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三峡工程大事年表(论文文献综述)
包晓涵[1](2021)在《姚雪垠旧体诗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
李亮[2](2020)在《1958年成都会议与会人员考》文中指出1958年3月9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西郊金牛坝的金牛宾馆召开工作会议,即成都会议。成都会议是这一年极具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但究竟哪些人与会1958年成都会议,迄今为止说法不一。根据目前所见资料考证,汪锋、彭真未参加成都会议,李先念、彭德怀、廖鲁言、吴冷西、李锐、高峰、李大章都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应该是39人。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3](2020)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灾难的重要保证》文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苦难、百折不挠、充满智慧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历史上记载的不同规模的灾害可谓无岁不有,仅《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辑录1840年以前的瘟疫就有826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
黄一平[4](2020)在《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虎[5](2020)在《隐藏于乡土中国背后的真实 ——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纪录片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改革40周年,首次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三农”问题进一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题材纪录片,作为反映“三农”问题重要媒介手段,在记录农业发展,农村变革,农民心灵嬗变的过程中,是从未缺席的。纵观农村题材纪录片研究,相关学者已从叙事、传播和形象等视角予以考察和分析,这些都是成立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为进一步拓宽农村题材纪录片的研究领域,笔者试图引入话语分析,尝试从话语层面去考察农村题材纪录片创作,因为话语切入更容易展开,它涵盖的面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抓住了话语,也就等于牵住了创作的“牛鼻子”。纵观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历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部纪录片《到农村去》的播出,到新世纪以来,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的热播。农村题材纪录片,在紧跟时代步伐,烛照社会现实中,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悄然崛起,逐步汇聚成政治化、个人化、乡土化等三种主要话语形态。这三种话语,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融合,在整合中共同推动着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论文主要以话语分析、叙事学、文化学等理论为支撑,着重对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纪录片中政治化、个人化、乡土化的创作历程、发展困境和现实路径予以分析,探究其话语背后逻辑与话语变化内在、外在的因素,并对如何才能在各个话语形态中,更好地实现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出有效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思考。论文主体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政治化:对农村发展的主流关注。政治化农村题材纪录片,主要以“党和国家”的视角,去考察农村发展变迁和农民生存境遇的创作,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化和灌输的作用。论文主要从政治化发展概况、话语特征和话语建构之思三个层面予以探讨。叙述者主要建构了官方主导下倡导者形象,在宏大政治变革语境下来言说的,主要采用了“形象化政论”为主的创作模式。旨在为后期纪录片创作提供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第二部分,个人化:对农民生存的人文关怀。个人化农村题材纪录片,主要以个人的生存、自由和解放为核心,去关注农民个体的生存境遇,流露出浓厚地“人文关怀”精神。论文主要从个人化创作历程、话语特征和话语建构之思三个层面予以考察。叙述者主要建构了主体消隐下隐蔽者形象,在转型变革人文关怀语境下来诉说的,主要采用了“直接电影”为主的创作模式。旨在为后期纪录片创作提供出启示思考。第三部分,乡土化:对农村文化的当代开掘。乡土化农村题材纪录片,主要以传统文化视角,致力于乡村文化背后的传统意识和民主文化心理的挖掘。把乡村文化视为一种资源,为乡村文化未来建设提供了N种方案,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之钙,更是抵御经济全球化风险的有效措施。论文主要从话语创作历程、话语建构现状、话语建构之思,三个层面展开探讨,叙述者主要建构了柔性文化下的问道者形象,在乡土文化的“乡愁”语境下来言说的,主要采用了“展示+陈述”为主的创作模式。对乡土化农村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探讨,旨在为后期纪录片创作提供启示思考。
