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建立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1](2018)在《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华夏素崇“多难兴邦”之说,以期生于忧患而发于苦奋。然民族欲历劫弥兴,必先存可挽狂澜于既扫之伟力为第一前提。历史如此,今世犹然。纵观近二十年,从九八抗洪到冰雪灾害再到汶川地震,中华民族似乎再次来到了风雨交集的多难之秋。面对灾难,民众呼唤英雄,救难亟需力量。抉择面前,历史将救险克难的重任赋予了武警部队。习主席曾反复强调武警部队要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人民武装警察法》也明确规定武警部队的基本职责之一便是抢险救灾。实践中,抢险救灾已日益成为武警部队多样化任务中的常态化行动,参与次数越来越多,用兵规模越来越大,救援任务越来越重。为此,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更好地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已成为武警部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命题和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本文以如何提升武警内卫总队抢险救灾行动效能为根本着力点,首先对新时期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演变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探究其与社会发展的交互影响和因变规律,力求追根溯源参透机理,以备因情施策以变应变。其次,本文简论了武警内卫总队担负抢险救灾使命是历史之必然,采取实证主义的方法全面梳理总结武警内卫总队近年来一线抢险救灾经验,查找困难不足,重点剖析影响武警内卫总队抢险救灾效能提高的症结所在。第三,针对困难不足研究针对性措施,本文从平时战备机制、力量建设配系、战时行动方略、搞好综合保障四个方面,对武警内卫总队如何高效能抢险救灾进行了系统展望设计,力求找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并对武警内卫总队抢险救灾任务遇到的几个最新的细节性、关键性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希冀为更好完成现实任务寻求优化路径。最后,本文引入了近期发生的抢险救灾的典型案例,通过简要剖析梳理,找出主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进一步为文中主要观点提供例证和支撑。
张文科[2](2020)在《佛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军地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近年来国内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由原来的偶发状态转为现在的频发状态。回看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情况,随着部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抢险救灾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模式日益常态化。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探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军地协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佛山市作为自然灾害威胁较大的中型城市,其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全国起初较早,在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佛山市政府和驻军不断探索建立贴合本市实际的军地协同应急管理机制。在经过近几年应对防风减灾、抗洪抢险、森林救火的实战历练后,以民兵预备役部队为突击力量的联合救灾协同作用日益凸显,但也要清晰看到,佛山市军地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协同机制仍然存在不少实质性问题,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应对自然灾害军地协同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佛山市为例,以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为核心论点,深入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内涵,从军地协同联合行动展开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入分析佛山市当前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军地指挥关系建设、军地协同意识建设、预案联演联训建设、协同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建立健全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作了初步探究,为进一步发挥佛山市军地协同的优势,提高军地协同的效率提供决策参考,也对自然灾害军地协同应急管理具有借鉴价值。
罗跃全[3](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李丽娟[4](2010)在《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及借鉴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海啸、飓风、地震、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和损失,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迫使军队职能不断向新的方向延伸和拓展。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军队作为国家安全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其力量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有利于军队在和平时期提升安全价值、彰显军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和常态化课题。军队卫勤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军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形成了较完善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继美军之后,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军队也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并将其写入作战条令,作为军队的一项重要职能。相比之下,我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因此,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对我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采用情报调研、专家咨询、综合归纳等情报学研究方法,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为背景,梳理了外军和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从组织指挥、医疗后送、卫生防疫、心理救援和卫生物资保障五个方面探讨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现状;分析评价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特点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建设的启示。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发展及卫勤保障特点探讨。采用情报调研和综合归纳的方法回顾了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演化与发展,其他国家军队和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析评价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提出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对我军的借鉴;探讨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研究发现,“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最早由美军提出。美军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美军通过条令条例详细阐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内容、类型、行动原则。