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京京[1](2020)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今异义词教学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古今异义词教学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对文言文背后文化底蕴探究,因此古今异义词教学研究具有实用价值。本文着眼于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教学,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古今异义词,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了解古今异义词,并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现从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基本情况,整理统计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六册书文言文篇目中的古今异义词。第二部分是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实际的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现状及教学问题,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总结古今异义词的教学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教学建议,对不同类型的古今异义词分别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进行了梳理与统计,将词义系统与文言文字词教学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现状以及其中的教学问题,结合教材中古今异义词的梳理来分析教学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针对于古今异义词的教学建议,为学生学习古今异义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具体的参考。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张天明[3](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卫灿金[4](1991)在《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文中认为 一、什么是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是指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词(或语素)的意义,将该词(或语素)的文言词义和现代语素义结合起来进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方法。先举特级教师刘大勇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的两个例子: ①“惊涛拍岸”句:“惊”当什么讲呢?“惊”是“震动”的意思。如成语“惊心动魄”,就是震动了心,震动了魄;“惊天动地”,就是震动了天,震动了地。再如我们说“一声惊雷”,“惊
古丽巴克·克木里江[5](1999)在《略谈双语教学中汉语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文中研究表明
韩江雪[6](2021)在《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文中提出自2017年9月起,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该版本教科书清晰地把握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在潜移默化中陶染人格、形塑灵魂的特征,试图将国家与民族的育人要求熔铸于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健康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在德、智、美三个层面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其具体体现之一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大幅增加了文言文阅读量,传达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态度。然而,我们通过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考察发现,文言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失落和文本失落的双重问题,导致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无从实现,即学生没有从这一饱含传统文化精神的课程中获取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美感升华的滋养。因此,对文言文的育人价值进行细致考察成为必须,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当前和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还能促进对语文教科书“定篇”类选文的研究,以及丰富文言文的研究视角和路径。该研究选取统编版本的初中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全部文言文选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与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课例研究法展开研究。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从教科书文选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一步。其目的是审视与考察当前教科书编写的实际情况,这通过思考不同文选对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各方面价值和应然的文言文选文体系建构,继而对实然的文言文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编选的商榷意见,从而完善教科书编写和使用实践来实现。具体研究路径是,笔者首先借鉴文学、语言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资源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情况来创建教科书文选育人价值分析结构的“理想类型”,继而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实际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考察选文在知识、思维、审美和文化方维的价值水平,衡量现实情况与理想层面的差距,提出一些自己的商榷意见。从教学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二步。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进行育人价值分析,我们已经充分认识了文言文本在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审美陶冶与文化传承方面应发挥的育人价值,并且提出了完善教科书选文的一些商榷意见。这些选文育人价值继而面临着一个如何落实的问题,也即在实际教学中的转换形态与要求的问题,这需要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提出具体要求。文言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范畴,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寻求“理解”,不仅是对于文本的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走向对自我的理解。因此,对文言文育人价值的转化要求应该落实为一种对理解水平的规定,教师、学生和师生双方都应该形成特定的理解状态。在对理想层面的育人价值转化形态进行明确之后,需要对当前一线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了解真实课堂中所发生的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并对此现状进行分析,总经有效经验,更多的是诊断问题,借助中西方理论资源提出应对策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已有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与方法令人不甚满意,学习主体的自由受限,人与文化经典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意义裂痕。