江南,与同期华北地区相比亦显落后,地区中小商业城镇的发展往往无法超越本州县县城商业发展水平,从这一点能够显示出明清陕西商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另外,地区城镇商业发展具有时段性与地区性差异,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受地区时段性人文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明代陕北蒙汉对峙区,受军事消费的影响,曾一度出现军事城镇商业化的发展过程,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典型意义。 七、农村市场范围广,数量大,对它的发展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把握广大农村人口的商品需求度问题。明清陕西农村市场大体包括集市与庙会两种形式。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明清陕西四百余部方志与乡土志的搜集、整理,分四个时段(明中叶、清初、清中叶、清末)统计估算出本省集市市场的总体数量与区域差异,并通过对各区集市密度、集期安排、集市商品构成等要素分析,探讨了明清陕西集市在地方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本文强调庙会市场在本地区商品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影响很大。明清陕西庙会市场往往分层级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挥的作用不同,甚至成为集市发展的有力补充。 八、分析了陕西三区市场结构及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总结施坚雅针对中国市场研究的理论,剖析了清代陕西各地区商业市场格局的地域特殊性。强调商业集镇在一定地区的分布格局不仅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关联,同时受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性制约。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形态形成各地区不网的市场分布格局。清代的陕西,市场地区分布的差异与不平衡性是主流,而区域有规律分布格局仅仅存在小范围地域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对陕西州县级市场结构的分析,进而上升到商业城镇以及区域流通格局的分析,认为清代陕西市场流通格局在各地区具有分散发屏的趋势,但从总体来看,已经形成统一整合的市场流通体系,为今天陕西省域商品流通格局打下了基础。 九、通过对粮食、牲畜、棉花市场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形式的市场对不同类型的商品流通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具体分析了清代陕西粮食、牲畜、棉花、药材、木材、食用油等商品的对外输出,部分考察了单项商品的贸易量与贸易额,从中可以看出清代陕西对外输出商品的种类以及部分商品输出量。 十、对明清陕西的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明清陕西牙行的设置与牙税征收数量的分析,阐述了明清陕西市场上商品流通的大致情况,

林煊[6](1997)在《柜台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柜台市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上的特征。但从本质上看,柜台市场是一种由证券交易商组织的、实行买入卖出制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柜台市场一直存在,到现在,已经可以与竞价市场抗衡。

马奎[7](2002)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市场化才刚刚开始,还只是表面的市场化,因此欠发达地区如何加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经济体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首先对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市场化进行一般理论分析。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低下的生产率、高人口增长率、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的依附性等是其共同的经济特征。这种共同特征是就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当然欠发达地区内部发展也具有非均衡性。经济市场化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转变成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要以市场为导向,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的评价;经济活动的客体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以决定其价值能否得到实现;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受行政条块的羁绊,完全由市场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活动的运行方式是多元的,竞争的,是通过一系列市场规律来发生作用的,而不是单一的,垄断的;经济活动的调控是市场与政府的优化组合。也就是说,经济市场化是经济整体的市场化,是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程度的综合。经济市场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自主性、分散化、多元化、规范化、契约化、少干预等。目的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现代体制”。在我国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对经济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如市场自由化、市场功能、市场失灵理论,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进行阐述。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是我国进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指南,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我们的改革才有方向。再次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离不开借鉴国际经验。首先对美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行研究,它代表的是一种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则是代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如何主导,对我们有借鉴,值得研究。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一种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宝贵经验。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保障。从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的测度看,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来,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政策的倾斜差异,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经济市场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就很明显。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章。首先是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背景进行考察。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落后迫使自己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处在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反市场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市场化的初始阶段;第三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市场化展开阶段;第四阶段是1993年到现在,市场化的深化阶段。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局限性,从而限制了改革的发展。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很不协调,从而导致了东西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机构庞大,各种传统的制度(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根深蒂固,经济市场化改革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短期矛盾冲突等,最根本的原因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就整体而言是滞后的,在其内部是非均衡的,如城市与农村、农村内部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与边远山区等市场化的进程均有差异。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第八章。这一部分主要依据前面几章的分析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出对策。