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分散、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当前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之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1](2021)在《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等特点,一方面,家庭人口结构的老化,使家庭养老能力趋于弱化,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趋于多元化,普通家庭老年人养老困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服务需求入手,探索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多样化、传统养老方式弱化等时代发展背景,解析了老年人口、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本文研究目的为探索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支撑;其次、分析了北京、上海、日本和英国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北京、日本等以居家养老为主导的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第三、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数据分析、访谈等方式,分析了西安市老年人口特征和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并按照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现状养老服务设施类型深入研究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总结出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在体系搭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与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人群、不同生理阶段和西安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三方面的支撑度分析,梳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短板,为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策略提供导向。第五、针对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养老服务发展趋势,从养老服务设施层级设置、功能定位、医养结合等方面,提出“市级、区级、镇街级、社区级”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方案,并从养老设施布局优化、医养设施融合、刚弹结合的设施管控措施、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养老延伸服务模式、产业化带动等方面,研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面的发展策略,从资源统筹、基层助老制度建设等方面,研究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方面的提升策略。
张春梅[2](2021)在《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文中指出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在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如何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需要着力思考的重大问题。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养老模式改变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宜居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做了解读,基于老年人的宜居需求、文献追溯和客观分析构建了适宜本土环境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吴良镛院士的五大系统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系统、设施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和人类系统5个一级指标。为了体现社区空间的代际公平,从老年宜居专项指标和公共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二级指标体系,专项指标主要体现老年群体的宜居要求;公共指标体现老年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其他年龄群体一致性的要求。基于抽样调查、空间兴趣点、DEM地形数据、人口普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熵值法对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辽宁省182个抽样社区的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抽样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较差,说明绝大多数的社区尚未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城市比较来看,大连市所属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最高。(2)就空间分布特征:从社区尺度来看,评价值较高的社区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或边缘城区,而评价值较低的社区通常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城区以外的镇/乡镇中心、乡镇附近或离乡镇较远的地区;从市域尺度来看,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区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中部-南部凸起,西北-北部凹陷”的分布格局,评价值较高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大连市和沈阳市,大连和沈阳成为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发展的双中心。(3)分系统研究表明:设施系统和社会系统整体质量差,自然系统整体质量良好,人类系统和居住系统整体质量较高。在五大系统中,平均值较低的指标分别是社区日间照料机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无障碍设施建设指数、老年大学数量、老年协会数量、舒适日数、空气质量、户籍登记百岁老年人口,这些是社区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部分。(4)从老年宜居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的对比来看,公共指标的评价值明显高于专项指标;对比中等级别以上社区数量,公共指标是专项指标的2.69倍,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代际不公平现象。从城市尺度和社区尺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大数据挖掘等方法探寻了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群体状况是根本驱动力、政府干预和住宅建设是重要驱动力。根据评价结果及机制分析,从基于城市尺度的宏观路径和基于社区尺度的具体对策两方面提出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社区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居家养老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环境提供思路。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婷[5](2020)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速推进,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在加剧。