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怎样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论文文献综述)
文大稷[1](2014)在《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教育是针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倾向”和“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理念,体现了时代的呼唤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尤其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地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凸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的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主体自身的实践教育活动密切相关,试想一个没有实践能力的人能具备创新精神吗?因此,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内容除导论外分五章,按照如下理路来展开研究:首先,对实践教育的概念进行诠释,实践教育是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根基,其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教育的哲学基础,它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指南,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其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现;其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依据,实践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有力措施,是推动广大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有效途径。第二,论文考察了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嬗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也探讨了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三,论文从六个方面归纳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类型结构,即社会服务型实践教育、社会考察型实践教育、劳动服务型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其他类型的实践教育。第四,论文从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整体情况出发,概括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三十多年来当代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状况,笔者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实践教育依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对有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论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了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策略,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形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推进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多方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强化实践育人的功效,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仅仅有书本知识还不能承担起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要获得真理,必须亲身实践。只有将知识成果运用于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吸收、消化和提高。因此,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实践、参与实践、深入实践,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育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应当融汇、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刘凤红[2](2013)在《大学生勤工助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高校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和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而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也关系每一个贫困家庭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和改进各种勤工助学的办法、措施和形式,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让每一个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构建一个和谐、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高等教育环境,促使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健康、全面、稳定的发展。本文意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地调研等方式将大学生勤工助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做深入的阐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进一步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探析。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有关概念的界定,同时回顾了以往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思考。第三章是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勤工助学如何能够更好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和机制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完善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包括有激发勤工助学的工作热情、增强社会参与力度、加强勤工助学的管理队伍建设、规范保障制度,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建设,本文以为,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勤工助学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教育作用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创业教育方面、自强自立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方面。
朱晓东[3](2011)在《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和精神困乏问题的重要保障。从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国家勤工助学政策落实不力、育人功能不够突出、助学岗位供给不足、学生权益缺乏制度保障、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质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和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系统总结高校勤工助学的成功经验,探求高校勤工助学的内在规律,探索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思路,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在查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对高校勤工助学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内在规律以及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高校勤工助学改革发展思路。本文主要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体系、勤工助学政策依据等相关概念;第三章,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高校勤工助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提出了由“管理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子体系构成的高校勤工助学改革发展思路;第六章,概述了研究的结论和主要观点,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骆佳圆[4](2016)在《以高校勤工助学为载体的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正处于全国上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时代,提倡着科学发展,但首先人要发展,而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素质的提升,负责任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当下,各类道德问题被屡屡报端,尤其是现实社会中见惯不惊的大学生责任缺失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极大的隐忧,问题的核心便是责任的弱化。