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光二极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廖帅[1](2020)在《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中物理教学应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注重提升素质教育,旨在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物理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中必不缺少的教学方式,也是落实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具又是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措施和手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不仅可以弥补实验教学不足,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的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使用自制教具能够较好地满足高中物理教学需求。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教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本人通过国外的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对自制教具、低成本实验较为重视,给予许多借鉴和启发;通过国内的研究发现,对自制教具笼统而宽泛的研究比较多,对物理学具体每一部分的系统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物理自制教具的使用现状以及电磁学部分的教学现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一些学校的实验仪器配置老化、短缺,只能满足基础的教学需要;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多数教师更偏向于使用快捷方便的多媒体来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教师在自制教具的观念认知上对自制教具的意义了解甚少。在调研的基础上,与部分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通过教师访谈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对于自制教具有心无力,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与见解却因缺乏制作的方法与经验而放弃制作。本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具开发的经验、教具指导老师的理念以及与各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提出了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开发的策略。在开发策略的基础上,本人开发了“多功能安培力演示仪”、“楞次定律演示仪”、“互感现象演示仪”和若干“趣味性电磁演示仪”等部分电磁学教具案例,从教具制作背景、结构和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以及该教具的特点等进行详细地阐述。本人在重庆某高中选取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将自制教具实际应用于教学中,对照班级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通过实际应用一个学期后,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随堂检验、课堂表现和与学生的交流等,发现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自制教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物理学习兴趣与态度等方面有显着成效。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一线物理教师在自制教具的开发上提供一些参考,能更好地发挥出物理自制教具的教育教学功能。
王芳[2](2020)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实验作为基础的物理课堂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小到一把刻度尺,大到精准的实验仪器。为了实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实验器材的成本,填补部分实验仪器的空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也为了更好地研究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制作低成本高智慧的教具,展开了如下研究:(1)运用了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开展初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从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的现状、相关文献研究的范畴和教具制作的困难与对策进行梳理,初步了解自制教具的研究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普遍认为物理实验非常重要,也对“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持积极态度。学生喜欢老师自制教具,并且动手制作教具的欲望也非常强烈。但仍有一部分老师选择“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进一步访谈发现,制作经验不足、选材困难、动手能力弱、制作时间长、制作效果不稳定、学校重视度不够、经费支持不足等因素使得老师不敢轻易尝试自制教具教学。少部分老师还是会为了教学动手制作教具。研究此课题非常有意义。(2)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逐步分析并总结出可支撑的理论研究基础。(3)自制教具制作与应用策略的总结。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教学,查阅相关文献,根据教具制作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出电磁学部分教具的三个制作策略(分析课标与教材,理清制作原理;遵循一定原则,精准高效取材;根据常规方法,具体高效制作)和两个应用策略(投入实际课堂,注重教学创新;坚持分享与协作,及时教学反思)。(4)自制教具制作与应用案例。基于上述初步研究的成果,我们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制作出了“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演示仪”、“楞次定律演示仪”、“电磁阻尼演示仪”、“传感器演示仪”等系列教具,并投入实际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5)笔者以自制教具“电磁阻尼演示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了“单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通过行动研究法,在某高二年级班上进行教学实践。实践结果发现:采用自制教具“电磁阻尼演示器”开展教学,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加专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白帆[3](2019)在《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不少高中生可以顺利解决课业中的物理题目,但面对实际情境中的物理问题时却难以下手。希望通过设计、使用物理实验组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对国内外一般问题解决能力、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物理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知识应用、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物理实验组设计这三个概念。然后以学习迁移、情境教学法、教学认识的“三体”结构、物理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传统物理课堂为了考试而实验、实验流于形式、实验教学组织不严谨等不足之处,归纳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实验组设计的内涵、原则和步骤。通过查找资料、访谈教师、自我思考等途径,设计高二物理课程《互感和自感》和《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两节课程的实验组示例。将两节课的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并访谈一线教师和学生对两节课的看法,对参与实施的全部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利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对实验组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主观方面的访谈和调查,以及客观方面的课堂分析,验证实验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总结出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实验组教学的几点建议。具体的研究结论是:(1)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是有意义的。