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与其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1](2021)在《基于需求侧家庭能量管理系统用电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武雅文[2](2021)在《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及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遏制碳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全球碳中和已成大势所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汽车产业需要进一步向低碳化发展。氢能具有来源多样性、运行零排放等特性,燃料电池汽车是推动汽车产业完成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燃料电池本身动态响应慢、稳定性差等问题,复合电源系统被认为是良好的解决途径。但复合储能使得动力系统的功率与能量流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亟需新技术解决多模式能量分流问题,制定高效合理的能量管理与优化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复合电源系统的性能和优势,也是打破车载储能技术瓶颈的关键。本文基于复杂工况下研究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能量管理及优化控制,首先根据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拓扑结构特点建立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复合电源结构,设计动力系统传动方案,根据参考车辆动力性指标选择燃料电池系统和其它部件并进行参数匹配,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仿真模型。其次对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设计了以负载功率、动力电池SOC为输入,燃料电池功率为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并通过逻辑门限控制对模糊控制输出值进一步修正,减少引起复合电源寿命衰减的运行工况。将NEDC和WLTC工况数据加载到仿真模型中,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与传统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相比,等效氢耗分别节省了24%、12%,降低了燃料电池启停次数并避免燃料电池在低载或怠速工况下运行,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经济性和耐久性。最后针对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主观性较强的缺陷,提出以降低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等效耗氢量为目标函数,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中的隶属度函数。结果表明:在WLTC工况下,与优化前相比,等效氢耗量降低了约0.63%。但是由于粒子群算法存在搜索停滞和收敛精度低的问题,本文使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对隶属度函数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在WLTC工况下,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与优化前相比,等效氢耗量降低了约1.48%,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在提升燃料经济性方面效果更优。
邱萍[3](2021)在《建筑部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行为引导措施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建筑部门能耗高、碳排放量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碳排放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要在全国实现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的承诺,即203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筑部门具有较大的潜力。建筑碳排放量不仅与建筑面积、建筑能源使用相关,与居住者行为也密切相关。当前的研究多围绕建筑能源结构、建筑技术来实现建筑部门的节能减碳,对于居住者行为方式对建筑碳排放影响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探究居住者行为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形成科学的政策引导机制来帮助居住者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用实际行动参与节能减排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部门碳排放,促进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文以北京市居住建筑为例,通过对北京市2000-2017年建筑碳排放数据整合分析,运用De ST-h软件模拟验证及情景分析,探究居住者行为对建筑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总结合理的居住者行为策略用于推动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核算了北京市2000-2017年建筑碳排放,并分析了相关驱动力因素。2012年,北京市总建筑碳排放曾达到历史最大值,公共建筑碳排放接近最大值,减缓后开始波动上升;但居住建筑碳排放并未出现历史最大值,而是逐年增长,主要原因是城镇建筑碳排放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筑碳排放跟人口数量、人均建筑面积、单位能源碳排放、单位面积能耗这四个因素呈正相关,且北京市建筑面积增速要快于人口的增速,单位面积能耗达到历史最低后开始波动上升,单位能源碳排放波动上升后出现下降。建筑碳排放的快速增长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也具有相关性;同时,居住者的节能意识、消费观念、用能行为等也会加大建筑部门温室气体排放。(2)建立用能行为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量化关系。对比居住者购买类消费行为和决策类投资行为与使用行为(采暖、空调制冷、照明、开窗通风)不同行为下的减碳潜力。运用De ST-h能耗模拟软件进行验证,设置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施加居住者行为干扰,发现在居住者技术类使用行为干预模式下,居住建筑能耗可产生10%-30%的减少。通过技术提升能够有效减少居住建筑碳排放,但其减碳的幅度有限,如果在技术引导的基础上增加居住者的其他行为引导,有利于快速减少居住建筑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3)通过三种假设情景,预估未来北京市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发展趋势。既有政策情景下,预计2020-2025年北京市会出现居住建筑碳排放峰值,但是居住建筑碳排放仍难以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技术进步情景下,预计2020年左右会出现居住建筑“碳达峰”,2060年时,居住建筑碳排放量相比于既有政策情景下减少了70%以上,距离北京市2060年实现居住建筑“碳中和”的目标有了较小的差距。强化政策情景下,预计2060年时,居住建筑碳排放量相比于既有政策情景下减少了80%以上,此时北京市居住建筑碳排放基本能够实现“碳中和”目标,未全部实现“碳中和”的原因是考虑到部分家庭炊事用能仍存在使用天然气的情况。发现增加居住者行为引导,结合相关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北京市居住建筑实现较好的减碳效果。(4)从居住者行为角度出发,提出可行的行为引导机制,服务于建筑部门温室气体减排。一是鼓励居住用户形成科学的投资行为,倡导购买符合节能标准的房产;优化房地产行业,控制建筑面积,减少住房空置率。二是倡导居住用户绿色消费行为,鼓励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引导居住者形成良好的家庭节约习惯,控制建筑设备待机时长;加强有关建筑能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居住用户的节能意识。三是通过技术提升,增强建筑产品的性能,优化建筑能源结构。四是其他方面,通过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规范;改善住宅建筑区的绿化环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