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主体,其有无责任感及责任感的强弱都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高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应是培养一位位富有责任感的鲜活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抽象的,它总是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物质条件下实现动态的发展。因此,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载体是责任感培育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校勤工助学就是当下教育和实践最佳的结合点。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的内涵和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作为一项潜在的隐形课程有其明显的内在优势,其以明确的目标导向功能、有效信息传递功能、积极的价值引导功能、即时的实践检验功能、真实的主客体互动功能、有序的组织保障功能极大地助力于大学生的责任感培育。这符合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载体的实践性;保证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参与性;增强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整体实效性;满足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对高校勤工助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当下高校勤工助学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日益凸显出相应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责任感培育功效的发挥,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的随意性大;勤工助学学生流动性大;用工单位的关系引导不够;勤工助学岗位安排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概括起来,其主要的制约因素为主客体认知因素、培育管理因素、人文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根据高校勤工助学当下存在的问题,本文致力于从认知理念、实施程序、制度规约、工作形态以及环境生态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高校勤工助学助推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优化对策。认知理念上,促使学生主体以及用工单位教师对高校勤工助学认知观念的转变;实施程序方面,明确高校勤工助学前期阶段准备与培训、中期阶段开展与反思、后期评价与激励的具体工作内容,贯穿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宗旨;制度规约方面,重点创新特殊的管理制度,将高校勤工助学纳入学分认证以及综合测评体系,落实惩罚退出机制;工作形态上,将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学生的兴趣、能力相结合,提升工作的挑战性,创新可行的勤工助学岗位;环境生态方面注重加强责任情感,增强责任动力,提升责任能力,鼓励责任行为。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出发,希望通过高校勤工助学这样一项潜在的课外实践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现状。
林春梅[5](2017)在《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勤工助学是国家资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根据现有的文献归纳和分析得知,当前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研究存在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以及调查对象不够全面等问题。本文借助广州市G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情况的调查问卷以及对该学院学生、教师、学生家长、校企合作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对比,探讨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借此为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和民办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首先对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办高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依照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分析,围绕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方式和途径、学生的权益保护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广州市G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1.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经济困难、了解社会、增加人脉和帮助就业。同时发现有不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认为勤工助学会耽误学习。2.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意愿积极但实际参与度不高。3.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参与情况略高于校外岗位,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同学、老师介绍或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取勤工助学信息,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获取勤工助学信息的机会并不容易。4.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遇到的侵权行为集中在被拖欠或克扣薪酬、被中介公司欺骗等方面,并发现仍存在参加勤工助学被别人看不起和个别学生会在遭遇侵权后选择“自认倒霉”的妥协方式应对。在对上述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影响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自身技能不足、性格特点及对政策把握不到位、社会对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统筹管理效能不佳、家长认识不够等方面。文章认为要改善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不足的现状,应以企业、学校、家长、学生为主体,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学生层面入手,立体地提出改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合理化对策,探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实现勤工助学的功能。
张艳萍[6](2004)在《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因素是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就成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措施。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解困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困意识和能力。勤工助学不仅能提高贫困生自身解困能力,逐步实现贫困生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锻炼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有关贫困生勤工助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从政策、制度出发,着重资助,忽视学生自助,并且研究多是针对现状展开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真正反映实际情况的实证研究却不多。如何抓好稳定的勤工助学基地建设;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保障勤工助学工作有效开展;如何促进勤工助学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如何促进“工”与“学”的结合等等,都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调查了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现状,发现目前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存在目标群体认定模糊、组织管理不完善、基金来不足、勤工助学岗位少、岗位智力性不足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不够等问题,进而从贫困生自身、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在教育机会均等与其他理念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建议: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勤工助学为主导资助方向的指导思想;健全机构、规范制度,完善高等教育立法;多渠道筹集勤工助学基金:大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建立勤工助学信息网,加强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交互联系;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勤工助学环境;推动勤工助学的基地化、产业化和育人化;充分注重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刘严泽[7](2013)在《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和精神贫乏,而且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研究者着眼于勤工助学的思辩研究和现象探讨,对于勤工助学的实证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借助于苏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力图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探讨其现存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以实现理论上的一点建树,为正在发展中的高职实践教育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文献研究和访谈资料所得到的信息,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应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动机;勤工助学的效能;勤工助学工学关系紧密度;学生权益保障;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评价。