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频军用侦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军[1](2013)在《基于光频率梳的射频信道化接收机》文中提出在现代战争中,攻击对方的信息系统和保障己方信息系统的现代电子战技术已经被各个国家广泛应用。在电子战中,电子侦察接收机是电子侦察系统和电子情报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接收雷达信号和通信信号。现代战争环境中,信号频率的覆盖范围广(0-18GHz),信号参数多变,信号形式也日益复杂,有频率捷变,脉冲压缩,跳频扩频等多种信号形式。同时信号密集交织,每秒钟可高达几十万个甚至上百万个信号脉冲。因此要求电子侦察接收机能在很宽的带宽范围内,对多个信号进行实时、高精度探测。但是传统接收机只能瞬时截获单个信号,同时测频精度不高,高频插损大,因此传统的电子侦察接收机难以应对高密集度和高复杂度的信号环境。由于光具有极大带宽这一优势,基于光子技术的电子侦察接收机可以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微波器件的带宽限制,极大地增加频率侦察范围,减小了设备SWaP (Size, Weight and Power),但是该类型接收机仍然只能实现瞬时单频信号测量。为了能在大的侦察带宽内,对多频点信号进行侦察接收,基于光子技术的信道化接收机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工作围绕着基于光频率梳的宽带光子信道化接收机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实现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一、分析光频率梳的不同的产生方式,并着重分析基于循环频移器的超宽带光频率梳产生方式,分析了光频率梳平坦度和信噪比。研究了调制器偏置点,调制器加载的射频功率以及偏振态对光频率梳平坦度以及稳定性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验产生了基于循环频移器的光频梳。该光频率梳的自由光谱范围为20GHz,光信噪比为15.5dB,在2.5dB平坦度条件下频率梳数量超过80根的,频率覆盖范围高达1.6THz。二、提出了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滤波接收机,充分利用光频率梳频率周期特性和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频响周期特性以及游标卡尺效应,实现了高载波(0-18GHz)、超宽带(4GHz)内任意多频点信号的测量。其射频感知精度为正负500MHz,达到了目前国内外光子信道化射频感知系统的同等精度。同时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法布里珀罗滤波器透射谱型对信道化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滤波接收机性能的途径。三、尽管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对超宽带多频点信号的探测接收,然而该方案仍无法克服传统光子信道化接收机方案普遍存在的探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该方案也缺乏对接收信号的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因此,论文进一步提出基于高相干性光频率梳和I/Q解调技术的光子信道化接收机方案。该方案是利用自由光谱范围略微不同的两个高相干性的光频率梳之间的相干下变频,实现对射频信号的信道划分。同时由于该方案使用了I/Q解调技术,因此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高精度接收和处理。实验中我们实现了高载波(0-20GHz以内)、超宽带(3.5GHz)内任意多频点信号的精细测量,实现的射频感知精度达到125kHz;而目前国内外光子信道化射频感知系统的精度远低于此指标(均在百MHz量级甚至更低)。四、信道化接收机可以实现对大带宽范围内的多信号侦察接收,但是信道化接收机也面临着系统非线性带来的限制。对于宽带信道化接收机,非线性不仅仅局限于三阶交调失真,还存在信道间的交调失真。而传统的抑制三阶交调的方案并不适用于宽带信道化接收机。因此我们提出的基于前向失真信号提取和后向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信道内三阶交调和信道间交调失真的同时抑制。我们通过实验实现了27dB的信道间交调失真抑制以及24dB的信道内三阶交调失真抑制,因此通过该方案可保证信道化接收机实现对宽带多信号高保真的处理和接收。
朱凼凼[2](2017)在《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及欧州多家机构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航天领域对国民经济带动效应为1:8-14,即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动其他产业8-14美元的投入,对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非常显着。2008年全球航天产业的直接投资约为620亿美元,其带动的上下游投资约为4960亿到8680亿美元,该数值占到当年全世界资本形成总额的4.8%到8.0%,由其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约1000亿到1800亿美元,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0.2%到0.35%之间。可以看出,航天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动效果非常显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垄断产业一般是指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如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以及部分关乎国家安全的航天、航空等产业,这些产业具有投资需求大、投资回收期长、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十分显着等技术经济特性。如果让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并允许新企业采取“取脂战略”,就会造成自然垄断产业“不可维持性”问题。