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玲珑金矿的重要预测标志——中基性脉岩(论文文献综述)
阳琼艳[1](2013)在《胶东玲珑金矿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胶东半岛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地。本文通过对胶东玲珑金矿及周边地区的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包体、暗色脉岩、重熔老地层和矿石进行系统取样,采用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Rb-Sr, Sm-Nd同位素分析以及钾长石Ar-Ar测年等分析技术,并结合前人在大地构造背景、同位素组成、年代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以此来探讨胶东地区金成矿岩石学成因、物质来源和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显示:玲珑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50-160Ma,εHf(t)值在-34.0~-23.8之间,表明物源来自于太古代基底的重循环作用;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年龄为123-127Ma,εHf (t)值-19.3~-16.8,指示了壳源岩浆成因来源,同时暗色包体的存在,又说明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为深源(幔源)物质加入的岩浆混合成因;暗色脉岩以成矿前和成矿期脉岩为主(126-166Ma),εHf (t)值范围较大(-44.6~-9.8),表明物源为重循环地壳物质和初生地幔物质的混合来源。此外,在这些岩体中,年轻锆石(120Ma左右)比老锆石的Th/U比值大,说明在岩石圈不断破坏的同时,地幔物质不断地加入。钾长石样品Ar-Ar测年结果显示坪年龄为117.5±1.0Ma,与玲珑金矿成矿时代(110-120Ma)相吻合。全岩Rb-Sr,Sm-Nd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玲珑金矿黄铁矿εNd,T=122Ma值-15.6~-21.3,明显分布于幔源的中基性脉岩(-10.06~-17.63)与壳源花岗岩(-15.53~-21.66)、变质岩(-19.88)的εNd(t)值之间;所有岩矿石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均为向右倾斜,而暗色脉岩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说明轻稀土相对富集,物质来源主要为壳源为主,说明暗色脉岩形成时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根据目前我们针对金矿成因所建立的综合模型,胶东金矿(包括玲珑金矿)的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拆沉作用、地幔上涌、与俯冲相关的交代作用和古老物质的富集以及重循环作用。暗色脉岩在成矿过程中可能扮演了绝缘层的角色,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集中在合适部位富集堆积,避免其流失分散。而郯庐大断裂则是岩浆和流体迁移运动的主要通道。
梁亚运,刘学飞,李龚健,李洪伟[2](2014)在《胶东地区脉岩成因与金成矿关系的研究:年代学及Sr-Nd-Pb同位素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半岛金矿区脉岩广泛分布,将其典型区域划分为玲珑地区、郭城地区和牟平-乳山地区三大地区,各区脉岩产状基本相似(主要为NE、NNE和NW向)。三大区域脉岩以镁铁质为主,但在郭城地区有少量长英质产出;其中镁铁质脉岩包括煌斑岩类、辉绿岩和辉长岩,长英质脉岩有闪长岩和二长岩等。胶东脉岩富碱、高钾,属于钾玄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其中,三大区域中镁铁质脉岩化学性质基本相似,富集LREE和LILE、亏损HFSE,具有俯冲类型特征。在Sr-Nd同位素研究中,主要镁铁质脉岩(87Sr/86Sr)i=0.705 80.713 9,并具有较低的εNd(t)值(-23.92-0.79),显示其源于富集幔源的特征。但是,玲珑地区少量镁铁质脉岩具有较高的εNd(t)值(0.115.46),显示亏损地幔端元。郭城地区长英质脉岩的(87Sr/86Sr)i=0.708 70.713 2,εNd(t)=-20.8-6.1。镁铁质脉岩Pb同位素特征为(206 Pb/204 Pb)i=17.4818.115,平均值为17.244;(207 Pb/204Pb)i=15.07815.641,平均值为15.473;(208Pb/204Pb)i=34.9338.436,平均值为37.635。郭城地区长英质脉岩Pb同位素特征为(206Pb/204Pb)i=16.97117.344,平均值为17.151;(207 Pb/204 Pb)i=15.40115.484,平均值为15.454;(208Pb/204Pb)i=37.31937.946,平均值为37.624。镁铁质与长英质脉岩Pb同位素比值均显示与富集地幔(EMI)Pb同位素比值相近,揭示其源区具有共性。通过年代学研究可得,胶东脉岩主要形成时间在135115Ma之间。结合年代学与Sr-Nd-Pb同位素约束可得,胶东金矿区大量早白垩世镁铁质脉岩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构造复杂区域脉岩源区受到相应的影响,如玲珑地区少量镁铁质脉岩源自亏损地幔,而郭城地区少量长英质脉岩源于壳幔混合源区或源区受地幔物质的混染。胶东脉岩与金矿联系最紧密的是早白垩世镁铁质脉岩,它们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在时间上属于同一时代,为相同构造背景的产物,在源区上具有相似幔源特征,早白垩世镁铁质脉岩可能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来源。
张兆宇[3](2015)在《山东中基性脉岩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文中指出山东省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南缘,是非常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在该区大多数金矿床中伴生有大量的中基性脉岩,包括煌斑岩、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等。长期以来,关于该区中基性脉岩的成因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没有定论。本文基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成因矿物学的方法,试图总结中基性脉岩的时空分布特点,讨论其成因、物质来源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为深刻研究该区金的成矿模式,进一步探索金成矿规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山东地区中基性脉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大多数脉岩属于弧火成岩形成环境,其成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有关,成岩模式可以理解为:由于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进而熔体上升侵位并与地壳发生了混染作用后定位于地壳浅部。