按照这样的要素分析,本研究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调查问卷,用该问卷对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表明:1.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外,学生勤工助学月收入差距比较大,勤工助学职位以劳务型为主,勤工助学岗位少、机会不易获得,一半左右的学生每周勤工助学时间超过8个小时,大部分学生从老师同学处获得勤工助学信息。2.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主要是丰富生活、增加就业机会、培养综合能力等。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年级、家庭收入、周工作时间和勤工助学月收入在勤工助学动机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对其了解社会、培养独立自主能力的帮助比较大,对学业帮助比较小。不同性别和年级在勤工助学效能上存在显着差异。4.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经常会遇到工作报酬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方面的问题,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遇到这些问题时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5.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独生子女及其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以及勤工助学地点在学校满意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合理、工学关系不紧密、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缺乏保障、学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改善以上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出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勤工助学体系。
李敬辉[8](2012)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因素是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就成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措施。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解困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困意识和能力。勤工助学不仅能提高贫困生自身解困能力,逐步实现贫困生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锻炼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有关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从政策、制度出发,着重资助,忽视学生自助,并且研究多是针对现状展开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真正反映实际情况的实证研究却不多。如何建立健全规范的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机制;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保障勤工助学工作有效开展、如何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如何促进“工”与“学”的结合等等,都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以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切入点,即有利于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德;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等等,在充分理解勤工助学工作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封建社会“勤俭求学”、“勤俭办学”观念的形成;近现代社会提出了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全而融合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勤工助学工作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无偿劳动,获取精神收获”为主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以“济困”为主的阶段和1992年至今的“济困与成才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阶段入手,对我国的勤工助学工作进行了历史回顾,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调查了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诸如:获取工作的途径、勤工助学的种类、工作时间、工资、工资何处去、遇到的困难、工作与学习、如何看待勤工助学等方面的现状,发现目前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勤工助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局限性,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勤工助学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屡遭侵权,维权太难等等。本文进而从社会、高校和学生本身等多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规范的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机制;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勤工助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力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从而拓宽勤工助学工作的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勤工助学工作中,允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积极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安全问题的教育;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给大学生铺平勤工助学之路等多条做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苏国斌[9](2015)在《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使命。而如何才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家庭的稳定生活,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借助对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以及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力图探究山西省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探讨其现存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以实现理论上的一点建树,为正在发展中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参考。本论文根据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在山西的发展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一章主要阐明论文的写作原因。即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解困功能在不断弱化,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教育功能,并且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勤工助学工作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概述勤工助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政策依据及发展历程。其中勤工助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勤工助学的涵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理论知识。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设计,在调查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采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省部分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及勤工助学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勤工助学工作现状。