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压供氧系统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邱岳[1](2020)在《智能主动供氧系统的软件仿真验证》文中指出飞机供氧系统是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高机动性、高过载飞行对供氧系统的流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全身一体化代偿服氧气面罩的气密性较相比于传统的氧气面罩具有更良好的气密性,呼吸的因素会对氧气面罩内部压强控制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对控制飞行员佩戴的氧气面罩内的压强带来了新的挑战。主动供氧系统可以根据面罩内压强变化调节供氧活门的流量输出,是现在供氧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航空供氧生理学需求,对飞机供氧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主动供氧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硬件通讯设备进行半实物仿真。具体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分析了航空供氧生理学要求后建立了主动供氧系统的仿真模型,模型主要包括供氧活门流量模型,呼吸面罩各部分结构模型,模拟肺模型,音圈电机模型及供氧系统的整体模型。模拟肺的结构被等效为胸腔、腹腔和肺部三部分,通过受力分析完成建模;分析呼吸面罩内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即可得到面罩内的压力和密度变化;供氧活门选用线性度更好的双锥形活门。在设计活门结构时先用定流量系数确定活门的几何参数,之后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流动区域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不同入口压强下的流量,应用这些数据绘制流量特性曲线从而修正活门的流量系数。完成活门的设计之后,用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合的方法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用C语言为以上数学模型编写仿真软件进行半实物仿真。仿真硬件选用NI公司的数据电压采集卡实现仿真多通道的数据输入与输出,完成了10 k Hz的半实物仿真。输入参数包括飞行高度、呼吸强度、氧源压力等参数,输出参数包括氧气面罩内压力,呼吸阻力等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讨论了氧源压力等仿真参数对呼吸阻力的影响和活门的控制效果。本文对主动供氧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颖杰[2](2017)在《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一体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四代机以及五代机凭借其高机动性、先进的航电性能、高度集成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制空的主力,然而战斗机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对飞行员的防护装备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供氧和抗荷作为飞行员个人防护装备中的关键环节,重要性也愈加明显。现役的供氧和抗荷系统彼此独立,供氧系统主要以肺式供氧为主,因其性能稳定的特点一直延用至今,但其响应速度慢、调节精度差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有高机动性下作战的需求。同时,目前以抗荷服为主的抗荷系统,其抗荷性能的优劣主要依赖充气速度,这也与飞行员腹部的舒适性密切相关。本文以显着提高供氧响应速度、提高飞行员抗荷服的舒适性为目标,从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及实验模拟等方面对飞行员的供氧抗荷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高精度控制系统、供氧抗荷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供氧抗荷调节机构方案设计及优化。通过分析现有的机械式供氧调节器的优缺点,基于数字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供氧调节器。同时,推导了活门流量与开度的关系式,确定了在入口最大供氧量为250L/min、过载为+9G极限工况下的供氧活门面积,并拟合了在8000m以下进行混合供氧时供氧活门开度以及空气活门开度的关系公式,以及在8000m以上供应纯氧时流量和活门开度的关系。此外,建立活门开度与供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得到在不同高度不同开度情况下供氧量的曲线,据此,论证所设计供氧系统在作战时的供氧能力。进一步,论文研究了过载对所设计供氧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5G、+6G、+9G情况下氧调器的工作性能,通过对氧调器出口质量流量对比,验证了其在各种过载条件下的供氧性能稳定的特点。最后,对氧调器的控制规律进行优化,使其满足飞行员在有0.7kPa预充压的情况下抗荷调节的需要。(2)供氧抗荷调节器一体化策略。在考虑飞行姿态、载荷对供氧抗荷系统影响的情况下,采用一体化设计策略对上述设计的氧调器和抗荷调节器进行封装和匹配。首先,基于飞机不同飞行状态下对设备的影响,把电源和DSP分别放置在设备的两侧,使得两侧的重量得以平衡,防止在飞行中产生不必要的力矩。其次,本文结合小生境技术、领域选择、SBX交叉和多项式变异等多个高性能的遗传算子,发展了一种高性能的小生境技术遗传算法,对氧调器和抗调器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稳定地获得全局最优解,为氧调器和抗调器进行一体化设计提供一种可靠和通用的优化设计方法。(3)控制方式以及元器件定型。