韩楚燕[4](2021)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目标,消耗全球半数能源的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其中,超过城市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为行业减排重点。目前,城市住宅短寿现象普遍,该现象伴随的建筑低性能运行和造成的拆建活动量的增加导致住宅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增高。因此,通过延长城市住宅使用寿命来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帮助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内在属性上分析住宅寿命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城市住宅长寿化的意义。通过对拆除住宅案例的调研及分析,结合城市住宅建设情况及城市化发展背景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寿命现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建筑寿命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延长建筑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其次,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建筑活动对建筑碳排放及住宅寿命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间的关系,并总结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设计依据。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结合建筑层级概念建立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构建框架。对长效住宅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对长寿住宅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长寿住宅特征。然后,在此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分别在建造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及拆解回收阶段提出降低住宅碳排放强度的、提升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长寿化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在不同情景下的建筑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对住宅的长寿化设计策略进行验证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是对降低住宅碳排放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张敏敏[5](2021)在《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光学吸收系数大、直接带隙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和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一系列优点而有利于实现材料中的光电转换,被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等领域中。本文拟针对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改善展开工作。本文采用一种两步合成法来制备基于MAPbBr3单晶外包覆的FAPb I3薄膜的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带隙计算和载流子荧光动力学等手段分析研究异质结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相比于MAPbBr3单晶绿光波段的光吸收,FAPb I3的引入使异质结拥有可见光至近红外的宽光谱吸收。搭建了用以测量光电性能参数的测试系统。通过对光电探测器结构及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完成对光电探测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仪器选择使用,光路及电路的布置,使得搭建的系统实现对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伏安特性、光响应度、探测率、外量子效率、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关键参数的研究分析。论文实验对比了纯MAPbBr3单晶与异质结的光谱响应度,与纯MAPbBr3光电探测器仅有的绿光探测不同,异质结光电探测器表现出绿光与红光的双重窄带光电探测特性。因光激发穿透晶体本身的深度不同,以及激子寿命和迁移率的差异,可知两个窄带峰分别对应MAPbBr3和FAPb I3带边的激子光吸收。另外,因异质结中内置电场的存在使得光电探测器拥有了自供电特性,当电压为0 V时对应的红光波段探测率达到5.38×1012Jones,快速响应时间为6.6×10-2秒.。
杨惠[6](2021)在《基于物质存量分析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潜力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在环境容量和能源短缺的双重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年销售量预计将超过152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可用于梯次利用或进行资源化利用回收镍、钴、锰、锂等再生金属及塑料等二次资源。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在用动力电池正在形成巨大的资源存量库。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存量及潜在环境效益进行研究,对揭示动力电池中资源潜力动态特征和资源可供性以及实现“城市矿产”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对动力电池生命周期过程和物质流特征的分析,构建了一种考虑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资源存量计算方法。结果显示,2009-2019年间,我国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用量均保持较快增长,锰酸锂电池在用量则相对较少。动力电池在用量中蕴含巨大的资源存量,其中镍、钴、锰、锂、铜、铝、铁、塑料等8种主要资源存量从2009年的0.08万t增长到2019年的121.42万t。从资源存量所处的使用阶段和电池类型来看,当前在用资源主要赋存于一次使用阶段以及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类动力电池中。(2)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和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方向,设置了基准情景、三元锂电池主导情景和磷酸铁锂电池主导情景,分别对2020-203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存量进行了模拟分析。到2030年,三种情景下动力电池中在用资源存量将分别达到2266.66万t、2517.63万t和2015.63万t。对比三种情景发现,资源存量在一次使用阶段和二次使用阶段的占比差别不大,在三种动力电池类型中的占比则与相应情景下的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密切相关。(3)基于动力电池在用资源存量,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率和相应原生资源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材料消耗和全球变暖潜势(GWP)系数,计算了在用资源存量中的再生资源潜值及其所带来的节能、降耗和碳减排效益。结果显示,2019年动力电池中8种材料的资源潜值为115.58万t,若进行再生利用共可避免1.55×1011MJ的能源消耗、1.37×106kg锑当量的材料消耗和2.05×1010 kg CO2-eq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基准情景、三元锂电池主导情景和磷酸铁锂电池主导情景下的再生资源潜值分别可达到2187.07万t、2435.35万t和1938.73万t,节能、降耗、碳减排效益显着。从环境效益的贡献来源看,节能效益主要来自再生镍和再生铝,降耗效益主要来自再生镍和再生铜,碳减排效益贡献来源主要是再生塑料和再生镍。(4)依据动力电池资源存量和资源潜值,进一步构建了动力电池资源可供性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动力电池各类资源可供性的差异与其资源存量和资源化价值密切相关。三种情景下镍、钴、锰三类资源可供性优势明显,可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不可供的情况;铁的可供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其资源存量处于不可供状态。总体来看,基准情景和三元锂电池主导情景下动力电池资源可供性较好,而磷酸铁锂电池主导情景下的资源可供性较差。(5)基于研究结果,从物质流优化、资源效率调控和管理制度设计三个维度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开发动力电池存量市场,构建资源“存量-流量”闭环产业链;提升动力电池再生资源效率,延伸梯次利用范围;建立基于EPR的动力电池存量管控机制,创新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综合来看,论文采用“自下而上”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实现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存量的系统分析,并对基于资源存量的资源潜值、环境效益和资源可供性也开展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为预判今后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后再生材料的资源化潜力和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朱俐莎[7](2021)在《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安全和舒适生活的需求,推动着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向绿色、高效、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点,例如高耗水、高耗电、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排放废水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这无疑为整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造成一定的困难。