(2)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需要相应的原则和步骤。(3)在课堂中使用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张成姣[4](2020)在《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始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系,该教学模式就是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此问题情境中包含要学习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给学生安排特定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实验探究和调查访问等形式来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最终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老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给予指导,进行教学监控。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性、多种学习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PBL教学模式有效的应用于初中物理复习教学,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梳理PBL和复习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特点,从理论上论述PBL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中物理复习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原则和策略,并进行了案例设计,望能为初中物理复习教学提供参考。
邹京琪[5](202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初探》文中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目标,科学推理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科学思维中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课题。本文在研读相关文献、吸收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科学推理能力的有关概念,并且将科学推理分为守恒推理、比例推理、控制变量推理、演绎推理、组合推理五大类;界定了科学交流,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选取JL中学高二年级阶段测试卷,对学生答题样本进行了文本分析,得出学生的科学推理水平总体良好,但不同推理类型的表现不均衡,且各分数段学生在依据、方式、思路三大推理要素中出现不同倾向性的失误。第三,结合理论探讨的结果和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了对话、科学阅读、视听媒介、数据表达、文字表达五种科学交流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形式,并给出了相应实施原则。第四,根据调查研究的结论以及探讨的科学交流形式与实施原则,以《互感与自感》、《交变电流》为课题,完成了科学交流用于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其中《互感与自感》在三个班级展开了教学实践。最后,针对以上教学实践,采用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了实践效果分析,为高中物理课堂融入科学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提供参考。
符峤山[6](2020)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以高中电磁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物理实验是开展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手段和重要方法。电磁学部分包含了相互作用和能量两大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比较容易产生困惑的一部分。201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作为一线教师,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研究如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昆明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选取昆明市部分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就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情况开展调查;选取昆明市部分高中的物理教师对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访谈,就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部分高中创新性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没能在实验教学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原因有:学生对于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偏向于追求实验的趣味性,态度不够严谨;学校设施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器材;部分教师思想挂念落后,对开展创新实验缺乏主动性。2.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寻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通过对新版课程标准的梳理,结合相关教育学理论和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六条策略: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情境;挖掘和显化科学思维方法;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3.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案例。根据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比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设计实验教学案例,开发创新实验,让学生保持思维高度活跃并深度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当中。使用本研究中提出的实验教学策略和设计的实验教学案例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开发创新实验和整合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罗佳[7](2019)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当代社会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新一轮的课改中,高中物理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更为迫切地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有的放矢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本论文以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的《电磁感应》章节为研究载体,采用文献分析、实践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分析《电磁感应》章节的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中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针对就如何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有效地运用演示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引言。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演示教学在《电磁感应》一章运用的情况以及研究该课题的意义,让更多教师认识到演示实验教学在《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作用。第二部分,理论部分。介绍演示实验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全面认识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电磁感应》的教学研究。在笔者了解教师对本章知识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电磁感应》中的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更好地把握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演示实验的设计打下基础。第四部分,《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本章从选取有效的实验器材、设计合理有效的演示实验、选取有效的演示实验的呈现方式以及确保实验过程的有效性四个角度阐述如何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有效展开演示实验教学。第五部分,关于《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实例。从《电磁感应》一章中,选出三节作为具体设计演示实验教学的实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体现出演示实验教学对建立物理相关概念的价值。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一个小结,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并展望和设想今后如何继续研究。
