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本研究企业家的专着——《中国企业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雄飞,张耀[1](2021)在《李敏博士谈企业生死命律》文中研究表明为什么中国有千年学府,却没有千年企业?为什么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着名企业大多昙花一现?中国企业"夭折"、"病变"的"病因"是什么?中国企业病治疗的对症药方是什么?中国企业延年益寿的基因密码是什么?如何把"乌龟"的基因移植到"兔子"的身上,使我们的企业跑得更快,寿命更长?
杨国姣,贺中,王凯[2](2021)在《长寿企业家铸就“民族魂”“企业魂”——访双星品牌缔造者汪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征程筚路蓝缕,百年华诞继往开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制鞋企业——双星鞋服的百年华诞。于历史的长河中回望来时路,百感交集,双星作为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澎湃出了时代之声、民族之魂。在改革开放初期,双星闯市场的艰难历程,堪称是国企改革进程中工业战线上的"小岗村",起着带头引领的作用,这是企业家的民族精神所结出的硕果。中国共产党人汪海,这位双星品牌的缔造者、双星事业的带头人,见证并铸就了双星民族品牌的辉煌,他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中至今仍活跃在市场经济发展前沿的唯一一位,他说:"我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这四十多年来我是一个改革者、开拓者、
黄锦南[3](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王迪雅[4](2020)在《《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女性在各行各业中的优秀表现提升了其社会地位,也展示出女性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力量。从全球最具权威的商界榜单可以看出,中国女性企业家财富地不断增速和榜单上前移的排名揭示了这个群体的蓬勃成长。因此,女性企业家的形象越来越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内专业的商业性杂志,《中国企业家》对女性企业家的报道有着特别且重要的意义。专业媒介在报道新闻动态和舆论导向的过程中如何呈现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是否真实地呈现女性的社会现状,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维度。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家》2005年后改版至2019年的女性企业家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分析,概括出《中国企业家》中的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及其特点。首先,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分析和整理厘清女性企业家的定义,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说明创新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不足。其次,选取数据,从报道形式上的报道数量、封面、栏目、篇幅和报道中女性企业家的主题、倾向、角色和品性特征两部分来分析。第三,选取有代表性的报道,从封面、文本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概括出《中国企业家》报道的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主要有领导型、魅力型、奉献型和平衡型。第四,《中国企业家》在对于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报道上具有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建构的逐渐觉醒、媒介形象走向多元化、女性企业家塑造出个人品牌等特点。最后,对《中国企业家》建构的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进行反思,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戴洪涛[5](2020)在《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模式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试图从现代经济学视角提出适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变革模式。家族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从现实情况看,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家族企业将普遍面临接班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国内外的事实深刻的表明传承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群体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着力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难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商科等领域,从现代经济学视角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力图在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共有产权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传承模式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并结合互联网新科技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有针对性的提出融合区块链技术思想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变革的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进行深入的提炼和归纳。并结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现实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系统总结,笔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目前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一代创始人到二代继承人的阶段。这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在企业传承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对国外诸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领域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体现了企业传承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另外,虽然继承的产权设计非常重要,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或者标准的产权设计模式可供选择。具体的传承模式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本文的另一个结论认为,不管是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还是内部培养抑或是聘用外部职业经理人,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具体选择何种模式为主要依赖于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决策。而对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四种传承模式,笔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但是否选择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区块链技术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还要由企业自己来决定。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区块链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巨大和深远的应用前景。这也启示中国的家族企业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徐静[6](2019)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形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等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个体文化资本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改革开放4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创造经济奇迹的“1.0版”、“2.0版”、“3.0版”的三次飞跃,极大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突出地位。