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岑可法,谢名湖[1](1983)在《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水煤浆的流变、燃烧及污染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文中分析了水煤浆的火炬和沸腾燃烧过程,拟定了水煤浆滴简化燃烧模型.分析证明,水煤浆是一种有前途的低污染代用燃料.
丁宁[2](2005)在《410T/h高长宽比、六角切圆水煤浆、重油两用电站锅炉动力、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经贸委在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中指出:“到2005年全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600万吨,其中替代燃料油1262万吨,占78.9%”。在煤代油这一精神的指导下,茂名热电厂决定将410T/h燃油电站锅炉改烧水煤浆,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经贸委、省经委、奥电公司充分重视,并于2001年11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 当前,我国电站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改造项目已投入运行的锅炉最大容量仅为230T/h,国外也未见同类容量燃油设计锅炉改烧水煤浆的报导,缺乏改造的经验,同时,受结构上的限制,改造后炉膛长宽比高达1.5∶1,并采用国内外少见的六角切圆燃烧布置方式,改造难度大,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本文以茂名热电厂410T/h电站锅炉燃油改烧水煤浆工程为依据,详细进行了在高长宽比、六角切向布置情况下大型水煤浆、重油两用电站锅炉的动力和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为高长宽比六角切向布置电站锅炉、水煤浆代替油燃烧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首先,针对改造后高长宽比、六角切向布置电站锅炉结构,本文对该结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1∶10的冷态模化试验、现场冷模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对炉内主旋转气流、角部二次旋涡、贴壁风速和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燃尽风正反切布置对炉内流场的影响。 根据高长宽比、六角切向布置锅炉各角射流在位置结构上不对称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缺角运行工况下的冷模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各角射流对炉内流场影响的规律,同时,对六角切向布置锅炉降负荷运行进行了探讨,找到了现场降负荷运行时的最佳缺角方式。 其次,燃烧器是实现水煤浆和重油燃烧的关键设备,需要有合理的空气动力场和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冷模试验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发出了一种水煤浆、重油两用燃烧器,找到了燃用水煤浆时的最佳配风方式,并深入研究了水煤浆雾矩对流场的影响,对该结构形式燃烧器的调节性能进行了探讨。 现场燃烧试验表明:改造后的锅炉全烧重油和水煤浆时都能达到100%额定出力和预定的设计参数,锅炉热效率分别比设计效率提高了0.93%、1.45%,锅炉燃烧状况良好,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低,达到了长期连续运行的要求;与燃烧重油相比,燃用水煤浆时SO2排放减少一半,NOx排放略有增高,增幅不大,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具有非常显着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最后,在燃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煤浆燃烧的数值模拟,对六角切向布置水煤浆燃烧锅炉热态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煤浆电站锅炉炉内水煤浆颗粒燃烧的特点,并对炉内H2O、O2、CO2与NOx等物质的分布规律
张传名[3](2009)在《低品位水煤浆成浆、燃烧特性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水煤浆作为一种代油洁净液体燃料,已在我国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代油、节能和环保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也将面临紧张的供应状况,特别是优质烟煤。而传统的水煤浆一般要求采用洗选精煤制备,这一方面限制了制浆煤种来源,另一方面提高了水煤浆的生产成本,使水煤浆在更大行业范围和领域内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采用原煤或低品位燃料制备浆体燃料开始受到人们关注。燃料特性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它的成浆特性和燃烧特性,本文结合汕头万丰热电厂220t/h燃油设计锅炉改烧水煤浆项目,对低品位燃料在成浆特性、流变特性、燃烧特性、结渣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首先在实验室对低挥发分煤的成浆特性和流变特性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利用已有的4种添加剂,在浓度为65%-66%范围时,低挥发分水煤浆粘度基本上能控制在1000Pa.s以下;MF型添加剂效果最好,最大成浆浓度可以达到66.49%。低挥发分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属于假塑性流体。热重和卧式炉试验表明几种低品位燃料燃烧过程相似,炉内燃烧温度比较接近;低挥发分水煤浆和潞安煤泥水煤浆的着火温度高于大同烟煤水煤浆,综合燃烧性能以及燃烧前期的反应能力也比后者差。大同烟煤石油焦5比5混浆的燃烧特性和大同烟煤水煤浆接近;低挥发分水煤浆的结渣不严重而潞安煤泥水煤浆和大同烟煤石油焦5比5混浆相对较为严重。接着针对220t/h燃油设计锅炉进行改烧水煤浆的设计,对改造中存在的难点和低品位水煤浆燃烧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创新性提出了带预燃室非对称水煤浆燃烧器。燃烧试验表明改造是成功的,低挥发分水煤浆在炉内燃烧稳定,锅炉各种参数能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在缺氧的情况下,燃烧效率和锅炉效率分别达到97%和89%。排烟SO2浓度与燃油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NOx排放也在较低的水平。利用硅碳棒对炉内燃烧区域结渣过程进行研究,并对结渣棒上的灰渣进行XRD图谱和SEM分析研究,结合单一煤灰成分结渣指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以及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结渣特性综合模型进行结渣预测,表明低挥发分水煤浆属中轻结渣,预测结果与结渣特性试验结果相吻合。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了220t/h锅炉水煤浆燃烧过程和污染物排放规律,获得了不同负荷以及高、中、低三种挥发分水煤浆的炉内流场分布、温度场分布、气氛场分布等规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和实验数据验证吻合较好,对水煤浆锅炉的燃烧调整试验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低品位水煤浆(低挥发分水煤浆、煤泥水煤浆、烟煤和石油焦混浆)成浆特性理想,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能在锅炉上温度稳定着火和燃烧,满足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研究开发并在燃油锅炉上应用低品位水煤浆是可行性,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杨玉林[4](2003)在《水煤浆旋流燃烧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水煤浆旋流燃烧器在实际运行时,着火和燃烬性能不是很理想,会出现火焰发散,炉壁结焦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太大引起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水煤浆燃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计算以及理论分析。 在能够保证水煤浆稳定着火燃烧的条件下,减小二次风的旋流强度,选用适当的扩口形状(不同的扩口长度和不同的扩口角度),以减小射流的扩散角度,有效的防止结渣。 本文着重研究现有水煤浆旋流燃烧器的旋流叶片角度,一次风扩口的长度以及角度对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的影响,通过流场的比较,以期得到性能较好的旋流燃烧器。 考虑到水煤浆燃烧器中心的水煤浆射流对于其空气动力场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冷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模拟水煤浆射流,研究其对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3.5T/H时的水煤浆旋流燃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了k-ε双方程模型计算了该燃烧器的出口流场分布。 对4T/H的锅炉做了水煤浆燃烧器热态实验,测得了炉内的温度分布,燃烬方面以及污染物排放等的有关结果。 结合实验结果,本文提供了在不同燃烧环境下,选择水煤浆旋流燃烧器的各种依据,其既能保证足够的回流区和回流量,使水煤浆能够稳定的着火燃烧,又能保证有效的避免结渣。
