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醇法制备中草药酒精度的计算

水醇法制备中草药酒精度的计算

一、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国锦[1](2018)在《痛利舒颗粒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临床疗效显着经验方痛利舒颗粒进行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研究,并完成该制剂治疗痛风的主要药效学试验,为该制剂开发及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等多种方法,优选并确定处方药物的各部分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方法,研究处方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栀子、葛根、丹参、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制定痛利舒颗粒的质量标准草案;通过在体动物相关药效试验研究,对该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对痛利舒颗粒处方中的苍术、白术进行挥发油提取,对葛根、丹参进行65%乙醇提取,药渣与其余11味合并后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并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最佳工艺参数;挥发油包合后与可溶性淀粉、浸膏混匀,以94%的乙醇为润湿剂,制备成型;对颗粒中栀子、葛根、丹参、白芍及甘草5种药味进行了鉴别,结果斑点圆整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无干扰;并对颗粒中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规定本品每袋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不得少于15.70mg;痛利舒颗粒具有抗炎、镇痛、缓解痛风性关节炎踝关节肿胀程度、降血尿酸的药效学作用;急性毒性实验中,累计给药小鼠150.6g/kg颗粒量,达到临床成人拟用量的292.83倍,未发现小鼠出现毒性反应。结论:通过对痛利舒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等进行研究,表明痛利舒颗粒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可控性强,安全有效。

丁人[2](1976)在《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文中研究指明 在制备中草药制剂的过程中,很多制剂仍然采用"水醇法"制成提取物或有效部份以备药用。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加入的醇不可能都是95%。每次回收后的浓度多在80%左右,高的达87%以上,低的到65%以下,因浓度不足回收后的乙醇不便使用,如稀释后外用,对县、社一级医院,实在用之不尽,最后造成大量积压。第二,不确切掌握加醇溶液的含醇量,必然造成浪费,有时虽然用醇处理2~3次,但几次含醇量实际是一致的,有时甚至后次低于前次,因此后次不出现沉淀或很少出现沉淀,

谢凯[3](2008)在《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丹参药材中已知化学成分众多,目前多认为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是其主要发挥药效成分。相关研究报道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均是不耐热,长期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故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对丹参的精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题以“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为模型药物,系统研究了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中主要方丹参药材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同时,论文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的释放度和释放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有效提取及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概念,同时为中药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课题首先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溶剂、溶剂倍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两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优选出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单独提取的最佳工艺;再根据影响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因素,设计加入特定溶剂系统,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一种提取工艺可同时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同时还对提取液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研究浓缩方法,提取液浓缩密度比,醇沉工艺,真空干燥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确定了提取液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论文还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以实验室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体外释放12h,日服两次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作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在蒸馏水,胃液及肠液中的释放度,并对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蒸馏水中的释药曲线进行了拟合;论文还比较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释放度及其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对实验室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提取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且转移率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4倍量提取溶剂1,加入特定溶剂系统浓度1,80℃下回流提取150min(第一次90min,第二次60min);结果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为75.23mg/g,转移率为95%;丹参酮ⅡA含量为2.763mg/g,转移率为91.49%。最终确定的最佳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为:将丹参药材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g):提取液体积(ml)=1:1,抽滤,滤渣保留,滤液用乙醇醇沉至溶液含醇量为80%,取醇沉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50℃真空干燥;结果显示,最后所得干燥产物中,丹参酮ⅡA转移率为84.27%,丹酚酸B转移率为87.75%,固含物含量为19.23%。对实验室自制复方丹参缓释片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制缓释片批间,批内释放均一性良好,主要指标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 2~10 h的释放曲线接近Higuchi方程的释放行为,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释放度及其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缓释片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放曲线接近,符合缓释制剂的设计要求。结论论文建立了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工艺条件,同时对药材提取液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丹参药材的有效提取及提取液的分离纯化提供新的参考。论文首次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体外释放12h,日服两次的复方丹参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还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释放度及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自行设计研制的复方丹参缓释片批内释放均一性良好,批间工艺重现性良好,符合缓释制剂的设计要求,且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复方丹参缓释片的制备。

李梦琳[4](2014)在《喷雾冷冻干燥制备注射用丹参》文中研究表明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中药丹参是现代临床上长期应用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对心绞痛、冠心病、中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由传统中药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显示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保持一定程度上中药辨证施治的特点,且在治疗危急重症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中药注射剂作用迅速,起效快。由于中药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内,避免口服制剂需要通过肝脏的首过消除和胃肠道生理关卡效应等缺点,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保证了临床疗效。本课题研究的注射用丹参粉针,临床上主要用于活血通脉,用于胸痹血瘀、胸部刺痛、心悸,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症。采用了喷雾冷冻干燥法制备注射用丹参,在既不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干燥工艺的时长。本课题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丹参素钠的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进行了醇提水沉的提取和纯化精制;采用了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粉体学性质堆密度及休止角作为考察指标,应用喷雾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成型的研究;在质量标准中,进行了丹参的定性鉴别和原儿茶醛及丹参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用8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h,将药液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加6倍量纯化水,搅匀,静置12h,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08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加6倍量纯化水,搅匀,静置12h,滤过,加入0.3%活性炭,搅匀,加热煮沸15分钟,冷藏,滤过,超滤除去热原,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于喷雾冷冻干燥机的物料温度为-30℃时,以蠕动泵进速80进行喷雾干燥,干燥9h,分装成400 mg/瓶,即得。在质量标准研究中,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测试结果与参考位置相同点是相同的颜色,和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素及原儿茶醛的含量均符合要求。