鉴于此,我们从千百年来中西方阅读、阐释文学经典的丰富经验中寻求到了一些理论启示,从征实原旨和自由开拓两种价值取向中切入对文言选文的教学思考。就选文的主导教学价值而言,选文可以被分为知识之文、思维之文、审美之文和文化之文。知识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使学生合理积累一定数量的古汉语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文学等知识,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的、单向度的,而是通过掌握古代训诂的基本方法和文学涵泳的巧妙艺术,通过训诂与涵泳的循环进行的。思维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引领学生通过形象、逻辑、辩证等积极思维来理解文言文微言背后的大义,填补文本的空白结构,并对传统价值进行批判与颠覆,促进传统价值的更新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之文教学要旨在于充分给予学生审美体验的自由,通过调动期待视野、引发认知冲突最终推动学生与作者的审美视域融合。文化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尊重文本的民族历史性,重点把握文章历史语境,尊重古今时间间距,辨明历史文本的当代文化价值。当然,作为汉语言经典作品的文言文选文价值难以束于一隅,往往需要多角度价值钩沉,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灵活选择、调整、改良策略与方法,将前述阅读教学思路进行圆览会通。文言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经典教育,在全球化挑战日益激烈的今天,经典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探索关系到国民精神塑造和个体的自我理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包括教育研究者、教科书编写者、学校教师在内的教育人士,乃至整个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配合,不断地在民族经典与学生建构价值关联,致力于使其作用于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由。
孙晓云[7](2017)在《基于词源研究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批学者致力于词汇教学方法的探求,提出诸如语素教学法、语境教学法、网络化教学法等较为实用的方法,但这些教学法几乎都是从共时层面阐释和归纳词汇的,鲜少涉及历时角度。本篇论文基于词源研究的现有成果,认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大力推广词源教学法。该方法打破传统词汇教学法只注重共时研究的局限性,转而从历时层面阐释汉语词汇,具有进步性。除此之外,教师运用词源知识还可形象的描述汉语词汇的演变轨迹,帮助汉语学习者意识到汉语词汇的理据性和系统性特点,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将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词源研究概述,整理了词源及词源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王宁先生的单音词词源探究方法——同源词义素分析法,并据此指出复音词的词源探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语素考据法。第二部分描述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和成果,指出当前的词汇教学法有其优异之处,但大都集中于共时层面的词义阐释,然后以较受推崇的三种词汇教学法为例,证明推广词源教学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的常用词为例,从单音词、复音词两个角度,将有同源关系的词归为一组,并运用同源词意义关系公式确定其共同的源义素,以此作为一个词族应用在教学中。第四部分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词源教学法的具体原则和教学设计,并针对单音词、复音词的不同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朱晓琴[8](2014)在《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入手,同时分析平面媒体语言使用情况,研究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社会成员书面语能力的建构。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研读语文教学文献,研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调查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情况,关注社会上书面语使用情况。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从作文切入,从7所中学收集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三百多篇,深入阅读、比较,考察书面语教学效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探讨书面语能力建构的过程和规律。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概述书面语及书面语能力建构。首先明确了书面语概念。参考陈建民(1984),确定一个人基本掌握汉语口语、系统学习书面语的关键时期在中等教育阶段。说明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着重说明了书面语词汇和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简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用以描述社会成员现代汉语书面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学是系统学习书面语时期,走上社会以后是书面语能力继续建构时期。书面语是刻意学习的结果。与口语学习条件相比,学习书面语更须努力、专注。第二部分(上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语言本体教学研究,包括第二、第三两章。第二章讨论词汇教学。讨论了词语教学的历史、现状、效果和改进词汇教学的意见,针对社会上词语使用的情况,肯定了社会成员加强词语学习、注意词汇规范的重要性。着重比较苏教版初中各册语文课本“字词表·常用词语”,逐一查对,肯定编写词表、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进行词语建构的作用,同时具体列举词表的不足,并提出了带普遍性的问题:经典名篇中某些已经过时或带有原作者个人色彩、或不符合现在规范标准的词语,不能要求学生照原样积累;编词表的人必须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要有明确的收词标准和统筹安排。为了准确评价学生词语建构的效果,从所收集的作文中按12个群体选出120篇,分列出各篇作文所用词语,进而进行综合,计算出各群体作文所用词语数(复现的只记1次)与作文总字数的比率,分析所用词语的质量;并对不同群体作文用词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横向比较。这个花费大量时间、全身心投入的统计比较显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词汇量逐步增加,用词质量逐步提高,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同步增强。对学生作文用词效果进行微观分析,这对于研究社会成员认知能力发展和词语逐步建构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第三章讨论语法教学。讨论了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现状;根据作文语言评估语法教学的效果;讨论了媒体人、公务员使用语法的情况。着力观察学生作文语言,据以描写学生语法意识逐步增强,描写学生使用虚词和组织语句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能使用一般虚词和简单语句结构,到能使用书面语色彩更强的虚词和复杂语句结构,从能避免一般语法差错到能避免比较复杂的差错,语法能力逐步成长。分析了“淡化语法教学”的主张、表现和结果。多年来,语法该“教什么、怎样教”没有解决好,这是淡化语法教学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但是,某些模糊说法也是导致或支持淡化语法教学主张的因素。论文对所谓汉语句子组合中“意合的意味特别浓”、词语组合特别灵活的说法,对“炒肉丝、开刀的”等歧义形式的表述意见进行了讨论,认为模糊的说法必须澄清,语法教学必须进行,具体问题必须正视,并要妥善解决。