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出版社怎样经营管理?──介绍《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苏超[1](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勇军[3](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霍步刚[4](2009)在《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兴起,体现了部分国家特别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进的基本方向。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增长极,并业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全球已形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业已进入到一个由传统的资源消耗、投资拉动和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和内生增长模式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具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后发优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了解和认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选取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这一论题,探讨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业态、功能、市场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竞争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分析,凝炼出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本文确立了“总论——分论——总论”的研究思路,以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为逻辑起点,在国外文化产业的具体特点和内容上展开分析和比较,在国外文化产业的经验上进行归结和阐发,最终落脚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层面上。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对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讨论了文化、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由此建立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则从总体上展示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图景。这个图景包括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兴起历程,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进行了模式与类型分析,并预测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本部分着重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加以比较研究,从文化产业的业态、功能、市场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产业竞争力共5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比较。第3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业态。本文广泛搜集了部分国家发布的文化行业数据,以大量的数据为支撑,描述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动态,尤其是对文化产业中的电影、出版、报业、动漫等核心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一方面较为深入地总结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展示了国外文化产业体系中不同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第4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从产值贡献、就业提升等指标来研究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从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模式来研究文化产业的政治功能;从文化传播、受众影响程度等范畴来研究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第5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对国外文化市场运营主体进行了归类整理,并通过分行业的研究来说明市场运营的组织方式、生产销售方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一些知名文化企业在市场运行机制上大都采用了集团化战略、品牌战略、蓝海战略和长尾战略等,从而在发展战略层面上保证了其竞争优势。第6章着重分析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对文化产业政策的搜集整理,对国外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管理机构、立法、财税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贸易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第7章着重评价了国外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在借鉴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着重讨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第三部分包括第8章。第8章重点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世界文化产业大国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通畅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较高的文化科技含量、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等。这些文化产业政策及其管理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结构中自然生长的制度体系,与中国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经验的普适性分析,在综合评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并对如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易图强[5](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说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赵燕[6](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黄一迁[7](2016)在《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文中认为清末民初的美术学校、美术团体和美术出版三位一体,初步构架起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的立体模型。其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样,急需借助一种兼具时效性和规模性的传播方式。显然,教育机构的优长并不在此。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出版业,凭借其传播优势,积极与美术界合作,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力量。笔者试图以商务印书馆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史上所留下的“现象”问题。秉承着其先进的出版理念,商务印书馆网罗了馆内编辑的美术资源、自身培育的美术人才资源,同时将馆外艺术家、收藏家、散落民间的各类美术资源收集并加以整合,以先进的印刷技术使这些曾经“看不见”,又极度稀缺的资源图像化、文本化,转化为出版物形式的美术资本,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美术资本以其学院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侧重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借助商务印书馆强大的发行网络和传播手段,这些美术资本又迅速而广泛地向社会推广,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与公众需求间还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学制的变革以及美育思想的逐渐完善,产生了来自学校的精英教育需求和来自社会的大众美育需求。商务印书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出版活动,但这种市场导向又是模糊的,而商务则将需求具体到出版什么书,印制什么图册,反过来引导市场。在这种交互引导下,美术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了美术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在完成美术资源整合、转化、推广的同时,成功扮演了除美术学校、美术团体之外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角色,将美术从精英社会推广到大众社会,为中国美术向现代化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不仅保护和继承了前人遗留的美术资源,还为后世积了更多的资源,更为美术出版及美术教育等提供了“智库”模式,构建起集整合、利用、转化、扩大于一体的良性循环,在美术资源和公众之间架构了共享的桥梁。