在战略目标上,应该实施以市场化为中心的开发辐射式战略;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实行区域创新,要借鉴发达地区市场化的经验,避免传统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市场主体上,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上,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上都要实行创新,不仅要实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使市场经济体制适合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就要实行“可区域化”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对待不同的区域如平原、牧区、内陆、沿边等实行不同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尽管在市场化进程中各地实施的重点有先后的差异,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节,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就是市场与政府双重优化组合的体制,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还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其职能明显有别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对中央政府来说主要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市场,确立市场制度,为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不同,它的角色定位同中央政府有明显差异,属于“准市场主体”性质,因此地方政府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就必须充当主力。在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政策,实行政企、政社、政事分开,打破区域性行政垄断,组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作用。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它的行为要受到多种方面的制约。因此政府作用过度也会造成政府失败,对经济市场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纠正。措施是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加强社会的监督和约束。

杨亮[8](2012)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淄博——海岱之间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经哺育出辉煌灿烂的齐文化,而齐文化不仅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和重要组成部分。务实、开放、多元、变革、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膏壤千里,粟如丘山”且风炎土灼的齐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力,品类繁复、工艺精湛、独树一帜的民间工艺文化便是孕育其中、颇具特色的一枝奇葩。齐文化“重农兴商”的历史传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新型经济、文化格局中依然不失借鉴和启迪意义。民间工艺文化更是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环境中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明晰如何变革民间工艺的传统文化优势形成淄博文化资源的产业优势、如何借助民间工艺的大众文化力量培育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在选题、调研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实地调查法(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手工艺者面谈并做记录)、函询法(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民间协会组织发放咨询信函、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查阅法(图书馆、民艺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电子资源)等等。历史研究中的时空结合法,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内探索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事实、揭示意义、解释原因、预测趋势。下面是各部分内容的提要:在引论中明示出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研究选题的原因和依据。界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等相关概念,并对学术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首先对淄博民间工艺进行类别研究。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对淄博当地的民间工艺品类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梳理,理清每种民间工艺的起源、鼎盛、衰落或者消失的时间、地点和代表性事件,由此证明淄博有史以来确实是民间工艺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具体民间工艺品类包括最主要的陶瓷和丝绸(此亦为中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及其衍生品刻瓷工艺、琉璃工艺以及内画工艺、淄砚工艺、铜响乐器、蹴鞠制造工艺等等不一而足。其次深入分析了博民间工艺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针对淄博各种民间工艺,分析其产生、鼎盛、衰落和消亡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部分。比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气象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煤炭、矿石、铁、铜等主要矿产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等,此为相对稳定的地理决定性。而社会历史因素比之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复杂和富于变化,诸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态、国家政治制度、阶级阶层关系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流行时尚、风俗习惯等外部因素以及淄博地区广大民众的品格气质、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民间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再次全面分析了是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涵。第一触及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核,亦即造物思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造物思想包含民众的智慧与理想,或“备物致用”的实用诉求或“文质彬彬”的审美意趣或“心手相传”的技能巧思,民间工艺匠人借用材质、配方、色彩、线条、形体等工艺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第二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中勾勒出淄博民众典型性格特征,摹写民间艺人传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状况,关照民间工匠的艰苦奋斗与执着信念。第三归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描绘主流民间工艺文化生命中历经“缓慢积累的成长期——理性选择的成熟期——无奈蛰伏的衰退期——华丽转身的复兴期——不可限量的再生期”的跌宕路径,‘藉此在思想上对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做出准备。复次是对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研究。首先将上述各种淄博民间工艺再次进行分类,明确不同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归宿问题;然后基于对选择性产业化理念的认同解决“产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按照选择性开发战略思路进行市场客体分类——文化标本、文化作品抑或文化产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宏观思路进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角色定位——政府、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如何定位;按照多元化市场发展多维思路进行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开拓,旅游业、体育娱乐业、艺术品行业、网络市场范畴、国际贸易领域等等。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该选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主要结论是:结论之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发展动因基本确证。