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黄沙脉状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聂利青[1](2019)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钨是一种战略金属,被誉为“工业食盐”,是重要的难熔稀有金属之一。我国是全球钨储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储量的52%(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数据)。同时,我国也是全球钨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关于钨矿床,特别是矽卡岩型钨矿床,前人已开展广泛的研究如含矿岩体、成矿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钨矿床与其他金属元素组成的多元素矿床(如钨、铜、铁矿床)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勘探新发现越来越多的钨矿床呈现与铜金、铁伴生的现象或是铜金、铁矿床发育钨矿化。钨被认为是典型的壳源元素,而铜铁等元素通常为幔源,它们出现在相同的矿床,是什么样的过程和条件等造成的,已成为热液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选择既有钨矿床又有铜铁矿床的地区开展详细对比研究对探讨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正是开展钨矿床和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专属性和成矿条件异同性研究的理想场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金多金属矿床聚集区,是“层控矽卡岩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复合成矿理论”的发祥地,是长期研究的热点地区。相比于成矿带内铜金、铁矿床的研究程度,成矿带中钨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薄弱,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发现的钨矿床(化)为该成矿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达到大型规模的钨矿床有:东顾山矿床、阮家湾矿床、桂林郑矿床、高家塝矿床,另外,在铜山口大型铜金矿床和龙桥大型铁矿床中也发育钨矿化。为了理清成矿带内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成矿岩体类型及源区、钨成矿系统及其与成矿带内的铜铁金成矿系统深部过程的异同,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述四个钨矿床作为代表,结合成矿带内的含钨矿床如铜山口矿床,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东顾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新发现的钨矿床,也是本次工作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详细工作,内容如下:东顾山矿床是北亚带内目前探明的大型矽卡岩型钨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成矿岩体为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形态主要呈似层状、平缓透镜状,矿体赋存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该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度、中低盐度,成矿流体在成矿期(氧化物阶段)已发生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大气降水比例约为40%,流体混合比例更显着。黄铁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为4.39‰~6.00‰,高于幔源硫,略低于赋矿地层硫值,表明东顾山钨矿床硫源为地层硫和岩浆硫混合。由大理岩到岩体依次发育脉状、浸染状和块状的石榴子石,且颜色逐渐加深。Grt-1(脉状):Gro7i-80Adr17-27Pyr1-3;核部和边部均富集重稀土,有微弱的铕负异常;Grt-2(浸染状):Adr35-83Gro15-60Pyr2-6,核部和边部均富集轻稀土,有微弱的铕正异常;Grt-3(块状):Adr97-1o0Gro0-1Pyr0-2,核部和边部显着富集轻稀土,有明显的铕正异常。东顾山矿床的石榴子石从Grt-1到Grt-2再到Grt-3经历了从扩散交代作用到平流交代作用的转变,成矿流体由中性演化至中酸性,氧逸度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东顾山矿床中白钨矿铕异常δEu和Mo6+含量演化特征均指示成矿流体氧逸度逐渐减弱。白钨矿富集HFSE且Nb/La值>1,指示成矿流体富集F挥发分。白钨矿的εNd(t)范围为-17.7~-16.4,87Sr/86Sr值为0.70957~0.71113,指示东顾山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地壳(董岭式基底)。该矿床黄铁矿划分为两个大类:Py1采于钨矿体(深部),Py2采于铅锌矿体(浅部),又根据酸蚀后的岩相学特征将这两类黄铁矿分为两个亚类(即Py1a/1b和Py2a/2b),Py1a具有高Co元素含量同时亏损其余微量元素的特征,而Py1b相对富集Ni、Cu、Pb、Bi、Zn和As元素。Py2a亏损Co元素和Ni元素,但是富集As元素,Py2b除了更加富集As元素外,Pb、Bi、Cu、Zn、Au和Ag也呈现富集特征。同一类黄铁矿中(Py1或Py2)差别小,但是这两类黄铁矿的铅同位素范围大(208Pb/204Pb值范围为36.587~38.248),显示扬子上地壳(董岭式基底)为钨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东顾山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鸡头山矿床、大湖塘矿床中的白钨矿同位素范围差别大,分别落入对应区域的基底同位素范围,指示区域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除了江南式基底(双桥山群)外,董岭式基底可以为钨矿床提供成矿物质,因此南钨北移的界限可以越过长江深断裂。东顾山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分别为99.9±1.7~99.7±1.5 Ma和97.22±0.70 Ma,指示成矿带在130Ma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以后,在100 Ma发生了一次新的成矿事件。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明显晚于前人提出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铁金矿床成矿时代,据此,将成矿带的燕山期成矿时代范围重新确定在145~97 Ma之间。并进一步划分了三阶段钨成矿作用:146~143 Ma、127 Ma和97 Ma,在成矿带的铜主成矿期(140Ma)之前和铁成矿期(130Ma)之后均有钨成矿事件发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钨矿床有关的岩体均具有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早、晚阶段成矿岩体有微弱的铕负异常(平均值为0.88和0.78),中阶段成矿岩体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平均值为0.18)。且均富集Rb、Th、U等LILE,亏损Nb、Zr、Ti等HFSE,弱亏损Sr、P、Eu、Ti,具有高的K/Rb和Zr/Hf 比值以及低的Sr/Y比值,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钨矿床有关的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低,岩浆氧逸度高,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到钦杭成矿带再到南岭成矿带,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逐渐加强,岩浆氧逸度逐渐降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岩体的εNd(t)、(87Sr/86Sr)i变化范围很大、数据点离散,尤其是早晚两阶段岩体与中阶段岩体(87Sr/86Sr)i差别极大,显示了岩浆来源的差异性,即中阶段岩体(即桂林郑岩体,位于南亚带)有更多的扬子上地壳(江南式基底)物质加入。相比于早阶段成矿岩体(即阮家湾岩体和高家塝岩体,分别位于中亚带和南亚带),晚阶段岩体(即东顾山岩体,位于北亚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i和较低的εNd(t)和更负的锆石εHf(t)值则可能指示晚阶段成矿岩浆有更多的地壳物质(董岭式基底)加入。通过对鄂东南矿集区成铜岩体、成铁岩体和成钨岩体的锆石微量元素研究发现不同岩体成矿专属性不同,其中,阮家湾钨矿床的成矿岩体锆石富钨元素(平均值为1.14ppm);铜山口铜矿床和铜绿山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锆石富铜元素(平均值分别为0.80和1.23ppm)。铜山口铜矿床和铜绿山铜铁矿床的成矿岩体氧逸度最高(锆石Ce4+/Ce3+平均值分别为207.5和263.6),金山店铁矿床次之(锆石Ce4+/Ce3+平均值为189.0),阮家湾钨矿床的成矿岩体氧逸度最低(锆石Ce4+/Ce3+平均值为71.7)。在矿集区尺度,鄂东南矿集区横跨南北两个基底,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具有钨-铜-铁过渡的特点。