现有的机械式结构中氧调器存在控制方式精度不高、响应时间长的缺点,会导致调节的不及时性。本文对氧调器供氧量采用音圈电机推动活门开闭的方式进行控制,对抗调器的控制主要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式来获得+G值,然后通过电机打开活门,控制抗荷服的充气量。同时,本文基于数字化控制模式对上述充气方式进行控制,并提出了详细的硬件设计方案。(4)实验验证。基于高空低压仓对上述样机进行性能测试实验。采用分子筛制氧作为氧源供氧,通过压力调节器来控制入口压力,使其不超过0.35MPa。试验测试了肺通气量分别为20L/min、30L/min、44L/min三种状态在不同高度情况下面罩内的余压以及呼吸阻力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呼吸的阻力最高发生在肺通气量为44L/min的情况下,此时的最大值仍能满足呼吸波动小于1.76KPa的GJB-1013的要求。同时,试验模拟了在15km、16km、18km三种高度状态下的加压供氧性能,经测试后发现衣压和余压的比值能够满足3.2:1的设计要求。在测试随动性试验中,本文测试了在不同高度发生迅速减压时氧调器和抗调器的工作状态,发现能够满足5s参数等衡量指标。将试验件装配于离心机上进行过载增长率为6G/s的情况下过载值为+5G、+6G和+9G的抗荷性能试验,得到的实测值能够满足技术指标。因此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肖华军,刘晓鹏,王琼,付丽珊,闫汝泉,金忠正,任兆生,石立勇,贾玉兰,林洪[3](2004)在《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防护性能的生理实验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分析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的防护性能 ,验证该系统的高空防护效果。方法 在低压舱和迅速减压舱内对机载氧气浓缩器进行产氧性能地面测试、0~80 0 0m系统供氧性能实验、巡航飞行长时间供氧人体实验、报警性能测试、高空备用氧切换人体实验、高空加压供氧性能实验和高空迅速减压实验等。结果 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的产氧能力、正常供氧能力和应急供氧性能 ,达到系统的生理卫生学要求。结论 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可以满足飞行员在高空长时间飞行的正常供氧和应急供氧需要。
肖华军,闫汝泉,刘晓鹏,付丽珊,金中正[4](2003)在《战斗机飞行员加压供氧面罩高空供氧防护性能评定》文中指出详细介绍了战斗机飞行员新型YM9915加压供氧面罩和TK - 11飞行保护头盔配套的高空供氧防护性能生理评价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新型加压供氧面罩与飞行保护头盔配套的供氧防护性能特点 ,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崔延红[5](2010)在《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是在西部资源逐渐被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的。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处高寒地区,低大气压力引发的低氧分压给高原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很大影响,成为制约西部开发的瓶颈,如何消除这些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提出解决高原低气压问题的整体思路,包括低气压环境对矿井生产的影响、高原适宜环境指标、矿井通风方式、建立矿井供氧系统以及辅助的劳动组织制度。首先确定低气压环境对高原矿井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次提出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明确要达到的适宜环境参数即确定高原矿井适合人员重体力劳动的环境指标,主要通过人体的生理指标与高原海拔高度、氧分压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最终确定海拔2700m左右的高原矿井压力尚能够满足人员的作业需要并利用血氧饱和度与心率进行了验证;第二采取压入式通风方式增加井下空气压力;第三结合供氧补氧系统进一步提高氧分压,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包括给氧方式的确定、需氧量计算模型的建立、供氧方案、制氧方式以及制氧系统的设计等;此外采取合理的劳动组织制度作为辅助措施可以更好的实现人与高原环境的相互适应,更有利于创建高原矿井适宜生产环境。
史徐茂[6](2019)在《基于人员定位和PLC的煤矿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避难硐室是煤矿井下避险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受灾人员可以迅速的躲入避难硐室内。避难硐室内包括供氧、空气净化、制冷降温等若干系统,系统之间需要相互协作保障人员安全和健康,因为人员始终处于一个封闭环境内,所以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的核心,尽可能的满足人员呼吸需求并延长供氧时间十分必要。目前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应用十分广泛,将自动控制系统与避难硐室各系统相结合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在避难硐室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供氧系统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清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各系统硬件搭建到软件编程控制,最终实现了供氧系统的连续自动控制,并经实验验证效果良好,系统可靠。