王宇[8](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郑奕[9](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魏清光[10](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及其对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和深刻的认识。虽有诸多的努力,但这些努力只是临时性的应对,鲜有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思考、研究这方面的功能。我国目前的翻译研究,由于对翻译活动社会属性的忽视或者很大程度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实社会中的很多翻译问题没有在翻译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分析、思考。本研究由文本世界进入生活世界,视翻译活动为整个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翻译活动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深入考察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系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翻译问题。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文献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相结合,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部分环节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方针、策略作参照,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揭示问题背后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不合理环节或因素,提出相应合理的、科学性的建议,并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分析和阐释。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借鉴、反思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特点,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揭示各要素在翻译活动社会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学术探讨。在实践层面上,运用所构建的运行机制框架,系统思考当前运行机制下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思路,构建、设计、选择和优化翻译活动的各种运行机制,目的是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运行,从而达到最佳发展效能,实现翻译活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研究成果体现政策研究的特色,可以为翻译活动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方案,也能够积极参与翻译组织各方面的建设。在“翻译运行整体规划”方面,我们提出避免翻译运行市场失灵的对策和思路:政府应对翻译出版物加以宏观调控;加强非盈利性机构建设,以对翻译组织的趋利行为进行矫正;发展各种文学共同体,引领读者进入高层次的阅读空间,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引进的外国文化成果。在“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通过分析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翻译运行中的关键控制点,构建了面向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期增加运行效益,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在“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方面,我们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社会网络有助于非正式制度的执行”这一原理,从学理上提出将各级翻译协会改造为封闭的组织网络,对从业译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制度,以密集的社会网络来维系和支持翻译质量国家标准的有效执行,从而克服译德失范造成的翻译质量问题。在“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在指出目前执行机构对中国图书“走出去”运作的不合理之处之后,对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文化政策和版权贸易方面进行了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不同的资助方针和力度。我们根据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指出我国出版界在现有的“走出去”路径之外,还可以沿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开发新的、更多的版权贸易国或地区,以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方面,我们认为唯学科意识限制了合格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目前外语院系、翻译专业的学科边界,以专业为主导,把翻译人才的培养置于各相关学科专业之中,以翻译核心课程架构嵌入各相关专业,采取复合式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论文共分六章,每章的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为绪论。我们在指出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相对滞后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既嵌入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这一中心议题之中,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实际状况,以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研究。第二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要素分析。我们从分析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各要素出发,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并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框架,以此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第三章);揭示翻译运行中不合理的环节和要素(第四章);调整、设计、构建、优化翻译活动的现有运行机制(第五、第六章)。第三章为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分析。我们对1978年至2007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并翻译出版的图书书目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运用详实的数据从共时和历时层面,在国际、国内、译本生产、译本接受等四个空间考察各种社会动力因素对我国翻译活动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在国际层面上,经济因素是影响外国文本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带动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文本的跨国流动;我国特定时期与来源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依附在外国文本之上的强大文化资本也是促进文本跨国流动的动因;促进韩国文本向我国大量流动的动因是二十一世纪初韩国的对外文化战略。在国内层面上,我国对外国文本的引进受国家行政性安排、政府部门的干预、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在译本生产层面,改革开放之初,译者社会责任感较强,引进、翻译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译者的自主性相对增强,译者的个人喜好成就了一批外国经典文学翻译作品的面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利益因素成为多数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或拒绝从事翻译活动的主要动因,结果导致翻译质量下滑。