采用创新整理方法,优化传统制备工艺,减少能源物料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成本低廉、操作可控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方式,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最终目标。此外,受全球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材料的应急防护整理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降低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感染细菌微生物的风险、保证普通消费群体在户外活动期间免受各类危险因素的侵害,也是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技术(Engineered Water Nanostructure,简称EWNS)是一种以静电雾化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环保技术。该技术通过对金属毛细管供应的液态水施加高电压,使其产生包含电子和大量活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简称ROS)成分的纳米级水雾滴。相关研究表明,每个EWNS结构尺寸为几十纳米,含有大量的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简称OH·)和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简称02·-)成分。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空气净化、食品安全控制和个人护理等领域,但在纤维材料功能整理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表明,EWNS中的ROS成分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能通过夺氢、加成、取代、氧化等方式与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尤其对纤维素类和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化学反应性。同时,前期实验发现,EWNS技术可以改变纤维材料的表面性能,且对不同成分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本课题对EWNS技术本身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搭建了参数可调的单针头及双针头EWNS发生装置。基于目前EWNS装置供液不稳定、参数为单一固定设置无法进行调控、感应电极板发生效率低等问题,本课题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连续稳定供液、参数无级可调、感应电极发生效率提升的EWNS发生装置。通过采用微量注射泵连续供液的形式保证EWNS的稳定液体来源;通过调控供液流速、直流电压值、针板间距、针尖距离等参数实现装置的无级参数调节,满足实验探究需求;基于交流电动力学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四针形感应电极板,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发现,该电极板较普通圆环形感应电极板具有更高的最大电场强度值,因此具有更高的EWNS制备效率。研究了单针头EWNS发生装置;考虑到实际生产需求,基于单针头EWNS发生装置,搭建了双针头EWNS发生装置,并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双针头发生装置的最佳针间距离。(2)研究了制备EWNS的参数条件并对EWNS进行了表征。以有稳定的电流回路、泰勒锥和电晕以及在PET薄膜上不产生可见的雾滴为依据,对EWNS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行初步判断。经实验,确定了两组可以稳定产生EWNS的参数条件,其供液流速、直流电压和针板间距分别为[1.2 μL/min,-5 kV,0.5 cm]和[1.2 μL/min,-6.8 kV,1 cm]。在此基础上,首先在微观层面上对EWNS的粒径大小以及ROS含量进行表征。通过将EWNS喷在云母片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成像物质进行参数提取,得到EWNS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利用电子自旋共振仪完成ROS的表征,通过将EWNS与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捕获剂反应,使产生的自旋加合物的信号被仪器所捕捉到,以此检测并计算ROS浓度。结果表明,两组参数产生的EWNS粒径大小非常接近,分别为(36.34±7.11)nm 和(37.11±3.44)nm,但[1.2 μL/min,-5 kV,0.5 cm]产生的OH·和O2·-浓度均高于[1.2 μL/min,-6.8 kV,1 cm]。此外,还在宏观层面上建立了以PET薄膜上的白色圆斑为特征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仅在能够正常制备EWNS的工作状态下,PET薄膜表面可以产生完整的白色圆斑,可将该方法作为表征EWNS存在的依据。(3)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抗菌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棉织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经EWNS处理后的棉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实验发现,经EWNS处理1h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9.9%和99.0%,而未经处理的棉织物对两种细菌的抗菌率均为0%。经EWNS处理5 h的织物,分别静置12 h、24 h、36 h、48 h和72 h后,织物对两种细菌的抗菌率均保持在99.0%以上水平。该结果表明,经EWNS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性,且这种抗菌性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分析表明,这可能是由于EWNS中的OH·与纤维素分子发生夺氢反应,使得生成的水分子附着于棉纤维表面形成水化层,有效阻挡了细菌的粘附。同时ROS可能与纤维素中的酚类物质发生反应,使得酚类物质中羟基的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激活了酚类物质的化学活性,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菌性。(4)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亲水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涤纶织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EWNS对其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未经EWNS处理的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疏水性,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13°,而经过EWNS处理的涤纶织物亲水性显着提升,瞬时接触角为43°。处理前后涤纶织物的润湿时间测试发现,经EWNS处理后的样品润湿时间明显低于未处理的样品,且润湿速度随着EWNS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加快。将处理7 h后的涤纶织物静置72 h后,发现织物仍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说明EWNS可以有效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同时耐久性较好。红外光谱测试发现,EWNS能够提升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主要原因是EWNS中的ROS可能与涤纶发生了氧化反应,使处理后的材料表面产生了极性官能团,从而增加了材料的亲水性。(5)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羊毛织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EWNS对其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经EWNS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等级提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处理羊毛织物相比,经EWNS处理1 h后的羊毛织物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提升0.5级以上;处理7 h后,其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提升了接近2级。但EWNS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其抗起毛起球的耐久性效果并不佳,与未处理羊毛织物相比,经过EWNS处理7h并静置6h后的羊毛织物,二者抗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接近。分析表明,EWNS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提升主要是由附着在纤维表面的纳米级雾滴降低了羊毛纤维的摩擦系数导致的。这些纳米级雾滴起到了与润滑剂相当的作用,使得羊毛纤维之间的滑移更加容易,不容易发生缠结从而使织物的起毛起球趋势有所降低。