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导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

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导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

一、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程丽萍[1](2020)在《柑橘药用资源枳雀功能成分及药用价值挖掘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果实功能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过去对果实功能品质的研究仅限于园艺学范畴,较为局限。枳雀(Citrus wilsonii Tanaka)是枳和柚的杂交品种,产于我国柑橘产地的最北缘(陕西汉中),其果实味苦,可入药,但目前其功能成分药用价值尚未被开发应用。有关枳雀功能成分药用价值研究报道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功能成分的分离和含量测定。基于此,本文将园艺学和医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枳雀果实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其主要成分分析测定、利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和原生骨髓树突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模型,探讨枳雀功能成分药用开发价值、评价枳雀抗炎活性并筛选其主效成分及其心肌保护作用,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柑橘及枳雀代谢物分析对枳雀代谢物进行广泛靶向测定,其中类黄酮种类最多。进一步对类黄酮进行广泛靶向分析,对枳雀中的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野漆树苷和枸橘苷定量分析,发现柚皮苷含量最高。不同种类柑橘中,发现枳雀、酸橙和柚类含有较多柚皮苷,宽皮柑橘几乎不含有柚皮苷,且枳雀柚皮苷含量与药用柑橘化州橘红及酸橙的相当。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枳雀,结果表明随着枳雀果实发育,柚皮苷含量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此外,还发现环境因素(光照和土壤条件)也会影响枳雀柚皮苷的积累。(2)枳雀粗提物及其抗炎和心肌保护作用研究利用体外炎症模型评价枳雀粗提物的抗炎活性。用枳雀粗提物处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和骨髓来源树突细胞,发现枳雀粗提物可显着抑制LPS诱导细胞中促炎因子前列腺素E2、环氧合酶-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发生,说明枳雀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建立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评价枳雀在体内的抗炎活性及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枳雀粗提物,发现枳雀粗提物可明显降低大鼠因心肌I/R引起的心肌损伤程度,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上升幅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心肌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和TNF-α,并降低促炎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3)枳雀粗提物的抗炎主效成分筛选和纯化制备试验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以柚皮苷出峰时间为界限将枳雀粗提取物分成三个片段。用三个片段和(或)LPS分别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分析三个片段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柚皮苷的抗炎活性最强,说明柚皮苷是枳雀发挥抗炎活性的主效成分。随后,利用重结晶方法从枳雀中纯化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8%柚皮苷单体。(4)枳雀柚皮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给SD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枳雀柚皮苷,发现柚皮苷可显着抑制大鼠因心肌I/R引起心肌损伤及其标志物水平上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增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分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柚皮苷可使心肌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升,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降,相应的Bcl-2/Bax比值上升,并显着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另外,柚皮苷可抑制大鼠心肌因I/R引起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uin-1,SIRT1)和SIRT3表达下降和HMGB1表达上升。

潘效红[2](2019)在《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亚洲乃至全球之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肝癌属于实体恶性肿瘤,低/缺氧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后肝癌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消融、肝移植、动脉介入治疗、化疗及联合治疗。由于肝癌前期症状较隐蔽,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的低/缺氧微环境会使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还原性抗肿瘤药物在低/缺氧条件下的抗肿瘤机制,可为探索能够提高低/缺氧性肿瘤化疗效果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肿瘤低氧微环境的药物提供借鉴,这是目前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硒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抗癌作用,但硒的抗癌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尚无研究报道。硒化氢(H2Se)是膳食硒类化合物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高还原性硒化物,具有很高的挥发性和反应性,很难直接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以往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其作用尚未被阐明。本研究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H2Se的荧光探针揭示硒的一种新的抗肝癌机制。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明显升高,而且H2Se水平的升高发生在细胞死亡之前。H2Se水平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和GSH的升高。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H2O2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低氧条件下,H2Se在细胞内的积累引起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并没有升高,而是出现了H2O2含量升高的现象,产生了氧化胁迫。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代谢产生的H2Se能够打断HMGB1蛋白内的二硫键使HMGB1蛋白处于还原状态,还原型的HMGB1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信号分子作用,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清除H2Se后自噬明显减弱。在此,自噬发挥了双重作用:轻度的自噬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的自噬最终导致细胞发生自噬相关性死亡。不同的是,常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代谢产生的H2Se迅速被氧化生成活性氧,进而引起氧化胁迫;氧化型HMGB1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结果表明,H2Se在亚硒酸钠诱导的肝癌细胞死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H2Se发挥不同的作用,可将H2Se作为硒治疗癌症的研究靶点,探索提高硒治疗低/缺氧性肿瘤效果的新方法。