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冯祥锦[1](2005)在《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及投资决策研究 ——以永安林业集团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桉树以其优良的生长特性和材质特性成为林业投资的一大热点,但其投资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永安林业集团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为研究对象,运用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1)巨尾桉工业原料林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利率水平为6.76%,每公顷能实现净现值NPV=3969.73元>>0,年平均利润=1350.25元/公顷,内部收益率IRR=16.20%>>6.76%。如果考虑国家的财政贴息,实际利率为3.76%,每公顷能实现净现值6025.39元>>0。 (2)在永安种植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其最佳经济轮伐期为7年。在第7年采伐,无论是年平均利润指标,还是NPV、IRR指标均达到最大值。 (3)巨尾桉工业原料林的最佳密度水平是N=1350株/公顷,与密度N=1650株/公顷、N=1950株/公顷和N=2550株/公顷的林分相比,密度N=1350株/公顷的林分的经济效果最好。 (4)敏感性因素对NPV和IRR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木材销售价格、采伐成本、木材产量、营林成本、利率水平。因此在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中应特别注意林木销售价格的走向和采伐成本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还详细阐述工业原料林投资利率这一重要参数的选取,并尝试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林木的影响。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的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和作了些必要的说明。 文章具体分八章进行阐述,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桉树工业原料林基本情况分析;第三章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四章资金时间价值与林业投资利率的选取;第五章桉树工业原料林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第六章桉树工业原料林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第七章敏感性分析;第八章结论与讨论。
黄振胜[2](2008)在《永安市桉树投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桉树以其优良的生长特性和材质特性成为林业投资的一大热点,但由于林业生产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投资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最优投资水平等一系列生产经营的深层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桉树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永安林业集团桉树速生丰产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价,详细阐述速生丰产林投资利率这一重要参数的选取,得出如下结论:(1)巨尾桉速生丰产林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利率水平为6.76%,每公顷能实现净现值NPV=3969.73元>>0,年平均利润=1350.25元/公顷,内部收益率IRR=16.20%>>6.76%。如果考虑国家的财政贴息,实际利率为3.76%,每公顷能实现净现值6025.39元>>0。(2)巨尾桉速生丰产林的最佳密度水平是N=1350株/公顷,与密度N=1050株/公顷、N=1650株/公顷、N=1950株/公顷和N=2550株/公顷的林分相比,密度N=1350株/公顷的林分的经济效果最好。(3)敏感性因素对NPV和IRR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木材销售价格、采伐成本、木材产量、营林成本、利率水平。因此在桉树速生丰产林投资中应特别注意林木销售价格的走向和采伐成本的控制。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的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和作了些必要的说明。文章具体分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速生丰产林投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第三章桉树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的实际评价;第四章桉树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第五章结束语。
陈森,叶绍明,刘晓星[3](2000)在《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就是林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综合性、相关性、不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以及计量困难性等特点。林业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由三大类指标构成 :1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平衡指标 ,包括 :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效果、资金占用生产率、单位作业生产费用、立木材积及林产品单位成本、林业劳动生产率、林业生产率、投资回收期等 ;2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包括 :经济分析指标、技术效果分析指标、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等 ;3)林业技术经济的目的指标 ,包括 :林产品产量、产值、利润的计划完成率、人均木材消费量、产品的商品率、人均森林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等。并介绍了各主要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步骤。
刘艳秋[4](2010)在《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依据区位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中心地理论和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结合吉林省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背景、资源利用的现状等研究了吉林省土地生产力。文中采用收益法、成本法等研究了吉林省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土地的资产价值,并对历年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土地的资产变化的原因。运用分组比较法、动态比较法,对结构上占主体地位的吉林省农用地土地生产力经济效果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建设用地的布局和结构,以及发展水平的不同,采用试算分析法对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和预测,并分析相关的土地生产力经济效果对比情况,指出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在四种组合表现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各用地类型土地生产力表现出多样的、差异的、延展的有升有降的经济效果。运用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分析方法,实施(分期或一次)提高土地生产力潜力的工程,并遵循土地生产力微观经济效果服从宏观经济效果的原则、近期经济效果服从远期经济效果的原则和直接经济效果与间接经济效果相比较的原则,分析了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功能分区方案。