进一步研究结果还显示,该区不同区域中基性脉岩的岩石特征存在差异,岩石指数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中基性脉岩在栖霞、沂水地区岩浆分异程度较弱,碱度偏低,其他地区则分异程度略强、碱度略偏高;Sr-Nd同位素特征还揭示:鲁西地区之济南、邹平的辉长岩及莱芜的闪长岩源自EMⅠ型富集地幔,应为古老岩石圈地幔熔融的产物;而鲁西地区之上峪、沂南的闪长岩及胶东的大多数中基性脉岩源自EMⅠ+EMⅡ型复合型富集地幔,此类地幔来源可能受扬子板块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中基性脉岩中主要暗色矿物辉石、角闪石等测试计算,其温压条件为:(1)辉绿岩中的辉石温度和压力从鲁西地区(1139.501201.08℃,0.085.77kbar)至栖霞地区(1178.851272.69℃,3.7112.36 kbar)呈上升趋势;(2)煌斑岩中辉石的温度和压力从胶西北地区(1197.021284.38℃,5.3813.44kbar)至牟乳地区(1100.811278.53℃,0.2712.90 kbar)呈现明显降低趋势;(3)几种脉岩之角闪石的结晶压力计算结果显示:鲁西的铜石矿区结晶压力(6.029.41 kbar)最大;胶西北的玲珑矿区(2.735.91kbar)、栖霞的笏山矿区(3.456.13kbar)、牟乳成矿带的郭城矿区(4.247.47kbar)和王格庄区域(0.355.95kbar)次之;鲁西铜井矿区(1.156.91kbar)和栖霞部分区域(1.555.03kbar)角闪石结晶压力较低;青岛区域结晶压力最低(0.070.56kbar)。总之,山东地区中基性脉岩与金矿脉存在明显的时空一致性,且中基性脉岩金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往往较高,因此认为其在金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金成矿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宋明春,张军进,张丕建,杨立强,刘殿浩,丁正江,宋英昕[4](2015)在《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构造-岩浆背景》文中指出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近年来深部和海域隐伏区找矿又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莱州三山岛北部发现了海域超大规模金矿床。这一矿床与位于其南侧的三山岛矿区的深部主矿体相互连接,实际上为同一矿体,矿体全长超过3km,最大斜深超过1.7km,金资源总量超过500t,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一金矿体。矿床赋存于三山岛断裂下盘,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其规模最大的4号矿体,赋存标高-796-1736m,矿体走向长1446m,倾向最大延深1072m,平均厚度30.91m,平均品位5.23g/t。矿床由浅部矿体群和深部矿体群组成,二者均分布于控矿断裂倾角平缓和由陡变换的转折部位,构成由浅部至深部的台阶式分布特征,称之为阶梯式成矿模式。浅部第一台阶矿体赋存于-600m标高深度以上,矿体倾角25°50°;深部第二台阶矿体赋存于-1000m标高以下,矿体倾角35°40°。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的矿化特征有差异,后者矿体资源量多、规模大、厚度厚、品位高。控矿断裂——三山岛断裂的产状变化大,沿走向S形拐弯特征明显,沿倾向总体上显示浅部倾角陡深部倾角缓的铲式特点,且呈现倾角陡、缓交替变化规律,形成阶梯式断层。断裂下盘变形强,构造带厚度大;沿倾斜方向由浅部至深部,断裂带宽度变大、韧性变形特征增强、成矿空间增大,矿体厚度增大。这些特征指示,三山岛断裂具有铲式正断层性质。三山岛断裂的形成可能与郯庐断裂活动有关,郯庐断裂于早白垩世发生左行走滑时,在其东侧产生SEE向的伸展作用,形成了包括三山岛断裂在内的胶东地区的伸展构造。胶东侏罗—白垩纪岩浆活动强烈,玲珑型花岗岩、郭家岭型花岗岩、伟德山型花岗岩、崂山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经历了由华北-扬子构造体系向欧亚-太平洋构造体系和由挤压机制向伸展机制的转换,由EM1型富集地幔向EM2型富集地幔演变。金矿的同位素年龄与壳幔混合源伟德山型花岗岩及相关中基性脉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起到了"热机"作用,使围岩中的金活化,并将地幔中的金携带上来,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白垩纪,中国东部软流圈上涌,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在胶东地区,受早白垩世壳幔混合型大规模深部岩浆热隆影响,侏罗纪形成的壳源型玲珑岩基强烈隆升,其上覆的变质岩层发生大幅度拆离滑脱,形成拆离断层,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均是热隆-伸展体制下的铲形下滑断裂,属拆离断层的组成部分。这种热隆-伸展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岩浆活动为金矿形成提供了适宜的物源、热源和流体,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构造、岩浆、流体的耦合造成了胶东型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
徐述平[5](2009)在《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胶东以约0.3%的国土面积占有中国约25%的黄金储量,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和黄金产区,该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架和一系列岩浆岩。近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入贯彻“理论先导、攻深找盲、瞄准大带、重点突破”的找矿思路,金矿床研究和普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多侧重于矿床尺度的观测和分析,对整个成矿带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进而构建各类金矿类型及深部矿体勘查模型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勘查实践证明,找矿的成功率越来越依赖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开展,而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建立勘查模型指导找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收集、消化前人研究成果和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和本职勘查工作,开展金矿调查研究,系统采集各种岩石和矿石样品,开展大量的测试分析工作,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招平带成矿系统各要素,解剖典型金矿床,总结控矿规律,建立勘查模型,开展成矿预测。