第四章主要是结合选取的调查工具,从高校勤工助学的岗位情况、学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认识情况、高校勤工助学教育职能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权益保护状况等四个方面对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展开实证分析。第五章分析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不到位、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偏少且教育性差、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最后,第六章主要是根据山西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完善建议,一是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具体包含强化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联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的完善措施;二是优化资源分配,完善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深入挖掘校内岗位资源和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市场两个方面的完善措施;三是完善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建设、抓好勤工助学组织建设工作两个方面的完善措施;四是完善高校勤工助学的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丰富社会参与机制和倡导高校负责机制三个方面的完善措施。希望通过加强和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建设,旨在把勤工助学的育人性和解困性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促进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张蕾[10](2012)在《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7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其中“勤工助学”是唯一一个非直接性给予型资助。勤工助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在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精神及国家关于高校资助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高校勤工助学进行全面审视,对“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选题的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界定勤工助学的概念,梳理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阐释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文章的论述做好基础铺垫。第三章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开展形式三个方面提出制约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第四章,对策研究部分。由于制约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其次,突出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再次,完善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路径;最后,构建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本文的创新点部分主要体现在:第一,提出了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第二,整合提炼了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第三,提出了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二、我们是怎样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五、本论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
六、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三)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根基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教育的哲学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与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
(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指南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
(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
(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启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诠释 |
(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科学内涵 |
(三)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 |
(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启示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溯源 |
一、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古代“大学”实践教育的萌发 |
(二) 我国近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三) 我国现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历史发展考量 |
(一)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思想理论探究 |
(二)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内容与形式探微 |
(三) 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类型结构 |
一、社会服务型实践教育 |
(一)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二)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
(三) 社会咨询服务、理论宣传服务、技术服务 |
(四) 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
二、社会考察型实践教育 |
(一) 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育 |
(二) 依托革命老区、革命圣地进行实践教育 |
(三)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实践教育 |
三、劳动服务型实践教育 |
(一) 勤工助学活动 |
(二)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
(三) 环境保护活动 |
四、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 |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
(二) 寓教于乐的文娱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
(三) 形式多样的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 |
(四) 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典型案例 |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型的实践教育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的实践教育内涵阐释 |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的典型案例解析 |
六、其他类型的实践教育 |
(一) 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教育 |
(二) 大学生军训实践教育 |
(三) 大学生课外创业实践教育 |
(四) 大学生产、学、研联合型实践教育 |
(五) 大学生虚拟实践教育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实境遇 |
一、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检视 |
(一) 当代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整体概貌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实证调研 |
(一)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实证调研的数据来源 |
(二) 当代大学生对实践教育的认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三) 当代大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对实践教育的态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四)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五)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效果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六) 当代大学生对实践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
