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enough一词的弱化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吳祺[1](2019)在《戰國竹書訓詁方法探論》文中认为戰國竹書訓詁研究是竹書研究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更是一項困難却又至關重要的工作。訓詁的優劣直接影響了竹書的進一步研究。而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訓詁方法,則是開展竹書訓詁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結合中國傳統訓詁學中的訓詁方法,并根據戰國竹書自身的特殊情況,試圖總結出一套適合戰國竹書訓詁研究的方法,以期爲戰國竹書的訓詁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上的參考與借鑒。本文分爲五章:第一章爲傳統訓詁方法在戰國竹書訓詁中的應用,具體分爲八節。第一節爲據古訓,舉例論述了正確利用古訓對於戰國竹書訓詁的重要性。第二節爲破通假,分別從古音上的溝通、文獻對讀對通假的提示作用、傳世古書中的詞彙例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三節爲據境求義,舉例論述戰國竹書上下文文義對於竹書訓詁的重要性。第四節爲據古書文例,舉例論述正確辨析同義連文、反義連文、同義對文、反義對文、類義對文、儷偶等古書文例對於竹書訓詁的重要性。第五節爲分析語法,指出在戰國竹書訓詁研究中應注意辨析詞性、句法結構以及虛詞。第六節爲考異文,分別從通假關係的異文、同義替換的異文以及)字三方面舉例論述戰國竹書訓詁研究應注意辨析異文。第七節爲明句讀,指出正確的句讀在戰國竹書詞義訓詁中的重要性,並詳細論述了戰國竹書的句讀方法。第八節爲傳統訓詁方法之餘論,具體分爲戰國竹書詞義訓詁中詞語的同義替換、排比歸納法、詞義的“同步引申”、利用方言材料、利用古代典章制度、利用傳統訓詁學家的訓詁成果等六種方法。根據各類訓詁方法的不同情況,部分方法的論述會有進一步的細分。第二章主要論述戰國竹書的特殊性在竹書訓詁中的運用,具體分爲八節。第一節爲戰國竹書文字考釋與竹書訓詁,詳細舉例論述了戰國竹書文字的考釋方法,以及字形正確考釋對於竹書訓詁的重要性。第二節舉例論述了戰國竹書通假研究中應注重吸收上古音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節討論戰國竹書通假釋讀中應注意尋找戰國竹書內部的通假證據。第四節論述戰國竹書拼合、編聯與竹書訓詁的關係,舉例論述戰國竹書拼合與編聯成果在竹書訓詁中的具體運用。第五節爲戰國竹書)字、殘字、脫字、衍字、倒字與竹書訓詁,指出戰國竹書訓詁研究中要注意辨析)字、殘字、脫字、衍字、倒字等文字現象。第六節爲戰國竹書特殊符號與竹書訓詁,主要討論正確辨析戰國竹書重文符號及合文符號對竹書訓詁的重要性。第七節討論戰國竹書用字習慣與竹書訓詁,舉例論述在戰國竹書通假釋讀時應考慮竹書用字習慣。第八節論述戰國竹書特殊性在竹書句讀中的運用,以及正確句讀對於竹書訓詁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討論在利用傳統訓詁方法進行戰國竹書訓詁時應注意的問題,分別從與古訓有關的問題、與通假有關的問題、詞語搭配的問題、誤解上下文義、不識古書文例、誤解虛詞、誤解異文、錯誤句讀以及未能正確利用文獻對讀等九個方面進行論述。第四章則是討論利用戰國竹書特殊性進行竹書訓詁時應注意的問題,分別從戰國竹書文字考釋中應注意的問題、竹書拼合與編聯錯誤、不識)字及以不)爲)、不合戰國竹書用字習慣、戰國竹書特殊符號的錯誤認識等五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五章是我們學習以及研讀戰國竹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分別對上博竹書以及清華竹書中部分字詞的訓詁提出自己的意見,盡量做到訓詁論證的有理有據。
王桂亮[2](2014)在《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为跨方言比较的对象。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借助“两个三角”语法理论,立足于语音形式和语义语法表现,通过综观概貌和微观透视,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方言完成体标记成分的形义特征、总体类型、共时分布和历时语音演变情况,力求在描写总结的基础上能够解释现象成因。本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现状说明语义范畴对跨方言语法比较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汉语体貌范畴的语义范畴属性,从扩大语法事实考察视野角度说明跨方言比较对汉语体貌研究的重要价值,确立本文以方言完成体标记为具体研究对象。其次,结合已有认识说明本文对完成体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办法。再次,结合跨方言比较的特点讨论了本文对“两个三角”和“句管控”研究方法的具体理解。最后说明本文框架、方言语料来源和引用规范等情况。第二章为汉语完成体的研究现状述评。鉴于汉语完成体的有关文献数量庞大(约2000篇),本文单独成章来详细梳理,以便为“整体汉语”视角下的跨方言比较寻求突破口。本章主要分为共同语、方言、历史语法和其他领域来分别梳理,评述得失,从中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共同存在着“争议多、不均衡”的共性问题,因此通过跨方言比较扩大语法事实的考察视野就成为重要选项。第三章综观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音义概况、地理分布和演变趋势。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把方言完成体标记区分为后附型、前置型和变音型三大类。然后重点考察后附型标记这一主体类型,具体采用方言地图和非地图文献资料互证互补的方法,细致考察各小类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情况,发现南北方言总体表现不同,接着运用语音演变理论从声韵调的具体表现分析该类标记的语音弱化演变趋势的详情,最后把该类标记的突出音义特征概括为“音源多途”和“一标多用”。第四章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选择后附型标记的两类个案(北方方言“了”类标记和南方方言“掉”类标记)进行跨方言考察。北方方言“了”类标记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同形类方言与异形类方言的地理分布呈现为大致对立的分布状态,本章采用“点面结合、单点透视”的处理办法考察了异形类方言“形义错配”的具体表现,从语法系统内部功能分化和语言(方言)接触的不同影响两个主要方面解释了形成地理分布对立的内因和外因。南方方言“掉”类标记体现出很强的共性特征,本章采取分区分小类依次归纳对比的办法,总结出该类标记的多项共性特征和细节差异,然后结合普通话“掉”类词的体貌特征、方言“掉”类标记的历史来源和汉语完成体的总体特点思考了“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问题。方言“掉”类标记在地理分布上的共时联系和历时替换过程,可以看出南方方言之间的历史接触痕迹和移民联系,也可以看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五章梳理变音型标记。本章依据变音方式把变音型标记分为儿化类、D变韵类、变调类、混合变音类等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每类方式的语音特征、语法意义和地理分布等情况。总体来看,变音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受到的限制较多,通常都有特定的变音规则,主要发生在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身上,具体语音来源多与“了1”有关,而且南北方言采用变音方式的总体表现有所不同:北方方言里变韵、变调、混合变音等各种变音方式都比较普遍,而南方方言里似乎只有变调较为常见。本章认为应从是否在方言语法系统中表达了独立的语法意义来认定其语法性质。