除美军外,俄罗斯、印度、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军队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国家政治外交政策不同、军事文化背景不同、军队性质、宗旨、传统不同,在同一个概念之下,不同军队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对待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应从我国国情出发,辩证分析,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我军特色的理论体系。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有:事件发生突然,要求卫勤应急响应快速;行动形式多样,卫勤保障任务繁重;保障对象复杂,卫勤组织指挥靠前;参与力量多元,卫勤组织协调复杂;精神创伤严重,心理应激问题突出。第二部分是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现状研究。采用情报调研、综合归纳、专家咨询的方法分别从卫勤组织指挥、医疗后送、卫生防疫、心理救援和卫生物资保障五个方面对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特点、内容及组织实施几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纳入国家应急指挥系统,卫勤组织指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医疗后送主要采用空运后送方式,后送阶梯较少;卫生防疫机构健全,军队流行病纳入国家系统统一监控;心理救援也纳入国家层面管理,以法律形式明确军队心理救援的地位,并设有专门的心理救援机构和专业人员;将血液保障独立于药材保障,属卫生物资保障范畴。第三部分是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分析与评价。对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对象、地位、作用、保障模式及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演化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对象包括军队人员、盟军部队、联合国工作人员、文职雇员、预备役人员及本国和外国平民。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行动政治性强,保障地位突出;行动任务繁重,具有战斗保障双重职能;并通过法规制度明确卫勤保障的地位。卫勤保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纳入国家体系统一管理,军队协助地方开展医学救援,高度协同的医学救援及主要依托军队卫勤力量。通过对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救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中毒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和印度洋海啸灾难等外军参与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外军近年来注重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实践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调整改革军队卫勤保障体制,如设立新的职能机构,建立专业救援分队和重视演习等。第四部分是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借鉴研究。综合分析了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现状、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对我军的借鉴和启示。研究发现,我军近年来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是在卫勤保障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卫勤组织指挥协调性不够、空运后送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卫生防疫组织体制不完善、应急药材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健全的心理干预系统和心理干预机制、卫生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在综合分析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对我军的启示:①针对我军实际,健全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系。②着眼快速反应,建设适应多元任务的应急卫勤力量。③采取相应对策,完善相关卫生法规制度建设。④结合实践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训练。第五部分是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简要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游志斌[5](2006)在《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恰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虽然唐山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属于人为技术灾害,但从对灾害的防范,到灾时的反应,再到灾后的救助,都存在着救灾反应迟钝、缺乏专业救灾设备、指挥调度混乱、灾害救助不及时等共同的问题和教训。时过境迁,印度洋海啸等灾害的教训却再次提醒人类,防灾救灾的意识亟待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亟待加强,救灾体系亟待完善。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还包括人为灾害,一些世界大国都在总结自身的一些教训,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的能力。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以促进其救灾过程全系统的优化;“9·11”后,美国政府成立了国土安全办公室,随后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将其负责救灾的主要部门联邦应急管理署归入旗下,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能力;2003年SARS之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还调整和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应急办等单位,以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提高各国防灾救灾的能力。目前,各国的救灾体系和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受灾种、经济发展程度、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可以在自身实际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救灾体系的概况总结,对各国应急机制、救助机制的比较,分析救灾的应急处置和灾害救助的特点和好的经验;通过对各国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和体系、科技保障、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完善救灾体系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的比较,加强救灾中的国际合作和协作,对于世界各国和民众都有裨益。总之,需要通过总结教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密切协作,完善各国、各大洲乃至全球的救灾体系,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国家救灾体系的建设需要注意综合风险管理,加强战略层面的全面考量,统一制定防灾救灾的国家战略规划,完善救灾的法律、法规、预案和机制,实现“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进一步推广防灾型社区和乡村的建设,加强公民救灾素质和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建立