天然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等)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抵抗环境理、化因子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而生成的自我保护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抗肿瘤机制并不明确,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发现,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剂量的白藜芦醇、姜黄素或雷公藤红素诱导肝癌细胞死亡之前均出现了NAD(P)H升高的现象,而活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NAD(P)H的增多导致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推测,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通过还原性胁迫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还原胁迫的作用,我们选取白藜芦醇为例借助转录组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低氧条件下天然抗氧化剂的抗肝癌机制。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显示,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氧化还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比例占94.2%。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调控和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功能。对氧化还原酶活性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氧化还原酶可催化NAD(P)+生成NAD(P)H,而常氧条件下氧化还原酶则催化NAD(P)H生成NAD(P)+。这与用NAD(P)H荧光探针检测的结果(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NAD(P)H水平升高,而常氧下无明显变化)是一致的。抗氧化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具有显着差异的抗氧化基因表达全部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没有引起氧化胁迫而是产生了还原性胁迫。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主要激活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还发现,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出现了一些低氧条件下表达上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下调的基因或低氧条件下表达下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上调的基因。这些在不同氧气条件下表达相反的基因可作为还原胁迫研究的靶点。总之,本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硒和天然抗氧化剂治疗低/缺氧性肿瘤的新机制,明确了还原胁迫在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硒和天然抗氧化剂类药物治疗低/缺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还原剂类/抗氧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应该在相应的肿瘤低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的氧气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也是导致许多理论研究结果与临床测试不符的原因之一。

林钦,黄红霞,张莉,严恒,李道霞,刘美,李晓瑜,黄瑛[3](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方法。对提取溶剂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粉碎后的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以H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二甲基黄、二乙基黄在3 min内流出并完全分离,两者在0.051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二甲基黄在0.550μg/kg的加标回收率为90.0%93.4%,RSD为0.5%5.1%,二乙基黄在0.550μ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4.6%93.8%,RSD为1.1%4.6%,检出限两者均为0.2μg/kg。该方法操作简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检测。

熊杰[4](2016)在《TFE3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手段。NAFLD的疾病特点是早期大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在肝细胞内沉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疾病早期加强肝脏对TG的降解能力对治疗NAFLD具有指导意义。最新研究表明自噬可参与TG的降解,TG经自噬体包裹,输送至溶酶体,被降解成脂肪酸。自噬的增加能同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进而减少肝脏脂质的积累。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被报道作为调控溶酶体生成与自噬发生的重要基因,然而TFE3能否通过调控自噬的发生影响NAFLD目前尚无报道。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TFE3对肝细胞脂肪变性时溶酶体生成、自噬发生以及β-氧化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TFE3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为NAFL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高脂饮食喂养16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1 mM FFA(油酸:棕榈酸=2:1)刺激肝L02细胞24 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种模型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2.运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调控技术,分别构建TFE3过表达与沉默的稳转细胞系;在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运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两种稳转细胞系中溶酶体生成与自噬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转染pEGFP-LC3质粒及溶酶体Lyso-Tracker Red染色,观察溶酶体生成与自噬发生。3.油红O染色观察TFE3对细胞脂质沉积影响,并测量细胞内TG含量差异。运用Atg5 siRNA干扰自噬的发生,研究自噬作用在TFE3调节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4.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用PGC1αsiRNA沉默PGC1α表达,研究PGC1α在TFE3对脂肪酸β-氧化功能调节过程中的作用。5.运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TFE3对PGC1α的转录调控作用。研究结果1.小鼠NAFLD模型与肝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自噬标志物LC3-II与Atg5表达降低,同时代表溶酶体功能的CTSL与VPS11表达也降低;2.过表达TFE3(LV-TFE3)可明显增加溶酶体生成与自噬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反,沉默TFE3(LV-shTFE3)溶酶体生成与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下降。3.LV-TFE3明显缓解肝细胞脂肪变性,而LV-shTFE3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在自噬作用阻断后,LV-TFE3缓解肝细胞脂肪变性效果几乎消失。4.LV-TFE3明显促进脂肪酸β-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而干扰PGC1α表达后,LV-TFE3促进脂肪酸β-氧化的作用明显下降,肝细胞脂肪变性也加重。5.TFE3可与PGC1α启动子区域2个E-box序列结合,直接转录调控PGC1α的表达。研究结论1.肝细胞脂肪变性时,细胞溶酶体功能下降,同时自噬水平明显不足;2.肝细胞脂肪变性时,TFE3表达下降,过表达TFE3可增加溶酶体的生成及自噬的发生;3.过表达TFE3时,增加的自噬作用促进TG的分解,同时经PGC1α调控的脂肪酸β-氧化作用增强,以降解TG分解产生的脂肪酸,明显缓解肝细胞脂肪变性;4.TFE3转录水平直接调控PGC1α的表达,进而参与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调节。