这当中,中国企业家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中也出现了大量违背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行为甚至犯罪。尽管产生这些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制度的缺失、监管的疏漏、决策的失败、资金链的断裂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家行为失当甚至犯罪的诸多诱因中,占比最多的是道德失范、诚信和责任的缺失。法国着名学者布迪厄认为个体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知识技能等均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文化资本,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内生力量。中国企业家缺失的道德、信仰、诚信和责任正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缺失的显现。文化价值观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持续积累。作为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因此从文化资本的视角探讨企业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对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企业家队伍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企业家和企业成长理论,通过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刻挖掘了企业家文化资本概念的内蕴,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作用,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异同性,同时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中介作用的视角阐释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有待于检验的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阐明学术观点,解释本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容,说明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路径及本研究的创新。第二章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在简要概述文化资本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梳理出文化资本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强调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以文化价值观为视角从宏观上剖析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表现,探究了作为经济增长理论重要解释变量的文化资本的度量,并基于价值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企业家个体特质等层面,从微观上分析了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结合企业成长的诸多理论,明确了新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家、企业家创新行为等相关概念,归纳出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并对现有研究做出评述。第三章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界定和明确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功能作用和结构维度。在探究企业家文化资本内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通过构成要素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以厘清彼此的理论边界;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假设和变量选择。本章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通过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结构维度,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以及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中的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在借鉴现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量的选择,以此构建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概念模型。第五章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和相关性的分析,从而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分析存在的局限,进而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管理的启示。本研究的创新首先是从文化资本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企业家资本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阐明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功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揭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构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纳入同一研究的框架之中,探究了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丰富了企业家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邓妍[7](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洋[8](2019)在《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着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从事创新性的破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家精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动能,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在量化中以专利作为企业家精神的表征。鉴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厘清企业家精神的演化特征、探究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看,对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成熟,既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受市场环境、企业家人格特质与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但缺乏从政府、企业和学研等角度系统性的研究;从实践上看,部分地区政府及企业实施了促进企业家精神提升的相关措施,但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间的协作互助有待进一步深化。根据理论缺口与现实存在问题,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以及对文献的梳理,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剖析政府、企业及学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并探索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化。同时,已有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学术成果,多数将区域视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忽视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本研究在分析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企业和学研是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因素;从间接效应来看,本省政府对邻近省域的企业家精神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省的企业对邻近省域的企业家精神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2)基于地区范围来看,政府是促进中国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是促进中国中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本省企业会削弱邻近省份的企业家精神;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受政府、企业和学研的共同影响,但本省企业的创新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省企业家精神的提升;政府、企业和学研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均有显着影响,但本省的学研对邻近省份的企业家精神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深入探讨政府、企业与学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这是将生物学领域的三螺旋理论运用于管理学领域的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三螺旋理论的应用范围。