吴永佩[5](1978)在《中草药注射剂除去杂质和解决沉淀的方法(连载)》文中认为 (二)沉淀法利用中草药各类化学成分溶解度的差异及其某些功能基团的性质,加入适量乙醇(水)或其它沉淀剂,促使杂质沉出。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和排除无效物质,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良好的澄明度。 1.水醇沉淀法:本法目前应用比较普遍。原理是根据中草药内各类成分溶解度的不同,提取浓缩液中加入乙醇或水,改变其溶解度,以除去杂质。可分为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两类。水一般可溶解的中草药成分有:季铵类生物碱、生物碱盐、强心甙、皂甙、香豆精甙、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鞣质、单糖、低聚糖、部分无机盐、水溶性色素如花色甙类和黄色素等,热水可溶解黄酮甙、蒽醌甙;多糖类物质加热后也大量浸出,呈粘稠状胶体溶液。

林丽[6](2014)在《KBN触变凝胶的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霉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常采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及治疗方案,但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性和毒副作用等问题日益突兀,中医药外用治疗皮肤粘膜真菌病具有来源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诱导耐药性小,能充分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本论文对治疗该病的部分上市的中药洗液及医疗机构制剂进行药敏试验及制剂概况比较,发现该类制剂普遍因含药量低而对白色念珠菌抑制效果不佳。为研发治疗该病效果更佳的中药洗剂,本论文综述借鉴古代验方和现代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医处方及治则,比较常用单味中药及不同提取方式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在中医治则指导下,结合单味药材的抑菌效果优化处方,开展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并通过MIC、MBC测定及透射电镜观察,考察KBN洗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为后续临床验证提供了药物及药效研究的基础。方法:1.部分上市洗液及医疗机构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及制剂状况考察。通过比较部分上市及医疗机构制剂洗液制剂处方、指标成分含量、固形物含量,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影响。2.单味药材及提取方式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尊重中医治则进行组方。通过参考古代验方和现代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病的处方,采用纸片法考察单味中药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物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在中医治则指导下,结合单味药材抗白色念珠菌的药效进行组方。3.KBN触变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处方中的主药的指标成分保留率和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药效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对制备工艺中的载体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优化成型工艺。4.质量标准研究以TLC法对KBN触变凝胶的主要药材进行鉴别研究,采用HPLC测定黄连四种生物碱、丁香酚和三白草酮的含量,对制剂的检查项开展研究。5.KBN制剂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电镜研究。测定KBN制剂对临床不同分离菌株体外抗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KBN制剂对白色念珠菌的超微结构影响。结果:1.在试验条件下,不同中药洗液对白色念菌珠菌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含化药的妇炎洁洗液对白念菌呈高度抑制作用;纯中药洗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连四种生物碱总含量较高的黄苦洗液、香莲外洗液、香荷洗剂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较佳。洁尔阴洗液、黄蒲洁肤洗剂、消炎止痒洗剂、苦柏洗液中的盐酸小檗碱和黄连四种生物碱总含量较低,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亦较弱。以上洗液固形物含量均较低,上市洗液制剂处方、指标成分含量、制剂载药量可能影响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2.筛选出体外抗白色念珠菌药效较佳的中药药味:黄连、丁香、苦参、百部、三白草、大青叶、鸡冠花,并根据中医组方原则确定KBN洗液,为后续制备工艺研究提供基础。3.制备工艺研究中,以黄连四种生物碱、三白草酮、丁香酚的保留率为指标,优选制剂提取方式为:处方药材粉碎成中粉、采用8倍量80%乙醇、渗漉速度为:6 ml/(min · kg)分组渗漉提取方式;成型工艺以4.0%艾维素CL-611为载体,可达制剂载药量尤其黄连生药含量较高的目的。4.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对处方中的黄连、丁香、冰片、三白草、百部、苦参、大青叶、鸡冠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主要有效成分黄连四种生物碱、丁香酚和三白草酮进行含量测定;制订凝胶剂的检查项如性状、装量、pH值、黏度、微生物限度等。5.KBN制剂对3种不同临床分离菌株MIC和MBC显示其对不同临床分离菌株均具有较佳的抗菌效果。透射电镜发现,正常的白色念珠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完整,结构明显,经KBN制剂处理后白色念珠细胞壁、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缺失,内容物漏出。结论:1.上市及医疗机构制剂洗液的制剂处方、药效成分含量、制剂载药量可能影响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2.通过增大制剂中黄连的生药浓度,可提高制剂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药效。3.使用艾维素触变凝胶克服了增加黄连生药浓度而致的制剂不稳定性。4.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药材,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收载入本制剂的标准;HPLC测定KBN触变凝胶中的黄连生物碱、丁香酚和三白草酮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触变凝胶的质量控制,根据多批中试样品的测定结果,KBN触变凝胶中的黄连生物碱、丁香酚和三白草酮的含量分别暂定为每克不少于 8.45 mg、0.72 mg、0.08 mg。5.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证实KBN触变凝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白色念珠菌较佳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破坏白色念珠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而达到抗真菌作用。本课题在文献学习、开展上市及同类医疗机构制剂评价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完成了 KBN洗液的组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以触变胶剂型达到提高制剂载药量尤其处方主药黄连含量的目的,为KBN触变胶的后续临床观察奠定基础。