此外,还结合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将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语音弱化链条具化为“动词(“了、过”等)→动态助词(“了、过”等)→词缀((?))→屈折化阶段(儿化、D变韵、变调等)→零形式(:/Φ)”,从口语和书面语互动角度推测了变音型标记和普通话“了”等其他标记之间竞争发展的可能态势。第六章结语,总结了本文通过跨方言比较得来的一些基本认识,指出了尚存的不足之处。整体来看,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表现南北有别,地理分布特征呈现为“跨区串片”,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形义对应关系基本呈现为“大同小异”的错配状态,语音弱化大趋势与功能单一化并不对应,怎样处置“一标多用”难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研究进程。本章还结合跨方言比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考了跨方言比较的材料处理和多重研究价值问题,就完善方言完成体的调查内容和思路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关注视角尚不平衡和理论解释尚有不足两大方面。
王欢[3](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低量级程度副词研究 ——留学生使用情况和教材编写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程度副词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而低量级程度副词作为副词的一小类,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其鲜明的内部特征,能与其组合搭配的对象多,使用的规则复杂,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不易清楚地辨析它们的异同,对外国留学生而言,难度更是不言而喻。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常感到困惑,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以学者们对低量级程度副词本体角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通过对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搜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用例这两种途径了解留学生使用低量级程度副词的现状,结合低量级程度副词在《成功之路》、《HSK标准教程》和《发展汉语》三套教材中的编排现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从程度副词的分类、低量级程度副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学界已有的研究进行介绍。第二章是对本论文考察的副词作概述。我们依据马真的分类系统,把“有点儿”、“比较”、“稍微”等八个低量级程度副词归为“有点儿”系“稍微”系和“比较”系,描述八个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句法语义情况,比较三组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异同,总结其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和其它成分时的常用格式。第三章对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偏误情况进行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和搜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发现留学生使用低量级程度副词常出现错序、遗漏、误代和误加四种偏误。其中,误代和误加的数量最多。另外,问卷调查中还发现留学生对两个副词连用的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不能正确辨别“多少”的不同用法。第四章从“出现频次”、“分布情况”、“组合搭配”和“注释情况”四个角度观察低量级程度副词在教材中的编排和分布特点。我们发现《成功之路》中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出现次数和搭配对象远高于另外两本教材。《发展汉语》中的低量级程度副词出现次数少。但书中涵盖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全面,副词搭配的对象和修饰的格式比《HSK标准教程》丰富。《HSK标准教程》中没有出现“略微”和“多少”这两个副词,对另外的程度副词的讲解和注释都比较简略,难度较低。总体来说,三套教材都是按照各自的参考大纲,在充分考虑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编写的,符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但三套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有点儿”系程度副词的注释不够全面,对“比较”系程度副词的编排差异较大,对“稍微”系程度副词的重视度不够等。第五章结合低量级程度副词的本体知识、留学生的使用情况和教材观察所得出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教材中低量级程度副词的编写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从本体知识的角度,我们认为教材应该增加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低量级程度副词间连用情况的练习。(2)“稍微”系副词在特殊句式中的说明。(3)“ADV+AP/VP+了”格式的讲解。从偏误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高级阶段的教材应该适当介绍副词“多少”和“有些”的不同用法,增加对“稍微”系副词的重视度。从教材自身出发,教材可以更加完善对“有点儿”系程度副词的注解,优化“比较”系副词在教材各部分的比例,调整“稍微”系副词在教材中的顺序和注解,优化练习板块以及词语的英文释义等。
罗茜文[4](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韓厚明[5](2018)在《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張家山M247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包含大量漢初法律文書,這是繼睡虎地秦簡之後法律簡牘的又一重大發現。經過初步清理之後,這批竹簡包括《曆譜》、《二年律令》、《奏讞書》、《脈書》、《算數書》、《蓋廬》、《引書》、《遣冊》八種,共1200餘枚竹簡。《曆譜》共18枚竹簡,記錄時代爲漢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呂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簡二記錄有“新降爲漢”四字,是漢王朝創立過程中的真實寫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簡,是漢初呂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漢律27種、《津關令》1種,這是漢代成體系法律簡牘的首次發現,彌補了漢代法律史研究資料不足的遺憾。《奏讞書》共228枚竹簡,內容爲秦及漢高祖時期奏讞文書摘錄,保留了奏讞文書的基本格式,對研究秦及漢初司法審判制度有重要意義。《脈書》共66枚竹簡,以病候及陰陽十一脈經、脈法等爲主要內容,大部分見於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數書》共190枚竹簡,是實用算題合集,內容形式與傳世數學文獻《九章算術》類似,比後者時代早二百餘年。《蓋廬》共55枚竹簡,以申胥(伍子胥)與蓋廬(吳王闔閭)的對話爲文本形式,具有濃厚的兵陰陽色彩。