(2)本研究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四大地区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结合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政府、企业与学研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弥补了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不足。(3)借鉴现有关于政府、企业和学研作为影响因素的度量方法与指标,本研究完善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指标。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为提升企业家精神提出了管理启示:(1)本研究证实了中国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各省域在制定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政策时,尽量全面分析邻近省域政府、学研和企业的情况,强化区域合作,彼此借势,打破各省域“自扫门前雪”的情况。(2)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形成了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生态系统构想,主张政府、企业和学研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影响主体的角色,谋求共同促进企业家精神提升的发展局面。
唐芳[9](2017)在《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文中提出我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至今已有23年,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和格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互联网企业是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三家企业简称“BAT”,主导互联网行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媒体对新闻价值中显着性的追逐,使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企业领袖李彦宏、马化腾和马云成为被报道的常客。新闻话语是一种再现的话语,媒体报道建构了 BAT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企业家媒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实践意义上,有利于改进媒体对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家形象建构,起到激发个人创新创业动力,为推动国家“互联网+”战略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国民经济有助力作用。理论意义上,第一,选取三位互联网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作为研究范本,有利于丰富企业家媒介形象的研究内容;第二,选取了一本全国性杂志作为研究样本,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只选取区域性媒体或对多份报纸零散取样的局限性,对媒介形象的考察更加完整和系统。本文的分析样本为2012-2016年《中国企业家》中BAT企业家相关的447篇报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导入框架理论进行内容分析,运用话语分析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内容分析中,考察了新闻文本的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五个范畴,追溯了 BAT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建构框架。话语分析中,从称谓和叙事模式分析了 BAT企业家的企业家个人形象、企业家管理形象、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最后,对BAT企业家形象建构的新闻生产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家》对马云形象进行了更加具体和充分的塑造。报道主题集中在企业家个人、企业管理以及商业竞争与合作三个方面,重点塑造了马云的个人形象,马化腾的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以及李彦宏的企业管理形象。报道体裁以通讯、特写和评论为主,通讯、特写对BAT企业家三个层次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细致和深入的描绘,评论体裁对BAT企业家进行了抑扬褒贬。新闻来源主要是其他企业家对BAT企业家的正面评价。报道立场以正面和中立为主,鲜少出现负面报道,体现出《中国企业家》立足“商业领袖”的定位和“让中国商业更受尊敬”的使命。通过话语分析,笔者发现,在互联网时代,BAT企业家形象再一次突破了以往商人或企业家的形象。在称谓运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从“奸商——万元户——大款——企业家或CEO”,商人从“贱商”逐步走向社会前台,本文发现,BAT企业家呈现出“商业王者”的风范,成为社会舞台上的耀眼之星。从报道主题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人从政策宣传的注脚——阶层的独立和崛起,从耻于言商——积极参政议政,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发现BAT企业家呈现为对“推动中国商业变革的强势力量”。具体来说,BAT企业家个人形象层面上呈现出“新贵企业家”形象,在企业管理形象层面呈现出“领袖型”企业家形象,在商业竞争与合作层面呈现为庞大商业帝国的“布道者”形象。报道模式上,商人从80年代的“致富能手”叙述模式,到90年代的“创业英雄”叙述模式,到21世纪初的“风云人物”和“传奇”叙述模式。BAT企业家个人形象则为“商业王者”叙述模式,企业管理形象为“精神领袖”叙述模式,商业竞争与合作为“王者争霸”叙述模式。社会新时代下,政治话语为主导的社会逐渐转变为经济话语的勃兴,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互联网经济的大力倡导和媒介对“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极力迎合,再加上媒介对BAT企业家的理性与非平视效应同在,以及《中国企业家》自身所强调的精英意识,作为党报下的经济杂志的特殊身份所受到的政治话语操控,经济资本的崛起也为BAT企业家找到了较强的话语表达机会,以上因素影响着BAT企业家的形象建构。
李文冰[10](2016)在《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媒介形象研究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浙商,一般指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内外从事创业活动的商人群体。本研究所界定的当代浙商,是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特有的商人群体。当代浙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之一。浙商在追求财富的路途上,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推动下,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公共形象,这一形象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极具价值的组成部分。随着浙江经济和浙商影响力的提升,浙商报道成为中国媒体经济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商媒介形象通过媒介得以呈现,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又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时代特征,浙商媒介形象所内含的浙商精神、浙商文化又对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浙商同时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介在成功呈现和传播浙商文化过程中塑造并发展了自身,形成了与浙商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有“当代中国第一商帮”之称的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的主旨之一,是通过审视浙商形象进入公众视野的历史发展,探讨媒介是如何通过议程设置、框架建构以及话语策略将浙商纳入报道议题并加以呈现的?媒介呈现了怎样的浙商形象?