结论之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内涵。结论之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结论之四: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之路需要采取选择性战略并重新进行市场主体界定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本文的创新点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论题试图站在社会文化的基点上,将视线向下投射,着眼于一个城市的“小传统”即大众文化,但是并不是回避和排斥“大传统”即精英文化,反而是要努力在精英文化的脉络中摸到大众文化的脉搏,亦即尝试在正统的历史研究成果中找到同时代的大众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2.对淄博城市形象评价的创新。淄博自古为齐国封地,“五霸之首”、“战国七雄”是其鼎盛的标志性形象。曾经“泱泱大风”的齐国所恃“鱼盐之利”随属地减少逐渐转型成为现代山东一内陆城市,传统的纺织工业、陶瓷工业联合新型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树立起淄博“工业城市”的形象,然淄博凭借曾经辉煌之“齐国”遗风,欲将重振其文化与经济并立之形象,还原本来应有之面目亦非不可能之事。3.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淄博的民间工艺文化以传统陶瓷和丝织工艺为轴心随时代不断演化出新的民间工艺品类,但是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模式在陶瓷和纺织行业的成功并不能成为其他民间工艺同样可以效仿的佐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性战略”。简言之,在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资源的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时要基于“选择性”原则区别对待,多元并行,方能取长补短各得其所。4.淄博民间工艺产业市场道路选择的创新。本论文提出“继续发展轻工制造业(陶瓷工业、丝绸纺织业)、重点开创商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协作,同时加强外围产业的辅助和保护”的市场开拓思路。特别是民间工艺文化与艺术品市场、旅游业和旅游商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层次化结合,同时兼顾金融、广告、教育和法律等环境建设。新模式、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在文化产业战略的大背景下显得益发突出和紧迫。

赵成[9](2006)在《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治理概念首先来自于企业问题的研究,但所讨论问题不是企业所独有的,而是在任何组织都存在。把治理引入大学制度研究,其含义就是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的一套制度安排,通过大学各利益相关方的追求自身目标的活动而实现整体的大学效率。治理研究与一般制度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一个立体互动的结构,强调制度的“自动实施”。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是治理分析的逻辑起点,大学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知识组织,其核心价值就是高深知识。高深知识的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知识活动和人力资本的性质塑造了大学的治理特征:大学必然采取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形式;必然是一个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松散的柔性化组织;大学治理的多样性决定于其所嵌入的社会结构。现代大学的活动不仅仅依赖于教师学者的劳动,而且是具有多要素共同生产的特征,因此传统大学的教授治校的简单形式,被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所取代。利益相关者不是一般意义的相关者,而是“投注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察,大学治理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这不同于组织边界的内部与外部。大学的内部治理是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活动,而影响治理,但表现为单向度的大学法令、政府(管理者角色)、市场等作为外部治理内容进行考察。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从治理角度分析大学制度是一种范式上的创新,超越了传统研究的经验式的描述,以统一的分析框架,把治理研究引入教育领域。2、以结构—行为—绩效(SCP)框架分析大学治理特征,使得现代大学的社会价值在结构中得以呈现,由此推导出大学治理的总体特征。3、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分析方式研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改变了传统的从组织角度划定研究边界的思路。4、尝试以模型化的方式来论证大学研究中的命题,以论证代替理念,澄清语言表达中的模糊性,使逻辑以清晰的方式得以呈现。5、在资本结构和治权结构的分析视角中,把一直被分立考察的大学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和学术权力等问题得以在新的角度中贯穿起来。论文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1)大学法令和章程是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规则,

李健英[10](2002)在《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问题。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城市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总体上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城市化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缺乏清楚明确的认识。对城市化的一个本质特征——城市经济具有空间聚集状态和趋势,学术界和决策部门认识不足。这一特征与经济系统运动有没有内在联系?是什么样的内在关系?理论经济学对此并没有给予关注,长期把城市的产生发展基本上看作一种地理现象,排除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视野之外。人们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出于应用目的主要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缺乏基础理论支持。基础理论的缺位,使城市化政策研究往往成为无本之木,随短期目标的变动而左右摇摆,使政策效力大受影响。为此,本文力图在前人城市聚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探究城市经济聚集的经济动因。 本文的分析基于聚集是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分工制度的演进是城市经济聚集的根本动因这一基本立论,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分工→合作→合作成本→制度→非正式制度→空间聚集,即:分工必然引起合作的倾向,合作成本的存在使合作的实现紧紧依赖于制度,在非正式制度场合,合作的实现依赖于空间聚集的特定形式。第二条主线是分工→外部经济→聚集,即:分工是外部经济性的重要源泉,当外部经济不能在远距离获取,或外部经济性要通过聚集才实现时,城市聚集现象就由此发生。 本文在导言中首先指出,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其聚集性,聚集状态的特征是各类产业、市场的聚集,聚集的趋势是自我聚集不断扩张。城市经济聚集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产业聚集,即不同所有权下的多个企业以市场关 李堆英博士论文:《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中英文提耍系为纽带实现的空间集中的状态或趋势;二是企业聚集,即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同一企业要素空间集中的状态或趋势。这两种聚集是本文分析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对城市经济聚集文献进行了述评,概括了对城市经济聚集动因研究的成本因素决定论,外部性原因说,交易成本论等成果,肯定了现有文献对城市经济聚集从结构、特征、机理和边界等方面探讨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在聚集动因研究上存在两方面重大缺陷;一是分析框架的缺陷:所有文献基本是在新古典的框架下分析的,无法解释现实城市中的外部性聚集,聚集空间的非均衡状等问题。二是分析结论的缺陷,上述每一种理论都不能完整系统地解释城市经济聚集的根本经济动因。这两方面缺陷,加上主流经济理论在城市空间聚集问题上的缺位,使城市空间聚集的动因问题一直未能从基础理论上得到解释。而本文正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努力。 第二章的研究主要表明:在因分工而产生的合作中,降低合作成本依赖制度的实施,而非正式制度的实施依赖于空间聚集,这就是城市空间聚集的动因之一。分工必然要求合作,合作是分工后的一个必然的行为倾向,是分工效率的实现,是分工进一步深化的条件。降低合作成本需要制度。市场和企业是分工条件下合作的两种基本制度形式。合作有制度形式和空间形式。在正式制度的场合,由于制度编码性与实施的强制性,合作的实现不依赖于空间的特定形式;在非正式制度场合,由于制度的非编码性和实施的自我约束性,合作对空间聚集有较强的依赖性。城市空间聚集通过增大非正式制度信息传递量、共享地方文化、形成共同规则,增进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市场交易与企业协作的这两种基本合作形式与城市经济聚集具有内在联系。