李兴春[8](2020)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题编制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焦点,针对学校教育中如何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的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已围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物理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授课阶段,研究物理习题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用的可谓寥寥,专门研究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习题编制更是一片空白。习题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接触的教学工具,如果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进行编制,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让广大的一线教师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编制习题时有据可循,才能使学生在利用物理习题进行练习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可见,给出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编制习题的可行性方法,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切的。本文综合分析物理习题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编制的可行性及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着重分析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两年(2018、2019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及教材中的物理习题,发现现行物理习题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确实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题型的不完善、题目设置的不全面。通过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剖析,结合现有的物理习题编制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贯穿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最终给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习题编制的原则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若干符合要求的物理习题以说明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赖桂琴[9](2020)在《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已从最开始的只具备基本通信功能提升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载体。智能手机最明显的特征是内部集成了多种传感器,例如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等,在此基础上开发的APP软件界面为开展物理实验研究带来可能。智能手机传感器APP作为辅助物理实验的工具相比于数字化信息系统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传感器具有普及率高、测量准确、携带灵活等优点。本论文研究将智能手机引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传感器借助“Phyphox”软件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策略。考虑到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但是学生可在课后借助智能手机重现教师课堂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课外专题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明晰了选题的可行性,并总结概括了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及戴尔经验之塔为理论基础,叙述了支撑智能手机物理实验的相关教育学理念;阐述了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的可行性;介绍了Phyphox软件的组成部分及相关功能。第三部分:在前两章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概括了智能手机设计物理实验时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适用性、创新性、可重复性、直观性设计;以及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实践原则。第四部分:设计实验案例,利用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结合Phyphox软件设计实验案例,具体介绍了实验背景、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反思。第五部分:列举了两个具体的教学设计,示范如何将智能手机设计的实验案例融入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提出了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第六部分:讨论了课外物理实验的意义与作用,列举了六个基于智能手机展开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声音传感器测量环境中声音的强度、测量声速、探究吉他琴弦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探究弹球高度的变化及其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运用气压测量仪测量楼层高度及海拔高度,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七部分:结论与反思,智能手机应用在物理实验中丰富了课内外实验探究活动;同时,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王茵[10](2020)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实验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实践研究法,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希望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实验资源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中,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在分析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实施建议的基础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选择电磁感应部分,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进和补充,列举了三个实验教学的设计案例,并创新了演示实验。在某高中进行实施后,从教师反馈、课堂观察和学生成绩三方面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适当的教学内容,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光二极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光二极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
1.1.2 高中物理实验的困境 |
1.1.3 高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关于教具的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2 教具作用 |
2.3 教具中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
2.3.3 杜威“从做中学”学习理论 |
2.3.4 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
2.4 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 |
第3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