岩浆的地幔与地壳加入的比例和类型不仅对氧逸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且决定了岩浆的含矿性,岩浆源区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鄂东南矿集区不同岩体含矿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东顾山钨矿床、阮家湾钨矿床、高家塝钨矿床、桂林郑钨矿床和铜山口铜金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配分模型呈现不同程度的轻稀土富集和铕负异常特征,均富集HFSE,Nb/La值约为1.217~52.455,指示这四个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富集F挥发分;铜山口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富C1挥发分,即成矿带内形成钨矿床的流体富集F挥发分,形成铜矿床的流体富集C1挥发分。矽卡岩型矿床中白钨矿的铕异常δEu通常<1,且富集LREE和Mo元素;石英脉型钨矿床中白钨矿铕异常δEu变化范围大(>10或<1),且亏损LREE和Mo元素;斑岩型矿床中的白钨矿铕异常δEu变化范围大,且中等富集LREE和Mo元素,故白钨矿的(La/Lu)N和Mo/δEu图解可以作为判断热液矿床类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的参考指标。由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受到华北和大别山的强烈“阻挡”,很可能发生了“陆内俯冲”,上下地壳发生脱耦,岩石圈叠置增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董岭式和江南式基底富含钨等组分,是形成原始含矿岩浆的物质基础。随着岩浆的结晶分异,钨等成矿元素聚集在岩浆房的顶部,并上升侵位在古生代白云岩、灰岩沉积地层中,含矿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形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模式,“南钨北扩”将成为目前及以后钨矿勘查和钨工业布局的新方向。
胡正华[2](2015)在《赣东北朱溪钨多金属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规律》文中提出朱溪是近年来赣北继大湖塘钨矿床之后,新发现的又一百万吨级的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床以埋藏深、规模大、矿体厚、品位富、矿体类型多而闻名。朱溪钨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发现,打破了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规模小、矿体不连续、品位不均匀的传统认识。本文在详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矿床学研究手段,同时应用现代测试技术,对朱溪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岩浆岩、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剖析,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同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取得到主要认识如下:1、朱溪矿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层包括新元古代双桥山群(Pt3sh)变质砂岩与黄龙组(C2h)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石炭统船山组(C3c)灰岩、大理岩,栖霞组(P1q)灰岩。矿区构造组合样式为推覆+滑覆构造,推覆-滑覆体层间扩容空间控制着似层状、厚层状矽卡岩主矿体的产出;推覆-滑覆体内由一系列杂乱的次级裂隙,控制着朱溪矿区透镜状、脉状矽卡岩矿体的产出。此外,推覆+滑覆体下盘富硅质、铝质的双桥山与上盘富钙质(镁质)黄龙组、船山组等碳酸盐岩地层,组成的“硅/钙界面”,对矿质沉淀和富集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矿区岩浆岩的侵位顺序为晋宁期花岗闪长斑岩→中侏罗世煌斑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与黑云母花岗岩。成矿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呈岩侏、岩脉状产出,次为呈脉状产出的花岗斑岩,两者均为隐伏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为准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S型花岗岩,富集高场强元素U、Ta、P、Hf、Y与亲石元素R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与亲石元素Ba、K、Sr,Nb/Ta比值为1.94.5;稀土元素总量(ΣREE)偏低,为64.64×10-685.4×10-6,平均75.58×10-6;LREE/HREE比值较稳定,介于2.346.23之间,δEu值为0.590.62,属负Eu异常轻稀土富集型。蚀变花岗斑岩与蚀变花岗岩特征相似。2、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①提出朱溪矿床由产于上覆栖霞组中的云英脉型钨矿体;中部层间构造带与岩体接触带的似层状、厚层状矽卡岩型钨铜(锌)矿体与上部脉状矽卡岩型钨铜(锌)矿体、浅部透镜状矽卡岩型铜锌(铅)矿体;产于深部隐伏蚀变花岗(斑)岩中钨(铜)矿体与产于下覆双桥山群中的石英脉型钨矿化体构成的“多位一体”式蚀变花岗岩-矽卡岩型矿床;②矽卡岩矿石以稠密浸染状、脉状、团块状构造为主,蚀变花岗岩、云英脉与石英脉型矿石中主要的构造为浸染-细脉状为主;矿石结构均以结晶、交代作用和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为主;③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白钨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矽卡岩矿物(包含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等)和石英为主,含少量硬石膏、方解石、萤石等;④划分了矽卡岩中金属矿物与成矿元素的分带模式:由岩体至围岩,金属矿物具有白钨矿±黄铜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白钨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钨矿的分布规律;对应的成矿元素分带为W±Cu→W+Cu±Zn→Cu+Zn±Pb±W;⑤建立了矽卡岩矿物组合及其成分的分带模型:整体上呈现出石榴子石+透辉石(石榴子石:透辉石>4:1)→透辉石+石榴子石+硅灰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硅灰石>7:2:1)→透闪石+透辉石+硅灰石(透闪石:透辉石:硅灰石>5:2:1)分带特征;⑥总结成矿作用为三期六阶段,其中气水-热液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退化蚀变阶段、云英岩阶段、石英-铜锌钨阶段、石英-铜铅锌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钨阶段,初步确定了朱溪先钨后铜的生成顺序。3、进行了矿床年代学的研究,厘定了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成岩成矿年龄分别为146.9±0.97Ma152.9±1.7Ma和144±5Ma,显示出朱溪成岩成矿作用具有同时性。4、揭示了朱溪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但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钨、铜、锌等金属元素均主要来源于成矿岩体,同时有少量来自围岩。白钨矿中钙的来源较为复杂,以围岩黄龙组与船山组等碳酸盐岩中方解石为主,次为斜长石、石榴子石、萤石等含钙矿物。不同的矿体类型其白钨矿中钙的来源稍有差异,矽卡岩型矿体中白钨矿的钙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方解石;而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钨矿体、石英脉型矿体中白钨矿的钙主要来源于成矿岩体中斜长石的绢云母化。5、基于朱溪矿床“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与控矿因素,建立了找矿模型。6、对江西南钨北扩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赣南、赣北地质体中均有富钨的矿源层,以及中生代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所引起构造岩浆岩事件可能是江西南钨北扩的主要诱因。赣南地区以石英脉型、蚀变花岗岩型黑钨矿床为主;而赣北地区以斑岩—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差异性,可能主要与赣南、赣北赋矿地层硅铝钙含量的差异有关。
蒋少涌,赵葵东,姜海,苏慧敏,熊索菲,熊伊曲,徐耀明,章伟,朱律运[3](2020)在《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西方各国纷纷制定关键矿产保障供应安全战略,钨锡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关键矿产,是我国传统的优势矿产资源,但近年来找矿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我国钨锡矿床己有数据和文献资料,对我国钨锡矿床的时空分布及地质成矿规律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指出燕山期是我国钨锡成矿最重要的时期,我国原生钨锡矿床有5种主要类型:斑岩型(W+Sn)、云英岩型(W+Sn)、矽卡岩型(W+Sn)、石英脉型(W为主)和锡石硫化物型(Sn); 3种次要类型:蚀变花岗岩型(Sn+W)、热液角砾岩型(W)和低温热液脉型(W).钨锡成岩成矿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十分重要;复式岩体与钨锡矿床的产出关系也十分密切;含钨锡花岗岩的高度分异演化对成矿至关重要.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流体不混溶作用及流体沸腾、多端元-多组分-多来源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是钨锡矿石沉淀的重要机制.
