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新[1](2014)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督是监督主体根据权力授受关系和一定的工作原则、行为规范,采用一定的方式来监察和督促监督对象,掌握其动向,约束其行为,以保证权力在正常的范围和轨道上运行。其实质是一种政治权力的控制机制。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是执政党监督的一种方式,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依据党内组织制度、组织路线、干部路线和组织程序对党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察和督促。它除了具备监督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组织性,二是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硬约束力,三是具有全程性。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的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加强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对“四大考验”的重要措施,化解“四大危险”的必要手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党内组织部门的监督,从毛泽东到胡锦涛,党的历届领导人围绕党的组织部门监督做了诸多论述,这些论述包含了丰富的权力监督思想,对于指导、推动和加强党的组织部门的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地讲,毛泽东的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并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为组织部门监督的重点;邓小平的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针对的是党内的官僚主义习气和骄傲自满情绪,强调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组织部门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江泽民的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针对的是吏治腐败,强调通过制度建设和严格党的纪律来加强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胡锦涛的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主张通过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加强组织部门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上述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部门在实践中履行了监督职责,发挥了监督功能,并使监督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实践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初步探索阶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立到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曲折发展阶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完善创新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等三个阶段。在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组织部门监督的任务、重点、方法等存在着差异。党的组织部门监督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组织部门的监督只能加强和完善,不能削弱,更不能扭曲;必须以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须贯彻有错必纠的原则。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部门监督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监督的-些难点问题还未解决,如“火箭提拔”问题、买官卖官问题、带“病’’提拔问题、边腐边升问题;二是监督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三是监督的意识和力量还不够强;四是监督的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五是监督的检查和处理还不够严。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党内组织部门监督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建立严格的破格提拔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建立主要领导干部用人行为规范制度,建立干部廉政报告、鉴定制度和财产公示制度;第二,必须加强党的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特别是要健全组织部门的监督机构,以强化监督力量,强化组织部门干部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组织部门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强化组织部门对各级党组织及其干部的考评,以形成良性的监督机制;第三,必须加快推进组织部门监督信息化步伐,尤其要加快推进举报监督系统建设、实时监督系统建设和公开监督系统建设;第四,必须提升组织部门监督与其他类型监督的对接程度,特别是与纪检部门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对接程度;第五,必须加大组织部门监督查处力度,特别是组织部门监督检查的力度、对案件查核问责的力度、查处通报的力度。通过上述五个方面工作,真正加强和完善党的组织部门的监督。
吴雯雯[2](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超[3](1999)在《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许翾[4](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汪庚宇[5](2019)在《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认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工作格局。在党管人才的要求下,人才工作是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南昌根据地区发展实践,通过探索开展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努力把人才工作任务“具体化”、责任“实体化”、目标“明确化”,不断增强述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成员单位“一把手”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站在人才工作前线,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前进。本文紧紧围绕“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主题展开。以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机制及其实践为研究对象,历时近二年,通过全程组织并参加专项述职会,并深入南昌各县区(含开发区、新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含下属单位)和部分人才相对集中的企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人才和人才工作者进行个别访谈,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对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工作进行了概括归纳,阐述了当前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提炼了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路径与方向,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并以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为抓手,落实落细“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发展事业中来,真正的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杨成龙[6](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汪琳[7](2017)在《写好书记党建述职报告要强化“三种意识”》文中认为抓党建工作,历来是各级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书记,本就是党内职务,其第一职责理所当然是抓党建。部门一肩挑型的"一把手",如书记兼局长(主任),其第一职务是党的职务,抓党建同样是首要职责。推行书记抓党建述职制度,是重视党建、落实书记党建责任的重要体现。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书记抓党建述职,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书记抓党建述职,其述职内容肯定是党建工作。但是纪委书记也