刘丽[5](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著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著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罗九紫[6](2019)在《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食用油脂的需求日益增长。茶油被誉为植物油脂之王,一直受到人们青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油茶从种植面积到产量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但油茶林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盲目性开发,不少油茶投资项目效益不明显,同时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等社会问题,所有这类问题严重影响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油茶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一直没有科学、规范、系统的体系,导致对油茶开发项目的绩效评价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油茶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既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本文在调研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的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油茶产业和项目绩效评价进行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油茶产业、项目绩效评价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采用市场调查法收集、分析油茶开发项目自身特点及影响绩效评价的主要因素,从效率和效果两个维度,初步构建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隶属度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经过多轮筛选,最终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的性质和数值特征,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建立基于混合中心点的白化权函数绩效评价模型。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实际案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邵阳县油茶开发项目绩效属于灰类4,即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从各指标来看,产业支持效率属于灰类5,即优秀;生态效果属于灰类3,即一般;项目管理效率、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同属灰类4,即良好;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劣排序,项目管理效率表现最好,经济效果次之但优于社会效果。绩效评价结果对该县油茶产业发展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油茶开发项目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为油茶有关利益相关者在评价油茶开发项目综合绩效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参考依据,为政府油茶相关部门在考核油茶开发项目时提供参考价值,对后续的油茶开发项目建设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油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证投资效益。
顾海军[7](2007)在《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不仅关心投资的财务收益,更为关注项目造成的社会公共福利的改善效果。传统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公共项目的社会效益费用评价方法提供了基本概念、原理和福利标准。近年来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有必要根据公共项目的经济特征,在现有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公共项目的经济外部性、经济福利性、以及循环经济特征,公共项目可划分为“平台型”、“福利型”和“资源型”公共项目三类。以福利经济理论为核心,引入实物期权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现有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作为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平台型”公共项目价值增量评估的应用逻辑在于:将公共项目视为政府投资的手段和载体,其价值增量表现为“由于项目的实施,对国民资产的正面影响”。认为将因“平台型”公共项目的实施而产生的“外溢效益”视为项目产生的一个潜在投资机会,其价值衍生于公共项目的实施,因此通过计量项目产生的这些实物期权价值,可以将“平台型”公共项目产生的一部分“外溢效益”追溯作为公共项目的“内部价值”。由于公共项目在被视为标的资产时,具有不可交易性,根据PDE解析法计量方法,需要将不可交易的公共项目逐步分解至可交易的资产组合,以此可交易资产的市场数据作为评价公共项目标的资产实物期权价值的承载体。论文以G—D铁路建设项目为例说明分析了公共项目实物期权价值量的计量方法。对于“福利型”公共项目,论文讨论在现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公共项目的福利效果、经济福利量指标和分配效果指标,作为评价公共项目投资过程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首先对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和性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评价公共项目福利效果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测度公共项目的分配效果的指标是本章的一个关键内容和核心创新点,构造的分配效果指标包括区域分配效果,不同利益者分配系数,以及综合分配指数等。论文选择了秦巴扶贫项目作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结论。论文针对“资源型”公共项目,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借鉴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资源、环境、能源、社会经济评价的若干指标的设置,以及项目评价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三层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了以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曹雅纯[8](2020)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权定价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伊利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五十年代股权激励制度在美国首次出现,并于九十年代扩展至世界各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逐渐分离,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利益冲突随之出现,为了协调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使其达成一致,减少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的行为发生,股权激励制度由此而产生。伊利集团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本文试图以其先后两次股权激励计划进行研究,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参考,为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等为基础,以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企业基本概况、主营业务的构成、公司治理结构及股权结构等四个方面对案例主题伊利集团进行了介绍,将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纵向对比,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置出发,对比了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中六大股权激励要素,接着将两次方案中期权定价及会计处理进行了对比。最后分别从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两个方面去分析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对集团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财务业绩方面,本文分别从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成长能力、股价的变化等财务数据来分析伊利集团在股权激励实施以前和股权激励实施以后的表现,在非财务业绩方面,本文整理了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对于市场变化和人力资源情况的方面并进行分析。最后以伊利集团股权激励为研究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将理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给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得出如下几点启示:首先应当完善外部市场环境的完善与支持,从构建规范合理的经理人市场到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从内部制度环境出发,应当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及行权条件,完善期权定价模型参数的信息披露及其会计估计最后科学设定行权价格。