从市场交易合作看。聚集可降低合作成本。首先,聚集不仅更容易发现所需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而且易于产生各种信息传递业,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搜寻成本。其次,聚集形成或共享一种相同的文化,聚集面对面的接触有利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因此有利于降低交易中的谈判成本。所以,市场中非标准化、非重复性的交易 互二 李健英博士论文:《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中英文提要合作对空间聚集有一种依赖性。从企业内协作方面看,企业作为一种长期合约氢织决定的内部组织的权威、忠诚、共同文化背景、多种激励、M型组织结构等因素,使内部合作具有确定性。因此,企业内部的合作成本,包括信息或者令的传递、责权利关系等实施的成本,不受空间形式的影响。既然企业内合作成本的变化与空间形式无关,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联系成本的上升,企业空间布局就会出现分散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市场交易合作的聚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企业随规模扩张而来的分散化趋势。城市经济聚集的发曼由此表现为一种结构的演变,企业首脑部门、研发部门在大城市的聚集,企业生产部门在中、小城市的聚集。城市聚集过

二、世界流行七种市场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流行七种市场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1.论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生学考察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
        1.20 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文化的嬗变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
        2.“意识形态终结论”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失语”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2.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传统
        3.精神分析与符号学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意蕴
    (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
        1.意识形态理论变革的历史条件
        2.实践批判方法的出现
        3.意识形态理论革命变更时刻的来临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功能
        1.意识形态的特征
        2.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意识形态诸模式
        1.意识形态研究策略的转变
        2.古典的意识形态模式
        3.现代的意识形态模式
    (四)“政治无意识”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出场
        1.解读意识形态的主符码:政治无意识
        2.解读意识形态的主符码:文化意识形态
三、詹姆逊文化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与路径
    (一)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1.元评论:回归历史语境的批评方法
        2.辩证批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理论追求
        3.意识形态素:叙事理论的揭示对象
        4.政治历史、社会、历史:文本阐释的三个视域
    (二)基于唯物史观的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1.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的依据
        2.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视域的“文化意识形态”分析
        1.以“生产方式”为基本的分析方法
        2.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3.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4.对文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四)超越意识形态困境的认知测绘策略
        1.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的必要理论
        2.认知测绘:走出困境的空想性策略
四、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之理论启示
        1.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概念
        2.回应了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
        3.揭示了消费社会之意识形态运作的文化新逻辑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之启示
        1.意识形态工作外延的拓展
        2.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全球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成都市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1 经济学的视角
        1.2.2 监督管理的视角
        1.2.3 建筑工程技术视角
        1.2.4 规划与布局视角
        1.2.5 小结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6 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2.1 零售业态的相关理论
        2.1.1 业态的实质
        2.1.2 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2.1.3 小结
    2.2 中心地理论
        2.2.1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及门槛距离
        2.2.2 正六边形市场区结构
        2.2.3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系统的空间模型
        2.2.4 人口密度对中心地的影响
    2.3 社区商业理论
        2.3.1 社区商业的内涵
        2.3.2 发展社区商业的意义
        2.3.3 社区商业规划建设的原则
    2.4 消费者心理行为学
        2.4.1 何为消费者行为学
        2.4.2 消费者决策及购买过程的影响因素
        2.4.3 消费者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第3章、我国农贸市场研究的的必要性
    3.1 超市化的实质
    3.2 对我国目前"农改超"的理论分析
        3.2.1 新"零售之轮"理论简介
        3.2.2 我国目前"农改超"的特点
    3.3 "农or超"成都市民意向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成都市农贸市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成都市概况
        4.1.1 成都市地理位置
        4.1.2 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
    4.2 成都市农贸市场情况概述
    4.3 抽样调查
        4.3.1 样本即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4.3.2 调查的内容及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4.4 调研结果的分析
        4.4.1 成都市农贸市场现状的特点分析
        4.4.2 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的使用情况及评价
    4.5 成都市农贸市场现存问题的分析
        4.5.1 市场产权混乱,总体布局上缺乏整体协调性
        4.5.2 农贸市场的规划设计具有明显的随意性
        4.5.3 市场内部环境设计的不合理
        4.5.4 市场管理的不到位
第5章、影响成都市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因素探析
    5.1 农贸市场经营体制的不同
    5.2 周边同类市场的竞争影响
        5.2.1 生鲜超市的影响
        5.2.2 沿街果蔬小店的崛起
        5.2.3 非法市场的插足
        5.2.4 相邻农贸市场的恶性竞争
        5.2.5 小结
    5.3 所在区位及交通条件对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影响
        5.3.1 区位条件
        5.3.2 周边交通干道等级
        5.3.3 小结
    5.4 人口密度对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影响
    5.5 市场本身规模对其经营效益的影响
    5.6 市场形式对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影响
        5.6.1 市场形式的影响