彭宁俊[4](2020)在《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湖塘W-Cu矿床是赣北钨成矿带的典型矿床,也是江西北部最早发现的超大型钨矿床,已探明WO3 200余万吨,并伴生Cu 50万吨和Mo 2万吨。大湖塘内包含南区、北区和大雾塘矿区三个大区,含有石门寺、大岭上、狮尾洞等矿段,各矿段地质特征、成矿阶段和矿物组合较为相似,成矿作用均与燕山期130-150Ma多期次的花岗岩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而矿化以细脉浸染型白钨矿、黑钨矿为主,亦含石英大脉型矿体。本论文通过对大湖塘开展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矿物微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深入探讨该地区成矿作用,为解释成矿机理、阐明超大型矿床成因提供依据,同时也将为丰富成矿理论和指导类似矿床找矿勘查提供借鉴意义。大湖塘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流体均为中高温(190-440℃)、中低盐度(0.5-12 wt%Na Cleq)、低密度Na Cl-H2O(CH4±N2±CO2)热液体系。包裹体中CH4+N2超过CO2占到主导地位,反映成矿系统整体处于低氧逸度的还原环境,CO2只出现在大量钨已经晶出之后的硫化物阶段。硅酸盐-氧化物阶段黑钨矿均一温度(300-440°C),白钨矿均一温度(峰值280-350°C),磷灰石均一温度(峰值260-330°C)均普遍比共生的石英(大部分200-300°C)高,而晚期硫化物阶段的石英集中于190-240°C。北区石门寺和大岭上矿段在晚期硫化物阶段盐度明显降低,但南区狮尾洞矿段和大雾塘矿区一矿带矿段并无明显变化。大湖塘热液体系中金属元素的逐步沉淀伴随有不同的流体作用:即早期黑钨矿、白钨矿和磷灰石的形成并无明显大气水的加入,W的沉淀形成主要经历自然冷却过程;而在石门寺矿段和大岭上矿段,由于构造裂隙较为发育,可能有较多的大气降水加入,流体混合是引起Cu、Mo等贱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重要原因。大湖塘矿床花岗岩中的熔融包裹体和热液脉中的流体包裹体普遍含有黄铜矿固体矿物,说明残余熔体和热液流体中均含有大量的Cu,也证明了成矿物质的岩浆来源。硫化物S-Pb同位素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硫化物阶段部分样品含有亏损的δ34S值(-14.4~-0.9‰),可能反应成矿流体氧逸度的升高导致流体环境的改变,原因为晚期氧化性大气降水的加入。这与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一致。白钨矿和磷灰石微量元素、Sr同位素以及电气石主量元素、B同位素等多种研究成果表明,水岩反应是大湖塘钨矿物尤其是白钨矿沉淀的重要机制。水-岩反应过程中斜长石分解为富W流体提供了大量的Ca、Eu和Sr以形成白钨矿、磷灰石等矿物。白钨矿和磷灰石晶体在沉淀过程中稀土配分曲线均由“倾斜型”、负Eu异常转变为“平坦型”、正Eu异常,由于白钨矿和磷灰石优先富集中稀土MREE,早期这些矿物的的沉淀可逐渐形成贫MREE的流体,使得白钨矿等矿物稀土模式发生改变。电气石可分为VT、DT和ST等不同类型,其中石英脉中VT型(VT-1和VT-2)电气石记录了封闭环境下含矿流体与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围岩反应情形下流体环境的改变,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中ST型电气石相比细脉中DT型电气石B同位素明显偏低,反映不同的源区属性,而在广泛的围岩交代中,黑钨矿、白钨矿和硫化物沉淀过程中或同样受到围岩物质的贡献。通过总结大湖塘以及其他大型-超大型钨矿床的基础地质和矿物学特征、流体包裹体和H-C-S等同位素特征发现,水岩反应在许多钨矿床广泛发育,是改变流体性质和引起钨矿物沉淀的重要机制。超大型矿床研究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超大型钨矿床往往具有如下特征:1)大地构造位置往往位于板块活动带或大陆热点地区,成矿作用往往与高分异的多期次花岗岩体有关;2)区域基底含钨背景往往较高;3)超大型钨矿床矿体常常赋存于岩体的外接触带,含矿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往往决定了矿床的类型和矿物赋存状态。此外,笔者从成矿岩体、矿化类型、矿物组合和氧逸度等方面讨论了赣北钨矿与赣南钨矿的区别,并提出根据不同围岩性质和蚀变类型在赣北地区寻找不同类型钨矿床的建议。
秦丽娟[5](2020)在《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赣东北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在钦杭成矿带的东段,属于塔前—赋春多金属成矿带。复杂的矿床成因问题尚未解决,制约着进一步找矿。形成超大型矿床需要巨量流体,而研究区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将结合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分析不同矿化期次的流体性质,揭示流体演化特征,探讨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机制。钻孔岩心揭示出朱溪钨矿矿床主要的矿化类型有三种:钙质矽卡岩型、镁质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白钨矿的形成有七个阶段,均一温度集中在(291131)℃,其中钙质矽卡岩型钨矿的均一温度集中在3个阶段,分布为(291259)℃、(231197)℃和(161131)℃;镁质矽卡岩型钨矿的均一温度集中在两个阶段,分布为(267178)℃和(177148)℃;云英岩型钨矿的均一温度集中在两个阶段,分别为(291221)℃和(200142)℃。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盐度集中在(6.590.71)wt%NaCl equiv.,整体上这七个阶段白钨矿的成矿流体的盐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递减。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密度集中在(0.810.95)g/cm3,整体上流体的的密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其中钙质矽卡岩型第三阶段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密度最大,钙质矽卡岩型第一阶段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密度最小。关于成矿压力,最大的是镁质矽卡岩型第二阶段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压力为250.93bar,最低的是钙质矽卡岩型第一阶段与白钨矿相关的流体压力为37.57bar。白钨矿的成矿深度中最浅的是375.7 m,最深的是2509.3 m,二者之间穿插着三种类型的白钨矿。流体沸腾与混合促进白钨矿的沉淀,流体沸腾作用促进了白钨矿的垂向分带,扩大了流体活动范围,同时延长了扩大了与围岩的接触交代作用的时间,为世界级巨型钨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段登飞[6](2019)在《鄂东南阳新岩体周缘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文中认为鄂东南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区内矿产以铁和铜为主,其次有钼、金、铅、钨、锌等。鄂东南矿集区内几乎所有矿床的形成均与燕山期中-酸岩侵入岩有关,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和斑岩型。本文采集了鄂东南地区铜矿床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对这些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主微量分析、Sr-Nd同位素分析,以及原位的矿物主微量分析。另外还选取了三个典型的Cu多金属矿床,详细研的究了这些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按照岩体在地表出露的面积,可以分为呈岩株状的小岩体和岩基状的大岩体。锆石U-Pb定年表明,成矿小岩体成岩年龄>140Ma,成矿大岩体<140Ma。不成矿岩体也属于小岩体,成岩年龄<140Ma。另外阮家湾矿区新发现的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与阮家湾成矿岩体年龄相近,为142.1±3.2Ma。除新发现的阮家湾二云母花岗岩外,鄂东南地区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均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所有岩体均具有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在蛛网图上有明显的Pb、Sr正异常和Nb、Ta、Ti、P负异常。