黄和亮,吴景贤,许少洪,王小梅,曹辉[9](2007)在《桉树工业原料林的投资经济效益与最佳经济轮伐期》文中提出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存在选取技术经济指标和利率随意性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的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投资经营的巨尾桉工业原料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巨尾桉工业原料林最佳经济轮伐期为7年。7年主伐的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净现值达到5718.50元.hm-2,内部收益率达到18.09%,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投资桉树工业原料林的风险较高,影响桉树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最敏感的因子为木材价格和采伐成本:木材价格下降10%,内部收益率降低31.09%;采伐成本增加10%,内部收益率下降14.93%。
陈森,彭文胜,苏杰南[10](1998)在《林业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有静态评价法和动态评价法两种,静态评价法中包括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三种指标;动态评价法中包括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净现值函数、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并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和评价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方法和指标共存选用,而非单一指标,评价分析以动态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静态指标。
二、林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及投资决策研究 ——以永安林业集团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4 综述小结 |
第2章 桉树工业原料林基本情况 |
2.1 桉树生长特性 |
2.2 永安桉树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条件 |
第3章 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3.1 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原则 |
3.2 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
3.2.1 静态评价方法与指标 |
3.2.2 动态评价方法与指标 |
3.2.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第4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林业投资利率的选取 |
4.1 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与利率的实质 |
4.2 利率水平对林业投资的影响 |
4.3 工业原料林经济效果评价中投资利率选取的基本思路 |
4.4 林业投资利率的实际选取 |
第5章 桉树工业原料林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 |
5.1 永安市不同林龄桉树林分生长的确定 |
5.2 永安市桉树营林支出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5.3 永安市桉树主伐及间伐成本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5.4 永安市桉树木材销售价格水平的确定 |
5.5 永安市桉树税费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5.6 投资回收期、年平均利润、NPV、IRR指标测算结果 |
5.7 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 |
5.7.1 平均利润曲线 |
5.7.2 净现值NPV曲线 |
5.7.3 内部收益率IRR曲线 |
5.7.4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加以说明 |
5.7.5 从林地及投资量的瓶颈约束角度加以说明 |
第6章 桉树工业原料林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 |
6.1 投资水平的内涵及投资水平对收益的影响 |
6.1.1 投资水平的内涵 |
6.1.2 投资水平对收益的影响 |
6.2 林业不同投资水平的体现方式 |
6.2.1 整地方式不同 |
6.2.2 造林密度不同 |
6.2.3 施肥水平不同 |
6.2.4 利率水平及利息量不同 |
6.3 不同密度水平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
6.4 不同施肥水平对林木的影响 |
6.5 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 |
6.6 一些必要的说明 |
第7章 敏感性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附表 |
附表1:N=1350株/公顷时的现金流量表 |
附表2:N=1650株/公顷时的现金流量表 |
附表3:N=1950株/公顷时的现金流量表 |
附表4:N=2550株/公顷时的现金流量表 |
附表5:平均胸径与出材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永安市桉树投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选取 |
1.5 研究地域选取 |
1.6 研究内容及体系 |
1.7 本文的局限 |
第2章 速生丰产林投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原则 |
2.1.1 “经济”原则 |
2.1.2 因地制宜原则 |
2.1.3 “动静”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突出资金时间价值 |
2.1.4 谨慎原则 |
2.2 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 |
2.3 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
2.3.1 静态评价方法与指标 |
2.3.2 动态评价方法与指标 |
2.4 速生丰产林投资利率水平的选取 |
2.4.1 利率水平对速生丰产林投资的影响 |
2.4.2 速生丰产林投资利率的实际选取 |
2.5 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确定的理论基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第3章 桉树速生丰产林投资经济效果的实际评价 |
3.1 永安市不同林龄桉树林分生长的确定 |
3.2 永安市桉树单位成本分析 |
3.2.1 营林支出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3.2.2 永安市桉树主伐及间伐成本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3.2.3 永安市桉树税费项目及水平的确定 |
3.3 永安市桉树单位销售价格水平的分析 |
3.4 永安市桉树单位盈利分析 |
3.5 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 |
3.5.1 平均利润趋势分析 |
3.5.2 净现值NPV趋势分析 |
3.5.3 内部收益率IRR趋势分析 |
3.5.4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加以说明 |
3.5.5 从林地及投资量的瓶颈约束角度加以说明 |
第4章 桉树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 |
4.1 桉树最优投资水平的涵义 |
4.1.1 投资水平的内涵 |
4.1.2 桉树最优投资水平的涵义 |
4.2 影响桉树最优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
4.2.1 整地方式因素 |
4.2.2 造林密度因素 |
4.2.3 利率水平因素 |
4.3 不同密度水平对投资收益的影晌 |