张颖杰[5](2012)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论文是以在生物表观遗传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以及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生物靶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为作用靶点,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共计109个具有全新骨架结构的HDACs抑制剂,并对其进行了体内外生物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讨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章论述。一.研究背景肿瘤(tumor)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死亡率每年递增约1.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一类催化各种底物(如核小体组蛋白)赖氨酸残基末端的乙酰基水解的蛋白酶家族。目前发现的人源HDACs包括4个亚族共18个亚型。研究发现,许多HDACs家族成员的表达和活性在多种肿瘤病例中都有上调的表现,这表明HDAC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DACs通过使组蛋白末端的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来抑制基因转录,并通过去乙酰化多种非组蛋白而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定位、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这其中很多效应都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HDA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2.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3.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化疗药物的耐药性;4.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等。随着HDACs与肿瘤密切关系的逐步阐明,越来越多的HDACs抑制剂显示出了高效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和多重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迁移能力、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降低肿瘤细胞DNA的自我修复能力等。迄今为止,已有两个HDACs抑制剂(SAHA和FK228)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此外,目前还有十余种HDACs抑制剂进入了临床研究,用于淋巴瘤,实体瘤和其它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小分子HDACs抑制剂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抗癌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已知的HDACs抑制剂的结构类型丰富多样,但绝大部分抑制剂都符合一个通用的药效团模型,该药效团模型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位于两端的锌离子螯合基团(ZBG)和酶表面识别区域(Surface Recognition Domain),以及将以上两部分连接起来的适当长度的疏水性长链(Linker)。本论文根据已知的HDACs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和酶活性位点结构信息,合理设计、定向合成具有全新结构的HDACs抑制剂,从中筛选、优化得到具有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二.以四氢异喹啉-3-羧酸为骨架结构的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针对HDACs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三个部分进行结构改造是获得HDACs抑制剂的有效策略之一。本部分将构象限定这一经典策略用于HDACs抑制剂疏水性长链(Linker)的结构改造当中。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构象限定,一方面可以获得化合物的药效构象,提高化合物对其作用靶点的分子识别作用,降低由于化合物脱靶而引起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这都有利于获得高效、低毒、代谢稳定的HDACs抑制剂。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简称Tic)是一种具有独特几何构象和生物活性的非天然α-氨基酸。Tic的结构片段被用于许多活性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本部分创新性地将Tic片段引入HDACs抑制剂药效团结构中的Linker部分,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经过几轮的活性评价筛选(体外抑酶活性筛选、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和动物体内抑瘤活性筛选)和结构优化改造,共设计合成66个四氢异喹啉-3-羧酸系列的HDACs抑制剂,化学结构经过1HNMR、HRMS和IR确证,活性优秀的化合物的纯度经HPLC测试大于等于95%。经查阅文献证实,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型化合物,未见文献或专利报道。考虑到各种Zn2+依赖性HDACs亚型的活性位点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HDAC8的活性位点晶体结构已知,我们首先采用HDAC8作为酶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筛选,对抑酶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和动物体内抑瘤活性筛选。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酶活性优于已上市的阳性对照药SAHA,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多株肿瘤细胞具有显着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13e,22a和22c显示出与阳性对照药SAHA相当甚至更强的裸鼠体内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抗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活性和杂种鼠体内抗肝癌细胞(H22)肺转移活性。本系列活性最强的化合物22c,由于其明显优于SAHA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已被作为抗癌候选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与开发。三.以酪氨酸为骨架结构的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上述系列中设计得到的四氢异喹啉-3-羧酸系列HDACs抑制剂有效的HDACs抑酶活性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激发了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结构改造和优化的热情。为了考察分子柔性对活性的影响,本章采用相对柔性的酪氨酸结构片段代替四氢异喹啉-3-羧酸系列HDACs抑制剂骨架结构中的刚性四氢异喹啉-3-羧酸结构片段。设计合成的13个酪氨酸系列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HRMS确证。经查阅文献证实,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型化合物,未见文献或专利报道。我们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DAC8的抑酶活性筛选和体外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癌细胞(A549)和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抗增直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酪氨酸系列化合物与四氢异喹啉-3-羧酸系列化合物相比,有较强的HDAC8抑酶活性和较弱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Q1、Q2、Q3和Q4的HDAC8抑酶活性比SAHA强10倍以上。进一步的以HeLa细胞核提取物为酶源(主要含HDAC1和HDAC2)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Q1-Q4的活性明显差于SAHA,这可能是该系列化合物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较差的原因,因为研究表明HDAC1和HDAC2的活性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酪氨酸衍生物类HDACs抑制剂具有一定的HDAC8亚型选择性,有希望进一步设计改造成为高选择性的HDAC8选择性抑制剂。