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灵活聘用制──美国劳动就业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祝晓[1](2021)在《面向数字化经济产业的韩国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韩国政府在数字化经济产业中,面对职业教育人才供应与企业需求严重错位的严峻形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输出更多与数字化经济产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人才,从而使本国关键行业不断增加的人力需求得到保障。同时,企业从人力资源的"选、培、用、留"四个维度出发,与政府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教育的实施更具实效性、针对性,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可以从韩国职业教育改革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晏薇[2](2021)在《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我国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奋力开启乡村振兴的重要之年。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工程中力度最大、效应最明显的一种手段,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会泽县总人口106.8万,贫困发生率32.12%,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也是全省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基于这样特殊的县情,会泽县委、县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实际,以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巨大的责任担当作出了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开展好后续帮扶则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妥善解决搬迁移民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在新城安居乐业,使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和家庭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因此选择会泽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本文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会泽实际开展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厘清内涵外延。其次介绍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基本情况,并基于搬迁后面临的困境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公共就业服务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安排完善、机构设置健全、组织保障有力、服务内容方式多样、信息化平台初步建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然后结合调研结果得出,由于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政府职能职责定位不清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基层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信息化平台数据质量不高等原因,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存在着阶段性就业政策与长效就业机制不匹配、参与主体协同不到位、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不足。最后在借鉴国内其他易地搬迁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从加强就业政策前瞻性和衔接性、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多层次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五个方面对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国内其他地区、其他类型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提供可选择路径。
欧阳润[3](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叶晨[4](2020)在《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实现“能上能下”、完善绩效工资分配的基础性环节,也是选拔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抓手。自2004年《成都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成都市大部分市属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本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这在人员的晋升、聘用、奖惩、绩效工资分配、培训、辞聘解聘,以及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能力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基础上,要侧重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果,更加重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充分、更平衡、更高效的公共服务。要在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考核机制的建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考核结果的充分运用、完善人事工作监管方面上着力,才能让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的实施与时俱进,符合当前事业单位公益性导向和人事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发挥应有的人力资源效益。本文以绩效考核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调研梳理,发现目前绩效考核的目的导向和指标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存在着诸如绩效考核忽略了公益服务成效、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不完善、考核方法和技术滞后、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考核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沟通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一些问题。在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借鉴国内部分城市先进经验做法,提出对现阶段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一是健全制度法规,完善配套机制;二是优化考核内容,突出公益性质;三是改进考核方法,创新技术手段;四是畅通沟通渠道,发挥考核作用。这些对策建议旨在为下一步成都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借鉴。
罗斌[5](2020)在《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校用人制度的改革,由以往的固定终身制向聘用制转变,高校的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档案管理需要更加灵活的模式。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亦露出诸多弊端:“档案重建”时有发生;档案收集欠完整;档案利用率低下;档案管理缺乏社会服务性等。本论文采取文献法、案例法、比较借鉴法,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库克曲线理论,以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为研究视角,重点以Y学院为例,对档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由点及面,总结出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困境。参考国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议与对策。第一,树立高校公共人事档案理念,发挥其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第二,建立人事档案社会服务化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加强,小单位的自行管理人事档案模式将被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服务化管理模式取代。第三,政府成立公益型区域性高校人事档案中心,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公益型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第四,构建人事档案“电子化”和“法制化”。“电子化”,就是要求把传统的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信用系统;“法制化”,就是必须按照《宪法》《公务员法》《劳动法》《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法律监督及监管机制。