(6)探究了经EWNS功能整理后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并对EWNS技术进行环保性评价。实验发现,即使经过长时间的EWNS处理,棉、涤纶和羊毛材质的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织物色差均未发生显着变化。说明EWNS未对服装材料的机械强力和外观性能造成显着影响。通过化学品使用分析、耗电量和耗水量的计算,对EWNS进行环保性评价,发现EWNS技术应用在纺织品整理中时,仅仅用了超纯水,并不涉及其他化学品的使用,不会产生副产品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该技术是一项干处理技术,处理后无需进行烘干等二次处理,相较于传统的湿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此外,理论计算得到,利用EWNS长时间(7 h)处理织物,每1 m2的织物需要消耗约1.26 L的水和1.75 kW·h的电。虽然该数值无法与现有相关技术进行横向比较,但本研究计算所得的结果可以为后续学者研究技术的环保性评价提供相关数据支撑。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该技术有较好的环保潜力。总体来看,在设备研究方面,本课题在搭建EWNS发生装置时提出的优化电极板为静电雾化领域装置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建立的多针头EWNS装置针尖距离的确定方法也为该技术在规模化的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技术应用方面,本课题首次将EWNS技术应用于服装材料功能整理领域,创新地实现了一种新型、环保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方法,为后续研发绿色、可持续的工艺技术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杜营[8](2021)在《美国波普设计之“蒂基”模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波普设计集设计与商业为一体。近年来,在“蒂基(Tiki)”元素为主题的波普设计中,蒂基的传播受到学者的关注,同时对设计实践具有借鉴价值。基于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消费社会为背景,选择波普设计中的蒂基作品为研究对象,借助文化传播领域中的模因(Meme)理论,就蒂基模因传播所产生的复制、变异、应用为最终研究成果。以设计学研究范畴的波普理论为依托,借助传播学、建筑学、生物学、数学的相关理论,在文献阅读和国外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波普设计中蒂基模因的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和探索蒂基在美国平面、产品、建筑等设计领域的发展过程,分析美国大众文化中融入蒂基文化的设计模式,阐述蒂基模因的变异,探讨蒂基波普设计中的数理关系,揭示波普设计中模因传播区间的规律,解释蒂基模因中的几何之美。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历史考察法分析波普设计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运用系统整体观和个案研究法揭示蒂基模因的表征系统与传播区间规律,使用哲学思辩法,解释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的蒂基几何之美,结合跨学科与定性研究法,进行蒂基波普的整合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第一章,阐述南太平洋风格的波普设计在美国兴起的缘由,介绍波利尼西亚蒂基向美国蒂基的演化,并揭示了波普设计中蒂基模因的表征系统和传播区间规律;第二章,分析蒂基平面的二维复制及辐射式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单位,并论述蒂基模因的抽象变异和应用;第三章,阐释蒂基产品的外观复制和链式传播机制,结合蒂基模因的重组变异分析其在波普产品设计中的演变;第四章,探索蒂基的空间复制和场式传播,在拓扑理论中分析场式效应的空间变异和演化;第五章,基于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蒂基的文化表达,运用数理关系分析蒂基的黄金分割比例和根号矩形的模因。研究表明:第一,美国波普设计中蒂基符号的功能产生变异,从神圣转变为娱乐并形成了美国式的文化表达;第二,蒂基模因的区间规律,能够直观地解释蒂基模因的传播过程;第三,黄金矩形、黄金螺线、黄金三角形、根号矩形和根号二螺旋折线是蒂基波普几何之美的视觉形态和应用形态。因此,利用模因论来解释波普设计中的蒂基形象,探讨蒂基模因传播中的信息单位、构成元素、文化载体、波普符号,其理论意义在于为蒂基模因的传播区间建构理论基础,为波普设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其实践价值在于将几何学中的数理关系运用到波普设计实践中,以期对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创作指导和一种新的评价标准。
韩晓晶[9](2021)在《葡萄糖燃料电池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表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能源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作为支撑,这使得人们对于新能源和能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能源开发形式正在面临原材料短缺、转化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不受卡诺循环限制、环境污染小、易制易存、负荷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开发利用形式,是继水力、火力和核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类发电技术。葡萄糖、甘油等生物质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分子中存在着丰富的能量,将这些生物质分子氧化来产电是获得能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贵金属催化的葡萄糖燃料电池还普遍存在着输出功率低、电池寿命短、制作成本高、电流输出易波动等问题。目前,人们对纤维素燃料电池的研究还较少,用生物质酶、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以及用贵金属铂、钯电极作为催化剂来催化纤维素燃料电池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仅成本较高,对反应环境的要求也高,电池输出功率低,输出电流不稳定。因此,探究新型的生物质燃料电池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缓解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将其负载在多孔碳毡上做成多层多孔MoO2/β-MnO2复合正极(MLC),将MLC的多相催化体系与Fe2+/Fe3+/H3PO4/葡萄糖负极均相催化体系相结合,构建了一种不需要贵金属催化的可持续呼吸式葡萄糖燃料电池(GFC)。实验还探究了 GFC自加热和串并联过程中电池的性能变化。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构疏松多孔,碳化后可导电。MnO2可催化燃料电池正极氧还原反应,实验将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制备了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分散α-MnO2、β-MnO2两种结构的氧化物正极催化剂,通过它们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选择了催化性能更优的β-MnO2,通过循环伏安法(CV)探究了催化材料的最佳比例,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的β-MnO2正极催化剂。实验还构建了一个活性氯化物氧还原体系,利用该体系气体组ClO2/Cl2O与O2之间的反应来提高正极的氧还原速率。通过反应验证装置和电化学测试,分析了该体系对正极氧还原的助催化效果。为减少混合气体逸散,实验尝试用液体石蜡油将气体密封在电解液中来减少气体挥发。(2)MoO2/β-MnO2复合催化剂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性能优于单独的MoO2和β-MnO2。将该复合催化剂负载到多孔碳毡上制得了GFC的多层多孔正极(MLC),MLC是由石墨片和几个多孔催化剂层附着在两侧组成的,该结构可以为O2提供更多的吸附和反应位点。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试和Tafel分析,证实了 MLC较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或单层电极具有更好的正极性能。通过将MLC与Fe(Ⅲ)/H3PO4催化的葡萄糖氧化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了双室的GFC装置,其开路电位为0.68V,稳定电流密度值为24mA·cm-2。因此,利用双金属多层多孔正极是提高燃料电池ORR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3)实验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配制了新的(VO2)2SO4溶液作为正极电解液,利用VO2+和VO2+离子之间的转化来提高正极氧还原活性。探究了温度对GFC性能的影响,且燃料电池放电做热功,于是通过实现自加热为GFC提供温度,测试了自加热条件下GFC的功率密度和电池寿命。我们还将电池进行了串(并)联连接,发现GFC串(并)联堆栈的电压(电流)值与串(并)联电池数呈倍数关系,测试过程中GFC性能也没有出现下降趋势。实验最后计算了短时间内GFC的放电效率。