《引書》共112枚竹簡,是首次發現成篇的漢代導引術文獻,可與馬王堆《導引圖》相參照。《遣冊》共41枚竹簡,爲隨葬物品清單,其中記錄有書一笥,正與出土竹簡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還出土鳩杖一枚,這說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張家山M247號漢墓自發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簡釋文公佈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簡內容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相關論文總計上千篇,著作數十部,相關研究紛繁複雜,因此有必要對以往研究歷史進行綜合梳理,同時結合學者的研究成果,對竹簡文本進行重新校勘,對疑難詞彙進行辨析考證,這也是本論文的寫作目的所在。本論文共分上下兩編,上編有三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介紹M247號漢墓的發掘情況,墓葬的形制及隨葬物品,墓主身份,論述出土竹簡的主要內容及其釋文公佈情況,以及本論文的研究內容及意義。重點內容是對張家山漢簡各部分的研究綜述,以期把握既往學界的研究概況。第二章張家山漢簡釋文校注,這部分以《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修訂本)》、《二年律令與奏讞書》所刊布的釋文爲底本,吸收學界對竹簡文本的校勘成果,參照整理者原圖版及紅外綫圖版,對張家山漢簡釋文進行再校勘,對重點難點詞彙進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關問題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編聯整理與研究、重點詞彙研究梳理與考證,如“頗”、“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錢”、“以上、以下”。下編主要內容是字詞集釋和參考文獻。字詞集釋首先列舉字詞條目,其次選取有代表性的辭例1-5條,最後以時間爲序摘錄學者研究成果,對其中需要補充及辨析的詞條以按語形式說明。最後是本論文的參考文獻。
闫锋[6](2020)在《“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文中研究指明“间”和“之间”是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都需要后置于“X”形成“X+间”和“X+之间”的结构才能进入到句子中。“X+间”和“X+之间”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多情况下可以换用,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这两个结构都没有被淘汰的迹象,所以我们认为两个结构间一定存在着某些差异,从而使得两个结构都有存在的必然价值。本篇论文将从形式、意义、历史演化、表达功用和特殊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对“X+间”和“X+之间”进行细致分析。第一章,本文将对“X+间”和“X+之间”进行形式分析,并在形式层面找出组配差异。“X”与“间”或“之间”搭配主要有四种情况:“X”与“间”或“之间”形成固定搭配;“X”与“间”或“之间”的单配性;相同x与间和之间都可以搭配,但二者在频率上有极大的差异性;同一X进入两个结构在使用频率上的无差别。其中单配性和搭配频率差异最值得研究,本文将对其进行细致的考察。另外,我们还将从进入两个结构的“X”的类别和词性进行分析,以及从句子层面,进一步了解“X+间”和“X+之间”的句法分布差异。第二章,本文将从意义层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宏观分析“X+间”和“X+之间”所具有的空间义、时间义和关系义;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在表达同一意义下“X+间”和“X+之间”所蕴含内容差异,并从主观化程度、篇章功能、语体三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的差异性。第三章,本文旨在理顺“间”的演变路径,考察“间”词性和意义的变化历程,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其发展方向,并着重讨论“间”作为时体标记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义、语法等方面分析“之间”的词汇化及其动因和机制,为“之间”的成词提供有力论据。第四章,本文将会就“间”的附缀化倾向这一现象做进一步的探讨,在所有“X”的语义范畴中详细考察“间”附缀化的可能,确定附缀化“间”存在的范围,分析“间”附缀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及原因,并进一步分析附缀结构“X+间”的分布特征、表达功用以及“间”附缀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
张乐[7](2018)在《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對西周早期征討夷方金文文獻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疑難問題的考論。所擇八篇銘文皆以時人實錄的形式分別記載了成王東征踐奄之役,昭王南征楚荊之事,以及未見諸載籍的昭王時大規模討伐東夷之戰,對西周史的研究極為重要。歷來相關的考釋成果亦十分豐碩。但大都刊佈零散,且多所歧說,目前從字詞考證、銘文釋讀的角度系統地對這批資料進行全面梳理與進一步研究的著作尚未有見,故本文實有填補學界這一空白的作用。論文內容由兩大部份構成:第一部份是採用“集釋”方式,以銘文句段為單位,將宋代以來對該句段的研究成果以時間先後為序逐次集於該句段之下。其所集諸家說解一律為原文,以方便讀者直接使用。這是首次對學界已有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統整理。第二部份是對歧說和疑難的考論,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按語方式,在每句段集釋完畢后,以各家分歧和疑難字詞為切入點,加以按斷,力求對歧說折中一是,對疑難做出正確解說,以供學界參考。二是專題方式,對銘文中所關涉的重大疑難問題做出了系統研究。共六篇,分別對明公簋中的“工”,小臣迃簋等銘文中的“蔑烓”,(?)叔鼎中所謂的“鬲鼎”等詞,以及保員簋等銘文中的“(洀)”,作冊夨令簋中的“報”,(?)叔器中的“誨”等字,提出了新的考釋意見。
刘刚[8](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孟丽[9](2015)在《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及汉语语法化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坚持语义和语法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点面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下总结和分析。本论文虽为理论性文章,但并不止步于对已有成果的总结归纳,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反思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语法化理论解决了汉语研究的哪些问题,反思是否存在与汉语事实不符合的地方,目前研究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做实践研究。我们采用规范的操作模式,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言单位的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入手,细致梳理了名词、代词和动词三大类实词的语法化路径。在对丰富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语法化理论侧重语言形式的产生和演变,而汉语由于本身特点,却侧重语义演变和演变结果”的结论。