翁卫国[5](2006)在《水煤浆代油清洁燃烧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国原油储量有限,随市场的需要,提高现有原油商品化率刻不容缓;而在中国仍有大量的原油被用来燃烧,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原油,存在着一个客观的问题就是代油燃料技术和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本文着重于对此的研究及应用。 在水煤浆燃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水煤浆在注汽锅炉的炉内燃烧,灰沉积和现场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水煤浆替代原油应用于注汽锅炉是可行的。通过多种结渣预测模型,对所使用的注汽锅炉所用的水煤浆及其灰渣,进行了结渣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锅炉改造和所用的燃烧器的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计算,对炉内的飞灰轨迹进行了模拟以研究炉内可能产生的积灰与结渣。解决了世界首台注汽锅炉改烧水煤浆的问题,实现水煤浆稳定燃烧。使燃油注汽锅炉广泛改烧水煤浆成为可能,所开发的水煤浆燃烧器具有油-浆两用功能,具有创新性。 随着氮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控制NOx排放的措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烟气净化技术,脱除烟气中的NOx;另一类是低NOx燃烧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抑制或还原燃烧过程中的NOx,达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不论是洁净燃烧技术还是洁净燃料都无法根本解决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而SCR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广为世界关注。 由于水煤浆本身特性的关系,在脱硫反面具有优势,在氮氧化物方面没有特殊的控制方法。本文针对目前环保中所存在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就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反应器所涉及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实际工程和计算,推导出合理的结构数据及相应的公式,对同类工程应用有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 。
张强[6](2007)在《柴油机燃烧水煤浆供给系统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清洁代用燃料—水煤浆,在柴油机上的发展概况和实验研究。叙述了水煤浆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发动机上应用时对发动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煤浆在典型国产柴油机上应用方案设计,并针对水煤浆的特性对发动机供油系统和燃料喷射系统有关零部件作了重新调整和改动。在柴油机台架实验中,进行了燃烧10%水煤浆(M10)和20%水煤浆(M20)、30%水煤浆(M30)模式的燃烧实验,完成了改造后的供油系统下的负荷特性实验和排放指标的测定。实验数据显示改进后的供油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柴油机相当,重要排放指标明显低于原机。充分证明了水煤浆作为压燃式发动机上代用燃料的巨大潜力。
匡建平[7](2007)在《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机理以及气流床气化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水煤浆气化技术是一种洁净的煤利用技术。黑液水煤浆气化是在水煤浆气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黑液水煤浆是由造纸黑液和煤配制而成。造纸黑液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造纸生产及相关行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黑液水煤浆较之水煤浆气化不同点在于:黑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为木质素及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碱性降解产物;无机物包括游离的钠盐和含硅,铝的化合物等,如氢氧化钠等。有机物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在黑液水煤浆气化反应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气化的热值,尤为重要的是无机物中的钠盐在黑液水煤浆气化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利用气相色谱研究了黑液水煤浆和新汶煤热解气体成分,发现热解气体的主要成份有CO、CO2、H2和CH4,而黑液水煤浆热解气体中CO2析出量远高于新汶煤热解时CO2的析出量,这说明在含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条件下,热解时煤中的含氧基团如羧酸基团更容易形成CO2析出。热分析试验显示,黑液水煤浆在400~500℃区间的热解产物释放集中,从而使黑液水煤浆在该区间着火能力增强,极大地改善黑液水煤浆燃烧状况。通过对黑液水煤浆焦气化热重试验,发现气化温度对黑液水煤浆焦气化碳转化率影响较大,1200℃时黑液水煤浆焦碳转化率接近最高。常压气化反应时,黑液水煤浆焦C-CO2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为181.12KJ/mol;普通水煤浆焦气化反应活化能为206.71KJ/mol。随着气化反应压力的升高,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提高气化反应压力有利于提高煤焦气化反应特性。通过固定床气化反应试验,发现内扩散仍然影响到黑液水煤浆焦气化反应特性。减小煤焦粒径客观上可以消除气化反应过程中的内扩散现象。在对黑液水煤浆气化制氢试验中发现,当添加CaO比例为5%时,H2生成浓度最高。由于催化效果的作用,黑液水煤浆焦在添加5%CaO时生成的氢气浓度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普通水煤浆焦生成的氢气浓度。本文提出了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提高水煤浆煤水配比,强化水煤浆气化过程、提高水煤浆气化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的方法。在黑液水煤浆焦C-H2O-CO2固定床气化反应的试验中,发现当添加的CO2比例增加到8%时,有效气(CO+H2)总量增加,H2的体积数没有大幅下降。对工业气化炉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知,当液态CO2浓度为7%即煤水配比为69%时,水煤浆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8.58%和76.74%,比原工况分别提高了3.7%和6.1%。对黑液水煤浆焦和普通水煤浆焦气化后残渣进行XRD分析,发现其成分主要是氧铁化钙、黝方石、霞石。同时黑液水煤浆焦的残渣中生成了完全不同于普通水煤浆焦的黝方石和氧铁化钙,主要原因是由于黑液中含有碱金属钠盐等无机物和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对不同煤种配制的黑液水煤浆焦进行C-H2O气化反应试验,发现催化剂对不同煤阶的煤种催化反应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碳含量Cdaf在72%—82%的区间上,黑液水煤浆焦C-H2O气化反应生成的有效气含量(CO+H2)较高。原因可能是由于低煤阶煤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其充当气化反应的活性点。最后,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气流床气化炉冷态流场特性、热态流场特性、气化喷嘴头部受热和气化炉渣生成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粉煤气化炉冷态流场特性分析可知,由于颗粒相与连续相之间存在着速度滑移,所以颗粒相的最大速度只有连续相的0.83左右。在转动力矩的作用下,颗粒相沿高度方向上螺旋上升,切圆直径逐步增大,在气化炉出口处切圆直径约为出口直径的2/3左右。从气化炉的热态流场特性可以看出气化炉的高温区区域主要集中在切圆附近;在4股射流束上碳燃烬速率最高;高温烟气沿高度方向螺旋上升,在气化炉出口处粗煤气成分与设计值基本一致。对喷嘴头部受热进行的数值计算显示,喷嘴头部高温区主要集中在头部倒角和突肩处。要降低喷嘴头部温度,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传热,如增加冷却水旋流效果等。通过对气化炉渣层模型的数值计算显示,非稳态条件下沿气化炉高度方向上不同区域渣层的厚度和温度有较大变化,燃烧区域固态渣层和液态渣层厚度大幅减薄;负荷增加,炉内温度升高,渣层厚度也会减薄。本文的模型结果有助于人们对气流床气化炉反应过程的理解;对气化炉内生成气成分变化和温度对渣层特性影响规律有更理性的认识;同时对气化炉热态运行时喷嘴的受热状况有更直观的了解,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喷嘴的使用寿命。