巨世强[10](2021)在《基于小电容功率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功率变换器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牵引、电动汽车、机器人、数控机床、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并且正在朝着高智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直流母线通常并联大容量电解电容,用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实现前级和后级功率解耦。但是,电解电容存在体积大、寿命短、成本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系统可靠性。并且存在电网侧电流畸变、难以满足EN61000-3-2谐波标准的问题。而采用小电容代替母线大电容能够有效减小系统体积、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采用小容量母线电容代替大容量电解电容,构成了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但母线电容的减小会导致母线电压波动,从而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对其相关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增加有源功率解耦电路并结合本文提出的相关控制策略,旨在保证电网功率因数的前提下,同时能够保证电机的额定运行。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母线电解电容的缺陷,讨论采用小容量母线电容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以及对采用功率解耦电路之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控制策略和拓扑结构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小电容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介绍,建立了不同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对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了电网输入功率与电机输出功率间的耦合关系、直流母线电容的储能情况以及母线电容减小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传统小电容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控制策略。然后,介绍了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电气参数的整定过程,并提出了一种无电压冲击的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母线大电容存在的缺点,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电流注入减小母线电容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基于TMS320F28335为核心控制芯片的系统硬件平台,编写了驱动系统的软件控制程序。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系统较高的功率因数以及优良的电机性能。
二、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与其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与其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2)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及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
1.2.1 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内容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动力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 |
2.1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拓扑结构 |
2.2 驱动电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
2.2.1 驱动电机选型 |
2.2.2 驱动电机参数计算 |
2.3 燃料电池选型与参数匹配 |
2.3.1 燃料电池选型 |
2.3.2 燃料电池参数计算 |
2.4 动力电池选型与参数匹配 |
2.4.1 动力电池选型 |
2.4.2 动力电池参数计算 |
2.5 DC/DC变换器选型与参数匹配 |
2.6 本章小结 |
3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系统建模 |
3.1 燃料电池建模 |
3.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3.1.2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 |
3.2 动力电池特性分析以及模型建立 |
3.3 其他关键模型建立 |
3.3.1 驱动电机模型 |
3.3.2 DC/DC变换器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4.1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4.1.1 能量源寿命影响因素 |
4.1.2 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1.3 能量管理策略选择 |
4.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研究 |
4.2.1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 |
4.2.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
4.3 改进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
4.4 仿真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
5.1 粒子群算法 |
5.1.1 粒子群算法理论基础 |
5.1.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5.2 混合粒子群算法 |
5.2.1 粒子群算法参数改进 |
5.2.2 模拟退火算法 |
5.3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 |
5.3.1 隶属度函数参数选取 |
5.3.2 混合粒子群算法与整车模型的联合仿真 |
5.4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筑部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行为引导措施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 |
1.1.2 我国建筑部门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用能行为 |
2.1.2 建筑领域居住者行为 |
2.1.3 本文研究的人行为分类 |
2.2 国外建筑碳排放影响研究 |
2.2.1 国外关于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 |
2.2.2 国外关于人行为对建筑温室气体碳排放影响的研究 |
2.2.3 政策对人行为引导产生建筑节能的研究 |
2.3 国内建筑碳排放影响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人行为对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研究 |
2.3.3 政策对人行为引导产生建筑节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居住建筑碳排放 |
3.1 建筑碳排放的计算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建筑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3.2 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
3.2.1 总建筑碳排放 |
3.2.2 公共建筑碳排放 |
3.2.3 居住建筑碳排放 |
3.3 居住建筑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
3.3.1 人口与人均建筑面积 |
3.3.2 单位面积能耗 |
3.3.3 单位能源碳排放 |
3.4 北京市居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建筑形态 |
3.4.2 相关政策 |
3.4.3 技术发展革新 |
3.4.4 社会因素 |
3.4.5 人的行为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为因素对北京市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4.1 居住者行为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 |
4.1.1 技术类使用行为对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 |
4.1.2 购买类消费行为对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 |
4.1.3 决策类投资行为对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 |
4.1.4 居住者其他行为习惯 |
4.2 DeST能耗模拟计算 |
4.2.1 居住建筑能耗模拟案例 |
4.2.2 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未来北京市居住建筑减碳潜力的情景模拟 |
5.1 情景设定 |
5.1.1 既有政策情景 |
5.1.2 技术进步情景 |
5.1.3 强化政策情景 |
5.2 情景分析结果 |
5.3 实现居住建筑碳排放减少的对策 |
5.3.1 决策类投资行为 |
5.3.2 购买类消费行为 |
5.3.3 技术类使用行为 |
5.3.4 其他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 |
