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岳建军[1](2012)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需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正在或已经部分实现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指不同的主体对于存在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程度上的共同享有、享受或使用,主要包括物力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和管理制度资源共享等方面。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既包括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又包括校际教育资源共享,由于前者相对来说较为常见,如学校各院系共同利用图书馆、运动场地、后勤服务设施等行为,而后者在实际操作中则遇到许多障碍,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校际共享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导论部分,描述选题缘由、问题提出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揭示国内外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简述系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治理理论和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等的主要观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第二章,探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厘清,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并利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客体以及环境进行了分析。其中,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是指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共建共有、合作共享的载体。这个载体既可以是组织,如高校、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等,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如学生、教师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客体主要是指存在于高等学校的可用于共享的所有资源的集合,主要包括高校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品牌资源和管理制度资源等。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等环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推动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础。探讨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内涵和来源,指出: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主要有主体的需求、利益吸引和制度创新,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推动、社会需求、政府推动以及技术支持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是一个合力的作用,是诸力量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置换型对等原则;互补原则;邻近原则;补偿原则;以生为本原则。在实践当中,这几个原则是相互配合、共同起作用的。第三章,梳理建国以来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指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被动选择阶段、主动探索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从中发现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特点以及现行相关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建议和指导。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揭示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整体而言,高校内部的共享较多,高校校际之间的共享较少;2.从共享的规范性来讲,个体的自发行为居多,规范性、制度化行为较少;3.从师生共享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的共享行为和机会较多,学生相对较少;4.从学校层次的角度来看,同一层次高校之间的共享较多,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较少;5.从学校的类型来看,同一类型高校之间的共享较多,跨类型高校之间的较少;6.从共享的程度来看,高校之间的“低端”共享情况较多,“高端”共享较少:7.从具体的资源要素来讲,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高,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等其他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低。第五章,利用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度分析原始材料,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思想观念障碍;体制障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制度缺失;教育评价机制障碍;技术限制;成本障碍;缺乏遵循的有效案例等。第六章,提出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若干对策,主要有:转变观念,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转变政府角色,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高校“去行政化”,为共享扫清管理障碍;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将资源共享纳入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之中;开发和运用先进技术,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庄三舵[2](2017)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我国大学城在规划建设之初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和价值预期。我国大学城的物理形态形成后,在校际资源共享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与大学城规划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资源共享无论是在数量、内容、层次上,还是在质量、广度、深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现象描述、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普适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文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开展研究。围绕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界定、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必要性与可能性、支撑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两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存在着“经济人”特性、交易费用、委托代理制度、资源配置制度、评价制度、协调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方面的障碍,应该通过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法律政策制度、建设资源共享网络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组织结构优化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存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高校内部、高校外部、大学城等三类组织结构总体上呈现直线型形式,均难以横向协调各独立主体间的关系、(柔性)整合各类资源,难以为校际资源共享提供组织支撑:大学城组织结构中的地方政府、大学城管委会等两个组织机构,定位不准、角色不清、关系不畅、职责不明、支持不足。大学城应该建立校际矩阵式组织结构和网络式组织结构;地方政府应该履行服务协调、方向引领、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大学城管委会应该进行身份合法性确认,确立服务与协调的角色定位,职责职权不宜涉及一般性行政职权和社会事务,并通过各级政府纵向委托、授权和大学城各利益相关者横向分权协作,建立职能综合、机构精简、灵活高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从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2)首次对地方政府以及大学城管委会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职责进行了分析。(3)首次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进行系统考察、理性分析和梳理提炼。