陈佩仪[8](2006)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广东省特别是佛山地区有大量的陶瓷生产企业,其能源供应采用煤气化工艺,每年产生大量的煤气化工艺废水,这些废水含大量的氰化物、挥发酚等难处理组分,直接进行废水处理需投入大量资金。本研究将此类废水和煤气化过程筛分的粉煤混合制备成水煤浆燃料。在国内,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很少,尚处于初步阶段。 本文研究以顺成陶瓷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运行的煤气化和水煤浆燃烧工艺为模型体系。主要是以煤气净化废水(属于焦化废水,包括煤气洗涤废水、除尘废水及焦油分离水)制备水煤浆并应用于陶瓷生产过程中粉料干燥炉,以对焦化废水能否回收制水煤浆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本文不仅对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化废水、各阶段煤气及水煤浆燃烧后的烟气总排放口的污染物作基础性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还对其制备应用及在陶瓷企业中的适用性作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煤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污染物众多,其简单的净化系统起到了一定的净化效果。水煤浆燃烧后的烟气总排放口污染物中颗粒物及氟化物含量超标,说明工艺基本上合理,但在工艺上还需要有所改进,以减少这两项排放物的含量。测定的焦化洗涤废水的成分含量复杂,有害种类众多,直接处理难以达到国家标准且经济上不允许。通过硫含量的平衡估算,得出原煤的硫含量与系统中测定的硫含量偏差为2.97%。 把焦化洗涤废水回收焦油后用作水煤浆原料,既解决了焦化废水的排放问题,又充分利用了不适用于煤气化工艺的煤粉,大大降低了陶瓷企业的能源消耗。从经济角度考虑,用焦化废水制成的水煤浆与原用的重油比较,一年可节省费用383万元。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不仅能变废为宝,还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结果表明,利用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化废水及粉煤为原料制备水煤浆燃料达到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目标,完全适用于现有陶瓷企业的推广使用。
李珊珊[9](2006)在《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成浆及燃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普通水煤浆的制备及燃烧技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很成熟,并且成功的应用于最大的670t/h大型电站锅炉上。普通水煤浆一般是用于代替重油和渣油在锅炉中的燃烧;精细水煤浆可以代替轻质柴油应用于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中,它的代油范围远远大于普通水煤浆,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所以精细水煤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针对精细水煤浆的成浆性,研究了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结构特点及其影响规律,成浆性的部分机理研究,采用对煤粉加热和配煤的方式来提高难成浆煤的成浆性,采用热分析法对精细水煤浆的燃烧特性作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其燃烧特性及其反应动力学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用于制备精细水煤浆的精细煤粉颗粒的粒径、粒度分布、孔隙结构及其相应的分形维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随着粒径的降低,兖州煤粒径最小时的比表面积比最大粒径时的比表面积增加5倍多,各煤样的分形维数也相应增加。 再次,研究了灰分和粒度级配对成浆性的影响;对不同的神华煤进行了成浆性试验,对煤中的灰分及其粒度分布对成浆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了马弗炉加热、微波加热两种加热机理不同的改性方式及配煤改性方法来对难成浆的神华煤进行了改性试验。其中在马弗炉加热450℃和时间0.5h的条件下,其成浆的浓度为57.86%,粘度为433.6mPa.s。微波改性的方法在420W和60s的辐照条件下,改性后的神华煤样的成浆浓度为59.34%,其对应的粘度是360.6mPa.s 最后使用热天平静态试验研究了精细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及其机理,研究了升温速率、粒径、孔隙结构及其相应的分形维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并对燃烧反应的活化能进行了研究。
李婷婷[10](2014)在《麦秸秆—煤浆的制备及其气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麦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其中碱金属含量高,直接焚烧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将麦秸秆破碎掺混到水煤浆中,可提高煤炭反应活性,并减少NOx、SOx、CO2等污染气体的排放。由于麦秸秆中纤维素和水分含量高,韧性强,难以破碎,不利于高性能水煤浆的制备,本文对麦秸秆进行低温炭化处理后,与易成浆的贫瘦煤进行麦秸秆-煤浆的制备,并对制备的煤浆进行气化特性研究。通过对炭化前后麦秸秆的基本性质分析可知,麦秸秆在低温下发生快速热解,炭化后麦秸秆中水分和挥发分降低,孔隙率增加,表面含氧官能团减少,破碎时过筛率可提高3.67倍。通过对麦秸秆-煤浆与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对比发现,麦秸秆-煤浆的成浆浓度低,流动性差,但浆体稳定性较好;随着麦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制得煤浆由胀塑性流逐渐变为宾汉塑性流,成浆浓度急剧下降,稳定性提高;相同添加量下,炭化后麦秸秆-煤浆的成浆浓度可提高7.12%,流动性提高,但浆体的稳定性降低。炭化温度对麦秸秆-煤浆的成浆性能影响较明显,在成浆浓度为60%时,炭化前后麦秸秆添加量由6.67%增加到40%,而炭化停留时间对成浆性能影响较小。研究了炭化前后麦秸秆-煤浆与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和三种煤浆焦的气化特性,结果表明,麦秸秆-煤浆燃烧特征温度更低,这是由于麦秸秆中挥发分含量高,可使麦秸秆-煤浆的燃烧活化能降低39.74%。添加麦秸秆后,煤浆的气化反应活性增加,碳转化率升高。与水煤浆焦相比,麦秸秆-煤浆焦表面孔隙结构丰富,其中碱金属含量也高,可削弱炭表面C-C,提供更多活性反应位点,提高煤浆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催化气化作用。300℃炭化后麦秸秆中碱金属无机化合物含量高,催化活性更高。
二、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410T/h高长宽比、六角切圆水煤浆、重油两用电站锅炉动力、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1 世界能源状况 |
§1.2.2 中国能源状况 |
§1.2.3 水煤浆应用的必要性 |
§1.3 论文研究的现状 |
§1.3.1 关于水煤浆技术的研究 |
§1.3.2 关于燃烧器的研究 |
§1.3.3 关于电站锅炉的研究 |
§1.3.4 关于数值模拟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煤浆电站锅炉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关于水煤浆技术的研究 |