3.1 问卷调查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3 教师访谈 |
3.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开发和应用的策略 |
4.1 自制教具的理论基础 |
4.1.1 自制教具开发的原则 |
4.1.2 自制教具开发的方法和流程 |
4.1.3 自制教具的评价 |
4.2 培养教师自制教具的开发能力 |
4.2.1 教师开发教具的积极性 |
4.2.2 教师设计教具的能力 |
4.2.3 教师制作教具的能力 |
4.3 营造学校自制教具的开发环境 |
4.3.1 教师间的帮助 |
4.3.2 教师团队的合作 |
4.3.3 学校的条件与氛围 |
第5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开发案例 |
5.1 多功能安培力演示仪 |
5.2 楞次定律演示仪 |
5.3 互感现象演示仪 |
5.4 趣味电磁演示仪 |
5.4.1 电磁秋千 |
5.4.2 电磁驱动 |
5.4.3 电磁旋转 |
5.4.4 电磁小车 |
5.4.5 电磁互生 |
5.4.6 无线台灯 |
5.4.7 互感音响 |
第6章 教学案例的应用效果分析与反思 |
6.1 应用对象及方案 |
6.2 应用效果分析 |
6.3 应用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2)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自制教具相关文献研究的情况 |
2.2 利用“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的现状 |
2.3 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开展的困难与解决对策研究 |
第三章 自制教具研究基础 |
3.1 自制教具 |
3.1.1 概念界定 |
3.1.2 自制教具的特点 |
3.1.3 自制教具的作用与意义 |
3.2 自制教具的理论依据 |
3.2.1 建构主义理论 |
3.2.2 “从做中学”理论 |
3.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 《课标》要求 |
第四章 自制教具的制作与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方法 |
4.2 问卷调查 |
4.2.1 “自制教具及物理实验”问卷调查 |
4.2.2 “实验教学方法和观念认知”问卷调查 |
4.3 教师访谈 |
4.3.1 问题编制与实施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4.4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 |
5.1 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策略 |
5.1.1 制作策略 |
5.1.2 应用策略 |
5.2 高中物理电磁学内容体系分析 |
5.3 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案例 |
5.3.1 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 |
5.3.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演示仪 |
5.3.3 楞次定律演示仪 |
5.3.4 电磁阻尼演示仪 |
5.3.5 传感器演示仪 |
第六章 “电磁阻尼演示器”教学实践 |
6.1 教学实践 |
6.2 应用效果分析 |
6.2.1 学生课堂表现 |
6.2.2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6.2.3 学生动手能力 |
6.2.4 反思与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自制教具及物理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教学方法和观念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电磁阻尼》片段教学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
2 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总结 |
3 理论准备 |
3.1 核心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4 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 |
4.1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 |
4.2 内涵 |
4.3 设计原则 |
4.4 设计步骤 |
5 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示例 |
5.1 “互感和自感”的实验组设计 |
5.2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验组设计 |
6 验证可行性的实践研究 |
6.1 实践研究设计 |
6.2 教学实践过程 |
6.3 实践分析——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
6.4 实践分析——对课堂的评价 |
6.5 实践研究结论 |
7 研究结论、教学建议及研究中的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建议 |
7.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复习课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PBL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PBL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复习教学的理论及特点 |
2.1.1 复习教学的理论 |
2.1.2 复习课的特点分析 |
2.2 PBL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特点 |
2.2.1 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2 PBL的特点分析 |
2.3 PBL教学模式的要素 |
2.3.1 问题的选择与设计 |
2.3.2 教师的角色定位及作用 |
2.4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 |
2.4.1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必要性 |
2.4.2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流程 |
第三章 初中物理复习课现状调查 |
3.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 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2 访谈结果分析 |
3.2.3 复习课课堂教学观察样本的选取 |
3.2.4 课堂观察框架的建立 |
3.2.5 观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
4.1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原则 |
4.1.1 主体性原则 |
4.1.2 针对性原则 |
4.1.3 系统性原则 |
4.1.4 全面发展性原则 |
4.2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策略 |
4.2.1 课前准备策略 |
4.2.1.1 动态、详细的了解学生情况 |
4.2.1.2 选择适合PBL教学模式的复习内容 |
4.2.1.3 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
4.2.1.4 设置有效的问题 |
4.2.1.5 积累、选取学习素材 |
4.2.2 课堂交互活动策略 |
4.2.2.1 教师引导技巧 |
4.2.2.2 建立学习共同体 |
4.2.3 课后评价策略 |
4.2.3.1 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中学生的被动地位 |
4.2.3.2 发挥评价的发展、激励作用 |
4.3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以“电路初探”为例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问题探究活动单 |
致谢 |
(5)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实施路径 |
1.4 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章 科学交流用于提高科学推理能力的理论探讨 |
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推理 |
2.2 科学推理能力 |
2.2.1 科学推理能力及其内涵 |
2.2.2 科学推理能力的分类 |
2.2.3 科学推理能力有关研究的综述 |
2.3 科学交流 |
2.3.1 科学交流的界定 |
2.3.2 科学交流的形式 |
2.3.3 有关科学交流研究现状的综述 |
2.4 能力结构理论 |
第3章 JL中学高二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水平的调查分析与启示 |
3.1 调查的设计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3.2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 |
3.2.1 选择题调查实施与结果 |
3.2.2 计算题调查实施与结果 |
3.3 结果分析与启示 |
3.3.1 调查可靠性分析 |
3.3.2 结论与启示 |
第4章 科学交流用于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探讨与初步实践 |
4.1 科学交流应用于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形式和原则探讨 |
4.1.1 科学交流形式的选取 |
4.1.2 应用科学交流的原则探讨 |