        5.6.2 构筑物层数的影响
    5.7 市场的物理环境质量对农贸市场经营效益的影响
    5.8 其他因素
    5.9 小结
第6章、农贸市场的合理规划与建设
    6.1 宏观层面—对农贸市场重视度及监督管理的加强
        6.1.1 提高对农贸市场的重视度
        6.1.2 将农贸市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去
        6.1.3 加强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6.2 中观层面——农贸市场规划布局的科学化
        6.2.1 农贸市场应遵循的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6.2.2 农贸市场总体布局的要求
        6.2.3 适应于成都市的农贸市场设置规范的探讨
        6.2.4 农贸市场与社区其他功能设施的整合
    6.3 微观层面——农贸市场环境设计指引
        6.3.1 市场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6.3.2 加强市场物理环境的改善
        6.3.3 解决市场平面经营分区及摊位大小问题
        6.3.4 市场的细部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样本农贸市场的基本情况—览表
附录B-问卷调查表Ⅰ
附录B-问卷调查表Ⅱ
附录B-问卷调查表Ⅲ
附录C-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现代性语境下的乡村研究
    1.1 问题来源
    1.2 研究过程
        1.2.1 田野入场:挫折与契机
        1.2.2 田野链条:龙镇三村
        1.2.3 资料收集方法
        1.2.4 资料分析与写作
    1.3 研究综述
        1.3.1 相关理论
        1.3.2 我国乡村研究脉络
        1.3.3 乡村的分化
        1.3.4 乡村命运的争论
    1.4 研究内容
        1.4.1 核心概念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乡村强制性脱嵌
    2.1 传统的乡村:全面的家庭经济
    2.2 集体化时期:强制性脱嵌
        2.2.1 初步发展的乡村工业
        2.2.2 三大要素的重置与被压制的市场
    2.3 前市场时代: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与失败
        2.3.1 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
        2.3.2 国家主导下失败的记忆
    2.4 市场经济制度下龙镇经济格局的演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3.1 经济共同体:传统乡村市场社区的形态
    3.2 乡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发育
        3.2.1 区域市场
        3.2.2 村内商铺
        3.2.3 流动商人
        3.2.4 网络购物
    3.3 农民生计要素全面商品化
        3.3.1 农业商业化
        3.3.2 劳动力商品化
        3.3.3 土地商品化
        3.3.4 消费商品化
        3.3.5 服务商品化
    3.4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3.4.1 农业工商业化:被加工的自然
        3.4.2 劳动市场分工:职业化的农民
        3.4.3 农民生计过程:社会化再生产
        3.4.4 共同体的打开:被剩余的村庄
        3.4.5 市场要素流动:经济体的弥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中社会纽带的嬗变
    4.1 家户的流变:虚与实
        4.1.1 空间格局:核心家庭式的家户
        4.1.2 成员张力:经济分工与家的虚化
        4.1.3 亲属合作:形散神存的家户转换
        4.1.4 婚姻异化:买卖婚姻与短期婚姻
    4.2 社会网络资本化
        4.2.1 “赶礼”制度变化:厚礼与捎礼
        4.2.2 人情仪式的创制:炫耀与压迫
        4.2.3 换工机制的失效:互助变雇佣
        4.2.4 社会信用资本化:赊购与利息
        4.2.5 市场经济的考验与社会关系的拣选
    4.3 街坊邻里:温情与压力
        4.3.1 “街坊”与“邻里”:作为公共空间
        4.3.2 社交敌友的划分:“好情”与“贼人”
        4.3.3 街坊互动与舆论:温情与压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村镇权力脱节与治理的经济化
    5.1 集体经济的消解与公私关系的变革
        5.1.1 村庄冲突关键节点:公私利益矛盾
        5.1.2 集体经济基础消解与村庄治理困境
    5.2 村干部的“弱势”与权力的市场化
        5.2.1 村庄社会分层中村干部的“弱势”
        5.2.2 村干部的“出路”:权力市场化逻辑
    5.3 村镇之间:虚脱的控制与治理的经济化
        5.3.1 挣扎的控制与治理术的异化
        5.3.2 “收买式”治理:项目与资源分配
        5.3.3 治理的经济化:官民经济动力的合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信仰对市场经济的臣服
    6.1 信仰与巫术:少数人的避风港
        6.1.1 日常生活中信仰的隐退
        6.1.2 信仰与经济的碰撞:臣服与避风港
    6.2 公共空间与节日:消费文化的主流化
        6.2.1 墙面文化变迁:标语到广告
        6.2.2 节日文化变迁:仪式到消费
    6.3 市场损蚀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工程失灵
        6.3.1 文字沉浮与国家的效率公平观
        6.3.2 文娱风气恶化与文化工程失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时空伸延与城乡一体同构
    7.1 城乡之间: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
        7.1.1 城里城外:空间隔离
        7.1.2 进城回村:空间流动
        7.1.3 融城计划:空间融合
    7.2 村落形态:时空脱域与地方性的超越
        7.2.1 村落的功能类型分化
        7.2.2 村落社会的时空脱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乡村的主体性自觉与再造
    8.1 自反性与乡村的复兴趋势
        8.1.1 乡村价值的反思性自觉
        8.1.2 人的回归与乡村建设
    8.2 村民社区公共意识的觉醒
        8.2.1 庭院变迁与私人空间
        8.2.2 居民公共意识的觉醒
        8.2.3 社区公共需求的凝聚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
    9.1 乡村变迁动力机制:脱嵌与脱域
    9.2 对乡村社区治理的启示
    9.3 延伸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世博会与非对称信息市场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博会的市场特征
二、世博会在非对称信息市场博弈中的作用
三、世博会的财富价值

(5)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历史商业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 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的选题宗旨
    四、 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五、 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与本选题的研究思路、框架结构
第二章 明清陕西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陕西自然地理分区与环境特征
        一、 地貌特征
        二、 气候特征
        三、 河流与水文
    第二节 明清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特征
        一、 明代陕西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清代陕西经济发展的时段性特征
第三章 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上)
    第一节 明清时期陕西农业商品生产
        一、 粮食种植业的区域特征
        二、 植棉业的发展与集中棉产区的出现
        三、 其它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
        四、 嗜食类作物的集中种植区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与产品产地
        一、 关中、陕北的毛皮加工业
        二、 陕南与关中地区的造纸业
        三、 陶冶业的地域分布格局
        四、 秦巴山区的木耳、香菌培植业
第四章 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下)
    第一节 畜牧与农村畜养业的区域发展特征
        一、 耕牛的养护与各地耕牛品种
        二、 马、骡、驴的饲养与地方良种培育
        三、 牧羊业的地域分布
        四、 农村养猪业的区域特征
    第二节 林特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 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 秦巴山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商品生产的地域特征
        一、 明清陕西商品生产的时段特征