构式语法中新的理论视角一一“构式化”理论,在此方面对汉语的语法化研究予以了补充,该理论细化了语言单位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词汇化、语法化的区分做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还分析了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本文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关键句法环境,即语法化域,找出了两大类实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移位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汉语词类划分、语法化“溯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在介绍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分析,归纳了语法化机制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排列,并区分了语法化理论与一些传统概念如“引申”、“虚化”、“词义沾染”、“固化”、“假借”等之间的关系。文章分为五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讨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介绍了国外语法化的理论基础、认知论动因、目的论动因、隐喻和转喻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内语法化研究中的动因进行归纳,主要有:语用、语义、句法位置、句式义、语言系统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这些动因所带来的不同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机制方面,我们主要介绍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两种,另外还有“推理”、“泛化”、“和谐”、“吸收”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是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又有了理论创新。同时,针对国内在语法化机制使用上所存在的概念混乱的情况,我们又对语法化机制的层次分布和关系排列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语法化、虚化、引申等概念进行了区分。第三章以名词和体词性代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分别介绍了目前体词性实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在梳理语法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也对体词语法化的规律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现举例如下:a.从形式和语义方面总结出语法化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如:语法化中语义的演变未必具有连续性,居中的联系项是名词语法化的主要句法位置等等;b.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得出的,影响同一语义范畴下的其他词汇没能进一步语法化下去的原因;c.以“代词并入式连词”产生的过程为例,总结了词汇化的部分特点。提出了词汇化的形式固定标准有一定的时代要求等结论。另外还比较了汉语代词“那”和英语"that"的语法化异同等等。第四章以动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介绍了目前动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并回答了前面章节所提出的问题。现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a.在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路径中,主要讨论了介词产生语义条件;b.在动词语法化为助词的考察中,我们对词汇化的方向选择提出了问题;c.语法化为连词的路径中,我们认为连词是很容易受句式义影响的词类,而且句式义不仅是增加语法化项的义项,还会对原语义产生限制。e.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位置和句法位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名词和动词泛化阶段不同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汉语词类之争、话语标记对语法化路径的违反这些问题的一点看法。f.提出“语法化项的直接来源比源义或源用法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围绕语法化与词汇化、构式、固化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构式化理论,以“那是”类结构的演变为例,提出对“词汇化与语法化之间的关系”、“语法化单向性”、“汉语词类划分”、以及“语法化的本质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的看法。第六章是结语,该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曾容[10](2018)在《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范畴的动态性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词义变化是语言范畴动态性的最根本体现。词义的丧失或弱化,泛化或虚化,词汇化或语法化都与词义范畴的动态性相关。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使语义学研究有了系统性,但其包含的原型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及范畴层次化理论中的大部分研究偏向从静态角度和共时层面研究词汇的扩展和深化策略,却忽略了从历时与即时层面去研究词义范畴的动态本质。学者们注意到了范畴“动态性”的存在,但并未对其定义进行过统一描述,且对其产生原因、工作机制、以及类型较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学者们对范畴动态性的考察侧重点不一且缺乏系统例证研究。因此,我们在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语言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内省法,首先完善语言的动态范畴化理论;再根据语料库的语料进行定性分析,从动态范畴化的视角对词义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动态范畴化在不同的语义层次是怎样体现的?其工作机制又是什么?(2)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3)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语义中动态范畴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描述了动态范畴化在词汇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等不同语义层次上的体现,并阐释了动态范畴化在每个语义层的工作机制。同时,本研究将完善后的动态范畴化理论重点用于词义研究,通过对语料库中大量语例的分析,总结出个体词义范畴与复合词义范畴动态范畴化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汉语中的“打”和“但是”进行系统的例证研究,以明确个体词义范畴与复合词义范畴在不同的动态范畴化历程中的表现。我们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语义动态范畴化是指在隐喻、转喻、基体/侧显等工作机制的作用下,在词语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上,语义范畴的即时生成或历时演变。