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第一届国际机床展览会看国外机床技术发展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航菲[1](2020)在《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传统的Stewart并联平台,将机器人技术和机床技术相结合,得到了一类新型可重构并联机床,该机床机构具有6个自由度,定平台和动平台由3条结构相同的支链连接,每条支链由2个运动连杆构成,支链连杆之间通过移动副和转动副构成的复合铰链连接。此型并联机床机构可实现3-UPS、2-UPS-URS、2-URS-UPS和3-URS构型之间的灵活转换,具有刚重比大、响应快、工作空间较大、灵活度较高、适应性较强等特点。本文以该型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该型机床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的研究,论文内容分为以下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课题背景,简要叙述了国内外并联机床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综述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空间、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技术的发展。其次,本文对课题组在该型并联机床机构构型分析、自由度分析、位置逆解等方面研究得到的成果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影响系数法,进一步对该机床机构的运动速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该机床机构的速度雅可比表达式,为后续研究该机床机构的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对该型机床机构进行尺度综合研究。以机构位姿逆解为理论基础,考虑影响并联机床工作空间的支链连杆杆长因素、运动副因素和支链连杆径向尺度因素,按照机构位姿变换过程,建立了反映机床刀具刀位点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该机床支链连杆尺度与工作空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并探讨支链连杆在相应数量关系下,支链连杆尺度变化对机床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通过极坐标搜索法建立该机床机构工作空间求解方程,计算相应工作空间大小。最后,对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机构运动进行轨迹规划。根据尺度综合得到的结果,选取具有最佳工作空间的机床,按照相应尺度建立并联机床模型。在轨迹规划中,以机床刀具刀位点作为轨迹参考点,通过位姿逆解求解得刀位点对应的各驱动器角位移,采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法对角位移进行插值拟合,得到相应的插值函数,将其作为各驱动器的输入以实现轨迹规划,并做了算例分析。
开剑波[2](2016)在《大型数控龙门铣床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文中指出数控龙门铣床广泛用于机械加工,传统型固定立柱、横梁移动型龙门铣床是主流通用龙门铣床,具有调整灵活、适用性强、加工范围广等优点,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因结构布局问题,这类机床普遍有部件尺寸庞大、重量大、刚度不足、动态特性差等缺点,难以提高加工速度和精度。因此,对传统型固定立柱、横梁移动型龙门铣床进行分析和改进优化很有意义。课题从固定立柱、横梁移动型龙门铣床的结构布局入手,改变整机结构布局,以消除传统结构中大量存在的悬臂结构缺陷,改善主要部件力学结构,提高机床结构的力学性能,使机床结构适合高速加工为目标,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定柱动梁型龙门铣床结构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l)对传统固定立柱横梁移动型龙门铣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布局进行分析,找出造成结构悬臂布局的原因,提出改进思想和方案,确定机床的整体设计方案,规划新机床的结构系统,确定新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主要部件的结构、传动、装配等方面进行布局安排。(2)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参考龙门铣床设计标准和技术手册,设计各主要部件的几何结构,利用三维软件UG8.0建立立柱、动横梁等主要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对相关配套功能部件设计选型。(3)分析改进后的龙门铣床重要部件结构性能。计算龙门铣床的最大工作负载,分析机床主要部件的实际工况,建立动横梁等关键部件的力学模型,应用ANSYS软件分析关键部件的静态和模态参数,检验所设计部件的性能。(4)分析改进后的龙门铣床装配结构性能。根据部件功能将整机分为几个组件模块,按实际工况针对各个组件建立典型工况模型,对比分析研究各组件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如分析龙门框架、横梁组件、工作台组件、龙门组件的三个典型工况模型进行静态和模态特性,通过对模型刚度、模态、振型分析,研究运动部件位置对组件的影响。新设计的龙门铣床模型是一个全新的结构,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整机实现了关于龙门框架几何中心前后对称、除滑枕外其他部件的悬臂结构完全消除。课题设计的结构对称型龙门铣床模型不仅为龙门铣床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新机床的设计思想也可以为大型高速高精度龙门铣床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得出的结论可为同类机床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王雷[3](2012)在《国产数控机床的进步与差距》文中研究说明2012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是历届最大,展品数量最多,技术内涵与创新成果最丰富的一届,也是笔者在细细品酌了各类具有代表性机床展品后感触最深的一届。展会期间所展示的新品提升了国内数控机床的技术内涵和品位,展示了国产数控机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数控机床在技术上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在产品水平和质量上质的飞跃。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有了近十几年的迎头追赶,中国机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数控化率在不断提高,但我们的产品在很多技术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在国际机床的大舞台上就显示出我们不能成为真正"主角"的原因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需要我们正视现