(二) 社会支持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 |
(三) 大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 |
(四) 未能充分调动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师支持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
(五) 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新 |
(六) 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七) 实践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缺乏宣传力度 |
(二) 政府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缺乏贯彻落实 |
(三) 学校学生实践教育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 |
(四) 家庭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缺乏理解与支持 |
(五) 大学生自身对实践教育本质内涵缺乏正确认知 |
第五章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策略探析 |
一、理论导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 |
(一) 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贯穿到大学生实践教育全过程 |
(二) 在实践教育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三)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四)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二、理念创新: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践教育 |
(一) 更新观念:高校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深化认识:构建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支持实践教育的工作格局 |
三、内容形式创新:构建更加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一)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
(二) 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为中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三) 以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为主线,不断拓展大学生实践教育领域 |
(四) 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实践教育品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四、方式方法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路径 |
(一) 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
(二)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三) 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四) 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专业意识 |
(五) 实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实践教育氛围 |
五、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推进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
(一) 完善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统—领导规划的组织领导体制 |
(二) 科学构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项目化管理运作机制 |
(四)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激励机制 |
(五) 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评价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致谢 |
(2)大学生勤工助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勤工助学有关概念的界定及现状分析 |
1.1 勤工助学 |
1.2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 |
1.3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特点 |
1.4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基本现状调查 |
1.4.1 调查样本的设计 |
1.4.2 调查样本的结构 |
1.4.3 调查样本的技术方法 |
1.4.4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1.5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折 |
1.5.1 大学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不够全面 |
1.5.2 高校对勤工助学的认识和指导不够 |
1.5.3 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 |
1.5.4 勤工助学的管理模式不够健全 |
1.5.5 勤工助学的岗位供给有限 |
第二章 大学生勤工助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思考 |
2.1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2.1.1 勤工助学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
2.2 大学生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具体体现 |
2.2.1 励志教育 |
2.2.2 心理健康教育 |
2.2.3 诚信教育 |
2.2.4 创业教育 |
2.2.5 艰苦奋斗教育 |
2.3 大学生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2.3.1 能够全面推进勤工助学工作 |
2.3.2 能够提高大学生自强自立能力 |
2.3.3 有利于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 |
第三章 发挥大学生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和机制 |
3.1 完善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 |
3.1.1 激发勤工助学的工作热情 |
3.1.2 增强社会参与力度 |
3.1.3 加强勤工助学的管理队伍建设 |
3.1.4 规范保障制度,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建设 |
3.2 合理构建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机制 |
3.2.1 领导机制 |
3.2.2 参与机制 |
3.2.3 评价机制 |
3.2.4 接受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一 勤工助学调查问卷(教职工用) |
二 关于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的问卷调查 |
详细摘要 |
(3)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践探索 |
1.3 研究基础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校勤工助学相关概念 |
2.1 勤工俭学 |
2.2 勤工助学 |
2.3 体系 |
2.4 勤工助学体系 |
2.5 高校勤工助学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高校勤工助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
3.1 高校勤工助学发展历程 |
3.1.1 勤工俭学发展阶段 |
3.1.2 勤工助学发展阶段 |
3.2 高校勤工助学发展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分析 |
4.1 高校勤工助学基本状况 |
4.1.1 大学生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评价 |
4.1.2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 |
4.1.3 高校勤工助学的主要特点 |
4.2 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4.2.2 国家勤工助学政策落实不力 |
4.2.3 勤工助学育人功能不够突出 |
4.2.4 勤工助学岗位供给不足 |
4.2.5 学生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
4.2.6 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存在偏差 |
第五章 高校勤工助学改革研究 |
5.1 构建高校勤工助学体系的意义 |
5.1.1 从社会层面看,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
5.1.2 从高校层面看,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5.1.3 从家庭层面看,是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 |
5.1.4 从学生层面看,是培养能力素质的内在需要 |
5.2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建设的原则 |
5.3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建设的主要架构 |
5.4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
5.4.1 建立健全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体系 |
5.4.2 建立健全高校勤工助学运行体系 |
5.4.3 建立健全高校勤工助学服务体系 |