宋家本[8](2019)在《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内法规是法的新成员,是党内制度的高级形态,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实现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规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从哲学角度讲,执行党内法规是一个过程。依规制定颁布党内法规,是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源头,处理好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关系,解决好执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是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重心,惩治预防腐败、净化政治生态、增强执政能力是目的。本文从基本理论入手,介绍党内法规的内涵、价值与作用、效力与执行力,说明从应然效力到实然效力是一个过程。接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方法,论述执行过程中的认识与实践问题,阐述执行过程的复杂性,如号召力减弱、利益冲突、矛盾叠加等,寻找产生这些复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为了阐述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及路径,论文在介绍党内法规研究现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接着介绍了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总结,同时分析了作为一个先进政党,在执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与实践,而结果仍然令人很不满意。原因在哪?就是因为执行过程的复杂性。经济社会越发展,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本文力求从问题入手,用系统论的观点,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阐述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并强调,要实行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必须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下面分章介绍:绪论,论文的引言。从政党知识入手,介绍研究的意义。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要素。政党组织的建立,推动了世界政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国共产党是重视自身建设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法规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讨论党内法规建设,尤其是党内法规执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是党内法规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党内法规的理论渊源、内涵、特征、价值作用,其次,介绍党内法规的效力与实效,再次,用哲学分析法,介绍过程理论。第二章是党内法规的历史考察、执行制度与经验总结。对党内法规的执行历史,分段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有代表性的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用复杂性理论,分析执行过程的社会号召力减弱、利益冲突与矛盾叠加问题。第三章是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及其关系问题。在这一章首先介绍党内法规执行及其作用。党内法规执行,能提高党的执政本领,维护党的执政权威,能推动全面依法治理。接着介绍了党内法规价值的实现,包括程序、实体内容以及立法精神的实现。还介绍了党内法规清理审查备案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重要关系对于执行过程的重要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有三个关系较重要,直接影响党内法规的执行。这些关系分别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依规治党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以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搞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二是依规全面从严治党,三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第四章是执行过程问题。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按腐败严重程度,即利益冲突后果来划分,执行“黑洞”、执行不力问题。为了强调文章的逻辑联系,由上一章的矛盾叠加,引出执行“黑洞”的概念,在这一章先介绍执行“黑洞”的表现及特征,如利益输送、吏治黑洞、直接侵吞。其次是执行不力问题,主要表现:执行意识不强、执行责任不明、执行结果不符、执行奖惩不严、组织政治功能不佳。第五章是产生执行过程问题的原因。分两个层次,对应介绍产生的原因。产生执行腐败,即执行“黑洞”的原因是党的领导弱化、党性退化以及权力异化。产生执行不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四方面,一是党内法规自身,二是腐朽文化的影响,三是政治建设滞后,四是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第六章解决执行过程问题路径选择,先介绍屏蔽执行“黑洞”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权力运行约束不动摇。然后介绍解决执行不力问题的路径是,完善党内法规,培养执行文化、净化执行环境,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行能力。结束语是论文的总结,既对全文内容进行概述,又对党内法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着重介绍论文力求突破的地方,是要使党内法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建议建立党内公开诉讼制度,如设立违纪处理法庭,实行党内监督阳光作业。论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过程论为基础,结合复杂性理论,结合党内法规执行的历史经验,结合党内法规文献,结合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运用哲学分析法,按照提出建议、理论溯源、实践论证的思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李婷[9](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文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重要制度之一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广大党员行使自身权利,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战略重心。笔者撰写本文,首先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阐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基础与制度渊源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具体内涵,同时简单叙述了世界部分工人阶级政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继承和实践发展。在此基础上,沿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由确立创建、初步探索到逐渐完善的实践历程,总结了一大到六大基本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制度化成果,分析了七大正式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历史因素和具体要求,尤其对八大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党代会常任制进行了重点论述,不仅分析了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制度形成过程,还详细阐释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内涵和具体运作方式,在高度评价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同时,客观地分析了八大改革之所以没能贯彻始终的原因。