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天才教育的充实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唐璇[1](2010)在《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较与启示》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各国争夺人才的大战,天才(超常)人才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制高点,它也将决定中国的兴衰及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排位。所以,天才教育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并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从1978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少年班成立以来,天才教育才受到大众关注。30年过去了,我国的天才教育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相比之下,美国的天才教育制度则发展比较成熟,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立的法律和专门服务管理机构,形成一批稳定的研究团队和完善的资源支持系统,许多方面都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本文将从宏观的层面来探讨中美天才教育问题。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笔者对中美天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原因、选题的意义、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对“天才”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以便读者对天才教育有初步的认识。本文的第二章以时间为脉络,分别对美国和中国的天才教育历史进行了梳理,以便了解各自在天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潮起潮落。第三章至第七章则分别从两国天才教育的法律政策、服务管理、研究力量、资源支持系统和课程模式这五方面进行介绍和对比,并总结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成绩和存在不足。本文的最后一章将在前面比较的基础上,尝试对上述五方面的问题分别给予改革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中美天才教育的介绍和比较,使读者能方便地获得一幅关于天才教育的“知识图谱”,更希望能为引起广大读者对天才教育的进一步关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剑[2](2014)在《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国家出台的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同时,还强调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特殊意义。而现实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殊不知在大学才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特殊教育与培养为时已晚。高中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研究定位于高中阶段,先从高中阶段培养的公平性出发,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而研究总结国外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已开展相关实践的高中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完善策略。具体来讲,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深入分析高中拔尖创新人培养相关理论,探索高中教育目标定位,辨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公平两者关系,进而阐述资优教育模式。第三部分介绍美国、新加坡、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得出对我们有益的启示。第四部分通过自主设计的两份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分析现行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过厘清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而构建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学校两个角度,思考培养模式的完善策略。
夏美萍[3](2014)在《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才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前途更加紧密相连。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带动了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天才儿童作为优质人力资源,其发展与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国家将“天才教育"(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提上教育日程,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突出。在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处于世界的高端,为世界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天才儿童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与美国相比存在着差距,在这方面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吸收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经验,提高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对天才儿童教育的制度保障,从宏观方面了解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问题提出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第二章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探讨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原因。第三章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政策,论述了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对天才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介绍了天才儿童教育的政策法律。第四章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组织,论述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专门组织结构,并着重阐述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组织机构。第五章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资源,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具备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教师资源。第六章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探讨了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安升华[4](2010)在《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仅经济的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教育上也同样走在世界的前沿,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方面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普及化,美国天才儿童教育也同样处于世界高端,为世界天才儿童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国的天才儿童教育起步晚,与美国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一方面我国很有必要借鉴美国,吸收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提供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水平。