整个控制系统包括供氧系统硬件设备、PLC自动控制设备以及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其中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获取人员数量进行供氧量的计算。供氧系统相关硬件涉及压风供氧、压缩氧供氧、空气幕、喷淋、空气净化机等装置,硐室内安装有温湿度、一氧化碳、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传感器,管路阀门分为手动控制与电磁阀控制方式。PLC包括CPU以及模拟量处理模块EM231,可与传感器、电磁阀、报警装置等相连接起到自动控制作用。自动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包括传感器浓度采集程序、供氧集中控制程序、氧气浓度调节程序和远程控制程序等,可以实时监测避难硐室空气质量并控制供氧设备运转,其中远程控制功能是与VB软件相结合,通过VB程序和界面编写,可以远程读取避难硐室监测的数据,并通过界面操作控制设备启停。在供氧自动控制系统调试与运行过程中,发现常见故障问题并一一解决,提出故障排除方法,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真人实验分析数据发现各项指标均属正常,最终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自动控制系统在搭建完成后,为后续人员实验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供氧量计算等更深入的研究。
魏学海[7](2019)在《基于挣值法的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医院供氧系统是医疗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医院供氧系统项目建设涉及专业面广、业主对整体质量要求高、并行工程对其进度影响大,项目成本控制难度较大。对医用供氧系统项目来说,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是医疗设备施工企业的三大目标,其中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对整个项目的收益都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的成本与进度协同控制效果好坏是项目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将项目成本与进度同步控制的挣值法引入到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促进项目成本与进度控制水平的提高,使企业能够实现同类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文章以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明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内容及存在主要问题,阐述W公司引入挣值法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以W公司承接的WH市中心医院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部分施工阶段为例,通过工作分解、进度与成本计划编制、成本测量与挣值分析、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实施等工作过程将挣值法应用于该项目施工后段成本控制中,验证挣值法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WH市中心医院项目应用挣值法进行成本控制的效果评估显示,挣值法是提升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有效方法,能够在项目中实现成本与进度的协调控制,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张人梅[8](2018)在《青藏铁路客车冬季车内环境及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线“低压、低温、低氧”等特殊的气候环境对冬季运行的青藏铁路客车空调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藏铁路客车在高海拔运行时,需设置补氧系统并引入新风以满足车厢内氧分压和污染物浓度的控制要求,由于补氧量和新风量具有相互制约关系,因此须对新风系统和供氧系统进行联合调节。目前采用的是新风与供氧系统持续运行且通过反馈调节新风量和供氧量的模式,但该运行模式存在时滞、波动及不稳定性等问题,会造成补氧利用率的降低和能量的浪费。为实现节能与舒适并重的管理理念,本文采用实测调研、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冬季青藏铁路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可行性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CO2和O2浓度对人体的影响,结合现有相关标准,以分压力作为控制指标给出青藏铁路客车车厢内CO2和O2含量的允许范围。然后,对冬季青藏铁路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和乘客主观舒适度进行了跟车实测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受调查列车车厢内空气品质和乘客主观舒适度较差,反映了目前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车厢内的热环境条件、卫生标准以及氧分压要求。其次,采用FLUENT软件,应用RNG k-?