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感负载宽带直流放大器(论文文献综述)
奚树菁[1](2015)在《UHF频段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利用电磁耦合完成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获取相关数据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其应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如交通、物流管理、自动化等等。其中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物流管理、产品追踪、高速公路收费等领域。UHF RFID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后台计算机系统构成,读写器是负责RFID系统中通信的接收与发送,是RFID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际标准协议ISO/IEC 18000-6C,针对超高频频段读写器的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主要工作包括:(1)电路设计本文采用M2S005芯片作为微处理器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及调度。发送部分采用美国TI公司的无线收发芯片CC1101,实现载波信号的产生和基带信号的调制,已调制信号通过功率电平可程控的单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接收部分,射频标签返回的调制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器到达倍压检波器进行检波,再通过放大器电路对基带信号进行放大,最后可编程门限比较器将信号整形成标准CMOS电平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后续处理。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增加前置放大器、改进小信号倍压检波电路,提高接收机的信噪比,改善接收机的灵敏度;通过设计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直流放大器电路,提高信号完整性,降低误码率。(2)电路仿真针对本文改进的倍压检波电路以及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直流放大器电路,我们通过仿真工具Multisim、ADS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倍压检波电路提高了检波的灵敏度,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直流放大器电路提高了信号完整性。(3)制作与调试本文利用Protel99se对整个超高频读写器硬件电路进行了绘制原理图、元件布局布线等印制电路板(PCB)版图设计,制作4层印制电路板,完成元器件的焊接,制作了UHF读写器,并对UHF读写器进行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超高频读写器的工作频段为915MHz,支持两路天线端口,实现串口通信,发射功率能够达到27dBm(500mW),接收灵敏度优于-60dBm。
季欧[2](1974)在《质谱仪器及其应用(八)》文中提出 第十章电技术无论从工作原理方面把质谱仪器看成电磁式分析仪器(例如,常见的扇形磁场式静态质谱计)或电真空器件(例如,图4—14表示的静电质谱计等动态质谱仪器),或从仪器用途方面把质谱仪器当作非电量(气体压强、化学成份、同位素比值等)的电测仪器,都说明质
杜月林,蒋雪飞,梅明涛,陈自龙[3](2010)在《基于AD603程控增益大功率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文中认为采用低噪声增益可程控集成运算放大器AD603和高频三极管2N2219和2N2905等器件设计了宽带直流放大器,该放大器具有增益可程控、功率高、频带宽、带宽可选择等特点。输入级采用两级AD603级联,以提高增益控制范围;中间级采用分立元件制作了高输出功率放大器,输出级设计了两路通频带分别为05MHz以及010MHz的低通滤波器实现带宽的可预置,通过51单片机可以对放大器增益和带宽进行控制。此外对提高直流放大器的各种性能指标提出了多种具体措施,在自动化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侯爱霞,陶洋,许艳英[4](2017)在《一种高精度数控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提出一种高精度数控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55控制平台开发,其中,压控增益宽带放大器的主体部分由THS7530、OPA820ID与THS3091D组成。控制平台可实现对THS7530的增益控制,输出终波幅值并显示结果;测试通频带为020 MHz;整机电压增益可调范围控制在-20+80 dB范围内;在挂载时输出F-F值为29 V。在降低输出噪声与自激控制方面,使用多模抗干扰接触法,提升了数控宽带直流放大器控制性和稳定性。
李成林[5](2019)在《基于MEMS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辐射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通信已经由1G发展到4G,目前5G的建设和商用正如火如荼。微波通信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微波辐射导致的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准确测量微波辐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MEMS技术来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频率和相位参量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MEMS微波传感器主要包括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电容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比值式MEMS频率传感器和MEMS相位传感器。其中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作为无源器件,具有可靠性高、工作频带宽和线性度好的优良特性,也是其他各种MEMS微波传感器的基础。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只利用小部分输入信号进行功率检测,大部分信号可以传输至下一级而被利用。