李超[7](2010)在《用灰思维建立中药半仿生提取研究的技术平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香附为例,半仿生提取法(SBE法)制备分子量≤1000Da提取物为最终产物,探讨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药效物质用SBE法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方法:①首先对香附饮片进行基源、性状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②在优选出香附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的基础上,用相同的饮片、设备、技术参数作SFE-CO2萃取,萃取物另器保存,其药渣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分子量≤1000Da提取物、HPLC总面积为指标,综合评判,优选出SBE法制备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条件;③在乙醇浓度30%-80%范围内,采用比例分割法,以上述相同的指标和评判方法,优选出香附经SFE-CO2后药渣醇提及醇沉制备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较佳醇浓度;④以相同的指标和评判方法,作该药渣5种方法(SBE法、WE法、AE法、SBAE法、WAE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多指标成分比较;⑤因化学等值不一定生物等效,故作该药渣5种提取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及毒性比较;⑥对香附经SFE-CO2后药渣5种提取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及其兔含药血清作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比较;⑦对5种提取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兔含药血清作兔离体肠平滑肌作用的研究比较;⑧最后综合评判分析,优选出香附经SFE-CO2后药渣的最佳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结果:①香附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各项下规定,为合格的饮片;②优选出SBE法制备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条件为:3煎用水的pH依次为:2.0,6.5,9.0;提取时间依次为:2.0、1.0、1.0h;③优选出半仿生提取液的最佳醇沉浓度为60%,最佳醇提浓度为55%;④香附经SFE-CO2后药渣5种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综合指标评判值顺序为:YSBE>YAE>YWE>YSBAE>YWAE;⑤主要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5种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以SBE法的药效作用最强;急性毒性实验表明,5种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基本无毒;⑥香附经SFE-CO2后药渣5种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比较结果显示,特征峰总面积以SBE液组最大;⑦5种提取方法分子量≤1000Da提取物的含药血清,以SBE法含药血清对离体肠的抑制作用最强;⑧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香附经SFE-CO2后药渣以SBE法提取为佳。结论:对于香附的提取,先以SFE-CO2萃取其挥发性及非极性成分,其药渣再用SBE法提取,经离心-膜滤法制得分子量≤1000Da提取物;SBE法≤1000Da提取液及其含药血清与其他提取方法(AE法、WE法、SBAE法、WAE法)≤1000Da提取液作相应比较,以SBE法提取液的药效物质含量高,药理作用最强。因此,香附的提取,以先用SFE-CO2萃取,其药渣再SBE法提取为佳。本研究对香附经SFE-CO2萃取后的药渣用SBE法提取,并以分子量≤1000Da提取物量为最终产物,能体现中药整体、综合、客观、模糊的特点,为药效物质未知的中药提取研究拓展了思路。