模型,建立25T青藏高原型列车硬座车厢内热环境及空气品质数值计算模型,通过非稳态仿真计算,分析得到车厢内气流速度、温度、CO2和O2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各参数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新风与供氧系统持续恒定、间歇、变频等联合运行模式的能耗及车内空气品质计算结果,给出了将青藏线供氧区间分段并根据海拔高度主动调节新风量和供氧量以实现变频运行模式的建议,该模式在满足车厢内CO2和O2浓度要求的前提下,既可以避免机组频繁启停,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补氧利用率并降低系统能耗,对改善青藏铁路客车的通风和供氧效果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刘晓鹏,肖华军,金忠正,臧斌[9](2006)在《YX-8供氧系统安全余压性能的试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 YX-8供氧系统安全余压的性能,为修改飞行员供氧装备安全余压制度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假人和4名受试者戴 YM-6512供氧面罩,连接 YX-8供氧系统,在地面分别测试该系统的安全余压值和供氧面罩的呼气阻力。然后在低压舱内上升,记录系统安全余压接通高度和面罩呼气阻力。结果 YX-8供氧系统的安全余压值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安全余压大于呼气阻力时,会出现"氧自流"现象。结论设计 YX-8供氧系统安全余压的接通高度和安全余压值应从整体供氧系统上考虑。将安全余压接通高度定在5000m,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正常飞行时的"氧自流"现象。
申广浩,罗二平,刘娟,王斌,丰小杰,李洪峰,张涛涛,陈宗蓬[10](2017)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基于临床用氧的不同需求,结合变压吸附和膜法空分两种常温空分技术,对制氧设备、缓冲存储、氧气提纯、控制系统及管路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设计与选型,按照"适度规模、急需够用、合理合规"的原则,构建了小规模的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以期取代现有的瓶氧保障方式,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作业强度和安全隐患。此外,针对手术设备的用氧特点,通过膜法去氩提纯技术将富氧空气(93±3)%(V/V)提升为医用氧品质(≥99.5%)(V/V),提高供气质量,提升医疗机构安全运营的管理水平,为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二、低压供氧系统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压供氧系统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主动供氧系统的软件仿真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航空供氧防护装备的发展 |
1.1.2 航空供氧的意义 |
1.1.3 仿真技术的意义 |
1.1.4 机载氧源的类型 |
1.2 供氧系统的发展 |
1.2.1 国外供氧系统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供氧系统发展及现状 |
1.3 氧气面罩的发展 |
1.3.1 氧气面罩的种类 |
1.3.2 氧气面罩国内外发展 |
1.4 本文研究对象 |
1.5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二章 航空供氧防护装备生理学要求 |
2.1 高空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2.2 正常飞行供氧要求 |
2.2.1 正常飞行供氧 |
2.2.2 应急供氧 |
2.2.3 供氧浓度要求 |
2.2.4 供氧流量要求 |
2.3 高空座舱环境 |
2.4 呼吸阻力的来源及对生理的影响 |
第三章 供氧活门设计与建模 |
3.1 供氧活结构设计及建模 |
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2.1 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介绍 |
3.2.3 湍流雷诺方程 |
3.3 网格划分 |
3.4 求解模型及边界条件 |
3.5 活门流量系数修正计算 |
3.5.1 单流道计算结果 |
3.5.2 双流道计算结果 |
3.5.3 曲线拟合修正流量系数 |
3.6 锥形活门流量特性实验与数值计算验证 |
3.6.1 锥形活门流量特性实验 |
3.6.2 锥形活门的数值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建模及结果分析 |
4.1 供氧系统的结构 |
4.2 模拟肺建模 |
4.3 音圈电机建模 |
4.4 呼吸面罩整体建模 |
4.5 仿真硬件简介 |
4.6 模型的初步仿真 |
4.7 系统参数对仿真系统结果的影响分析 |
4.7.1 呼吸剧烈程度对呼吸阻力的影响 |
4.7.2 氧源压力对呼吸阻力的影响 |
4.7.3 飞行高度对呼吸阻力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一体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调器和抗调器一体化研究 |
2.1 氧调器工作原理以及参数计算 |
2.1.1 氧调器设计生理学基础 |
2.1.2 氧调器结构设计 |
2.1.3 氧调器设计计算 |
2.2 抗荷调节器设计计算 |
2.2.1 电子式抗调器设计生理学基础 |
2.2.2 抗调器设计计算 |
2.3 一体化分析及设计 |
2.3.1 一体化设计的优点 |
2.3.2 氧调器和抗调器的数学建模 |
2.3.3 小生境遗传算法技术 |
2.3.3.1 算法的优化流程 |
2.3.3.2 关键算子操作 |
2.3.3.3 算法收敛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调器内部流场特性研究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1.1 控制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1.3 边界条件 |
3.2 数学建模 |
3.2.1 氧调器建模过程 |
3.2.2 网格的划分 |
3.3 数值计算 |
3.3.1 湍流模型 |
3.3.2 数值仿真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调器和抗调器控制方式研究 |