王云飞[6](2020)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我国的一张“金色名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实物见证,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滋养土壤,也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素材,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最好根基。文物类的出版物能够传播文物知识,起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展示大国文明形象的积极作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物出版社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国家文物局的直属出版单位,是中国唯一一家文物考古类的专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以抢救、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为己任,服务于我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和科学发展。文物出版社建社6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高”“新”“精”的特色出版理念,推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其间共出版文化、文物考古类图书约8000种,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图书大奖,树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典范。我国实行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文物出版社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在坚持自身价值追求的同时,树立了权威的品牌形象,获得了业界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文物出版社的发展历程、为我国文物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其出版理念和对作者资源的维系等方面,结合文物出版社的重点出版图书案例,结合开卷公司的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研究文物出版社的出版特色,以期对文物类出版物、文物出版社和一些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李杰[7](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提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陈世军[8](2020)在《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让5530万现行标准下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异地搬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改委《全国“十三五”异地搬迁扶贫规划》,计划搬迁涉及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400个县(市、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81万人,非贫困户647万人,以上两项共计1628万人,相当于十几个三峡移民的搬迁总量,搬迁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形成约4万个精准扶贫移民社区。精准扶贫移民社区的特点是移民收入为全国最低、人员构成复杂、相互之间不熟识、信任半径小。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移民需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可能因人际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心理、民族风俗习惯等社会适应性问题引发各类摩擦和矛盾,经济和发展困境等因素也可能成为犯罪的诱因,如处理不好会出现社会治安问题甚至不利于稳定发展的局面。按照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步走的计划,搬迁后如何保障移民社区保持良好的治安环境以便后续的各项扶持计划有序开展,成为各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各相关职能部门所面对的新问题。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集中安置于市区和小城镇的移民面临的治安问题,从移民、社会、政府三个层面寻找原因,借鉴中外移民社区治安防控经验,在如何保障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如何保障移民群体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一些探讨,希冀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各职能部门、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移民自身共同解决移民社区治安防控问题,使新时期一千多万的精准扶贫移民生产生活稳定有序,逐步脱贫走向富裕。
庞琳[9](2020)在《知行合一:汉学家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及其践行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孟旦(Donald J.Munro,1931—)是美国着名汉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密西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哲学系荣休教授、“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其成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人性研究三部曲”:《早期中国“人”的观念》(1969)、《中国当代人性论》(1977)、《人性形象:一位宋人的肖像》(1988)、《20世纪中国的帝国求索模式》(1996)、《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2005)、《应用伦理学:私人和公共选择中的实际指导原则》(2008)等。本论文《知行合一:汉学家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及其践行模式》旨在梳理孟旦的汉学研究之路、研究成果、研究范式及其贡献,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汉学(中国学)、新儒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为思考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来自汉学家的他者视角。本文以孟旦一生的中国哲学研究成果为主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译介与总结:第一章“美国儒者孟旦的汉学之路”,主要从家庭、教育、留学、教学、汉学研究及其成果等几个方面介绍孟旦的汉学历程。