杜建平[8](2010)在《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积雪草(Cent el la asiatica (L.) Urb.)为伞形科积雪草属植物积雪草的干燥全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药领域里中的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我国中医药对积雪草的内服和外用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东民间现在仍常用之制备凉茶。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烧伤、抑制瘢痕增生作用、抗抑郁作用等。积雪草抗胃溃疡作用已有报导,但国内目前尚无积雪草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上市。积雪草药材为《中国药典》2005版首次收录,在《中国药典》2010版中又新增积雪草总苷条目。本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以现代制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积雪草药材的有效部位积雪草总苷研制成具有明确治疗胃溃疡作用的新药。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针对积雪草总苷这一目标成分,建立了TLC定性鉴别方法,UV和HPLC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为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在TLC色谱研究中,经过对比研究采用了氯仿-甲醇-水(13:7:2)展开系统,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经过实验研究证实更为有效。药材前处理经对比性实验研究选择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波长扫描功能,选择205nm作为检测波长,与《中国药典》2010版积雪草总苷条目下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检测波长一致。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26:74;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25℃。2.积雪草总苷提取精制工艺研究中,进行了以积雪草总苷含量、积雪草总苷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监测指标,对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媒对积雪草总苷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以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这四个工艺参数为因素,优选出提取工艺为:取积雪草总苷药材,用8倍量50%乙醇煮沸回流提取3次。采用不同AB-8、D-101、HPD200、HPD100大孔树脂法优选纯化工艺,结果以AB-8大孔树脂法最好,除杂速度快,指标性成分转移率高,精制度达到328.81%。积雪草总苷在干浸膏中的含量为56.21%。积雪草提取液纯化工艺为:取积雪草0.0625g生药/mL的浓缩液,按生药与树脂比例为1:1上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药液以1ml/min的流速上柱吸附,先用1BV 10%乙醇溶液以1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再用2BV7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流速为1ml/min,收集洗脱液,70℃以下旋转蒸发仪减压回收乙醇,直至浓缩至相对密度1.15g/ml(70℃),70℃真空干燥,干膏以粉碎机粉碎,备用。3.对积雪草总苷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纯化水和稀盐酸均可作为积雪草总苷在体外溶出试验的溶媒。积雪草总苷提取物粉末的孔隙率相对较大,平均堆密度为0.652 g/ml。该药粉休止角大于40°,流动性不好。相对湿度在54%下药粉的吸水率较小,而在54%以上药粉吸湿性明显增加,较易吸湿。积雪草总苷对光、热、湿稳定。采用TLC法研究积雪草总苷提取物与部分拟采用辅料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积雪草总苷与HPMC、EC、卡波姆934P、乳糖、硬脂酸未发生配伍变化。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测试条件下,卡波姆(carbomer)均能在比其它成分更低的浓度下,提供药物的控制释放作用。因此,拟选用卡波姆934P为主要辅料。4.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各种影响成丸的因素,结合动物体内外胃黏膜表面实验和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设计出了合适的制丸工艺,确定了最佳处方,由该处方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积雪草总苷素丸圆整度好,收率较高,具有缓释功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处方确定如下:积雪草总苷50%、MCC25.5%、卡波姆934P13%、硬脂酸6.5、乙基纤维素5%、润湿剂为水。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将积雪草总苷提取物与辅料分别过80目筛,取13%(w)的卡波姆934P和硬脂酸6.5%(w)高速搅拌混匀,于60℃的恒温水浴中加热熔融后立即放入冰箱中冷却,2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至室温,取出粉碎过80目筛;另取积雪草总苷提取物占总量50%的量和EC(5%)、MCC(25.5%),使之混合后,以水为润湿剂,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制备好的微丸首先置于40℃干燥2h后再置于80℃热处理2h即得。筛分,得20-40目的目标微丸。5.应用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素丸进行缓释包衣。包衣液主要采用Killcoat SR30D。分别考察了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包衣处方进行了条件优化。确定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最终包衣工艺为:聚合物中Kollicoat SR30D比例为43.86%,包衣增重为20%。处方为:KollicoatSR30D43.86%、丙二醇2%、乳糖0.5%、水46.14%、二氧化钛0.5%、滑石粉2%、水5%。包衣条件参数:进风温度为60度;喷雾压力为0.08Mpm保护气压力为0.08Mpa;恒流泵流速调节为0.5-0.8ml/min;包衣增重10%;包衣后40℃下熟化12h6.通过药效学研究证实,积雪草总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刺激胃粘膜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炎症修复和溃疡愈合,对于胃溃疡具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积雪草总苷高、中剂量组和雷贝拉唑钠组大鼠乙酸致慢性胃溃疡溃疡指数极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积雪草总苷高、中剂量组显着低于猴头菌组(P<0.05),与雷贝拉唑钠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积雪草总苷高、中剂量均能显着降低大鼠溃疡指数,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积雪草总苷对于大鼠慢性乙酸型溃疡同样具有显着的修复作用。对乙酸法致胃溃疡模型胃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面,积雪草总苷高、中剂量组强于雷贝拉唑钠组。积雪草总苷高剂量组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炎症细胞浸润以黏膜层为主,可见黏膜缺损区及其下炎性肉芽组织,可见少量纤维瘢痕组织增生修复。

许自明[9](1994)在《浅述中草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提高中药疗效,在中医传统用药或民间单方、验方的基础上,根据药材的性质与临床需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将传统的中药和草药中的有效成份提取和精制而制成的注射剂称为中草药注射剂.近十几年来,中草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

韩丽[10](2003)在《应用逆流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中药注射剂新工艺研究 ——丹参粉针工艺研究》文中指出丹参注射液收载于部颁标准,功能活血化瘀,通脉养心。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其对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针对丹参注射液多年临床应用所发现的问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其进行工艺创新研究,制成丹参粉针,以提高制剂质量与技术含量。 根据丹参酚酸类有效成分对热不稳定的性质,采用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新技术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物料粒度、提取溶媒、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单元组数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普通温浸、煎煮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丹参阶段连续逆流提取的工艺条件。 利用丹参酚酸类成分与鞣质等杂质分子分子量大小的差异、丹参酚酸类成分与杂质溶解性能的区别,以有效成分含量、刺激性、溶血性试验结果为评价指标,对丹参提取液微滤、超滤、纳滤等系列膜分离方法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醇沉、微滤、超滤精制纯化的工艺路线,进而考察了醇沉、微滤、超滤的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 进行了丹参冻干粉针骨架剂筛选、配液方法、冻干工艺等研究。 从有效成分含量、刺激性、一般质量检测等方面对丹参粉针和丹参注射液进行质量初步比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与膜分离精致纯化技术制成的丹参粉针可测成分之达到25%以上,刺激性明显低于原工艺,并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达到了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有关技术要求。