四.以1,4-二硫-7-氮杂螺[4,4]壬烷-8-羧酸为骨架结构的直链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根据已知的HDACs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结合经典的类肽化合物作为酶抑制剂的设计策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直链类异羟肟酸化合物。我们将1,4-二硫-7-氮杂螺[4,4]壬烷-8-羧酸活性片段引入HDACs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酶表面识别区域(Surface Recognition Domain),以考察该部分对化合物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合成得到的30个1,4-二硫-7-氮杂螺[4,4]壬烷-8-羧酸系列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NMR和HRMS确证,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结构经过13CNMR确证。经查阅文献证实,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型化合物,未见文献或专利报道。我们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DAC8的抑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普遍具有较强的HDAC8抑制活性。值得指出的是,目标化合物33f、331、341、33k、33m和33n的HDAC8抑酶活性明显优于上市药物SAHA,其中化合物331和33k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达到0.021±0.004mmol和0.035±0.007mmol,然而该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却远不及SAHA。后续的HDAC1抑酶活性测试结果提示我们,化合物331和33k具有一定的HDAC8亚型选择性,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用来设计得到全新的具有亚型选择性的HDACs抑制剂。五.全文总结与展望本课题综合运用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化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以当前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为靶标,合理设计、定向合成了三个系列共109个具有全新骨架结构的HDACs抑制剂。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抑酶活性筛选,从中选取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逐层进行细胞水平、动物水平的抗肿瘤活性测试,利用得到的构效关系信息对表现优异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改造、修饰和优化。结果表明:四氢异喹啉-3-羧酸衍生物骨架结构可以用来设计、合成具有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广谱HDACs抑制剂,目前得到的化合物22c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上市药物SAHA,对22c的进一步临床前评价和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当中;而酪氨酸衍生物和1,4-二硫-7-氮杂螺[4,4]壬烷-8-羧酸衍生物骨架结构有望进一步开发得到具有亚型选择性的HDACs抑制剂,用于治疗与某些或某个HDACs亚型相关的疾病,如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尹美珍[6](2006)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纳米生物学效应,已成为目前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热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具有抗癌活性,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抗肝癌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用均匀沉淀法成功制备出粒径范围主要为44.6nm~86.8nm(HAP1)、301.6nm~1339.3nm(HAP2)、843.2nm~2443.0nm(HAP3)三种羟基磷灰石粒子。用0.14mmol/L、0.28mmol/L、0.56mmol/L的HAP1纳米粒子以及0.56mmol/L浓度的HAP2和HAP3粒子与肝癌细胞作用,通过光镜观察和MTT法、生长曲线及集落形成率定量测定,结果显示HAP1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以0.56 mmol/L浓度处理肝癌细胞4d可达到显着的抑制作用;而0.56 mmol/L浓度的HAP2和HAP3粒子对肝癌细胞的作用都很弱。由此推断HAP1纳米粒子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与粒径、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这为其体内外抗癌研究提供了依据。通过三种不同粒径的HAP粒子与肝癌细胞相互作用,经形态学观察与分析可知HAP1纳米粒子很容易与肝癌细胞膜结合,肝癌细胞以非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膜穴样内陷途径胞吞HAP1纳米粒子进入肝癌细胞,而HAP2和HAP3粒子不易与肝癌细胞膜结合,因而很少进入肝癌细胞。通过Fluo-3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游离Ca2+,经荧光显微镜观察,HAP1纳米粒子使肝癌细胞的荧光增强,这说明HAP1纳米粒子进入肝癌细胞后,胞浆成份促进其降解。通过Feulgen染色、AgNOR染色以及免疫细胞化学PCNA染色,光镜观察以及图像分析软件的定量测定,HAP1纳米粒子使肝癌细胞的平均细胞核DNA含量下降、核仁内AgNOR数量减少以及PCNA表达减弱,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了HAP1纳米粒子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HAP1纳米粒子的抑癌机理①通过抑制DNA合成,主要是通过抑制DNA合成过程中所需的DNA聚合酶PCNA的活性,干扰DNA的合成;②通过抑制rDNA的转录活性,抑制rRNA的合成,进一步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③通过抑制PCNA的活性,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顺利进行,延长细胞增殖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证实肝癌细胞被阻滞于增殖周期的G1期。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定量测试方法,可知HAP1纳米粒子体外抗肝癌作用缓慢,并不能快速杀死肝癌细胞,而首先是作为一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药物,通过逐渐影响其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推测HAP1纳米粒子是通过其降解产物以及粒子本身共同影响细胞的功能,表现出肝癌细胞由局部到整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最终诱导肝癌细胞以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死亡—胀亡。成功建立了符合肝癌形态学特征的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内局部注射途径,HAP1纳米粒子能明显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治疗1周和2周的抑瘤率分别为77.21%和51.32%。能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对肝癌移植瘤组织做石蜡切片,Feulgen染色、AgNOR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PCNA染色,通过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定,HAP1纳米粒子使移植瘤组织肝癌细胞的平均核DNA含量下降、核仁内AgNOR数量减少以及PCNA表达减弱,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HAP1纳米粒子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的肝癌细胞增殖,同时也揭示了抑制机理。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移植瘤组织的肝癌细胞内有HAP1纳米粒子,推测其与进入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方式相同,并在胞质内降解,可能同样是以降解产物及粒子本身影响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移植瘤组织的肝癌细胞死亡。由于体内是实体瘤组织,HAP1纳米粒子在肝癌组织的浓度高低分布不同,诱导肝癌细胞以程序性以及非程序性两种方式死亡—凋亡及胞体割裂。总之,HAP1纳米粒子体内抗肝癌的机理是:首先,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通过抑制DNA合成,主要是抑制DNA合成过程中所需的DNA聚合酶PCNA的活性,干扰DNA的合成。通过抑制rDNA的转录活性,抑制rRNA的合成,进一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抑制PCNA的活性,阻滞细胞增殖周期。最终起到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②可能也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③肝癌细胞被诱导以凋亡和胞体割裂两种方式死亡。