接着,笔者从历史反思、现实思考、制度分析、战略权衡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围绕改革开放之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试点启动到扩大推进的探索历程和实践成果,总结出新时期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以常任制改革为基本方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手段、以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为价值取向。最后,笔者从现实着眼,以县域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为研究视角,分析对比各试点地改革实践的具体做法,归纳改革创新的制度成果,总结试点的经验教训,评价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绩效意义。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考察,笔者以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新时期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制度手段,不仅有利于发挥常任代表的经常性履职功能,充分体现党员党内事务主体的党内民主本质,还为合理配置党内权力,构建科学民主、灵活机动的权力运作机制和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组织保障。但是,鉴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事物更替的客观规律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全面代替现行的党代会定期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面对如此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把改革推到遥远的将来,也不能盲目乐观,幻想一夜之间常任制之花开遍全国。因此,笔者针对当前改革试点中存在的困惑、局限与难点问题,总结出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五条指导原则,其中: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改革推进的灵魂,落实党员主体权利是改革的精髓,理顺党内权力关系是改革的实质,制度建设是改革的主题,中央的统一部署是改革的基础。围绕基本指导原则,笔者一方面从具体制度着手,提出了详细的改革设想,另一方面从组织机构方面,提出了构建科学的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具体思路。尽管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有限,但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新时期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总结,为“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常任制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和全面实施提供理论准备和创造有利的社会生态条件。本文分为导论、正文两大部分。导论由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创新、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五部分组成。正文的第一章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党代会年会制的制度运作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俄(共)布对党代会年会制的实践与发展,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现实基础,并以时间为主线,沿着改革开放前党代会年会制的确立、坚持与发展→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确立→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创新和曲折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化成果,尤其着重叙述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形成与实践的过程,评价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价值,并总结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在“人治”体制传统、配套制度建设、基层参与等方面的教训给今天以启示。正文的第二章在反思历史和思考现实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在发展党内民主和部署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形成和推进过程。本章重点在于,通过对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三种运作方式的分析,结合新时期世情、国情和党情对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出的时代要求,论证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有效解决现行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运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有效路径,其制度价值足以实现对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扬弃和发展。正文第三章以近22年县域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试点实践为考察对象,从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党代表任期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党代会会议制度、完善党代会组织机构等方面对比、总结各地试点的成功做法及经验教训,分析各地制度化尝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正文第四章分为两个层次。首先着力分析了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现实绩效,主要表现在优化党代表结构、促进党内民主发展、提升党内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代表履职行权的经常性与实效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然后辩证地分析了试点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从党代会权威性组织机构的缺失、党代表作用发挥受限、年会会期过短、党代表整体素质与现实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缺乏构建整体机制的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正文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党员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为根本目标,以理顺党内权力关系为直接目的,以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程序化为基本取向,以中央统一部署为依据,围绕改革党代表选举机制、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为重心加强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创新和制度化水平,以规范党代会常设机构的设置为关键,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内权力运作新机制。
谢鹏[10](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提出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二、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内涵与类型 |
第一节 监督的内涵与类型 |
一、监督的内涵 |
二、监督的类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内涵与类型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内涵与类型 |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类型 |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特点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的重要措施 |
一、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考验必须加强组织部门监督 |
二、中国共产党应对改革开放考验必须加强组织部门监督 |
三、中国共产党应对市场经济考验必须加强组织部门监督 |
四、中国共产党应对外部考验必须加强组织部门监督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化解“四大危险”的必要手段 |