二、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痛利舒颗粒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痛风的研究现状
        1.1 西医治疗痛风概述
        1.2 中医治疗痛风概述
    2 痛利舒颗粒处方分析
        2.1 处方来源及功能主治
        2.2 处方方解
        2.3 主要药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第二章 痛利舒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 工艺路线选择
    2 实验仪器、试药、试剂
        2.1 实验仪器
        2.2 试药
        2.3 试剂
    3 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研究
        3.1 挥发油提取工艺
        3.2 挥发油包合工艺
        3.3 小结
    4 痛利舒颗粒醇提工艺研究
        4.1 评价指标的测定
        4.2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醇提工艺
        4.3 工艺验证试验
        4.4 小结
    5 痛利舒颗粒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5.1 水提工艺研究
        5.2 醇沉实验
        5.3 小结
    6 痛利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6.1 实验材料
        6.2 浓缩、干燥方法的选择
        6.3 制粒方式的选择
        6.4 辅料种类的选择
        6.5 指标及测定方法
        6.6 颗粒成型工艺的筛选
        6.7 工艺验证试验
    7 中试生产研究
        7.1 痛利舒颗粒的制备方法
        7.2 性状
        7.3 中试生产实验数据
        7.4 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 痛利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药品原料(药材与辅料)与成品质量标准草案
        1.1 药品原料质量标准草案
        1.2 药品成品质量标准草案
    2 药品原料(药材与辅料)与成品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1 关于原料药材及辅料的说明
        2.2 关于处方来源和组成的说明
        2.3 关于制法的说明
        2.4 关于性状的说明
        2.5 关于薄层鉴别的说明
        2.6 关于检查的说明
        2.7 关于含量测定的说明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第四章 痛利舒颗粒主要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品
        1.3 试剂
        1.4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痛利舒颗粒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2.2 痛利舒颗粒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2.3 痛利舒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2.4 痛利舒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痛利舒颗粒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结果
        4.2 痛利舒颗粒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
        4.3 痛利舒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踝关节肿胀程度的影响
        4.4 痛利舒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IL-6、TNF-α含量的影响
        4.5 痛利舒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SUA、CREA、UREA含量的影响
        4.6 痛利舒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痛利舒颗粒的急性毒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预实验
        2.2 最大给药量测定实验
        2.3 观察指标与结果
    3 结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3)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1.1 水溶性成分
        1.2 水溶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1.3 脂溶性部分
        1.4 脂溶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2 丹参制剂的研究
        2.1 丹参制剂品种
        2.1.1 脂溶性有效成分入药的丹参制剂
        2.1.2 水溶性有效成分入药的丹参制剂
        2.1.3 兼用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丹参制剂
        2.2 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
    3 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
        3.1 乙醇回流法
        3.2 水煎煮法
        3.3 乙醇回流-水煎煮提取法
        3.4 超临界提取
        3.5 微波提取法
        3.6 超声提取法
        3.7 浸渍法
        3.8 渗漉法
        3.9 提取工艺总结
    4 丹参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4.1 水提醇沉法
        4.2 大孔树脂吸附
        4.3 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
        4.4 其他纯化工艺
    5 丹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丹参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第一节 丹参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1.1 仪器,材料与试药
        1.2 实验方法
        1.3 三批药材中丹酚酸B 含量测定
        1.4 实验所得丹酚酸B 标准品及样品HPLC 图谱
        2.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2.1 仪器,材料与试药
        2.2 实验方法
        2.3 三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2.4 实验所得丹参酮ⅡA 及样品HPLC 图谱
        3 本节小结
    第二节 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1. 提取工艺考察
        2. 工艺条件的筛选
        2.1 主要仪器
        2.2 材料试剂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验证实验
        4 小结
    第三节 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1 提取工艺考察
        2 工艺条件的筛选
        2.1 主要仪器
        2.2 材料试剂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验证实验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有效成分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
        1 仪器与材料
        2 提取方法
        2.1 加入溶剂系统浓度对丹酚酸B 含量的影响
        2.2 小结
        3 验证实验
        3.1 实验方法
        3.2 验证实验结果
        3.3 小结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丹参药材有效成分综合提取工艺研究
        1. 工艺条件的筛选
        1.1 主要仪器
        1.2 正交实验和分析
        1.3 实验方法
        1.4 含量测定
        1.5 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1.6 验证实验结果
        1.7 结论
        2 结果与讨论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丹参药材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第一节 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 和丹酚酸B 的分离
        2.1 提取液浓缩工艺研究
        2.2 提取液浓缩密度比的考察
        2.3 小结
        3 醇沉工艺的选择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3.3 验证实验
        3.4 小结
        4 醇沉浓缩液干燥条件选择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3 样品处理