第二章“前期汉学的中国人性研究三部曲”,讨论了《早期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当代人性观》、《人性形象:一位宋人的肖像》三本书,总结孟旦提出的自然平等观、人的可塑性、结构性形象等观点及其研究方法与贡献。第三章“后期汉学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与践行”,讨论了《20世纪中国的帝国求索模式》、《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三本书。根据心灵簇、人的可塑性的基础上,应用进化生物学、进化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整体思维及一种中国政治认识论--帝国式求索模式、双层效益主义、实际可行的新伦理学等观点。第四章“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特点与创新”,总结他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与特点,如在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原典的历史进路、中西比较的进路、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进路;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发明使用诸多新的哲学术语、趋于中国中心的移情方法、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社区实践。最后,本文还考察了孟旦与现代新儒学的深厚渊源及其推崇的儒家哲学立场,等等。概而言之,孟旦的儒学研究,以孟子的“四端之说”人性论为基础,进行了对美国儒学的建设工作,期间创建了哲学概念和方法,提出了结构性形象(隐喻)、移情、心灵簇、整体主义、帝国式求索模式、双层效益主义、价值与事实关涉等术语,用以阐释中国文化基因中的人性论和伦理观,并在自己的写作、教育、社区建设与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践行儒家理念和新伦理原则,把杜威式的实用主义与唐君毅式的知行合一统摄于一身,不进行道德说教(morality theorizing)而是践行道德(morality performing),活出了中西互鉴、东西合璧的现代儒者风范。他和许多儒学学者们一道,正致力于建设美国儒家体系。
林丰[10](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长江三峡工程大事年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峡工程大事年表(论文提纲范文)
(2)1958年成都会议与会人员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汪锋、彭真未参加成都会议 |
1.汪锋未参加成都会议。 |
2.彭真未参加成都会议。 |
二、李先念、彭德怀、廖鲁言、吴冷西都曾与会 |
1.李先念与会。 |
2.彭德怀与会。 |
3.廖鲁言与会。 |
4.吴冷西与会。 |
三、李锐、高峰、李大章参加成都会议 |
1.李锐参加成都会议。 |
2.高峰参加成都会议。 |
3.李大章参加成都会议。 |
(3)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灾难的重要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对重大灾难和挑战,首要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制度优势 |
(一)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 |
(二)部队闻令而动,冲在救援最前线 |
(三)党员模范带头,形成坚强战斗堡垒 |
二、应对重大灾难和挑战,核心在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制度优势 |
(一)统筹人力资源,广泛参与救援 |
(二)统筹财政资源,合理调度资金 |
(三)统筹物质资源,保障灾民生活 |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中国奇迹 |
三、应对重大灾难和挑战,关键在于坚持科学施策,充分发挥综合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的科技制度优势 |
(一)遵循科学规律,注重精准施策 |
(二)依靠先进科技,开展灾荒救治 |
(三)发挥科学家作用,组织科研攻关 |
四、应对重大灾难和挑战,根本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制度优势 |
(一)为了人民,坚守初心使命 |
(二)依靠人民,发挥主体作用 |
(三)动员人民,汇集磅礴力量 |
五、应对重大灾难和挑战,重点在于坚持依法防治,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优势 |
(一)规范信息上报,加强舆论引导 |
(二)运用法治方式,提升应急管理 |
(三)依法救助管理,提高防灾能力 |
(5)隐藏于乡土中国背后的真实 ——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纪录片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农村题材纪录片的研究 |
2.关于纪录片话语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1.创作价值 |
2.理论价值 |
一、政治化:对农村发展的主流关注 |
(一)政治化创作的概况 |
(二)政治化话语的特征 |
1.叙述者形象:官方话语的倡导者 |
2.叙述语境:宏大背景下的政治变革 |
3.叙述方式:“形象化政论”为主的创作模式 |
(三)政治化建构之思 |
二、个人化:对农民生存的人文关怀 |
(一)个人化创作的历程 |
(二)个人化话语的特征 |
1.叙述者形象:崇尚自我的思考者 |
2.叙述语境:转型变革下的人文关怀 |
2.叙述方式:“直接电影”为主的创作模式 |
(三)个人化建构之思 |
三、乡土化:对农村文化的当代开掘 |
(一)乡土化创作的历程 |
(二)乡土化话语的特征 |
1.叙述者形象:传统文化的问道者 |
2.叙述语境:多元交融下的乡愁文化 |
3.叙述方式:“展示+讲述”为主的创作模式 |
(三)乡土化建构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农村题材纪录片编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文物事业及文物出版社概述 |
2.1 我国文物事业概述 |
2.1.1 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2 文物事业的重要性 |
2.1.3 文物出版的价值与职责 |
2.2 文物出版社概述 |
2.2.1 文物出版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2 文物出版社的市场定位 |
2.2.3 文物出版社的专业影响力 |
2.2.4 文物出版社的产品结构 |
第三章 文物出版社编辑特色 |
3.1 “高”“精”“新”的出版理念 |