人口老龄化给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城乡规划设计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老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活动特点,最常使用的休闲和社交的场所就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本文以西安市老年人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老年人需求、场所理论、以及现施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提到的社区全生命周期理念与生活圈规划理念、老人使用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种类,最后重点梳理了适老性理论,总结后得到重要结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逐渐得到重视,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转型的设计需求逐渐增加,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相关规范的更替、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性设计由安全坡道、扶手等安全设施的设置向更便捷、功能更完善,更具文化内涵、更经济的方向发展,即便捷性、功能性、文化性、经济性的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转型的设计需求,确立相应的研究角度分别为空间布局层面、空间设计层面、文化层面与经济层面,初步制定了每个研究角度的调研内容。之后,选取西安市建东街社区、环南路社区、红专南路社区、兴盛园社区、205社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的调研对象,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现状和西安社区老人基本活动特征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总结归纳西安社区老人的活动现况以及西安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问题,相似性问题均发生在新、旧社区中,而差异性问题是不同类型社区在同一研究角度下所呈现的适老性问题不同,相应的策略需要有针对有侧重地提出,基于调研成果确立各研究角度包含的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转型的设计要点。第四章对关于空间适老性布局的重要参考案例进行总结,由于布局层面每个案例参考内容较多,因此单独成一部分。第五章内容是依据前文确定的四个研究角度所包含的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转型的设计要点结合多个案例提出具体策略。第六章从建东街社区更新、骊山·枫林香溪项目、长安锦舍项目的空间布局、空间设计、文化、经济四个角度进行适老性设计应用,并对已投入使用的枫林香溪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性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西安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宋东明[6](2020)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与快速发展阶段,就这一新趋势特征而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多,且未来发展中“人口众多、结构老化”以及“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将是我国人口现象长期持续存在的情况,因而必须面对严重的老龄化挑战。老龄化日趋严重同时增加了社会以及家庭的养老负担,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压力,但是也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加重,政府、社会对于养老产业也越来越重视,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产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之有效的战略。发展养老产业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和重要选择之一。在我国,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日益增多的多层次与多类型的老年人口群体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养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与空巢化等都要求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共同承担起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职责,而我国传统的养老事业的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商品性、市场性需求,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来填补这一不断扩大的需求空间。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生活需求多样化、老年人购买能力逐渐提升,使得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客观经济条件。我国当前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是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提供进行社会福利养老,向因时因地制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发展养老与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社会产品相结合的养老产业之路转向,由此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问题,同时促进老年人以及社会福利的全面发展。国家已明确提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但当下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尚未明确,因此“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尤其是发展依据,是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养老产业可从技术、市场、企业与政府多维度进行,但是在这些维度内容中,法律制度都是核心与基础保障。而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视域,不仅可以依法组织和汇集养老产业发展动能,而且是养老产业增长与创新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保障。由于养老产业在我国出现新的增长机遇,它极为需要法律的促进保障,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律发展的新课题。文中以探索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的发展为目标,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充分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基础,以我国老龄化国情提炼我国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功能要素、制度路径等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内容,论证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而且创新提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整体立法设计、并论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的新领域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注意研究带有问题意识积极尝试理论结合实践,对积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与结论分别呈现出:第一,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路径。在厘清养老产业界定的基础上,以国民收入和分配理论、产业成长理论、社会福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经济法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在分析养老产业发展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是对政府、社会、个人公平效率意识的考验,而在养老产业市场对法律制度的促进调控需求以及政府提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的意愿与能力是形成养老产业市场秩序的供需互动。因此,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在养老产业发展中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作用、引导作用、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由于养老产业的经济性与福利性兼具的特点,依据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亟需具有保障功能的法律制度促进其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通过法定政策指引,法律手段促进,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来引导社会理性参与养老产业,从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第二,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供给不足。