4.4 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 |
4.5 桉树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的敏感性分析 |
4.5.1 敏感性分析的含义 |
4.5.2 桉树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敏感因子的确定 |
4.5.3 桉树速生丰产林最优投资水平敏感性的具体分析 |
第5章 结束语 |
5.1 结论 |
5.2 文章的不足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 |
2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
2.1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性和相关性 |
2.2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不稳定性 |
2.3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多样性 |
2.4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持续性 |
2.5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计量和预测的困难性 |
3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
3.1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
3.2 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
3.3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3.4 目前与长远相结合 |
4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
4.1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 |
4.2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
4.2.1 经济分析指标 |
4.2.2 技术效果分析指标 |
4.2.3 生态效益分析指标 |
4.3 林业技术经济的目的指标 |
5 主要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计算 |
5.1 林地生产率指标 |
5.1.1 林地生产率指标 |
5.1.2 林地净产率指标 |
5.1.3 林地盈利率 (单位面积纯收入) 指标 |
5.1.4 森林面积、蓄积增长速度指标 |
5.1.5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速度指标 |
5.2 劳动生产率指标 |
5.2.1 劳动生产率指标 |
5.2.2 劳动净产率指标 |
5.2.3 劳动盈利率指标 |
5.2.4 劳动就业率增长速度指标 |
5.2.5 路网密度增长速度指标 |
5.3 资金产出率指标 |
5.3.1 资金生产率指标 |
5.3.2 资金净产率指标 |
5.3.3 资金盈利率指标 |
5.3.4 单位产品成本指标 |
5.3.5 林木资产年增长速度指标 |
5.3.6 林业净产值增长速度指标 |
5.4 林业综合生产率指标 |
5.5 生态效益指标 |
5.5.1 森林覆盖率年增长速度指标 |
5.5.2 对地表破坏性经营规模年净增率指标 |
5.6 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指标 |
5.6.1 静态分析指标 |
5.6.2 动态分析指标 |
6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步骤 |
6.1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调查方法 |
6.2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步骤 |
(4)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地生产力的内涵、结构形态和影响因素 |
1.1.1 土地生产力的内涵 |
1.1.2 土地生产力的结构形态 |
1.1.3 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
1.2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1.3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的技术关键和主要内容 |
1.3.1 土地生产力研究的技术关键 |
1.3.2 土地生产力研究的原则 |
1.3.3 土地生产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我国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土地生产力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农业区位论 |
2.1.1 农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
2.1.2 农业区位论的土地利用形态原理 |
2.1.3 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2.2 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 |
2.2.1 工业区位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3 支持土地生产力地域分工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3.1 劳动地域分工的涵义和影响因素 |
2.3.2 土地生产力地域分工的表现 |
2.3.3 土地生产力地域分工理论在吉林省的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条件 |
3.1 自然条件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地理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3.2.1 人口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土地总面积及其构成 |
3.3.1 土地利用结构的一级分类状况 |
3.3.2 土地利用结构的二级分类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1 自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 |
4.1.1 吉林省自然分区 |
4.1.2 自然区用地结构 |
4.2 行政区域用地结构 |
4.2.1 吉林省行政区划 |
4.2.2 各行政区域用地结构 |
4.3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结构特点、优势和问题 |
4.3.1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结构特点 |
4.3.2 土地开发利用优势 |
4.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1 土地生产力的资产概述 |
5.1.1 土地生产力资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5.1.2 资产与土地资产 |
5.1.3 土地生产力资产的分析方法 |
5.2 吉林省耕地和林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2.1 耕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2.2 林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3 吉林省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生产力资产的分析 |
5.3.1 工业用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3.2 居住用地生产力资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1 经济效果的分析方法 |
6.1.1 经济效果的含义 |
6.1.2 经济效果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
6.1.3 经济效果的表达形式 |
6.1.4 应用于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方法 |
6.2 吉林省农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2.1 耕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2.2 林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2.3 牧草地及其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3 吉林省建设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3.1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生产力的整体经济效果分析 |
6.3.2 居住用地的生产力经济效果分析 |
6.3.3 交通用地的生产力经济效果分析 |
6.3.4 水利设施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分析 |
6.4 吉林省三大区域及九市(州)主要用地类型生产力的经济效果对比 |