        二、 明清陕西商品生产的地域特征
第五章 商业运输条件与商路发展格局
    第一节 明代陕西驿路建设及商业利用
        一、 明以前陕西的交通格局
        二、 明代陕西的驿路建设
        三、 驿路的商业利用及成效
    第二节 清代陕西商路的新发展
        一、 关中商路的多元发展趋势
        二、 陕北商路的北向与东向发展
        三、 陕南汉江水运及支流商贸运输
    第三节 商路与陕西市场分布格局
        一、 商路走向与市场层级
        二、 商路与市场分布格局
第六章 商业中心城市及其分布格局
    第一节 三原、泾阳、西安商业发展及超省域商业中心的递嬗
        一、 明清时期三原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明清时期泾阳商业发展特征
        三、 明清西安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四、 超省域商业中心的确立及地点的递嬗
    第二节 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商业中心
        一、 关中地区商业中心城市--咸阳
        二、 榆林作为陕北地区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三、 陕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汉中
第七章 商业城镇与城镇市场区位
    第一节 明清陕北城镇商业的发展
        一、 明代陕北军事城镇的商业化
        二、 清代陕北城镇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明清关中商业城镇的成长
        一、 明代关中城镇商业发展概述
        二、 清代关中商业城镇的成长
        三、 清代关中州县城镇商业发展表现形式
        四、 清代关中城镇市场空间格局
    第三节 明清时期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一、 明代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二、 从厘局没置看清中后期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第四节 清代陕西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一、 陕北、关中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二、 陕南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附录: 从杂捐税征收看清末陕西部分州县商铺的多寡
第八章 农村市场的发展及地域分布特征
    第一节 明清陕西集市的发展及地域分布
        一、 明清陕西集市发展的时段特征
        二、 关于“明清陕西集市分府、分区统计表”
        三、 明清陕北、关中、陕南各时期集市数量分析
        四、 清中后期陕西三区集市密度
        五、 集市集期的地区特征
        六、 集市的商品构成及其在地方商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区域发展特征
        一、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
        二、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的规模与组织形式
        三、 清代关中、陕北地区庙会市场的时间结构
        四、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及其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
        五、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在地方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第九章 城乡市场结构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第一节 州县城镇与市场层级
        一、 关于市场的空间结构与市场层级
        二、 清代陕西州县城镇与市场层级
        三、 个案研究: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
    第二节 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 地区商业发展进程与地区市场结构体系
        二、 部分区域市场组合的空间不完善性
    第三节 明清时期陕西省域市场体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省域市场体系的形成
        三、 清代陕西的市场等级体系
第十章 商业市场与商品输出
    第一节 粮食市场与商品粮输出
        一、 余粮区与缺粮区的分布
        二、 粮食市场与商品粮输出
    第二节 牲畜市场与牲畜输出
        一、 清代陕西的牲畜市场
        二、 牲畜输出及主要销行地区
        附录: 牲畜税征收与牲畜交易量的考察
    第三节 清代陕西的棉花产销
        一、 清代陕西棉花产额分析
        二、 棉花运销路线与棉花集散市场
    第四节 其它生活资料的地区性输出
        一、 陕北、关中食用油产地与销行区域
        二、 果品加工业与果品输出
        三、 清代陕西的药材输出
        四、 木材的输出与输出路线
        五、 生活用陶瓷器皿的流通
        六、 嗜食类商品--鸦片的输出
第十一章 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商贸中介--牙人与牙行
        一、 明清陕西的牙人与牙行设置
        二、 牙税税额及相关问题
        三、 从牙税征收看清代陕西市场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雏形--典当业
        一、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发展历程
        二、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经营形式
        三、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经营者
        四、 清代陕西当铺的地域分布特征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陕西的地域商贸特征及形成因素
    第一节 明清陕西商贸发展的地域特征
        一、 商业市场发展的地域特征
        二、 商品流通的地域特征
    第二节 商贸特征的形成因素
        一、 自然环境因素
        二、 经济结构因素
        三、 人文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与方法
    三、论文力图作出的贡献
第一章 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市场化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的划分与特征
    第二节 经济市场化的界定及影响经济市场化的因素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经济市场化
第二章 经济市场化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市场自由化理论、市场功能理论、市场失灵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场理论
    第三节 邓小平的市场理论
第三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第二节 日本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第三节 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第四节 国际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理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测度
第五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及其总体评价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总体评价
第六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原因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因探析
第七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目标与创新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区域创新
    第三节 分类的经济市场化措施
第八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第一节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央政府行为选择
    第二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调整
参考文献
后记

(8)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的界定
    三 相关研究现状
    四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淄博主要民间工艺类别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淄博陶瓷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淄博丝织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淄博琉璃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淄博淄川淄砚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五节 淄博临淄蹴鞠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六节 淄博周村铜响乐器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七节 淄博花灯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八节 淄博其他若干民间工艺杂项