所有岩体的Sr-Nd同位素值都较为接近,与早白垩基性岩的Sr-Nd同位素值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鄂东南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及不成矿岩体起源于下地壳和下伏岩石圈拆沉,拆沉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导致了软流圈的上涌,下地壳和岩石圈发生部分熔融并与软流圈地幔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最终形成了鄂东南地区的各种基性岩和中酸性岩。岩相学、角闪石BSE图像以及主量元素研究表明鄂东南地区小岩体,无论成矿与否,都在5km处有一个深部岩浆房,浅部就位深度约3km。而鄂东南地区成矿大岩体不存在深部岩浆房,直接在浅部约3km处就位。本文选取铜绿山小岩体详细研究岩浆深部演化历史,发现岩浆在5km处,经历了约40%的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过分离结晶作用,残余岩浆更加富集成矿元素Cu和挥发分元素Cl。由于不成矿岩体和成矿大岩体成矿年龄<140Ma,因此选取二者的磷灰石做对比研究,来探讨成矿的差异。研究发现成矿岩体磷灰石中的Cl,S,Li的元素含量要高于不成矿岩体磷灰石。而且大部分不成矿岩体磷灰石含有流体包裹体,而大部分成矿磷灰石不含有流体包裹体。磷灰石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组分特征表明,不成矿岩体在深部发生了流体出溶,使岩浆中的Cl,S,Li、Cu和Au含量降低,从而对成矿不利。综合对比鄂东南地区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各方面特征,发现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在成岩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组成方面较为相似,在本地区不能作为很好的找矿指标。较高的氧逸度和较浅的就位深度虽然对成矿较为有利,但鄂东南地区岩体大都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较浅的就位深度。但是经历过矿物分离结晶,且在就位前没有发生流体出溶的岩浆对成矿较为有利。并且磷灰石的Cl、Li、S含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找矿指标,快速的甄别出成矿岩体。父子山矿床进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富气两相包裹体,富液两相包裹体。所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均从405℃变化到>550℃,且均一温度众值>550℃。盐度分为两组,含石盐子矿物盐度约为28.8-42.5wt%NaCl equiv.,富气两相包裹体约为3.7-13.5wt%NaCl equiv.,富液两相包裹体约为17.3-33.1 wt%NaCl equiv.。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岩相学特征表明进矽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退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均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流体温度和盐度依次降低。父子山矿床S同位素变化范围极大,从-3.2到14.6‰。在硫化物结晶早期,S同位素较接近0值,但可能已有部分围岩膏岩层的混染,随着结晶作用的进一步进行,膏岩层混染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父子山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岩浆。硫化物在结晶过程中有围岩膏岩层混染的影响。付家山-龙角山矿床进矽卡岩阶段可见大量的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共存。此阶段流体为NaCl-KCl-H2O体系,不含CO2,具有高温,高盐度特点,温度>550℃,流体分为60-70 wt%NaCl equiv.的高盐度相和15-20 wt%NaCl equiv.的低盐度相。退矽卡岩阶段与进矽卡岩阶段包裹体类型及分布情况类似,此阶段流体可能为NaCl-KCl-H2O体系,均一温度与进矽卡岩阶段相比有所下降,约为350-400℃。进矽卡岩阶段和退矽卡岩阶段都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但是仅在退矽卡岩阶段有白钨矿结晶。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为主,温度和盐度进一步下降,流体发生不混溶现象。此阶段有大量白钨矿和硫化物沉淀。进矽卡岩阶段,流体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流体进一步演化,到晚期时有大气降水的混入。付家山-龙角山早期硫化物的S同位素值多分布在0附近,而晚期围岩中的硫化物S同位素值约为-21.3-6.8‰。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δ13CV-PDB为-9.1到-6.9‰,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δ13CV-PDB为-14.7到-6.4‰。C和S同位素表明,付家山-龙角山成矿流体仅仅在晚期才混染了围岩的还原型组分。阮家湾矿床进矽卡岩阶段主要富液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少量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富气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10℃到>550℃。富液两相包裹体盐度约为13.0-22.6 wt%NaCl equiv.。此阶段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退矽卡岩阶段,尽管数量上包裹体以富液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但也存在大量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共存的现象。此阶段流体均一温度约为336-473℃,盐度分为两群分别为34.1-42.5 wt%NaCl equiv.和9.0-17.4 wt%NaCl equiv.。此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并且有白钨矿沉淀。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为主,温度和盐度进一步下降,流体发生不混溶现象。此阶段有大量白钨矿和硫化物沉淀。H-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成矿作用的进一步进行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阮家湾矿床早期硫化物S同位素值多分布在-2‰到+4‰之间,与岩浆硫的范围非常接近。围岩地层中硫化物的同位素变化范围很大,在3‰18‰之间,且从低值到高值均有分布。说明只是到了硫化物结晶晚期才有膏岩层地层混染的影响。
陈国华,舒良树,舒立旻,张诚,欧阳永棚[7](2015)在《江南东段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背景》文中提出江西朱溪白钨(铜)多金属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特大型矿床,发育在富含钨铜元素的新元古代泥砂质岩石基底之上,产在燕山期花岗岩与石炭-二叠纪灰岩的接触带.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主要是等粒状、中-粗粒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存在矽卡岩白钨(铜)矿和花岗岩白钨矿两种矿化类型,前者规模大,品位富,后者规模小,品位低.在塔前-赋春盆地,其NW边界呈逆断层、SE边界呈角度不整合与元古代基底接触,而石炭-二叠纪多个岩组中灰岩的钨铜元素含量都很高.矿区外围与矿区内花岗岩类的主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其A/CNK值均>1.1,属富钾的强过铝质花岗岩.在微量元素上,矿区内花岗岩比外围花岗岩的?Eu值更小,更具显着的Eu负异常,富集Rb,U,Ta,Pb和Hf,亏损Ba,Ce,Sr,La和Ti,属于演化程度更高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受流体作用的影响,矿区内岩体硫化物矿化明显,SO3平均含量0.2%.和外围岩体相比,矿区内花岗岩?Eu和稀土总量均偏低,暗示外围与矿区花岗岩具有一定演化继承关系.外围与矿区岩体中的锆石U-Pb年龄为152148 Ma.通过花岗岩中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计算得到的?Hf(t)值均为负值,多数在?6?9之间,TDM2值集中在1.501.88 Ga(峰值1.75 Ga),表明花岗质岩浆来自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本文还从地层中和含矿岩体中的矿质含量、热液蚀变、控矿构造等方面对其成矿、控矿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朱溪矿床经历了花岗岩浆斜向侵位、矽卡岩矿化、降温蚀变、硫化物金属沉淀等多阶段演化的认识,总结出该矿床"东铜西钨、铜浅钨深、早钨晚铜"的成矿规律.