6.4.1 耕地生产力经济效果对比 |
6.4.2 居住用地的经济效果对比 |
6.5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效果组合分析 |
6.5.1 空间经济效果组合 |
6.5.2 时间经济效果组合 |
6.5.3 质态经济效果组合 |
6.5.4 量态经济效果组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1 吉林省农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1.1 耕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1.2 林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1.3 牧草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2 吉林省建设用地生产力的经济潜力分析 |
7.2.1 吉林省城乡建设用地生产力潜力的总体水平 |
7.2.2 吉林省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生产力潜力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分区 |
8.1 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分区方案的提出 |
8.1.1 土地生产力经济功能分区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
8.1.2 土地生产力经济功能分区的类型与方案 |
8.1.3 土地生产力经济功能分区方案分析 |
8.2 功能区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及措施 |
8.2.1 优先开发地区土地利用调控 |
8.2.2 重点开发地区土地利用调控 |
8.2.3 限制开发地区土地利用调控 |
8.2.4 禁止开发地区土地利用调控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性工作及成果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禀赋 |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
2.1.3 农户技术采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推断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6.3.1 统计推断 |
6.3.2 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7.3.1 统计推断 |
7.3.2 模型构建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8.3.1 统计推断 |
8.3.2 模型构建 |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1.2 油茶与油茶开发项目 |
2.2 绩效评价理论 |
2.2.1 绩效与绩效评价定义 |
2.2.2 绩效评价内容 |
2.2.3 绩效评价方法简介 |
3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1 效率指标体系的构成 |
3.2.2 效果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 指标体系的处理 |
3.3.1 指标体系的筛选 |
3.3.2 指标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最终指标集成及内涵 |
3.4.1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最终确定 |
3.4.2 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内涵 |
4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绩效评价的内涵 |
4.2 绩效评价建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确定 |
4.2.1 绩效评价建立的基本思路 |
4.2.2 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灰色聚类绩效评价模型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模型的建立 |
5 案例分析 |
5.1 邵阳县油茶开发项目简介 |
5.1.1 项目区位概况 |
5.1.2 项目建设情况 |
5.2 邵阳县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 |
5.2.1 绩效评价指标处理 |
5.2.2 绩效评价结果 |
5.3 邵阳县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 邵阳县油茶开发项目发展对策建议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7)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1.1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发展 |
1.1.2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综述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
2.1 公共项目概念的界定 |
2.1.1 公共品 |
2.1.2 公共项目 |
2.1.3 我国主要的公共项目 |
2.2 公共项目的经济特征 |
2.2.1 公共项目的投资主体 |
2.2.2 公共项目的宏观经济性特征 |
2.2.3 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外部性特征 |
2.2.4 公共项目的经济福利特征 |
2.2.5 公共项目的循环经济特征 |
2.3 当前我国公共项目的评价理论 |
2.3.1 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 |
2.3.2 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对我国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影响 |
2.4 我国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依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 福利经济学 |
3.1.1 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核心 |
3.1.2 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
3.1.3 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理论贡献 |
3.2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 |
3.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项目评价 |
3.2.3 循环经济理论 |
3.2.4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公共项目评价 |
3.3 实物期权理论 |
3.3.1 实物期权理论 |
3.3.2 公共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的价值特征 |
3.3.3 公共项目的期权价值与私人项目的区别 |
3.4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体系 |
3.4.1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体系 |
3.4.2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效果 |
3.4.3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体系架构框图 |
第4章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4.1 我国投资项目评价指标的设置 |
4.1.1 投资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指标 |
4.1.2 投资项目的偿债能力指标 |
4.1.3 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指标 |
4.1.4 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外汇效果指标 |
4.1.5 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 |
4.2 我国公共项目评价指标的设置 |
4.2.1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综合性 |
4.2.2 公共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
4.2.3 公共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
4.2.4 公共项目的宏观经济评价 |
4.2.5 公共项目的社会评价 |
4.2.6 公共项目的分配效果指标 |
4.2.7 公共项目的补充评价指标 |
4.3 公共项目指标设置问题 |
4.4 完善公共项目评价体系的构想 |
4.4.1 价值增量指标的引入 |