第二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原因分析
        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一:矿石资源
        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二:蚕桑遍植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三、小结
第三章 淄博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核——造物思想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
第四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当代产业化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选择性开发理念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角色定位
    第四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开拓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附录二 《文物法》中有关拍卖、转让和展览的条款
附录三 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附录四 《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
附录五 《2003-2010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附录六 《淄博市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2010年到2015年)
附录七 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摘录
附录八 《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附录九 张明文《刻瓷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学治理研究的背景
    1.2 大学治理的含义与理论资源
        1.2.1 经济学中关于治理问题的讨论
        1.2.2 公共管理学中关于治理问题的讨论
        1.2.3 大学治理的含义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3 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研究的综述及动态
    1.4 大学治理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1.5.1 论文的构思与脉络
        1.5.2 论文的内容与组织结构
        1.5.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学治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结构
    2.1 治理的含义与多语境下的用法
        2.1.1 经济学语境中的治理概念
        2.1.2 公共管理学语境中的治理概念
    2.2 治理概念的分析基点辨析
        2.2.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2.2.2 现象描述、秩序模式与分析范式
        2.2.3 分析层级与考察主体
    2.3 作为现象描述的公共管理学渊源的大学治理
        2.3.1 公共管理学理解的大学治理
        2.3.2 背景差异与大学治理含义的空心化
    2.4 作为分析框架的经济学渊源的大学治理
        2.4.1 经济学治理的范式特征与大学治理
        2.4.2 大学治理的交易费用理论
        2.4.3 大学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
        2.4.4 大学治理的产权理论
第三章 大学治理特征的总体分析
    3.1 大学治理的目标定位: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3.1.1 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和构架
        3.1.2 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的功能分配
    3.2 大学治理的目标结构:三位一体的知识组织
        3.2.1 高深知识为轴心的三位一体目标体系
        3.2.2 大学中知识与知识活动的特征
    3.3 大学治理的基本制度安排:独立的非营利组织
        3.3.1 企业模式供给导致大学治理目标的偏离
        3.3.2 政府模式供给导致大学治理无效率
        3.3.3 非营利组织模式与大学治理特性相契合
    3.4 大学治理的基本组织形态: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松散的柔性组织
        3.4.1 大学中人力资本的特性与地位
        3.4.2 人力资本中心引致的大学组织特征
    3.5 大学治理的差异化和多样性成因:嵌入其中的社会结构
        3.5.1 大学治理社会结构的历时性考察
        3.5.2 大学治理社会结构的共时性考察
第四章 大学法令及章程与大学治理
    4.1 大学法令的治理含义
        4.1.1 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演进的博弈规则
        4.1.2 处理大学问题的分散决策机制
        4.1.3 节约治理活动交易成本的机制
    4.2 法令模式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影响
        4.2.1 四种主要的大学法令模式
        4.2.2 法令模式与大学治理非单向度的关联
    4.3 大学章程与大学法令
        4.3.1 大学章程是连接大学内外制度的纽带
        4.3.2 大学章程是大学自治的“宪章”
        4.3.3 大学章程是大学社会参与和参与社会的规范
    4.4 我国的大学法令体系与特征
        4.4.1 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与大学法令的演进
        4.4.2 薄弱的大学法令与政府的超级博弈者地位
第五章 政府与大学治理
    5.1 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依据:大学的公共性
        5.1.1 大学中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公共属性
        5.1.2 大学中的科学研究具有公共属性
    5.2 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方式:大学治理的参与者
        5.2.1 大学活动要求的治理特征
        5.2.2 治理要求下的政府角色转换
    5.3 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领域:财政资助与权利保护
        5.3.1 承担大学多样化资金来源中的基本责任
        5.3.2 保障大学的公益性和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5.3.3 维持大学中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
        5.3.4 约束大学作为一般组织的社会义务
    5.4 政府介入大学事务的限度:公共性与自治性的权衡
        5.4.1 政府干预限于公共领域
        5.4.2 政府干预止于教育自由
        5.4.3 政府干预止于大学自治
        5.4.4 政府干预止于学术自由
第六章 高等教育市场与大学治理
    6.1 高等教育市场的含义与逻辑
        6.1.1 高等教育市场是多元复合的准市场
        6.1.2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三要件
    6.2 高等教育市场发育的动因
        6.2.1 内部动因:知识生产模式
        6.2.2 外部动因:环境与理念的变迁
    6.3 高等教育市场的结构与功能
        6.3.1 高等教育市场的多元结构与形态
        6.3.2 高等教育市场的功能
        6.3.3 高等教育市场对大学内部治理的影响
    6.4 高等教育市场的治理陷阱
        6.4.1 准市场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治理陷阱
        6.4.2 市场逻辑与知识组织的矛盾引起的治理陷阱
        6.4.3 我国的缺少学术权力制衡的高等教育市场化
第七章 中介组织与大学治理
    7.1 外部治理的失灵与中介组织的出现
        7.1.1 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矛盾性
        7.1.2 信息不对称影响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交换
    7.2 大学中介组织的主要类型
    7.3 中介组织在大学治理中的功能
    7.4 中介组织扩大“交易”的模型分析
第八章 大学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8.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8.2 利益相关者模式是大学治理的现代要求
        8.2.1 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是共同治理的内在要求
        8.2.2 大学社会责任的凸显是共同治理的外在要求
    8.3 大学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治理地位