一、组织部门监督是治疗精神懈怠症的一剂良药 |
二、组织部门监督是化解能力不足危险的制度保障 |
三、组织部门监督是化解脱离群众危险的重要举措 |
四、组织部门监督是化解消极腐败危险的必要手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理论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 |
一、组织部门监督具有三重意义 |
二、组织部门监督的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三、组织部门监督的重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
四、组织部门监督的方法——定期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 |
五、组织部门监督的重要制度——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制度 |
第二节 邓小平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 |
一、要解决执政面临的两大问题,就必须加强组织部门监督 |
二、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管理和监督干部 |
三、加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 |
四、组织部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搞好党风 |
五、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健全党内民主生活 |
第三节 江泽民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 |
一、组织部门在防治吏治腐败上负有重大监督责任 |
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领导干部 |
三、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 |
四、严肃党的纪律 |
五、健全、改革和完善组织监督制度 |
第四节 胡锦涛党内组织部门监督思想 |
一、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 |
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 |
四、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保护、激励干部结合起来 |
五、全面提高组织部门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实践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初步探索(1921.7—1949.9) |
一、组织部门的建立与组织部门监督工作的启动 |
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实践 |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组织部门监督实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曲折发展(1949.10-1978.12) |
一、开展干部鉴定工作 |
二、开展整党运动 |
三、再次审查干部 |
四、“文革”时期组织部门监督工作停顿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的完善创新(1978.12—) |
一、平反冤假错案 |
二、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
三、清理“三种人” |
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
五、加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 |
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监督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未解决 |
一、“火箭提拔”问题突出 |
二、买官卖官问题时有发生 |
三、带“病”提拔、边腐边升问题突出 |
第二节 监督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 |
一、组织处理规定尚未出台 |
二、破格提拔制度不健全 |
三、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及相关检查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
四、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
第三节 监督的意识和力量还不够强 |
一、监督意识不够强 |
二、监督力量较薄弱 |
第四节 监督的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 |
一、监督信息的采集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 |
二、监督信息的核实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 |
三、监督信息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 |
四、监督信息的利用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新 |
第五节 监督的检查和处理还不够严 |
第六章 加强组织部门监督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加强组织部门监督制度建设 |
一、建立科学的组织处理制度 |
二、建立严格的破格提拔制度 |
三、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 |
四、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 |
五、建立主要领导干部用人行为规范 |
六、建立干部廉政报告、鉴定制度和财产公示制度 |
第二节 加强组织部门监督主体自身建设 |
一、健全监督机构,强化监督力量 |
二、进行教育培训,强化整体素质 |
三、开展考评督查,强化责任机制 |
第三节 加快推进组织部门监督信息化 |
一、加快推进举报监督系统建设 |
二、加快推进实时监督系统建设 |
三、加快推进公开监督系统建设 |
第四节 提升与其他类型监督的对接程度 |
一、提升与纪检监督的对接程度 |
二、提升与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对接程度 |
第五节 加大监督查处力度 |
一、加大检查力度 |
二、加大案件查核问责力度 |
三、加大查处通报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创新性与不足 |
四、学术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
一、创新做法 |
二、具体成效 |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
第四节 小结 |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
第三节 小结 |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
第三节 小结 |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
第四节 小结 |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一、经济发展 |
二、文化建设 |
三、社会治理 |
四、基本保障 |
五、人才储备 |
六、党员管理 |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内部资料 |
二、着作和文献类 |
三、期刊类 |
后记 |
(4)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
1.1.4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
2.2.1 筹备党的“四大” |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
2.2.3 促进中央集权 |
2.2.4 制定交通办法 |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
2.3.1 与吏部相比 |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
4.1.1 对干部的认识 |
4.1.2 干部的选任 |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
4.2.4 对党员的激励 |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
5.2 主要工作准则 |
5.2.1 讲政治 |
5.2.2 服从纪律 |
5.3 决策和运行 |
5.3.1 组织网络 |
5.3.2 决策程序 |
5.3.3 调研机制 |
5.3.4 先行试验 |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
6.2.1 独立性的保持 |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
7.1 主要联系机构 |
7.1.1 办公厅 |
7.1.2 宣传部 |
7.1.3 统战部 |
7.1.4 中纪委机关 |
7.2 主要协调事项 |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
7.2.3 人才工作 |
7.2.4 扶贫济困 |
7.3 协调工作特点 |