在译本接受层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变国家和社会面貌、改善个人地位的美好愿望是人们阅读西方翻译着作的动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功利化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出版界对这类文本的大量引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人们阅读畅销书的动因。这部分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亦具有启示意义。第四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我们运用资料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文献阅读等方法,对我国目前翻译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检讨,并揭示问题背后翻译运行的不合理环节和要素,为接下来系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准备。在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文献阅读分析,发现:己过版权保护期的外国文学名着重复翻译出版泛滥、翻译侵权现象严重、翻译作品文学性差、出版社哄抬版税、译者责任心下降等,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为市场失灵,规划、调控机制缺失;非盈利机构的辅助矫正功能缺失;文学共同体的引领功能缺失;翻译出版企业差异化经营方针缺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激励不充分;着作权法律意识淡漠:监管机制不健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在非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对33种非文学翻译出版物的抽样调查,发现:翻译出版物存在专名翻译错误、语言知识错误、专业知识性错误以及句法理解或转换方面等方面的较严重错误,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有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译者翻译能力欠佳,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译者责任心下降,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这也说明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对现实生活中翻译质量问题的无视。在翻译服务产业方面,结合对214家翻译公司的问卷调查和一家大型翻译公司由盛而衰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翻译公司在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服务能力、译者翻译能力、价格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监管缺失;流程控制不到位;行业不规范等。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翻译活动功能的发挥,为了保障翻译活动运行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套和谐的运行机制来维系。第五章为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我们结合现阶段我国翻译活动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运用第二章所构建的分析框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问题进行思考:翻译运行的整体规划、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我们以文学翻译活动、学术翻译活动为主,兼顾翻译服务产业,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整体规划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促进翻译活动的良性发展。翻译产品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翻译生产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政府相关部门应加以必要的干预。对文化产品的引进应该有清晰而明确的整体性规划。对一些极具文化、学术价值但翻译难度又很大的外国图书,政府应有计划地予以资助。新形势下,应重视面向广大读者的文学共同体建设,引领读者积极向上的阅读趣味,更好地消化、吸收文学翻译出版物的内容。非盈利性组织在保护翻译生产活动的文化性、精神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须加强行业性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翻译生产系统的外部要素与内部生产要素和谐互动才能保证翻译活动的良性运行。质量是翻译生产的核心,只有翻译质量得到保证,才能较好地实现翻译活动的社会效益。针对图书翻译活动,我们以译者和编辑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图书翻译同期控制管理流程;针对翻译服务,我们以译员、项目经理和审校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面向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译者责任心不强、译德失范是造成翻译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上维持社会秩序的内化规范被打破,低流动性的乡土社会网络不复存在,导致人的自律性大大减弱、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而我国关于翻译活动的正式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家部门负责管理翻译,对翻译标准缺乏正式的法律制度约束。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重塑译者的社会责任和尽职尽责的翻译态度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人际网络有维持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我国己经出台了翻译服务规范和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为非强制性标准,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目前,中国译协和各省市译协对会员都是采取自愿入会和离会方式,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不能把所有译者纳入译协的网络控制范围,网络密度低。有必要效仿我国一些体育协会的做法,对从事翻译活动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方式,将各级译协改造为封闭的网络系统。这样,对译者职业道德的约束就实现了非正式制度与密集的社会网络控制的有机统一,翻译质量从而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近年来,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和媒体报道,我们发现相关执行机构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地对待我国的版权逆差,急于求成、贪大求量,确定项目资助之后留给译者的时间极其有限。翻译时间紧迫,翻译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中国文化的表达就会打折扣。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加强增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质的提升。目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中国图书“走出去”扶持和资助是粗放型的,对输出国没有科学的评估机制。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效地使用国家的经济资源,应对资助合理规划,对世界不同地域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的评估级别,调整资助配置,在推广的力度、重心以及资助额度方面区别性对待。我们通过对法国和加拿大两国文化政策的分析,认为对既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又采取文化保护政策的国家,可以暂时不投入大量的推广力量和资金,但对向我国申请版权贸易资助的项目,可大力资助。通过对德国出版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对那些对我国图书持审慎态度的国家,可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积极培育图书出版中介或寻找国外成熟的、有图书推广经验的出版商以合作的方式或资助推广费的形式大力推广中国图书,争取输入国对我国图书的认同或认可。对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强国,虽然目前我国文化竞争力与这些国家相比还处于劣势,但它们是我国文化输出的最大潜在市场。