本文从美国天才儿童的定义及演变、鉴定,天才儿童教育发展历史和天才儿童安置模式及相关的教育模式三方面对美国天才儿童教育进行了研究,以借鉴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经验教训,为完善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体制提出建设性的思考。本文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阐明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界定了“天才儿童”和“天才儿童教育”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美国天才儿童的定义和鉴定,从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定义的历史沿革入手,探讨了美国历史上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天才儿童定义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定义演变的规律。然后,介绍了美国天才儿童受欢迎的两种鉴定方法,即多因素鉴定和多元文化鉴定。第三部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变革,追溯了美国天才儿童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因素影响,力求理清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脉络。第四部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重点研究了美国天才儿童主流安置模式即天才学校和班级、资源教室和普通教室,也研究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主要采用的几个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并进行了一定的评介,分析其优缺点。第五部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启示,总结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经验,同时也指出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最后提出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对我国的五个启示:一是加强天才儿童教育的立法工作;二是天才儿童的鉴定标准需要多元化;三是采用多种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四是改变传统的“加速制”教育模式;五是扩大天才儿童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数量
冯艳艳[5](2009)在《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各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赖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和高精尖人才的不断增加。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是指科学地选拔天才学生,为其开设相应的教育课程及开展有关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不但为新加坡培养了各式各样的为国家服务的人才,也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试图对“天才教育计划”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的特点,以期对我国的天才教育有所借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天才教育计划”实施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天才教育发展概况来论证进行天才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新加坡的具体国情,探讨“天才教育计划”为什么能够在新加坡实施。介绍了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的制定及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评介了天才教育发展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从小学和小学后两个阶段“天才教育计划”的实施状况入手,通过天才学生的选拔,课程的设置,充实制及有关活动等方面对“天才教育计划”的具体内容加以评介。同时,对天才教育教师的培养也做了介绍。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的特点。通过“天才教育计划”中课程设置,班级的设置及充实活动的开展,总结出天才教育的若干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注重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道德教育与情感陶冶;培养领导能力和开发各种潜能。第四部分主要揭示中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及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对我国天才教育启示。从天才教育体系的建立、经费保障、道德与情感教育和师资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计划”并不是完美的,同时,也不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看到别人之长的同时怎样做到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是目的所在,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尹慧娇[6](2016)在《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世界强国间的实力竞争必然体现在高科技人才素质的竞争上,人才的培养与国家前途及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培养天才儿童作为未来的优质人力资源,它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得到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美国作为经济强国和科技大国,很早就重视对天才儿童的培养,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为天才儿童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世界其它国家学习的典范。相比之下,我国对天才儿童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美国有着巨大差距。因此,借鉴美国对天才儿童培养的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天才儿童的培养并提高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对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培养培养进行研究,试图从宏观方面介绍美国天才儿童培养的方法及经验,力图为我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本论文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概述,主要介绍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历史发展及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法律及政策依据;第二章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的鉴别及教育培养,阐述了美国天才儿童的鉴别标准及程序,美国天才儿童的教育培养类型和教学方式;第三章社会对学校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持,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及组织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天才儿童协会(NAGC)对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持,学习资源系统对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持及社会对天才儿童教师专业培养的支持。第四章美国中小学校天才儿童教育基本经验及启示,分析了美国天才儿童学校教育基本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我国天才儿童学校教育的几点启示。希望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研究,能对我国学校发展和培养天才儿童的政策及措施起到良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高露,李彬[7](2020)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全面取向的天才教育政策与实践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天才教育是美国伊利诺伊州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才教育质量关系到伊利诺伊州是否成为21世纪全美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目前,为了提升天才教育质量,加之受联邦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伊利诺伊州制定了一系列天才教育政策,并不断适时地调整与完善其政策。伊利诺伊州天才教育政策内容主要聚焦于以多样化鉴别指标、工具识别天才与以多元有效路径开展天才教育,以解决天才教育存在的"机会差距"和"卓越差距"、天才学生培养机制以及天才教育教师数量和质量等问题,真正实现天才教育的全面性发展,这也反映了伊利诺伊州致力于追求教育机会与教育质量的双向公平。