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背后,有怎样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和文化推动力量?报纸媒体在形塑、呈现浙商形象时,存在哪些问题?浙商发展的兴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对浙商的褒扬和批判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对浙商媒介形象呈现进行考察,既能丰富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的另一研究要旨在于通过梳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历程,透视媒介与社会、媒介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抽样选取《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浙商报道文本,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报纸浙商报道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及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浙商通过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不断获得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日益走向中国经济社会舞台的中心。报纸媒体通过命名与身份书写、断言式言语行为和话语隐含意义的表达,遵循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三种叙事模式,勾勒出浙商从“草根商人”向肯吃苦、善经营的“闯天下”创富群体形象、从“财富”浙商向“责任”浙商、从“功利”浙商向“公利”浙商、从传统创业形象向变革和创新形象转变的历程,从而呈现出浙商作为当今中国“第一儒商”的形象。本文认为,浙商媒介形象是多元力量共同建构和呈现的结果,标示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浙商新闻报道始终是传统媒体在与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等各种权力场域关系中进行的,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的交互是贯穿浙商报道或明或暗的主线;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又离不开媒介推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生态的变迁,既是不同阶段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动因又是结果;浙商也在在自塑的努力中共同完成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研究发现,处在多种场域关系中的报纸传媒,在呈现浙商形象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传播偏向,在呈现浙商形象时因陷入框架化、模式化、学科化的泥沼整体上存在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以及“人”的迷失,这在大众传媒充分发展、媒介生态深刻变迁、数字化媒体蓬勃兴起的当今时代不能说不是一种缺失和遗憾。相形之下,网络新媒体对浙商形象呈现的不遗余力和畅所欲言能给传统报纸媒体带来诸多启示,此外,新闻形态之外的各种浙商题材电视剧虽是浙商形象艺术化地再现,但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其所呈现的浙商形象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也是值得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借鉴和反思的。基于对浙商媒介形象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当下中国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对报纸媒体在多媒体图景和新媒体环境下浙商媒介形象再现的思考。
二、一本研究企业家的专着——《中国企业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本研究企业家的专着——《中国企业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长寿企业家铸就“民族魂”“企业魂”——访双星品牌缔造者汪海(论文提纲范文)
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 |
践行“猫论”创出发展新路 |
敢为天下先,做市场的“常胜将军” |
创名牌是最好的爱国 |
长寿企业家铸就“企业魂” |
结语 |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媒介与女性研究进展 |
1.2.2 媒介形象研究 |
1.2.3 《中国企业家》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内容分析法 |
1.3.2 文本分析法 |
1.4 研究理论依据 |
1.4.1 社会性别理论 |
1.4.2 刻板印象理论 |
1.5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
1.5.1 概念界定 |
1.5.2 样本选择 |
1.5.3 类目建构 |
2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报道分析概况 |
2.1 女性企业家报道基本概况 |
2.1.1 报道数量上升,木兰年会占一半以上 |
2.1.2 女性企业家封面数量较少,仅占百分之七 |
2.1.3 报道栏目多样,木兰年会专题占半数以上 |
2.1.4 多数报道篇幅大于两个版面,其次为小于一个版面 |
2.2 报道中女性企业家概况 |
2.2.1 报道主题集中于个人经历和商业发展 |
2.2.2 家庭角色不是报道重点,而商业角色分布广泛 |
2.2.3 品性趋向于非传统 |
2.2.4 倾向于中性报道 |
2.3 小结 |
3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分析 |
3.1 领导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1.1 挑战开拓,强势执掌团队 |
3.1.2 注重包容,柔性管理组织 |
3.2 魅力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2.1 跻身高位,展现专业魅力 |
3.2.2 追求卓越,凸显个人魅力 |
3.3 奉献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3.1 热心公益,奉献自身力量 |
3.3.2 突破自我,成为女性榜样 |
3.4 平衡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4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建构特点与反思 |
4.1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建构特点 |
4.1.1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建构的逐渐觉醒 |
4.1.2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走向多元,仍以成功形象为主 |
4.1.3 女性企业家形象塑造出个人品牌,提升商业价值 |
4.2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反思 |
4.2.1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层面的反思 |
4.2.2 媒体建构层面的反思 |
4.2.3 社会影响力层面的反思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的结构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族 |
二、企业 |
三、家族企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 |
一、家族企业传承的高失败率原因探析 |
二、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三、方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动荡间断期 |
第二节 1978年到1988年——艰难探索期 |
第三节 1988到2002年——稳定成长期 |
第四节 2002到2012年——跨越发展期 |
第五节 2012年至今——成熟稳定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几种模式 |
一、子承父业 |
二、内部培养 |
三、引进职业经理人 |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因素 |
一、一代创始人的决策 |
二、意外事件 |
三、子女意愿及能力 |
四、政商关系与营商环境 |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共性问题 |
一、企业创新能力缺乏 |
二、对传承认识不足 |
三、安全感缺乏 |
四、财务作假较为突出 |
第四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挑战 |
一、合规性监管的加强 |
二、信贷风险加剧 |
三、商业模式变革 |
四、代际冲突加剧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家族企业传承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美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分析 |
三、美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 |
一、日本家族企业概况 |
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三节 德国 |