应对中国图书进入这些国家加大资助的力度和额度。中国图书进入了这些经济强国,就可以较顺利地、迂回地进入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图书“走出去”只是顺应了“引进来”的路径,忽视了中国经济对外交流的路径。经济交流会带动文化的交流。我国年度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这些国家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便捷路径。有了中国投资企业直接经济投资的前期铺垫,中国图书走向这些地域遇到的障碍会相对较少,对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会就相对较容易,实现图书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就大。等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成熟之后,再往其周边国家或地区辐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我国文化的全球覆盖范围,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就会慢慢显现。第六章为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我们主要探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在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中,译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译者如果翻译能力低下,即使各种机制都运行良好,也不能保证翻译产品的优秀品质。因此,翻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我国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局限在外语学院的翻译系或外语专业,学科的边界妨碍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翻译既需要语言知识、翻译知识,更需要专业知识。对翻译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学科界限,以各相关专业为主导,将翻译核心课程构架嵌入各相关专业之中,进行跨学科复合式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大力培养各种小语种翻译人才,通过多语种语言来传播中国话语,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增强中国文化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实力,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翻译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翻译教学模式,我们以语义和语用为核心,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构建了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语义-语用”翻译教学模式。在翻译公司,翻译技能是一种隐性知识,增加译员的隐性知识、提高其翻译技能是翻译公司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由于隐性知识的缺乏具体的表现形态,翻译公司应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不同层次译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意愿。这也是翻译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翻译活动现有的主体框架下,我们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在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较严重问题,就优化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进行了系统思考。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与富有效率的翻译活动微观运行机制相结合,才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翻译活动运行体系,我国翻译活动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理论研究要与时偕行,要随着国家、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洞察翻译运行的发展趋势,及时对不合理的运行环节或要素做出调整或优化。
二、美国出版社怎样经营管理?──介绍《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出版社怎样经营管理?──介绍《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文化 |
1.2.2 文化产业 |
1.2.3 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 |
1.2.4 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 |
1.3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国外文化产业的现状、模式与趋势 |
2.1 国外文化产业兴起 |
2.1.1 文化产业兴起的技术因素 |
2.1.2 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兴起 |
2.2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2.3 国外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2.3.1 市场发展模式:美国与英国 |
2.3.2 国家战略推动模式:日本与韩国 |
2.3.3 混合发展模式:德国与法国 |
2.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2.4.1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趋向 |
2.4.2 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
2.4.3 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
2.4.4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 |
2.4.5 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化 |
2.4.6 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化 |
3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比较 |
3.1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 |
3.1.1 英美文化产业业态 |
3.1.2 德法文化产业业态 |
3.1.3 日韩文化产业业态 |
3.2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比较 |
3.2.1 图书出版市场寡头化、网络化、电子化加剧 |
3.2.2 网络广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 |
3.2.3 一极独大的电影市场格局没有明显改变 |
3.2.4 动漫游戏产业多头并进,市场梯度格局明显 |
4 国外文化产业功能比较 |
4.1 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功能 |
4.1.1 英美文化产业功能 |
4.1.2 德法文化产业功能 |
4.1.3 日韩文化产业功能 |
4.2 国外文化产业功能比较——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重点 |
4.2.1 经济功能比较 |
4.2.2 政治功能比较 |
4.2.3 社会影响力比较 |
5 国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比较 |
5.1 国外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1 美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2 英国创意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3 德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4 法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5 日本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1.6 韩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5.2 国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比较 |
5.2.1 集团化战略 |
5.2.2 国际化战略 |
5.2.3 产业集聚战略 |
5.2.4 品牌战略 |
5.2.5 竞争策略:蓝海战略兴起 |
5.2.6 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长尾战略 |
6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比较 |
6.1 文化产业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 |
6.2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 |