罗琳[3](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李金龙[4](2015)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计划”不仅是一项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科教工程,更是一种以“协同创新理念”为行动指引的国家战略。它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结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与环境。因此,“2011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培养与“协同创新”具有共同的使命与诉求: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共同使命,在协同创新空间中实现联合培养基本目标;以“培养模式创新”为共同路径,在协同创新氛围内实现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诉求,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实现联合培养内源发展。其中,“机制改革”将成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政产学研等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了我国研究联合培养事业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共经历“初创、探索、扩展和深化”等四个阶段,在合作理念、合作动力、合作形态和培养定位等方面总体呈现四种发展趋势。(2)基于“2011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协同创新战略的时代要求,探索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在“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相应的四种模式。(3)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深入系统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宏观调控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评价机制等四大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系列问题。(4)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整体运作模型、政府调控机制模型、沟通协调机制模型、资源共享机制模型和科学评价机制模型,并依据各机制模型分别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立体化的、有针对性的联合培养机制改革设想。由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非线性和培养资源的整合性;更加注重打通多主体间的体制机制桎梏,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以深彻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机制设计大力整合政产学研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注重化解横亘于多元组织间的利益分配、评价标准、共享交流等诸多矛盾,广泛促进各主体自愿、主动、长效联动,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协同发展情境下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与创新素养。因此,注重机制设计与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深入、系统地对之研究,才能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事业的内源性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王雨田[5](2020)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文中指出为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上海市采取了集团化办学措施,并逐步朝着推进紧密型集团建设的方向迈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优质而公平的教育的追求及重视程度,以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如何率先从全面基础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将成为上海教育改革的重大目标。因此,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状况,发现并弥补在实现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有效解决集团化办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面临的未来挑战,对进一步推动集团化办学创新发展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了有关集团化办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公平理论、资源共享理论、系统优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研究法,选取上海市J区的3个教育集团、8所学校为典型案例,从以下内容展开研究。首先,从治理结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共研以及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动态分析了J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发展三年期间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打破以往静态和孤立的分析,持续且连贯地展示了J区集团化办学的整个动态过程,形成了时间上的一致性。同时,肯定了集团化办学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朝着高质量和均衡性方向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其次,对照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文件,从资源配置情况、政府保障状况、教育质量水平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集团化办学后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情况,以及校际间和群体间差异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在集团化办学推进过程中,仍然遗留着一些仅仅依靠教育集团自身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不同地区间择校竞争加剧、家庭矛盾和社区争议增加、生均资源情况面临挑战、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突出。再次,在动态分析了集团化办学的自身实践后,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改革将要面临的各种变化与挑战,分析了未来影响集团化办学目标实现,而需要予以充分关注、研究和预测的相关因素。一是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户籍人口激增使生源数额逐年攀升,流动人口变动对优质教育需求多元的挑战。二是教育体制机制变革要求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着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创新教育集团内外部治理结构的挑战。三是优质资源建设指向教育集团学校的内生发展,面临着从外生性支持到内生性推动,从同质化办学到特色化发展的挑战。四是供给侧的结构改革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面临着教育供需不匹配的挑战。五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迫使制定长远整体规划,面临着建立区域教育深层次合作机制的挑战。最后,在微观实践研究和宏观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完善上海市集团化办学的可能路径和政策制度,尝试总结出适合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优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径选择。在宏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实施督导评估工作。在中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健全激励保障政策,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在微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优化集团管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李凤营[6](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徐浩[7](2014)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高校的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论文重点以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蓝本,结合多年实验室工作实践,概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论述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对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的建立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的思路、具体的措施,对我校校级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实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论述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提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路、突破的难点、具体的措施,对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论述高校技术安全的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落后的原因,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研究,列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论述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介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手段、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论述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思路和具体解决措施。