本论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结合人事档案工作具体特征,期望能拓宽人事档案服务社会化的视野,为同类型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孙璇[6](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翟磊[7](2020)在《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基层视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基层实践。基层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根基之所在,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活力源头之所在,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之所在。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乡镇政府是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的地方代表,承担着落实国家意志,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乡镇政府能否秉公用权、依法行政,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以乡镇(街道)政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主要行动者,以基层政府权力为考察对象,立足于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过程,剖析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状与法治问题,旨在构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制度框架。本文以“山西洪洞封灶禁煤”“上海市违法群租治理”为例,提出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目标悖论和主体角色悖论。在价值目标层面,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存在“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价值冲突,合法性和有效性之间存在张力。在主体角色层面,基层政府既是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核心力量,同时稍不注意,也往往成为破坏法治建设的关键主体。本文研究重点是聚焦规范约束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力争在理论上提出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统一的方案。在规范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基层政府权力存在执行性、非完整性和裁量性;在社会实证分析基础上,基层政府权力运行一定程度上存在滥作为、不作为与慢作为的异化现象。基层政府力异化现象背后,是权力配置失衡、权力行使公共性缺失、权力监督弱化的制度根源以及法律工具主义和行政特权观念的思想根源。聚焦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构建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权力行使和权力监督法治化的三维制度架构,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价值统一提供实现路径。权力配置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先决条件。为破解基层政府“职权与责任”“财权与事权”“人事权与工作任务”的权力配置失衡问题,“强镇扩权”改革试图回应基层政府的权力需求,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强镇扩权”改革也存在合法性质疑与有效性困境。本文认为,区县政府与乡镇基层政府权力关系重构应当着眼于结构性改革,为乡镇政府权力配置提供系统完整的法治化路径。乡镇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须遵循“功能适当原则”“职权法定原则”和“权责一致原则”;以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的关键是探索制定专门《乡镇政府组织法》。以中央立法形式对乡镇法律地位、组织机构、职权范围、区县与乡镇分权原则、区县与乡镇行政关系、区县与乡镇财权关系、乡镇政府人员编制、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等权力配置核心条款加以明确规定,最终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行使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行使具有非独立性、非常规性和责任主导性等现实特征,面临“运动式运行”“压力型运行”和“权责失调型运行”的法治困境。推进基层政府行政规范、行政决策与行政执法的制度建设是破解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困境,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化的关键。通过限定“红头文件”规范内容、加强程序规制、建构实施后评估机制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通过健全决策程序机制、建构跟踪评估机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以推进基层政府行政决策行为的法治化;通过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健全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法治化。权力监督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运行存在违反法律规范的“硬腐败”,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和懒政懈怠等“软腐败”现象。实现权力监督的法治化,重点是要将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与效能监督结合起来,构建权力运行协同监督制度体系。针对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廉洁性监督,通过实行“垂直管理制”“任期制”“交流制”“高配制”来完善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制度;通过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打造信息公开平台来完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机制;通过权责清单制度、分工制约制度、任职限制制度、重大事项申报与公开制度以加强对基层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针对基层权力运行效能性监督,重点是要回应绩效考核指标内容科学性与考核基础信息失真问题,以及考核过程中基层政府博弈与投机问题,通过基层绩效考核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的适度激励与适度问责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的法治考核权重,完善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与效能监督制度。展望我国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前景,本文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立场,主张践行基层法治建设的渐进式改革与发展之路。基层法治建设需要正视法治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在推进基层法治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批判“法治虚无主义”,也要警惕“法治浪漫主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基层法治建设势在必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进程等不得。同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层法治建设模式,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也急不得。本文认为,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基层法治建设之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