在梳理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特别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政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和刚刚提出养老产业这一概念时期相比,养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表现,其发展生存环境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如,老年人购买养老的专门用品和养老服务的理念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也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养老用品和养老服务的供给与生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养老用品的生产与养老服务的提供中,党和政府明确作出了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的发展养老产业,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但是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和效益性不足,我们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法缺失,因而无法利用法律制度的优势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第三,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必然性。首先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具有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益价值的主要功能,这体现在养老产业法律的促进功能和权利保障层面;其次,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是以满足社会,尤其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促进保证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为直接目标;最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养老产业的重要法律保障,是法学领域以及经济法律领域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第四,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为基本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建构。首先提出促进养老产业法发展法律制度是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规范总称,在法律规范层级结构上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四个层级。其次,由于促进养老产业法的法之整体性,其立法成长过程需要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在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上的不同立法优势与特色特征,认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具有各自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同制度模式,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可以保障老年人的经济能力,提升全社会养老市场购买力,保障老年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重点提出了在分析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原则要素、功能要素、协调要素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投融资完善的法律制度路径选择。第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必然促进养老产业的稳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发展我国养老产业的战略选择,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和鼓励养老产业发展的带有“促进内容”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具有促进意义的基本法,这既是将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保障相结合的结果,也为法律作为制度架构来规范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法律范例。现在养老产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多元主体进入养老市场,成为新型的产业发展动能,养老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政策的鼓励和推动,需要从法律制度上予以促进、扶持和规范,促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可以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发展方向与制度保障。围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强调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体系,既有宏观制度要素分析,又有微观实施安排路径选择,建议形成以专门的、统一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为统领、为基础,以配套制度为补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体系。
姜雪[7](2020)在《互助养老概念下农村资源整合建筑计划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家庭结构空巢化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情形下,农村的老龄化现象更加严峻。2018年国务院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并且对其做出了全面部署,但是在农村地区的振兴首先要解决好农村人在乡村生活的空间环境、养老等需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建设情况与使用上还存在着较大反差,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农村地区的资源设施配置不均衡,由于经济、村落规模等情况不同,导致设施种类参差不齐;(2)资源配置选址不合理,在规划建设时未进行合理的选址,导致某些设施利用率较低,整体的设施配置模式有待优化;(3)适老化设计不到位,设施在设计时,未考虑到使用主体人群,影响老年人的使用;(4)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现阶段,农村人收入以务农为主,可支配收入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辽南地区农村建设现状为载体,围绕主体人群展开研究,在互助养老概念下探讨农村地区适老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应的空间优化问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践案例进行梳理总结;(2)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辽南农村地区的建设现状以及主体人群的行为需求等特征;(3)基于调研资料,分析村落的空间层次、现有设施和闲置资源等建设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地区互助养老的可实施性;(4)依据上述分析的村落特征,对互助养老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优化模式提出建议,对不同村落规模下的设施建设和村落空间等提出优化策略,改善当地养老环境及经济,以期实现可操作的、科学性的农村资源整合建筑计划。本研究立足于农村发展基础情况,基于建筑计划学的视角,对农村地区的适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在互助养老概念下,提出资源整合的优化模式以及整合方向,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基于主体人群的行为特征,优化农村设施建设体系,在该体系下,提出不同类型空间的优化策略,以满足农村主体人群的生活需求,建设良好农村环境。