一、德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四节 韩国 |
一、韩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探索 |
第一节 二代继承人模式的变革 |
一、提前规划布局 |
二、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 |
三、提升子女接班意愿 |
第二节 内部培养模式的变革 |
一、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
二、给予接班人充分信任 |
三、用制度化解风险 |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模式的变革 |
一、为风险做好预案 |
二、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变革策略 |
第四节 基于创新视角的传承模式研究 |
一、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
二、平衡各方利益建立自律的企业生态 |
三、高度重视技术变革的风险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变革的深层思考 |
第一节 家族企业传承的前期准备 |
一、提前规划企业传承方案 |
二、培育核心价值理念 |
三、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 |
第二节 积极应对传承中的可能风险 |
一、对企业财务采取保守态度 |
二、避免家族内部冲突 |
三、进行合理的股权设计 |
第三节 让企业发展造福社会 |
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
二、保持创业精神 |
三、让资本充满活力 |
四、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家概念界定 |
2.1.3 企业家创新行为 |
2.2 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理论 |
2.2.1 企业家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
2.2.3 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 |
2.3 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 |
2.3.1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概述 |
2.3.2 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分析 |
2.3.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影响: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2.3.4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微观层面的影响:企业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 个体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1 个体价值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2 个体认知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3 个体心理特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5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蕴 |
3.1.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基本定义 |
3.1.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类型 |
3.1.3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特征 |
3.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结构维度与功能作用 |
3.2.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 |
3.2.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 |
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
3.3.1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在联系 |
3.4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
3.4.1 主要区别 |
3.4.2 内在联系 |
3.5 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1 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2 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3 情感态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 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1 企业家创新行为需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2 企业家创新行为动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3 企业家创新行为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3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 |
4.4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变量选择 |
4.5.1 概念模型 |
4.5.2 变量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调查的对象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内容 |
5.2 问卷发放及调查 |
5.2.1 问卷发放 |
5.2.2 预调查和正式调查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测量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信度分析 |
5.5 效度分析 |
5.6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7 假设检验与结果 |
5.7.1 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检验 |
5.7.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关系检验 |
5.7.3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7.4 主要研究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8)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1.2 企业家理论 |
2.1.3 三螺旋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及度量 |
2.2.2 企业家精神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指标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政府与企业家精神 |
3.1.1 中国政府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1.2 政府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2 企业与企业家精神 |
3.2.1 中国企业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2.2 企业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3 学研与企业家精神 |
3.3.1 中国学研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3.2 学研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4 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企业家精神时间演化分析 |
4.2.1 企业家精神的时间趋势分析 |
4.2.2 企业家精神的排名分析 |
4.2.3 企业家精神的省域差距分析 |
4.3 企业家精神空间演化分析 |
4.4 企业家精神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1 企业家精神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2 企业家精神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化分析 |
6.1 东部地区 |
6.1.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2 中部地区 |
6.2.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2.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3 西部地区 |
6.3.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东北地区 |
6.4.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5 四大地区的比较分析 |
6.5.1 企业家精神的比较分析 |
6.5.2 政府、企业与学研的比较分析 |