在词语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特征的动态范畴化和词义关系的动态范畴化;在句子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语法词项的动态范畴化与结构关系的动态范畴化;在语篇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语评价意义的动态范畴化和情态意义的动态范畴化;在语用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句子语用类型的动态范畴化及言语意义和言语用意的动态范畴化。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是语义动态范畴化的三大工作机制。这三大机制在词语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第二,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具有客观动因与主观动因。范畴属性的动态性和范畴本身具有的斜坡性是动态范畴化的客观动因。范畴属性的动态性为范畴的动态发展,尤其是历时发展提供了可能;而范畴的斜坡性决定了范畴的渐变性,即范畴的动态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层级过渡的。第三,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分为两种类型:个体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与复合范畴的动态范畴化。在对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研究中,我们发现: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主要历经:(1)范畴自身的渐变:范畴内成员的调整。(2)范畴之间的互动: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跨越。(3)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超越同一聚类模型的转移。我们选取了汉语中的个体范畴“打”作为例证研究,在基于语料库大量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打”的词义动态发展做出了如下阐释:“打”字产生初期,是一个动性程度极高的动词。“打”的原型义为:“(用手或器物)撞击(物体)”,这个原型义成为词典中“打”最基本的义项。“打”义的动态范畴化始于唐代。“打”义的动态范畴化并非靠一己之力完成,而是在构式中或复合范畴结构中逐渐实现:(1)“打”义在“打+名词”构式中发生了范畴内的保守式渐变,其词义的家族成员渐渐丰富。(2)“打”义在相邻/相似范畴间的互动/跨越主要通过在三种构式中实现:“打+抽象名词”构式、“打+从+处所词”、“打”义在“打+动词”。在这个阶段,打义发生泛化,有的义项拥有了部分介词义。(3)“打”义的去范畴化:“打+从+处所词”复合范畴结构中的“打”去范畴化介词;“打+动词”复合范畴结构中的“打”义去范畴化为词缀,至此,“打”义完全虚化。通过对“打”义动态范畴化历程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并非独立完成,而是常常在一些构式中或复合范畴结构中进行的。并且,构式意义的转移和附加,往往会直接推动成分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第四,在对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研究中,我们发现,复合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主要表现在:(1)范畴自身的渐变:复合范畴的构和;(2)相邻/相似范畴之间的互动:复合范畴的部分融合;(3)去范畴化:复合范畴的完全融合。首先,我们通过大量语料来分析复合范畴词义动态范畴化可能经历的过程。一般来说,复合范畴词义的构和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也称为范畴内的保守渐变。复合范畴词义的部分融合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二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也称为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与跨越,主要通过隐喻、转喻及语法化完成。复合范畴词义的完全融合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由主观化作用完成,这是复合范畴词义的彻底去范畴化阶段,也是其词义融合程度最高的阶段。我们选取了汉语中的复合范畴“但是”作为复合范畴动态范畴化的例证研究。“但是”在成词初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但是”的发展经历了词汇化(范畴的构和)、语法化(范畴的部分融合)及主观化(进一步语法化,范畴的完全融合):(1)“但是”词义在范畴内的渐变:词汇化时期的合成词“但是”属于副词范畴,主要表示“只是、只有、凡是”的限制之意,其词义获得方式为两个成分范畴的意义相构和。“但是”构和成词后,随着单个词素“是”的语法化,开始在本范畴内发生意义和属性的渐变。(2)“但是”词义在相邻/相似范畴间的互动/跨越:成词后的“但是”由于受“悉”、“都”、“皆”等共现词义范畴影响,发生语法化。重新分析促进了“但”与“是”在复合范畴中词义的部分融合,产生了轻微的转折义。这是副词“但是”过渡到连词“但是”的必经阶段,但其词性依然为副词。(3)“但是”词义的去范畴化:由于主观化的作用,“但是”完全脱离了副词范畴,完成了成分范畴的词义融合,同时实现了整体词义的非范畴化,转变为了表转折义的连词范畴,词义由表“限制”义向“转折”义转变,且由轻微的转折义变为了独立的转折义。从“但是”的词义动态范畴化历程可以看出,复合词义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也会同时伴有个体词义范畴(成分范畴)的动态发展。另外,我们还以“但是”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历程来分析语言学中较有争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并且发现:词汇化,语法化及主观化在动态范畴化历程中构成了一个有着先后次序的连续统关系。
二、小议enough一词的弱化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enough一词的弱化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戰國竹書訓詁方法探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緒論 |
第一節 戰國竹書的發現與公佈 |
第二節 戰國竹書訓詁方法研究綜述 |
第三節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價值 |
第一章 傳統訓詁方法在戰國竹書訓詁中的運用 |
第一節 據古訓 |
第二節 破通假 |
第三節 據境求義 |
第四節 據古書文例 |
第五節 分析語法 |
第六節 考異文 |
第七節 明句讀 |
第八節 傳統訓詁方法之餘論 |
一、詞語的同義替換 |
二、排比歸納法 |
三、詞義的“同步引申” |
四、利用方言材料 |
五、利用古代典章制度 |
六、利用傳統訓詁學家的訓詁成果 |
第二章 戰國竹書特殊性在竹書訓詁中的運用 |
第一節 戰國竹書文字考釋與竹書訓詁 |
第二節 上古音研究成果的吸收 |
第三節 戰國竹書內部的通假證據 |
第四節 戰國竹書拼合、編聯與竹書訓詁 |
第五節 戰國竹書訛字、殘字、脫字、衍字、倒字與竹書訓詁 |
第六節 戰國竹書特殊符號與竹書訓詁 |
第七節 戰國竹書用字習慣與竹書訓詁 |
第八節 戰國竹書特殊性在句讀中的運用 |
第三章 利用傳統訓詁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
第一節 與古訓有關的問題 |
第二節 與通假有關的問題 |
第三節 詞語搭配的問題 |
第四節 誤解上下文義 |
第五節 不識古書文例 |
第六節 誤解虛詞爲實詞 |
第七節 誤解或不識異文 |
第八節 錯誤句讀 |