王杰,王妮,李盼,张颖,石影[8](2019)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求、高校师生的诉求。为了找出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北京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素材收集、实地走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地区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状况,总结了经过多年的开放共享探索和发展,北京高校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共享成效及形成的鲜明特色,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全国高校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尹松林,徐晓炜[9](1992)在《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是高校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技术装备。上海市高教局为节省外汇、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率,于1982年底从美国引进Finigan-MAT公司的大型包质谱联用仪,安装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时成立色质谱实验室,由上海二医大与上海科大合作使用。十年来,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大型仪器设备实行校际联用创出了一条新路。
邓慧云[10](2016)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稀缺性是一条普遍法则,是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由于凝结了人类长期智慧的结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更为明显。尤其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优化配置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目前高校教育困境的重大课题。然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利用率并不高。作为“一种悖论性的教育现实”,我国高校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开始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高校在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逐渐从一种发展理念转变为社会实践。然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依然较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低下,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激励高校主动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等,都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本文首先探讨资源、教育资源及高校教育资源的相关概念;在共享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依据不同的标准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分为不同的类别,指出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与客体要素;通过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其次,论述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演变,指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大致经历被动选择、主动探索及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概括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经济及管理角度分别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再次,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并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共性检验,包括发挥政府的作用、成立组织管理机构及建立网络共享环境等。最后,综述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与建议,体现在观念转变、政策导向、制度建设与技术支撑四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二、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
(三)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一)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 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三、治理理论 |
(一)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 治理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四、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
(一)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界说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需要共享 |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实现 |
三、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与分类 |
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客体分析 |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 |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客体 |
五、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分析 |
(一) 什么是SWOT分析法 |
(二)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分析 |
六、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 |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动力的内涵 |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来源 |
七、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 |
(一) 置换型对等原则 |
(二) 互补原则 |
(三) 邻近原则 |
(四) 补偿原则 |
(五) 以生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 |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历程 |
(一) 被动选择阶段 |
(二) 主动探索阶段 |
(三) 全面发展阶段 |
二、从政策演变中探寻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特点 |
三、现行有关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 |
一、现状考察的方法 |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 |
(一) 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认识现状 |
(二)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探究 |
一、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原因的方法 |
(一)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 收集材料的方法 |
二、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原因的过程 |
(一) 整理并阅读原始材料 |
(二) 登录 |
(三) 寻找本土概念 |
(四) 类属分析 |
三、制约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 |
(一) 思想观念障碍 |
(二) 体制障碍 |
(三)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四) 制度缺失 |
(五) 教育评价机制障碍 |
(六) 技术限制 |
(七) 成本障碍 |
(八) 缺乏遵循的有效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对策思考 |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 |
二、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
三、转变政府角色,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四、加快高校“去行政化”,为共享扫清管理障碍 |
五、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 |
六、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
七、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将资源共享纳入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之中 |
八、开发和运用先进技术,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
九、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实现区域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章程 |
附录2:重庆市大学联盟章程 |
附录3: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开放式问卷 |
附录5:访谈样本分布表 |
附录6:访谈记录1(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 |
附录7:访谈记录2(高校教师) |
附录8:访谈记录3(高校二级学院院长) |
附录9:访谈记录4(高校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 |
附录10:码号与受访者原因语句对应表 |
附录11: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 |
附录12: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暂行办法 |
后记 |
(2)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2.1 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
2.2.2 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
2.3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范围、内容与层次 |
2.3.1 资源共享的范围 |
2.3.2 资源共享的内容 |
2.3.3 资源共享的层次 |
2.4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 |
2.4.1 制度理论 |
2.4.2 组织理论 |
第3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问题 |