        4.4 验证实验
        4.5 小结
        5 总固含物验证实验
        5.1 实验方法
        5.2 小结
    第二节 中试研究
        1 中试工艺
        2 中试结果
        3 小结
        4 本章讨论
第四章 中药复方丹参缓释制剂释放研究
    第一节 丹酚酸B 体外释放模式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参缓释制剂中丹酚酸B 体外释放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释放度影响因素考察
        2.3 验证实验
        2.4 释放均一性
        2.5 释药模式考察
        3 本节小结
    第二节 丹参酮ⅡA 体外释放模式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参缓释制剂中丹参酮ⅡA 体外释放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2.3 验证实验
        2.4 释放均一性
        2.5 释药模式考察
        3 本节小结
    第三节 实验室自制原料与美晨公司原料所制缓释片的比较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两缓释片中丹酚酸B 释放度的比较
        2.2 两缓释片中丹参酮IIA 释放度的比较
        3 本节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1 提取工艺
    2 分离工艺
    3 释放度
    4 结论
    5 课题来源和前景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喷雾冷冻干燥制备注射用丹参(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1.1 对中药注射剂的认识
        1.2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
        1.2.1 清热解毒类
        1.2.2 心脑血管类
        1.2.3 抗肿瘤类
        1.2.4 其它
        1.3 中药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
        1.3.1 不溶性微粒的来源
        1.3.2 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2 注射用无菌粉末干燥工艺的研究进展
        2.1 喷雾干燥法
        2.2 冷冻干燥法
        2.3 喷雾冷冻干燥法
        2.3.1 不同类型的SFD工艺
        2.3.1.1 喷雾冷冻+真空冷冻干燥
        2.3.1.2 喷雾冷冻+流化床干燥
        2.3.1.3 一体化喷雾冷冻干燥
        2.3.2 喷雾冷冻干燥对颗粒产品形态的影响
        2.3.3 SFD技术对注射用无菌粉末安全性的影响
        2.3.4 SFD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3.4.1 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2.3.4.2 脂溶性药物中的应用
    3 丹参
        3.1 化学成分
        3.2 药理作用
        3.2.1 对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3.2.2 抗血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3.2.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3.2.4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血管的作用
        3.2.5 改善微循环
        3.2.6 对脑组织的作用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注射用丹参粉针原药材鉴定
    1 仪器及试药
    2 丹参的鉴定
第三部分 注射用丹参粉针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1 仪器及试药
    2 考察指标的测定
    3 注射用丹参粉针提取工艺研究
        3.1 单因素试验考察
        3.1.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1.2 浸泡与否的考察
        3.1.3 提取时间的考察
        3.1.4 乙醇浓度的考察
        3.2 正交试验
        3.3 验证实验
    4 注射用丹参粉针精制工艺研究
        4.1 单因素试验考察
        4.1.1 药液相对密度的考察
        4.1.2 药液稀释倍数的考察
        4.2 正交试验
        4.3 水沉次数的选择
        4.4 复溶含醇量的考察
        4.5 验证实验
        4.6 活性炭的使用
        4.7 超滤法去除热原
第四部分 注射用丹参粉针成型工艺研究
    1 仪器及试药
    2 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2.1 堆密度及休止角的测定
        2.2 单因素试验考察
        2.2.1 物料温度的选择
        2.2.2 相对密度的考察
        2.2.3 蠕动泵进速的考察
        2.2.4 干燥时间的考察
        2.3 正交试验
        2.4 验证实验
    3 冻干粉末与SFD粉末粉体学的对比研究
        3.1 水分含量
        3.2 堆密度及休止角
        3.3 水溶性
    4 注射用丹参粉针制备工艺
    5 制备工艺流程图
第五部分 注射用丹参粉针质量标准的研究
    1 命名
    2 制法
    3 性状
    4 丹参TLC鉴别
    5 HPLC含量测定
        5.1 仪器与试药
        5.2 原儿茶醛HPLC含量测定
        5.3 丹参素HPLC含量测定
    6 检查
第六部分 讨论与总结
    1 文献综述讨论
    2 注射用丹参粉针原药材鉴定的讨论
    3 注射用丹参粉针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的讨论
    4 注射用丹参粉针成型工艺研究的讨论
    5 注射用丹参粉针质量标准的研究的讨论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KBN触变凝胶的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VVC的研究现状
        1.1 现代医学对VVC的研究
        1.2 中医学对VVC的研究
    2 中医妇科炎症方剂用药研究
        2.1 古代医藉治疗阴道炎症的方剂
        2.2 现代临床治疗阴道炎症方剂
    3 外治法治疗阴道炎的研究概况
        3.1 外治法在妇科炎症治疗中的历代渊源
        3.2 外治法的特点及其在妇科炎症用药剂型
        3.3 现有妇科制剂的局限性
        3.4 凝胶剂的概述
    4 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4.1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概况
        4.2 中草药的药敏试验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部分上市洗液及医疗机构制剂抗CA药敏试验及制剂状况考察
        1.1 部分上市洗液及医疗机构制剂抗CA药敏试验
        1.2 含量及固形物测定
    第二章 单味药材体外抗CA的初步筛选及组方优化研究
        2.1 单味药材的筛选
        2.2 系列浓度黄连提取物抗CA药敏试验
        2.3 自组处方及其抗CA的药敏试验
        2.4 自组处方不同提取方式抗CA药敏试验
    第三章 制备工艺研究
        3.1 指标成分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药材含量测定
        3.2 提取工艺研究
        3.3 浓缩实验研究
        3.4 分组渗漉提取方式的考察
        3.5 成型工艺研究
    第四章 KBN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KBN制剂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敏感性及电镜观察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及结果
        5.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1 总结
    2 本论文的特色和意义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用灰思维建立中药半仿生提取研究的技术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香附的研究概况
    2 半仿生提取法及其研究进展
    3 膜分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4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概况
    5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概况
第二章 香附饮片的质量鉴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第三章 香附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第四章 香附经SFE-CO_2后药渣SBE法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液的制备
        2.2 ≤1000Da提取物测定
        2.3 HPLC总面积测定
        2.4 综合评判优选工艺条件