第九節 未能正確利用文獻對讀 |
第四章 利用戰國竹書特殊性應注意的問題 |
第一節 戰國竹書文字考釋中應注意的問題 |
第二節 竹簡拼合編聯錯誤 |
第三節 不識訛字及以不訛爲訛 |
第四節 不合戰國竹書用字習慣 |
第五節 戰國竹書特殊符號的錯誤認識 |
第五章 戰國竹書訓詁研究舉例 |
第一節上博竹書訓詁研究舉例 |
第二節 清華竹書訓詁研究舉例 |
主要參考文獻 |
致謝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 |
(2)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论题确立 |
1.1.1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
1.1.2 关于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
1.1.3 本文论题的确立 |
1.2 本文对完成体的界定 |
1.2.1 当前的认识 |
1.2.2 本文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关于“两个三角” |
1.3.2 关于“句管控” |
1.4 论文框架和相关说明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现状述评 |
2.1 汉语共同语领域的研究状况 |
2.1.1 初探阶段 |
2.1.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1.3 总体评价 |
2.2 汉语历史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
2.2.1 初探阶段 |
2.2.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2.3 总体评价 |
2.3 汉语方言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
2.3.1 初探阶段 |
2.3.2 发展与深化阶段 |
2.3.3 主要问题 |
2.4 其他领域的研究状况 |
2.4.1 汉外对比领域 |
2.4.2 国内非汉语领域 |
2.4.3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
2.5 问题和出路 |
2.5.1 研究力量不均衡 |
2.5.2 观点方法争议多 |
第三章 音义概貌和地理分布 |
3.1 方言完成体标记的类型 |
3.1.1 已有的认识 |
3.1.2 本文的分类 |
3.2 后标记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 |
3.2.1 语音形式概览 |
3.2.2 地理分布情况 |
3.2.3 总体说明 |
3.3 后标记的整体表现和演变趋势 |
3.3.1 南北方言的总体差别 |
3.3.2 语音演变的趋势拟测 |
3.3.3 优势标记的音义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标记个案辨察 |
4.1 问题缘起 |
4.2 “了”类标记 |
4.2.1 关于“了”的分合 |
4.2.2 北方异形类的形义对应 |
4.2.3 形义错配成因和发展趋势 |
4.3 “掉”类标记 |
4.3.1 方言学者的调研情况 |
4.3.2 总体特征 |
4.3.3 “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音型标记辨察 |
5.1 儿化类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总体特征 |
5.2 D变韵类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总体特征 |
5.3 变调类 |
5.3.1 基本情况 |
5.3.2 总体特征 |
5.4 混合变音类 |
5.4.1 基本情况 |
5.4.2 总体特征 |
5.5 变音型标记性质辨察 |
5.5.1 当前的争议 |
5.5.2 本文的看法 |
5.6 各类标记的整体表现 |
5.6.1 变音类型南北有别 |
5.6.2 共时差异与演变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共性表现 |
6.1.1 类型分布南北有别 |
6.1.2 一标多用现象突出 |
6.1.3 演变趋势同中有异 |
6.2 几点思考 |
6.2.1 灵活处理间接的方言语料 |
6.2.2 重视语法特征的深层调查 |
6.2.3 留意方音变化的语法作用 |
6.2.4 挖掘语法比较的多重价值 |
6.3 不足之处 |
6.3.1 关注视角尚不平衡 |
6.3.2 理论解释尚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低量级程度副词研究 ——留学生使用情况和教材编写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程度副词的分类 |
1.2.2 低量级程度副词的本体研究 |
1.2.3 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2 低量级程度副词概述 |
2.1 “三系”副词在“大纲”中的收录情况 |
2.2 低量级程度副词的句法语义概况 |
2.3 低量级程度副词的组合特征 |
2.3.1 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句法语义 |
2.3.2 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句法语义 |
2.3.3 修饰其它成分的句法语义 |
2.4 小结 |
3 留学生低量级程度副词使用情况的调查 |
3.1 本调查所使用的问卷 |
3.2 调查结果说明 |
3.2.1 使用情况分析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 |
4 低量级程度副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 |
4.1 出现次数 |
4.1.1 《成功之路》 |
4.1.2 《HSK标准教程》 |
4.1.3 《发展汉语》 |
4.1.4 小结 |
4.2 分布情况 |
4.2.1 《成功之路》 |
4.2.2 《HSK标准教程》 |
4.2.3 《发展汉语》 |
4.2.4 小结 |
4.3 组合搭配 |
4.3.1 《成功之路》 |
4.3.2 《HSK标准教程》 |
4.3.3 《发展汉语》 |
4.3.4 小结 |
4.4 注释情况 |
4.4.1 带有词语注释和讲解 |
4.4.2 只有词语注释 |
4.4.3 无注释和讲解 |
4.4.4 小结 |
4.5 小结 |
5 教材低量级程度副词编写的思考及建议 |
5.1 优化练习板块,增加题型 |
5.2 优化词语的英文释义 |
5.3 针对个别副词的调整建议 |
5.3.1 适当提及副词“多少”和“有些”的用法 |
5.3.2 完善“有点儿”系程度副词的注解 |
5.3.3 优化“比较”系副词在教材中的比例 |
5.3.4 中高级教材增加“稍微”系副词 |
5.3.5 调整“稍微”系副词在教材中的顺序和注解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表 |
致谢 |
(4)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说明 |
1.6.1 语病的定义 |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2.1.1 用字方面 |
2.1.2 实词方面 |
2.1.3 虚词方面 |
2.1.4 结构方面 |
2.1.5 表达方面 |
2.1.6 标点符号方面 |
2.1.7 综合 |
2.2 本章小结 |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3.1.1 用字方面 |
3.1.2 实词方面 |
3.1.3 虚词方面 |
3.1.4 结构方面 |
3.1.5 表达方面 |
3.1.6 标点符号方面 |
3.1.7 综合 |
3.2 本章小结 |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
4.1.1 用字方面 |
4.1.2 实词方面 |
4.1.3 虚词方面 |
4.1.4 结构方面 |
4.1.5 表达方面 |
4.1.6 标点符号方面 |
4.1.7 综合 |
4.2 本章小结 |
5.总结 |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編 |
第一章 張家山M247號漢墓的發掘及竹簡研究綜述 |