3.1 资源共享的现状 |
3.1.1 硬件资源共享 |
3.1.2 软件资源共享 |
3.2 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
3.2.1 规划目标与实际进展 |
3.2.2 共享内容与层次 |
3.2.3 共享质量与受益面 |
第4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安排分析 |
4.1.1 “经济人”特性分析 |
4.1.2 交易费用分析 |
4.1.3 委托代理制度分析 |
4.1.4 资源配置制度分析 |
4.1.5 评价制度分析 |
4.1.6 协调管理制度分析 |
4.2 组织结构分析 |
4.2.1 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分析 |
4.2.2 高校外部组织结构分析 |
4.2.3 大学城组织结构分析 |
4.2.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4.2.5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分析 |
第5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
5.1 制度变迁与创新 |
5.1.1 利益保障机制的完善 |
5.1.2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 |
5.1.3 法律政策制度的健全 |
5.1.4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 |
5.2 组织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
5.2.1 校际矩阵结构 |
5.2.2 网络式结构 |
5.2.3 地方政府职责的厘清 |
5.2.4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的重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超大规模高中 |
1.3.2 空间环境计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文献综述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调查分析法 |
1.7.4 规划设计实践 |
1.7.5 成果归纳总结 |
1.8 研究框架 |
1.9 本章小结 |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4 研究小结 |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
2.5.4 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
3.1.1 布局计划 |
3.1.2 内容计划 |
3.1.3 数量计划 |
3.1.4 面积计划 |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特征描述分类 |
3.2.3 研究模型确立 |
3.2.4 计算公式推导 |
3.2.5 建筑计划研究 |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3 小结 |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
4.1.1 社会经济状况 |
4.1.2 基础教育状况 |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
4.2.1 布局结构影响 |
4.2.2 数量与分类 |
4.2.3 现状主要问题 |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
4.3.1 教育政策 |
4.3.2 建设标准 |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
4.4.1 调研对象范围 |
4.4.2 调研内容目的 |
4.4.3 调研基本方法 |
4.4.4 调研基础数据 |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
4.5.1 基本概况 |
4.5.2 选址布局 |
4.5.3 规模特征 |
4.5.4 使用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布局模式 |
5.1.3 结构形态 |
5.1.4 用地组成 |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
5.2.1 规划布局模式 |
5.2.2 空间现状指标 |
5.2.3 用地布局问题 |
5.2.4 影响因子研究 |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
5.3.1 国家标准 |
5.3.2 省市自定标准 |
5.3.3 超过48班标准 |
5.3.4 总结 |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相关指标概念 |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
5.5.1 计划依据 |
5.5.2 计划方法 |
5.5.3 已有计划指标 |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
6.1 要素方法提炼 |
6.1.1 影响要素 |
6.1.2 特征及问题 |
6.1.3 内容与方法 |
6.2 现行标准剖析 |
6.2.1 国家标准 |
6.2.2 省市自定标准 |
6.2.3 超过48班标准 |
6.2.4 总结 |
6.3 现状细化分类 |
6.3.1 用地余裕型 |
6.3.2 用地适当型 |
6.3.3 用地不足型 |
6.3.4 主要问题分析 |
6.4 空间模式计划 |
6.4.1“微型社区”模式 |
6.4.2“邻里单元”模式 |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
6.5 建筑设计计划 |
6.5.1 构成内容计划 |
6.5.2 教学空间计划 |
6.5.3 实验空间计划 |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
6.5.5 生活空间计划 |
6.6 环境设计计划 |
6.6.1 广场尺度 |
6.6.2 庭院空间 |
6.6.3 绿化面积 |
6.6.4 建筑密度计划 |
6.6.5 指标体系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
7.1 规模扩张分析 |
7.1.1 规模扩张特征 |
7.1.2 现状问题分析 |
7.1.3 典型校外空间 |
7.1.4 典型使用状况 |
7.2 空间布局模式 |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
7.3 规划选址模式 |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
7.4 使用共享模式 |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
8.2.1 宏观层面 |
8.2.2 中观层面 |
8.2.3 微观层面 |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1 成果创新 |
8.3.2 思路创新 |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
8.4 小结 |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
9.1.1 产生背景 |
9.1.2 特征内涵 |
9.1.3 实践意义 |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
(4)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协同创新 |
1.3.2 联合培养 |
1.3.3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 |
1.3.4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
2.2 国内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
2.3 简要评析 |
第三章 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理论基础、适用分析及模型构建 |
3.1 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机制构建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及内涵解析 |
3.1.2 协同创新理论在联合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3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模型的构建 |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
3.3 系统耦合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
3.4 资源依赖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
3.5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科学评价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演进历程及其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基本模式 |
4.1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曲线 |
4.1.1 初创阶段(1951—1977年):学研配合培养与“集体”培养 |
4.1.2 探索阶段(1978—1992年):委托培养与产学研联合培养 |
4.1.3 扩展阶段(1993—2006年):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国(境)内外联合培养 |
4.1.4 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协同创新 |
4.2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嬗变特征 |
4.3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基本模式 |
4.3.1 以“校际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 |
4.3.2 以“校企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
4.3.3 以“校地联合、校企联合”为主的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4.3.4 以“多元组织联合”为主的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五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 |
5.1 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现状与问题 |
5.1.1 国外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
5.1.2 我国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
5.1.3 联合培养工作政府调控机制的问题分析 |
5.2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与问题 |
5.2.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
5.2.2 联合培养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的问题分析 |