7.4 部际竞争 |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
7.4.3 三个“之家”建设 |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
8.1 模范部门 |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
8.2 声望制度 |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
8.3 走出神秘 |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
8.3.3 成效 |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2 转变态度 |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
10. 结语 |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
10.4 新的建设策略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
作者简历 |
(5)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
1.2.2 党管人才的优势 |
1.2.3 党管人才的路径 |
1.2.4 实施党管人才的重要意义 |
1.2.5 开展人才专项述职对党管人才的重要意义 |
1.2.6 人才专项述职的过程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
1.6.1 研究路线 |
1.6.2 结构安排 |
1.7 国内外关于人才专项述职的研究状况 |
1.7.1 国内研究状况 |
1.7.2 国外研究状况 |
1.7.3 文献评述 |
第2章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
2.1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建立 |
2.2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现实意义 |
2.2.1 通过述职传导工作压力 |
2.2.2 通过述职催生工作动力 |
2.2.3 通过述职激发工作活力 |
第3章 南昌市人才专项述职制度发展的调研与实践成果分析 |
3.1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主体 |
3.2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主要内容 |
3.3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主要做法 |
3.3.1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前期调研 |
3.3.2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之的现场述职 |
3.3.3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之的相互评议 |
3.3.4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之的测评打分 |
3.3.5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的跟踪整改 |
第4章 当前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南昌市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存在述职内容千篇一律的问题 |
4.1.2 存在只做表面文章的问题 |
4.1.3 存在重会议轻整改的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4.2.1 责任意识认知还不够到位 |
4.2.2 传统述职方式还有局限性 |
4.2.3 述职内容还不够具体化 |
4.2.4 组织测评中还存在随意性 |
4.2.5 结果运用还缺乏刚性约束 |
第5章 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路径探究 |
5.1 前期准备工作方面 |
5.1.1 内容范围先定 |
5.1.2 考核调研先行 |
5.1.3 述职报告先审 |
5.2 会议进行环节方面 |
5.2.1 述职会议形式上 |
5.2.2 选择参会范围上 |
5.2.3 述职点评测评上 |
5.3 述职主体要求方面 |
5.3.1 抓党委“一把手” |
5.3.2 抓组织部门“一把手” |
5.3.3 抓成员单位“一把手” |
5.4 述职内容整改方面 |
5.4.1 亮出成绩清单 |
5.4.2 查摆问题清单 |
5.4.3 落实责任清单 |
5.5 工作制度常态化方面 |
5.5.1 规范人才工作决策议事规程 |
5.5.2 规范人才工作推进规程 |
5.5.3 强化人才工作资金使用规程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制定相关策略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路径 |
6.1.2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促进党管人才工作的开展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创新了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
6.2.2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研究个别访谈提纲 |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写好书记党建述职报告要强化“三种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党建意识 |
二、整合意识 |
三、岗责意识 |
(8)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党内法规建设成就 |
(二) 党内法规执行问题突出 |
(三) 问题研究对破解难题十分重要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综述 |
(一) 发展过程及特点 |
(二) 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分析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四) 文献研究法 |
(五) 田野调查法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党内法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 |
一、“党内法规”的概念 |
二、党内法规的特征 |
三、党内法规的价值与作用 |
第二节 党内法规的效力与执行力 |
一、党内法规的效力基础 |
二、党内法规效力的分类 |
三、党内法规效力的保证 |
四、党内法规执行力 |
第三节 党内法规执行是一个过程 |
一、过程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
二、执行过程的哲学分析 |
第二章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历史考察与总结 |
第一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历史考察 |
一、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演进 |
二、党内法规执行制度探究 |
三、党内法规执行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复杂性 |
一、党内法规执行过程复杂性的理论基础 |
二、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复杂性 |
三、党内法规执行环节的复杂性 |
第三章 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及其关系问题 |
第一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
一、党内法规执行及其作用 |
二、党内法规价值的实现 |
三、党内法规清理审查备案的重要性 |
(一) 清理审查备案的含义 |
(二) 清理审查备案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清理审查备案的原则 |
(四) 清理 |
(五) 备案审查 |
(六) 与党内法规执行的关系 |
第二节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 |
一、党内法规创制内涵、特征及其影响 |
二、国家法律的内涵 |
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联系 |
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路径 |
第三节 依规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关系 |
一、依规治党中出现的不严问题 |
二、严格依规治党 |
三、全面从严治党 |
第四节 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关系 |
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理论 |
二、群众监督实例剖析 |
三、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
第四章 执行过程问题 |
第一节 执行“黑洞”的表现及其特征 |
一、利益输送 |
二、吏治黑洞 |
三、直接侵吞 |
第二节 执行不力的主要表现 |
一、执行意识不强 |
二、执行责任不明 |
三、执行结果不符 |
四、执行奖惩不严 |
五、组织政治功能不佳 |