朱昂[8](2020)在《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年人照料设施是社会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是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环,其合理的空间布局对养老资源供需均衡、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绪论部分回顾了国内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层面的研究历程,本文整理文献后发现已有研究虽然已经涉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层面,但主要研究设施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缺乏对各类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以上文献检索发现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补充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南京、上海养老机构使用需求方面的研究,同时选取南京市一个典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与访谈,发现入住老人对机构规模、星级水平、机构性质、机构可达性、机构周边环境、医养结合情况等方面比较关注,养老服务需求趋于多元化。本文以此为依据,分类研究各类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其次,在设施服务趋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数个发达城市与国家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与规划经验,总结出国内外养老机构的发展趋势,并提炼出对我国养老机构规划可借鉴的建议。接着,本文分析了机构在城市空间中的可达性特征,同时分析了各类机构的其他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本文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为例,运用本文的设计策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全文约7.1万字,图57幅,表28个
许霖峰[9](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郑璐阳[10](2019)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化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逐步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城市同质化、文脉断层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而日益重视。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物质和社会单元,社区,尤其是有着漫长演变历史的城市老旧社区,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具有长期的人文沉淀,对城市整体风貌格局影响较大。由于老旧社区资源及人口结构老化,基础设施欠缺、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城市社区更新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加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老旧社区的更新也开始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成为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建筑,数量多,覆盖面广,其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建筑,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新的社区文化生活需求的体现。令人遗憾的是,笔者通过以上海为主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从社区中心衍生而出的社区文化设施,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功能配置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与城市环境联系不够紧密等诸多使用问题,难以有效地开展、组织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因此,为了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适应性与影响力、避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平面布局、形态肌理、功能空间等方面与城市和居民日常生活与文化需求脱节,本文尝试以城市更新为视角,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在对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社区中心的差异,整理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与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根据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结出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为后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三章对上海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观察测绘以及对问卷访谈资料的量化分析,分析总结其特点与先进经验,发现现存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归纳出其建设难点,进而提出了用以指导我国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提出了城市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功能复合与弹性设计以及人性化关怀,并通过对实际案例上海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分析研究,对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明了研究成果与收获,并明确了研究的不足之处,确立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小型分散、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当前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之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分散、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当前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之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加剧 |
1.1.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
1.1.3 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
1.1.4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老年人口 |
1.3.2 养老服务体系 |
1.3.3 养老服务设施 |
1.3.4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
1.3.5 基层助老制度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框架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案例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养老服务体系方面 |
2.1.2 养老服务设施方面 |
2.2 相关政策文件 |
2.3 国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分析 |
2.3.1 北京市以居家养老为主导的社区嵌入式服务 |
2.3.2 上海市养老十五分钟服务圈和长者照护之家 |
2.4 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分析 |
2.4.1 日本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
2.4.2 英国以社区照顾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老年人口特征与需求分析 |
3.1 西安市总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