王志洁,徐晓利[7](1990)在《二甲氨基偶氮苯(DAB)诱发大白鼠肝癌过程中肝细胞染色质非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作用变化的观察》文中认为对DAB诱癌早期(1~5个月)大白鼠肝细胞核染色质非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作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①诱癌1个月的鼠肝细胞核各部分蛋白质含量和非组蛋白总磷含量没有有意义的变化;②诱癌3个月的鼠肝细胞核各部分蛋白质含量和非组蛋白总磷含量显着增加,鼠肝出现肝硬变的趋势;③诱癌5个月Ⅰ组的鼠肝已形成癌块,非组蛋白含量增加,总磷含量增加,有显着意义。Ⅱ重组鼠出现肝硬化,非组蛋白含量降低,总磷含量比Ⅰ组低。这些结果提示:非组蛋白磷酸化作用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癌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王志洁,徐晓利[8](1988)在《DAB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细胞核非蛋白总磷含量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对二甲基氮基偶氮苯(DAB)诱发肝癌1、3和5个月大鼠肝细胞各部分蛋白质与DNA的比值及非组蛋白总磷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诱癌3个月大鼠肝的变化最明显。非组蛋白总磷含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非组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大鼠在第5个月出现了肝癌可能就是通过此种变化使基因表达的调节失控所致。

蔡晓丹,王理开,徐晓利[9](1987)在《DAB诱发大白鼠肝癌的研究——利用双向电泳检测癌变后蛋白质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 研究癌变过程基因调控的改变,对癌症发生机制的阐明将起重要作用。我们用二甲氨基偶氮苯(DAB)诱发大鼠肝癌变,利用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及高灵敏度的银染色法,对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包括胞浆蛋白、核质蛋白及染色质非组蛋白)作了研究,初步观察化学致癌物DAB诱发肝癌中基因表达的改变。

李北泉,徐晓利[10](1983)在《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前 言 真核细胞的染色质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DNA,蛋白质和少量RNA。DNA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DNA的一个节段。高等动物体内各种细胞的功能各异,即使是同一类细胞,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亦可有不同的功能表现,基本问题是在于染色质中基因的表达不同。染色质的蛋白质分为两类,即组蛋白与非组蛋白(NHCP)。近十余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表明,非组蛋白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起重要的作用。非组蛋白是一类非均一性蛋白质,包含有各种复杂的酶系统,有些非组蛋白具有结构和调节作用。WangTung-Yue曾指出,非组蛋白能够影响基因的转录。他向含有纯化的DNA和RNA聚

二、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药用资源枳雀功能成分及药用价值挖掘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前言
    1 课题的提出
    2 研究进展
        2.1 药用柑橘的功能成分及种类功效
        2.1.1 药用柑橘的功能成分
        2.1.2 不同种类药用柑橘的功效
        2.1.3 柚皮苷药理作用
        2.1.3.1 抗炎作用
        2.1.3.2 止咳化痰作用
        2.1.3.3 预防糖尿病作用
        2.1.3.4 神经保护作用
        2.1.3.5 其他作用
        2.2 炎症
        2.2.1 炎症的概念
        2.2.2 炎症因子
        2.2.3 炎症的治疗或预防
        2.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3.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3.2 炎症与心肌I/R损伤
        2.3.3 植物功能成分抗心肌I/R损伤的研究
    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柑橘功能成分含量及差异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2 LC-ESI-MS/MS分析枳雀代谢物和类黄酮
        2.2.1 样品提取
        2.2.2 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2.2.3 代谢物定性
        2.3 类黄酮定量分析
        2.3.1 类黄酮提取
        2.3.2 类黄酮总含量的测定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类黄酮
        2.3.4 柚皮苷标准曲线的制定
        2.3.5 精密度、稳定性、加标回收率检测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枳雀代谢物分析
        3.2 不同柑橘种类柚皮苷含量比较
        3.3 陕西汉中产的不同柑橘柚皮苷含量比较
        3.4 枳雀与化州橘红和酸橙中的柚皮苷含量比较
        3.5 光照时长和土壤条件影响枳雀柚皮苷和类黄酮的积累
        3.6 不同发育时期枳雀柚皮苷含量的变化
    4 讨论
        4.1 枳雀的功能成分开发价值探讨
        4.2 环境对功能成分积累的影响和功能成分最佳采收期探讨
第三章 枳雀抗炎效果评价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枳雀提取物制备与类黄酮测定
        2.2.1 枳雀提取物制备
        2.2.2 枳雀提取物类黄酮测定
        2.3 细胞培养试验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活力测定
        2.3.3 PGE2的测定
        2.3.4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6 免疫印迹分析
        2.4 大鼠心肌I/R损伤试验
        2.4.1 动物准备、造模与分组
        2.4.2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
        2.4.3 心肌损伤评分
        2.4.4 心肌酶测定
        2.4.5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2.4.6 心肌细胞凋亡检测
        2.4.7 心肌组织SOD和 MDA的测定
        2.4.8 心肌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 IL-6 的测定
        2.4.9 免疫印迹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ZQME对LPS诱导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的影响
        3.1.1 ZQME中类黄酮测定
        3.1.2 ZQME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3.1.3 ZQME对 RAW264.7 细胞分泌PGE2 的影响
        3.1.4 ZQME对 LPS诱导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3.2 枳雀提取物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3.2.1 ZQAE类黄酮测定结果
        3.2.2 ZQAE改善大鼠的心肌组织损伤
        3.2.3 ZQAE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
        3.2.4 ZQAE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3.2.5 ZQAE减轻心肌的氧化应激
        3.2.6 ZQAE抑制心肌的炎症反应
        3.2.7 ZQAE抑制HMGB1 的表达和p38 MAPK磷酸化
    4 讨论
        4.1 枳雀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探讨
        4.2 枳雀提取物抗炎主要功效成分分析
        4.3 枳雀提取物的心肌保护作用探讨
第四章 枳雀抗炎功能成分筛选及纯化制备