5.4.4 建立健全高校勤工助学保障体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以高校勤工助学为载体的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选题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5.1 选题的重点 |
1.5.2 选题的难点 |
1.5.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责任感培育与高校勤工助学相关理论阐释 |
2.1 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相关概念厘定 |
2.1.1 大学生责任感 |
2.1.2 大学生责任感培育 |
2.1.3 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载体 |
2.2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概述 |
2.2.1 高校勤工助学概念及历史沿革 |
2.2.2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主要形式 |
2.3 高校勤工助学助力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 |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
2.3.3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2.3.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2.4 高校勤工助学助力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功能分析 |
2.4.1 明确的目标导向功能 |
2.4.2 有效的信息传递功能 |
2.4.3 积极的价值引导功能 |
2.4.4 即时的实践检验功能 |
2.4.5 真实的主客体互动功能 |
2.4.6 有序的组织保障功能 |
第三章 高校勤工助学助力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必要性现实性分析 |
3.1 高校勤工助学助力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感培育问题需被重视 |
3.1.2 传统的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载体亟待创新 |
3.1.3 高校勤工助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赋予新意义 |
3.2 高校勤工助学助力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现实性分析 |
3.2.1 高校勤工助学符合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载体的实践性 |
3.2.2 高校勤工助学保证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参与性 |
3.2.3 高校勤工助学增强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整体实效性 |
3.2.4 高校勤工助学满足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方式的多样性 |
第四章 高校勤工助学助推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勤工助学的基本现状调查 |
4.1.1 调查方法与对象 |
4.1.2 调查问卷的结构 |
4.1.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4.2 高校勤工助学助推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的随意性大 |
4.2.2 勤工助学学生流动性大 |
4.2.3 用工单位的关心引导不够 |
4.2.4 岗位安排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
4.3 高校勤工助学助推责任感培育的制约因素 |
4.3.1 主客体认知因素 |
4.3.2 培育管理因素 |
4.3.3 人文环境因素 |
第五章 高校勤工助学助推责任感培育的优化对策 |
5.1 树立利于高校勤工助学责任感培育功能发挥的认知理念 |
5.1.1 学生主体对于高校勤工助学认知的转变 |
5.1.2 用工单位教师对高校勤工助学认知的转变 |
5.2 明确利于高校勤工助学责任感培育功能发挥的实施程序 |
5.2.1 前期阶段:项目准备与培训 |
5.2.2 中期阶段:工作的开展与反思 |
5.2.3 后期阶段:评价与激励 |
5.3 健全利于高校勤工助学责任感培育功能发挥的制度规约 |
5.3.1 健全可行的宏观管理机制 |
5.3.2 积极创新合理的评价体系 |
5.3.3 严格遵循相应的惩罚退出机制 |
5.4 创新利于高校勤工助学责任感培育功能发挥的工作形态 |
5.4.1 工作岗位的选择应与学生兴趣、能力相结合 |
5.4.2 提升工作和任务的挑战性 |
5.4.3 创新可行的勤工助学岗位 |
5.5 营造利于高校勤工助学责任感培育功能发挥的环境生态 |
5.5.1 创建文化氛围,加强责任情感 |
5.5.2 传递人文关怀,增强责任动力 |
5.5.3 设立“勤感驿站”交流共勉,提升责任能力 |
5.5.4 树立典型,鼓励责任行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 党和国家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
2. 立德树人要求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 |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前的资助育人成效不够突出 |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 研究勤工助学是贯彻执行国家资助政策的任务要求 |
2. 研究勤工助学有利于丰富学校的育人内涵 |
3. 研究勤工助学有助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发展 |
(三) 研究综述 |
1. 勤工助学的价值意义研究 |
2. 勤工助学的方式、方法研究 |
3. 勤工助学的保障条件研究 |
4. 勤工助学体系研究 |
5. 勤工助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四) 基本概念界定 |
1. 勤工助学 |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3. 民办高校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呈现 |
(一) 学生对勤工助学的不同动机状况 |
1.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 |
2. 学生不参加勤工助学的原因 |
(二) 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状况 |
1. 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 |
2. 不同户籍类型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 |
3. 不同性别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 |
4.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情况 |
5. 学生是否胜任勤工助学岗位的情况 |
(三)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积极性状况 |
1.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意愿情况 |
2. 学生家长对勤工助学支持的态度情况 |
3. 学生勤工助学信息获取难易度情况 |
4. 学生勤工助学信息获取途径情况 |
(四) 学生的参与方式和收支情况 |
1.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地点分布情况 |
2.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岗位类型情况 |
3. 学生勤工助学月工作时间情况 |
4. 学生勤工助学月均收入情况 |
5. 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生活费支出情况 |
(五) 学生的权益维护及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效能评价状况 |
1. 学生有否遭遇侵权行为 |
2. 学生遭遇侵权行为的类型 |
3. 学生的维权方法 |
4. 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效能评价情况 |
二、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学生对勤工助学内涵认识不充分 |
1. 学生普遍认同勤工助学的济困功能 |
2. 学生未能全面认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
(二) 学生获取勤工助学岗位的机会少 |
1. 学生获取勤工助学信息的机会少 |
2. 学生获取勤工助学信息的途径单一 |
3. 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少 |
(三) 勤工助学岗位类型单一 |
1. 岗位类型主要以服务型和劳务型为主 |
2. 岗位地点多以校内为主,校外岗位少 |
(四) 勤工助学济困育人功能不突出 |
1. 勤工助学的“济困”功能不突出 |
2. 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不突出 |
(五) 学生在勤工助学中受到侵权不容小觑 |
1. 学生在勤工助学中受到侵权 |
2. 学生受侵权行为主因明显 |
3. 学生对维权存在顾虑 |
三、影响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成因分析 |
(一) 学生自身的不足削弱了勤工助学的参与度 |
1. 技能不足影响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深度 |
2. 心理负担限制了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广度 |
3. 性格内向限制了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 |
4. 没有深入学习国家有关勤工助学的政策 |
5. 对勤工助学政策条文认识相对片面 |
(二) 社会对勤工助学支持不够弱化了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参与度 |
1.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开发不足 |
2.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时间成本较高 |
3. 时间冲突限制了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度 |
(三) 学校相关部门统筹不到位制约了勤工助学发挥最大效用 |