论文总结了招平断裂带分段地质特征、构造控矿型式、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成矿模式,金矿带产出石英脉型(玲珑式)、蚀变岩型(焦家式)及过渡型(灵山沟式)三种金矿类型,具有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自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岩石的破碎程度逐渐降低(碎粒岩到碎裂岩),矿化逐渐减弱(浸染状、密集网脉状到稀疏脉状矿化),蚀变分带明显(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硅化到钾化带)。断裂带多期叠加成矿作用明显,至少有金成矿期和银多金属成矿期两期成矿作用复合,两期成矿的成矿元素不同,金成矿期划分4个成矿阶段,银多金属成矿期划分3个成矿阶段。根据断裂带微量元素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估算了断裂带资源潜力。在多元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招平断裂带六类勘查模型:矿床(体)综合预测模型、矿床(体)定位综合预测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玲珑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预测区11处,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找矿效果。
宋明春[6](2015)在《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回顾了胶东金矿的主要找矿理论认识和找矿方法技术发展历程。目前,胶东地区深、浅部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超过4500t,其中,5002000m深度的深部金资源储量逾2700t,单矿床规模大于等于100t的超大型金矿床累计资源储量超过2900t,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的金矿床资源储量逾3900t。探明了千吨级焦家巨型金矿床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对成矿模式的认识,经历了从受小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到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再到深部阶梯式成矿的逐步扩展的发展过程。对成矿机制的认识,由绿岩带型金矿、多源长期成矿、岩浆热液金矿、幔源成矿、造山型金矿等发展为热隆伸展成矿。对矿床类型的认识,综合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及其他多种类型金矿认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概念。找矿方法技术由早期的常规方法技术,发展为现今的高精度、大探测深度找矿方法技术。
马广刚[7](2011)在《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玲珑金矿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进行了细致的成因矿物学研究。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从第Ⅰ阶段至第Ⅱ+Ⅲ阶段,黄铁矿高温元素Co、Ni含量及Co/Ni值逐渐减少,暗示成矿温度逐渐降低;富矿(发育Ⅱ、Ⅲ阶段)微量元素总量大于贫矿(发育Ⅰ阶段)及无矿,且主要富集中低温元素,是本区重要找矿标志之一。西山矿区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Cu+Pb+Zn及Ga+In+Cd+Tl百分含量均大于东山,表明东、西山黄铁矿微量元素存在差异;随着矿体向下延伸,As+Sb+Te含量先减小后增大,Cu+Pb+Zn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而Co+Ni+Ti+Cr含量则相反,表明矿化在垂向上具脉动式变化规律,预示深部仍有找矿潜力。东山矿区黄铁矿热电系数范围为-401.8~+552.1μV/℃;导型主要以P-N和N-P混合型为主,其中P型出现率随着矿体向下延伸,总体呈减小趋势,但具脉动式变化规律。黄铁矿电阻率与金品位呈反相关,随着矿体向下延伸,也呈脉动式变化。说明矿化垂向叠加规律确实存在。石英热释光研究显示:主成矿阶段(第Ⅱ、Ⅲ阶段)样品峰点温度及峰高相对于贫矿和非矿样品具有明显偏低的特点。其中前者平均值分别为209.62℃,516.36μGy,后者平均值分别为 225.5℃,1852.44μGy。利用黄铁矿热电性、电阻率,及石英热释光等手段对东山大开头47号脉和西山55号脉进行了深部预测。认为47号脉-670m标高以下75至93勘探线之间和63至72勘探线之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而西山55号脉矿体剥蚀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36.67~47.73%),深部成矿前景良好。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氦-氩同位素示踪、石英氢-氧同位素示踪、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伴随基性脉岩活动的岩浆水,但有地幔流体加入并起主导作用,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通过稀土元素特征和硫、铅同位素示踪,以及矿石中与金共生的碲化物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为混合来源,即,既有地幔物质来源又有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贡献。
杨溢[8](2019)在《胶西北新立金矿多阶段黄铁矿原位分析对金成矿流体演化的约束》文中指出黄铁矿是胶东各金矿床最常见的矿石矿物,与金空间上紧密共生,且可以反映金成矿流体演化。胶西北赋存有胶东近90%的金资源量,选取新立金矿等矿床分阶段采样,结合镜下观察和他人文献,将胶东以新立为代表的金矿赋存的黄铁矿自早到晚分为三个阶段(Py1,Py2,Py3)。通过LA-ICP-MS技术,对不同阶段黄铁矿执行原位分析,确定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含量,取得如下认识:(1)Py1较富集填充晶格的Co,Ni,而Sb,Pb,Bi主要存在于矿物包体,此外Mn、Te也在Py1富集,说明Py1形成加入的地幔物质最多;没有元素在Py2较富集,只有As元素较Py1含量升高,且Py2元素分布离散程度大,说明Py2形成时流体未达到平衡,并且形成金颗粒和黄铁矿的流体不是同一来源,且Py2流体的S、As和多数微量元素来源不同;Py3富集Au,As,Ag,Cu,Zn,富晶格金的黄铁矿同时也富As,说明此阶段温度较Py2降低,流体中水的比例较高,且该阶段流体的主要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2)根据分层设色矩阵和回归直线,可见三个阶段相关性变化显着的典型元素对有:Au-Ag、Pb-Bi,说明这些元素三个阶段有不同来源或赋存状态;Au-Ag由强正相关变为不相关,且主矿化阶段的特征与常见造山型金矿差异较大,Pb-Bi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Co-Ni、Cu-Pb、Ag-Pb、Au-As在三个阶段均是正相关,说明它们在成矿流体中被共同运移。(3)结合前人关于同位素体系的研究,认为氢氧同位素特征具有多解性,甚至存在矛盾。(4)据Co/Sb-Se/As、Co-Ni等分类发现,Py1与岩浆矿床类似,主矿化阶段Py2、Py3与低温热液矿床类似,并呈现沉积特征,反映主矿化阶段环境近似于沉积黄铁矿,并有地壳成分的加入,但相比卡林型金矿的黄铁矿贫Tl,因此,新立金矿主矿化阶段的成矿环境、过程更近似于热液矿床。(5)金不在主矿化阶段进入Py2的晶格,说明在Py2形成时,金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不稳定,且与Py2共生的包体金、裂隙金、晶隙金不与黄铁矿完全同时形成,又存在非硫-金的络合物;金络合物失稳、沉淀主导了成矿。综上,胶西北新立等中生代金矿成矿机理不同于常见造山型金矿床,且存在一般认为的硫-金络合物以外的迁移富集机制。