郝庆波[4](2012)在《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模糊综合分配与预计》文中认为数控机床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可靠性水平已成为严重制约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迫在眉睫。对于数控机床这类可修复产品来说,不但要求产品少发生故障,还要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快速修复,所以需开展既包含可靠性也包含维修性的广义可靠性研究。国内外开展可靠性工作的经验表明: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关键在于做好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其中,可靠性分配和预计作为可靠性设计中的指导性和基础性工作,需要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大量运用,从而推动各项可靠性设计工作有效开展,以确保设计并生产出满足规定可靠性指标要求的产品。目前,国内的机床企业虽然开展了一些具体的可靠性设计工作,但由于现有数据的缺失和方法的不完善,多数企业并没有开展有效的可靠性分配和预计工作,从而导致机床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要求不明确。分散的可靠性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效果却并不显着。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试验技术”的任务需求,通过对数控机床设计阶段应开展的广义可靠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数控机床设计阶段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工作流程,将可靠性建模、故障分析、定量指标的制定、可靠性及维修性的分配与预计等工作联系起来,并重点研究了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分配和预计技术。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数控机床设计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工作流程,归纳了制定数控机床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可靠性工作的特点对数控机床进行了层次划分,明确了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为开展故障分析、可靠性分配和预计等工作打下了基础。(2)分析了可靠性数据的来源,制定了数控机床现场数据的收集方法,结合该方法对现有同类机床进行了现场可靠性试验,采集了大量的故障和维修数据。基于采集到的故障数据建立了故障间隔时间的分布模型,并通过图形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进行了模型检验,得出该批产品故障间隔时间服从尺度参数563.21,形状参数1.057的两参数威布尔分布。通过对产品进行FMECA分析,求出了各个子系统的危害度。其中进给系统是危害度最大的子系统,其次依次为自动换刀系统、电气系统和主轴系统。在新产品研发时应重点分析如何降低这些子系统的故障率。(3)结合数控机床的层次划分情况建立了整机的可靠性框图及其数学模型。为了解决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且有些因素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将区间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方法。综合考虑了故障频繁性、故障危害性、维修性、复杂性、技术水平、费效比等多种影响因素,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给每个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综合利用现场试验信息和专家经验,使用模糊区间数代替实数表达不确定信息,建立了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模型。使用该方法对研制对象进行了可靠性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解决目前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针对传统相似比较法用于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时,预计对象和相似产品之间可靠性水平的差异程度难以准确评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区间层次分析的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方法。首先分析了整机和子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建立了整机的可靠性预计模型。在子系统可靠性预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相似产品的可靠性数据。建立了可靠性修正因子评估模型,从设计、生产、使用、管理、产品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评价对象和相似产品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求出了可靠性修正因子,实现了确定性信息和模糊信息的互补。结合四台相似产品进行了主轴部件的可靠性预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5)针对传统的按故障率和设计特性的维修性分配法对所有维修性设计特性等同考虑,且这些设计特性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方法只考虑故障检测方式、可达性、可更换性、可调整性四种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复杂程度和危害程度两种定量因素。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建立了维修性加权因子综合评判模型;按各个因素对维修性影响程度的大小,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为各个因素赋予了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求出了各个子系统的加权因子;结合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分配值和维修性加权因子计算出了各个子系统应分配的维修性指标。使用该方法对研制对象进行了维修性分配,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不确定性的难题。(6)针对现阶段数控机床各子系统的维修数据完整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完整程度的数控机床维修性预计方法。和传统方法最大的区别是:传统方法针对零部件进行分析,该方法针对具体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相比较来说数据更充分,精确性更高。针对维修数据完整程度不同的子系统,分别采用功能层次预计法和单元对比预计法来进行维修性预计。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数控机床的维修性预计。该方法为数控机床领域开展维修性预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效克服了现阶段维修性数据严重缺乏,单纯使用一种方法预计精度较差的问题。
牛奔[5](2012)在《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激光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基于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的激光三维加工代表了激光加工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目前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国内激光加工机床研发生产主要为平面激光加工,对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的研究较少。目前国际上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普遍采用的导向头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并且光路损耗较小等优点,但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加工头相对工件进行位姿调整时引入的附加位移需要其他移动轴的补偿,且后置处理较为复杂。