1.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时间集中、存续时间短 |
2. 勤工助学信息发布的效果不明显 |
(四) 家长的认识和实际支持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 |
1. 有少部分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勤工助学 |
2. 家长对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支持力度不够 |
四、改善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措施 |
(一) 凝聚社会共识,拓宽校外勤工助学渠道 |
1. 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校外勤工助学平台 |
2. 发动社会力量,成立勤工助学资助基金 |
3. 借助区域优势,培育优秀专业人才 |
(二) 细化学校资助管理职能,提升勤工助学参与度 |
1.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提高学生的政策认知 |
2. 设立勤工助学管理岗位,加强学生培训 |
3. 积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排忧解难 |
4. 增加校内岗位的数量配置,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
5. 完善勤工助学考评办法,推荐优秀的勤工助学学生参加就业 |
6. 以育人为目标,健全校内资助管理体系 |
(三) 家校协同谋合力,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保驾护航 |
1. 搭建平台,实现家校信息互通 |
2. 举办家校联席会,加强家校交流 |
(四) 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打造勤工助学新引擎 |
1. 以“德学”教育为抓手,提高学生的认识 |
2. 以“五进”活动为平台,提升专业技能 |
3. 以法律为保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家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6)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含义 |
(一) 贫困生的含义与形成 |
(二) 勤工助学的内涵与发展轨迹 |
(三) 勤工助学体系的界定 |
二、 构建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一) 经济困难对贫困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及时解决 |
(二) 解决贫困生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
(三) 建立健全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 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的思考 |
(一) 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的依据 |
(二) 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动工助学体系的策略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勤工助学是缓解学生经济压力的需要 |
1.1.2 勤工助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综述 |
1.4.1 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现存问题的研究 |
1.4.2 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研究 |
1.4.3 勤工助学育人和社会效应的研究 |
1.4.4 勤工助学发展途径的研究 |
1.4.5 勤工助学权益保护的研究 |
1.4.6 贫困生勤工助学的研究 |
1.4.7 现有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理论探讨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职院校 |
2.1.2 勤工助学 |
2.1.3 勤工助学体系 |
2.2 理论依据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
2.3 政策依据 |
2.3.1 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勤工助学政策 |
2.3.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勤工助学政策 |
2.3.3 新时期的勤工助学政策 |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
3.1 调查工具的选择 |
3.1.1 访谈问卷的结构 |
3.1.2 调查问卷的结构 |
3.2 调查取样设计 |
3.2.1 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
3.2.2 抽样和调查说明 |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实证分析 |
4.1 抽样样本的描述 |
4.2 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情况调查 |
4.2.1 学生勤工助学地点调查 |
4.2.2 学生勤工助学周工作时间调查 |
4.2.3 学生勤工助学平均月收入和收支比调查 |
4.2.4 学生勤工助学信息获得途径调查 |
4.2.5 学生勤工助学机会获得和岗位数量调查 |
4.2.6 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类型调查 |
4.3 学生勤工助学动机分析 |
4.3.1 学生未参加勤工助学的原因分析 |
4.3.2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分析 |
4.4 学生勤工助学效能分析 |
4.5 学生勤工助学工学关系分析 |
4.5.1 学生勤工助学和专业联系紧密度分析 |
4.5.2 学生勤工助学时间和学习时间冲突状况分析 |
4.6 学生勤工助学权益保障分析 |
4.6.1 学生勤工助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分析 |
4.6.2 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法律意识分析 |
4.7 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
4.8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对勤工助学认识上存在偏差 |
5.2 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少、层次低 |
5.3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拓展不足 |
5.4 勤工助学和学业联系不紧密 |
5.5 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缺乏保障 |
5.6 勤工助学资金总额不足 |
5.7 学校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六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改革途径研究 |
6.1 加强政府主导 |
6.2 促进社会参与 |
6.3 强化学校职责 |
6.3.1 转变学校对勤工助学的观念 |
6.3.2 加强学校组织、人员和制度建设 |
6.3.3 提高学校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的能力 |
6.4 完善自我教育 |
6.5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8)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 勤工助学概念的界定 |
(二) 我国勤工助学的发展历史 |
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一)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调查 |
(二)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勤工助学的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 |
2. 勤工助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出 |
3. 勤工助学岗位的局限性 |
4. 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
5. 勤工助学中存在安全隐患 |
6. 勤工助学过程中屡遭侵权 |
三、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 |
(一) 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规范的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机制 |
1. 执行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要求 |
2. 建立学校勤工助学工作职责明确的运作机制 |
3. 努力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
4. 建立学生贫困情况的反馈机制 |
5. 建立勤工助学工作运行情况的监控机制 |
6. 建立完善合理的效果评估机制 |
7. 建立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生心理监控体系 |
(二) 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助工助学学生的心理问题 |
1. 实施勤工助学学生心理干预 |
2. 营造正常、和谐的社会氛围 |
3. 构建市场化勤工助学工作机制 |
(三) 大力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从而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 |
1. 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加强与对口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
2. 拓展科研型勤工助学岗位 |
3. 广泛开展学生自治,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 |
(四) 融思想政治工作于勤工助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
1. 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于勤工助学活动中 |
2. 融价值观教育于勤工助学活动中 |
3. 融专业思想教育于勤工助学活动中 |