    1 引言
    2 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2 枳雀关键抗炎物质收集与制备
        2.2.1 枳雀粗提物提取
        2.2.2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段收集枳雀粗提物
        2.2.3 UPLC-QTOF-MS/MS分析主效抗炎功能成分
        2.2.4 柚皮苷含量测定
        2.2.5 利用重结晶法纯化制备柚皮苷单体
        2.3 细胞试验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活力测定
        2.3.3 细胞处理
        2.3.4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枳雀关键抗炎功能物质筛选
        3.1.1 ZQCE对炎症因子COX-2表达的影响
        3.1.2 片段收集结果
        3.1.3 片段2的UPLC-QTOF-MS/MS分析
        3.1.4 枳雀粗提物和各片段柚皮苷含量
        3.1.5 ZQCE及三个片段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
        3.1.6 三个片段对促炎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3.1.7 不同ZQCE的抗炎活性比较
        3.2 枳雀抗炎功能主效物质的纯化制备
        3.2.1 利用重结晶方法纯化制备得到柚皮苷
        3.2.2 重结晶方法纯化制备得到的柚皮苷抗炎活性测定
    4 讨论
第五章 枳雀柚皮苷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动物准备、分组与造模
        2.2.2 心肌酶测定
        2.2.3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
        2.2.4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2.2.5 心肌细胞凋亡检测
        2.2.6 心肌组织SOD和 MDA的测定
        2.2.7 心肌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测定
        2.2.8 免疫印迹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柚皮苷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3.2 柚皮苷改善大鼠的心肌组织损伤
        3.3 柚皮苷可减少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
        3.4 柚皮苷抑制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
        3.5 柚皮苷抑制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3.6 柚皮苷抑制大鼠心肌I/R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
        3.7 柚皮苷抑制大鼠心肌I/R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3.8 柚皮苷对大鼠心肌HMGB1、SIRT1和SIRT3 的影响
    4 讨论
        4.1 枳雀柚皮苷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
        4.2 柚皮苷可通过调控SIRT1-HMGB1 减轻心肌I/R损伤
参考文献
附录I 试验相关图表
附录Ⅱ 课题资助项目
附录Ⅲ 作者简介
附录Ⅳ 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肝癌及其缺氧微环境
        1.1.1 肝癌现状
        1.1.2 肝癌的治疗方法
        1.1.2.1 手术切除
        1.1.2.2 肿瘤消融
        1.1.2.3 经动脉治疗
        1.1.2.4 化疗
        1.1.3 肿瘤缺氧微环境
        1.1.3.1 实体恶性肿瘤缺氧的病理生理学
        1.1.3.2 HCC缺氧相关机制
        1.1.3.2.1 HIF-1α在 HCC中的作用
        1.1.3.2.2 HIF-2α在 HCC中的作用
        1.1.3.2.3 HMGB1在HCC中的作用
        1.1.3.2.4 Beclin1在HCC中的作用
        1.1.3.3 缺氧对抗肿瘤药物的影响
        1.1.3.4 靶向低氧治疗肿瘤
    1.2 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1.2.1 氧化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2.1.1 氧化胁迫
        1.2.1.2 RO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2.1.3 清除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1.2.1.4 增加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1.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2.2.1 还原胁迫
        1.2.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 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
        1.3.1 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1.3.2 肿瘤细胞自噬及其机制
        1.3.3 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关系
        1.3.3.1 自噬抑制凋亡
        1.3.3.2 自噬激活凋亡
        1.3.3.3 自噬与凋亡一样促进细胞死亡
    1.4 分子荧光探针在肿瘤氧化还原研究中的应用
        1.4.1 用于活性氧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1.4.1.1 检测O_2~(·-)的探针
        1.4.1.2 检测H_2O_2 的探针
        1.4.2 用于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1.4.2.1 检测NAD(P)H的探针
        1.4.2.2 检测GSH的探针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借助硒化氢荧光探针研究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胞培养
        2.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2.4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
        2.2.5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2.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H2O2或H2Se的含量
        2.2.8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2.2.9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H2O2或H2Se的含量
        2.2.10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抗氧化酶的表达
        2.2.11 小鼠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2.2.12 小鼠肿瘤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2.2.13 小鼠肿瘤组织内NADPH/NADPt的测定
        2.2.14 小鼠肿瘤组织内GSH/GSHt的测定
        2.2.15 小鼠实体肿瘤大小的测定
        2.2.16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亚硒酸钠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2.3.1.1 MTT法检测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3.1.2 LDH释放法检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的毒性
        2.3.1.3 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2.3.2 亚硒酸钠在治疗肝癌过程中氧化胁迫的检测
        2.3.2.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3.2.2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肿瘤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3.2.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影响
        2.3.3 亚硒酸钠治疗肝癌过程中还原胁迫的检测
        2.3.3.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 诱导HepG2 细胞死亡过程中H2Se含量变化检测.