6.5.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互联网的发展 |
二、BAT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
三、中国历代商人形象变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形象 |
二、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
三、关于“企业家媒介形象”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一、BAT企业家概念界定 |
二、报道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BAT企业家形象建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BAT企业家的报道来源分析 |
第二节 BAT企业家的报道主题分析 |
一、报道数量 |
二、新闻主题 |
三、报道体裁 |
四、报道立场 |
第二章 BAT企业家个人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个人形象 |
一、“企业家个人形象”称谓 |
二、面对财富:“新贵”形象 |
三、BAT企业家的明星化:互联网王者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T企业家个人形象 |
一、作为“商界神话”的BAT企业家形象 |
二、“风云人物”叙事模式 |
第三章 BAT企业家管理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管理形象建构 |
一、企业家管理形象称谓 |
二、面对自身企业:“精神领袖”形象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企业家管理形象建构 |
一、作为“商界领袖”的BAT企业家管理形象 |
二、“传奇”叙事模式 |
第四章 BAT企业家的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建构 |
一、“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称谓 |
二、面对商业竞合:庞大商业帝国的布道者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T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建构 |
一、作为商战背后的“三寡头”垄断者 |
二、“王者争霸”叙事模式 |
第五章 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的深度剖析 |
第一节 社会新时代的折射 |
第二节 媒介的仰视及理性 |
一、媒介仰视效应 |
二、媒介理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极力迎合 |
二、精英意识的强化 |
结论 |
一、BAT企业家媒介形象: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群体形象 |
二、本文的创新性及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浙商研究 |
二、关于媒介形象研究 |
三、关于浙商媒介形象研究 |
四、评析与展望:浙商媒介形象呈现与浙商研究的合流与研究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与基本概念 |
一、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 |
二、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浙商媒介形象的历时性分析 |
第一节 浙商的旧读与新解 |
一、“商”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沧桑变迁 |
二、商帮文化与浙江商帮 |
三、改革开放与浙商的重新崛起 |
第二节 浙商形象的媒介话语嬗变 |
一、“儒商”和“奸商”——中国古代浙商的形象悖论 |
二、“新式商帮”形象和“红顶商人”的命运——近代浙商的双重印记 |
三、“当代第一儒商”形象的呈现——新时期浙商媒介形象的总体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内容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变迁的基本描述 |
一、类目建构与操作化说明 |
二、版面、篇幅、报道类型和报纸类别的基本分析 |
三、浙商主体身份和角色属性演变的统计分析 |
四、浙商形象呈现议题变化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当代儒商——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
一、“当代儒商”的内涵 |
二、“当代儒商”框架的主导性呈现 |
第三节 他者框架——不同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比较分析 |
一、他者呈现的基本样貌 |
二、不同类别媒体他者呈现的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与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媒介形象呈现中的话语与话语理论 |
一、批判话语分析理论 |
二、作为新闻的话语 |
第二节 身份书写、权力话语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命名与身份书写 |
二、断言式言语行为与权力话语 |
三、话语的隐含意义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第三节 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交互下的叙事模式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 |
二、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 |
三、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多元力量及其互动 |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社会动因 |
一、经济场域的生成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二、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三、社会价值观念转型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媒介推手 |
一、传媒生态变迁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二、媒介场域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三、传媒与浙商对浙商媒介形象的同构与互动 |
第三节 浙商自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浙商媒介事件与形象呈现 |
二、浙商政治参与与形象呈现 |
三、浙商企业形象传播与形象呈现 |
小结 |
第五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批判与反思 |
第一节 断言和肯定式新闻中的浙商媒介形象话语遮蔽与理想化 |
一、肯定式新闻与浙商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 |
二、明星浙商的卡里斯玛光环与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 |
三、宣传导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 |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模式化”与“人”的缺失 |
一、“模式化”呈现与“人”的缺失 |
二、“模式化”呈现与“个体”形象的缺失 |
三、“模式化”呈现与“个性”形象的缺失 |
第三节 多媒体形态下报纸媒体浙商形象呈现的不足与反思 |
一、多媒体形态下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立体化图景 |
二、多媒体时代报纸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反思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一本研究企业家的专着——《中国企业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敏博士谈企业生死命律[J]. 东方雄飞,张耀. 企业研究, 2021(03)
- [2]长寿企业家铸就“民族魂”“企业魂”——访双星品牌缔造者汪海[J]. 杨国姣,贺中,王凯. 青岛画报, 2021(07)
-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4]《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D]. 王迪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D]. 戴洪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D]. 徐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7]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8]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洋. 辽宁大学, 2019(05)
- [9]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D]. 唐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6)
- [10]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D]. 李文冰.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