梁言[8](2020)在《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国内博士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留学海外的博士毕业生不断回流,然而在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增长空间不足。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逐渐显现,空缺的学术岗位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博士研究生就业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聚焦于学术劳动力市场运行特性以及学术劳动力就业趋势上,对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分析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建构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对于防范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供求分析理论和预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的分析框架,首先,预警系统在构成上包含警情判定、警源监控、警报发布三个逻辑阶段;其次,预警系统在设计上依照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原则,预警信息系统由后台模块和前台模块组成。对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的警情判定和警源监控实现过程中,本研究通过汇总博士研究生就业的现行衡量指标,尝试构建了博士研究生高校内部学术就业警情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影响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宏观因素转化为量化指标,进一步实现对警源的监控。对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的警报发布实现过程中,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ARIMA模型对2019-2023年的博士毕业生数量和普通高校新增教师数量进行预测。同时,划定了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警情预警区间的五个等级。基于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以及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据,结合历史文献,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现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博士生培养与高校需求之间存在多对矛盾关系;第二,学术职业竞争性加剧、稳定性失衡、结构分层异化;第三,博士招生和毕业控制不足以调节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对此,建立预警能优化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调节机制,发挥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正向引导作用。论文在构建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于政府、高校和就业市场的政策建议。
褚楚[9](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崔健鑫[10](2019)在《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我国电视业发展的开始时间不尽相同,但发展的规律基本是一致的。在我国,由于电视业的发展受政策的引导、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经济建设的影响,在发展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电视业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能够迎合政策的指引以及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电视业为中心,通过运用传媒学、文化学、艺术学、文化产业学、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与本篇论文有关的基本概念,分析在不同时期延边电视业发展的成因。第二章是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萌生进行梳理,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以及大众需求对电视业的萌生所产生的作用。第三章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繁荣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以及外来因素对延边电视栏目多样化所产生的作用。第四章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兴盛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由于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外来文化以及高新科技的变化进而对延边电视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凭靠之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电视现在日趋成长为我们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部分,因此对电视业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根据不同时期政策、体制、受众需求以及科技创新的变革,研究延边电视业的发展情况,并对研究电视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起到参考价值,为做对比研究提供资料。延边电视业在我国的电视业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增补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二、采用灵活聘用制──美国劳动就业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灵活聘用制──美国劳动就业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数字化经济产业的韩国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转型驱动下的韩国职业教育发展沿革 |
(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
(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
(三)21世纪以来 |
二、数字化经济产业升级人才供需存在的新问题 |
(一)多方面因素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
1. 思想观念 |
2. 机制体制 |
3. 政企合作 |
4. 师资素质 |
(二)职后教育滞后和老龄化挑战 |
(三)人才供需错位导致的后果 |
三、应对措施 |
(一)刚性与柔性政策行为并进 |
1. 完善立法保障 |
2. 加大资金激励 |
3.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4. 强化考核标准与行业认证 |
(二)企业自身行为“四维度”应对 |
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一)确立政府主导基准点,同步规划院校培养与企业用人方案 |
(二)找准产教融合切入点,构建校企育人联合培养机制 |
(三)把握认证体系核心点,促进职业人才流动 |
(2)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研究对象的创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第一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一、易地扶贫搬迁背景 |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情况 |
三、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
一、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安排完善 |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健全 |
三、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保障有力 |
四、公共就业服务内容方式多样 |
五、网络信息化平台初步建成 |
第三节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克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
一、强化稳岗就业 |
二、开发公益性特岗 |
三、加大信贷支持 |
四、有序复工复产 |
第三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地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访谈 |
三、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问卷调查 |
第二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
一、阶段性就业政策与长效就业机制不匹配 |
二、公共就业服务参与主体协同不到位 |
三、公共就业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 |
四、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 |
五、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一、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
二、政府职能职责定位不清晰 |
三、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 |
四、基层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 |
五、信息化平台数据质量不高 |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借鉴 |
一、天全县创新“一条龙”全程就业服务 |
二、贞丰县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就业 |
三、村校携手为十八洞村打造创客空间 |
第二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启示 |
一、健全贯穿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 |
二、开发全域旅游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
三、职业教育扶智助力脱贫攻坚 |
第五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加强就业政策的前瞻性和衔接性 |
一、把发展的理念贯穿政策制定全过程 |
二、政策执行中注重政策的渐进式过渡 |
