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普作品编译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冷冰冰[1](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冷冰冰[2](2017)在《编译策略在科普杂志翻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科普杂志是科普战线的轻骑兵,本文以Sci Am杂志的两个中文版《科学人》和《环球科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使用编译实现寓趣、求近、通俗化等多种现代科普传意目的,从而凸显编译对于科普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
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3](2007)在《《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文中研究说明
于鹏飞,侯存治[4](1987)在《科普作品编译浅析》文中认为 近年来,科普译作中采用编译形式很为常见。从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形式方兴未艾,与日俱增,这绝非偶然。首先,是因为编译这种形式有着其不可取代的长处,应该唤起科普界的注意,从应有的角度上加以探索,充分发挥这种形式的优越性。一、便于去芜存精,符合国情国外科普作品(除纯技术性的之外),尤其是利学文艺作品,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陈玉海[5](2012)在《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文中指出通过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更需通过科普来增强本国科技实力和提升民众科技素养。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科普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科学性偏离和人文性缺失的问题。本论文以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度特性为研究对象,主体内容包括五部分:首先,界定了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科普科学性是指在遵循科学的特征、表达科学特性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职业科学的真理性、客观性以适应大众接受能力的通俗性、易理解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为大众所掌握。科普人文性是指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增进人类的福祉,关注以人为科普活动的主体,通过易于公众理解和互动的形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其次,梳理了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历史演进。其历史演进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普的起源阶段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天然统一的特性:第二阶段,19世纪世纪伴随近代科学的职业化,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显现出分离、偏离、错误、颠倒等复杂的关系;第三阶段,20世纪上半叶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呈现统一的复归趋势。第三,对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表征方式、相互关系加以理论阐释。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体现为:在目的与手段统一维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维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系在科普系统中的互动性影响体现为冲突与协同两种方式。第四,从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特性维度对我国科普实践进行现实考量,我国科普实践成就与问题并存。我国科普成就体现在三方面:科普科学性不断增强、科普人文性不断深化、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同生共荣。我国科普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科学性背离、人文性缺失、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错位。第五,基于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特性追问我国科普实践问题根源并探寻对策。对我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根源的挖掘从两方面展开:科普系统内部原因和科普系统环境条件原因。解决我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对策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调动多元科普主体积极性;强化科普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开展以受众为核心的科普。本研究对于丰富科普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科普实践。
陈竞宇[6](2019)在《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茅盾1从译介外国文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从1917年到1949年,茅盾翻译了30个国家的200余篇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评论、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学视野,实践了他“取精用宏”的文学建设主张。他的译介工作,是为建设新文学服务的。本研究在考察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时,没有单纯将茅盾作为一个翻译家来研究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风格、对原文的忠实程度、或者他的译作的影响和接受等,而是从他的译介思想入手,将他的翻译工作与新文学建设者、文学刊物主编、文化界领导人的身份联系起来,综合研究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依照此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先大致梳理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概况。这一简单的梳理显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作品的译介,还有文艺理论的译介;他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与他主编《小说月报》、《文学》和《译文》等刊物有密切的关系;他译介的重点是俄苏文学和小民族文学;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社会改造、新文学建设有密切关系,他结合自己的翻译体会,提出了有关重译、复译、翻译标准等问题的重要观点等。