§2.2.1 国外水煤浆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2 中国水煤浆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3 水煤浆作为燃料的特点 |
§2.2.4 水煤浆代油技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
§2.2.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2.3 关于燃烧器的研究 |
§2.3.1 水煤浆燃烧器的特点 |
§2.3.2 旋流燃烧器的特点 |
§2.3.3 直流燃烧器的特点 |
§2.3.4 共轴环形混合射流的研究 |
§2.3.5 平行混合射流的研究 |
§2.3.6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2.4 关于电站锅炉的研究 |
§2.4.1 新型锅炉燃烧方式的研究 |
§2.4.2 切向燃烧方式锅炉的研究 |
§2.4.3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的特点 |
§2.4.4 六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研究 |
§2.4.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2.5 关于数值模拟的研究 |
§2.5.1 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2.5.2 锅炉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2.5.3 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2.5.4 水煤浆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 |
§2.5.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空气动力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空气动力特性研究概况 |
§3.2.1 410T/h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电站锅炉简介 |
§3.2.2 炉内冷态模化原理 |
§3.2.3 冷态模化试验台设计 |
§3.2.4 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 |
§3.2.5 现场冷炉试验时的近似热态模化法 |
§3.3 炉内冷态模化试验与数值模拟 |
§3.3.1 炉内冷态模化试验与数值模拟概况 |
§3.3.2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流场分析 |
§3.3.3 燃尽风正反切对炉内流场影响的研究 |
§3.3.4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贴壁速度分析 |
§3.3.5 燃尽风正反切对前屏前速度偏差的影响 |
§3.4 现场冷炉空气动力特性试验 |
§3.4.1 现场冷炉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概况 |
§3.4.2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水煤浆锅炉炉内流场分析 |
§3.4.3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水煤浆锅炉炉内贴壁速度分析 |
§3.4.4 炉膛出口速度偏差的分析 |
§3.5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二次旋涡的研究 |
§3.5.1 二次旋涡的特点 |
§3.5.2 二次旋涡形成的原因 |
§3.5.3 二次旋涡对炉内流场的影响 |
§3.5.4 二次旋涡的防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长宽比六角切圆炉内各角射流规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炉内冷态模化试验与数值模拟概况 |
§4.2.1 冷态模化试验台简介 |
§4.2.2 数值计算湍流模型简介 |
§4.2.3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 |
§4.2.4 数值模拟对象 |
§4.2.5 冷模试验和数值模拟工况 |
§4.3 结果分析 |
§4.3.1 六角切向布置炉内流场分析 |
§4.3.2 单角射流对炉内流场影响的分析 |
§4.3.3 对角射流对炉内流场影响的分析 |
§4.3.4 三角射流对炉内流场影响的分析 |
§4.3.5 六角切圆锅炉降负荷运行方式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六角布置微旋直流水煤浆、重油两用燃烧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燃烧器冷态模化试验概况 |
§5.2.1 重油、水煤浆两用燃烧器设计 |
§5.2.2 燃烧器冷态模化原理 |
§5.2.3 燃烧器冷态模化试验台设计 |
§5.2.4 试验工况和试验方法 |
§5.3 燃烧器出口流场数值模拟概况 |
§5.3.1 数值计算多相流模型简介 |
§5.3.2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 |
§5.3.3 数值模拟对象 |
§5.3.4 数值模拟工况 |
§5.4 结果分析 |
§5.4.1 冷模试验与数值模拟比较分析 |
§5.4.2 一次风与中心风喷口对着火影响的研究 |
§5.4.3 二次风喷口对燃烧影响的研究 |
§5.4.4 燃用水煤浆时燃烧器出口流场分析 |
§5.4.5 水煤浆雾矩对燃烧器出口流场影响的研究 |
§5.4.6 水煤浆、重油两用燃烧器调节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410T/h水煤浆、重油两用电站锅炉燃烧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410T/h燃油改烧水煤浆电站锅炉简介 |
§6.2.1 原燃油电站锅炉简介 |
§6.2.2 锅炉改造的设计要求和技术难点 |
§6.2.3 改造技术方案论证 |
§6.2.4 改造后水煤浆、重油两用锅炉简介 |
§6.2.5 燃烧器六角切向布置方式 |
§6.2.6 水煤浆、重油两用燃烧器的设计 |
§6.3 410T/h电站锅炉燃烧重油热态试验 |
§6.3.1 锅炉燃烧重油热态试验概况 |
§6.3.2 不同负荷下锅炉燃烧重油时性能分析 |
§6.3.3 高加投运方式对锅炉燃油性能的影响 |
§6.4 410T/h电站锅炉燃烧水煤浆热态试验 |
§6.4.1 锅炉燃烧水煤浆热态试验概况 |
§6.4.2 不同负荷下锅炉燃烧设计水煤浆时性能分析 |
§6.4.3 浆枪与高加投运方式对燃烧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
§6.4.4 燃烧氧量对锅炉燃烧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
§6.4.5 不同煤种时锅炉燃烧水煤浆性能分析 |
§6.4.6 燃尽风反切布置对水煤浆燃烧的影响 |
§6.5 重油与水煤浆燃烧比较分析 |
§6.5.1 燃烧重油与水煤浆锅炉热效率比较 |
§6.5.2 燃烧重油与水煤浆污染物排放分析 |
§6.5.3 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经济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410T/h电站锅炉水煤浆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
§7.1 引言 |
§7.2 燃烧数值计算基本模型 |
§7.2.1 热辐射模型简介 |
§7.2.2 挥发份析出模型简介 |
§7.2.3 焦炭燃烧模型简介 |
§7.2.4 湍流燃烧模型简介 |
§7.2.5 NO_x生成模型简介 |
§7.3 410T/h电站锅炉水煤浆燃烧数值模拟概况 |
§7.3.1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 |
§7.3.2 水煤浆雾化效果的模拟 |
§7.3.3 水煤浆水分蒸发的处理 |
§7.3.4 数值模拟对象 |
§7.4 结果分析 |
§7.4.1 六角切向水煤浆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分析 |
§7.4.2 水煤浆电站锅炉炉内温度场分析 |
§7.4.3 410T/h电站锅炉水煤浆燃烧分析 |
§7.4.4 水煤浆电站锅炉炉内组分场分析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进一步工作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证书和荣誉 |
致谢 |
(3)低品位水煤浆成浆、燃烧特性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搞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 |
1.1.2 我国石油生产和供应现状 |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 |
1.3 水煤浆制备技术 |
1.3.1 水煤浆制备技术和工艺 |
1.3.2 水煤浆添加剂技术 |
1.3.3 水煤浆品种及质量规范 |
1.4 水煤浆燃烧技术 |
1.4.1 水煤浆燃烧特点 |
1.4.2 水煤浆燃烧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