4.1 高空供氧抗荷的要求 |
4.2 控制算法研究 |
4.3 采用的控制设备 |
4.4 控制方式的研究 |
4.4.1 氧调器控制方式 |
4.4.2 抗调器控制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装机试验 |
5.1 试验方案及设备 |
5.1.1 实验方案 |
5.1.2 实验设备 |
5.1.3 实验目的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
(3)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防护性能的生理实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备 |
1.2 实验项目与方法 |
2 结 果 |
2.1 氧气浓缩器制氧与供氧性能 |
2.2 氧气浓缩器报警与备用氧切换性能实验 |
2.3 高空应急加压供氧性能实验 |
3 讨 论 |
3.1 生理等效问题 |
3.2 长时间供氧能力问题 |
3.3 系统装备配套问题 |
3.4 应急供氧告警生理要求问题 |
(4)战斗机飞行员加压供氧面罩高空供氧防护性能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配套装备低压舱0~10 km上升实验 |
2.2 配套装备低压舱加压供氧实验和离心机实验 |
2.3 配套装备低压舱迅速减压实验 |
2.4 人体巡航高度实验 |
2.5 人体地面加压呼吸实验 |
2.6 头盔面罩重量和视野测定 |
2.7 人体高空加压供氧实验 |
2.8 人体高空迅速减压实验 |
2.9 适合率调查 |
3 讨论与结论 |
(5)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 |
2.1 高原环境的整体特点 |
2.2 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2.3 特殊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
3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基本环境参数的计算 |
3.2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3.3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体系 |
3.4 验证人员对适宜环境的适应性 |
4 高原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
4.1 抽出式通风方式 |
4.2 压入式通风方式 |
4.3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取 |
5 高原矿井供氧系统的建立 |
5.1 给氧方式的确定 |
5.2 根据需氧量确定供氧方案 |
5.3 制氧方式的确定 |
5.4 高原矿井供氧系统设计 |
6 高原矿井配套劳动组织制度 |
6.1 人员选拔制度 |
6.2 人员训练制度 |
6.3 工作、休息环境 |
6.4 高原矿井轮班制度 |
6.5 人员的饮食结构调整 |
6.6 高原矿井劳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7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6)基于人员定位和PLC的煤矿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供氧系统介绍及流程分析 |
2.1 供氧系统介绍 |
2.2 供氧系统需氧量计算 |
2.3 供氧系统流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及软件平台搭建 |
3.1 PLC控制系统 |
3.2 人员定位系统 |
3.3 硬件通信与数据传输 |
3.4 本章小结 |
4 软件程序设计 |
4.1 编程原则与系统I/O口配置 |
4.2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3 VB用户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供氧系统可靠性实验 |
5.1 供氧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 |
5.2 供氧系统运行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挣值法的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相关概念 |
2.1.1 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
2.1.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
2.1.3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理 |
2.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方法 |
2.2.1 预算成本法 |
2.2.2 责任成本法 |
2.2.3 挣值法 |
2.3 挣值法相关理论概述 |
2.3.1 挣值法基本原理 |
2.3.2 挣值法应用流程 |
第3章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
3.1 W公司简介 |
3.1.1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概况 |
3.1.2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
3.2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 |
3.2.1 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
3.2.2 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 |
3.2.3 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