王方舟[8](2019)在《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控矿要素及找矿方向》文中认为江西景德镇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是世界级超大型钨铜矿床,位于塔前-赋春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在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取得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但研究区所在的塔前-赋春一带构造变形复杂、植被覆盖严重,且矿床相关成矿要素大多隐伏于深部,对于构造控矿机理、岩浆及地层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朱溪矿区深部及塔前-赋春一带找矿工作的深入。本文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综合讨论推覆-滑脱构造控矿系统、岩浆系统、岩性控矿控矿,得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一期挤压、一期伸展构造活动。同时利用磁组构测试得出区域构造应力的主要方向为NW-SE向挤压,对区域上以NW向为主的挤压应力做出验证。两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在云英岩化及矽卡岩化过程中成矿元素聚集而形成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钨铜矿体。此后,推覆构造改造该界面而形成滑脱构造面,形成层间破碎带的硅钙面,岩浆就位后大量成矿热液容易在此界面沉淀而成矿。另外,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W、Cu等元素丰度高;二者地层的不整合接触面为成矿提供良好的赋矿层位;“Si-Ca面”于地球化学角度更易使矿质交代、沉淀、富集。在此基础上,综合建立了复合界面控制下多期多位钨铜多金属成矿模式,提出钨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在对塔前-赋春成矿带“力-层-体-面-汇”控矿要素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以寻找深部岩体为中心的找矿思路。并依据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出5个重点找矿预测区。
蒋华[9](2020)在《大湖塘矿床云母矿物成因及其对钨矿的指示》文中研究说明大湖塘W-Cu-Mo矿床位于江南隆起带东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钨多金属矿床之一,已探明WO3资源储量达110万吨。该矿床由北段石门寺和南段狮尾洞等矿段组成,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细脉浸染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本文在对大湖塘矿床石门寺矿段和狮尾洞矿段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云母等矿物地球化学、Li同位素和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开展了江南隆起带和长江中下游钨矿床的对比工作,取得了如下进展。(1)大湖塘钨矿床发育晋宁期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类型一);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类型二);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中黑云母(类型三)三类岩浆岩黑云母,其中成矿的似斑状花岗岩中黑云母(类型二)具有较低XMg值和Fe3+/Fe2+比值、较高的Cl、浓度和LREE/HREE值,且氧逸度较低,这些可作为含钨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指标。(2)大湖塘矿床似斑状花岗岩体中发育浸染状黑云母和团块状黑云母两类热液黑云母,浸染状的热液黑云母形成于钨成矿阶段,具富Mg、Rb、K、Nb、Ta、Sr、F等元素,低XMg、Fe3+/Fe2+值的地球化学特征。(3)大湖塘矿床似斑状花岗岩体中发育三类热液白云母,分别为早期白云母、与钨矿共生白云母和晚期白云母,相比于其他两类白云母,与钨矿共生白云母的W与K/Rb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类热液白云母明显不同,热液白云母的K/Rb比值可作为识别W成矿流体的指标。(4)黑云母Li同位素研究显示,大湖塘含矿热液的水岩作用过程中,沿着热液运移方向,黑云母中6Li易于沿着W成矿热液流动方向迁移,黑云母中6Li变化记录了钨的沉淀过程。(5)大湖塘矿床石门寺矿段和狮尾洞矿段热液期可分为三个组合:黑钨矿-白钨矿-石英组合、白钨矿-黑钨矿-硫化物-石英组合及细脉状白钨矿-石英组合,石英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指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从早阶段细脉浸染状白钨矿→晚阶段石英脉型白钨矿,成矿流体的岩浆组分逐渐减少,向富Na、贫REE过渡,且氧逸度逐渐降低。(6)对比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江南隆起带东段内的钨矿床的成岩成矿特征显示,两大成矿带内的W成矿岩浆岩都为准-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钨矿床大多与古生代碳酸盐岩接触,而江南隆起带东段内钨矿床主要为元古代变质岩地层。成矿岩浆岩的源区和赋矿地层的不同可能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江南隆起带东段的钨成矿规模与成矿元素不同的两个重要原因。
巩小栋[10](2015)在《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Cu–Au–Mo–Fe斑岩-矽卡岩成矿带的南缘,南岭W–Sn多金属成矿带的北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区。前人主要对南岭地区钨矿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对在长江中下游南缘如大湖塘等钨矿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许多工作如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等内容仍未开展,影响了该区域的找矿勘查工作。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开展综合研究,旨在理清大湖塘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和成因机制等科学问题,以期为矿田和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矿田石门寺矿床和狮尾洞矿床是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背景下的产物,隐爆作用发生的规模大小可能是造成二者在资源储量上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2)似伟晶岩是燕山期岩浆岩晚期结晶分异的产物,在其石英中发育的熔体包裹体主要成分含Si、Al、Na、K、Ca等元素以及W、Sn等成矿元素,暗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的分异,似伟晶岩可近似代表成矿流体演化的起点;(3)不同成矿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绝大多数为富液相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与南岭地区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钨矿研究结果相似。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阳储岭等斑岩型钨矿流体组分有着较大的相似性。流体与熔体的不混溶、自然冷却以及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可能是导致矿田金属矿物大规模沉淀的关键因素;(4)矿田的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45Ma左右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锆石Hf同位素、矿石Pb同位素和辉钼矿Re含量等特征显示强烈的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使得矿田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方面混入了较多的幔源组分而有别于南岭地区以壳源为主少量幔源组分的典型钨矿床,这也很可能是造成矿田钨和铜大规模共生的原因;(5)本文厘定燕山期花岗斑岩为矿田钨(铜钼)矿化的成矿地质体;而在矿田深部有寻找铌钽矿的潜力,白云母花岗岩可能为其成矿地质体。