3.1.1 西安市概况 |
3.1.2 西安市总人口发展趋势 |
3.2 老年人口现状特征 |
3.2.1 老龄化进程分析 |
3.2.2 老年人口空间分布 |
3.2.3 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
3.2.4 老年人口自理能力分析 |
3.2.5 现状老年人口特征 |
3.3 养老需求调查 |
3.3.1 调查方法 |
3.3.2 老年人问卷调查分析 |
3.3.3 老年人口访谈 |
3.3.4 老年人生理特征与设施需求分析 |
3.3.5 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4.1 西安市养老设施体系现状 |
4.1.1 养老服务设施分类 |
4.1.2 养老服务设施层级设置 |
4.1.3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 机构养老设施现状 |
4.2.1 机构养老设施概况 |
4.2.2 机构养老设施入住率分析 |
4.2.3 机构养老设施入住人群分析 |
4.2.4 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
4.2.5 机构养老典型设施分析 |
4.2.6 机构养老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
4.3 社区养老设施 |
4.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
4.3.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
4.3.3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
4.3.4 典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析 |
4.3.5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分析 |
5.1 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人群的服务能力分析 |
5.1.1 弱势群体老人的托底养老 |
5.1.2 城镇普通家庭的基本养老 |
5.1.3 农村普通家庭的基本养老 |
5.1.4 高端需求老人养老 |
5.2 养老服务设施对不同生理阶段老年人需求支撑分析 |
5.2.1 健康活跃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
5.2.2 辅助生活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
5.2.3 行动不便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
5.2.4 安宁疗护期设施支撑度分析 |
5.3 养老服务设施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撑分析 |
5.3.1 养老服务设施对“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支撑分析 |
5.3.2 养老服务设施对“机构为补充”的支撑分析 |
5.3.3 养老服务设施对“医养相结合”的支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
6.1 养老支持力分析 |
6.1.1 政府支持力 |
6.1.2 社会支持力 |
6.1.3 家庭支持力 |
6.2 养老服务社会环境分析 |
6.2.1 孝道文化与传统习俗分析 |
6.2.2 代际交换式的家庭关系分析 |
6.2.3 敬老、助老的社会基础分析 |
6.2.4 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分析 |
6.2.5 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分析 |
6.3 以居家养老为核心总体发展思路 |
6.3.1 构建居家养老为核心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
6.3.2 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设施布局模式和社会氛围 |
6.4 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提升策略 |
6.4.1 养老服务设施相关法规梳理 |
6.4.2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优化 |
6.4.3 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优化 |
6.4.4 设施建设标准 |
6.5 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
6.5.1 差异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
6.5.2 单元式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模式 |
6.5.3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与调整机制 |
6.5.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机制 |
6.6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策略 |
6.6.1 推行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养老延伸服务模式 |
6.6.2 构建医养结合的老年人绿色就医模式 |
6.6.3 以产业化养老促进公共养老服务发展 |
6.7 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提升策略 |
6.7.1 探索基于资源统筹的管理运营模式 |
6.7.2 推行基于邻里互助的基层助老制度建设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调查问卷 |
相关文件 |
(2)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3.3 个体老化与人居需求变化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
2.1.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
2.1.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
2.2.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
2.3 研究展望 |
2.3.1 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渗透 |
2.3.2 充分利用多源数据 |
2.3.3 探索社区空间的代际共享 |
3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 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
3.2.1 指导理念 |
3.2.2 基本原则 |
3.3 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自然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2 社会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3 设施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4 人类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5 居住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预处理 |
4.2.3 评价方法 |
4.3 评价结果 |
4.3.1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等级 |
4.3.2 不同等级社区的对比分析 |
4.3.3 分系统差异显着 |
4.3.4 各等级社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
4.3.5 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指数差异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5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机制分析 |
5.1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2 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影响因子的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
5.2.3 影响因子作用的空间分异 |
5.3 驱动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 |
6.1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宏观路径 |
6.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1.2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
6.1.3 营造敬老的社会氛围 |
6.1.4 转变社区建设思路 |
6.2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