苑员[6](2018)在《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地震、洪涝和泥石路等自然灾害频发,使武警部队参加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成为常态化行动。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正式将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重点遂行灾害地区道路抢通、桥梁抢建和生命搜救等各类应急救援任务。因此,武警交通部队如何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应急救援能力成体系建设,以满足当前新的使命任务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要谋划好武警交通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估如何建设部队各项具体能力,使其能够满足当前使命任务需求和适合当前部队能力现状。因此,本文针对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的评估和优选等决策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从武警交通部队抢险救灾中的各类具体任务需求和当前支撑能力发展程度出发,构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评估指标模型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需求度-发展度-重要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成方式,首先以武警交通部队多项应急救援任务牵引能力需求度,并定性分析能力发展度,然后定量计算能力重要度评价,最后实现构建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多层指标模型。2、运用多准则决策相关理论建立专用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评估方法,既能对某项建设方案优劣程度评级,又能够对多项建设方案优选排序。由于抢险救灾等应急救援使命任务需要武警交通部队快速响应、指挥控制和立体投送等多项能力支持,对应需要考虑多项定性的、不可公度的、甚至矛盾冲突的评估指标,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因此本文综合运用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PROMETHEE法,设计了一种集成决策评估方法,实现对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单方案优劣评级和多方案优选决策。3、针对武警交通部队当前应急救援能力现状的不足与差距,提出针对性、可执行的能力建设发展对策,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当明确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后,针对当前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不足,同时结合部队一线基层官兵的实际意见建议,针对性的提出多元化的能力建设发展对策,综合集成所有能力发展对策中的精华意见,摒弃其中的糟粕意见,形成最佳的能力建设改进方案。
姚洪华[7](2017)在《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舆情反转,信息时代舆论空间的一种新现象,指的是信息或新闻刚发布时,舆论受媒体报道或信息发布者导向影响,加上受众缺乏分析能力,从而跟风盲从随意表态,推动舆论呈现一边倒趋势,都把矛头指向某一方。但随着事实不断曝光,“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也瞬间转向,甚至多次反复,持续引发关注。受国内“沾军必热”舆情特点影响,这一现象也广泛出现在抢险救援军事新闻中,不仅消费社会公信力,更严重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多发频发,军队和武警部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已成常态化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作用的不断增强,武警部队出境救援也越来越频繁,每一次行动都受到国内外舆论前所未有的高期待、高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探索有效应对的建议对策,对于有效引导军事舆情导向,减少、规避或引导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展示人民军队良好形象,强化党和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鉴危机公关、危机传播、舆论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武警部队遂行海地、巴基斯坦、尼泊尔、天津爆炸事件等国内外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的舆情反转实例,深入分析形成诱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形成了有理有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武警部队有效应对或引导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成奕萱[8](2012)在《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军队形象是军队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内在精神在社会和民众中形成的总体印象,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一支军队价值观念、发展理念、政策主张和军事行动的判断和认同,进而影响该军队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军队良好形象既要靠自身塑造,又要靠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打造。参加各种类型的抢险救灾行动,是塑造党领导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良好形象的有利契机。本文依据美国着名的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经典“5W”模式,结合近些年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新闻记者、新闻发言人、普通民众等网络传播的主体,国内外网络传播受众,网站、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博客等网络传播渠道,以及见仁见智的网络传播内容、相对正面的网络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我军抢险救灾中形象塑造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采众媒特长、及时报道英勇顽强的正面信息,依托网络平台、正确引导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运用多种手段、严格管控居心不良的负面信息等提升我军网络形象的对策措施,可望对人民军队在今后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塑造更加良好形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王新新,高勇,齐娜[9](2013)在《军队参与国家抢险救灾行动的实践分析及策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各地频频发生重大自然灾害。2008年中国汶川8.0级强烈地震、2010年海地7.0级大地震、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9.0级特大地震及海啸等引起了世人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面对自然灾害多样化的威胁与挑战,军事化救援已成为许多国家法律授予军队所要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军队参与抢险救灾已被视为典型的和平时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世界各国国情不一,体制各异,但其思路、做法带有深刻启示,其共性的科学方法可资学习和借鉴。就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军队参与抢险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的建议。