近年来,日本NTC公司和MITSUBISHI ELECTRIC公司在它们的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床上采用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激光导向头,该导向头具备定点指向的功能,即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加工头相对工件表面的转角调整独立于移动轴之外,使其位置精度的可靠性更高,这对与激光加工过程中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以实现激光加工导向头的定点指向功能为目的,对NTC定点指向激光导向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分析了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与目前国际上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上普遍使用的导向头之间的优缺点,依据五自由度机器手在激光加工系统中的性能表现,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能的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从理论方面计算分析了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主要结构的尺寸参数及力学参数,通过Pro/E三维建模软件对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分析对其结构参数优化。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Mechanical Systems)对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各种运动状态下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两轴处受到的力及力矩情况,与计算结果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并根据仿真分析C轴在加速状态下所受力矩的大小,确定了采用57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单元时导向头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对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的性能进行检测,设计了基于位移平台的五轴联动激光加工系统,用开源控制软件Mach3对该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激光划线实验对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进行调试,获得了最佳调试状态下的激光划痕,通过分析误差来源论证了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的定点指向功能实现的可行性,为其近一步工业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亮[6](2012)在《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变,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为何有着相似或互补性的企业能够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群,以及这种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特别是集群内成员相对固定所造成的知识锁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基于大型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这类短暂存在的企业空间集聚所创造的信息繁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传统产业集群,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展现出蓬勃的生机。论文以导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研究课题为支撑。2010年,通过与国际知名经济地理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arald Bathelt教授和导师曾刚教授的研究团队一行8人对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暂时性集群展开了深入的实证调研,获得了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和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国际气体技术、设备与应用展览会(IG-China)共计133个有效参展商访谈问卷。这些实地调研工作为本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外学术文献表明,暂时性集群正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热点。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暂时性集群较好地克服了行政地域边界的限制,推动了来自不同地方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知识与信息交流,暂时性集群已成为企业间互利合作的新平台。从研究对象看,学者们比较关注瑞典、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发达国家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暂时性集群研究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证分析,从问卷访谈到定量模拟,从线性关系分析向实地网络关系调研的过程。从研究重点来看,暂时性集群研究经历了从集群的外部效益到集群成员之间关系的转变,从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到集群成员社交网络研究的转变,从重视时间尺度分析到重视时空尺度的转变。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暂时性集群的研究成果较少,中文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对暂时性集群的产生、发展、升级、演化过程研究很不充分。而中国暂时性集群的研究更是严重缺失,本文拟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暂时性集群的概念、内涵,并对暂时性集群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形成机制、阶段特征、驱动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对上海、成都等地部分展览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暂时性集群发展过程、地域差异。归纳起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政府和行业协会是中国市场上暂时性集群演化的两种重要驱动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政府对暂时性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建设、促进暂时性集群发展的决定一般能快速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各种资源向暂时性集群建设领域集聚,能更容易获得国际组织的认证,并为专业中介机构提供本地“准入”的机会,进而加快暂时性集群的发展。与政府主导的暂时性集群不同,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专业性更强、资源利用效率更高。这类暂时性集群能够更专业地组织大型展会活动,运营比较灵活,有利于将不同城市、不同地域间的企业团结起来,建设服务于暂时性集群的空间合作网络,较好地克服了行政分割带来的企业间交流合作障碍。由于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专业化更强,因而集群内部创新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充分,对暂时性集群的发展、行业的技术进步均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很多城市暂时性集群建设顺利,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暂时性集群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暂时性集群发展经历了信息由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演变的历程。