5.3 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现状与问题 |
5.3.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
5.3.2 联合培养工作资源共享机制的问题分析 |
5.4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与问题 |
5.4.1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 |
5.4.2 联合培养工作评价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六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改革 |
6.1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
6.2 实施高端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工程 |
6.3 完善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6.3.1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层级 |
6.3.2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内容 |
6.4 成立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门机构 |
第七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改革 |
7.1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物理系统耦合 |
7.1.1 协调组织机构耦合 |
7.1.2 沟通规则程序耦合 |
7.2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知识基础耦合 |
7.2.1 研发知识耦合 |
7.2.2 培养方案耦合 |
7.2.3 课程设置耦合 |
7.3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管理系统耦合 |
7.3.1 双导师制耦合 |
7.3.2 奖助制度耦合 |
7.3.3 管理内容耦合 |
7.3.4 质量控制耦合 |
7.3.5 中介服务耦合 |
7.4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文化价值耦合 |
第八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
8.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
8.1.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 |
8.1.2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
8.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
8.2.1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 |
8.2.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
8.3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
8.3.1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 |
8.3.2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
8.4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
8.4.1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 |
8.4.2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
第九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改革 |
9.1 联合培养工作绩效评价和成果归属评价机制改革 |
9.1.1 联合培养多元组织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改革 |
9.1.2 联合培养成果归属及知识产权评价机制改革 |
9.2 构建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 |
9.3 构建基于“毕业生群体”视角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
9.3.1 核心概念 |
9.3.2 模式构建 |
9.3.3 模式评价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集团化办学 |
(二)紧密型教育集团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设计与调研实施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集团化办学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资源共享理论 |
(三)系统优化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区域内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动态进程 |
一、以治理结构建设促进集团学校的制度完善 |
(一)推进初期:制定规章制度 |
(二)发展中期:促进协同治理 |
(三)建设后期:调整组织架构 |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增强集团教师的专业能力 |
(一)推进初期:加强教师培训 |
(二)发展中期:促进教师流动 |
(三)建设后期:提升人员激励 |
三、以课程教学共研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步跟进 |
(一)推进初期:实施联组教研 |
(二)发展中期:丰富优质课程 |
(三)建设后期:凝练校区特色 |
四、以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一)推进初期:共用基础设施 |
(二)发展中期:拓展人脉资源 |
(三)建设后期:发展信息资源 |
第四章 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一、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成效分析 |
(一)政府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
(二)资源配置实现校际均衡 |
(三)教育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
(四)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 |
二、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问题梳理 |
(一)不同地区间择校竞争加剧 |
(二)家庭矛盾和社区争议增加 |
(三)生均资源情况面临挑战 |
(四)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
(五)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突出 |
第五章 集团化办学面临的未来挑战 |
一、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 |
(一)户籍人口激增使生源数额逐年攀升 |
(二)流动人口变动对优质教育需求多元 |
二、教育体制机制变革要求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亟需加强 |
(二)教育集团治理结构仍待创新 |
三、优质资源建设指向教育集团学校的内生发展 |
(一)从外生性支持到内生性推动 |
(二)从同质化办学到特色化发展 |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一)供需错配:供给侧的结构性困境 |
(二)供不足需:供给中的资源配置失衡 |
(三)供不适需:松散型集团的实效困境 |
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迫使制定长远整体规划 |
(一)区域集团化办学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
(二)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 |
第六章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路径选择 |
一、宏观治理层面 |
(一)完善集团化办学的规范管理制度 |
(二)构建集团化办学的协同发展格局 |
(三)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督导评估工作 |
二、中观治理层面 |
(一)健全集团化办学的激励保障政策 |
(二)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共建共享模式 |
(三)协调集团化办学的多方利益主体 |
三、微观治理层面 |
(一)优化集团化办学的集团管理结构 |
(二)提升集团化办学的教师专业发展 |
(三)促进集团化办学的学生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集团化办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集团化办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育集团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1.2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提出 |
2.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
2.2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
2.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1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与共享机制 |
2.3.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激励策略 |
2.3.3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 |
2.3.4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与共享 |
3.1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及分析 |
3.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建立的思考 |
3.2.1 建设的思路 |
3.2.2 突破的难点 |
3.2.3 具体的措施 |
3.3 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1 校级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2 院级(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举措 |
4.1 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及分析 |
4.1.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1.2 原因及分析 |
4.1.3 研究的意义 |