接下来,本研究就与茅盾译介外国文学有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具体说来,茅盾在提倡外国文学译介时,有非常鲜明的流派意识和清晰的规划,以流派选择指导具体的翻译选材,因此第二章将依次梳理他对外国文艺流派——新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事实上,茅盾译介的西方新浪漫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流派与日本文坛有密切关系。茅盾在介绍外国文艺理论时从不全盘照搬外国文艺思潮,而是依据他判定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目标对外国文艺理论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在译介途径上,茅盾译介的国别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掌握的唯一外语——英语展开的,除少量英语文学外的所有外国文学译介,均以英语为中介语。英语中介既助力茅盾扩大世界文学视野,成为其大量译介外国文学的桥梁,也使他的译介带有英语世界种种印迹,如对象的选择和语言表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这一部分将在第三章讨论。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高产时期是他主编二三十年代几本主要刊物的时期,建国后,他虽然没有再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但是他主编的《人民文学》、《译文》为新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的译介工作与刊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第四章将茅盾的译介活动与他主编刊物的经历结合起来讨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他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三位一体的文学建设理念的关系是第五章将要探讨的。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翻译之于茅盾的重要价值,并在坦陈本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刘佳佳[7](2015)在《民国初期儿童科普读物编译出版中的选择性顺应——以商务印书馆《常识谈话》为中心的考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我国首套儿童科普读物《常识谈话》为例,从文体顺应、民族文化顺应、语言和装帧设计顺应等方面归纳了编译者和出版者的编译、出版策略,简要评述了该套丛书对当下儿童科普读物编译、出版的启示意义。
赵孟[8](2020)在《新媒体动画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定制的《“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一文中明确指出,“实施科技传播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活力,大力推进新媒体、自媒体等基于移动互联的“互联网+科普”新技术、新形式的运用,拓展科学技术普及速度、广度、深度,满足社会、公众对生产、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迫切需求。”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动画短片不仅转变了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对受众的阅读模式也进行了革新,催生了新的产业,新媒体动画有巨大的潜力和研究价值。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就对科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全民化、科学化、常态化成为了科学知识传播的必由之路,科学知识在这里由“私有制”转化成了“公有制”,个人知识转化成为社会共享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动画可以带给科普知识怎样的机遇成为了亟待讨论的问题。本文由我国当代科普教育中新媒体动画的情况作为入手点,对新媒体动画的定义和新媒体动画与科普教育的结合进行讨论,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合作的基础这一观点。其二,结合美学的观点,探讨新媒体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其三,探讨在现实情况中,新媒体动画和科普教育二者之间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最后结合个人的毕业创作,从制作过程入手,通过理论加实践的的方式,不断反思个人在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剧本创作、人物和场景设计、技术实现三方面入手,论证推行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新媒体动画是有必要的。
张宏艺[9](2020)在《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后殖民理论在全球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能够看到殖民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文以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文化为分析样本,讨论殖民与疾病的议题。勾勒伪满洲国时期多种多样的疾病叙事,并将其放置于日本殖民语境中进行讨论,分析其背后的生产机制、话语意图、叙事伦理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影响等话题。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主体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殖民与疾病的关系,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每章集中分析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洲国文学中的一种疾病叙事,讨论这种疾病叙事在伪满洲国的话语建构和文学表现,呈现其背后的错综复杂的殖民关系。第一章讨论鸦片瘾叙事。伪满洲国的鸦片政策与殖民统治密切相关,以《故乡的家》《老妈子日记》两个作品为个案,分析伪满洲国的鸦片瘾叙事,从身体控制到政治控制。第二章讨论花柳病叙事。性病及其治疗成为殖民治理的一个侧面,通过对梅娘的小说《花柳病患者》以及伪满洲国报刊杂志中刊登的性病治疗广告,考察花柳病叙事背后的殖民逻辑。第三章讨论的是一种传染病——鼠疫叙事。现代卫生学知识传播背后也有殖民者的意图,以古丁的小说《新生》为个案,考察殖民地知识分子在接受现代卫生学知识的同时也陷入到了殖民者的逻辑圈套之中;分析伪满洲国报刊杂志中防毒防疫文章,考察现代医疗卫生学知识如何被殖民者利用为其统治正当性的借口。结语部分,从身体疾病叙事转向精神疾病叙事,分析神经衰弱症等精神疾病叙事,由此回归到本文的论题,揭示鸦片成瘾症、花柳病、鼠疫等伪满时期的诸种“脏病”成为一种隐喻,其背后是殖民统治的操纵。