黄晟鹏[8](2019)在《“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才”是现代天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一般指标准智力测试得分多140的个体。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历史大背景下,天才和作为交叉科学领域的天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近来年,在其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开始出现了关于“天才”概念的争议,并已经深度影响到天才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价值。厘清天才概念争议的产生原因,对天才的本质存在加以界定,不仅对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之类似的概念争议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本研究以“天才”的符号实在性为理论原点,指出了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而术语则是符号在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形态。由此,得以确定本研究主体部分的论述框架,即从“天才”符号的意义和“天才”作为术语实在的定义两条线入手,先解决日常语境下“天才”的观念承载,也即意义结构问题,再就其在西方哲学和近现代天才科学研究中的术语化定义进行考察,进而对文化约束下的“天才”加以论证。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1)什么是导致天才研究中实在论与建构论相对立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天才”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本质存在?通过将意义特征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应用于大量与“天才”符号相关的经验事实,本研究揭示了“天才”符号的历史和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考察了“天才”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不同阶段的解读,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近现代“天才”的科学定义的诞生,并对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和“天才”之间的二重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同时期中西方天才观念的异同,对天才概念在稳定社会文化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统一性和变化连续性进行了验证,正面证明了与“天才”有关的观念承载的确有受到社会文化的建构;最后,基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天才”符号存在的恒定性以及“天才”所涉及的不同观念和术语化定义之间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关于“天才”符号及其对象的同一化理论表达。本研究提出并论证的“天才”的符号实在性,既肯定了天才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又解释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天才”定义的差异化存在,为“天才”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争议找到了以符号实在性为基础的解决路径,也为人才研究及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拓宽了视野。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天才”,其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天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由符号的象征功能指示当今社会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能力领域和成就类型,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秦丹[9](2014)在《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国的尖端力量在竞争中必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必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当然中国也不例外。要想使我国在世界上占有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天才教育,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那么,要想使天才教育健康、顺利地发展,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天才教育保障体系,而法律服务支持保障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这又成为了进行天才教育首要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天才教育虽然已经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的道路仍然是坎坷的,究其原因,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体系。美国天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它在这方面的保障体系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已经形成了一套涉及法律政策、专门的服务、管理、研究机构等完善的体系,因此,要想使我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使天才教育顺利发展,就必须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本文将从微观的层面来介绍美国天才教育的法律服务支持保障体系。首先从美国天才教育保障发展的历史来进行研究,美国天才教育保障从19世纪末至今在起起落落中曲折前进,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次从联邦和州层面对美国天才教育的法律政策进行详细阐述;紧接着在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对美国天才教育服务支持保障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实体机构和师资等资源方面,使读者对美国天才教育服务支持保障体系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最后根据我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借鉴美国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结论:制定天才教育的法律政策体系,完善天才教育的管理服务机构,加强天才教育的研究力量以及完善天才教育的学习、网络和师资构建。笔者希望通过对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完善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体系起到良好的作用。