付琳琳[10](2020)在《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异常自然现象和人为现象。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人类社会的过度开发,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灾害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多重灾害交织成为常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难以估算。当灾害发生在具有重要的国际经济或战略地位的国家时,灾害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就不再局限于受灾地区,而是外溢到国际社会,具有了政治和经济属性,增加全球安全风险。与环境压力相比,灾害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更为直接致命。在这种形势下,灾害救助与风险管理成为全球的共同关切。在国际救灾体系中,主权国家和各类组织一直都是救灾主力。然而,近些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灾害形势向各救灾主体的协调、效率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因素在国际救灾中的作用由此突显。一方面,军队具有快速的动员能力、出入境救灾的程序性便利、专业的救援能力和稳定社会秩序等优势;另一方面,各国组建一定规模的军队开展国际救灾行动有具有提升国家形象、改善国家间关系、增强军队能力等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全球灾害形势为背景,以中国军队为研究对象,分析军事因素与全球灾害的互动关系,勾勒出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进行内外环境评估和发展策略建议,从而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为中国军队日后在该领域的行动开展提供积累。作为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主动适应国际救灾体系,积极探索中国军队的实践路径,多次派遣军队承担国际救灾任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非灾害时期通过平台搭建、联合演习开展的救灾合作;二是灾害时期通过运送物资、派遣人员、技术支持等方式开展的救灾支援。21世纪初至今,中国军队的救灾足迹遍布全球,投入的救灾资源难以统计,其实践具有广泛性、主动性、可靠性等特征,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更需要系统性的条件支撑。其中,支持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政策方针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装备投入等力量建设是关键环节,综合性及专门性法规的颁布是重要保障,服务中国外交是动力源泉。这四种条件相互支撑,共同为中国军队提供助力与保障。为提升中国军队在国际救灾领域的能力与地位,本研究引入SWOT分析法对其内外环境和实践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具有国家战略重视和军队管理严明的内部优势,具有国内法律阻碍和国际话语不足的内部劣势;面临全球现实需求和国际机制保障的外部机会,面临政治动因疑虑和国际竞争协调的外部威胁。通过因素匹配最终形成增长型(SO)、扭转型(WO)、多元型(ST)和防御型(WT)四种战略选项,为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提供方向指引。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灾害形势,如何增强军队自身本领始终是核心要义。中国军队未来需要从法律、机制、队伍、话语四个层面进行重点建设与突破,从而为应对全球灾害风险贡献力量。
二、关于建立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建立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
1.2.2 对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行动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抢险救灾 |
2.1.2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担负的主要任务 |
2.1.3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的主要原则 |
2.2 抢险救灾行动相关公共管理基本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权变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2.4 一般管理理论 |
2.3 我国面临主要自然灾害呈现的特点 |
2.3.1 多样性 |
2.3.2 频发性 |
2.3.3 群发性 |
2.3.4 广域性 |
2.3.5 高危性 |
2.4 当代社会变迁与灾害演变的互动作用及其影响 |
2.4.1 生态系统脆弱灾情演变更趋恶化 |
2.4.2 人口密度增加伤亡比率大幅攀升 |
2.4.3 生存依赖度高灾害影响更为深广 |
2.4.4 城镇更加密集财物损毁空前加重 |
2.4.5 制约因素增多灾后重建愈发艰难 |
第三章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的使命任务 |
3.1.1 参与抢险救灾行动是武警内卫总队使命任务的重要内容 |
3.1.2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力量配系与用兵模式 |
3.2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的主要行动方式 |
3.2.1 指挥关系 |
3.2.2 机动方式 |
3.2.3 处置方式 |
3.2.4 协同方式 |
3.2.5 保障方式 |
3.3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应急响应难奏效 |
3.3.2 指挥链路不畅通 |
3.3.3 专业救援能力弱 |
3.3.4 联合救灾效率低 |
3.3.5 综合保障不到位 |
3.4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战备工作不够扎实 |
3.4.2 对险救灾专业力量建设不够重视抢 |
3.4.3 指挥员缺乏实战磨炼能力素质弱 |
3.4.4 体制机制与抢险救灾行动需求不相适应 |
第四章 提高武警内卫总队抢险救灾行动效能对策研究 |
4.1 建立常备体系,着力提高先期准备工作质量 |
4.1.1 转变观念,由应急式抢险改为常备化救灾 |
4.1.2 建强龙头,始终做好指挥决策层面准备 |
4.1.3 有备无患,搞好平时数据收集和方案制定 |
4.1.4 依法用兵,完善战备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 |
4.2 强化力量建设,全面提升抢险救灾专业能力 |
4.2.1 加强专业力量建设 |
4.2.2 优化整体兵力配系 |
4.2.3 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
4.2.4 进行联合协同演练 |
4.3 科学组织行动,全力争取抢险救灾最大效益 |
4.3.1 及时准确掌握预警信息 |
4.3.2 快速反应力争第一时间到位 |
4.3.3 高效统筹科学摆兵布阵 |
4.3.4 加强任务中政治工作激发战斗精神 |
4.4 破解保障难题,切实提供抢险救灾有力支撑 |
4.4.1 灵活保障模式 |
4.4.2 增强保障能力 |
4.4.3 拓展保障渠道 |
4.4.4 提升保障效益 |
第五章 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典型案例应用研究 |
5.1 案例基本背景 |
5.1.1 河北“7·1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基本情况 |
5.1.2 武警河北总队遂行抢险救灾行动情况 |
5.2 主要做法 |
5.2.1 强化超前意识,全线准备,闻警而动 |
5.2.2 强化中枢传导,靠前指挥,顺畅高效 |
5.2.3 强化“拳头”作用,英勇顽强,高效救援 |
5.2.4 强化安全措施,严密组织,科学行动 |
5.2.5 强化前勤效能,多元融合,综合保障 |
5.3 主要启示 |
5.3.1 常备化抢险救灾是必由之路 |
5.3.2 及早预警尽早到位是胜利之基 |
5.3.3 加强专业力量建设至关重要 |
5.3.4 科学用兵密切协同是取胜关键 |
5.3.5 保障问题制约全局务须改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佛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军地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背景 |
2、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经验的研究 |
2、国内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1、丰富完善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体系 |
2、梳理总结军地协同应急管理内在特点和客观规律 |
3、为军地协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三)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的理论分析 |
三、佛山市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现状 |
(一)佛山市军地协同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
(二)佛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军地协同机制分析 |
四、佛山市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运行机制的障碍与根源 |
(一)军地协同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障碍 |
1、应急响应机制存在差距 |
2、情报信息不同步 |
3、应急预案未能发挥协同作用 |
4、军地力量契合度不高 |
5、军队救援力量专业化水平不高 |
(二)军地协同应急管理机制障碍产生的根源 |
1、协同指挥机制不完善 |
2、军地信息系统未互联互通 |