第三部分(下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运用能力教学研究,包括第四、第五两章。第四章讨论作文教学。书面语表达能力表现为写作技能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是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敏锐的观察力和很高的思想水平、很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的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本文比较了几部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了其指导作文教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对所收集作文的分析、比较表明,初中、高中的作文训练是有成效的,学生在审题、立意谋篇、确立文章结构、选取和调节素材、形成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等方面逐步得到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升学考试的需要驱使学生、教师为取得好分数而煞费苦心地揣摩考试作文的命题和阅卷,采取对策,这对激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有急就的作用;负面影响是,扭曲了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一个人中学毕业后仍然有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结合笔者所从事的专业,还讨论了外文汉译里的书面语表达问题。第五章讨论阅读教学。分析了阅读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传统语文教学主要是读书、背诵。现代语文教学,阅读仍是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语,获得语感,更好地掌握语法;通过阅读接受文学熏陶和思想文化熏陶;通过阅读学习范文的写法和名家的笔法。论文考察了学生作文素材与阅读的关系。从所收集的作文中选出288篇,提取出所用素材。结果表明,高年级学生阅读效果普遍好于低年级学生,较发达地区学生阅读效果更好一些。上海一个初中班学生作文素材35%来自课本,65%来自课外;江苏、浙江6校各年级作文素材,56%来自课本,44%来自课外。对作文素材来源的分析表明,学生阅读多限于教材和教辅材料,课外阅读比较薄弱。一般社会成员的阅读也有待加强。对“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和“研究性阅读教学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阅读教学法是互补的。不同文本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效果不完全相同,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的主观感受可以不一样。但是,准确理解文本是阅读的前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各种文本的能力。不同社会成员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要求是有差别的。但是,从提高全民素质来说,必须提倡读经典,读原着,读全文,读整本的书;浅阅读、碎阅读的状况必须改变。最后是结语。概括说明了通过作文观察到的书面语教学各环节的状况;说明了语文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总结了书面语能力建构的结果;说明了社会成员书面语建构水平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会通过交际影响其他社会成员的书面语能力建构。最后说明了理想的书面语教学研究应该由群体承担,在更大范围内利用更长时间进行。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书面语能力建构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本文研究的广度、深度很有限,有待于今后加倍努力,更期待语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专家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王刚[9](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刘翔[10](2011)在《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文中认为汉字教学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汉字认知从象形、象意、形声为主体,转向拼音系统,表面上,实现了化繁为简;实质上,是由符合汉字生成与人的认知特点的、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方式,转向了按拼音规则进行的、由声而非形的抽象认知方式。这一转变,造成了字与物、字与历史、字与日常生活等关系的“三个脱离”;进而导致了汉字教学费时多、周期长、见效慢。从本质来讲,是只注重汉字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的结果。研究拟探索结合拼音的汉字形音义生成系统的认知,以从根本上解决“三个脱离”的问题。要实现这一构想,不仅需要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完成从理论观念(核心是认知和汉字生成理论建构)到技术实现,再到应用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设计继而验证的全环节研究。为此,论文构筑了汉字生成系统基础理论,完成了基于此理论的字源识字基础平台设计,提出了基于此理论的字源识字应用模式,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了相关实验,以验证该理论和其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系统地梳理汉字本身及认知的规律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找到了诸多能为汉字生成系统理论及其应用提供支撑的观点和材料。理论建构层面,本文提出字源是汉字生成的依据,构形是汉字生成的核心,部件是汉字生成的单位,汉字表达式是汉字生成的产物等一系列理论构想。根据这些构想,设计了以汉字字形为核心,利用汉字字源信息,以汉字构形分析和构意分析为手段,利用汉字表达式整合汉字的形、音、义的汉字生成系统。该系统确定了因形音义联系而生成的汉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内部形音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有机联系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有助于从纵的方向解释汉字之间的关系,以及从横的方向理解汉字内部形、音义的关系,还原出一个鲜活的、立体的、丰满的汉字体系,有助于以科学的、立体的、动态的、交叉的方式认识汉字。汉字生成系统作为汉字教学的基础理论,与之匹配的识字教学方法是字源识字教学法。技术实现层面,本文在汉字生成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实现了汉字字源识字基础平台。它由汉字生成子系统、字源识字资源平台、字源识字学习平台、管理子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平台完成了海量基础数据的整合及生成,并以基于WEB的界面对外提供服务,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两种途径给字源识字教学以有效的支持。利用字源识字基础平台使用情况在线调查问卷,研究了各类使用者使用平台的情况,证明了它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师、学生及研究者的教学与研究。应用模式研究层面,提出了字源识字宏观应用模式和微观应用模式,并就这两种模式的特点、应用方式及操作等作了讨论。实验研究层面,以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基于汉字生成系统理论的汉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基于该理论而提出的字源识字教学不但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汉字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研究成果如教师用字卡、教学用PPT、教学模式等可供直接使用和借鉴。最后,通过总结汉字生成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提出后续的研究规划,以期更多的实践者加入,使汉字生成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深入、更系统、更完善,推动汉字教学由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的本源。