谢宜宸[10](2012)在《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由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对卓越人才愈加重视。而培养这些卓越人才最有针对性的天才教育,也日益被各国关注。在天才教育方面,目前我国尚存诸多不足之处。如何更好的发展完善天才教育,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天才教育政策作为一个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在天才教育螺旋上升的发展之路中,占着核心的地位。重视调节天才教育政策,从而发展完善天才教育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澳大利亚较为成熟的天才教育政策,对我国天才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澳大利亚的天才教育政策从历史演进上可以划分为发轫、发展和改革三阶段,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其天才教育政策逐渐发展、成熟。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主要包含天才学生的鉴别、选拔、培养和天才教育的保障等方面。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逐步健全,保障了天才教育的良性发展,其实施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欲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天才教育,就应该借鉴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方面的举措,分析其政策的内容和目的,重视天才教育的立法,注重天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并加大天才教育的投入保障。研究澳大利亚的天才教育政策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从宏观上认识到天才教育政策的重要性,发展天才教育以天才教育政策为核心:二是在微观上,要注重具体天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稳步推进我国天才教育改革。
二、美国天才教育的充实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天才教育的充实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较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采用的方法 |
四、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天才的定义 |
(二) 天才教育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
五、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 |
(一) 国内对美国天才教育的研究 |
(二) 国内对中国天才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中美两国天才教育发展的历史 |
一、美国天才教育的历史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历史 |
(一) 大陆地区的天才教育历史 |
(二) 香港地区的天才教育历史 |
(三) 台湾地区的天才教育历史 |
三、中美两国天才教育历史之比较 |
第三章 中美天才教育政策与比较 |
一、美国天才教育的政策保障 |
(一) 联邦政府层面的政策 |
(二) 州层面的政策—以纽约州天才教育法案为例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法律保障 |
(一) 大陆地区的天才教育立法概况 |
(二) 港、台地区的天才教育立法概况 |
三、中美两国天才教育制度之比较 |
第四章 中美天才教育管理和服务机构与比较 |
一、美国天才教育管理与服务机构 |
(一) 美国天才儿童协会(NAGC)的概况 |
(二) 特殊儿童委员会(CEC)的概况 |
(三) 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WCGTC)的概况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机构 |
(一) 大陆地区的天才管理和服务机构 |
(二) 港台地区的天才管理与服务机构 |
三、中美天才教育管理之比较 |
第五章 中美天才教育研究力量与比较 |
一、美国天才教育研究力量 |
(一) 美国天才教育研究机构概况 |
(二) 天才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人物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研究力量 |
(一) 教育研究机构 |
(二) 研究的专家团队 |
(三) 研究成果 |
三、港台地区的研究力量 |
四、中美天才教育研究力量之比较 |
第六章 中美天才教育学习资源与比较 |
一、美国天才教育的资源建设 |
(一) 天才生学习资源 |
(二) 天才教育网站 |
(三) 天才生的师资队伍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资源建设 |
(一) 大陆地区的天才教育学习资源 |
(二) 港台地区的天才学教育资源 |
三、中美天才教育学习资源之比较 |
第七章 中美天才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比较 |
一、美国天才生的培养 |
(一) 天才生的鉴别 |
(二) 天才生的安置方式 |
(三) 普通学校的天才生培养形式 |
二、中国天才教育的实践模式 |
(一) 大陆天才生的鉴别 |
(二) 大陆天才生的安置 |
(三) 大陆天才生的培养模式 |
三、港台地区天才生培养模式 |
(一) 香港的天才教育模式 |
(二) 台湾天才生的培养模式 |
四、中美天才生培养模式比较 |
第八章 问题与原因分析与天才教育改革建议 |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 |
二、对我国天才教育发展的建议 |
(一) 政策方面:建立健全天才教育法律法规 |
(二) 天才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 |
(三) 天才教育研究方面 |
(四) 天才教育的支持性资源方面 |
(五) 天才教育的培养实践方面 |
附录一:2003-2007年美国天才学生人数与经费投入情况 |
附录二:国家的优秀者——培养美国天才的案例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习成果 |
致谢 |
(2)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拔尖创新人才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
1.3.2 国外及台湾地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3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4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3.5 对于当前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 |
2.1 高中教育的定位 |
2.2 教育公平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2.1 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2.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教育公平性 |
2.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 |
2.3.1 高中教育的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 |
2.3.2 人素质的理论 |
2.3.3 资优理论 |
2.4 资优教育及其模式 |
2.4.1 加速模式 |
2.4.2 加深模式 |
2.4.3 能力分组 |
3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外及台湾地区经验 |
3.1 美国的天才教育 |
3.1.1 美国天才教育的发展 |
3.1.2 美国天才教育模式——“加速”与“充实”交汇模式 |
3.2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 |
3.2.1 新加坡天才教育发展状况 |
3.2.2 新加坡天才教育模式——政府主导的“充实制”模式 |
3.3 韩国的英才教育 |
3.3.1 韩国英才教育的发展 |
3.3.2 韩国英才教育实施模式——“三位一体”模式 |
3.4 台湾地区的资优教育 |
3.4.1 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发展 |
3.4.2 台湾地区资优教育实施模式——多元化整合型培养模式 |
3.5 美、新、韩及台地区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
4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
4.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及其要素 |
4.1.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
4.1.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
4.2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3 调查实施及资料处理 |
4.2.4 调查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5 完善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5.1 构建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 |
5.1.1 高中拔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
5.1.2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 |
5.2 政府与学校需做的努力 |
5.2.1 政府需做的努力 |
5.2.2 学校需做的努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B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二章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 |