3.1.1 对社会效益的坚守意识 |
3.1.2 为文物考古事业和科学发展的服务意识 |
3.2 “专”“特”“精”的编辑特色 |
3.2.1 选题和编辑工作的精品追求 |
3.2.2 文物考古为核心的专业责任 |
3.2.3 结合国家文物工作的正确导向 |
3.2.4 推广文物普及读物的传承认识 |
3.3 “融”“新”“精”的装帧印制特色 |
3.3.1 珂罗版工艺的传承 |
3.3.2 “龙鳞装”到“经龙装”的创造 |
3.3.3 文物复制技术的运用 |
第四章 文物出版社发行特色 |
4.1 实行片区化管理 |
4.2 开设北京博文书社 |
4.3 以数字技术带动产品开发 |
4.4 以交流合作弘扬中华文化 |
第五章 文物出版社作者资源积累 |
5.1 依靠权威文博专家 |
5.1.1 考古师者宿白 |
5.1.2 书法大家启功 |
5.1.3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
5.2 扶助优秀青年学者 |
5.2.1 创办《考古新视野》系列丛书 |
5.2.2 推出“青年学人”出版扶助计划 |
第六章 文物出版社重点图书案例分析 |
6.1 彰显专业地位——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系列丛书 |
6.2 弘扬中华文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系列丛书 |
6.3 带动学术发展——中国石窟系列丛书 |
6.4 精品满足读者——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 |
第七章 文物出版社发展策略 |
7.1 保持和提升专业优势 |
7.2 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图书的单品种效益 |
7.3 创新出版业态,丰富传播手段 |
7.4 树立文物信息资源的版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8)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精准扶贫移民政策的提出和基本情况 |
1.1.2 西南小县城的大移民 |
1.1.3 蔬菜“被偷”案例的解读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移民社区治安防控研究 |
1.3.1 国内移民社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治安防控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社区治安防控研究现状 |
1.4 国外社区犯罪预防研究现状 |
2 主要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概念 |
2.1.1 精准扶贫 |
2.1.2 移民 |
2.1.3 社区 |
2.1.4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 |
2.2 移民社区治安防控概念 |
2.2.1 治安 |
2.2.2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 |
2.3 社区治安防控基础理论 |
2.3.1 社会转型理论 |
2.3.2 社会控制理论 |
2.3.3 社区警务理论 |
2.3.4 CPTED理论 |
3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面临的治安问题 |
3.1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矛盾纠纷 |
3.1.1 移民社区的邻里矛盾纠纷 |
3.1.2 移民社区和周边居民的矛盾纠纷 |
3.1.3 原搬出地生产资料遗留的纠纷 |
3.2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犯罪问题 |
3.2.1 社区外界针对移民社区的犯罪案件 |
3.2.2 移民的经济犯罪问题 |
3.2.3 移民发展困境引发的犯罪问题 |
3.3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社会稳定类事件 |
3.3.1 移民群体性事件 |
3.3.2 移民上访闹访类事件 |
3.4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少数民族杂居引起的不稳定因素 |
3.4.1 移民社区内民族风俗相异引起的矛盾纠纷 |
3.4.2 移民民族宗教信仰问题引起的治安隐患 |
3.4.3 移民入城务工引发的涉民族因素的纠纷 |
4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问题原因分析 |
4.1 精准扶贫移民群体的原因 |
4.1.1 移民的社会适应性 |
4.1.2 移民治安防范方式的偏差 |
4.1.3 移民群体的特殊心理 |
4.2 社会的原因 |
4.2.1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混乱 |
4.2.2 区域发展差距造成就业岗位提供不均衡 |
4.2.3 社区治安防范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
4.3 政府的原因 |
4.3.1 移民社区诉求机制不畅通 |
4.3.2 移民社区组织化调控力度减弱 |
4.3.3 移民社区警务工作弱化 |
4.3.4 移民配套政策不尽合理 |
5 中外移民治安问题和治安防控经验 |
5.1 中国古代发展型移民的社会治安问题 |
5.1.1 明朝荆襄地区流民问题 |
5.1.2 清台湾移民之间和移民与土着民族之间的械斗 |
5.1.3 清“土客”之争与太平天国 |
5.2 新中国大型移民的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问题 |
5.2.1 三峡工程移民社区和宁夏生态移民社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
5.2.2 三峡工程移民社区和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暴露的治安问题 |
5.3 当代国外“贫民窟”问题 |
5.3.1 美国贫民窟 |
5.3.2 拉美贫民窟 |
5.3.3 印度贫民窟 |
5.4 古代中国移民治安防控经验 |
5.4.1 设立移民管辖政府建立治安维护机构 |
5.4.2 基层治安自制 |
5.4.3 特殊移民地区治安防控政策 |
5.5 三峡工程移民社区和宁夏生态移民社区维稳与治安防控经验总结 |
5.5.1 维护移民群体稳定经验 |
5.5.2 移民社区治安防控经验 |
5.6 国外贫民窟治安防控经验总结 |
5.6.1 宏观层面的政府对策 |
5.6.2 微观的各方广泛合作维护社区治安 |
5.6.3 警察部门软硬兼施的治安政策 |
6 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对策的思考 |
6.1 培育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范功能 |
6.1.1 发挥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组织化调控功能 |
6.1.2 警社协作排查解决矛盾纠纷 |
6.1.3 科学设计和利用社区空间预防犯罪 |