第五章 产生执行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形成执行“黑洞”的原因 |
一、党的领导弱化 |
二、党性退化 |
三、权力异化 |
第二节 形成执行不力的原因 |
一、党内法规文本原因 |
二、腐朽文化的影响 |
三、政治建设滞后 |
四、责任追究流于形式 |
第六章 解决执行过程问题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屏蔽“黑洞”路径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
二、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
三、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
四、坚持权力运行约束不动摇 |
第二节 增强执行实效 |
一、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
二、培育执行文化,净化执行环境 |
三、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
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行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会和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缘起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缘起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议民主制度理论 |
二、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
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代表大会制度的开端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建设 |
一、三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 |
二、四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建设 |
三、五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完善 |
四、六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确立 |
一、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写入党章 |
二、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内容 |
第四节 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一、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背景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提出 |
三、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形式与内涵 |
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短暂实践 |
五、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二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 |
一、历史反思: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现实思考: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
三、战略权衡:十二大和十三大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思考 |
第二节 制度分析与路径选择 |
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三种具体运作方式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解决现行制度问题的有效路径 |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启动与推进 |
一、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启动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徘徊 |
三、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 |
第三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试点的成果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 |
一、划小选举单位,减少代表名额 |
二、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 |
三、引入竞争机制 |
四、规范代表选举程序机制 |
第二节 初步建立党代表任期制相关制度 |
一、明确任期制代表的权利义务与职责 |
二、创新代表工作机制 |
三、健全代表素质保障机制 |
四、建立代表履职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改革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制度 |
一、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制度设计 |
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的职权与内容 |
三、完善党的代表大会议事程序 |
第四节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
一、设立代表团并制定代表团制度 |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
三、设立体现分权原则的党代会常设机构 |
四、以全委会为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委员制改革 |
第四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绩效 |
一、党代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
二、全方位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
三、提高了党内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
四、较好地发挥了任期制党代表的作用 |
五、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党代会本身缺乏经常性的行权制度与组织机构 |
二、党代表作用的发挥有形式化倾向 |
三、会期过短制约了年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
四、党代表结构与常任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五、改革缺乏构建整体机制的制度设计 |
第五章 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以落实党员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为根本目标 |
三、以理顺党内权力关系为直接目的 |
四、以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程序化为基本取向 |
五、以中央统一部署为依据 |
第二节 以制度建设为重心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 |
一、进一步改革党代表选举机制 |
二、继续完善党代表任期制 |
三、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度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
一、论文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所遇问题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干部 |
二、基层干部 |
三、干部人事制度 |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监督研究[D]. 刘文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7)
-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组织部长怎样撰写述职报告[J]. 王超. 领导科学, 1999(01)
- [4]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5]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汪庚宇. 南昌大学, 2019(04)
-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写好书记党建述职报告要强化“三种意识”[J]. 汪琳. 应用写作, 2017(03)
- [8]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D]. 宋家本.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D]. 李婷. 武汉大学, 2010(08)
- [10]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