程韩宇[9](2019)在《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胶东半岛金矿集区为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主要矿床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但是,该区金成矿流体以及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针对两种类型典型金矿床开展了详细流体包裹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个方面综合对比研究,进而总结成矿规律。石英脉型玲珑金矿和蚀变岩型焦家金矿是该区典型的两个矿床,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在两个矿区内均有分布,只是主导地位的不同。流体包裹体测试发现石英脉型玲珑金矿成矿流体在成矿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逐渐降温,降盐度,而蚀变岩型的焦家金矿区成矿流体在第二阶段有升温现象,第四阶段有降温现象。矿石矿物中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δEu值在玲珑金矿床的值(1.34)大于焦家金矿床(0.87),得出焦家金矿床成矿环境的还原性大于玲珑金矿。黄铁矿中Sr-Nd同位素和S同位素特征显示,玲珑金矿与焦家金矿成矿物质源区一致,具有壳-幔混合特征。H-0同位素特征显示,深源流体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并有少量大气水的加入。石英脉型玲珑金矿与蚀变岩型焦家金矿对比研究发现深源流体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区别在于大气降水对蚀变岩型成矿流体的贡献更大。在中生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受俯冲古太平洋板片来源流体交代而富集,随后因为俯冲板片的回撤诱发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热-机械侵蚀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含CO2的幔源流体。含CO2幔源流体在上移过程中与郭家岭花岗岩、玲珑花岗岩等围岩发生水岩反应,由于成矿流体所处的构造空间突然增大,压力降低,流体沸点降低,流体发生沸腾和不混溶作用,导致金的大规模沉淀;当大气水开始混入成矿流体中时,流体温度进一步降低,成矿作用进入尾声。流体在进入压扭性断裂构造带时形成蚀变岩型焦家金矿,在进入张扭性断裂构造带时形成石英脉型玲珑金矿。
杨柳[10](2014)在《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翅岭金矿位于招远—莱州金成矿带中北部,金矿体与复式岩体内部不同期次间的接触带空间关系密切,并伴生有多类脉岩产出。胶东地区绝大多数金矿床均见有类似的情况,金成矿与这些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关联暗示了成矿与这些岩浆岩的形成可能有某些特殊关系。目前对于胶东地区岩浆岩与金成矿之间是否存有成因关联,争议较大。因此,为探讨金成矿是否受复式岩体内部各期次时空结构的制约、脉岩是否能对成矿产生直接贡献,以及上述现象背后的地质意义,本论文围绕金翅岭矿区从有关岩浆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联入手,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剖析、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等手段,开展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对胶西北玲珑复式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玲珑型花岗岩及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均为该区中生代陆壳多次熔融(重熔)的结果,其形成可作为花岗岩成岩理论新说——花岗岩原地重熔学说的一个极好例证。玲珑型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而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则形成于早白垩世的重熔事件,两者之间的岩性差异与卷入重熔的源岩有关。对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的内部关系进行了重建。提出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至少可分为三期,在历经剥蚀后,第一期重熔界面底面出露于复式岩体南、北两端地势较高处,第三期重熔界面顶面则多集中于地势低洼处,第二期重熔界面位于两者之间。早白垩世重熔事件则至少存在四期,各期生成的重熔界面间同样整体显示出自上而下由老至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脉岩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及K-Ar法定年工作,整理了区内脉岩的成岩特点,提出区内脉岩具有种类宽泛、形成时间相对集中(120~104Ma)及具多来源特征。认为胶东地区这些广泛发育于花岗质岩体内的脉岩对于脉岩成因新概念——造山后脉岩组合而言是一个极好例证,应同样为多源区同时小规模熔融所致。对金翅岭金矿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翅岭金矿的初始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后期混合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硫同位素的δS34范围与区内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相近,暗示硫源具有继承性,直接来源为花岗岩、间接来源为重熔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流体包裹体的类型、测温结果、盐度、群体成分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主成矿期可能历经流体混合或水岩反应,至成矿晚期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体的贫C02、低盐度的低温流体。对花岗岩类及脉岩类与金成矿的时空关系,及岩浆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机制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翅岭金矿成矿模式——陆壳在燕山期晚期的多次重熔,促使赋存于前寒武纪富金地层的金大规模活化、迁移并在合适断裂构造内富集成矿。其后,起源于多源区的脉岩成岩过程为来自于多圈层的成矿物质上行并于后期阶段在局部地区叠加成矿提供了可行机制。