因此,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往往是市场失灵典型领域,无法有效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为克服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失灵,主张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采取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形式来确保其垄断性,并需要对自然垄断性产业采取政府规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在通信、电力等行业的政府规制措施已经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利益、失泄密风险等原因,我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航天遥感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有待推进,迫切需要参考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和自由竞争理论,结合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措施和途径,提出产业化改革和规制政策建议,促进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论文结合自然垄断产业理论,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二是如何推进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三是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方案是什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针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理论,结合国际、国内航天产业化改革现状开展研究分析,从自然垄断产业的垄断、规制和自由竞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第二章介绍国外航天遥感发展及产业化情况;第三章分析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研究提出产业化改革思路,重点要建立和完善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规制机构;第五章研究提出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和政府规制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主要结论:一是迫切需要成立实体化管理机构,统筹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打造航天遥感产业联盟;二是国家引导航天遥感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等,引领航天商业遥感产业发展方向;三是出台积极开放的航天遥感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四是完善标准规范、试验场、应用服务体系以及天地信息网络等基础能力建设,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形成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航天遥感产业体系。
杨伟宏[3](2015)在《对WA和多通道SAR干扰及RCD效应补偿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是信息侦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SAR干扰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二十年来,在对SAR干扰理论和系统的实现方面,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平时和战时国土信息安全的反侦察反监视能力,其中对SAR欺骗式干扰是其中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试验证明现有SAR欺骗式干扰在大场景散焦严重,波形捷变SAR和多通道SAR对常规SAR干扰具备极强的抑制作用,这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SAR干扰技术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针对此,本论文即是完善大幅宽场景SAR欺骗干扰,对波形捷变SAR和多通道SAR/WA-SAR新型干扰技术理论分析和工程实现方法研究的总结。第一章描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介绍SAR抗干扰和干扰技术的衍变历程和现状以及相关的SAR系统的发展概览;重点归纳分析波形捷变SAR和多通道SAR等新型SAR抗干扰技术,和相应的SAR干扰问题分析;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安排。第二章研究影响SAR对抗效果的若干抗干扰设计与试验现象。分析波形捷变SAR(WA-SAR)信号特性和抗干扰实现算法;归纳研究多通道军事SAR/GMTI信号域中不同的STAP实现和多通道SAR图像域相位统计特性对SAR欺骗式干扰的对消抑制处理方法。基于此,提出并研究新型捷变FJB信号,研究该信号应用于多通道SAR/GMTI的潜力。基于SAR干扰设计和试验现象分析,提出常规SAR干扰中的距离弯曲差效应。第三章研究对波形捷变SAR的新型干扰技术。阐述对波形捷变SAR干扰策略,提出变间歇采样原理,研究变间歇采样、间歇采样对大时宽波形捷变SAR信号的适应性,它同时也能解决收发隔离问题。结合区域对抗特性,提出对WA-SAR变间歇采样转发干扰、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和间歇采样快慢时间调制干扰等新型干扰技术,确定相关欺骗干扰的参数,分析干扰在波形捷变SAR中的成像和图像特性。巧妙地实现有效干扰波形捷变SAR。第四章研究对多通道SAR/WA-SAR的新型运动调制干扰技术。阐述对多通道WA-SARGMTI的干扰策略,提出对多通道SAR/WA-SAR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间歇采样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等新型运动干扰方法。以变间歇采样、干扰机平台和散射目标的运动调制为核心,结合快时间延迟差和慢时间相位等调制手段,在距离向、方位向形成有效的运动调制欺骗干扰。研究对多通道WA-SAR的新型运动干扰图像特性、动目标检测和参数误差影响。仿真典型场景新型运动干扰成像。形成对多通道WA-SAR/GMTI的干扰理论。第五章研究常规干扰成像中的距离弯曲差散焦效应和完善技术。在工程实现中,常规欺骗干扰调制基于快时间(距离向)和慢时间(方位向)的二维独立,忽略了两者的耦合,即欺骗干扰和假目标处的地物回波距离弯曲不同(距离弯曲差)。基于此,首先研究欺骗干扰SAR成像相干处理累积,建立常规SAR干扰的等效图像模型,提出并建立距离弯曲差效应的数值分析。在不同距离弯曲差区域,比较常规R-D算法和CS算法对欺骗干扰和目标的不同成像效果。基于距离弯曲差效应,提出对应的常规欺骗调制干扰的距离弯曲差的补偿方案,完善了大幅宽场景SAR欺骗式干扰调制技术。丰富大场景干扰调制技术理论。第六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展望了研究的方向。