由于暂时性集群存在时间短暂,需要企业及其客户必须快速地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暂时性集群内部的信息流动来看,初期主要表现为由展商向市场中的随机、单向流动,而后期则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客户之间有目的的双向流动。在信息单向流动的初级阶段,展商的特性体现在位置锁定性和信息扩散性,而客户(具体表现为展会参观者)的特性体现在流动性和信息捕捉性;在信息双向流动阶段,信息除了由展商向客户流动外,客户的需求信息、其他参展企业的创新信息也同时流向展商。也就是说,从时间发展过程来看,展商经历了由最初只注重向展会参观者提供展品信息,到开始搜集顾客反馈信息,进而又重视与其他参展同行企业之间进行创新信息交流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间信息的交流合作,为集群的升级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三,上海、北京、广州是我国三大暂时性集群集聚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暂时性集群密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拥有相对完善的场馆服务设施和交通网络、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为上海暂时性集群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而成都中国国际气体技术、设备与应用展览会国际化程度较低,但会展针对性、专业性较强,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颇具吸引力,已经成为这类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对该地暂时性集群的促进作用也不容低估。然而,放眼全球,我国暂时性集群的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技术合作影响相对较小第四,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逐渐步入成熟期。依据演化经济地理学原理,从发展过程来看,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可以分为孕育期(1999-2002)、成长期(2003-)、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孕育期,政府对上海暂时性集群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媒体宣传、参展企业和参观企业的积极配合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在此阶段,展览会、暂时性集群的影响区域仅限于上海及其邻近区域,参展企业、参观企业的联系也以纵向联系为主;在成长期,支撑上海暂时性集群的硬件设施大幅改善,来自上海以外的展商迅速增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首次成长为国家级重要展会,上海暂时性集群的交流合作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参展企业、参观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系进一步加深,横向联系开始建立。行业协会开始参与博览会的组织和运营,市场化管理开始对上海暂时性集群产生影响;在成熟期,越来越多的专业中介组织参与上海暂时性集群的建设。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化程度提高,境外专业观众大幅增加,国际影响开始显现。在此阶段,依托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内部的信息流动开始呈现双向流动的特点,上海的中国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对暂时性集群的促进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然而,从长时间尺度看,上海暂时性集群最终也会进入衰退期。其他城市的展览会地位上升,上海展览会地位下降,依托于展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领先地位可能被其他区域暂时性集群所超越、取代,上海暂时性集群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尹慧博[7](2011)在《铣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多用于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以利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来进行切削,不仅提高了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而且加工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三维曲面加工的重要手段,也是汽车、模具、航空航天业等精密复杂零件加工的重要设备。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组织技术力量,研发了XH2425/5L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论文结合该项目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对比国内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机床结构设计技术和设计分析手段,系统的对机床的总体布局、主要功能部件、机床结构性能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调研、分析,总结国内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的优、缺点。首先确定了龙门加工中心的总体布局,以及主要技术参数和精度指标。然后完成了主轴部件、铣头部分、铣头摆动部分、数控转台、数控系统以及导向系统的选型,并对三轴直线进给系统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丝杠规格参数。2)运用CAD/CAE方法进行数字化设计。运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对加工中心主要零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及总体组装、虚拟装配、运动仿真;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关键运动部件及整机进行了结构性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横梁及立柱等关键部件进行结构改进,为加工中心的性能、精度、经济技术等指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3)基于上述对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研究、设计,分析,完成了机床的加工试制,经过装配、调试及试运行,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铣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XH2425/5L。经过对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攻关研究,其主要性能参数及精度指标均能满足用户高速、高精度曲面加工的要求,对于加工中心的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形象逼真,真实的反映了机床的加工运行情况。通过对关键部件及整机的结构性能分析,验证了设计布局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经过试制加工,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证明了该加工中心性能优良,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同时本加工中心的研制成功,为进一步开发同类产品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任国梁,石毅,朱锦春,田沙,任志刚,蔡红专[8](2010)在《陕西数控机床四十年》文中提出陕西省数控机床40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初始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本文不仅较详细列出了陕西省数控机床40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主要事件,也给出了陕西省与兄弟省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对比,较详细介绍了陕西数控机床的主要生产企业,汇集了详实的数据,总结了目前的发展水平。