        2.5 工艺验证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香附经SFE-CO_2后药渣SBE提取液醇沉浓度的优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液(≤1000Da)的制备
        2.2 供试液的制备
        2.3 评价指标测定
        2.4 工艺验证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香附经SFE-CO_2后药渣醇提浓度的优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液的制备
        2.2 评价指标测定
        2.3 工艺验证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香附经SFE-CO_2后药渣5种方法提取液的指标成分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液(≤1000Da)的制备
        2.2 供试液的制备
        2.3 ≤1000Da提取物测定
        2.4 HPLC总面积测定
        2.5 数据处理
        2.6 工艺验证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香附5种方法提取液的主要药效与毒性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对在体大鼠子宫平滑肌作用的比较
        2.2 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
        2.3 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效应比较
        2.4 对离体兔肠活动影响的比较
        2.5 对小鼠最大耐受量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香附5种方法提取液的指纹图谱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5种方法提取液的制备
        2.2 5种方法供试液的制备
        2.3 5种供试液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香附5种方法提取液的血清指纹图谱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5种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2.2 5种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与相应提取液指纹图谱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香附5种方法提取液含药血清的主要药效比较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8)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项依据
    1.1 缓控释制剂是现代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1.2 治疗胃溃疡需要研发新的中药制剂
    1.3 积雪草抗胃溃疡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基础
    1.4 积雪草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独特显着的药理作用
2 国内外现状研究分析
    2.1 抗胃溃疡药物研究与应用现状
    2.2 积雪草有效部位研究与应用现状
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3.1 积雪草总苷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积雪草总苷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3.3 积雪草总苷缓释剂型处方设计前研究
    3.4 挤出滚圆法制备积雪草总苷素丸工艺的研究
    3.5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包衣工艺的研究
    3.6 积雪草总苷药效学研究
第一章 积雪草总苷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积雪草总苷的TLC法鉴别
        2.1.1 薄层板的制备
        2.1.2 溶液的制备
        2.1.3 薄层层析
        2.2 积雪草总苷UV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供试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2.2.3 线性范围的考察
        2.2.4 精密度试验
        2.2.5 重复性试验
        2.2.6 稳定性考察
        2.2.7 加样回收率考察
        2.3 积雪草总苷的HPLC法测定
        2.3.1 色谱条件
        2.3.2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3 检测波长的选择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5 精密度试验
        2.3.6 重复性试验
        2.3.7 稳定性试验
        2.3.8 加样回收率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积雪草总苷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和结果
        2.1 积雪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2.1.1 药材中积雪草总苷含量的测定
        2.1.2 积雪草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考察
        2.1.3 积雪草提取工艺的优化
        2.1.4 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
        2.1.5 积雪草提取液的浓缩工艺考察
        2.2 积雪草总苷的纯化工艺研究
        2.2.1 积雪草提取液的制备
        2.2.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2.2.3 不同树脂对积雪草总苷静态吸附量与解吸率试验
        2.2.4 不同大孔树脂动态吸附量和解吸率考察
        2.2.5 AB-8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试验的考察
        2.2.6 洗脱除杂工艺的考察与优化
        2.2.7 洗脱容积种类和用量的选择
        2.2.8 工艺重现性验证
        2.2.9 提取物浓缩干燥条件的确立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积雪草总苷缓释剂型处方设计前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积雪草总苷表观溶解度的测定
        2.2 积雪草总苷粉体学基本性质的测定
        2.2.1 休止角测定
        2.2.2 堆密度测定
        2.2.3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2.3 积雪草总苷指标性成分化学稳定性考察
        2.3.1 光照稳定性考察
        2.3.2 高温稳定性考察
        2.3.3 高湿稳定性考察
        2.3.4 积雪草总苷与辅料相互作用考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挤出滚圆法制备积雪草总苷素丸工艺的研究
    1 材料及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释放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测定方法的选择
        2.1.2 释放介质的选择
        2.1.3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2.2 微丸质量及粉体学性质的评价方法
        2.2.1 微丸收率的测定
        2.2.2 微丸圆整度的测定
        2.2.3 微丸堆密度的测定
        2.2.4 脆碎度
        2.2.5 微丸的粒径分布
        2.2.6 溶出度
        2.3 微丸的动物体内外黏附性实验方法
        2.3.1 在体动物黏附性试验
        2.3.2 离体动物黏附性试验
        2.4 制备工艺
        2.4.1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原理
        2.4.2 工艺因素的考察
        2.4.3 处方因素的考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包衣工艺的研究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包衣材料的选择
        2.2 缓释包衣液的配制
        2.3 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原理
        2.3.1 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原理
        2.3.2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包衣流程
        2.4 积雪草总苷微丸包衣试验
        2.4.1 微丸隔离层包衣
        2.4.2 缓释层Kollicoat SR30D包衣
        2.4.3 包衣增重的计算
        2.5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2.6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的统计分析
        2.7 包衣工艺条件的考察