三、政策执行后注重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二节 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一、在服务供给方理顺各主体关系 |
二、在服务接受方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积极性 |
第三节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
一、畅通搬迁移民民意表达渠道 |
二、凝聚社区居民公共意识 |
第四节 多层次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
一、提升服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
二、探索就业服务助理员制度 |
三、发掘基层自治新动能 |
第五节 建设高水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
一、加强数据库互联互通 |
二、创建“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访谈提纲(工作人员) |
附录二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调查问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 |
致谢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事业单位 |
2.1.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
2.1.3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
2.2 绩效考核相关概述 |
2.2.1 绩效的内涵及外延 |
2.2.2 绩效考核的内容 |
2.2.3 绩效考核的作用 |
2.3 理论依据 |
2.3.1 绩效考核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3 公共服务动机理论 |
第三章 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
3.1 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 |
3.1.1 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概况 |
3.1.2 机构分类改革情况 |
3.1.3 人事制度改革情况 |
3.1.4 绩效工资及收入分配改革情况 |
3.2 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 |
3.2.1 考核工作的布置和实施 |
3.2.2 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架构 |
第四章 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调研情况 |
4.1.1 调查问卷情况 |
4.1.2 访谈情况 |
4.2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4.2.1 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
4.2.2 绩效考核的内容公益性不强 |
4.2.3 绩效考核的方法较为单一 |
4.2.4 绩效考核的过程缺乏沟通反馈 |
4.3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制度设计欠缺影响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 |
4.3.2 市场机制下的绩效考核偏离了公益性 |
4.3.3 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不完善 |
4.3.4 绩效考核的沟通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
第五章 国内其他城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相关经验借鉴 |
5.1 北京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 |
5.2 重庆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考核改革实施情况 |
5.3 青岛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优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探索 |
5.4 相关启示 |
第六章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健全制度法规,完善配套机制 |
6.1.1 加快完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制度建设 |
6.1.2 构建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机制 |
6.1.3 完善人事监管制度确保绩效考核顺利实施 |
6.2 优化考核内容,突出公益性质 |
6.2.1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把社会效益作为绩效考核核心内容 |
6.2.2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社会公众评价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
6.2.3 以岗位职责为依据,构建清晰完备的岗责体系 |
6.3 改进考核方法,创新技术手段 |
6.3.1 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重视工作创新和荣誉奖励 |
6.3.2 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建设 |
6.3.3 利用“大数据”推进绩效考核手段创新 |
6.4 畅通沟通渠道,发挥考核作用 |
6.4.1 主客体双方共同分析绩效考核结果 |
6.4.2 给被考核者提供申诉反馈渠道 |
6.4.3 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兑现绩效工资和奖励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关于事业人员工作绩效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5)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校 |
2.1.2 聘用制 |
2.1.3 人事档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管理理论 |
2.2.2 库克曲线 |
第3章 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
3.1 问题表现 |
3.1.1 “档案重建”时有发生 |
3.1.2 档案收集欠完整 |
3.1.3 档案利用率低下 |
3.1.4 档案管理缺乏公共服务性 |
3.2 成因分析 |
3.2.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
3.2.2 管理制度滞后 |
3.2.3 管理制度欠规范 |
3.2.4 管理方法欠更新 |
3.2.5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第4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国外经验借鉴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法国 |
4.1.4 发达国家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
4.2 国外经验启示 |
4.2.1 充分利用和按权限开放相结合 |
4.2.2 人事档案集中管理 |
4.2.3 重视人事档案的利用与社会服务功能 |
第5章 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
5.1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
5.1.1 调整收集范围,完善收集制度 |
5.1.2 确保档案材料真实性与及时性 |
5.1.3 确保档案材料收集的规范性 |
5.1.4 强化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工作制度 |
5.1.5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利用范围 |
5.1.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积极性 |
5.2 建立高校人事档案社会服务化管理模式 |
5.2.1 树立高校公共人事档案理念 |
5.2.2 建立人事档案社会服务化管理模式 |
5.2.3 政府成立公益型区域性高校人事档案中心 |
5.2.4 构建人事档案“电子化”和“法制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
一、用工矛盾 |
二、“机器换人”矛盾 |
三、收入分配矛盾 |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基层法治离我们有多远? |
二、基层治理的法治悖论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限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基层政府的职能与职权 |
一、基层政府职能与职权的规范分析 |
二、基层政府职权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现状分析 |
一、基层政府失灵与政府权力异化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异化之根源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塑造 |
一、基层政府治理的理念误区与极端倾向 |
二、合法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底线 |
三、有效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重塑 |
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三维架构 |
第三章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失衡及其解决路径 |
一、问题意识:纵向权力配置失衡 |