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提出了基于MEMS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辐射仪,具体地,针对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频率依赖问题,提出了频率抑制算法,实验表明频率抑制算法消除了传感器的频率依赖特性,并显着提升传感器的精度,在输入信号功率0-60mW,频率5-15GHz范围内,传感器的相对误差小于1.6%;为了检测微波辐射信号的频率,设计了比值式MEMS微波频率传感器;针对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了其解调功能;设计了射频-直流信号转换(RF-DC)电路,并实验验证了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和RF-DC电路的联合结构可以实现一边AM信号解调,一边利用剩余的微波信号给充电宝充电,这种做法提升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能量的使用效率,设计了基于热电-光电集成能量收集器的电源管理电路,其集成能量收集器能够同时收集热能和光能,电源管理电路进一步将收集器的输出电压提升至3.1V,使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一般系统的电源接口兼容;设计的微波辐射仪主要包括天线、低噪声放大器(LNA)、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直流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器,并使用标准的微波辐射仪对制作的微波辐射仪进行校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设计的频率抑制算法可以消除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频率依赖特性;(2)设计的RF-DC电路与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联合结构在实现AM信号解调功能的同时,可以收集剩余的微波能量,从而提升微波能量使用效率;(3)首次将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作为功率检测器件应用于微波辐射仪中。
何树轩[6](2020)在《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机前端研制》文中认为短波接收机因其具有极长的通信距离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海事通信、抗震救灾及航空电台等领域。但是随着现代微波射频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的不断恶化,短波频段划分、利用更加细致,对短波接收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当今提高短波频谱利用率、提高短波接收机的应用范围以及提高接收机动态范围的需求,研制了一台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前端。本文详细介绍了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前端的研制过程。对接收机前端系统关键部件进行调研和分析,按照接收前端具体的技术指标,确定了包含预选带通滤波器、可重构滤波器、线性化电路以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等模块的系统方案并明确了各模块的特点和难点。在可重构滤波器的研制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广义切比雪夫和非谐振节点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了短波频段带有单非谐振节点的集总参数可重构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两个LC并联谐振器实现了两个传输极点,通过两个LC串联谐振器、导纳变换器以及非谐振节点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两个传输零点和一个传输极点,通过传输零点和传输极点的重新配置实现了50%的频率可重构比以及4%到30%的带宽可重构比。同时,滤波器具有良好的通带内平坦度和较低的插入损耗。提出了基于开关阵列的可重构滤波器调谐方式并介绍了预选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过程,通过加工测试证明了方案可行性。相比于同频段的可重构滤波器具有调谐范围大、调谐精度高、调谐连续性好等优势。在对于接收机大动态范围的研究中,提出了输入级使用负反馈、平衡式放大器及双路矢量合成预失真器构建线性化电路的方法,着力介绍了其理论和仿真测试过程,提高了14.1dBm的输入1dB压缩点和7dBm的三阶交调截点。在输出级使用闭环反馈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现增益的自动补偿。对电路的设计和加工测试过程进行介绍,最终提高线性度并获得了大于65dB的自动增益范围。最后,对加工完毕的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前端系统的级联测试方法及过程进行介绍,结果表明,本前端实现了中心频率和带宽的可重构调节,显着提高了线性度并拥有了大范围的自动增益补偿,研制成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孙科学,卜新华,唐珂[7](2012)在《程控增益低噪声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程控增益低噪声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及流程。采用低噪声增益可程控集成运算放大器AD603和高频三极管2N2219和2N2905等器件设计了程控增益低噪声宽带直流放大器,实现了输入电压有效值小于10mV,输出信号有效值最大可达10V,通频带为0~8MHz,增益可在0~50dB之间5dB的步进进行控制,最高增益达到53dB,且宽带内增益起伏远小于1dB的两级宽带直流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廖艳闺,唐晓庆,李刚,黄根春,张望先[8](2009)在《宽带直流放大器》文中研究指明宽带直流放大器是广泛用于通信、传感器、仪表的信号放大,设计良好的放大器是电子工程师的基本功,这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武汉大学廖艳闺等同学能抓住设计要点,选择高性能器件,思路清晰,考虑周到,取得优秀成绩。也说明指导老师在培训时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何刚强,梁汉文,倪凯诚[9](2019)在《程控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文中认为伴随着通信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宽带放大器在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采用了单片机C8051F020,通过单片机去实现增益预置,带宽调节,自动增益等一些功能。采用压控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LMH6505当作程控宽带放大器,设计出了一个可编程控制电压增益的宽带直流放大器。该放大器伴随着频率的增大,输出值有所减小,但是从0至10 MHz以内的频幅特性在曲线3 dB通频带以内,系统引入的噪声电压峰峰值为0.26 V小于0.3 V。所以该放大器功耗低、性价比高,更重要的是性能稳定。