二、江西黄沙脉状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黄沙脉状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3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质演化简史 |
2.3 地层 |
2.4 构造 |
2.5 岩浆岩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东顾山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化特征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期次 |
3.1.7 流体包裹体 |
3.1.8 脉石矿物主微量元素 |
3.1.9 矿物H、O、S、Pb同位素 |
3.1.10 流体性质与来源 |
3.2 阮家湾矿床 |
3.3 桂林郑矿床 |
3.4 高家塝矿床 |
3.5 其他含白钨矿矿床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钨矿床成岩成矿时代 |
4.1 成岩年龄 |
4.2 成矿年龄 |
4.3 钨成矿时代划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钨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 |
5.1 钨矿床成矿岩体 |
5.2 岩浆锆石 |
5.3 与钦杭和南岭成矿带对比 |
5.4 岩浆成矿专属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白钨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6.1 样品采样 |
6.2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6.3 白钨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4 成矿流体特征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6 找矿指示矿物(RIM/discriminator) |
6.7 小结 |
第七章 钨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 |
7.1 钨矿床成矿规律 |
7.1.1 三阶段钨矿床作用 |
7.1.2 空间分布规律 |
7.1.3 基底控矿 |
7.1.4 南钨北扩 |
7.1.5 成矿岩体专属性 |
7.1.6 陆内俯冲成矿 |
7.2 钨矿床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 (测试方法) |
(2)赣东北朱溪钨多金属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钨矿床的时空分布及产出构造背景 |
1.2.2 钨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 |
1.2.3 朱溪矿床勘查与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古老结晶基底的发育 |
2.1.2 中新元古代(晋宁期)华南洋发展演化 |
2.1.3 青白.纪晚期—早古生代华南裂谷系发展演化 |
2.1.4 晚古生代以来叠加改造发展演化 |
2.2 区域地层与成矿 |
2.3 区域构造与成矿 |
2.3.1 宜丰—景德镇深断裂带 |
2.3.2 赣东北深断裂 |
2.3.3 江山-绍兴断裂带 |
2.4 区域岩浆岩与成矿 |
2.5 塔前-赋春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7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 |
3.2.1 北东向断裂 |
3.2.2 北西向断裂 |
3.2.3 近东西向断裂 |
3.3 岩浆岩特征 |
3.3.1 岩浆岩的类型和产状 |
3.3.2 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石化学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稀土元素特征 |
4.2 岩石成因类型 |
4.3 起源与源区性质 |
4.4 构造环境分析 |
第5章 矿床特征 |
5.1 矿体(化)特征 |
5.1.1 矽卡岩型钨铜(锌)矿体 |
5.1.2 蚀变花岗岩型钨(铜)矿体 |
5.1.3 云英脉型钨矿体 |
5.1.4 石英脉型钨矿化体 |
5.2 矿石类型 |
5.3 矿石组构 |
5.3.1 矿石构造 |
5.3.2 矿石结构 |
5.4 矿物特征 |
5.4.1 金属矿物特征 |
5.4.2 非金属矿物特征 |
5.4.3 蚀变与矿化分带 |
5.4.4 成矿元素分带 |
5.5 矿化阶段 |
5.5.1 岩浆岩期 |
5.5.2 气水热液矿化期 |
5.5.3 风化期 |
第6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探讨 |
6.1 主要地质体成岩时代 |
6.2 白钨矿Sm-Nd同位素测年 |
6.2.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6.2.2 测试结果 |
6.3 成矿岩体的确定 |
6.4 成岩成矿时代 |
6.5 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5.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6.5.2 测试结果 |
6.5.3 锆石Hf同位素对岩浆岩源区的指示 |
6.5.4 Hf同位素对赣东北地区源区的启示 |
6.6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6.1 成矿流体性质 |
6.6.2 成矿流体来源 |
6.7 成矿物质来源 |
6.7.1 钨的来源 |
6.7.2 钙的来源 |
6.7.3 硫的来源 |
6.8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9 矿床成因 |
6.10成矿模式 |
6.11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 |
6.11.1 控矿因素分析 |
6.11.2 找矿地质条件 |
6.11.3 找矿标志 |
6.11.4 找矿模型 |
第7章 江西南钨北扩机制初探 |
7.1 南钨北扩现象 |
7.2 赣东北地区燕山期成矿地质背景 |
7.3 赣东北朱溪与赣西北大湖塘矿床对比性研究 |
7.3.1 矿体特征 |
7.3.2 成矿岩体 |
7.3.3 成矿时代 |
7.3.4 赋矿围岩 |
7.3.5 成矿物质来源 |
7.3.6 成矿模式 |
7.4 江西南钨北扩机制探讨 |
7.4.1 赣北与赣南区域地质背景 |
7.4.2 赣南与赣北燕山期构造岩浆演化事件 |
7.4.3 赣南与赣北钨矿床类型的差异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3)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1.1 成矿区带 |
1.2 成矿时代 |
2 中国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床类型与主要矿化特征 |
2.2 含矿岩体特征 |
3 中国钨锡矿床成矿机制 |
3.1 成矿物质来源 |
3.1.1 壳幔相互作用对钨锡成矿物质的贡献 |
3.1.2 岩浆和围岩地层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
3.2 成矿流体来源 |
3.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3.3.1 温度和盐度 |
3.3.2 流体体系及流体成分 |
3.3.3 氧逸度 |
3.3.4 矿质沉淀机制 |
3.4 复式岩体多期成矿 |
3.5 与钨锡共生的其他稀有金属矿化 |
4 结论 |
补充材料 |
(4)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钨矿资源分布与用途 |
1.2.2 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大湖塘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大岭上矿段 |
3.4.1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4.2 围岩蚀变 |
3.4.3 成矿阶段 |
3.5 石门寺矿段 |
3.5.1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5.2 围岩蚀变 |
3.5.3 成矿阶段 |
3.6 狮尾洞矿段 |
3.6.1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6.2 围岩蚀变 |
3.6.3 成矿阶段 |
3.7 一矿带矿段 |
3.7.1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7.2 围岩蚀变 |
3.7.3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成矿流体研究 |