6.1.4 培养移民社区移民的安全意识 |
6.2 建立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有效运行机制 |
6.2.1 建立移民政策配套完善机制 |
6.2.2 建立联席办公解决涉民族因素矛盾机制 |
6.2.3 长期协同打击整治犯罪机制 |
6.2.4 情报收集分析研判机制 |
6.2.5 完善移民社区警务考核机制 |
6.3 强化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网 |
6.3.1 移民社区警民合作网 |
6.3.2 移民社区巡逻防控网 |
6.3.3 移民社区视频监控安防网 |
6.3.4 移民社区舆情监测网 |
6.3.5 移民社区人口管控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知行合一:汉学家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及其践行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孟旦汉学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意义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美国儒者孟旦的汉学之路 |
第一节 家学渊深:父母熏陶与“四端之爱” |
第二节 大学探索:中文沈老师、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 |
第三节 海军经历:由冯友兰结缘中国哲学 |
第四节 步入哥大:师从汉学家狄百瑞 |
第五节 台港游学:师从大儒刘毓鋆、唐君毅 |
第六节 立足密大:教学与汉学研究之硕果 |
一、孟旦与密西根大学的多元化中国研究形成“文化圈” |
二、孟旦与“乒乓外交”和“教育访团” |
第二章 前期的中国人性观研究 |
第一节 自然平等观:《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
一、关于“中国的自然平等观” |
二、中国人性观的“八重视” |
三、中西人性论之间的张力 |
第二节 人的可塑性:《中国当代人性观》 |
一、中国现代人性观诸面相 |
二、中国人的“知—感”心灵簇 |
三、“人之可塑性”与“新人” |
第三节 结构性形象:《人性形象:一个宋人的肖像》 |
一、“结构性形象”的内涵与功能 |
二、“结构性形象”的运用方法 |
三、“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四、“利他主义的慈善” |
第四节 孟旦的中国人性研究的方法与贡献 |
第三章 后期汉学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与践行 |
第一节 整体思维:《20世纪中国的帝国式求索模式》 |
一、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
三、中国的帝国式求索模式 |
第二节 效法榜样:《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 |
一、“描述性的平等观” |
二、“心灵簇” |
三、后天培养与“效法榜样” |
四、一种证明伦理规则的现代方式:进化生物学 |
五、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全球社会” |
第三节 实际可行的伦理准则:《应用伦理学》 |
一、理论基础 |
一)、标准和准则:五种道德直觉的进化论基础 |
二)、“双层效益主义”的选择机制 |
二、“互惠”的环境治理方案 |
三、切实可行的伦理指导原则 |
四、“寻求中国伦理与法律的一致性” |
第四节 孟旦的新伦理学的践行与影响 |
第四章 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与创新 |
第一节 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 |
一、以文化人类学的历史进路 |
二、从历史的进路研究中国哲学 |
三、用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哲学 |
四、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 |
五、进化心理学以及进化认知学的方法 |
第二节 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创新 |
一、发明、使用新的哲学范畴 |
二、趋近中国中心的移情方法 |
三、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社区实践 |
第三节 美国儒者孟旦的生命境界 |
一、作为新儒家的孟旦与中美新儒家 |
二、区分“儒家哲学”与“国家儒术” |
三、孟旦对“儒学”与“国学”的愿景 |
结论 |
附录一 孟旦生平年表 |
附录二 汉学家孟旦教授访谈 |
附录三 孟旦论文中译文 |
附录四 孟旦主要学术成果 |
一、发表的着作 |
二、发表的文章 |
附录五 孟旦关键术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庞琳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二)着作 |
(三)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长江三峡工程大事年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姚雪垠旧体诗创作论[D]. 包晓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1958年成都会议与会人员考[J]. 李亮.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04)
- [3]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战胜一切灾难的重要保证[J].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党史文苑, 2020(07)
- [4]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D]. 黄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隐藏于乡土中国背后的真实 ——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纪录片话语研究[D]. 张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D]. 王云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精准扶贫移民社区治安防控问题研究[D]. 陈世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9]知行合一:汉学家孟旦的中国哲学研究及其践行模式[D]. 庞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10]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