1.5 低品位水煤浆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低品位水煤浆成浆特性和流变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燃料特性 |
2.2.1 燃料成分分析 |
2.2.2 燃料粒度分布 |
2.3 水煤浆制备方法和测试仪器 |
2.3.1 电动搅拌干法制浆 |
2.3.2 定粘浓度定义 |
2.3.3 测试仪器及测量方法 |
2.4 低品位水煤浆成浆特性研究 |
2.4.1 水煤浆的粘温特性 |
2.4.2 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2.4.3 添加剂对粘度的影响 |
2.5 低品位水煤浆的流变性及流变方程 |
2.5.1 低品位水煤浆的流变特征 |
2.5.2 基于幂律模型的流变方程 |
2.6 低品位水煤浆稳定性试验研究 |
2.6.1 静态稳定性测量方法 |
2.6.2 倒置法研究水煤浆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3 低品位水煤浆热重试验和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仪器及方法 |
3.2.1 热天平工作原理及系统 |
3.2.2 TGA/SDTA851热重分析仪及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样品成分特征 |
3.2.4 TG-DTG分析方法 |
3.3 非等温热重试验研究 |
3.3.1 不同水煤浆燃料的TG-DTG曲线 |
3.3.2 不同升温速率的热重分析 |
3.3.3 水焦浆(石油焦水浆)的热重分析 |
3.4 基于热分析的着火和燃尽特性指数 |
3.4.1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和可燃性指数 |
3.4.2 低品位水煤浆燃烧特性分析 |
3.4.3 水焦浆燃烧特性分析 |
3.5 低品位水煤浆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3.5.1 动力学研究方法 |
3.5.2 Coats-Redfern法求解方程 |
3.5.3 低品位水煤浆燃烧动力学参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低品位水煤浆卧式炉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4.1 3.2MW燃烧试验装置及系统 |
4.1.1 卧式炉及烟风系统 |
4.1.2 燃烧器及喷嘴 |
4.1.3 炉前供浆系统 |
4.2 试验燃料和工况 |
4.2.1 燃料特性及制备方法 |
4.2.2 试验工况 |
4.3 煤浆燃烧试验全系统运行参数分析 |
4.4 低品位水煤浆悬浮燃烧特性研究 |
4.4.1 炉膛轴向及径向温度场分布特征 |
4.4.2 炉内燃烧气氛分布特征 |
4.4.3 燃烧效率计算 |
4.5 燃烧过程含碳颗粒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 |
4.5.1 沿轴向颗粒含碳量分布 |
4.5.2 颗粒形态变化的SEM分析 |
4.6 低品位水煤浆在筒形炉内灰渣沉积特性 |
4.6.1 硅碳棒研究结渣方法 |
4.6.2 燃烧过程结渣的外貌特征 |
4.6.3 灰渣沉积量和沉积速率的计算 |
4.7 低品位水煤浆火焰黑度的测量及分布研究 |
4.7.1 火焰黑度的测量原理 |
4.7.2 卧式炉内火焰黑度分布规律 |
4.8 低品位水煤浆污染物排放特性 |
4.8.1 不同燃料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 |
4.8.2 不同燃料粉尘排放浓度 |
4.9 本章小结 |
5 22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关键技术研究 |
5.1 220t/h(1#炉)燃油锅炉介绍 |
5.2 改造原则和技术难点 |
5.2.1 油炉改造原则和技术要求 |
5.2.2 油炉改烧水煤浆技术难点 |
5.3 锅炉本体改造关键技术 |
5.3.1 炉膛及水冷壁 |
5.3.2 非对称射流水煤浆燃烧器 |
5.3.3 撞击式水煤浆雾化喷嘴 |
5.3.4 受热面改造及防尘、防磨 |
5.4 出渣除尘和辅机系统 |
5.4.1 出渣方法和装置 |
5.4.2 飞灰浓度估算及除尘器选择 |
5.4.3 主要辅机改造 |
5.4.4 锅炉范围其他部件改造 |
5.5 低品位燃料热力计算结果 |
5.5.1 燃料特性 |
5.5.2 热力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
5.6 水煤浆系统研究 |
5.6.1 港口储存和罐车运输 |
5.6.2 厂区水煤浆卸贮运系统 |
5.6.3 炉前水煤浆供浆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6 低挥发分水煤浆在220t/h锅炉上的燃烧试验 |
6.1 试验工况及燃料特性 |
6.1.1 试验工况 |
6.1.2 燃料成分 |
6.1.3 粒度、粘度和稳定性 |
6.2 水煤浆燃烧调试方法和内容 |
6.2.1 调整试验方法 |
6.2.2 测试内容和方法 |
6.3 锅炉燃油调试和试验结果 |
6.3.1 燃料和工况 |
6.3.2 锅炉燃油时主要运行参数 |
6.3.3 炉内温度场分布 |
6.3.4 热效率测定与计算 |
6.3.5 油燃烧烟气排放测试结果 |
6.4 锅炉燃水煤浆调试和试验结果 |
6.4.1 水煤浆点火过程 |
6.4.2 浆枪位置和雾化蒸汽参数 |
6.4.3 不同燃浆工况锅炉主要运行参数 |
6.4.4 燃烧效率和锅炉效率计算 |
6.5 燃浆燃烧器出口及炉膛温度分布 |
6.5.1 燃烧器喷口温度分布 |
6.5.2 炉膛燃烧区域及炉膛出口温度分布 |
6.6 水煤浆燃烧火焰黑度测量与计算 |
6.6.1 黑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
6.6.2 220t/h锅炉水煤浆燃烧火焰黑度 |
6.7 低挥发分水煤浆燃烧排烟成分及污染物 |
6.8 本章小结 |
7 低挥发分水煤浆灰渣沉积和结渣特性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设备、内容和方法 |
7.2.1 试验设备 |
7.2.2 试验内容 |
7.2.3 试验方法 |
7.2.4 试验工况 |
7.3 煤灰成分预测结渣特性 |
7.3.1 水煤浆灰成分分析 |
7.3.2 煤灰成分预测方法 |
7.3.3 基于煤灰成分的预测结果 |
7.4 锅炉燃烧区域灰渣沉积动态过程研究 |
7.4.1 硅碳棒结渣观察分析 |
7.4.2 燃烧区域灰渣沉积量和沉积速率 |
7.5 XRD与SEM辅助结渣特性分析研究 |
7.5.1 XRD辅助结渣特性分析研究 |
7.5.2 SEM辅助结渣特性分析研究 |
7.6 基于模糊数学的结渣评判模型及预测 |
7.6.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7.6.2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7.7 基于属性和联系数学的结渣综合评判模型及预测 |
7.7.1 结渣综合评别模型 |
7.7.2 模型应用及预测结果 |
7.8 本章小结 |
8 220t/h锅炉水煤浆燃烧CFD数值模拟 |
8.1 模拟对象和条件 |
8.1.1 锅炉和燃烧器简介 |
8.1.2 燃烧器配风 |
8.1.3 燃料特性和计算工况 |
8.2 网格划分和计算方法 |
8.2.1 炉膛建模 |
8.2.2 网格划分 |
8.2.3 计算方法 |
8.2.4 软件介绍 |
8.3 燃烧数值计算模型 |
8.3.1 湍流模型 |
8.3.2 燃烧模型 |
8.3.3 热辐射模型 |
8.3.4 离散相模型 |
8.3.5 NO_x生成模型 |
8.4 低挥发分水煤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8.4.1 炉膛温度、气氛及速度分布 |
8.4.2 一次风截面温度、气氛及速度分布 |
8.4.5 二次风截面温度、气氛及速度分布 |
8.5 变工况下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8.5.1 不同负荷下炉膛高度方向温度分布 |
8.5.2 不同浆种下炉膛高度方向温度分布 |
8.6 NO_x生成浓度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8.7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对比 |
8.8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1.1 成浆和流变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
9.1.2 热重分析及燃烧试验研究 |
9.1.3 燃油设计锅炉改造技术及燃烧和结渣试验研究 |
9.1.4 数值模拟计算 |
9.2 本文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和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水煤浆旋流燃烧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世界能源状况 |
1.2 中国能源状况 |
1.3 水煤浆的特点 |
1.4 水煤浆对燃烧器的要求 |
1.5 水煤浆燃烧特点 |
2 水煤浆燃烧器 |
2.1 概述 |
2.2 燃烧器的分类 |
2.3 旋流燃烧器特点 |
2.4 旋流燃烧器型式 |
2.4.1 蜗壳式燃烧器 |
2.4.2 轴向叶片式燃烧器 |
2.4.3 切向叶片式燃烧器 |
2.4.4 双调风煤粉旋流燃烧器 |
2.5 旋流燃烧器的特性参数 |
2.6 旋流燃烧器的设计 |
2.7 国内外水煤浆旋流燃烧器的发展 |
3 无限空间旋流燃烧器冷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冷模实验台简介 |