4.2 科学交流用于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初步实践与案例分析 |
4.2.1 初步实践概述 |
4.2.2 案例1——《互感与自感》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4.2.3 案例2——《交变电流》教学设计 |
4.2.4 初步实践的评价与反思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 |
附录A 高二年级十月联合学情调研 |
附录B 期中调研测试卷的计算题第18题原文及解答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以高中电磁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教学策略 |
1.2 核心素养 |
1.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1.4 “双基”、“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背景 |
2.2 研究的现状 |
2.3 研究的意义 |
2.4 研究的内容 |
2.5 研究的方法 |
第3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教学概述 |
3.1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
3.2 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 |
3.3 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3.4 昆明市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章 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策略 |
4.1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
4.2 创设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情境 |
4.3 挖掘和显化科学思维方法 |
4.4 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
4.5 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
4.6 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
第5章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案例 |
5.1 案例一: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
5.2 案例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第6章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实践 |
6.1 实验设计 |
6.2 实验数据分析 |
6.3 实验结论 |
第7章 研究的结果与反思 |
7.1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7.3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2 演示实验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演示实验的定义 |
2.2 演示实验的分类 |
2.2.1 物理演示实验目的及对思维能力要求的角度 |
2.2.2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 |
2.3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2.3.1 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
2.3.2 提供感性认识素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及规律 |
2.3.3 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2.3.4 展现严谨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
3 《电磁感应》的教学研究 |
3.1 《划时代的发现》的教学分析 |
3.1.1 教学内容分析 |
3.1.2 教学目标 |
3.1.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1.4 教学思路 |
3.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分析 |
3.2.1 教学内容分析 |
3.2.2 教学目标 |
3.2.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2.4 教学思路 |
3.3 《楞次定律》的教学分析 |
3.3.1 教学内容分析 |
3.3.2 教学目标 |
3.3.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3.4 教学思路 |
3.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分析 |
3.4.1 教学内容分析 |
3.4.2 教学目标 |
3.4.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4.4 教学思路 |
3.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教学分析 |
3.5.1 教学内容分析 |
3.5.2 教学目标 |
3.5.3 教学重难点 |
3.5.4 教学思路 |
3.6 《互感和自感》的教学分析 |
3.6.1 教学内容分析 |
3.6.2 教学目标 |
3.6.3 教学重难点 |
3.6.4 教学思路 |
3.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分析 |
3.7.1 教学内容分析 |
3.7.2 教学目标 |
3.7.3 教学重难点 |
3.7.4 教学思路 |
4 《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展开 |
4.1 选取有效的实验器材 |
4.1.1 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器材 |
4.1.2 改进和自制实验器材 |
4.2 设计合理有效的演示实验 |
4.2.1 简便性原则 |
4.2.2 目的性原则 |
4.2.3 直观性原则 |
4.2.4 科学性原则 |
4.2.5 趣味性原则 |
4.2.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4.3 选择有效的演示实验呈现方式 |
4.3.1 实物演示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
4.3.2 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
4.4 确保演示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
4.4.1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
4.4.2 演示规范,语言准确 |
4.4.3 注意启发引导学生 |
5 关于《电磁感应》演示实验的教学实例 |
5.1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实例 |
5.1.1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
5.1.2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
5.1.3 拓展延伸,巩固旧知 |
5.2 《楞次定律》的教学实例 |
5.2.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5.2.2 学生实验,初步探究 |
5.2.3 自制教具,创新实验 |
5.2.4 揭秘环节,前后呼应 |
5.2.5 逐层深入,突破难点 |
5.2.6 总结方法应用提高 |
5.3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实例 |
5.3.1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
5.3.2 自制教具,讲述涡流 |
5.3.3 涡流的热效应 |
5.3.4 涡流的磁效应 |
5.3.5 涡流的机械效应——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题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核心素养概念简介及物理习题对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
2.1 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
2.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
2.3 物理习题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
2.3.1 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
2.3.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2.3.3 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 |
2.3.4 促进学生社会参与 |
2.3.5 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 |
第3章 习题中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
3.1 习题中体现“物理观念”的现状分析 |
3.2 习题中体现“科学思维”的现状分析 |
3.3 习题中体现“科学探究”的现状分析 |
3.4 习题中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现状分析 |
3.5 习题中综合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