4.1 样品准备与测试方法 |
4.1.1 流体包裹体测温 |
4.1.2 氢氧同位素分析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 |
4.2.1 大岭上矿段流体特征 |
4.2.2 石门寺矿段流体特征 |
4.2.3 狮尾洞矿段流体特征 |
4.2.4 一矿带矿段流体特征 |
4.3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4.4 H-O同位素 |
4.5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流体差异 |
第五章 成矿物质来源 |
5.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5.2 Pb同位素示踪 |
5.3 原位S同位素示踪 |
第六章 热液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
6.1 样品准备与测试方法 |
6.1.1 白钨矿和磷灰石的OM-CL成像 |
6.1.2 电子探针主量元素 |
6.1.3 微量元素的原位LA-ICP-MS分析 |
6.1.4 Sr同位素 |
6.1.5 B同位素 |
6.2 白钨矿微量元素特征 |
6.3 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 |
6.4 白钨矿和磷灰石Sr同位素 |
6.5 电气石主量元素、B同位素 |
第七章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
7.1 成矿流体来源 |
7.2 成矿流体演化 |
7.3 水岩反应:一种重要的钨成矿机制 |
7.4 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成矿模式 |
第八章 区域找矿勘查启示 |
8.1 大湖塘与其他超大型钨矿成矿规律总结 |
8.2 赣北钨矿带与赣南钨矿带的对比 |
8.3 赣北区域找矿的启示 |
第九章 结论与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矿区位置 |
1.1.2 课题来源 |
1.1.3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3.3 逆冲推覆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晋宁期岩浆活动 |
2.4.2 海西期岩浆活动 |
2.4.3 燕山期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成及结构和构造 |
3.2.3 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主矿物 |
4.2.2 包裹体分布与丰度 |
4.2.3 包裹体特征与分类 |
4.3 流体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密度与压力 |
4.5 成矿深度 |
4.6 激光拉曼分析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矿床成因 |
5.1.1 成矿物质来源 |
5.1.2 流体成矿条件 |
5.1.3 矿床成因类型 |
5.2 成矿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鄂东南阳新岩体周缘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岩体成矿性研究 |
1.2.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 |
1.2.3 矽卡岩研究现状 |
1.2.4 中国矽卡岩矿床分布 |
1.2.5 鄂东南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印支期构造 |
2.2.2 燕山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铜绿山 |
3.2 父子山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地质特征 |
3.2.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3.3 付家山-龙角山 |
3.3.1 地层 |
3.3.2 构造 |
3.3.3 岩浆岩 |
3.3.4 矿体地质特征 |
3.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3.4 阮家湾 |
3.4.1 地层 |
3.4.2 构造 |
3.4.3 岩浆岩 |
3.4.4 矿体地质特征 |
3.4.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四章 岩浆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4.1 采样位置及岩相学描述 |
4.2 成岩年代 |
4.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4.3.3 同位素特征 |
4.4 岩浆岩成因 |
4.4.1 分离结晶、部分熔融和同化混染作用 |
4.4.2 岩浆源区及残留相 |
4.4.3 岩石成因 |
第五章 成矿岩体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5.1 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对比 |
5.2 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的贡献 |
5.2.1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 |
5.2.2 其他岩体的迁移历史 |
5.2.3 流体出溶时间对成矿的控制 |
5.3 就位深度及氧逸度对比 |
5.3.1 岩浆就位深度 |
5.3.2 岩浆氧逸度 |
5.4 找矿指标 |
第六章 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特征研究 |
6.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1 父子山 |
6.1.2 付家山-龙角山 |
6.1.3 阮家湾 |
6.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 |
6.2.2 C-H-O同位素 |
第七章 矿床成因讨论 |
7.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7.2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
7.2.1 成矿流体来源—C-H-O同位素证据 |
7.2.2 成矿物质来源—S同位素证据 |
7.2.3 W的来源和W-Cu共生机制初步探讨 |
7.3 成矿机制和成矿过程 |
7.3.1 铜绿山 |
7.3.2 父子山 |
7.3.3 付家山-龙角山 |
7.3.4 阮家湾 |
7.4 鄂东南Cu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型 |
7.4.1 成矿构造背景 |
7.4.2 控矿条件 |
7.4.3 赋矿围岩特征 |
7.4.4 与矿化有关侵入岩特征 |
7.4.5 矿化期次 |
7.4.6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及成矿机制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附图 |
(7)江南东段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1.1区域构造与演化 |
1.2盆地特征与地层序列 |
1.2.1盆地特征 |
1.2.2地层序列及其含矿性 |
1.3岩浆岩组合 |
1.4构造变形 |
2花岗质岩体基本特征 |
2.1岩石学特征 |
2.1.1外围岩体 |
2.1.2矿化岩体 |
2.2岩石化学特征 |
2.3花岗岩年代学 |
2.3.1测年样品的制备 |
2.3.2测试流程与结果 |
2.4原位锆石Hf同位素物源信息分析 |
3矿床学特征 |
3.1赋矿部位 |
3.2矿体分布 |
3.3矿石特征 |
3.4矿化发育规律 |
4成矿条件与成矿过程讨论 |
4.1含矿岩石与矽卡岩化作用 |
4.2构造作用 |
4.2.1断裂带 |
4.2.2不整合面 |
4.2.3构造节理带 |
4.2.4层间裂隙带 |
4.3岩浆活动与热液成矿 |
4.3.1岩浆岩的矿化特征 |
4.3.2成矿年龄 |
4.3.3热液成矿 |
4.4成矿过程的初步探讨 |
5结论 |
(8)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控矿要素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朱溪钨铜矿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背景 |
3.2 矿区地层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区构造 |
3.5 矿床特征 |
4 构造控岩控矿特征 |
4.1 朱溪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
4.2 磁组构研究 |
4.3 构造变形与岩体侵位 |
4.4 构造控矿特征 |