二、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古今异义词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综述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 创新点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古今异义词统计与分析 |
一 从分布上分析 |
二 从音节上分析 |
三 从语义差异上分析 |
第二节 古今异义词词义变化的类型 |
一 词义扩大类 |
二 词义缩小类 |
三 词义转移类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今异义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一 问卷概况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访谈调查与分析 |
一 访谈设计 |
二 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学问题总结 |
一 学生学的问题 |
二 教师教的问题 |
第四节 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一 学生原因 |
二 教师原因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词义“微殊”的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
一 比较古今词义 |
二 归纳区分义项 |
第二节 词义“迥别”的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
一 联系成语法 |
二 因形求义法 |
三 追本溯源,建立词义网络 |
第三节 复音古今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
一 结合语境,推断词义 |
二 语音辨析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宏观研究 |
(二)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价值研究 |
(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与特色的研究 |
(四)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研究 |
(五)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 |
(六)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一)语文教科书 |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三)文言文 |
(四)育人 |
(五)价值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调查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课例研究法 |
五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言文育人价值的基本认识 |
一 文言文育人价值关注缘起 |
(一)“新基础教育”对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视 |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
二 育人价值内涵界定 |
(一)智育价值:“求真”与增进理解 |
(二)德育价值:“向善”与促进关怀 |
(三)美育价值:“审美”与升华精神 |
(四)三育的关系 |
三 文言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内涵 |
(一)知识积累价值 |
(二)思维训练价值 |
(三)审美陶冶价值 |
(四)文化教诲价值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探析 |
一 理想类型:文言文选文的应然育人价值 |
(一)知识价值 |
(二)思维价值 |
(三)审美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二 现状考察:统编初中语文文言文选文分析与商榷 |
(一)知识现状分析与商榷 |
(二)思维现状分析与商榷 |
(三)审美现状分析与商榷 |
(四)文化现状分析与商榷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落实 |
一 选文育人价值实现的教学转化思路 |
(一)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路径 |
(二)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要求 |
二 文言文教学现状评析 |
(一)现状述评 |
(二)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 |
三 落实育人价值的文言文教学实施策略 |
(一)知识之文:循环型阅读教学 |
(二)思维之文:开放型阅读教学 |
(三)审美之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
(四)文化之文:历史型阅读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 |
四、其他 |
附录 |
一、教师访谈提纲 |
二、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词源研究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词源及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词源研究概述 |
一、词源及词源学的历史沿革 |
二、几对概念的厘清 |
三、词源的探究方法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概述 |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及成果 |
二、三种常见词汇教学法 |
三、基于词源研究的汉语词汇教学法——词源教学法 |
第二章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常用词语词源教学法分析 |
第一节 《大纲》中单音词词源教学法分析 |
第二节 《大纲》中复音词词源教学法分析 |
一、外来词词源教学分析 |
二、联绵词词源教学分析 |
三、叠音词词源教学分析 |
四、双音节合成词词源教学分析 |
第三章 词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词源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第二节 词源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8)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文献综述 |
二、 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及方法 |
三、 本文的材料 |
第一章 书面语及书面语能力建构 |
第一节 书面语及其特点 |
一、 口语与书面语的划分 |
二、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概念 |
三、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特点 |
第二节 书面语能力 |
一、 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源的核心能力 |
二、 书面语能力的构成 |
三、 书面语能力的建构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书面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中学时期的书面语能力建构 |
二、 书面语能力建构是终生的事业 |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 |
上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语言本体教学研究 |
第二章 词汇教学 |
第一节 词语学习及词汇教学的历史 |
一、 词语的形式、意义及语法功能 |
二、 学校词汇教学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学词汇教学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
一、 中学词汇教学的现状 |
二、 加强中学词汇教学的意见 |
第三节 中学词汇教学的效果 |
一、 从作文看中学生掌握词语的数量和质量 |
二、 从作文看中学生学习词语的渠道 |
三、 从作文看中学生词语学习的具体效果 |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学习 |