石春让,李晶[10](2017)在《科普翻译对中国百年时代精神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科普翻译的百年史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普翻译确实对时代精神的构建发挥了顺应、推动、改进、引领、主导的作用。当今构建时代精神,仍然需要科普翻译来助力。为了更好地构建时代精神,人们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用更多样的翻译方法来译介各类体裁的科普文本,并通过多元的渠道将科技知识传播给大众。
二、科普作品编译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普作品编译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
2.2.2 研究成果匮乏 |
2.2.3 研究内容简述 |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4 小结 |
3.3 SciAm文本分析 |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
3.3.2 标题和导语 |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
5.2.1 社会评论家 |
5.2.2 科普教师 |
5.2.3 科技倡导者 |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
5.2.5 文学家 |
5.2.6 寓趣者 |
5.2.7 小结 |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
5.3.3 小结 |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
5.4.1 兴奋与惊讶 |
5.4.2 强调和召唤 |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
5.4.4 分析与小结 |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
6.1“模因”的内涵 |
6.2 编译目的模因 |
6.2.1 寓趣 |
6.2.2 求近 |
6.2.3 通俗化 |
6.2.4 开启对话 |
6.2.5 引导评价 |
6.2.6 政治守门 |
6.3 编译手段模因 |
6.3.1 译写 |
6.3.2 改译 |
6.3.3 改写 |
6.3.4 减译和删译 |
6.4 编译位置模因 |
6.4.1 段首:预设点 |
6.4.2 分散:传意焦点 |
6.4.3 段末:主题意义 |
6.5 积极修辞模因 |
6.5.1 摹声 |
6.5.2 拟人 |
6.5.3 映衬 |
6.5.4 譬喻 |
6.5.5 辞趣 |
6.5.6 仿拟 |
6.5.7 呼告 |
6.5.8 对偶 |
6.5.9 概数 |
6.5.10 设问 |
6.5.11 感叹 |
第七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编译策略在科普杂志翻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编译策略与科普翻译 |
2 编译在Sci Am杂志翻译中的运用 |
2.1 寓趣 |
2.2 求近 |
2.3 通俗化 |
2.4 开启对话 |
2.5 引导评价 |
2.6 政治守门 |
3 结语 |
(4)科普作品编译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便于去芜存精,符合国情 |
二、便于突出“短”“快”“精”,发挥轻骑作用。 |
三、便于普及 |
四、便于民族化 |
五、运用编译的一些问题 |
(5)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普的涵义理解 |
1.2.2 科普科学性涵义与我国科普科学性方面的问题 |
1.2.3 科普人文性涵义及目前科普人文性方面的相关讨论 |
1.2.4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内涵及其关系演进 |
2.1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普的涵义理解 |
2.1.2 科普科学性的涵义 |
2.1.3 科普人文性的界定 |
2.2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历史演变 |
2.2.1 科普起源上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天然统一 |
2.2.2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渐次分离 |
2.2.3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复归 |
第3章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理论阐释 |
3.1 科普科学性的表征方式 |
3.1.1 科普内容的“真理性”和“客观性” |
3.1.2 科普活动应符合科普受众的身心发展规律 |
3.1.3 科普活动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3.1.4 科普主体与科普受众具备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
3.2 科普人文性的表征方式 |
3.2.1 科普内容的人文性 |
3.2.2 科普表现形式“以人为本” |
3.3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
3.3.1 目的与手段意义上的辩证统一 |
3.3.2 内容与形式意义上的辩证统一 |
3.4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在科普中的互动影响 |
3.4.1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冲突 |
3.4.2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协同 |
第4章 当代中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现实考量 |
4.1 当代中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成就 |
4.1.1 科普科学性不断增强 |
4.1.2 科普人文性不断深化 |
4.1.3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同生共荣 |
4.2 当代中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问题 |
4.2.1 科普科学性的背离 |
4.2.2 科普人文性向度的缺失 |
4.2.3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错位 |
第5章 当代中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追问 |
5.1 当代中国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根源 |
5.1.1 科普系统内部原因分析 |
5.1.2 科普系统的环境条件根源 |
5.2 消解当代中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对策 |
5.2.1 调动多元科普主体的积极性 |
5.2.2 强化科普与科技的融合 |
5.2.3 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 |
5.2.4 开展以受众为核心的科普 |
第6章 结论 |
6.1 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历史演进具有阶段性特点 |
6.2 科学性与人文性是科普的内在属性 |
6.3 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 |
6.4 以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考量我国科普实践,成就与问题并存 |