张颖[9](2010)在《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文中认为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加工母机。数控机床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战备性产业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的标志。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封锁和限制“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我国高度重视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为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明确指出,大重型数控机床技术突破是实现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数控机床产业成为湖北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以武重为代表的企业在大重型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仍存在的不足。如何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提升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实力,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是湖北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需要问题。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预见未来技术,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目前,在美、英、韩、日等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相当广泛,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我国理论和应用研究还较少。据此,本文运用技术路线图,按照“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资源状况”总体思路,研究了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在技术路线图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阐明了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背景和发展历程,围绕产业环境、产业资源和产业关联度,分析了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为后面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在总体分析湖北省数控机床产业需求状况基础之上,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决策法,识别市场需求要素,绘制市场需求要素技术路线图,明确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驱动力,准确进行产业发展定位。(3)根据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目标总体分析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要素为依据,在专家访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市场需求要素与产业目标关联度,识别产业目标,绘制产业目标技术路线图,为产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确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以及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提供依据。(4)提出基于XML的专利文档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识别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绘制出产业关键技术路线图,获得新技术的发展动向,遴选优先发展的技术,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依据。(5)根据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关键技术风险的结果,凝练相关研发项目,确定研发项目的优先级,运用改进的风险矩阵重点分析顶级项目研发过程风险,绘制优先研发需求风险——利润技术路线图。其次,对研发主体和研发模式进行分析,绘制研发风险、研发主体和研发模式的相关技术路线图。此外,运用基于AHP和SWOT方法,客观评价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研发资源能力,确定产业资源需求。(6)总结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路线图、产业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图、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图和研发项目等成果并找出其关联点以综合起来,绘制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产业发展总体构想和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CIMT2009特种加工机床评述专家组,叶军,陈德忠[10](2009)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9)展出的各类特种加工机床的调研,对国内外电火花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快速成形机床等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评述,对发展趋势及市场动态进行了报道及分析。
二、从第一届国际机床展览会看国外机床技术发展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第一届国际机床展览会看国外机床技术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并联机床国内外发展综述 |
1.2.1 国外发展综述 |
1.2.2 国内发展综述 |
1.3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工作空间 |
1.3.2 尺度综合 |
1.3.3 轨迹规划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特点 |
第二章 并联机床机构及其运动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机床构型分析 |
2.3 自由度分析 |
2.4 位置逆解分析 |
2.5 工作空间分析 |
2.5.1 杆长的限制 |
2.5.2 运动副转角的限制 |