5 岩浆岩和地层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5.1 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 |
5.2 地层与成矿关系 |
6 构造-岩浆成矿模式 |
6.1 区域推覆-滑脱构造控岩控矿系统 |
6.2 成矿岩浆系统 |
6.3 岩性控矿系统 |
6.4 复合界面控制下多期多位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
7 找矿方向 |
7.1 找矿思路 |
7.2 预测区圈定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大湖塘矿床云母矿物成因及其对钨矿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钨的研究现状 |
1.2.2 云母的研究现状 |
1.2.3 Li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
1.2.4 大湖塘钨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研究进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简史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 |
2.6 区域矿产概述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矿构 |
3.2.1 石门寺矿段 |
3.2.2 狮尾洞矿段 |
3.3 岩浆岩 |
3.4 矿化蚀变特征 |
3.4.1 细脉浸染型矿石 |
3.4.2 热液引爆角砾岩型矿石 |
3.4.3 石英大脉型矿石 |
第四章 样品处理和实验方法 |
4.1 样品处理与分选 |
4.1.1 薄片和包裹体片的制备 |
4.1.2 单矿物的挑选 |
4.2 分析测试方法 |
4.2.1 流体包裹体测试 |
4.2.2 单矿物电子探针(EPMA)分析 |
4.2.3 单矿物原位LA-ICP-MS微区分析 |
4.2.4 单矿物(黑云母)Li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大湖塘矿床云母对钨成矿的指示 |
5.1 黑云母 |
5.1.1 黑云母类型 |
5.1.2 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 |
5.2 白云母 |
5.2.1 白云母分类 |
5.2.2 白云母地球化学特征 |
5.3 黑云母Li同位素对钨矿的指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湖塘钨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包裹体测试结果和盐度计算 |
6.2 白钨矿 |
6.2.1 白钨矿岩相学 |
6.2.2 白钨矿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白钨矿的成矿指示 |
6.3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3.1 成矿岩浆岩 |
6.3.2 成矿热液 |
6.3.3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江南隆起带东段钨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对比 |
7.1 成岩成矿时代 |
7.2 成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7.3 成矿物质来源 |
7.4 成矿流体 |
7.4.1 流体包裹体 |
7.4.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7.5 成矿背景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钨多金属矿床分布及类型 |
1.1.2 钨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 |
1.2 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研究现状 |
1.2.1 矿田交通及自然地理 |
1.2.2 矿田地质勘查开发史 |
1.2.3 矿田科研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演化史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石门寺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物特征 |
3.1.6 围岩蚀变 |
3.2 狮尾洞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物特征 |
3.2.6 围岩蚀变 |
3.3 南北区矿床差异 |
4 矿田岩浆岩特征 |
4.1 岩浆岩岩相学特征 |
4.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石门寺矿床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狮尾洞矿床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3 似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岩浆岩成因类型 |
4.4 岩浆岩源区判别 |
4.5 岩浆岩区域对比 |
5 包裹体特征研究 |
5.1 熔体包裹体 |
5.1.1 熔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2 熔体包裹体成分测试 |
5.1.3 熔体包裹体指示意义 |
5.2 流体包裹体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流体包裹体盐度及均一温度 |
5.2.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 |
5.2.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田成因机制 |
6.1 成矿流体演化机制 |
6.1.1 成矿流体来源 |
6.1.2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6.2 矿田成因机制 |
6.2.1 成矿物质来源 |
6.2.2 成岩成矿时代 |
6.2.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2.4 钨铜的共生机制 |
6.2.5 白钨矿富集机理 |
6.2.6 矿田成因 |
7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
7.1 成矿地质体 |
7.2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
7.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
7.4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
8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江西黄沙脉状钨(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的成矿作用研究[D]. 聂利青.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2]赣东北朱溪钨多金属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规律[D]. 胡正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3]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J]. 蒋少涌,赵葵东,姜海,苏慧敏,熊索菲,熊伊曲,徐耀明,章伟,朱律运. 科学通报, 2020(33)
- [4]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机制研究[D]. 彭宁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秦丽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鄂东南阳新岩体周缘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D]. 段登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7]江南东段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背景[J]. 陈国华,舒良树,舒立旻,张诚,欧阳永棚.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2)
- [8]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控矿要素及找矿方向[D]. 王方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大湖塘矿床云母矿物成因及其对钨矿的指示[D]. 蒋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D]. 巩小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