黄强,雷开卓,杨海波,方益喜,乔子椋[10](2011)在《低噪声超宽带直流放大器》文中认为低噪声超宽带放大器是数字电视和UWB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电路,其设计难点在于对带宽、噪声和增益控制性能的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低噪声超宽带直流放大器方案,该方案由AD797构成精密前级放大器,利用VCA810和数控电位器实现增益步进调节,并采用数字补偿方法实现零漂校正,较好地解决了放大器的超宽带与低噪声、阻带衰减与通带起伏矛盾等问题,实现了增益精密控制和直流零漂校正。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增益0~80 dB精确可调,DC~10MHz通带内起伏≤0.87 dB,阻带衰减达-42 dB/2fc,等效输入噪声电压≤7.2μVrms。
二、电感负载宽带直流放大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感负载宽带直流放大器(论文提纲范文)
(1)UHF频段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
1.2 射频识别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
1.3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UHF读写器技术概述 |
2.1 UHF读写器原理及技术 |
2.1.1 UHF读写器基本工作原理 |
2.1.2 零中频接收技术 |
2.2 EPC GEN2协议介绍 |
2.3 我国RFID UHF频段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
2.4 UHF读写器系统方案分析 |
2.4.1 采用专用芯片的设计方案 |
2.4.2 采用通用集成的无线收发芯片的设计方案 |
2.4.3 采用分立元器件的设计方案 |
第三章 UHF读写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UHF读写器硬件系统设计 |
3.1.1 硬件系统方案 |
3.2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
3.3 发送部分电路设计 |
3.3.1 微处理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2 射频载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3.3.3 功放电路设计 |
3.4 接收部分电路设计 |
3.4.1 前端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3.4.2 解调电路设计 |
3.4.3 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 |
3.4.4 比较器电路设计 |
3.4.5 环形器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仿真以及印刷电路板制作 |
4.1 解调电路仿真 |
4.1.1 典型倍压检波电路仿真 |
4.1.2 改进倍压检波电路仿真 |
4.2 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直流放大器电路仿真 |
4.2.1 电容耦合放大器电路仿真 |
4.2.2 带有直流反馈环路的宽带高增益直流放大器电路仿真 |
4.3 印刷电路板制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接收部分调试 |
5.1.1 检波电路调试 |
5.1.2 信号放大电路调试 |
5.1.3 门限判决电路调试 |
5.2 发送部分调试 |
5.2.1 CC1101调试 |
5.2.2 功放匹配电路调试 |
5.3 系统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种高精度数控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简述输入缓冲器设计 |
2.2 放大电路设计 |
2.3 软件设计 |
3 系统测试 |
(5)基于MEMS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辐射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2 微波辐射仪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器件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 |
2.1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 |
2.1.1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 |
2.1.2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
2.2 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 |
2.2.1 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 |
2.2.2 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
2.3 MEMS微波频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 |
2.3.1 MEMS微波频率传感器的设计理论 |
2.3.2 MEMS微波频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精度提升算法的研究 |
3.1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
3.2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灵敏度特性 |
3.3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精度提升算法的设计 |
3.4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精度提升算法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能量收集器的研究 |
4.1 在线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测试 |