2.5.3 连杆间的干涉 |
2.5.4 工作空间求解方法 |
2.6 运动影响系数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尺度综合 |
3.1 引言 |
3.2 性能评价指标 |
3.3 变量的定义 |
3.4 约束条件 |
3.5 尺度综合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轨迹规划 |
4.1 引言 |
4.2 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 |
4.2.1 空间直线插补 |
4.2.2 空间圆弧插补 |
4.3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 |
4.3.1 驱动器角位移求解 |
4.3.2 驱动器输入函数的确定 |
4.4 轨迹规划算例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2)大型数控龙门铣床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提出及理论意义 |
1.2.1 课题的提出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外发展情况 |
1.3.2 国内发展动态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机床设计的相关技术 |
2.1 机床结构设计流程 |
2.2 机床支承件设计 |
2.3 机床关键性能 |
2.3.1 结构刚度 |
2.3.2 结构振动 |
2.3.3 热变形 |
2.4 现代机床设计技术 |
2.4.1 模块化设计 |
2.4.2 系列化设计 |
2.4.3 虚拟样机及有限元分析技术 |
3 龙门铣床主结构的设计与建模 |
3.1 龙门铣床主结构的设计方案 |
3.1.1 传统动梁型龙门铣床结构及工作原理 |
3.1.2 传统动梁型龙门铣床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 龙门铣床主结构的改进思想和设计方案 |
3.3 龙门铣床整体结构规划设计 |
3.4 龙门铣床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4.1 立柱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4.2 动横梁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4.3 托板与滑枕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4.4 床身与工作台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4.5 顶梁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
3.5 功能部件的设计和选型 |
3.5.1 铣削功率计算和主轴电动机选型设计 |
3.5.2 滚珠丝杠选型设计 |
3.6 机床结构部件虚拟装配 |
3.7 本章小结 |
4 关键结构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4.1 切削载荷计算 |
4.2 机床整机结构及工况分析 |
4.3 立柱结构有限元分析 |
4.3.1 立柱工况载荷分析 |
4.3.2 立柱有限元模型 |
4.3.3 立柱结构静力学分析 |
4.3.4 立柱模态分析 |
4.4 动横梁有限元分析 |
4.4.1 动横梁工况载荷分析 |
4.4.2 动横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3 动横梁结构静力分析 |
4.4.4 动横梁模态分析 |
4.5 工作台有限元分析 |
4.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2 静力分析 |
4.5.3 模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合面处理与装配体有限元分析 |
5.1 龙门铣床结构与结合面分析 |
5.1.1 机床装配结构分析 |
5.1.2 结合面处理 |
5.2 装配体结构分析方案 |
5.2.1 结构的分解 |
5.2.2 装配体结构分析方案 |
5.3 龙门框架组件模态分析 |
5.3.1 龙门框架组件模态分析 |
5.3.2 龙门框架组件模态综合分析 |
5.4 横梁组件有限元分析 |
5.4.1 横梁组件静力分析 |
5.4.2 横梁组件综合分析 |
5.4.3 横梁组件模态分析 |
5.5 龙门组件有限元分析 |
5.5.1 龙门组件动态静力分析 |
5.5.2 龙门组件模态分析 |
5.6 工作台组件有限元分析 |
5.6.1 工作台组件静力分析 |
5.6.2 工作台组件模态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模糊综合分配与预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 |
1.3.2 可靠性的发展历程 |
1.3.3 国外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控机床 R&M 设计工作流程建立及层次划分 |
2.1 设计过程各阶段的 R&M 工作流程建立 |
2.1.1 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环节分析 |
2.1.2 设计过程各阶段的可靠性工作流程建立 |
2.1.3 数控机床维修性工程的基本环节分析 |
2.1.4 设计过程各阶段的维修性工作项目分析 |
2.2 可靠性和维修性定量要求的制定 |
2.2.1 常用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参数 |
2.2.2 数控机床 R&M 参数选择及指标确定 |
2.3 数控机床的层次划分 |
2.3.1 产品层次概述 |
2.3.2 考虑可靠性工作特点的数控机床的子系统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现场试验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控机床现场试验及数据收集 |
3.2.1 可靠性数据的来源分析 |
3.2.2 现场数据的收集方法及流程 |
3.2.3 现场试验及数据收集 |
3.3 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 |
3.3.1 直方图 |
3.3.2 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
3.3.3 各类可靠性函数的确定 |
3.3.4 可靠性评价指标 |
3.4 数控机床 FMECA 分析 |
3.4.1 故障部位分析 |
3.4.2 故障模式分析 |
3.4.3 故障原因分析 |
3.4.4 故障影响概率分析 |
3.4.5 危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间分析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模糊综合分配 |
4.1 引言 |
4.1.1 可靠性分配的具体作用 |
4.1.2 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方法的提出 |
4.2 数控机床可靠性框图及其数学模型 |
4.2.1 系统可靠性框图及其数学模型 |
4.2.2 数控机床可靠性框图建立 |
4.3 数控机床可靠性模糊综合分配方法 |
4.3.1 相关数学理论概述 |
4.3.2 可靠性综合分配模型建立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的相似比较法的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 |
5.1 引言 |
5.1.1 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的特点分析 |
5.1.2 目前常用预计方法的归类及特点分析 |
5.2 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模型建立 |
5.2.1 数控机床可靠性预计方法的提出 |
5.2.2 整机可靠性预计模型建立 |
5.2.3 子系统可靠性预计模型建立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故障率和设计特性的数控机床维修性分配 |
6.1 引言 |
6.2 数控机床维修性分配方法的提出 |
6.3 数控机床维修性模糊综合分配方法 |
6.3.1 数控机床维修性分配模型建立 |
6.3.2 确定维修性指标和子系统集 |
6.3.3 确定分配影响因素及其权重 |
6.3.4 维修性模糊综合分配 |