3、缺少预案联定联审和预案对接机制 |
4、缺乏常态化联训联演和协同指导 |
5、部队非军事化运用未受重视 |
五、完善佛山市军地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议 |
(一)进一步理顺军地指挥与协同关系 |
1、政府主导、军队助力 |
2、任务牵引、有分有合 |
(二)强化军地协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
(三)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军地协同应急预案 |
1、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
2、重点突出军地指挥协同 |
3、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加强常态化预案联训 |
(四)注重开展军地协同专业演练 |
1、抓好军地协同应急联训 |
2、强化军队应急专业集训 |
(五)因地制宜科学发挥军地应急力量效能 |
(六)强化应对自然灾害的协同意识 |
(七)探索军地协同有效性评估办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
小结 |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
致谢 |
(4)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及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现状分析 |
三、目的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发展及卫勤保障特点探讨 |
一、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
(一) 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提出 |
(二)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
(三)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 |
(四)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原则 |
(五) 美军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历史 |
(六)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军事行动的关系 |
(七)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原则 |
二、其他国家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分析评价及借鉴 |
(一) 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分析与评价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对我军的借鉴 |
五、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 |
(一) 事件发生突然,卫勤应急响应快速 |
(二) 行动样式多样,卫勤保障任务繁重 |
(三) 保障对象复杂,卫勤组织指挥凸显 |
(四) 参与力量多元,卫勤组织协调复杂 |
(五) 精神创伤严重,心理应激问题突出 |
第二部分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现状研究 |
一、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 |
(一)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特点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体制 |
(三)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模式 |
二、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后送 |
(一)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后送特点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后送体制 |
(三)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后送的组织实施 |
三、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 |
(一)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的特点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体制 |
(三)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组织实施 |
四、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 |
(一)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的特点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组织体制 |
(三)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的内容 |
(四)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的实施及效果 |
五、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物资保障 |
(一)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物资保障的特点 |
(二)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物资保障体制 |
(三)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物资保障的内容 |
第三部分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分析与评价 |
一、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对象 |
二、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
(一) 行动政治性强,卫勤保障地位突出 |
(二) 行动任务繁重,战斗保障双重职能 |
(三) 通过法规制度,明确卫勤保障地位 |
三、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模式 |
(一) 军地联合型非战争军事行动纳入国家体系统一管理模式 |
(二) 军队协助地方开展医学救援的模式 |
(三) 高度协同的应急医学救援模式 |
(四) 主要依托军队卫勤力量的模式 |
四、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案例分析与启示 |
(一)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救援 |
(二) 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中毒事件 |
(三)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
(四) 印度洋海啸灾难 |
五、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调整改革 |
(一) 设立新的职能机构 |
(二) 建立专业救援分队 |
(三) 加强联合训练演习 |
第四部分 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借鉴研究 |
一、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现状 |
(一)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背景 |
(二)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 |
(三)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内容 |
(四)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实践 |
二、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经验及存在的体制问题 |
(一)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经验 |
(二)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借鉴和启示 |
(一) 针对我军实际,健全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系 |
(二) 着眼快速反应,建设适应多元任务的应急卫勤力量 |
(三) 采取相应对策,完善相关卫生法规制度建设 |
(四) 结合实践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训练 |
第五部分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 探讨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发展 |