4.4.2 公共项目效益计量与核算问题 |
4.4.3 公共项目福利效果的评价 |
4.4.4 基于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4.5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第5章 公共项目价值计量:实物期权法 |
5.1 公共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的认识 |
5.1.1 公共项目价值的实物期权属性 |
5.1.2 公共项目价值实物期权的类型 |
5.1.3 实物期权价值与经济外部效果评价的解决 |
5.1.4 公共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确定的难点 |
5.2 公共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方法 |
5.2.1 金融期权价值的一般求解方法 |
5.2.2 公共项目价值的实物期权框架描述 |
5.3 实物期权计量案例: G-D铁路项目价值 |
5.3.1 G-D项目案例背景 |
5.3.2 G-D项目价值的实物期权评价的框架 |
5.3.3 实物期权价值量的评价方法 |
5.3.4 主要结论 |
5.3.5 实物期权思想与传统评价方法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公共项目福利效果评价 |
6.1 福利经济理论社会福利函数 |
6.2 公共项目SWF的构建 |
6.3 项目评价的分配效果指标构想 |
6.3.1 现有指标 |
6.3.2 公共项目现有分配指标问题 |
6.3.3 构建公共项目福利指标构想 |
6.4 公共项目评价的分配效果指标的设置 |
6.4.1 地区分配效果指标 |
6.4.2 收入分配效果指标 |
6.5 福利效果评价: 秦巴扶贫项目 |
6.5.1 秦巴扶贫项目案例背景简介 |
6.5.2 秦巴扶贫项目分配效果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共项目评价指标及方法 |
7.1 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
7.2 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共项目评价指标 |
7.2.1 公共项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2 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共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7.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公共项目综合评价 |
7.3.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7.3.2 基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论文主要成果与结论 |
8.1 论文主要成果 |
8.2 论文主要结论及展望 |
8.2.1 主要结论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或参加的课题研究 |
(8)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权定价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伊利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2.1.2 股权激励的基本模式 |
2.1.3 股权激励方案及要素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3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案例概况 |
3.1 案例公司背景 |
3.1.1 案例选取依据 |
3.1.2 公司基本情况 |
3.1.3 伊利集团股权结构 |
3.2 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 |
3.2.1 2006年股权激励方案概要 |
3.2.2 2016年股权激励方案概要 |
3.3 伊利集团两次股权激励方案对比分析 |
4 对股权激励期权定价公允性的分析与评价 |
4.1 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价模型 |
4.2 期权定价模型的具体应用 |
4.2.1 2006年公允价值的确定 |
4.2.2 2016年公允价值的确定 |
4.2.3 期权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
4.3 与股权激励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
4.3.1 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 |
4.3.2 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 |
5 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经济效果对比分析 |
5.1 财务指标分析 |
5.1.1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5.1.2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5.1.3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
5.2 非财务指标分析 |
5.2.1 股价市场表现 |
5.2.2 人力资源情况 |
5.2.3 激励对象情况 |
5.3 两次股权激励方案行权结果分析 |
5.3.1 2006年股权激励行权结果分析 |
5.3.2 2016年股权激励行权结果分析 |
6 政策建议与案例启示 |
6.1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环境 |
6.1.1 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及行权条件 |
6.1.2 完善期权参数假设、定价模型的信息披露 |
6.1.3 科学设定行权价格 |
6.2 外部市场环境的完善与支持 |
6.2.1 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
6.2.2 进一步规范经理人市场 |
6.2.3 完善与股权激励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桉树工业原料林的投资经济效益与最佳经济轮伐期(论文提纲范文)
1 已有相关研究与评价 |
2 研究方法 |
2.1 年平均利润法 |
2.2 净现值法 |
2.3 内部收益率法 |
3 分析选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
3.1 巨尾桉各林龄蓄积量指标 |
3.2 巨尾桉营林支出项目及水平 |
3.3 巨尾桉主伐及间伐成本 |
3.4 巨尾桉木材销售价格 |
3.5 巨尾桉税费项目及水平 |
3.6 评价桉树工业原料林经营效益的利率选取 |
4 测算结果与最佳经济轮伐期的确定 |
5 敏感性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1) 在主要树种巨尾桉工业原料林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2) 在永安种植巨尾桉工业原料林, 其最佳经济轮伐期为7年。 |
3) 敏感性因素对NPV和IRR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2 讨论 |
四、林业投资的经济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及投资决策研究 ——以永安林业集团桉树工业原料林投资为研究对象[D]. 冯祥锦.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8)
- [2]永安市桉树投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D]. 黄振胜. 厦门大学, 2008(08)
- [3]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J]. 陈森,叶绍明,刘晓星.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2000(01)
- [4]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D]. 刘艳秋. 吉林大学, 2010(08)
- [5]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油茶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罗九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D]. 顾海军. 河海大学, 2007(05)
- [8]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权定价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伊利集团为例[D]. 曹雅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9]桉树工业原料林的投资经济效益与最佳经济轮伐期[J]. 黄和亮,吴景贤,许少洪,王小梅,曹辉. 林业科学, 2007(06)
- [10]林业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J]. 陈森,彭文胜,苏杰南.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