6.4 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数据完整程度的数控机床维修性预计 |
7.1 引言 |
7.2 常见的维修性预计方法 |
7.3 数控机床维修性预计方法的提出 |
7.4 数控机床维修性预计模型建立 |
7.4.1 功能层次预计法 |
7.4.2 单元对比预计法 |
7.5 实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五轴联动加工机床及现状 |
1.2.1 五轴联动加工机床概述 |
1.2.2 五轴联动加工机床发展现状 |
1.3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及现状 |
1.3.1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概况 |
1.3.2 五轴联动激光加工机床导向头概况及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结构设计 |
2.1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及其优点 |
2.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整体设计方案 |
2.3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几何参数设计 |
2.3.1 小半径弯曲对传能光纤性能的影响 |
2.3.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动力驱动单元设计 |
2.4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结构参数估算 |
2.4.1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轴的计算 |
2.4.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轴承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及仿真 |
3.1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运动学分析 |
3.1.1 刚体空间位姿的描述和齐次变换矩阵 |
3.1.2 指向式五轴联动激光加工导向头的运动学方程 |
3.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动力学分析 |
3.2.1 拉格朗日方程 |
3.2.2 动力学方程 |
3.3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ADAMS仿真 |
3.3.1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ADAMS建模 |
3.3.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ADAMS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性能研究 |
4.1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性能测试系统硬件 |
4.1.1 激光器 |
4.1.2 运动部件 |
4.1.3 控制系统 |
4.1.4 指向式五轴激光加工系统集成 |
4.2 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性能实验研究 |
4.3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产业集群研究领域转向 |
1.1.2 展览会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新节点 |
1.1.3 中国处在展览业升级重要时期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关键问题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暂时性集群 |
1.3.2 国际展览会 |
1.4 暂时性集群研究综述 |
1.4.1 暂时性集群国外研究综述 |
1.4.2 暂时性集群国内研究综述 |
1.4.3 暂时性集群基本特征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1.5.2 文献分析与实地访谈相结合 |
1.5.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第二章 暂时性集群的理论基础 |
2.1 演化经济地理学 |
2.1.1 演化经济地理学基本主张 |
2.1.2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创新性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现有学派 |
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2.3 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 |
2.2.4 产业集群的演化周期 |
2.3 演化经济地理学影响下的产业集群 |
第三章 展览业的演化 |
3.1 世界展览业演化 |
3.2 中国展览业演化 |
3.2.1 中国展览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会展经济带 |
3.2.3 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 |
3.3 中国展览业地区分布 |
3.3.1 上海展览业 |
3.3.2 广州展览业 |
3.3.3 北京展览业 |
3.4 中国展览会影响力分析 |
3.4.1 海外参展商地区分布 |
3.4.2 国内观众地区分布 |
3.5 中国展览业分化特征 |
第四章 暂时性集群演化阶段分析—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
4.1 案例选择依据 |
4.1.1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4.1.2 完善的交通网络 |
4.1.3 领先的国际影响力 |
4.1.4 专业化的软硬件优势 |
4.2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
4.2.1 工博会简介 |
4.2.2 工博会发展历史 |
4.3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演化阶段及主要特征 |
4.3.1 孕育期(1999-2002) |
4.3.2 成长期(2003-) |
4.3.3 成熟期 |
4.3.4 衰退期 |
第五章 政府驱动型暂时性集群分析—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
5.1 研究方法的制定 |
5.2 访谈问卷的制定 |
5.2.1 问卷选择依据 |
5.2.2 问卷设计标准 |
5.3 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
5.3.1 展商、观众构成 |
5.3.2 参展企业规模 |
5.3.3 参展初衷 |
5.4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
5.4.1 参展初衷转变 |
5.4.2 纵向联系多于横向联系 |
5.4.3 非出口型展会 |
5.4.4 专业性和影响力不足 |
5.4.5 组织能力不足 |
5.4.6 专业中介机构形成 |
5.4.7 展位设置重要性 |
5.5 信息与通信应用技术展 |
5.5.1 非自身意愿参展 |
5.5.2 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竞争 |
5.5.3 展馆主题模糊 |
5.5.4 企业参展计划周密 |
5.5.5 信息流动的特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分析——以气体设备展览会为例 |
6.1 案例选择依据 |
6.1.2 中西部重要展览城市 |
6.1.3 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展览设施 |
6.2 参展初衷转变 |
6.2.1 注重宣传与合作 |
6.2.2 展示市场占有率 |
6.3 专业性突出 |
6.3.1 迎合外资企业需求 |
6.3.2 外资企业注重信息反馈 |
6.3.3 进入中国市场的踏板 |
6.4 展商间信息流动频繁 |
6.4.1 横向联系建立 |
6.4.2 中国领头羊企业缺席 |
6.5 展会地域特性显着 |
6.5.1 针对南亚产品输出 |
6.5.2 独具优势的展出方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暂时性集群发展的两种重要驱动力 |