6.2.1 英国文化产业政策 |
6.2.2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 |
6.2.3 德国文化产业政策 |
6.2.4 法国文化产业政策 |
6.2.5 日本文化产业政策 |
6.2.6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 |
6.3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比较 |
6.3.1 文化产业战略意识比较 |
6.3.2 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比较 |
6.3.3 文化产业立法比较 |
6.3.4 文化产业财税支持政策比较 |
6.3.5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比较 |
6.3.6 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政策比较 |
7 国外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
7.1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 |
7.1.2 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
7.2 部分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
7.2.1 部分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7.2.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国外文化产业比较的结论与启示 |
8.1.1 政策法律体系完备,政府与市场关系边界清晰 |
8.1.2 明确文化管理体制,保证文化发展空间 |
8.1.3 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资本渠道多元化 |
8.1.4 文化科技含量高,科技带动作用强 |
8.1.5 利用国家力量,拓展国际市场 |
8.1.6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用人机制灵活 |
8.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2.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 |
8.2.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1 完善文化立法,提供制度保障 |
8.3.2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
8.3.3 促进文化贸易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
8.3.4 优化文化产业组织内部结构,创新运行机制 |
8.3.5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
8.3.6 提升行业中介组织地位和作用,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
8.3.7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搭建文化产业创新的科技平台 |
8.3.8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前期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五、创新点与思考点 |
第一章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与美术出版 |
第一节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 |
1、近代出版业的转型 |
2、商务印书馆的滥觞 |
第二节 美术史上的“商务”现象 |
1、商务印书馆的文化使命感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理念 |
3、“商务”现象之于美术史 |
第三节 其他民营书局的美术出版格局 |
1、综合书局和美术专门书局 |
2、美术出版的竞争与侧重 |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源整合 |
第一节 内外双循环的资源整合系统 |
1、内部资源的开发 |
2、外部资源的吸纳 |
第二节 成功整合资源的前提条件 |
1、情缘、学缘与地缘 |
2、理念与愿景的重叠 |
3、平台与才能的互补 |
4、需求与福利的对接 |
5、价值与尊重的对等 |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技术支持 |
第一节 打开新文化生产的枢机 |
1、印刷之发达与文化之进步 |
2、商务印书馆重视印刷的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印刷技术的发展 |
1、中外技术人才的提携与任用 |
2、设备与技术的改良与引进 |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的图像复制工艺 |
1、石印技术 |
2、珂罗版技术 |
3、影写版技术 |
4、照相凸版技术 |
5、雕刻版技术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产出 |
第一节 学院化的美术教材 |
1、普通学校 |
2、师范学校与教授书 |
3、美术专业学校 |
第二节 社会化的美育培养 |
1、少儿美术兴趣的养成 |
2、生活美感的熏陶 |
3、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鉴赏 |
第三节 国际化的互补交流 |
1、国际化队伍与出版内容 |
2、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互动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传播 |
第一节 市场的需求与引导 |
1、企业的“商务” |
2、文化的“商务” |
第二节 多元的推广途径 |
1、发行网络的主攻 |
2、大众传媒的助阵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美术出版的再思考 |
第一节“商务”现象: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 |
1、双重遗忘的尴尬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社会协同”角色 |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美术数据库及智库服务 |
1、美术资源的数位典藏 |
2、美术出版的多重智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人名录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美术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 |
后记 |
(8)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翻译活动的动力与制约 |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目标与保障 |
第三节 翻译活动的策略与决策 |
第四节 翻译组织资源配置 |
第五节 译者的动力激发 |
第六节 翻译活动的过程控制 |
第七节 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构建 |
第三章 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文本流动的国际空间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文本流动的国内空间动因分析 |
第三节 译本生产的动因分析 |
第四节 译本接受的动因分析 |
第四章 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二节 非文学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三节 翻译服务产业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整体规划 |
第二节 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 |
第三节 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 |
第四节 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 |
第六章 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
第一节 新形势下重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 |
第二节 “语义-语用”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三节 译员隐性知识传递和共享 |
结语:我国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战略性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美国出版社怎样经营管理?──介绍《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4]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霍步刚.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D]. 黄一迁. 上海大学, 2016(02)
- [8]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D]. 魏清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