二、玲珑金矿的重要预测标志——中基性脉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玲珑金矿的重要预测标志——中基性脉岩(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玲珑金矿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
1.2 研究目的任务 |
1.3 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 |
1.6 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
1.7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特征 |
3.3 矿区花岗岩 |
3.4 矿脉、矿体特征 |
3.5 围岩蚀变 |
3.6 矿石特征 |
3.7 金矿物特征 |
3.8 成矿期次划分及矿物生成世代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5 Au、Ag、As、Hg、F 元素特征 |
4.6 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
4.7 S、Pb、He-Ar 同位素特征 |
第5章 矿床年代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 锆石 U-Pb 年龄 |
5.2 锆石 Lu-Hf 同位素特征 |
5.3 Rb-Sr、Sm-Nd 同位素特征 |
5.4 钾长石 Ar-Ar 年龄 |
5.5 其它年代学特征 |
5.6 小结: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 |
第6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 成矿动力学概述 |
6.2 胶东区域构造与成矿 |
6.3 区域岩浆活动与成矿 |
6.4 成岩成矿时代 |
6.5 岩石学成因 |
6.6 金成矿的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 |
6.7 构造意义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胶东地区脉岩成因与金成矿关系的研究:年代学及Sr-Nd-Pb同位素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脉岩地质特征 |
3 年代学研究 |
4 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特征 |
4.3 Sr-Nd同位素 |
4.4 Pb同位素 |
5 讨论 |
5.1 脉岩的源区特征 |
5.2 脉岩源区构造环境 |
5.3 脉岩与金矿的联系 |
6 结论 |
(3)山东中基性脉岩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简况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地层 |
2.4 岩浆岩 |
2.4.1 鲁西岩浆岩 |
2.4.2 鲁东岩浆岩 |
2.5 构造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中基性脉岩类型、空间分布及年代学特征 |
3.1 脉岩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3.1.1 煌斑岩类 |
3.1.2 辉长岩类 |
3.1.3 辉绿岩类 |
3.1.4 闪长岩类 |
3.2 分布及产出特征 |
3.2.1 招莱地区脉岩产出特征 |
3.2.2 栖霞一带金矿点及周边脉岩产出特征 |
3.2.3 牟乳断裂带矿点及周边脉岩产出特征 |
3.2.4 鲁西地区脉岩产出特征 |
3.2.5 青岛地区脉岩产出特征 |
3.3 年代学特征 |
第4章 中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环境、成因探讨 |
4.1 中基性脉岩岩石化学特征 |
4.2 岩石化学指数特征 |
4.3 中基性脉岩微量元素特征 |
4.4 中基性脉岩稀土元素特征 |
4.5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 中基性脉岩成岩过程及构造环境 |
4.7 成因和源区讨论 |
第5章 中基性脉岩成岩矿物特征 |
5.1 橄榄石 |
5.2 辉石 |
5.3 角闪石 |
5.4 黑云母 |
第6章 中基性脉岩矿物温压计及矿物结晶深度 |
6.1 辉石温压计 |
6.1.1 辉石温压计的类型 |
6.1.2 山东中基性脉岩中辉石温压条件 |
6.2 角闪石温压计 |
6.2.1 角闪石温压计的类型 |
6.2.2 山东中基性脉岩中角闪石的温压条件 |
第7章 中基性脉岩与金矿化关系 |
7.1 中基性脉岩与金矿床的时空关系 |
7.2 中基性脉岩的金含量及其与金矿床的成因联系 |
7.3 中基性脉岩在金成矿中的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山东中基性脉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山东中基性脉岩中辉石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
附表3山东中基性脉岩中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
附表4山东中基性脉岩中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
(4)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构造-岩浆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海域超大型金矿床主要特征 |
2.1矿区地质特征 |
2.2矿化蚀变特征 |
2.3矿体特征 |
2.4矿石特征 |
2.4.1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 |
2.4.2矿石成分 |
2.4.3矿化蚀变阶段 |
3讨论 |
3.1金矿体空间分布 |
3.2三山岛断裂性质 |
3.3金矿大规模成矿的构造-岩浆背景 |
3.3.1金矿和有关岩浆岩的形成时代 |
3.3.2与金矿有关岩浆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3.3.3构造、岩浆和成矿过程 |
4结论 |
(5)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与勘查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勘查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及资料收集 |
1.5.2 室内测试分析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1.1 EW 向构造带 |
2.1.2 NNE-NE 向断裂构造 |
2.1.3 NW 向断裂构造 |
2.2 岩浆岩 |
2.2.1 岩浆活动 |
2.2.2 岩浆活动与金矿的关系 |
2.3 地层 |
2.3.1 地层层序 |
2.3.2 胶东岩群金的丰度 |
2.3.3 金矿成矿物质来源 |
3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3.1 几何形态及分段特征 |
3.1.1 地貌特征 |
3.1.2 地质表现 |
3.1.3 分段特征 |
3.2 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 |
3.2.1 运动学特征 |
3.2.2 构造演化历史 |
3.3 构造控矿型式 |
3.3.1 构造分级 |
3.3.2 构造型式 |
3.4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 |