第一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的發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的公佈與研究 |
一、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發佈前的研究狀況 |
二、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及圖版公佈 |
三、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意義 |
第三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研究綜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綜述 |
二、《奏讞書》研究綜述 |
三、《脈書》研究綜述 |
四、《算數書》研究綜述 |
五、《蓋廬》研究綜述 |
六、《引書》研究綜述 |
七、《遣冊》研究綜述 |
第二章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校注 |
第一節 曆譜 |
第二節 二年律令 |
第三節 奏讞書 |
第四節 脈書 |
第五節 算數書 |
第六節 蓋廬 |
第七節 引書 |
第八節 遣策 |
第三章 相關問題研究 |
第一節 《二年律令》編聯探討 |
第二節 漢代副詞“頗”淺論 |
第三節 “毋害”詞義辨析 |
第四節 “出入罪人”釋義及相關問題探討 |
第五節 完刑的再認識 |
第六節 “行錢”本義考 |
第七節 秦漢戶賦繳納對象分析 |
下編 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 |
參考文獻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
(6)“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绪论 |
0.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0.1.1 “X+间”与“X+之间”的形式与意义 |
0.1.2 从历史演化看“间”与“之间”的发展 |
0.2 相关研究现状 |
0.2.1 关于“间”或“X+间”的研究 |
0.2.1 关于“之间”或“X+之间”的研究 |
0.2.3 研究现状总结 |
0.3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
0.4.1 语料来源 |
0.4.2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组配差异和句法分布 |
1.1 “X”与“间”和“之间”的搭配 |
1.1.1 固定搭配 |
1.1.2 自由搭配中的单配性 |
1.1.3 相同“X”在不同结构中的使用频率差异 |
1.2 “X“的类别和性质 |
1.2.1 “X”为语素 |
1.2.2 “X”为词或成语 |
1.2.3 “X”为短语 |
1.3 句法成分和句子成分分析 |
1.3.1 句法成分 |
1.3.2 句子成分 |
1.3.3 句法功能的差异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意义的选择性和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
2.1 三种意义的表达 |
2.1.1 空间义 |
2.1.2 时间义 |
2.1.3 关系义 |
2.2 “X+间”和“X+之间”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
2.2.1 空间义的内部整体性和个体分立性 |
2.2.2 时间义上的压缩性和延展性 |
2.2.3 进行义的片面凸显与发展 |
2.2.4 人际功能和主观化的情态功能 |
2.2.5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具有语篇衔接功能 |
2.2.6 表达语体的选择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体标记“间”的形成演化以及“之间”的词汇化 |
3.1 从历时角度看“间”的语义及词性的发展 |
3.1.1 由本义到引申义 |
3.1.2 普通名词到方位词 |
3.2 时体标记“间”的形成与发展 |
3.2.1 形成前期——预备时体标记 |
3.2.2 形成中期——发展中时体标记 |
3.2.3 形成后期——后置时体标记 |
3.3 “之间”的词汇化 |
3.3.1 从历时角度看“之间”的语义演变 |
3.3.2 “之间”的单用与功用 |
3.3.3 演化机制和动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间”结构中“间”的附缀化 |
4.1 搭配与构造 |
4.1.1 意义搭配的选择性 |
4.1.2 音节构造的制约性 |
4.2 分布与演化发展 |
4.2.1 句法分布 |
4.2.2 宿主泛化与类推受限 |
4.3 语法特征分析 |
4.3.1 语义虚化 |
4.3.2 语音弱化 |
4.3.3 高频共现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內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意義 |
第二節 研究現狀 |
第三節 論文結構、材料來源與相關說明 |
第二章 集釋篇 |
一、犅刧尊、岡刧卣 |
二、明公簋 |
三、旅鼎 |
四、鼎 |
五、保員簋 |
六、小臣迃簋 |
七、咪叔鼎 |
八、作冊夨令簋 |
第三章 專題研究篇 |
一、再議明公簋中的“暀工”一詞 |
二、“(洀)”字小議 |
三、說作冊夨令簋中的“報”字 |
四、金文“蔑烓”補論 |
五、說“鬲鼎” |
六、釋咪叔器中的“誨”字 |
參考文獻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記 |
(8)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著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语法化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1.1.1 什么是语法化 |
1.1.2 语法化的研究对象 |
1.2 语法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语法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使用说明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使用说明 |
第二章 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2.1 语法化的理论基础 |
2.2 目的论动因 |
2.3 认知论动因 |
2.3.1 隐喻和转喻 |
2.3.2 对转喻的重新认识 |
2.4 汉语研究中的语法化诱因 |
2.4.1 语用因素 |
2.4.2 语义因素 |
2.4.3 句法位置 |
2.4.4 句式义 |
2.4.5 语言系统 |
2.4.6 语法化动因的综合考察 |
2.5 国外对语法化机制的认识 |
2.5.1 Hopper&Traugott的观点 |
2.5.2 Bybee & Perkins & Pagliuca的观点 |
2.5.3 其他观点 |
2.6 汉语研究中的语法化机制 |
2.6.1 理论介绍 |
2.6.2 理论发展 |
2.6.3 语法化机制的层次性 |
2.7 语法化理论与传统的词汇语义研究 |
2.7.1 语法化与引申、虚化的关系 |
2.7.2 语法化机制与词义引申的对比 |
2.8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语法化环境考察(一)——体词卷 |
3.1 名词的语法化路径考察 |
量词>助词'>3.1.1 名词>量词>助词 |
方位词>助词/语气词>话语标记'>3.1.2 名词>方位词>助词/语气词>话语标记 |
3.2 代词的语法化路径考察 |
连词>话语标记'>3.2.1 代词>连词>话语标记 |
助词'>3.2.2 代词>助词 |
系动词>焦点标记/存在动词>介词'>3.2.3 代词>系动词>焦点标记/存在动词>介词 |
语气词>话题标记'>3.2.4 代词>语气词>话题标记 |
3.3 体词性成分语法化环境与联系项居中原则相关问题思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语法化环境考察(二)——谓词卷 |