4.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 |
4.2.1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思路 |
4.2.2 需突破的难点 |
4.2.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策略 |
4.3 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之举措 |
4.3.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3.2 建设举措 |
4.3.3 具体实践 |
4.3.4 工作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 |
5.1 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的现状及分析 |
5.1.1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
5.1.2 实验室技术安全现状及分析 |
5.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
5.3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机制建立 |
5.3.1 事前管理 |
5.3.2 事中管理 |
5.3.3 事后管理 |
5.4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 |
5.4.1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5.4.2 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6.1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
6.2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
6.3 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实验室日常管理研究 |
7.1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 |
7.2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方式 |
7.2.1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 |
7.2.2 仪器设备采购方式 |
7.3 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 |
7.3.1 仪器设备管理 |
7.3.2 仪器设备维修维护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存在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件一: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六大共性问题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二: 全国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学术研究计划项目“实验队伍提升与激励的政策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三: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申报书 |
附件四: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政策机制研究”委托协议 |
(8)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 |
2 北京地区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现状 |
2.1 贵重仪器设备概况 |
2.2 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机时分析 |
2.3 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业绩 |
3 成效与特色 |
3.1 制度体系趋于成熟 |
3.2 智慧化共享平台得到普及 |
3.3 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计量认证深入高校 |
3.4 为社会开放服务开创了新平台 |
3.5 校内外共享平台紧密关联,促进区域资源共享 |
(1) 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 |
(2) 参加北京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 |
(3) 参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 |
(4) 参加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 |
(5) 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
3.6 有偿服务收入反哺开放共享管理 |
3.7 考核与激励措施并举 |
4 问题与建议 |
4.1 存在问题 |
(1) 开放共享意识不强,主观上缺乏积极性。 |
(2) 开放共享程度不均衡,发展改善的潜力较大。 |
(3) 技术队伍建设滞后,创新活力较为欠缺。 |
4.2 建 议 |
(1) 强化开放共享意识,建立健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 |
(2) 树立开放共享先进典型,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3) 加强虚拟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全国仪器设备互联共享。 |
(4)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保障开放共享智力资源。 |
(5) 把握国家“双创”契机,促使开放共享创造更大价值。 |
5 结 语 |
(10)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与教育资源 |
2.1.2 高校教育资源 |
2.1.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
2.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分类与原则 |
2.2.1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分类 |
2.2.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 |
2.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客体分析 |
2.3.1 主体分析 |
2.3.2 客体分析 |
2.4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 |
2.4.1 模型假设条件 |
2.4.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2.4.3 模型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演变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演变 |
3.1.1 被动选择阶段 |
3.1.2 主动探索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2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校内部共享较多,高校之间的共享较少 |
3.2.2 相同层次高校间共享较多,不同层次共享较少 |
3.2.3 个体自发共享较多,组织化共享较少 |
3.2.4 高校间低端共享较多,高端共享较少 |
3.2.5 信息资源共享较多,其他资源共享较少 |
3.3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教育角度原因:高校需求存在差异 |
3.3.2 经济角度原因:高校过度强调自身经济利益 |
3.3.3 管理角度原因: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思想落后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经验与借鉴 |
4.1 国内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与经验 |
4.1.1 北京的实践与经验 |
4.1.2 广州的实践与经验 |
4.1.3 南京的实践与经验 |
4.2 国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与经验 |
4.2.1 美国的实践与经验 |
4.2.2 英国的实践与经验 |
4.2.3 日本的实践与经验 |
4.3 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经验的借鉴 |
4.3.1 发挥政府的作用 |
4.3.2 成立组织管理机构 |
4.3.3 建立网络共享环境 |
第五章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对策与建议 |
5.1 转变竞争观念,加强资源共享意识 |
5.1.1 彻底转变思想,真正树立资源共享意识 |
5.1.2 正确看待共享与竞争间的关系 |
5.2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配套政策 |
5.2.1 转变政府职能 |
5.2.2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
5.2.3 健全校际公共服务体系 |
5.3 健全教育资源共享产权制度 |
5.3.1 健全高校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 |
5.3.2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
5.4 不断开发与应用先进技术 |
5.4.1 实现纸质文献资料电子化 |
5.4.2 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5.4.3 加强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 岳建军.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2]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庄三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3]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4]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D]. 王雨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D]. 徐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8]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 王杰,王妮,李盼,张颖,石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12)
- [9]发展校际合作共用 提高大型仪器效益[J]. 尹松林,徐晓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2(04)
- [10]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邓慧云.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