3.4.1 断裂带分带 |
3.4.2 主断裂分带 |
4 金矿床地质特征 |
4.1 金矿类型 |
4.1.1 蚀变岩型 |
4.1.2 石英脉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玲珑金矿 |
4.2.2 大磨曲家金矿 |
4.2.3 台上金矿 |
4.2.4 大尹格庄金矿 |
4.2.5 夏甸金矿 |
4.2.6 山后金矿 |
4.2.7 旧店金矿田 |
4.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3.1 矿床展布特点 |
4.3.2 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
4.3.3 成矿规律 |
4.3.4 找矿标志 |
4.4 成矿模式 |
4.4.1 成矿演化 |
4.4.2 成矿模式 |
4.5 招平断裂带多期成矿作用探讨 |
4.5.1 叠加成矿作用概述 |
4.5.2 叠加成矿作用分析 |
4.5.3 叠加成矿作用与复合成矿系统 |
4.5.4 成矿阶段划分 |
5 地球物理特征 |
5.1 区域重力与磁场特征 |
5.1.1 重力 |
5.1.2 磁场 |
5.1.3 矿产分布与区域物理场的关系 |
5.2 金矿带地球物理特征 |
5.2.1 物性参数特征 |
5.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
5.3 矿区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5.3.1 招远城北-夏甸区段物探激电异常 |
5.3.2 大磨曲家矿区激电异常 |
5.3.3 前花园矿区激电异常 |
5.3.4 山后矿区物探异常 |
6 地球化学特征 |
6.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6.2 金矿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
6.2.1 异常统计特征 |
6.2.2 异常分布特征 |
6.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大磨曲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2 前花园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6.3.3 大尹格庄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4 夏甸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5 山后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7 金矿带勘查模型及成矿预测 |
7.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勘查模型 |
7.1.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综合预测模型 |
7.1.2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3 石英脉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4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 |
7.2 资源潜力分析及找矿方向 |
7.2.1 金矿资源状况 |
7.2.2 资源潜力分析 |
7.2.3 资源潜力估算 |
7.2.4 找矿方向 |
7.3 成矿预测 |
7.3.1 空白区找矿靶区 |
7.3.2 已知矿床找矿靶区 |
7.4 成矿预测区最新勘查进展 |
7.4.1 大磨曲家金矿 |
7.4.2 前花园矿区 |
7.4.3 山后金矿 |
7.4.4 大尹格庄金矿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胶东金矿主要找矿成果和进展 |
2.1金矿床类型 |
2.2矿床数量和规模 |
2.3深部找矿突破及巨型金矿床的发现 |
3阶梯式成矿模式及找矿理论认识进展 |
3.1成矿模式——从大断裂成矿到阶梯式成矿 |
3.2成矿机制——从变质热液成矿到热隆伸展成矿 |
3.3矿床类型——从焦家式金矿到胶东型金矿 |
4深部找矿关键技术 |
4.1多尺度逐步逼近找矿预测方法 |
4.2深部金矿找矿模型 |
4.3深孔钻探技术 |
5结论 |
(7)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概况 |
3.2 矿区地层 |
3.3 矿区构造特征 |
3.3.1 破头青断裂 |
3.3.2 玲珑断裂 |
3.4 矿区花岗岩 |
3.5 矿区脉岩 |
3.5.1 煌斑岩中锆石的LA-ICP-MS年龄测定 |
3.5.2 煌斑岩中“微杏仁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
3.6 矿脉、矿体特征 |
3.7 围岩蚀变 |
3.7.1 玲珑花岗岩、蚀变岩含金性 |
3.7.2 玲珑花岗岩、蚀变岩稀土元素特征 |
3.8 矿石特征 |
3.8.1 矿石矿物成分 |
3.8.2 矿石结构构造 |
3.8.3 金的赋存状态 |
3.8.4 矿石类型 |
3.8.5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3.9 成矿期次划分及矿物生成世代 |
3.9.1 矿化期次及成矿阶段 |
3.9.2 矿物生成世代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黄铁矿的产出特征及其含金性 |
4.2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 |
4.3 黄铁矿成份标型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4.3.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 |
4.5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
4.5.1 黄铁矿产生热电性的基本原理 |
4.5.2 黄铁矿热电性测试结果 |
4.5.3 黄铁矿P型出现率与微量元素关系 |
4.5.4 矿体剥蚀度 |
4.5.5 热电性填图 |
4.6 黄铁矿电阻率标型 |
4.6.1 测试条件及方法 |
4.6.2 样品及测试结果 |
4.6.3 黄铁矿电阻率填图 |
4.7 黄铁矿同位素标型 |
4.7.1 硫同位素特征 |
4.7.2 铅同位素特征 |
4.7.3 氦氩同位素特征 |
4.8 小结 |
第五章 石英成因矿物学 |
5.1 玲珑金矿石英的产出特征及含金性 |
5.2 石英微量元素特征 |
5.3 石英稀土元素特征 |
5.4 石英天然热释光标型特征 |
5.5 石英氢氧同位素标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
6.1 样品选择与测试 |
6.2 测试结果 |
6.3 碳氧同位素示踪 |
第七章 矿床成因 |
7.1 成岩、成矿年代 |
7.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
7.2.1 成矿流体来源 |
7.2.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从煌斑岩锆石年龄看胶西北地体构造—岩浆活动演化 |
7.4 脉岩与成矿关系 |
7.5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胶西北新立金矿多阶段黄铁矿原位分析对金成矿流体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研究区范围 |
1.1.2 自然条件 |
1.1.3 人文地理 |
1.2 研究现状 |
1.2.1 既有研究历史 |
1.2.2 主要认识 |