4.2 MEMS微波信号检波器的基本原理与测试 |
4.3 RF-DC电路的仿真与测试 |
4.4 微波能量收集器的设计与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电-光电集成能量收集器及电源管理电路的研究 |
5.1 热电-光电集成能量收集器的基本原理 |
5.2 热电-光电集成能量收集器的封装与测试 |
5.3 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EMS微波辐射仪的研究 |
6.1 MEME微波辐射仪的设计 |
6.1.1 热电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封装 |
6.1.2 天线的设计 |
6.1.3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6.1.4 直流放大器、滤波器、ADC和单片机的设计 |
6.1.5 系统电源的设计 |
6.2 微波辐射仪的调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对于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机前端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性化电路研究现状 |
1.2.2 可重构滤波器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案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机前端总体设计 |
2.1 总体技术指标 |
2.2 接收机前端关键指标理论分析 |
2.2.1 1 dB压缩点 |
2.2.2 三阶交调截点 |
2.2.3 动态范围 |
2.2.4 损耗和平坦度 |
2.2.5 可重构比 |
2.3 接收机前端方案设计 |
2.3.1 接收机系统框图 |
2.3.2 模块研究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重构和前置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
3.1 基于π型滤波器的二阶谐振器 |
3.1.1 π 型滤波器理论 |
3.1.2 微带谐振器等效电路 |
3.1.3 基于π型滤波器的二阶谐振器设计 |
3.2 基于非谐振节点的可重构滤波器 |
3.2.1 非谐振节点的理论分析 |
3.2.2 基于非谐振节点的可重构滤波器设计 |
3.2.3 器件选择和调谐方式设计 |
3.3 预选带通滤波器设计 |
3.4 加工与实现 |
3.4.1 可重构滤波器加工与实现 |
3.4.2 预选带通滤波器加工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化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负反馈的放大器设计 |
4.2 带有负反馈的平衡式放大器设计 |
4.3 基于预失真的线性化器 |
4.4 加工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5.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理论分析 |
5.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 |
5.3 电路加工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接收前端测试及总结 |
6.1 接收前端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框图 |
6.2 接收前端可重构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 接收前端自动增益控制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程控增益低噪声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总体设计方案 |
2 单元电路设计 |
2.1 输入缓冲级 |
2.2 可控增益放大器 |
2.3 功率放大 |
2.4 增益控制模块 |
2.5 程序控制模块 |
3 改善放大器性能的措施 |
3.1 增益起伏控制 |
3.2 线性相位 |
3.3 抑制直流零点漂移 |
3.4 放大器的稳定性 |
4 结 语 |
(9)程控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总体方案 |
3 单元电路设计 |
3.1 可控增益模块设计 |
3.2 固定电压放大模块设计 |
3.3 补偿滤波器模块设计 |
3.4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
3.5 程序控制模块 |
4 放大器性能的提升解决方法 |
4.1 稳定增益带宽积和减少通频带内增益起伏 |
4.2 抑制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
4.3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措施 |
5 结束语 |
四、电感负载宽带直流放大器(论文参考文献)
- [1]UHF频段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D]. 奚树菁.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2]质谱仪器及其应用(八)[J]. 季欧. 分析仪器, 1974(02)
- [3]基于AD603程控增益大功率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J]. 杜月林,蒋雪飞,梅明涛,陈自龙.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11)
- [4]一种高精度数控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J]. 侯爱霞,陶洋,许艳英. 控制工程, 2017(03)
- [5]基于MEMS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辐射仪的研究[D]. 李成林. 东南大学, 2019(06)
- [6]可重构短波大动态接收机前端研制[D]. 何树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程控增益低噪声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J]. 孙科学,卜新华,唐珂. 现代电子技术, 2012(03)
- [8]宽带直流放大器[J]. 廖艳闺,唐晓庆,李刚,黄根春,张望先. 电子制作, 2009(12)
- [9]程控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J]. 何刚强,梁汉文,倪凯诚. 广东通信技术, 2019(06)
- [10]低噪声超宽带直流放大器[A]. 黄强,雷开卓,杨海波,方益喜,乔子椋. 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