致谢 |
(4)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背景 |
1.1.2 国家减排目标与建筑碳排放现状 |
1.1.3 我国城镇建筑发展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2 国外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4 国内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住宅寿命及其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系 |
2.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 |
2.1.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内涵 |
2.1.2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影响因素 |
2.1.3 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的意义 |
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 |
2.2.3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 |
2.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3.1 建筑全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
2.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2.3.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特点 |
3.1.2 前期准备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2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2.1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特点 |
3.2.2 建筑物化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特点 |
3.3.2 使用维护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特点 |
3.4.2 拆解回收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 前期准备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1 长寿住宅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
4.1.2 城市住宅长寿化实践活动分析及其意义 |
4.1.3 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
4.2 建造物化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2 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3 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4 不同类型结构特点对比与建筑施工方式优化 |
4.3 使用维护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1 建筑系统划分 |
4.3.2 建筑结构维护加固策略 |
4.3.3 建筑维护结构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4 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策略 |
4.3.5 建筑平面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6 住宅部品工业化发展 |
4.4 拆解回收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拆解方式优化 |
4.4.2 建筑再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计算验证分析与策略优化 |
5.1 工程案例计算 |
5.1.1 工程情况简介 |
5.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
5.1.3 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5.1.4 钢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1.5 木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2 不同情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1 不同情景下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2 不同情景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3 不同情景下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4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及策略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5)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机铅卤钙钛矿简介 |
1.2.1 有机铅卤钙钛矿的晶体结构 |
1.2.2 有机铅卤钙钛矿的性质 |
1.2.3 有机铅卤钙钛矿单晶的生长方法 |
1.3 钙钛矿材料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
1.3.1 光电探测器的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1.3.2 有机铅卤钙钛矿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
1.3.3 钙钛矿材料的宽光谱探测 |
1.4 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4.1 一维纳米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
1.4.2 二维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
1.4.3 三维材料/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与测试系统的搭建 |
2.1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表征 |
2.1.1 外量子效率 |
2.1.2 光谱响应度 |
2.1.3 响应时间 |
2.1.4 探测率 |
2.1.5 光电增益 |
2.1.6 线性响应度 |
2.2 光电探测器响应谱测试系统的搭建 |
2.2.1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2 响应谱测试系统的搭建 |
2.3 光电探测器时间响应系统的搭建 |
2.3.1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3.2 时间响应测试系统的搭建 |
2.4 光电探测器测试系统的调试 |
2.5 光电探测器性能测试系统的校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制备及表征 |
3.1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制备 |
3.1.1 实验所需试剂 |
3.1.2 实验所需仪器 |
3.1.3 制备方法 |
3.2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表征 |
3.2.1 形貌表征 |
3.2.2 成分及元素分析 |
3.2.3 光致发光与光吸收 |
3.2.4 禁带宽度与载流子寿命 |
3.3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
4.1 有机铅卤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制备 |
4.1.1 器件结构 |
4.1.2 光电探测器的制作 |
4.2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的光电性能 |
4.2.1 伏安特性 |
4.2.2 光谱响应度 |
4.2.3 探测率 |
4.2.4 时间响应 |
4.3 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谱响应度的调控 |
4.3.1 异质结体积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 |
4.3.2 甲脒基碘化铅浓度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物质存量分析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分析 |
1.2.2 退役动力电池产生量估算 |
1.2.3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1.2.4 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 |
1.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框架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1.3.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力电池在用量估算及资源存量研究 |
2.1 动力电池生命周期过程与在用存量范围界定 |
2.1.1 动力电池生命周期过程 |
2.1.2 动力电池在用存量范围界定 |
2.2 在用动力电池资源存量估算方法 |
2.2.1 一次使用阶段动力电池存量估算 |
2.2.2 二次使用阶段动力电池存量估算 |
2.2.3 动力电池中在用资源存量估算 |
2.3 关键数据获取与处理过程 |
2.3.1 电动汽车销售量 |