3.3 数值模拟内容 |
3.3.1 计算模型及求解方法 |
3.3.2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3.3.3 细节处理 |
3.4 冷态实验及数值模拟工况 |
3.5 实验分析 |
3.5.1 流场 |
3.5.2 回流区 |
3.5.3 回流量 |
3.5.4 射流边界 |
3.6 实验与计算对比研究 |
3.6.1 回流区比较 |
3.6.2 回流量比较 |
3.6.3 射流边界比较 |
3.7 双回流区流场 |
3.8 主要结论 |
4 有限空间旋流燃烧器冷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台简介 |
4.3 实验工况 |
4.4 实验分析 |
4.4.1 流场 |
4.4.2 回流区 |
4.4.3 回流量 |
4.4.4 贴壁速度 |
4.5 主要结论 |
5 中心高速射流实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台简介 |
5.3 实验工况 |
5.4 实验分析 |
5.4.1 喷枪位置对于水煤浆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
5.4.2 投水煤浆喷枪前后,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变化 |
5.5 主要结论 |
6 水煤浆燃烧器热态实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台简介 |
6.3 实验工况 |
6.4 实验分析 |
6.5 主要结论 |
7 结论 |
7.1 一次风扩口形状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
7.2 二次风旋流强度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
7.3 一次风流量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
7.4 中心高速射流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
7.5 水煤浆燃烧器热态实验研究 |
8 附录 |
8.1 流场 |
8.1.1 无限空间冷态实验流场分布图 |
8.1.2 无限空间数值计算流场分布图 |
8.1.3 无限空间工况数值模拟纵截面流场图 |
8.1.4 有限空间数值计算流场分布图 |
8.1.5 有限空间工况数值模拟纵截面流场图 |
8.2 回流区 |
8.2.1 无限空间工况数值模拟回流区域图 |
8.2.2 有限空间工况数值模拟回流区域图 |
参考文献 |
(5)水煤浆代油清洁燃烧的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代油燃料水煤浆的研究意义 |
1.1.1 燃油锅炉改造的必要性 |
1.1.2 研究水煤浆技术的意义 |
1.2 水煤浆在燃油锅炉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可能出现的问题 |
1.3.1 我国水煤浆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
1.4 烟气脱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5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 |
1.5.1 反应机理 |
1.5.2 SCR催化剂 |
1.6 SCR系统的工艺流程 |
1.7 实际运行中影响SCR系统的参数 |
1.8 实际燃煤发电厂的SCR技术运行经验 |
1.9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煤浆的沾污、结渣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注汽锅炉用水煤浆的结渣分析研究 |
2.2.1 水煤浆的结渣倾向性预测 |
2.2.2 辽河油田注汽锅炉用水煤浆样品粘结特性及灰熔融特性实验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水煤浆燃烧器流场的试验及数值模拟 |
3.1 水煤浆燃烧器的冷态试验及数值模拟 |
3.1.1 概述 |
3.1.2 燃烧器冷态试验及数值模拟 |
3.1.3 结果分析 |
3.1.4 小结 |
3.2 注汽锅炉中灰沉积的数值模拟 |
3.2.1 概述 |
3.2.2 计算方法 |
3.2.3 计算结果 |
3.2.4 炉内结渣预测 |
3.2.5 小结 |
3.3 注汽锅炉水煤浆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3.3.1 概述 |
3.3.2 水煤浆着火的数学模型 |
3.3.3 计算结果 |
3.3.4 小结 |
第四章 注汽锅炉的改造设计 |
4.1 概述 |
4.2 注汽锅炉改进设计 |
4.2.1 点火方式 |
4.2.2 燃烧系统 |
4.2.3 燃料系统 |
4.2.4 烟风系统 |
4.2.5 雾化蒸汽系统 |
4.2.6 吹灰系统 |
4.2.7 电气及自控系统 |
4.3 改造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研究 |
4.3.1 燃烧器部分 |
4.3.2 炉内积灰结渣问题 |
4.4 水煤浆与油燃烧排放结果及分析 |
4.5 水煤浆代油经济性 |
4.7 小结 |
第五章 SCR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型对象 |
5.3 模型假设、简化及数学模型 |
5.3.1 模型假设及简化 |
5.3.2 数学模型 |
5.3.3 多孔介质模型 |
5.3.4 偏差定义 |
5.4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5.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1 反应器入口导流隔栅对反应器内流场分布的影响 |
5.5.2 喷嘴数量对NH3分布流场的影响 |
5.5.3 顶棚角度对流场的影响 |
5.5.4 SCR进口烟速对流场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工作 |
致谢 |
(6)柴油机燃烧水煤浆供给系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代用燃料概论 |
1.1 代用燃料研究的意义 |
1.2 柴油机上代用燃料的研究进展 |
1.3 水煤浆代用燃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选题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煤浆理化性质及实验方案设计 |
2.1 水煤浆的理化性质 |
2.2 水煤浆作为代用燃料的优缺点 |
2.3 实验用水煤浆特性分析 |
2.4 实验方案设计 |
3 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改造设计 |
3.1 基础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及特性参数 |
3.2 喷油泵的改造设计 |
3.3 喷油器的改造设计 |
3.4 润滑系统设计 |
4 水煤浆混合燃料及柴油燃烧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及仪器 |
4.3 不同比例柴油、水煤浆混合物和纯柴油在台架的实验 |
4.4 供油提前角和喷油器喷启压力的优化实验 |
4.5 在优化条件下燃用混合燃料的排放实验研究 |
5 实验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机理以及气流床气化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黑液水煤浆气化的研究背景 |
1.2.1 黑液的资源化处理 |
1.2.2 黑液水煤浆的燃烧技术 |
1.2.3 黑液水煤浆的催化气化 |
1.3 黑液水煤浆气化的研究现状 |
1.3.1 水煤浆气化的研究进展 |
1.3.1.1 国际上水煤浆气化的研究进展 |
1.3.1.2 国内水煤浆气化的研究进展 |
1.3.2 黑液气化的研究进展 |
1.3.3 黑液水煤浆气化的研究进展 |
1.3.4 碱金属在煤和煤浆气化反应中催化机理研究 |
1.3.5 黑液水煤浆气化的可行性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估 |
1.4 气流床气化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1.4.1 煤气化研究的必要性 |
1.4.2 煤气化前景分析 |
1.4.3 现代工业实施煤气化工程的具体目标 |
1.4.4 煤气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5.1 黑液水煤浆气化研究方案 |
1.5.1.1 黑液水煤浆燃烧和热解特性研究 |
1.5.1.2 钠及其化合物在黑液水煤浆气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机理 |
1.5.1.3 黑液水煤浆焦固定床气化反应试验 |
1.5.1.4 黑液水煤浆焦气化残渣分析以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1.5.1.5 不同煤种配制的黑液水煤浆气化反应试验 |
1.5.1.6 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制氢的影响规律研究 |
1.5.2 水煤浆强化气化机理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研究 |
1.5.3 气流床气化炉数值模拟分析 |