一、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沿革 |
二、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原因 |
第三章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政策 |
一、联邦层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二、州层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三、加利福尼亚州天才儿童教育法律、政策 |
第四章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组织 |
一、组织机构概述 |
二、重要组织机构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资源 |
一、学习资源 |
二、教师资源 |
第六章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现状 |
二、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4)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美国天才儿童的定义和鉴定 |
(一) 美国天才儿童定义的历史沿革 |
(二) 美国天才儿童的鉴定 |
二、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变革 |
(一) 初步探索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
(二) 大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
(三) 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
三、美国天才儿童的教育安置 |
(一) 天才学校和天才班级 |
(二) 资源教室 |
(三) 普通教室 |
四、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
(一) 美国天才儿童的基本经验 |
(二)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对我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概念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的由来 |
(一) 国内外背景 |
(二) “天才教育计划”的发展历程 |
二、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的实施 |
(一) 小学阶段的天才教育 |
(二) 小学后的天才教育 |
(三) GEP教师的选拔和培训 |
三、新加坡天才教育的特点 |
(一) 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 |
(二) 注重培养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
(三) 重视道德与情感教育 |
(四)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
四、新加坡天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 中国天才教育的现状 |
(二) 对中国天才教育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天才儿童 |
(二)天才儿童教育 |
四、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 |
一、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美国注重天才儿童教育的背景 |
二、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天才教育的起步阶段 |
(二)20世纪50至 60年代,天才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三) 20世纪 70、80年代,天才教育的发展逐渐完善 |
(四)20世纪末至今,天才教育全面发展时期 |
三、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法律及政策依据 |
(一)联邦政府层面的政策 |
(二)州政府层面的政策 |
(三)学区层面的政策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的鉴别及教育培养 |
一、美国天才儿童的鉴别标准及程序 |
(一)美国天才儿童的鉴别标准 |
(二)美国天才儿童的鉴别程序 |
二、美国培养中小学天才儿童的学校类型 |
(一)普通型学校 |
(二)特殊型学校 |
(三)家庭型学校 |
三、美国实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及措施 |
(一)加速式 |
(二)充实式 |
(三)天才生自主学习者模式 |
第三章 美国社会机构及组织对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持 |
一、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主要社会机构及组织 |
二、美国社会机构及组织支持天才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 |
(一)天才教育网站 |
(二)天才教育书籍及杂志期刊 |
(三)为天才儿童教育提供的培养项目 |
(四)社会机构及组织对天才儿童教师专业培养的支持 |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校天才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天才儿童培养的启示 |
一、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基本特点 |
(二)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对改进我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
(一)拓宽天才儿童选拔范围 |
(二)丰富天才儿童培养类型及措施 |
(三)促进天才儿童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美国伊利诺伊州全面取向的天才教育政策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内外因共同驱动,伊利诺伊州重新规划天才教育政策 |
(一)天才教育项目缩减,“机会鸿沟”凸显 |
(二)“机会鸿沟”引发“卓越差距” |
(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倡导学生成绩的公平性,阻碍了天才教育发展 |
(四)伊利诺伊州天才教育法律与公共政策获得D-分数 |
二、伊利诺伊州全面性甄选鉴别天才 |
(一)基于“显性天赋预测未来各领域成就”与“现有科目成绩排名”定义天才 |
(二)全面性筛选天才,以避免“天才识别陷阱” |
三、伊利诺伊州全方位的天才教育实践路径 |
(一)加速教育模式 |
1.利用《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资金,开展课程加速 |
2.设置“学段提前入学”制度 |
3.提倡提前毕业,节约学校运营资金 |
(二)实施天才学生成长的绩效问责制 |
(三)注重收集与报告天才学生学业进步数据 |
(四)从可持续角度加强天才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高天才教育质量 |
(五)关注处于弱势的天才学生,利用国家资金增加天才教育项目 |
四、结语 |
(8)“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天才”和西方现代天才研究的兴起 |
1.1.2 国内的天才研究与实践 |
1.1.3 天才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及其困境 |
1.2 “天才”概念之争 |
1.2.1 实在的“天才” |
1.2.2 建构的“天才”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的社会建构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理论原点与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符号是观念的载体 |
2.1.1 定义“观念” |
2.1.2 从观念到概念 |
2.1.3 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 |
2.2 术语是术语化的符号 |
2.2.1 符号在科学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 |
2.2.2 符号的术语化 |
2.3 符号实在性视角下的“天才”概念之争 |
2.3.1 与“天才”符号表意的四个命题 |
2.3.2 “天才”符号的无限衍义和分岔衍义 |
2.3.3 “天才”概念的符号实在性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天才”符号的历史与意义 |
3.1 对“天才”符号的历史追溯 |
3.1.1 古汉语中的“天才”原形 |
3.1.2 近代“天才”概念的再引进 |
3.1.3 民国时期“天才”符号的扩散 |
3.2 基于实际语例的意义结构分析 |
3.2.1 意义结构分析的KF模型及其实现路径 |
3.2.2 “天才”在实际语例中的意义结构 |
3.2.3 汉语“天才”与相关英语词汇的比较 |
3.3 “天才”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来自少年班社会形象分析的证据 |
3.3.1 研究数据的采集 |
3.3.2 语义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 |
3.3.3 研究的主要结果 |