2.3.2 动力电池使用寿命 |
2.3.3 动力电池市场占比 |
2.3.4 动力电池主要资源占比 |
2.3.5 进入二次使用阶段的动力电池比例 |
2.3.6 动力电池组重量 |
2.4 动力电池资源存量量化分析 |
2.4.1 在用动力电池存量 |
2.4.2 动力电池资源存量 |
2.4.3 不同情景下动力电池存量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电池资源潜值与环境效益评估 |
3.1 动力电池再生资源潜值分析 |
3.1.1 资源潜值分析方法 |
3.1.2 资源潜值分析结果 |
3.2 环境效益评估 |
3.2.1 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
3.2.2 环境效益评估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电池资源可供性分析 |
4.1 资源可供性分析概述 |
4.1.1 可供性分析概念 |
4.1.2 可供性分析原理 |
4.2 动力电池资源可供性分析 |
4.2.1 资源可供性分析方法 |
4.2.2 资源可供性分析模型 |
4.2.3 资源可供性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力电池资源可持续管理对策建议 |
5.1 构建资源“存量-流量”闭环产业链 |
5.1.1 开发动力电池存量市场 |
5.1.2 打造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链 |
5.2 优化资源循环利用路径 |
5.2.1 提升动力电池资源再生效率 |
5.2.2 延伸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范围 |
5.3 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
5.3.1 建立基于EPR的动力电池管理模式 |
5.3.2 创新动力电池回收制度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基本概述 |
1.2.1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定义 |
1.2.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发展历程 |
1.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表征及已有应用 |
1.3.1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 |
1.3.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表征 |
1.3.3 EWNS的已有应用 |
1.4 纺织品功能整理的相关概述 |
1.5 研究现状不足及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5.2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搭建 |
2.1 引言 |
2.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的设计 |
2.2.1 单针头装置总体设计 |
2.2.2 供液系统 |
2.2.3 放电系统 |
2.2.4 辅助系统 |
2.3 电极板形状的确定 |
2.3.1 理论依据 |
2.3.2 电场仿真方法建立 |
2.3.3 COMSOL电场仿真结果 |
2.4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的器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基本参数 |
3.2.1 单针头装置基本参数条件确定 |
3.2.2 单针头装置正常工作状态判断 |
3.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微观表征 |
3.3.1 粒径测试方法及结果 |
3.3.2 自由基含量测试方法及结果 |
3.3.3 结果分析 |
3.4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宏观表征 |
3.4.1 PET薄膜表征方法的建立 |
3.4.2 表征结果 |
3.5 双针头装置针间距离的确定 |
3.5.1 COMSOL软件仿真确定双针头间距 |
3.5.2 实验验证针间距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抗菌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选择 |
4.2.2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4.3 实验测试方法 |
4.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4.3.2 抗菌性能测试 |
4.3.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4.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4.3.5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4.4.2 处理前后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
4.4.3 处理前后织物表面元素分析 |
4.4.4 处理后织物官能团分析 |
4.4.5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抗菌性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亲水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选择 |
5.2.2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5.3 实验测试方法 |
5.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5.3.2 亲水性测试 |
5.3.3 亲水耐久性测试 |
5.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5.3.5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5.3.6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织物亲水性能分析 |
5.4.2 亲水耐久性测试分析 |
5.4.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5.4.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分析 |
5.4.5 织物处理前后官能团分析 |
5.4.6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亲水性能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选择 |
6.2.2 实验方案设计 |
6.3 实验测试方法 |
6.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6.3.2 抗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
6.3.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6.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6.3.5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6.3.6 处理前后纤维摩擦系数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分析 |
6.4.2 织物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测试 |
6.4.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分析 |
6.4.4 织物处理前后官能团分析 |
6.4.5 处理前后纤维摩擦系数分析 |
6.4.6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功能整理织物服用性能及技术环保性评价 |
7.1 引言 |
7.2 功能整理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评价 |
7.2.1 相关测试方法 |
7.2.2 测试结果分析 |
7.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技术的环保性评价 |
7.3.1 化学品使用情况 |
7.3.2 耗水评价 |
7.3.3 耗电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云母片原样表面粗糙度值提取 |
附录二 -5 kV条件下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尺寸估算 |
附录三 -6.8 kV条件下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尺寸估算 |
附录四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时间的确定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成员 |
(8)美国波普设计之“蒂基”模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波普设计中研究蒂基的意义 |
三、波普设计中蒂基模因的研究现状 |
四、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 |
第一章 美国波普设计中蒂基模因的形成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中的波普设计 |
一、美国的大众文化 |
二、美国的波普设计 |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化与美国波普设计 |
一、南太平洋文化在美国的兴起 |
二、南太平洋题材融入美国波普设计 |
第三节 南太平洋蒂基模因的形成 |
一、波利尼西亚的蒂基雕刻 |
二、蒂基模因的形成 |
第四节 美国蒂基模因的文化表达 |
一、美国蒂基产生的背景 |
二、美国蒂基波普的形成 |
三、美国蒂基模因的表征 |
四、美国蒂基文化的载体 |