一、 必须注意词汇的学习与规范 |
二、 关于词语理解和使用的几点认识 |
第三章 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
一、 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 |
二、 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法能力的建构 |
一、 中学生语法意识的确立和增强 |
二、 从虚词使用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
三、 从句法结构调整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
四、 从句子构造复杂化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
第三节 关于淡化语法教学的讨论 |
一、 淡化语法教学主张的由来 |
二、 淡化语法教学的表现 |
三、 淡化语法教学的后果 |
四、 关于支撑淡化语法教学主张几种说法的讨论 |
下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运用能力教学研究 |
第四章 作文教学 |
第一节 书面语表达能力及其建构 |
一、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含义 |
二、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构成 |
三、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建构 |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 |
一、 中学语文教材关于作文教学的安排 |
二、 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
三、 升学考试对作文教学环节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效果 |
一、 作文教学的总体效果 |
二、 作文教学效果的具体评价 |
三、 作文教学现状需要改变 |
第四节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
一、 社会人员书面语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
二、 外文汉译里的书面语表达 |
第五章 阅读教学 |
第一节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 阅读的功能 |
二、 阅读的目的 |
三、 中学阅读教学要突出语言教学 |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历史经验与基本环节 |
一、 阅读教学的历史回顾 |
二、 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 |
三、 关于阅读教学理论的评论 |
第三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效果 |
一、 中学生阅读现状 |
二、 观察中学阅读教学效果的效度与局限 |
三、 中学阅读教学的效果 |
四、 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几点评估 |
第四节 阅读是人终生的精神活动 |
一、 社会成员的阅读亟待加强 |
二、 提倡阅读经典 |
三、 提倡读全书、读原着 |
结语 |
一、 从作文看到了书面语教学的成果和问题 |
二、 书面语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解决 |
三、 发挥建构主体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四、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致谢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汉字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
二、汉字生成系统理论有助于解决汉字教学问题 |
三、汉字生成系统理论的实现对汉字教学有重要意义 |
四、已有研究基础 |
第二节 汉字生成系统理论与汉字教学 |
一、汉字生成系统理论概述 |
二、汉字生成系统理论指导下的汉字教学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总体框架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 |
一、汉字相关理论 |
二、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汉字教学相关软件综述 |
一、资源类软件综述 |
二、交互类软件综述 |
第三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第一节 汉字生成系统框架 |
一、汉字生成系统总框架 |
二、汉字生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关系 |
三、汉字字形生成系统 |
四、汉字字义生成系统 |
五、汉字字音生成系统 |
第二节 汉字生成系统理论基础研究 |
一、理论实现的目标 |
二、汉字生成系统的基础是文字学研究成果 |
三、数量有限的基本构形单位的客观存在是汉字生成系统的基础 |
四、汉字表达式是汉字生成系统理论的灵魂 |
五、构意分析和构形分析综合是汉字生成系统的基础 |
第三节 汉字生成系统的设计 |
一、部件信息设计 |
二、形义生成系统设计 |
三、汉字字音生成系统设计 |
四、汉字生成系统应用框架 |
第四章 技术实现 |
第一节 字源识字基础平台设计 |
一、系统结构 |
二、设计原则 |
三、功能设计 |
四、数据结构 |
第二节 字源识字基础平台关键功能实现 |
一、汉字生成系统 |
二、字源识字资源平台 |
三、字源识字学习平台 |
四、管理了系统 |
第三节 字源识字平台问卷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三、问卷总体实施情况 |
四、问卷分析 |
五、结论 |
第五章 应用模式 |
第一节 字源识字宏观应用模式研究 |
一、基本问题研究 |
二、应用模式设计 |
第二节 字源识字微观应用模式研究 |
一、微观应用模式理论研究 |
二、微观中不同构字类型的汉字的操作策略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字源识字实验研究 |
一、研究材料设计 |
二、教学设计 |
三、前/后测设计 |
四、实施实验 |
五、结果分析 |
六、研究结论 |
七、意义 |
第二节 字源识字典型应用研究 |
一、常规媒体支持下的字源识字 |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 |
三、L老师利用网络进行字源识字实践 |
四、个案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字源识字应用实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片段 |
三、教学后记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规划 |
一、基础研究 |
二、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
三、教学过程与模式研究 |
四、教学策略研究 |
五、教学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4000常用字单纯部件 |
附件2:汉字部件分类 |
附件3:字源识字平台在线调查问卷 |
附件4、人教版字源识字研究项目后测题 |
附件5、人教版字源识字研究项目前测题 |
附件6、苏教版字源识字研究项目前测题 |
附件7、苏教版字源识字研究项目后测题 |
附件8:字源识字基础平台资源统计 |
致谢 |
四、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教学研究[D]. 吴京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略谈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J]. 卫灿金. 语文教学通讯, 1991(01)
- [5]略谈双语教学中汉语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J]. 古丽巴克·克木里江. 语言与翻译, 1999(01)
- [6]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D]. 韩江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基于词源研究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孙晓云. 吉林大学, 2017(08)
- [8]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D]. 朱晓琴. 苏州大学, 2014(10)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 刘翔.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