        2.7.1 喷雾压力的选择
        2.7.2 喷枪保护气压力的选择
        2.7.3 恒流蠕动泵流速的选择
        2.7.4 包衣温度对包衣微丸释药速率的影响
        2.7.5 熟化时间和温度对包衣微丸释药速率的影响
        2.8 影响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释药的处方因素试验
        2.8.1 滑石粉用量的影响
        2.8.2 增塑剂用量的影响
        2.8.3 包衣增重的影响
        2.8.4 Kollicoat SR30D包衣液浓度的考察
        2.8.5 致孔剂种类的考察
        2.8.6 致孔剂用量的考察
        2.9 包衣液处方的优化与确定
        2.9.1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包衣处方
        2.9.2 模型拟合和预测
        2.9.3 预测分析
        2.10 重现性试验
        2.11 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释药机理的探讨
    3 讨论
        3.1 关于释药曲线的相似性比较
        3.2 关于缓释包衣材料Kollicoat SR30D
        3.3 包衣缓释微丸释药机制的探讨
    4 小结
第六章 积雪草总苷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及制备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工作设备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模型制备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指标检测方法
        2.3.1 溃疡指数与溃疡抑制率的测定
        2.3.2 超氧化物歧化酶(500)活力和丙二醛(MOA)含量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研究结果
        3.1 治疗后各组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比较
        3.2 SOD、MDA含量的检测结果
        3.3 病理组织学评价
    4 讨论
        4.1 常用消化性溃疡模型复制方法与原理
        4.2 本实验对乙酸法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评价
        4.2.1 抗乙酸法所致胃溃疡的作用
        4.2.2 对乙酸法所致胃溃疡大鼠SOD、MDA的影响
    5 小结
文献综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应用逆流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中药注射剂新工艺研究 ——丹参粉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
    1.1 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现状
    1.2 丹参注射液研究与应用状况
    1.3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新技术应用依据
    1.4 膜分离精制纯化技术应用依据
    1.5 立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与结果
    2.1 与药效有关的药物成分、性质与作用
    2.2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研究
        2.2.1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简介
        2.2.1.1 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2.2.1.2 工艺流程
        2.2.1.3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2.1.4 操作方法
        2.2.2 丹参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研究
        2.2.2.1 提取溶媒筛选
        2.2.2.2 药材粒度确定
        2.2.2.3 提取温度筛选
        2.2.2.4 单罐提取时间考察
        2.2.2.5 单罐提取溶媒用量考察
        2.2.2.6 单罐循环逆流提取工艺条件考察
        2.2.2.7 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单元组数考察
        2.2.2.8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2.2.3 丹参静态温浸提取工艺条件考察
        2.2.3.1 温浸提取工艺条件优选
        2.2.3.2 温浸提取验证实验
        2.2.4 丹参煎煮提取结果
        2.2.5 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单罐循环逆流提取与温浸、煎煮提取比较
    2.3 膜分离技术研究
        2.3.1 膜分离应用预试
        2.3.2 丹参提取液超滤前预处理方法筛选
        2.3.3 丹参提取液切向流无机膜微滤工艺参数筛选
        2.3.3.1 切向流无机膜性能
        2.3.3.2 无机膜清洗、贮存方法考察
        2.3.3.3 微滤方法
        2.3.3.4 微滤后膜通量恢复情况
        2.3.4 丹参提取液切向流超滤工艺条件考察
        2.3.4.1 切向流超滤膜结构及性能
        2.3.4.2 超滤膜处理与贮存方法
        2.3.4.3 超滤膜规格选择
        2.3.4.4 超滤压力与通量关系考察
        2.3.4.5 超滤温度与通量的关系考察
        2.3.4.6 超滤药液的pH值
        2.3.4.7 超滤膜通透量恢复情况考察
        2.3.4.8 超滤工艺条件
        2.3.4.9 超滤验证实验
        2.3.5 丹参超滤液纳滤浓缩工艺可行性考察
        2.3.5.1 纳滤装置
        2.3.5.2 纳滤滤过系统性能
        2.3.5.3 纳滤浓缩实验结果
    2.4 丹参粉针中间体内控质量标准
        2.4.1 丹参药材质量标准
        2.4.2 丹参粉针中间体内控质量标准
    2.5 丹参粉针成型工艺研究
        2.5.1 冻干填充剂筛选
        2.5.1.1 冻干骨架剂种类筛选
        2.5.1.2 冻干骨架剂用量考察
        2.5.2 除菌方法
        2.5.3 冻干工艺条件
        2.5.4 丹参粉针制剂处方
    2.6 丹参粉针质量初步检查以及与丹参注射液质量系统比较研究
        2.6.1 一般检查
        2.6.2 含量测定
        2.6.2.1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测定
        2.6.2.2 总酚酸含量测定
        2.6.3 生理适应性比较
        2.6.3.1 溶血试验
        2.6.3.2 肌肉刺激性试验
        2.6.3.3 血管刺激性试验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3.1 研究结果
    3.2 讨论
        3.2.1 动态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应用评价
        3.2.2 膜分离技术应用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超滤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综述二: 动态逆流提取技术
论文作者简介
致谢

四、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痛利舒颗粒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 国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用水醇法制备中草药制剂时加醇量的计算[J]. 丁人. 中草药通讯, 1976(09)
  • [3]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D]. 谢凯. 广东药学院, 2008(01)
  • [4]喷雾冷冻干燥制备注射用丹参[D]. 李梦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4)
  • [5]中草药注射剂除去杂质和解决沉淀的方法(连载)[J]. 吴永佩. 中草药通讯, 1978(03)
  • [6]KBN触变凝胶的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林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6)
  • [7]用灰思维建立中药半仿生提取研究的技术平台[D]. 李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8]积雪草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D]. 杜建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浅述中草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J]. 许自明. 药学情报通讯, 1994(02)
  • [10]应用逆流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中药注射剂新工艺研究 ——丹参粉针工艺研究[D]. 韩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01)

标签:;  ;  ;  ;  

水醇法制备中草药酒精度的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