6.2.1 针对分系统评价结果的优化对策 |
6.2.2 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优化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3 本文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社区 |
1.4.2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 |
1.4.3 适老性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8 本课题的研究逻辑 |
1.9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适老性相关理论 |
2.1 老年人需求 |
2.1.1 老年人生理特点 |
2.1.2 老年人心理特点 |
2.1.3 老年人行为活动特点 |
2.1.4 老年人基本需求 |
2.1.5 不同类型老年人特点 |
2.2 场所依赖 |
2.3 社区全生命周期 |
2.4 生活圈 |
2.5 适老性理论 |
2.5.1 国外适老性理论 |
2.5.2 国内适老性理论 |
第三章 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现状调研 |
3.1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
3.2 选取对象 |
3.3 调研的步骤和内容 |
3.3.1 自主调研 |
3.3.2 社区管理人员访谈 |
3.3.3 社区活动空间实地调研与老人问卷访谈 |
3.4 社区调研 |
3.4.1 建东街社区 |
3.4.2 环南路社区 |
3.4.3 红专南路社区 |
3.4.4 205社区 |
3.4.5 兴盛园社区 |
3.5 西安社区老人活动现状 |
3.5.1 不同活动能力老人 |
3.5.2 不同消费能力老年人 |
3.5.3 不同性别的老年人 |
3.5.4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 |
3.5.5 不同区域老年人 |
3.6 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现状 |
3.7 基于调研分析确立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转型设计要点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案例 |
4.1 社区适老性更新案例—荷花池社区更新 |
4.1.1 层次结构 |
4.1.2 整合空间网络 |
4.1.3 建筑更新 |
4.1.4 借鉴意义 |
4.2 社区适老性设计案例—临港海派养老社区 |
4.2.1 层次结构 |
4.2.2 构建空间网络 |
4.2.3 建筑设计 |
4.2.4 借鉴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
5.1 空间布局层面适老性策略 |
5.1.1 划定区域 |
5.1.2 层次结构 |
5.1.3 空间网络 |
5.2 空间设计层面适老性策略 |
5.2.1 平面组织 |
5.2.2 无障碍设计 |
5.2.3 空间尺度 |
5.2.4 空间划分 |
5.2.5 空间类型 |
5.2.6 空间设施 |
5.2.7 空间共享 |
5.3 文化层面适老性策略 |
5.3.1 场所延续 |
5.3.2 界面重构 |
5.4 经济层面适老性策略 |
5.4.1 分时共享 |
5.4.2 定位明确 |
5.4.3 结构经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实践 |
6.1 建东街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更新设计 |
6.1.1 布局层面适老性设计 |
6.1.2 空间层面适老性设计 |
6.1.3 文化层面适老性设计 |
6.1.4 经济层面适老性设计 |
6.2 骊山·枫林香溪项目二期适老性设计 |
6.2.1 区位分析 |
6.2.2 项目概况 |
6.2.3 布局层面适老性设计 |
6.2.4 空间层面适老性设计 |
6.2.5 文化层面适老性设计 |
6.3 长安锦舍项目适老性设计 |
6.3.1 区位分析 |
6.3.2 项目概况 |
6.3.3 布局层面适老性设计 |
6.3.4 空间层面适老性设计 |
6.3.5 文化层面适老性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改进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调研与问卷汇总表 |
附录 1 红专南路社区管理人员访谈示例 |
附录 2 红专南路社区空间适老性调研表示例 |
附件 3 红专南路社区老人调研问卷示例 |
附录 4 在学期间成果 |
(6)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方法 |
1.3.2 比较研究方法 |
1.3.3 价值分析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4.1 选题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研究思路创新 |
第2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理论概述 |
2.1 养老产业概念界定 |
2.1.1 养老产业概念 |
2.1.2 养老产业特征分析 |
2.1.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形态 |
2.2 养老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学理论 |
2.2.2 社会学理论 |
2.2.3 经济法理论 |
第3章 我国养老产业制度溯源与现状 |
3.1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1999年之前的养老产业情况 |
3.1.2 2000年-2013年的养老产业情况 |
3.1.3 2013年以来的养老产业情况 |
3.2 我国养老产业政策和法律现状分析 |
3.2.1 养老产业政策 |
3.2.2 养老产业立法 |
3.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备 |
3.3.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不完善 |
3.3.3 养老产业财政支持制度存在问题 |
3.4 养老产业相关制度问题成因 |
3.4.1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不足 |
3.4.2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效益性不足 |
3.4.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缺失 |
第4章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 |
4.1 美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征 |
4.1.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特色 |
4.1.2 美国以法案形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4.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有历程 |
4.2.1 日本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发展三大阶段 |
4.2.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综合性特色 |
4.3 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法范例 |
4.3.1 韩国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作为法律制度引导 |
4.3.2 韩国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计划 |
4.4 德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以法律政策并重表现 |
4.4.1 法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4.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
4.5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启示 |
4.5.1 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础 |
4.5.2 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扶持养老产业发展 |
4.5.3 完善投融资及财政支持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第5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要素 |
5.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 |
5.1.1 通过基本法模式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
5.1.2 依法促进养老产业升级转型 |
5.1.3 依法保护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 |
5.1.4 依法明确养老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原则要素 |