4. 融纪律教育于勤工助学活动中 |
5. 融劳动教育于勤工助学活动中 |
(五) 积极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安全问题的教育 |
1. 搞好转变观念的适应性教育 |
2. 提高安全意识和普及安全知识教育 |
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4. 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
(六)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打造大学生美好未来 |
1. 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好勤工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氛围 |
2. 抓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勤工助学科学发展 |
3. 注重突出抓大项目,带动勤工助学多元化发展 |
4. 加强交流学习,推动勤工助学向开放型转变 |
5. 继续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引导勤工助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高校勤工助学理论概述 |
2.1 勤工助学的概念 |
2.2 勤工助学理论依据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的需求层次论 |
2.3 山西省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历程 |
2.3.1 以无偿劳动为主的阶段 |
2.3.2 以助困为主的阶段 |
2.3.3 解困与成才相辅相成阶段 |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
3.1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1.1 访谈问卷的结构设计 |
3.1.2 问卷调查的结构设计 |
3.2 问卷调查的样本设计 |
3.2.1 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
3.2.2 调查的抽样设计及说明 |
3.2.3 问卷调查的修订工作 |
第四章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实证分析 |
4.1 抽样样本的描述 |
4.2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情况调查 |
4.2.1 岗位具体设置状况分析 |
4.2.2 勤工助学工作与专业学习关系调查 |
4.3 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状况分析 |
4.3.1 学生未参加勤工助学的原因分析 |
4.3.2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分析 |
4.3.3 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
4.4 高校勤工助学教育职能实现情况分析 |
4.5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权益保护状况分析 |
4.5.1 遭遇的侵权行为以及解决方式 |
4.5.2 学生法律维权意识分析 |
4.6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1 对勤工助学工作认识有偏差 |
5.1.1 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认识有偏差 |
5.1.2 学校对勤工助学工作认识有偏差 |
5.2 勤工助学岗位资源严重缺乏 |
5.2.1 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 |
5.2.2 勤工助学岗位的教育层次偏低 |
5.3 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
5.3.1 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机构 |
5.3.2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
5.4 学生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
5.4.1 学生权益保护意识较差 |
5.4.2 缺乏完善的勤工助学保障体系 |
第六章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完善对策 |
6.1 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 |
6.1.1 强化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联系 |
6.1.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
6.1.3 完善自我教育 |
6.2 挖掘岗位资源,完善运行机制 |
6.2.1 深入挖掘校内岗位资源 |
6.2.2 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市场 |
6.3 完善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体系 |
6.3.1 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建设 |
6.3.2 抓好勤工助学组织建设工作 |
6.4 完善高校勤工助学的保障体系 |
6.4.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6.4.2 丰富社会参与机制 |
6.4.3 倡导高校负责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创新点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访谈调查提纲(针对管理人员) |
附录 2:访谈调查提纲(针对学生) |
附录 3: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勤工助学概述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2.1 高校勤工助学的含义 |
2.2 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 |
2.3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的新特点 |
2.4 高校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2.4.1 价值导向功能 |
2.4.2 素质拓展功能 |
2.4.3 认识开发功能 |
2.4.4 心理疏导功能 |
第3章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
3.1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3.1.3 调查问卷的技术方法 |
3.1.4 调查问卷的结构 |
3.2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
3.2.1 高校对勤工助学认识不足 |
3.2.2 高校对勤工助学指导不力 |
3.2.3 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不充分 |
3.2.4 勤工助学形式单一 |
第4章 实现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策略 |
4.1 确立高校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则 |
4.1.1 思想引导与经济帮扶相统一原则 |
4.1.2 重点支持与普遍参与相统一原则 |
4.1.3 实践锻炼与能力提升相统一原则 |
4.1.4 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统一原则 |
4.2 突出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
4.2.1 自立自强教育 |
4.2.2 艰苦奋斗教育 |
4.2.3 心理健康教育 |
4.2.4 感恩教育 |
4.2.5 诚信教育 |
4.2.6 创业教育 |
4.3 完善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 |
4.3.1 加强勤工助学工作队伍建设 |
4.3.2 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
4.3.3 大胆创新工作方法 |
4.3.4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
4.4 构建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 |
4.4.1 领导机制 |
4.4.2 沟通接受机制 |
4.4.3 有效参与机制 |
4.4.4 教育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我们是怎样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D]. 文大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2]大学生勤工助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 刘凤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3]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 朱晓东. 江西农业大学, 2011(12)
- [4]以高校勤工助学为载体的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研究[D]. 骆佳圆. 江南大学, 2016(08)
- [5]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调查研究[D]. 林春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6]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研究[D]. 张艳萍.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7]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D]. 刘严泽. 苏州大学, 2013(11)
- [8]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D]. 李敬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9]山西省高校勤工助学问题研究[D]. 苏国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10]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张蕾. 重庆工商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