(二) 研究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现状 |
(三) 分析评价了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 |
(四) 提出了对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的借鉴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分析讨论 |
(一) 研究内容和范围尚需进一步探讨 |
(二) 对我军的借鉴和启示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论文研究综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当代国际救灾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研究流程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研究重点、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救灾体系概论及中国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灾害概念的内涵和定义 |
二、救灾的概念和当代救灾体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救灾体系概述 |
一、中国的灾害现况简介 |
二、当前的中国救灾体系 |
第三节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探讨 |
一、中央层级应急机制 |
二、省、市、自治区应急机制(以北京市为例) |
三、地、市、州、区一级的应急组织 |
第四节 中国灾害救助管理 |
一、灾害救助预案体系 |
二、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
三、灾害救助的物资储备和装备 |
四、灾害救助的应急响应系统 |
五、灾后救助的主要措施 |
六、非政府组织与灾害救助 |
第二章 美国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联邦政府对“灾害”的界定 |
二、主要灾害的种类 |
三、救灾的主要法律、法规 |
四、救灾的主要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美国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宣告程序 |
二、联邦层级的应急管理与设施 |
三、美国联邦应急营救行动步骤 |
第三节 美国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
一、联邦政府灾害救助管理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总统在灾害救助管理中的作用 |
三、联邦政府灾害救助计划的工作程序与内涵 |
四、地方政府的灾害救助机制──以加州为例 |
五、结语 |
第四节 城市应急救援和“防灾型社区” |
一、城市应急救援机制 |
二、建设“防灾型社区” |
第三章 日本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日本灾害概况及法律制度介绍 |
二、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灾时应急 |
二、消防、警察、自卫队间的紧密协调和分工合作 |
三、灾害现场的医疗应急处置 |
四、应急的信息、通信体制与规划 |
五、针对国外大规模灾害的应急救援 |
第三节 日本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
一、灾害救助管理的基本制度 |
二、日本灾害救助管理的内容 |
三、救灾的相关财政和金融问题 |
四、阪神·淡路大地震对日本救灾体系的影响 |
第四章 俄罗斯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俄罗斯灾害的概况 |
二、救灾的法律制度 |
三、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俄罗斯灾害处理模式 |
二、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俄罗斯的灾害科学研究和民防 |
一、俄罗斯的救灾科研单位 |
二、民防与救灾 |
三、俄罗斯救灾案例分析─以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为例 |
第五章 澳大利亚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澳大利亚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灾害概况 |
二、澳大利亚灾害管理的原则和组织机构 |
三、澳大利亚防救灾技术系统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地方灾害管理 |
一、澳大利亚地方救灾管理原则 |
二、地方救灾机制──以昆士兰为例 |
三、澳大利亚首都区域(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简称 ACT)防救灾 |
第六章 跨国救灾组织及救灾活动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国际区域层次的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一、欧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二、亚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三、美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四、非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组织及活动 |
一、从“国际减灾十年”到“国际减灾战略” |
二、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机构 |
三、非政府组织 |
第七章 救灾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其它国家救灾机制比较与分析 |
一、救灾法律制度的比较 |
二、救灾组织机构比较 |
三、救灾应急机制比较 |
四、灾后救助机制比较 |
五、救灾科技保障比较 |
六、非政府组织参与方面比较 |
第二节 世界各大洲的救灾活动比较 |
一、欧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二、亚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三、非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四、美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第八章 完善中国的救灾体系 |
第一节 由“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灾后经验型的救灾体系 |
二、战略规划型的救灾体系内涵和特点 |
三、关于建设“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二节 由“分割粗放型”向“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分割粗放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共享集约型的救灾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
三、关于建设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三节 由“环节断裂型”向“全流程控制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环节断裂型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特点及要求 |
三、关于建设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由“政府包办型”向“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政府包办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建设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三、关于建设全民参与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五节 由“区域封闭型”向“国际合作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亚洲地区救灾组织活动的发展现状 |
二、关于建设国际合作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1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主要业务 |
附录 1.2 部分国家部委的救灾职能 |
附录 2.1 ICS部门简介和主要作用 |
附录 2.2 ICS的观念和原则 |
附录 3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基地在线调查的样本基准 |
附录 4 防灾、整备、复原阶段救灾资源登记 |
附录 5 与中国救灾体系相关的部分法规法条 |
附录 6 非洲自然灾害分析图 |