3.3.4 少年班社会形象与“天才” |
第四章 哲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4.1 天才是超自然的非理性状态 |
4.1.1 诗神凭附的迷狂“天才” |
4.1.2 体液决定的忧郁“天才” |
4.2 天才是神圣的恩典和赐予 |
4.2.1 天才与恶魔(Daimon) |
4.2.2 新柏拉图主义对“天才”概念的重塑 |
4.2.3 从神性“天才”到人性“天才” |
4.3 天才是天然的美的创造力 |
4.3.1 浪漫主义思潮与“天才”的美学化 |
4.3.2 浪漫主义“天才”的存在、构成、来源和领域 |
4.3.3 浪漫主义“天才”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科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5.1 天才是可遗传的个体成就 |
5.1.1 “天才”符号与科学关系的二重性 |
5.1.2 优生学与现代天才研究的诞生 |
5.2 天才是可测量的生理属性 |
5.2.1 现代天才研究心理测量学范式的建立 |
5.2.2 分子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天才测量 |
5.3 科学与哲学在“天才”概念上的交锋 |
5.3.1 重审康德对科学天才的否定 |
5.3.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天才之争 |
5.3.3 科学天才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
第六章 社会文化对“天才”的建构 |
6.1 “天才”社会建构的理论梳理与实证路径 |
6.1.1 社会建构与文化约束 |
6.1.2 基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证明思路 |
6.2 十九世纪中国的儒家天才观——对《养蒙金鉴》的考察 |
6.2.1 林之望与《养蒙金鉴》 |
6.2.2 案例编码与统计分析 |
6.2.3 “德”与“智”并重的儒家天才观 |
6.3 天才观念的纵向演化——基于古代史书中天才事例的统计分析 |
6.3.1 史料选择与编码结果 |
6.3.2 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才观念建构 |
6.3.3 中国古代天才观念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
第七章 “天才”的符号本质及其价值 |
7.1 “天才”概念争议的成因梳理 |
7.1.1 西方精英主义思想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
7.1.2 哲学的理论痕迹和科学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
7.1.3 复杂意义结构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
7.2 “天才”作为符号的本质存在 |
7.2.1 “天才”在不同语境的表意同一性 |
7.2.2 “天才”符号本质的形式化推导 |
7.3 “天才”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 |
7.3.1 天才的社会建构不等于解构天才 |
7.3.2 天才教育的意义不止于造就天才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天才儿童 |
(二) 天才教育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五、 研究内容 |
六、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历史分析法 |
七、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美国天才教育保障的历史发展 |
一、 19 世纪末——20 世纪 40 年代,天才教育保障的萌芽时期 |
二、 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天才教育保障的大发展时期 |
三、 20 世纪 70 年代——上世纪末,天才教育保障的复兴、再发展时期 |
四、 21 世纪至今,天才教育保障深入、全面时期 |
(一) 有关天才教育的立法不断深入细致、丰富 |
(二) 有关天才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增多 |
(三) 有关天才教育的研究力量已经基本形成 |
第三章 美国有关天才教育的法律、政策 |
一、 联邦层面的天才教育法律、政策 |
(一) 1950 年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 |
(二) 1958 年的《国防教育法》 |
(三) 1965 年的《初中等教育法》 |
(四) 1972 年的马兰德报告 |
(五) 1974 年的《教育修正案》(P.L. 93–380) |
(六) 1978 年的《天才儿童教育法案》 |
(七) 1988 年的《雅各布·K·贾维茨天才学生教育法案》 |
(八) 1993 年的国家卓越:发展美国天才的案例 |
(九) 2001 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
二、 州层面的天才教育法律、政策 |
(一) 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 |
(二) 有限的服务选择 |
(三) 缺乏充分的教师培训 |
(四) 不一致的报告和问责措施 |
(五) 缺乏州拨款 |
第四章 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政策下的服务支持保障体系 |
一、 美国天才教育的重点计划——贾维茨计划 |
(一) 计划的目的 |
(二) 计划的对象 |
(三) 计划的主要内容 |
(四) 计划取得积极成果的案例 |
(五) 国会对计划的年度拨款历史 |
二、 美国天才教育的争端解决程序 |
(一) 协商 |
(二) 调解 |
(三) 正当法律程序 |
(四) 诉讼 |
三、 美国天才教育的支持性资源 |
(一) 美国有关天才教育的服务、研究机构 |
(二) 美国天才教育学习资源、网站资源、师资资源的构建 |
第五章 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价值 |
一、 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基本特点 |
(一) 天才教育受到法律政策的保障 |
(二) 天才教育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
(三) 天才教育师资的专业化 |
(四) 地方政府在天才教育中的主导性 |
二、 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一) 我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
(二) 改进我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发轫阶段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改革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天才学生的选拔制度 |
第二节 天才学生的培养制度 |
第三节 天才教育的保障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效果与评价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效果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借鉴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天才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美国天才教育的充实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较与启示[D]. 唐璇. 上海师范大学, 2010(11)
- [2]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陈剑. 宁波大学, 2014(03)
- [3]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制度研究[D]. 夏美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4]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研究[D]. 安升华. 西南大学, 2010(08)
- [5]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研究[D]. 冯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6]美国中小学天才儿童教育研究[D]. 尹慧娇.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7]美国伊利诺伊州全面取向的天才教育政策与实践路径[J]. 高露,李彬.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0(01)
- [8]“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 黄晟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9]美国天才教育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研究[D]. 秦丹.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8)
- [10]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研究[D]. 谢宜宸.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