7.1.2 暂时性集群中信息流动的特性 |
7.1.3 中国暂时性集群的地域分化 |
7.1.4 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逐渐步入成熟期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构建了中国暂时性集群的基本理论框架 |
7.2.2 归纳了暂时性集群的基本特征 |
7.2.3 发现了中国暂时性集群发展演化的动力因子及其空间格局 |
7.3 需进一步研究深化的问题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铣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机床总体设计 |
2.1 主要技术参数和精度指标的确定 |
2.1.1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2.1.2 机床的精度指标 |
2.2 机床总体布局设计 |
第3章 机床部件设计 |
3.1 机床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
3.1.1 对机床主轴部件技术要求 |
3.1.2 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和布置形式 |
3.1.3 主轴部件的支承结构设计 |
3.1.4 主轴电机选型 |
3.2 机床铣头摆动部件结构设计 |
3.2.1 单摆头传动方式和布置形式 |
3.2.2 单摆头支承结构设计 |
3.2.3 力矩电机的选型 |
3.3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
3.3.1 对机床进给系统的要求 |
3.3.2 机床导向系统的设计 |
3.3.3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 |
3.4 数控转台选型 |
3.4.1 数控转台主要技术要求 |
3.4.2 数控转台选型 |
3.4.3 数控转台工作原理 |
第4章 机床结构分析 |
4.1 机床结构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
4.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ANSYS 软件介绍 |
4.3 机床主要部件和整机结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图理论综述 |
2.1 技术路线图的产生与发展 |
2.2 技术路线图的概念界定 |
2.3 技术路线图的类型 |
2.4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现状分析 |
3.1 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3.2 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环境分析 |
3.3 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关联分析 |
3.4 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需求分析 |
4.1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市场需求现状概况 |
4.2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需求要素识别方法和实证分析 |
4.3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市场需求技术路线图绘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目标分析 |
5.1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目标凝炼 |
5.2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市场需求与产业关联分析 |
5.3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目标技术路线图绘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关键技术分析 |
6.1 产业关键技术分析相关理论 |
6.2 产业关键技术分析模型 |
6.3 应用专利地图分析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关键技术 |
6.4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关键技术路线图绘制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研发项目分析 |
7.1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研发项目凝练 |
7.2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优先研发项目分析 |
7.3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研发主体及研发模式分析 |
7.4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风险-利润技术路线图绘制 |
7.5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研发资源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湖北大重型数控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的制定与实施 |
8.1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制定 |
8.2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规划 |
8.3 湖北省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实施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从第一届国际机床展览会看国外机床技术发展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床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D]. 张航菲. 广西大学, 2020(07)
- [2]大型数控龙门铣床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D]. 开剑波.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6)
- [3]国产数控机床的进步与差距[J]. 王雷.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12(06)
- [4]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模糊综合分配与预计[D]. 郝庆波. 吉林大学, 2012(03)
- [5]指向式激光加工导向头设计研究[D]. 牛奔.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6]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D]. 刘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铣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设计与研究[D]. 尹慧博. 吉林大学, 2011(05)
- [8]陕西数控机床四十年[A]. 任国梁,石毅,朱锦春,田沙,任志刚,蔡红专.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 2010(总第30期)
- [9]湖北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 张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10]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J]. CIMT2009特种加工机床评述专家组,叶军,陈德忠. 电加工与模具,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