    8.4 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九章 学术权力与大学治理
    9.1 学术权力的含义
    9.2 学术权力的特征
    9.3 学术权力的前提和界限
    9.4 学术权力的实现
    9.5 学术权力的地位模型
        9.5.1 学者与行政人员团队生产知识模型
        9.5.2 模型的技术性假设参数化
        9.5.3 模型结论的引出与证明
第十章 行政权力与大学治理
    10.1 大学行政权力的含义
    10.2 大学行政权力存在的合理性
        10.2.1 大学规模的扩大导致行政权力的产生
        10.2.2 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密切导致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
    10.3 行政权力的性质
    10.4 大学行政权力的异化
    10.5 行政权力的实现方式
    10.6 大学校长的角色
第十一章 董事会与大学治理
    11.1 大学董事会的治理功能与协调
        11.1.1 作为社会代理人监督大学的运行
        11.1.2 作为资源提供者提供大学所需资源
        11.1.3 作为战略决策者规划大学的发展
        11.1.4 多功能的大学董事会的冲突协调
    11.2 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发展与特点
    11.3 我国大学董事会比较借鉴
        11.3.1 我国大学董事会的现状与特征
        11.3.2 国外大学董事会的启示
第十二章 资本结构与大学治理
    12.1 资本结构与治理关系的理论框架
    12.2 大学资本结构的特征
        12.2.1 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与非人力资本的合约
        12.2.2 非人力资本的产权模糊性
        12.2.3 筹资结构与决策权力的非对应性
    12.3 大学筹资(资金)结构与治权结构
        12.3.1 大学筹资结构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12.3.2 大学筹资结构多元化的分析
        12.3.3 大学筹资结构、理念与治权分配
        12.3.4 大学资金分配的专门模式
    12.4 我国大学筹资结构与教育体制改革
        12.4.1 我国大学的经费来源状况与变迁
        12.4.2 经费结构变革背景下的教育体制改革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导言 城市经济聚集动因研究概论
    第一节 城市经济聚集的概念与类型
        一. 城市经济聚集的含义和性质
        二. 城市经济聚集的基本类型:产业聚集与企业聚集
        三. 城市经济聚集与国民经济增长
    第二节 城市经济聚集动因的研究意义
        一. 实践意义
        二. 理论意义
    第三节 论文研究安排
        一. 研究假定
        二. 基本思路
        三. 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城市经济聚集动因文献述评
    第一节 城市经济聚集动因研究综述
        一. 成本因素决定论
        二. 外部性原因说
        三. 交易成本论
        四. 城市分散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文献评论
        一. 主要贡献
        二. 主要不足
第二章 分工.合作成本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一节 分工.合作与合作成本
        一. 分工.合作与不确定性
        二. 分工.合作与制度
    第二节 分工条件下合作的基本制度形式
        一. 社会分工与企业分工: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 市场与企业:分工条件下合作的两种基本制度形式
    第三节 合作的制度形式与空间形式
        一. 空间聚集:理论经济学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 斯科特模型的启示
        三. 合作的制度形式与空间形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场交易合作.企业协作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一节 市场交易合作与城市经济聚集
        一. 城市经济聚集是合作制度的一种空间形式
        二. 城市经济聚集是降低市场交易合作成本的重要形式
    第二节 企业协作与城市经济聚集
        一. 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城市经济聚集关系的现象描述
        二. 企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经济聚集演变趋势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合作成本对城市经济聚集作用的条件
        一. 垂直分工
        二. 人格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工.外部经济性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一节 外部性与城市经济聚集“悖论'
        一. 外部性与城市经济聚集“悖论'
        二. 不同理论框架下外部性的差异
        三. 对外部性理论的简要评论
    第二节 市场分工制度演进中的外部经济:城市经济聚集的重要动因
        一. 市场分工制度的动态演进:外部经济性的重要源泉
        二. 市场分工-外部经济:城市经济聚集的重要动因
        三. 两种分工.外部经济与城市经济聚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动分工.外部经济性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一节 劳动分工是“外部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
        一. 劳动分工与公共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 劳动分工与差异性产品产业的发展
        三. 劳动分工与关联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技术外部经济引起的城市经济聚集
        一. 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引起的城市经济聚集
        二. 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引起城市经济聚集的条件
    第三节 由空间聚集产生的产业外部经济
        一. 差异性产品聚集的传统解释
        二. 空间聚集是实现产品差异性的重要手段
        三. 差异性产品市场聚集.金融外部性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四节 关联产业.金融外部性与城市经济聚集
        一. 聚集是关联产业存在的重要形式
        二. 聚集是关联链条延长的重要因素
        三. 聚集有利于关联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四. 不同的关联产业与空间分布的不同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分工.外部经济性与城市经济聚集
    第一节 知识分工与劳动分工的异同
        一. 知识的特点与分类
        二. 知识分工.劳动分工与外部性
    第二节 知识分工.外部经济性与产业聚集
        一. 知识发现与产业聚集
        二. 知识获取与产业聚集
    第三节 知识分工.外部经济内化与企业空间分布
        一. 知识的生产与企业组织
        二. 知识的传递与企业空间运动的变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世界流行七种市场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覃晟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成都市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D]. 向睿.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 [3]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D]. 杨瑞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4]世博会与非对称信息市场博弈[J]. 徐海宁. 国际商务研究, 2003(06)
  • [5]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 张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 [6]柜台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J]. 林煊. 证券市场导报, 1997(08)
  • [7]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 马奎. 武汉大学, 2002(01)
  • [8]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 杨亮. 山东大学, 2012(12)
  • [9]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 赵成. 天津大学, 2006(05)
  • [10]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 李健英. 华南师范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全球流行的七种市场形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