        2.3.3.2 Na_2SeO_3 治疗小鼠实体肿瘤过程中肿瘤内H2Se含量变化检测
        2.3.3.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NAD(P)H和 GSH表达量的影响
        2.3.3.4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大小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硒化氢靶向HMGB1 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细胞培养
        3.2.3 ELISA检测分泌到细胞外的HMGB1
        3.2.4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3.2.5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
        3.2.6 H2Se的制备
        3.2.7 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HMGB1 氧化还原性
        3.2.8 质谱法检测溶菌酶的氧化还原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2Se作用靶点探寻
        3.3.2 HMGB1 蛋白氧化还原型分析
        3.3.3 H2Se还原HMGB1 蛋白检测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硒化氢引起的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细胞培养
        4.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4.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的H2Se含量
        4.2.5 Caspase3和Caspase9 活性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2Se与细胞自噬关系研究
        4.3.2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与凋亡关系研究
        4.3.3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借助NAD(P)H荧光探针探究天然抗氧化剂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细胞培养
        5.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5.2.4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5.2.5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5.2.6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5.2.7 小鼠肿瘤大小的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诱导Hep G2 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变化检测
        5.3.2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5.3.3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治疗肝癌小鼠后,小鼠肿瘤内NAD(P)H含量变化检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借助转录组学研究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抗肝癌作用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仪器
        6.2.2 细胞培养
        6.2.3 实验分组
        6.2.4 总RNA提取
        6.2.5 测序实验流程
        6.2.6 信息分析流程
        6.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本表达量分析
        6.3.2 白藜芦醇处理组和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基因分析
        6.3.3 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
        6.3.4 低氧和常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表达上调和下调相反的基因分析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3)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1.2 材料与试剂
    1.3 对照溶液配制
        1.3.1 对照储备液
        1.3.2 基质对照工作液
    1.4 样品前处理
    1.5 液相色谱与质谱条件
        1.5.1 色谱条件
        1.5.2 质谱条件
2 结果与验证
    2.1 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2.3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2.5 方法验证
3 结束语

(4)TFE3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绪论
第一部分 肝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及自噬水平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TFE3 对肝细胞脂肪变性时自噬作用的影响观察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TFE3 调节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
    第二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2.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
        2.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晶体结构
        2.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主要生物学功能
        2.3.1 组蛋白的去乙酰化
        2.3.2 各种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
        2.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肿瘤的关系
    第三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3.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研究概况
        3.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3.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分类
        3.3.1 异羟肟酸类
        3.3.2 邻苯二胺类
        3.3.3 羧酸类
        3.3.4 酮类
        3.3.5 硫醇和硫醇衍生物类
        3.3.6 其他类
        3.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应用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四氢异喹啉-3-羧酸衍生物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1.1 HDACs抑制剂Linker部分的构象限定策略
        1.2 四氢异喹啉-3-羧酸衍生物类HDACs抑制剂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结构确证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目标化合物7a-7p,8a-8p的合成(Scheme 1)
        2.2.2 目标化合物10a,10c和10d的合成(Scheme 2)
        2.2.3 目标化合物13a-13n,14a-14h的合成(Scheme 3)
        2.2.4 目标化合物18a-18c,19a-19c的合成(Scheme 4)
        2.2.5 目标化合物22a-22c的合成(Scheme 5)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讨论
        3.1 实验方法和原理
        3.1.1 体外HDACs抑酶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1.2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1.3 裸鼠体内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方法
        3.1.4 杂种鼠体内抗小鼠肝癌细胞肺转移活性实验方法
        3.2 活性评价结果和基于构效关系的结构改造
        3.2.1 化合物7a-7p和8a-8p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2 化合物10a、10c和10d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3 化合物13a-13n和14a-14h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4 化合物18a-18c和19a-19c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5 化合物22a-22c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酪氨酸衍生物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结构确证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目标化合物E,F和H的合成(Scheme 6)
        2.2.2 目标化合物L01-L03的合成(Scheme 7)
        2.2.3 目标化合物Q01-Q07的合成(Scheme 8)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讨论
        3.1 实验方法和原理
        3.1.1 体外HDACs抑酶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1.2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2 活性评价结果和基于构效关系的结构改造
        3.2.1 化合物E、F和H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2 化合物L01-L03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3 化合物Q01-Q07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4-二硫-7-氮杂螺[4,4]壬烷-8-羧酸衍生物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结构确证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目标化合物28和29的合成(Scheme 9)
        2.2.2 目标化合物33a-33n和34a-34n的合成(Scheme 10)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讨论
        3.1 实验方法和原理
        3.1.1 体外HDACs抑酶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1.2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验原理和方法