6.5 基于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探寻解决当代中国科普实践问题之对策 |
6.6 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思考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6)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早期零星提及和旁涉 |
(二)建国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发展 |
(三)新世纪的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
(二)对翻译学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概述 |
一、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 |
二、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思想 |
第二章 茅盾对外国文艺理论的接受与改造 |
一、舶来自日本的“西方新浪漫主义” |
二、经由日本中转的法国自然主义 |
三、无产阶级文学观与英语中介 |
四、茅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 |
第三章 英语转译对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的影响 |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转译现象 |
二、20世纪之交英语国家翻译外国文学情况 |
三、英语转译对茅盾译介视野的扩展 |
四、英语转译与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 |
第四章 编辑事业与外国文学译介 |
一、《小说月报》与外国文学译介 |
二、意识形态影响和审查制度下的《文学》 |
三、第一本翻译专刊《译文》 |
四、建国后的《人民文学》和《译文》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
第五章 茅盾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其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理念 |
一、茅盾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三个概念的辩证统一 |
二、茅盾外国文学译介与其民族文学构想的关系 |
三、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篇目 |
附录二 茅盾有关翻译的论述文章 |
(7)民国初期儿童科普读物编译出版中的选择性顺应——以商务印书馆《常识谈话》为中心的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识谈话》编译出版中选择性顺应的缘起 |
二、《常识谈话》中的选择性顺应策略 |
1.文体顺应 |
2.民族文化顺应 |
3.语言和装帧设计顺应 |
三、《常识谈话》对当下儿童科普读物编译、出版的启示意义 |
四、结语 |
(8)新媒体动画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动画的概述与科普教育的结合 |
一、什么是新媒体动画 |
二、新媒体动画与科普教育 |
第二章 新媒体动画的审美特征 |
一、审美趣味的多元化 |
二、审美取向的世俗化 |
三、审美接受的娱乐化 |
四、审美对象的图像化 |
第三章 新媒体动画在科普教育的应用 |
一、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
二、深层次的传播范围 |
三、图形化的传播介质 |
四、平面化的传播风格 |
五、轻松化的传播语言 |
第四章 动画《高温》的设计实现 |
一、新媒体动画对情节设计的影响 |
二、新媒体动画对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的影响 |
三、新媒体动画与动画实现 |
四、新媒体动画《高温》的美学特征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毕业设计概述 |
毕业设计附图 |
(9)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殖民与疾病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鸦片烟雾缭绕的伪满洲国 |
第一节 鸦片与殖民统治 |
第二节 与大烟结冤缘的女性:《老妈子日记》《故乡的家》 |
第三节 小巷:收容鸦片和暗娼的污秽空间 |
第二章 令患者羞于言说的花柳病 |
第一节 从内部造成民众身体溃烂的花柳病 |
第二节 无奈的诊治:梅娘《花柳病患者》 |
第三节 期刊杂志中五花八门的花柳病广告 |
第三章 鼠疫的爆发与民众的被隔离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暴力”和“说服” |
第二节 启蒙色彩的演绎:古丁《新生》 |
第三节 科普文中防毒防疫的花式展演 |
结语 殖民与疾病: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伪满洲国疾病作品文本(不完全统计) |
(10)科普翻译对中国百年时代精神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代精神的界定与本质 |
(一) 时代精神的界定 |
(二) 时代精神的本质 |
1. 时代精神是一种集体意识 |
2. 时代精神是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 |
3. 时代精神是人们的主要追求 |
4. 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二、不同历史时期科普翻译对时代精神构建的功用 |
(一) 引领时代精神发展 |
(二) 改进时代精神发展 |
(三) 顺应时代精神发展 |
(四) 推动时代精神发展 |
(五) 主导时代精神发展 |
三、当下的时代精神构建对科普翻译要求 |
(一) 翻译多种体裁的科普文本 |
(二) 用多种方法翻译科普文本 |
(三) 用多元渠道传播科普文本 |
四、科普作品编译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2]编译策略在科普杂志翻译中的应用[J]. 冷冰冰. 中国科技翻译, 2017(04)
- [3]《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J]. 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03)
- [4]科普作品编译浅析[J]. 于鹏飞,侯存治. 外语教学, 1987(04)
- [5]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D]. 陈玉海. 东北大学, 2012(07)
- [6]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D]. 陈竞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民国初期儿童科普读物编译出版中的选择性顺应——以商务印书馆《常识谈话》为中心的考量[J]. 刘佳佳. 出版发行研究, 2015(09)
- [8]新媒体动画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实现[D]. 赵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D]. 张宏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科普翻译对中国百年时代精神的构建[J]. 石春让,李晶.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