第二章 黑液水煤浆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 |
2.1 试验仪器和方法 |
2.2 黑液水煤浆和新汶煤热解气体成份分析 |
2.2.1 热解样品制备 |
2.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解气制取 |
2.2.3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解气成分分析 |
2.2.4 不同热解时间的热解气成分分析 |
2.3 黑液水煤浆、新汶煤和黑液不同热解条件下FT-IR分析 |
2.3.1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3.2 黑液、黑液水煤浆和新汶煤焦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
2.3.3 黑液水煤浆及其煤焦官能团结构变化的定性分析 |
2.4 黑液水煤浆热解和燃烧热分析试验 |
2.4.1 黑液水煤浆与新汶煤燃烧热试验的对比分析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黑液水煤浆的氧化燃烧反应过程及机理 |
2.4.2.2 升温速率对黑液水煤浆燃烧碳转化率的影响 |
2.4.2.3 不同加热气氛下黑液水煤浆的碳转化率 |
2.4.2.4 黑液水煤浆和新汶煤燃烧动力学参数求解 |
2.4.2.5 黑液水煤浆和新汶煤热解特性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液水煤浆焦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黑液水煤浆焦C-CO_2和C-H_2O气化反应试验 |
3.1.1 样品制备及气化反应 |
3.1.2 表征气化反应特性的几个参数 |
3.1.3 气化反应试验装置 |
3.2 气化反应动力学三联体分析 |
3.2.1 气固反应模型 |
3.2.2 黑液水煤浆焦气化反应动力学三联体求取 |
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黑液水煤浆焦常压C-CO_2气化反应 |
3.3.1.1 等温热重试验分析 |
3.3.1.2 程序升温热重试验 |
3.3.2 黑液水煤浆焦常压C-H_2O气化反应 |
3.3.3 黑液水煤浆焦加压C-CO_2气化反应 |
3.3.4 黑液水煤浆焦加压C-H_2O气化反应 |
3.3.5 不同压力时黑液水煤浆焦C-H_2O和C-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液水煤浆焦固定床C-CO_2和C-H_2O气化反应试验 |
4.1 黑液水煤浆焦C-H_2O气化反应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
4.1.1 固定床气化反应 |
4.1.2 气化反应实验及结果分析 |
4.1.2.1 不同粒径的黑液水煤浆焦C-H_2O气化反应特性 |
4.1.2.2 普通水煤浆焦和新汶煤焦C-H_2O气化反应 |
4.2 黑液水煤浆焦C-CO_2气化反应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
4.2.1 气化反应装置 |
4.2.2 黑液水煤浆焦C-CO_2固定床气化反应 |
4.3 黑液水煤浆焦C-H_2O-CaO气化反应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
4.3.1 试验过程 |
4.3.2 添加不同比例CaO对气化制氢效果的影响 |
4.3.3 添加5%CaO,黑液水煤浆焦和普通水煤浆焦气化制氢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液水煤浆焦C-H_2O-CO_2气化反应特性的研究 |
5.1 黑液水煤浆焦C-H_2O-CO_2固定床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
5.1.1 气化反应试验 |
5.1.2 气化反应试验结果分析 |
5.2 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液态CO_2提高水煤浆煤水配比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对象 |
5.2.3 数学模型 |
5.2.4 水煤浆水份蒸发以及液态CO_2的处理 |
5.2.5 气化反应机理及数值模拟分析 |
5.2.5.1 通过添加液态CO_2提高水煤浆煤水配比对气化效果的影响 |
5.2.5.2 通过添加CO_2提高水煤浆煤水配比对气化温度的影响 |
5.2.5.3 添加液态CO_2提高煤水配比对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的影响 |
5.2.5.4 不同氧碳比条件下,气化炉出口煤气成分的变化 |
5.3 水煤浆强化气化系统 |
5.3.1 水煤浆强化气化工艺流程 |
5.3.2 可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液水煤浆焦气化残渣分析及气化反应机理研究 |
6.1 试验部分 |
6.1.1 试验样品 |
6.1.2 试验装置和煤焦制备 |
6.1.3 气化反应样品和残渣的分析方法 |
6.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黑液水煤浆、黑液水煤浆焦、普通水煤浆和普通水煤浆焦XRD晶相分析 |
6.2.1.1 黑液水煤浆(干燥)与普通水煤浆(干燥)XRD晶相分析 |
6.2.1.2 黑液水煤浆焦与普通水煤浆焦XRD晶相分析 |
6.2.1.3 黑液水煤浆焦与普通水煤浆焦C-CO_2气化残渣成分分析 |
6.2.1.4 黑液水煤浆焦与普通水煤浆焦C-H_2O气化残渣XRD分析 |
6.2.2 黑液水煤浆焦C-H_2O部分气化反应残焦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
6.2.2.1 部分气化反应后残焦吸附和脱附等温线的类型 |
6.2.2.2 部分气化反应后残焦孔隙结构变化趋势 |
6.2.3 煤焦和部分气化残焦电子扫描和能谱分析 |
6.2.3.1 黑液水煤浆与普通水煤浆干燥后样品电子扫描与能谱分析 |
6.2.3.2 黑液水煤浆焦和普通水煤浆焦电子扫描分析与能谱分析 |
6.2.3.3 部分气化反应后黑液水煤浆焦和普通水煤浆焦电子扫描和能谱分析 |
6.3 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反应机理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煤种配制的黑液水煤浆气化反应试验 |
7.1 试验样品制备 |
7.2 不同煤种配制的黑液水煤浆焦C-H_2O气化实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气流床气化炉冷热态数值模拟、喷嘴受热和渣生成模型研究 |
8.1 气流床气化冷态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
8.1.1 气化炉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条件 |
8.1.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8.1.3 气化炉冷态流场特性分析 |
8.1.3.1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
8.1.3.2 气化炉冷态流场分布特性 |
8.2 气流床气化热态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
8.2.1 湍流燃烧模型概述 |
8.2.2 气化反应特点 |
8.2.3 非预混PDF模型 |
8.2.4 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
8.2.5 燃烧辐射传热模拟 |
8.3 额定工况条件下热态数值模拟结果 |
8.3.1 额定工况条件下气化反应生成气组分分布 |
8.3.2 额定工况条件下气化炉温度场分布特性 |
8.3.3 额定工况条件下气化炉内速度场分布特性 |
8.3.4 额定工况条件下气化炉生成气成分分布 |
8.3.5 气化炉热态时燃烬率和挥发份析出特性分析 |
8.3.6 变工况条件下气化炉热态数值模拟分析 |
8.3.6.1 改变气化炉入口煤粉量 |
8.3.6.2 改变气化炉入口氧煤比 |
8.3.6.3 改变气化炉入口蒸汽煤比 |
8.4 气化炉喷嘴受热分析数值模拟 |
8.4.1 火焰的热辐射性质 |
8.4.2 气化炉内喷嘴结构 |
8.4.3 喷嘴头部受热分析建模 |
8.4.4 不同工况条件下喷嘴头部受热分析 |
8.4.5 不同工况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分布 |
8.4.5.1 工况一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场分布 |
8.4.5.2 工况二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场分布 |
8.4.5.3 工况三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场分布 |
8.4.5.4 工况四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场分布 |
8.4.5.5 工况五条件下喷嘴头部温度场分布 |
8.5 气化炉挂渣、渣层导热及温度特性分析 |
8.5.1 渣层生成模型 |
8.5.2 渣层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
8.5.3 气化炉热态运行渣层厚度和温度的计算 |
8.5.4 变负荷条件下渣层厚度的变化趋势 |
8.5.4.1 不同氧碳比条件下渣层厚度分布 |
8.5.4.2 不同汽煤比条件下渣层厚度分布 |