5.2.1 公平正义原则 |
5.2.2 市场竞争原则 |
5.2.3 依法治理原则 |
5.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功能要素 |
5.3.1 养老产业市场不健全的调节功能 |
5.3.2 对养老产业不平衡的调节功能 |
5.3.3 养老产业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调节功能 |
5.3.4 养老产业企业唯利性的调节功能 |
5.4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协调要素 |
5.4.1 养老产业法律制度与政策协调 |
5.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综合协调配套建设 |
第6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安排 |
6.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作为制度基本法 |
6.1.1 确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之意义 |
6.1.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的关键内容 |
6.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主要法律制度路径选择 |
6.2.1 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完善 |
6.2.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完善 |
6.2.3 养老产业的财政支持制度完善 |
6.2.4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互助养老概念下农村资源整合建筑计划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社会和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
1.1.2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和养老政策密集发布 |
1.1.3 现实背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及互助养老迅速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范围 |
1.4 数据来源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 |
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2.1.1 互助养老的发展模式 |
2.1.2 资源整合的发展理念 |
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 |
2.2.1 农村养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互助养老的发展模式 |
2.2.3 资源整合的发展理念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4 基本理论 |
2.4.1 养老模式中的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 |
2.4.2 养老期望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4.3 农村环境建设中的环境行为学 |
2.4.4 理论支撑中的建筑计划学 |
2.5 本章小结 |
3 辽南农村基础现状及村民行为需求调研 |
3.1 调研概要 |
3.1.1 调研对象选取 |
3.1.2 调研思路 |
3.1.3 调研案例信息汇总 |
3.1.4 农村地区设施分类 |
3.2 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基础情况调研 |
3.2.1 A村基础信息 |
3.2.2 B村基础信息 |
3.2.3 C村基础信息 |
3.2.4 D村基础信息 |
3.2.5 E村基础信息 |
3.3 农村服务设施现状总结 |
3.3.1 设施分布现状 |
3.3.2 设施利用现状 |
3.3.3 设施现状问题总结 |
3.4 农村地区主体人群日常行为与需求调研 |
3.4.1 主体人群基本情况 |
3.4.2 主体人群行为趋向 |
3.4.3 行为空间分布特征 |
3.4.4 村民养老服务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设施资源特征及互助养老可实施性分析 |
4.1 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4.1.1 村落的规模 |
4.1.2 村落空间层次 |
4.2 农村现有设施建设特征 |
4.2.1 设施建设形式 |
4.2.2 设施分布位置 |
4.2.3 设施组合方式 |
4.3 农村闲置资源特征分析 |
4.3.1 闲置资源类型 |
4.3.2 分布特征 |
4.4 互助养老实施性分析 |
4.4.1 体系发展基础 |
4.4.2 体系构成要素 |
4.4.3 模式可实施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资源整合优化策略 |
5.1 农村资源整合目标及原则 |
5.1.1 基本目标 |
5.1.2 整合原则 |
5.2 资源整合计划构建要素 |
5.2.1 互助养老体系构建 |
5.2.2 资源整合优化模式 |
5.2.3 闲置资源整合方向 |
5.3 设施整合优化 |
5.3.1 设施配建模式 |
5.3.2 设施选址布局 |
5.3.3 服务半径确定 |
5.3.4 建设模式选择 |
5.4 村落空间优化要点 |
5.4.1 围合空间 |
5.4.2 半围合空间 |
5.4.3 开放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 A 老年人行为与需求相关问卷 |
附录 B 调研村落基本信息概要 |
附录 C 调研村落典型建筑平面图 |
致谢 |
(8)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老年人 |
1.1.2 养老方式 |
1.1.3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 |
1.2 选题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南京市老年人口及设施现状与规划目标 |
1.3 研究现状 |
1.3.1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使用需求研究现状 |
1.3.2 规划层面老年人照料设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城市空间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政策规范及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分析 |
2.1 已有政策规范研究梳理 |
2.2 政策与规范分析 |
2.2.1 研究背景 |
2.2.2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与规范分析 |
2.2.3 南京市相关政策与规范分析 |
2.2.4 政策规范发展趋势总结 |
2.3 国内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分析 |
2.3.1 国外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经验 |
2.3.2 国内外规划经验总结 |
第3章 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街道层级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比较 |
3.2.1 现存问题 |
3.2.2 问题分析 |
3.2.3 案例分析 |
3.2.4 优化策略 |
3.3 不同床位规模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3.3.2 问题分析 |
3.3.3 优化策略 |
3.4 不同星级服务水平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1 现存问题 |
3.4.2 问题分析 |
3.4.3 优化策略 |
3.5 不同机构性质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特征总结 |
3.5.2 问题分析 |
3.5.3 优化策略 |
3.6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与周边医疗机构临近性分析 |
3.6.1 研究背景 |
3.6.2 概念界定 |
3.6.3 特征总结 |
3.6.4 原因分析 |
3.6.5 设施医保情况 |
3.7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与周边环境设施临近性分析 |
3.7.1 特征总结 |
3.7.2 原因分析 |
3.8 规划目标与空间分布现状对比分析 |
3.9 本章结论 |
第4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 |
4.1 空间句法理论 |
4.1.1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层面的理论 |
4.1.2 空间句法分析量化指标 |
4.1.3 空间句法研究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可达性的科学性 |
4.1.4 空间句法的不足 |
4.1.5 小结 |
4.2 规划层面空间句法研究进展、发展动态 |