第五节 模因区间在蒂基波普中的普适性 |
一、蒂基模因的传播区间 |
二、蒂基模因理论的普适性 |
小结 |
第二章 波普平面中蒂基模因的演化 |
第一节 波普平面的蒂基模因传播 |
一、蒂基平面的二维复制 |
二、蒂基模因的辐射式传播 |
第二节 蒂基模因的抽象变异 |
一、蒂基信息单位的形成 |
二、信息输出的抽象变异 |
三、蒂基抽象变异的特征 |
第三节 蒂基模因在波普平面中的应用 |
一、蒂基广告设计 |
二、蒂基菜单设计 |
三、蒂基火柴盒设计 |
四、蒂基明信片设计 |
小结 |
第三章 波普产品中蒂基模因的演化 |
第一节 波普产品的蒂基模因传播 |
一、蒂基产品的外观复制 |
二、蒂基模因的链式传播 |
第二节 蒂基模因的重组变异 |
一、整体嵌入式重组 |
二、部分嵌入式重组 |
三、图案嵌入式重组 |
第三节 蒂基模因在波普产品中的应用 |
一、多元模因的蒂基产品 |
二、多形态的蒂基产品 |
三、蒂基产品的品牌效应 |
小结 |
第四章 波普建筑中蒂基模因的演化 |
第一节 波普建筑的蒂基模因传播 |
一、蒂基建筑的空间复制 |
二、蒂基空间的场式传播 |
第二节 蒂基模因的拓扑变异 |
一、建筑拓扑的引入 |
二、蒂基场的效应与拓扑变异 |
第三节 蒂基模因在波普建筑中的应用 |
一、品牌柱的视觉认知 |
二、蒂基建筑的视觉表达 |
三、蒂基门的视觉显现 |
四、室内空间的视觉渲染 |
小结 |
第五章 蒂基波普的审美及数理模因 |
第一节 自然主义美学思潮影响下的蒂基 |
一、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的波普审美 |
二、基于“超真实”分析蒂基模因 |
三、基于“超美学”分析蒂基模因 |
第二节 蒂基波普的黄金分割模因 |
一、数理的模因传播区间 |
二、黄金矩形与蒂基模因 |
三、黄金螺线与蒂基模因 |
四、黄金三角形与蒂基模因 |
第三节 蒂基波普的根号矩形模因 |
一、根号二矩形与蒂基模因 |
二、根号二螺旋折线与蒂基模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葡萄糖燃料电池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电池 |
1.2.1 燃料电池的概念及原理 |
1.2.2 燃料电池的发展过程 |
1.2.3 燃料电池的分类及特点 |
1.2.4 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5 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1.3 葡萄糖燃料电池 |
1.3.1 葡萄糖燃料电池概述及分类 |
1.3.2 葡萄糖燃料电池的催化剂 |
1.3.3 葡萄糖燃料电池的研究历程 |
1.3.4 葡萄糖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的立题依据 |
1.4.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MnO_2正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β-MnO_2正极催化剂的制备 |
2.2.4 电极片的制作 |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β-MnO_2正极催化剂的配比 |
2.2.6 活性氯化物氧还原体系的构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正极催化材料的形貌表征 |
2.3.2 正极催化材料的比例及电化学性质 |
2.3.2.1 催化材料的比例 |
2.3.2.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 |
2.3.3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与开路电压的关系 |
2.3.4 氧气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2.3.5 液体石蜡油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层多孔MoO_2/β-MnO_2复合正极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MoO_2/β-MnO_2复合材料及多层多孔复合正极的制备 |
3.2.3.1 MoO_2/β-Mn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2.3.2 多层多孔复合正极的制备 |
3.2.4 正负极溶液的制备 |
3.2.5 燃料电池的组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燃料电池的基本描述 |
3.3.2 多层多孔MoO_2/β-MnO_2复合正极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 |
3.3.3 MoO_2、β-MnO_2和MoO_2/β-MnO_2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 |
3.3.4 多层多孔MoO_2/β-MnO_2复合正极的活性 |
3.3.4.1 多层多孔MoO_2/β-MnO_2复合正极与组成材料的CV |
3.3.4.2 多层多孔MoO_2/β-MnO_2复合正极与组成材料的极化曲线 |
3.3.4.3 氧气浓度对复合正极氧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5 磷酸浓度对葡萄糖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
3.3.6 燃料电池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个燃料电池的串并联及自加热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电极片与电解液的制备 |
4.2.3.1 电极片的制备 |
4.2.3.2 电解液的配制 |
4.2.4 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葡萄糖燃料电池(GFC)串并联过程分析 |
4.3.2 葡萄糖燃料电池(GFC)自加热过程分析 |
4.3.3 葡萄糖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与电池寿命 |
4.3.4 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放电效率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小电容功率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1.1 永磁同步电机abc三相坐标系数学模型 |
2.1.2 永磁同步电机d-q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 |
2.2 功率特性分析 |
2.2.1 电网侧与逆变侧功率耦合关系 |
2.2.2 母线电容能量存储分析 |
2.2.3 母线电压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传统控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 |
3.1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构成 |
3.2 直流DC/DC前端控制方法 |
3.2.1 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
3.2.2 电气参数整定 |
3.2.3 无电压冲击的控制策略 |
3.2.4 仿真分析 |
3.3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谐波电流注入控制策略 |
3.3.1 工作原理 |
3.3.2 电网相角检测 |
3.3.3 电网输出电流控制 |
3.3.4 系统整体控制策略 |
3.3.5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4.1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仿真模型 |
4.2 仿真分析 |
4.2.1 稳态性能分析 |
4.2.2 动态性能分析 |
4.3 实验平台设计 |
4.3.1 硬件设计 |
4.3.2 软件设计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Boost变换器控制实验分析 |
4.4.2 小电容功率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与其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需求侧家庭能量管理系统用电优化研究[D]. 王俊.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汽车能量管理及优化控制研究[D]. 武雅文. 中北大学, 2021(09)
- [3]建筑部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行为引导措施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邱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韩楚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有机铅卤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D]. 张敏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物质存量分析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源潜力评估[D]. 杨惠.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 [7]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 朱俐莎. 东华大学, 2021(01)
- [8]美国波普设计之“蒂基”模因研究[D]. 杜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9]葡萄糖燃料电池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韩晓晶. 扬州大学, 2021(08)
- [10]基于小电容功率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控制[D]. 巨世强.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