3.3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3.4 W公司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引入挣值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挣值法的WH市中心医院项目成本控制 |
4.1 案例项目简介 |
4.1.1 案例项目情况概述 |
4.1.2 本项目前期阶段成本控制情况 |
4.2 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分解 |
4.3 项目工作责任分配矩阵 |
4.4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
4.5 项目成本计划编制 |
4.6 项目检测点设置 |
4.7 项目挣值分析 |
4.7.1 项目成本测量 |
4.7.2 项目成本进度偏差分析 |
4.8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
4.8.1 成本进度偏差原因分析 |
4.8.2 纠偏措施 |
4.9 基于挣值法的成本控制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青藏铁路客车冬季车内环境及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铁路客车空调和供氧系统 |
1.2.2 车厢内空气品质及人体舒适性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藏铁路客车空调及供氧系统运行现状调研 |
2.1 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环境 |
2.2 车厢内空气参数的控制要求 |
2.2.1 温湿度和风速 |
2.2.2 CO_2浓度 |
2.2.3 O_2浓度 |
2.3 青藏铁路客车空调及供氧系统运行现状调研 |
2.3.1 空气质量监测 |
2.3.2 乘客主观舒适度调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藏铁路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研究 |
3.1 车厢内空气传热传质过程研究方法 |
3.1.1 车厢内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 |
3.1.2 车厢内空气传热传质过程研究方法 |
3.2 数值计算基础理论 |
3.2.1 求解方法及离散格式 |
3.2.2 控制方程组 |
3.2.3 湍流模型 |
3.3 车厢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模型 |
3.3.1 模型验证 |
3.3.2 车厢物理模型 |
3.3.3 车厢数学模型 |
3.4 车厢内速度及温度分布 |
3.4.1 横向速度及温度分布规律 |
3.4.2 纵向速度及温度分布规律 |
3.4.3 乘客呼吸区速度及温度分布 |
3.4.4 小结 |
3.5 车厢内CO_2和O_2浓度分布 |
3.5.1 横向CO_2和O_2浓度分布规律 |
3.5.2 纵向CO_2和O_2浓度分布规律 |
3.5.3 乘客呼吸区CO_2和O_2浓度分布 |
3.5.4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研究 |
4.1 不同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的提出 |
4.2 车厢内CO_2和O_2含量平衡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4.2.3 模型求解 |
4.3 新风与供氧系统各联合运行模式的比较 |
4.3.1 新风与供氧系统持续恒定运行 |
4.3.2 新风与供氧系统间歇运行 |
4.3.3 新风系统持续工作、供氧系统间歇供氧 |
4.3.4 新风与供氧系统变频运行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低压供氧系统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主动供氧系统的软件仿真验证[D]. 邱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2]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一体化技术研究[D]. 赵颖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1)
- [3]机载制氧与供氧系统防护性能的生理实验评价[J]. 肖华军,刘晓鹏,王琼,付丽珊,闫汝泉,金忠正,任兆生,石立勇,贾玉兰,林洪.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10)
- [4]战斗机飞行员加压供氧面罩高空供氧防护性能评定[J]. 肖华军,闫汝泉,刘晓鹏,付丽珊,金中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2)
- [5]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崔延红.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 [6]基于人员定位和PLC的煤矿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D]. 史徐茂.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基于挣值法的医用供氧系统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魏学海. 山东大学, 2019(09)
- [8]青藏铁路客车冬季车内环境及新风与供氧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研究[D]. 张人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9]YX-8供氧系统安全余压性能的试验分析[J]. 刘晓鹏,肖华军,金忠正,臧斌. 航空军医, 2006(03)
-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J]. 申广浩,罗二平,刘娟,王斌,丰小杰,李洪峰,张涛涛,陈宗蓬. 医用气体工程, 2017(01)
标签:控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