4.2.1 城市规划方面 |
4.2.2 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方面 |
4.2.3 小结 |
4.3 空间句法可达性研究变量设置 |
4.4 不同服务半径下的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1 数据解读 |
4.4.2 特征总结 |
4.4.3 原因分析 |
4.5 不同床位数规模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
4.5.1 数据整理 |
4.5.2 特征总结 |
4.5.3 原因分析 |
4.6 不同性质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
4.6.1 数据整理 |
4.6.2 特征总结 |
4.6.3 原因分析 |
4.7 不同星级服务水平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可达性对比分析 |
4.7.1 数据整理 |
4.7.2 特征总结 |
4.7.3 原因分析 |
4.8 规划目标与空间可达性现状对比分析 |
4.9 本章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贡献与不足 |
5.2.1 贡献 |
5.2.2 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第6章 典型街道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规划布点设计——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为例 |
6.1 南京市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布局规划 |
6.1.1 总体规划目标 |
6.1.2 规划目的 |
6.1.3 规划对策 |
6.1.4 布局原则 |
6.2 莫愁湖街道现状概况 |
6.2.1 区域概况 |
6.2.2 街道特征 |
6.2.3 现有设施概况 |
6.2.4 小结 |
6.3 空间分布特征 |
6.3.1 服务半径情况 |
6.3.2 可达性情况 |
6.3.3 医养设施与环境资源 |
6.4 现存问题 |
6.4.1 设施资源严重不足 |
6.4.2 设施空间分布不均 |
6.5 规划目标与优化策略 |
6.5.1 定位服务 |
6.5.2 精细布局 |
6.5.3 增加总量 |
6.5.4 就近养老 |
6.5.5 医养结合 |
6.5.6 提升环境 |
6.5.7 资源共享 |
6.6 空间布局优化设计 |
6.6.1 方案优选 |
6.6.2 最优方案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更新 |
1.2.2 社区与老旧社区 |
1.2.3 社区中心 |
1.2.4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3 相关研究理论 |
1.3.1 有机更新理论 |
1.3.2 弹性设计理论 |
1.3.3 公众参与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2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概述 |
2.1 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 |
2.1.1 尊重城市历史文脉 |
2.1.2 保护旧城更新中的多样性 |
2.1.3 弹性、可持续性的有机更新 |
2.1.4 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 |
2.2 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 |
2.2.1 人口密度大,复合度高 |
2.2.2 老龄化严重 |
2.2.3 邻里关系密切,社会结构稳定 |
2.2.4 生活环境条件恶劣 |
2.2.5 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强烈 |
2.2.6 周边公共设施高度集中 |
2.3 我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现状 |
2.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 |
2.4.1 向复合多元化发展 |
2.4.2 注重人性化,关注老年人需求 |
2.4.3 重视邻里关系修复 |
2.4.4 与城市更新保护结合 |
2.4.5 重视社区特色文化建设 |
2.4.6 提高居民参与度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案例选择 |
3.1.2 调研人群选择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方法 |
3.1.5 问卷设计 |
3.1.6 数据处理方法 |
3.2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分析 |
3.2.1 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2 瑞金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3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3 上海调研分析总结与现存问题 |
3.3.1 建筑实地调研现状分析总结 |
3.3.2 使用者观察与问卷调研分析总结 |
3.3.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现存问题 |
3.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难点 |
3.4.1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密切 |
3.4.2 用地紧张,资金短缺 |
3.4.3 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 |
3.5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原则 |
3.5.1 与城市空间、生活接轨 |
3.5.2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
3.5.3 以人为本,修复邻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更新下的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 |
4.1 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 |
4.1.1 总平面与周边城市环境 |
4.1.2 延续城市空间肌理 |
4.1.3 与既有建筑的结合 |
4.2 功能的复合与弹性设计 |
4.2.1 功能的配置与有机复合 |
4.2.2 功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4.3 人性化关怀 |
4.3.1 邻里关系的修复 |
4.3.2 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
4.3.3 公众参与度与社区能力培养 |
4.4 实例研究——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4.4.1 项目背景 |
4.4.2 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 |
4.4.3 使用者评价与问题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查问卷 |
C.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指标评分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小型分散、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当前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之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发展策略研究[D]. 张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D].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5)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西安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D]. 张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6]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 宋东明. 辽宁大学, 2020(01)
- [7]互助养老概念下农村资源整合建筑计划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D]. 姜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南京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昂.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9]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郑璐阳. 重庆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