4.1 动词的语法化路径考察 |
介词>连词/语气词'>4.1.1 动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
量词'>4.1.2 动词>量词 |
助动词>连词'>4.1.3 动词>助动词>连词 |
助词>语气词'>4.1.4 动词>助词>语气词 |
方位词>连词>话题标记'>4.1.5 动词>方位词>连词>话题标记 |
连词'>4.1.6 动词>连词 |
4.2 谓词性成分语法化环境与相关问题思考 |
4.2.1 谓词性成分的语法化环境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
4.2.2 谓词性成分与体词性成分泛化阶段不同的原因探讨 |
4.2.3 从语法化角度看名词、动词分类 |
4.3 小结 |
第五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构式化的相关问题探讨及个案分析 |
5.1 主要理论问题讨论 |
5.1.1 词汇化与语法化 |
5.1.2 语法化与构式 |
5.1.3 话语标记的词汇化 |
5.2 “那是”类结构的语法化与词汇化分析 |
5.2.1 问题提出 |
5.2.2 构式化理论与“那是”类结构的发展阶段 |
5.2.3 话语标记“那是”的产生历程 |
5.2.4 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 |
5.2.5 从构式化角度对词汇化、语法化关系的重新认识 |
5.3 构式化视野下语法化的弱化与扩展 |
5.3.1 问题提出 |
5.3.2 语法化效应参数 |
5.3.3 体标记“了”的构式变化 |
5.3.4 话语标记“那是”的构式化与语法化中的扩展和弱化 |
5.3.5 从构式化角度对弱化和扩展关系模式的理解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词义与动态范畴化研究回顾 |
2.1 词义研究概述 |
2.1.1 词义研究的的不同视角 |
2.1.2 基于范畴化理论的词义研究与不足 |
2.2 动态范畴化理论研究概述 |
2.3 动态范畴化框架下的词义研究 |
2.3.1 动态范畴化理论研究的不足 |
2.3.2 词义研究的动态范畴化视角 |
2.4 小结 |
第3章 动态范畴化理论 |
3.1 动态范畴化在语义层次的体现 |
3.1.1 词汇意义层 |
3.1.2 句子意义层 |
3.1.3 语篇意义层 |
3.1.4 语用意义层 |
3.2 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
3.2.1 隐喻 |
3.2.2 转喻 |
3.2.3 基体/侧显 |
3.3 小结 |
第4章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动因 |
4.1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客观动因 |
4.1.1 范畴属性的动态性 |
4.1.2 词义范畴本身具有的斜坡性 |
4.2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主观原因 |
4.2.1 影响词义动态认知识解的因素 |
4.2.2 词义范畴的动态认知识解 |
4.3 小结 |
第5章 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
5.1 引言 |
5.2 个体范畴自身的渐变:范畴内成员的调整 |
5.2.1 词义范畴边界的动态变化 |
5.2.2 范畴原型的动态建构 |
5.2.3 范畴层级的动态调整 |
5.3 范畴之间的互动: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跨越 |
5.3.1 相邻范畴间的跨越式扩展 |
5.3.2 相似范畴间的跨越式扩展 |
5.4 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超越同一聚类模型的转移 |
5.4.1 词转类 |
5.4.2 语法化 |
5.4.3 主观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
6.1 引言 |
6.2 复合范畴的构和:复合范畴的渐变 |
6.2.1 并列范畴的构和 |
6.2.2 主次范畴的构和 |
6.3 复合范畴的部分融合——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和跨越 |
6.3.1 隐喻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
6.3.2 转喻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
6.3.3 语法化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
6.4 复合范畴的完全融合——复合范畴的去范畴化 |
6.4.1 强性主观化融合 |
6.4.2 弱性主观化融合 |
6.5 小结 |
第7章 个体范畴“打”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
7.1 引言 |
7.2 “打”的词义分析 |
7.2.1 “打”的语义基体 |
7.2.2 “打”义的意象图式 |
7.2.3 “打”义范畴扩展的可能性 |
7.2.4 “打”的义项构成 |
7.3 “打”义在范畴内的保守渐变 |
7.3.1 “打”的典型义 |
7.3.2 “打”义的渐变 |
7.4 “打”义在相邻范畴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和跨越 |
7.4.1 “打”义在“打+抽象名词”构式中的互动和跨越 |
7.4.2 “打”义在“打+从+处所词”结构中的互动和跨越 |
7.4.3 “打”义在“打+动词”结构中的互动和跨越 |
7.5 “打”义的去范畴化 |
7.5.1 “打”去范畴化为介词 |
7.5.2 “打”去范畴化为词缀 |
7.6 小结 |
第8章 复合范畴“但是”的词义范畴发展 |
8.1 引言 |
8.2 复合范畴“但是”的动态范畴化 |
8.2.1 复合范畴“但是”的构和:范畴内的渐变 |
8.2.2 复合范畴“但是”词义的部分融合:相邻范畴间的互动/跨越 |
8.2.3 复合范畴“但是”词义的完全融合: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 |
8.3 从“但是”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
8.3.1 传统语义观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
8.3.2 动态范畴观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与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小议enough一词的弱化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戰國竹書訓詁方法探論[D]. 吳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D]. 王桂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低量级程度副词研究 ——留学生使用情况和教材编写考察[D]. 王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5]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D]. 韓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6]“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D]. 闫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D]. 张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9]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D]. 孟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10]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D]. 曾容. 西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