8.5.4.3 不同煤粉流量条件下渣层厚度分布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1.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
9.1.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一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二 参与的主要项目和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8)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焦化废水概述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
1.2.2 焦化废水的一般处理流程 |
1.2.3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
1.2.4 焦化废水的处理难点 |
1.3 水煤浆技术概述 |
1.3.1 水煤浆的性质 |
1.3.2 水煤浆的制备 |
1.3.3 水煤浆燃烧过程特性 |
1.3.4 水煤浆的应用优势 |
1.4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概况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思路设计 |
第二章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煤气化工艺流程简述 |
2.3 气态物的分析 |
2.3.1 评价参数 |
2.3.2 采样布点 |
2.3.3 分析方法 |
2.3.4 结果和讨论 |
2.4 焦化废水分析 |
2.4.1 评价参数 |
2.4.2 采样点 |
2.4.3 分析方法 |
2.4.4 结果及讨论 |
2.5 硫含量的平衡估算 |
第三章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应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分析 |
3.2.1 原煤分析 |
3.2.2 添加剂分析 |
3.3 焦化废水预处理 |
3.3.1 焦油分离水 |
3.3.2 煤气洗涤废水 |
3.3.3 除尘废水 |
3.4 水煤浆制备工艺 |
3.4.1 水煤浆质量指标 |
3.4.2 水煤浆制备流程 |
第四章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适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陶瓷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途径 |
4.2.1 实施步骤 |
4.2.2 本研究清洁生产途径 |
4.3 效益分析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环境效益 |
4.4 水煤浆技术在陶瓷企业中的应用及推广 |
4.4.1 应用情况 |
4.4.2 存在问题 |
4.4.3 推广的制约因素 |
4.4.4 对策及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独创性声明 |
致谢 |
(9)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成浆及燃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普通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我国普通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3 精细水煤浆的发展和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主要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和样品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方法 |
3.3 精细煤粉的粒度分布和特征值 |
3.3.1 精细煤粉的粒度分布 |
3.3.2 精细煤粉的粒度特征值 |
3.4 精细煤粉的孔隙结构 |
3.4.1 孔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
3.4.2 精细煤粉的比表面积的计算和分析 |
3.4.3 精细煤粉孔隙结构的研究 |
3.4.4 精细煤粉孔隙结构的分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精细水煤浆的成浆机理 |
4.1 精细水煤浆制备特性研究 |
4.1.1 矿物质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 |
4.1.2 粒度级配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 |
4.2 神华煤制浆特性及其改性机理 |
4.2.1 添加剂的选择 |
4.2.2 四种纯神华煤的成浆性研究 |
4.2.3 神华煤改性处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精细水煤浆的燃烧反应动力学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
5.1.2 实验方法 |
5.2 精细水煤浆燃烧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
5.2.1 精细水煤浆着火特性和燃尽特性的研究方法 |
5.2.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5.3 精细水煤浆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 |
5.3.1 精细水煤浆反应活化能的研究 |
5.4 精细水煤浆燃烧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1 升温速率对精细煤浆燃烧特性的影响 |
5.4.2 粒径对精细煤浆燃烧特性和活化能的影响研究 |
5.4.3 分形维数对精细煤浆燃烧特性和活化能的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附录 |
致谢 |
(10)麦秸秆—煤浆的制备及其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现状 |
2.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2.3 生物质水煤浆及其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3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3.1 麦秸秆的热解特性分析 |
3.2 麦秸秆炭化实验 |
3.3 样品基本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麦秸秆-煤浆的成浆特性研究 |
4.1 水煤浆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4.2 水煤浆和麦秸秆-煤浆成浆性能对比 |
4.3 炭化对麦秸秆-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 |
4.4 麦秸秆-煤浆成浆的微观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麦秸秆-煤浆的气化特性研究 |
5.1 麦秸秆-煤浆与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分析 |
5.2 水煤浆焦与麦秸秆-煤浆焦的气化特性分析 |
5.3 麦秸秆-煤浆焦与水煤浆焦的微观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水煤浆燃烧的研究[J]. 岑可法,谢名湖.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3(S1)
- [2]410T/h高长宽比、六角切圆水煤浆、重油两用电站锅炉动力、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 丁宁. 浙江大学, 2005(07)
- [3]低品位水煤浆成浆、燃烧特性研究及应用[D]. 张传名. 浙江大学, 2009(01)
- [4]水煤浆旋流燃烧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杨玉林. 浙江大学, 2003(01)
- [5]水煤浆代油清洁燃烧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 翁卫国. 浙江大学, 2006(01)
- [6]柴油机燃烧水煤浆供给系统的实验研究[D]. 张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7]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机理以及气流床气化数值模拟研究[D]. 匡建平. 浙江大学, 2007(06)
- [8]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 陈佩仪. 广东工业大学, 2006(09)
- [9]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成浆及燃烧机理研究[D]. 李珊珊. 浙江大学, 2006(12)
- [10]麦秸秆—煤浆的制备及其气化特性研究[D]. 李婷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