附录 7.1 基本情况介绍 |
附录 7.2 8小时前后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标准 |
附录 7.3 污水注入地下水体标准 |
附录 8 通州区果园西社区居委会下辖11个小区的社区安全的调查报告 |
后记 |
(6)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3.2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评估研究现状 |
1.3.3 相关多准则决策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当前研究总结与分析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组织结构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使命任务与支撑能力分析 |
2.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使命任务分析 |
2.1.1 武警交通部队起源发展与职能定位分析 |
2.1.2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类型分析 |
2.1.3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任务特点分析 |
2.2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支撑能力分析 |
2.2.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支撑能力分类 |
2.2.2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支撑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模型 |
3.1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模型构建思路 |
3.2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一级评估指标分析 |
3.2.1 应急救援支撑能力的需求度分析 |
3.2.2 应急救援支撑能力的发展度分析 |
3.2.3 计算生成能力建设评估一级指标 |
3.3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二级评估指标分析 |
3.3.1 信息分发与传输能力 |
3.3.2 专业人才培养与训练能力 |
3.3.3 专业装备配置与运用能力 |
3.3.4 精确后勤保障能力 |
3.3.5 协同其他警种部队能力 |
3.3.6 协同其他军地单位能力 |
3.4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评估指标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对策 |
4.1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评估框架 |
4.2 基于AHP方法求解指标权重 |
4.2.1 求解指标权重总体框架 |
4.2.2 判断矩阵与和积法求解 |
4.2.3 一致性判定权重有效性 |
4.2.4 求取二级子能力全局权重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单方案评估 |
4.3.1 单方案评估问题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4.3.2 模糊合成算子分析 |
4.3.3 模糊综合评价完整步骤 |
4.4 基于PROMETHEE方法的多方案选择评估 |
4.4.1 PROMETHEE方法原理 |
4.4.2 典型偏好构造函数选择 |
4.4.3 多方案优选评估流程 |
4.5 提升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4.5.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原则 |
4.5.2 针对专业人才和装备发展的能力建设对策与方案分析 |
4.5.3 针对信息支援与后勤保障能力建设对策与方案分析 |
4.5.4 针对军警地协同应急救援的能力建设对策与方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具体化案例分析 |
5.1 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案例概述 |
5.1.1 应急救援能力的基本情况概述 |
5.1.2 评估方案数据采集与整理 |
5.2 能力指标重要度转换为指标权重 |
5.3 针对单个能力建设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估 |
5.4 针对多个能力建设方案的优选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舆情研究对比评价 |
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的研究意义 |
1.3.1 丰富完善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相关理论 |
1.3.2 探索净化抢险救灾军事舆情环境的路径 |
1.3.3 为有效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提供借鉴参考 |
1.3.4 提供推进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舆论支撑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 |
2.1.1 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概念 |
2.1.2 武警部队国内外抢险救灾的主要任务和类型 |
2.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宣传原理 |
2.2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危机公关“3T”原则 |
2.2.2 舆论“把门人”理论 |
2.2.3 传播受众理论 |
2.2.4 舆情反转博弈论 |
2.2.5 舆情引导正负论 |
2.3 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相关规定和要求 |
2.3.1 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
2.3.2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相关规定 |
2.3.3 武警部队相关规定 |
2.4 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
2.4.1 根本目的 |
2.4.2 基本要求 |
2.4.3 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走势分析 |
3.1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现状 |
3.1.1 武警部队舆情基本情况 |
3.1.2 武警部队舆情应对实践 |
3.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增长趋势 |
3.2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相关性 |
3.2.1 受众关注趋势分析 |
3.2.2 媒体关注趋势分析 |
3.2.3 武警部队相关媒体记者及公信力 |
3.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主要特征 |
3.3.1 快速发酵性 |
3.3.2 不断反复性 |
3.3.3 瞬间逆转性 |
3.3.4 大体可控性 |
第四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形成诱因 |
4.1 新媒体诱因 |
4.1.1 网民非理性情感诱因 |
4.1.2 网络“沾军必热”诱因 |
4.1.3 网络媒介素养诱因 |
4.2 媒体记者诱因 |
4.2.1 新闻采访失实 |
4.2.2 编审制度缺陷 |
4.2.3 经济利益驱动 |
4.3 武警部队自身诱因 |
4.3.1 观念较滞后 |
4.3.2 反应不迅速 |
4.3.3 发声力度小 |
4.3.4 影响不对称 |
4.3.5 宣传人才少 |
4.4 其它诱因 |
4.4.1 可信度诱因 |
4.4.2 外媒炒作诱因 |
4.4.3 国际话语权诱因 |
4.4.4 技术诱因 |
4.5 几种诱因小结 |
第五章 武警部队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对策建议 |
5.1 观念创新与突破 |
5.1.1 以全球视野审视危机传播 |
5.1.2 以鲜明立场正确引导舆论 |
5.1.3 以受众视角思考传播路径 |
5.2 机制创新与突破 |
5.2.1 构建引导机制,变一味封堵为以疏为先 |
5.2.2 建立发言制度,变被动灭火为主动发声 |
5.2.3 引入人才机制,变小打小闹为体系培养 |
5.3 资源创新与突破 |
5.3.1 统筹融合军地媒体 |
5.3.2 发挥武警党媒优势 |
5.3.3 强化新兴媒体效能 |
5.4 传播创新与突破 |
5.4.1 生产“真实数据”,提升公信力 |
5.4.2 构建“军字招牌”,增强权威性 |
5.4.3 坚持“内容为王”,确保主导性 |
5.4.4 抢占“第二落点”,实现独家性 |
5.5 技术创新与突破 |
5.5.1 抢占黄金时段发声 |
5.5.2 聚焦正面议题发声 |
5.5.3 瞄准受众关切发声 |
5.5.4 区分真假虚实发声 |
第六章 几起典型案例分析及经验启示 |