第4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题编制原则与方法 |
4.1 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习题编制原则 |
4.1.1 在习题中贯穿“物理观念” |
4.1.2 在解题中启发“科学思维” |
4.1.3 在分析中引导“科学探究” |
4.1.4 在题目中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 |
4.2 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习题编制方法 |
4.2.1 用演绎法、变换条件法培养物理观念 |
4.2.2 用模型法构造科学思维 |
4.2.3 用实验改进法深化科学探究 |
4.2.4 用倒推法打造科学态度与责任 |
4.2.5 用问答法编制论述题 |
第5章 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编制的高中物理习题举例 |
5.1 体现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选择题 |
5.1.1 单项选择题 |
5.1.2 多项选择题 |
5.2 集中体现科学探究的实验类填空题 |
5.2.1 力学类实验题 |
5.2.2 电学类实验题 |
5.3 发散思维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解答题 |
5.3.1 综合“等效思想”的解答题 |
5.3.2 侧重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解答题 |
5.3.3 结合几何知识的解答题 |
5.4 综合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题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9)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2.1 基于智能手机设计物理实验的理论基础 |
2.1.1 戴尔经验之塔学习理论 |
2.1.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2.3 Phyphox软件介绍 |
第3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设计策略 |
3.1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设计原则 |
3.1.1 适用性 |
3.1.2 创新性 |
3.1.3 可重复性 |
3.1.4 直观性 |
3.2 基于智能手机设计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原则 |
3.2.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3.2.2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3.2.3 联系生活与社会实践 |
第4章 智能手机应用于物理实验中的案例设计 |
4.1 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实验案例设计 |
4.1.1 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
4.1.2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测重力加速度 |
4.1.3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 |
4.2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实验案例设计 |
4.2.1 压力传感的原理与应用 |
4.2.2 基于压力传感器验证楞次定律 |
4.3 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实验案例设计 |
4.3.1 声音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
4.3.2 基于声音传感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
5.1《牛顿第二定律中的瞬时性问题》教学设计 |
5.2《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
5.3 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6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设计 |
6.1 课外物理实验探究的作用与意义 |
6.2 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举例 |
6.2.1 基于声音传感器的探究活动 |
6.2.2 基于气压测量仪的探究活动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内容及特色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概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的内涵 |
1.物理实验 |
2.物理实验教学 |
3.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
4.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
5.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二)支架式教学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支架式教学理论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研究 |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 |
1.直观性原则 |
2.发展性和差异性原则 |
3.探究性和启发性原则 |
4.时代性和生活化原则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
1.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程序 |
2.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 |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准备 |
1.实验课程的选择 |
2.巧妙设计实验记录单 |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设计 |
1.实验案例——“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
2.实验案例——“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
3.实验案例——“探究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 |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一)小范围实践 |
1.研究对象 |
2.教师反馈 |
3.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4.学生成绩分析 |
(二)较大范围实践 |
1.研究对象 |
2.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3.学生成绩分析 |
4.实践研究的分析结果 |
五、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效引导 |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明确教师定位 |
2.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二)立足教材,创新实验 |
1.创新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
2.深度挖掘教材,利用先进技术创新实验 |
(三)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 |
1.巧用实验记录单,精心设置学生分组实验 |
2.合理分配小组组员,释放学生潜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发光二极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廖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D]. 王芳.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培养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组设计与可行性研究[D]. 白帆.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4]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应用策略研究[D]. 张成姣. 苏州大学, 2020(02)
- [5]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初探[D]. 邹京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以高中电磁学实验为例[D]. 符峤山. 西南大学, 2020(01)
- [7]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 罗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题编制研究[D]. 李兴春.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D]. 赖桂琴.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电磁感应部分为例[D]. 王茵. 鞍山师范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