二、制度性根源:法定职权与管理的错位 |
三、关于基层乡镇政府地位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强镇扩权:基层政府赋权改革探索与反思 |
一、改革历程与实践样本 |
二、行政性分权:强镇扩权改革的路径反思 |
第三节 基层政府赋权的法治化路径 |
一、确立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明确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目标: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 |
三、健全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保障 |
第四章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实践图景——以上海群租治理为例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群租治理的真实场景 |
二、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依据——群租治理的政策推进 |
三、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群租治理中的街镇角色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特征 |
一、基层政府权力的“运动式运行”困境 |
二、基层政府权力的“压力型运行”困境 |
三、基层政府权力的“失调型运行”困境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建构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框架 |
二、基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 |
三、基层政府行政决策的法治化 |
四、基层政府行政执法的法治化 |
第五章 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表象与根源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硬腐败与软腐败 |
二、基层政府权力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统一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腐败的根源分析 |
三、价值导向:从事后惩戒转向事前预防 |
四、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构建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效能监督的法治化 |
一、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实证分析:以2019年D区街镇考核为例 |
二、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法治困境 |
三、基层政府效能监督法治化的改进路径 |
第六章 余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虚无主义批判 |
一、基层治理中法治虚无主义的新变异 |
二、基层法治虚无主义的形态与后果 |
第二节 警惕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浪漫主义 |
一、法治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
二、法治浪漫主义的迷惑性与危害性 |
第三节 坚持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实主义 |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 |
三、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渐进实现路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兼怀人生四十 |
(8)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供给侧改革 |
2.1.2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 |
2.1.3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求分析理论 |
2.2.2 预警理论 |
第3章 我国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现状 |
3.1 我国博士生培养与高校需求之间的关系 |
3.1.1 博士毕业生高校就业状况 |
3.1.2 高校对博士毕业生需求状况 |
3.1.3 博士个体期望和用人单位评价的矛盾 |
3.2 供需失衡对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3.2.1 学术职业的竞争性加剧 |
3.2.2 学术职业的稳定性失衡 |
3.2.3 学术职业结构分层异化 |
3.3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局限性 |
3.3.1 博士生招生规模调整力度不足 |
3.3.2 博士生毕业关口质量控制不严 |
3.4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的功能分析 |
3.4.1 优化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调节机制 |
3.4.2 发挥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正向引导作用 |
第4章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的构成与设计 |
4.1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理论分析 |
4.1.1 预警系统的内涵和价值 |
4.1.2 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 |
4.2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的构成 |
4.2.1 警情判定 |
4.2.2 警源监控 |
4.2.3 警报发布 |
4.3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的设计 |
4.3.1 预警系统设计原则 |
4.3.2 预警系统设计目标 |
第5章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警情判定和警源监控 |
5.1 警情判定指标体系 |
5.1.1 博士研究生院校学术就业的衡量指标 |
5.1.2 博士研究生学术就业警情指标体系构建 |
5.2 警源监控指标体系 |
5.2.1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影响因素 |
5.2.2 警源监控指标 |
第6章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的警报发布 |
6.1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供求预测 |
6.1.1 供求数据分析 |
6.1.2 预测模型选取 |
6.1.3 学术劳动力供给预测 |
6.1.4 学术劳动力需求预测 |
6.1.5 学术劳动力市场预测评价 |
6.2 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警情预警发布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体系 |
7.2.2 促进高校改进博士生培养模式 |
7.2.3 促进就业市场信息交流与就业辅导 |
7.3 主要创新 |
7.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情况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访谈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2.1 延边电视业的产生 |
2.1.1 延边地区社会发展背景 |
2.1.2 延边电视台的诞生 |
2.2 延边电视业的发展 |
2.2.1 中国电视业的复兴 |
2.2.2 延边电视栏目的拓展 |
2.2.3 延边电视栏目朝汉双语节目的开播 |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3.1 市场经济对延边电视业的影响 |
3.2 延边电视业的变革 |
3.3 市场经济时期延边电视业的繁荣 |
3.3.1 中国电视业的转型 |
3.3.2 延边电视栏目的多样化 |
第四章 多元文化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4.1 延边电视业的改革 |
4.1.1 政策的改革 |
4.1.2 电视栏目的改革 |
4.1.3 财政制度的改革 |
4.1.4 体制的改革 |
4.2 延边电视业的兴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采用灵活聘用制──美国劳动就业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数字化经济产业的韩国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J]. 祝晓. 职业教育研究, 2021(08)
- [2]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 晏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4]成都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D]. 叶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学院为例[D]. 罗斌. 扬州大学, 2020(05)
- [6]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7]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D]. 翟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高校内部学术劳动力市场预警研究[D]. 梁言.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D]. 崔健鑫. 延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