1.2.3 存在问题 |
1.3 选题依据 |
1.3.1 胶西北矿集区 |
1.3.2 黄铁矿 |
1.3.3 原位分析 |
1.3.4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黄铁矿赋存状态 |
1.4.2 黄铁矿成分特征 |
1.4.3 成矿流体演化 |
1.4.4 矿床成因模型 |
1.5 研究方案 |
1.5.1 文献汇总 |
1.5.2 采样与统计 |
1.5.3 制样与观察方法 |
1.5.4 LA-ICP-MS原位分析实验方法 |
1.6 工作量与项目依托 |
1.6.1 论文工作量 |
1.6.2 项目依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构造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褶皱 |
2.2.3 断裂 |
2.3 岩浆岩 |
2.3.1 晚侏罗世侵入岩 |
2.3.2 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 |
2.3.3 早白垩世中期侵入岩 |
2.3.4 白垩世脉岩群 |
2.3.5 新生代玄武岩 |
2.4 地质发展史 |
2.5 矿床类型 |
2.5.1 金矿 |
2.5.2 有色金属矿产 |
2.5.3 非金属矿产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金矿床类型 |
3.1.1 蚀变岩型金矿床 |
3.1.2 石英脉型金矿 |
3.1.3 层间滑脱角砾岩型金矿床 |
3.1.4 层控金矿床 |
3.1.5 碳酸盐脉型金矿床 |
3.1.6 多金属矿床伴生金矿化 |
3.1.7 石墨伴生金矿床 |
3.1.8 次生砂金矿床 |
3.2 典型金矿床介绍 |
3.2.1 新立金矿 |
3.2.2 新城金矿 |
3.2.3 台上金矿 |
3.2.4 杜家崖金矿 |
3.2.5 南墅石墨伴生金矿 |
3.3 矿化阶段划分 |
3.3.1 黄铁绢英岩-钾长石化阶段 |
3.3.2 团块状石英-黄铁矿阶段 |
3.3.3 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脉阶段 |
3.3.4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 |
3.4 区域金矿床的共性与个性 |
4 典型金矿床黄铁矿矿物学特征 |
4.1 黄铁矿形貌 |
4.2 黄铁矿阶段划分 |
4.3 矿物组合 |
5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5.1 新立金矿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5.1.1 黄铁矿LA-ICP-MS曲线特征 |
5.1.2 黄铁矿元素含量特征 |
5.1.3 黄铁矿元素赋存状态 |
5.1.4 前三阶段微量元素相关性 |
5.2 新立金矿黄铁矿元素组合特征及成分图解 |
5.2.1 元素Ag、Au、Pb、Bi比值特征 |
5.2.2 元素Co,Ni,Sb,Se,As特征和相关图解 |
5.2.3 元素As-Au特征和相关图解 |
5.2.4 低含量元素组合:Te,W,Sn,Mo,Mn,Tl |
5.3 对比与讨论 |
5.3.1 胶西北典型金矿床多阶段黄铁矿对比 |
5.3.2 与研究区外金矿床黄铁矿对比 |
5.3.3 成因模式分析 |
5.4 小结 |
5.4.1 胶西北典型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共性 |
5.4.2 胶西北典型金矿床黄铁矿的个性 |
5.4.3 胶西北典型金矿床的成矿环境 |
6 矿床成因 |
6.1 宏观模型讨论 |
6.1.1 大地构造演化史与成矿 |
6.1.2 控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空间差异 |
6.1.3 胶西北典型金矿田、矿床、矿体的形成 |
6.2 成因模型 |
6.2.1 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历史 |
6.2.2 成矿流体的迁移、混合方式 |
6.2.3 金的富集、迁移、沉淀机制 |
7 既有认识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7.1.1 区域金矿化阶段相似 |
7.1.2 存在非金-硫络合物 |
7.1.3 非典型造山型金矿 |
7.1.4 基性脉岩非金来源 |
7.1.5 其它发现 |
7.2 存在问题 |
7.2.1 出现在胶西北集中金矿化机制不清 |
7.2.2 金矿化120Ma集中发生原因不明 |
7.2.3 非金-硫络合物的具体种类未确定 |
7.2.4 黄铁矿的年代学资料不够 |
7.2.5 模拟载金黄铁矿形成的实验成本高 |
7.2.6 胶西北黄铁矿PGE研究工作不足 |
7.3 启示与建议 |
7.3.1 深入研究 |
7.3.2 模拟实验 |
7.3.3 金矿源探究 |
7.3.4 找矿工作 |
7.3.5 指导矿石选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位置和地理条件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项目资助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项目资助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玲珑金矿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1.4 矿区脉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矿物组成 |
3.3.2 矿石结构 |
3.3.3 矿石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3.4.1 围岩蚀变类型 |
3.4.2 围岩蚀变分带 |
3.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 |
4.1 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矿区岩浆岩 |
4.1.4 矿区脉岩 |
4.2 矿体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3.1 矿石矿物组成 |
4.3.2 矿石结构 |
4.3.3 矿石构造 |
4.4 围岩蚀变 |
4.4.1 围岩蚀变类型 |
4.4.2 围岩蚀变分带 |
4.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 |
5.1 玲珑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1 流体包裹体样品 |
5.1.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5.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5.2 焦家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5.2.1 流体包裹体样品 |
5.2.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5.3 流体包裹体对比总结 |
第六章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2 主量元素 |
6.3 微量元素 |
6.4 Sr-Nd同位素 |
6.5 S同位素 |
6.6 H-0同位素 |
第七章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 |
7.1 成矿流体来源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环境 |