        3.2 活性评价结果和基于构效关系的结构改造
        3.2.1 化合物28和29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3.2.2 化合物33a-33n和34a-34n活性评价结果和构效关系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IR,HRMS,~1H-NMR,~(13)C-NMR图谱
附录Ⅱ 代表性SCI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1.1 纳米技术与肿瘤诊断
        1.1.2 纳米技术与肿瘤治疗
    1.2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2.1 人工骨
        1.2.2 药物载体
        1.2.3 纳米羟基磷灰石抗癌活性
    1.3 肝癌治疗研究现状
        1.3.1 外科切除
        1.3.2 肝移植
        1.3.3 放射治疗
        1.3.4 系统化疗
        1.3.5 介入治疗
        1.3.6 生物治疗
        1.3.7 中医治疗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羟基磷灰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化学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HAP粒子的制备
        2.3.2 HAP粒子的性能测试
    2.4 实验结果
        2.4.1 样品的粒径及分布趋势分析
        2.4.2 N_2吸附法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
        2.4.3 TEM观察样品形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羟基磷灰石粒子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1 引言
    3.2 试剂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与材料
        3.3.2 不同浓度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3.3.3 大粒径HAP粒子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3.4 实验结果
        3.4.1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光镜结构的影响
        3.4.2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4.3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3.4.4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3.4.5 大粒径HAP粒子对肝癌细胞光镜结构的影响
        3.4.6 大粒径HAP粒子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的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试剂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HAP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的吸附作用
        4.3.2 HAP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的相互影响
        4.3.3 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内Ca~(2+)的变化
    4.4 实验结果
        4.4.1 HAP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膜的影响
        4.4.2 HAP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膜结合
        4.4.3 肝癌细胞内吞HAP纳米粒子
        4.4.4 肝癌细胞对胞内HAP纳米粒子的作用
        4.4.5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4.4.6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内Ca~(2+)的影响
    4.5 讨论
        4.5.1 HAP纳米粒子易与肝癌细胞膜结合
        4.5.2 HAP纳米粒子进入肝癌细胞的方式
        4.5.3 HAP纳米粒子在肝癌细胞内降解
        4.5.4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的早期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理初探
    5.1 引言
    5.2 试剂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DNA含量测定
        5.3.2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
        5.3.3 增殖细胞核抗原测定
        5.3.4 流式细胞仪检测
        5.3.5 透射电镜观察
    5.4 实验结果
        5.4.1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
        5.4.2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AgNOR数量的影响
        5.4.3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
        5.4.4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
        5.4.5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5.5 讨论
        5.5.1 HAP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核DNA的合成
        5.5.2 HAP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rRNA的形成
        5.5.3 HAP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PCNA的表达
        5.5.4 HAP纳米粒子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周期
        5.5.5 HAP纳米粒子影响肝癌细胞的功能
        5.5.6 肝癌细胞的死亡方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抑癌疗效观察
    6.1 引言
    6.2 试剂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与动物
        6.3.2 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6.3.3 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病理检查
        6.3.4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模型的局部注射治疗
        6.3.5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模型的疗效评价
        6.3.6 统计方法
    6.4 实验结果
        6.4.1 裸鼠人肝癌模型的建立
        6.4.2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6.4.3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移植瘤组织结构的影响
        6.4.4 HAP纳米粒子对荷瘤鼠生存期的影响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体内抗肝癌细胞增殖的机理初探
    7.1 引言
    7.2 试剂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DNA含量测定
        7.3.2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
        7.3.3 增殖细胞核抗原测定
        7.3.4 透射电镜观察
    7.4 实验结果
        7.4.1 HAP纳米粒子对体内肝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
        7.4.2 HAP纳米粒子对体内肝癌细胞AgNOR含量的影响
        7.4.3 HAP纳米粒子对体内肝癌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
        7.4.4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7.5 讨论
        7.5.1 HAP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机理
        7.5.2 HAP纳米粒子可能诱导肝癌细胞分化
        7.5.3 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7.5.4 体内肝癌细胞的死亡方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发表论文
致谢

四、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柑橘药用资源枳雀功能成分及药用价值挖掘与机制研究[D]. 程丽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D]. 潘效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J]. 林钦,黄红霞,张莉,严恒,李道霞,刘美,李晓瑜,黄瑛. 中国测试, 2017(01)
  • [4]TFE3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熊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5]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颖杰. 山东大学, 2012(12)
  • [6]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机理研究[D]. 尹美珍.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5)
  • [7]二甲氨基偶氮苯(DAB)诱发大白鼠肝癌过程中肝细胞染色质非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作用变化的观察[J]. 王志洁,徐晓利.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0(01)
  • [8]DAB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细胞核非蛋白总磷含量的变化[J]. 王志洁,徐晓利.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88(05)
  • [9]DAB诱发大白鼠肝癌的研究——利用双向电泳检测癌变后蛋白质的变化[J]. 蔡晓丹,王理开,徐晓利.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87(03)
  • [10]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J]. 李北泉,徐晓利. 中山医学院学报, 1983(Z1)

标签:;  ;  ;  ;  ;  

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导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染色质非组蛋白变化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