6.1 中外媒体在武警海地救援“中国人只救中国人”舆情反转的博弈 |
6.1.1 案例背景 |
6.1.2 国际视野下舆情反转信源分析 |
6.1.3 西方媒体歪解事实的主要手段 |
6.1.4 效果评析 |
6.2 各方媒体在鲁甸地震“浑水煮泡面”事件舆情反转的较量 |
6.2.1 案例背景 |
6.2.2 抢险救灾军事舆论敏感度分析 |
6.2.3 舆情迅速发酵反转的成因 |
6.2.4 效果评析 |
6.3 军地应对天津爆炸事件“消防武警疑指挥失误”舆情反转的交锋 |
6.3.1 案例背景 |
6.3.2 爱军与仇官舆情敏感度分析 |
6.3.3 涉军舆情沸点度分析 |
6.3.4 效果评析 |
6.4 实践运用的几点经验启示 |
6.4.1 立场鲜明是前提 |
6.4.2 及时准确是基础 |
6.4.3 有效引导是保证 |
6.4.4 手段灵活是关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军队形象塑造 |
1.3.2 网络传播 |
1.3.3 抢险救灾任务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者和受众 |
2.1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者 |
2.1.1 新闻记者 |
2.1.2 新闻发言人 |
2.1.3 普通民众 |
2.2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受众 |
2.2.1 国内受众 |
2.2.2 国外受众 |
第三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渠道 |
3.1 网站传播 |
3.1.1 官方网站与民间网站 |
3.1.2 国内网站与国外网站 |
3.1.3 军事网站与非军事网站 |
3.2 即时通信传播 |
3.2.1 个人即时通信 |
3.2.2 网页即时通信 |
3.3 网络社区传播 |
3.3.1 军事题材类 |
3.3.2 抢险救灾专栏类 |
3.4 博客传播 |
3.4.1 意见领袖博客 |
3.4.2 普通民众博客 |
3.4.3 军事爱好者博客 |
第四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内容 |
4.1 正面形象的传播内容 |
4.1.1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无私奉献意识 |
4.1.2 不畏艰难、敢于牺牲的优良战斗精神 |
4.1.3 反应迅速、行动高效的过硬能力素质 |
4.1.4 装备先进、后勤到位的有力保障水平 |
4.2 负面形象的传播内容 |
4.2.1 指挥失度,协调不力 |
4.2.2 盲目蛮干,专业缺失 |
4.2.3 舍本逐末,职能错位 |
第五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积极效果 |
5.1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性质宗旨有了深入理解 |
5.2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使命任务有了全面认识 |
5.3 广大受众对我军的能力素质有了全新判断 |
第六章 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措施建议 |
6.1 博采众媒特长,及时报道英勇顽强的正面信息 |
6.1.1 立体传播 |
6.1.2 及时传播 |
6.1.3 持续传播 |
6.2 依托网络平台,正确引导良莠不分的社会信息 |
6.2.1 发布权威信息 |
6.2.2 进行舆情研判 |
6.2.3 实施舆论引导 |
6.3 运用多种手段,严格管控居心不良的负面信息 |
6.3.1 技术手段 |
6.3.2 法律手段 |
6.3.3 行政手段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军队参与国家抢险救灾行动的实践分析及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军队在抢险救灾的中作用 |
2 军队抢险救灾的重视程度 |
3 军队参与抢险救灾的优势 |
4 军队参与抢险救灾的法律依据 |
5 对我国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几点建议 |
6 结语 |
(10)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际救灾 |
(二) 国际救灾中的军队力量 |
(三)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角色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全球灾害的发展特征及其安全风险 |
第一节 全球灾害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
一、全球灾害的数量及种类递增 |
二、灾害中的人为因素日益突出 |
三、多重灾害交织叠加成为常态 |
四、灾害损失严重且难准确评估 |
第二节 全球灾害问题中的安全风险 |
一、灾害引发全球经济风险 |
二、灾害引发国际政治变革 |
三、灾害引发政治族群冲突 |
第二章 国际救灾行动中的军事力量 |
第一节 国际救灾主体及其资源特征 |
一、主权国家 |
二、各类组织 |
第二节 军队介入国际救灾行动的演进与考量 |
一、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发展脉络 |
二、各国投入军队参与救灾的政治考量 |
第三节 军队的国际救灾优势 |
一、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动员能力 |
二、出入境救灾时的程序性便利 |
三、灾害救助中的专业救援能力 |
四、社会失序下稳定秩序的先天条件 |
第三章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实践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形式 |
一、救灾合作 |
二、救灾支援 |
第三节 中国军队在尼泊尔地震中的救灾案例 |
一、灾难概况及国际反应 |
二、中国军队的救灾力量投入及成效 |
第四章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支撑条件 |
第一节 政策方针支撑 |
一、中国国际救灾政策的演变 |
二、中国海外用兵理念的转变 |
三、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政策发展 |
第二节 专业力量建设 |
一、队伍编成 |
二、装备投入 |
第三节 法律制度建设 |
一、综合性法规 |
二、专门性法规 |
第四节 中国外交需要 |
一、宣传国家安全观念 |
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
三、推动对外合作交流 |
第五章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评估与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军队国际救灾实践的SWOT评估 |
一、S: 内部优势分析 |
二、W: 内部劣势分析 |
三、O: 外部机会分析 |
四、T: 外部威胁分析 |
五、SWOT框架下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对策建议 |
一、法制建设:制定专向法规,签订合作协定 |
二、机制建设:优化国内协调,搭建国际平台 |
三、队伍建设:强化救灾能力,提升装备水平 |
四、话语建设:推动军媒融合,讲好军队故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建立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部队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武警内卫总队参与抢险救灾行动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义.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2]佛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军地协同机制研究[D]. 张文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4]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及借鉴研究[D]. 李丽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
- [5]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 游志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6]武警交通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对策研究[D]. 苑员.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D]. 姚洪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8]抢险救灾中我军形象的网络传播研究[D]. 成奕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
- [9]军队参与国家抢险救灾行动的实践分析及策略选择[J]. 王新新,高勇,齐娜. 灾害学, 2013(04)
- [10]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D]. 付琳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