7.4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简况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研究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1.2.2 花岗岩原地重熔 |
1.2.3 造山后脉岩组合 |
1.3 金翅岭矿区研究现状评述 |
1.3.1 金翅岭矿区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2 以往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架 |
2.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1 华北陆核初始形成及陆壳增生阶段 |
2.2.2 华北克拉通发展阶段 |
2.2.3 华北克拉通活化(破坏)阶段 |
2.2.4 华北克拉通转变阶段 |
2.3 区域地质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花岗岩类 |
2.4.2 脉岩 |
2.4.3 喷出岩类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胶东群 |
3.1.2 第四系 |
3.2 矿区构造特征 |
3.2.1 NNE向断裂 |
3.2.2 NE向断裂 |
3.2.3 近SN向断裂 |
3.2.4 SEE向断裂 |
3.2.5 NW向断裂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矿体形态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5 金的赋存状态 |
4 花岗岩研究 |
4.1 花岗岩地质特征 |
4.1.1 玲珑型花岗岩 |
4.1.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常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花岗岩成岩年龄 |
4.4 花岗岩成因 |
4.4.1 玲珑型花岗岩成因 |
4.4.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成因 |
4.4.3 花岗岩成岩背景 |
4.5 重熔事件及重熔界面的空间关系研究 |
4.5.1 晚侏罗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2 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3 两次重熔事件的空间关系 |
5 脉岩研究 |
5.1 脉岩岩石学特征 |
5.1.1 角闪正长斑岩类 |
5.1.2 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斑岩类 |
5.1.4 花岗斑岩类 |
5.1.5 闪长玢岩类 |
5.1.6 煌斑岩类 |
5.1.7 辉长(辉绿)岩 |
5.1.8 矿化花岗闪长斑岩 |
5.2 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脉岩的成岩年代 |
5.4 脉岩成因 |
5.4.1 脉岩成岩特征 |
5.4.2 成岩物质来源 |
5.4.3 脉岩的成因 |
6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1 氢、氧同位素 |
6.1.1 分析方法 |
6.1.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2 硫同位素 |
6.2.1 分析方法 |
6.2.2 硫同位素特征 |
6.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3.1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 |
6.3.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3.3 显微测温及参数估算 |
6.3.4 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3.5 流体性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
7 成矿机制及成因模式 |
7.1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1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2 脉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2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1 区域金成矿年代 |
7.2.2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3 脉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3 花岗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 |
7.3.1 成岩成矿间的物质关联 |
7.3.2 成岩机制与成矿作用 |
7.3.3 盖层类型与成矿特点 |
7.4 脉岩成岩机制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
7.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5.1 矿床成因 |
7.5.2 成矿模式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玲珑金矿的重要预测标志——中基性脉岩(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玲珑金矿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动力学研究[D]. 阳琼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2]胶东地区脉岩成因与金成矿关系的研究:年代学及Sr-Nd-Pb同位素的约束[J]. 梁亚运,刘学飞,李龚健,李洪伟. 地质科技情报, 2014(03)
- [3]山东中基性脉岩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D]. 张兆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4]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构造-岩浆背景[J]. 宋明春,张军进,张丕建,杨立强,刘殿浩,丁正江,宋英昕. 地质学报, 2015(02)
- [5]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 徐述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6]胶东金矿深部找矿主要成果和关键理论技术进展[J]. 宋明春. 地质通报, 2015(09)
- [7]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D]. 马广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胶西北新立金矿多阶段黄铁矿原位分析对金成矿流体演化的约束[D]. 杨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 程韩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D]. 杨柳. 中南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