李翠华[4](2013)在《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军事通信中信息的保密是很重要的,采用恒定频率的载波进行调制,敌方只要产生与调制频率相同的载波信号就可以获得传输信息,为了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敌方获取,很多军事通信进行信息传输应用了跳频通信系统,所以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研究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跳频通信技术是为了避免传输信号被敌方获取而采取的一种频率跳变的通信方式。跳频通信在传输过程中工作频率是随机变化的,在接收端,提供与发送端工作频率同时同频的变化规律的同步信号,可以对跳频信号进行解跳,恢复出中频信号;这就是跳频通信系统可靠性高,保密性好的原因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敌方为了破坏己方通信会人为地加入干扰信号,而不同的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不同,而不同的跳频系统抗干扰性能也不同。在军事通信中,要对敌方通信信号实施干扰,而使己方通信系统可以抗干扰,这就要对跳频通信系统进行抗干扰研究,这样才可以保护己方通信,干扰敌方通信。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跳频通信系统模型,传输环境为高斯白噪声环境叠加人为干扰环境。对于跳频系统常见的干扰信号是宽带阻塞式干扰,部分频带阻塞干扰,梳状阻塞干扰,多频连续波干扰和跟踪干扰。文中针对不同的干扰方式设计了干扰信号模型,实现了跳频通信系统在高斯白噪声和五种人为干扰信号分别存在的环境下的传输性能,通过分析提出了对抗这五种干扰的有效措施。
刘晓杨[5](2013)在《基于认知理论的跳频抗干扰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跳频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和多址通信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无论民用和军事方面应用都非常广泛,本身具有的特点极大提高了抗干扰和被截获的能力,在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信道是开放式的,在传输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干扰,影响通信质量,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跳频通信如何检测出干扰信号和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深入分析认知无线电的基础上,利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中对用户信号进行存在性检测,与跳频技术相结合来检测跳频通信频段中出现的干扰信号。针对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方法做了大量研究,详细研究了检测技术的几种基本方法,能量检测、循环检测等。并且对他们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以及总结了各自方法优缺点。最后设计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跳频系统,与常规跳频通信系统相比,认知无线电的跳频通信系统,加入了频谱感知环节,可以通过频谱感知算法,检测空闲信道组成跳频频率集,进行跳频信号传输。在此基础上,把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跳频系统应用到衰落信道,使应用环境更接近真实情况。通过仿真,相同等条件下,基于认知的跳频系统的误码率小于常规的跳频系统,从而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在本文在检测干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跳频通信系统中高速跳频系统模型,在军事通信中,跳频通信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在军事对抗中,干扰敌方通信,使敌方通信失灵,能够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同时,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检测,使误码率下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多种信道中,利用宽带和多频干扰方法进行性能仿真对比,为今后通信抗干扰分析提供参考。
张辰光[6](2007)在《数字通信系统噪声干扰方法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战争中,为了能在恶劣的电子战环境下,集中力量夺取电磁优势,就要在保证己方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我方对敌方通信系统实施干扰,降低其通信传输率,破坏或者扰乱其信息传输过程,而导致敌方通信系统无法正常通信。本文首先介绍一般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几种数字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器的仿真模型,包括2ASK、2FSK、4FSK、2PSK、2DPSK、QPSK调制方式,并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现。其次介绍了三种噪声调幅干扰样式的产生方式,利用高斯白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以获得基带高斯噪声,再将此基带高斯噪声对载波进行幅度调制。选择不同特性的滤波器,可以得到宽带及窄带噪声调幅干扰;将一个窄带干扰信号的中心频率进行搬移,即可以得到窄带多频噪声干扰。最后把所得到的三种噪声干扰加载到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调制模型中,并且统计和计算了不同干信比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通过大量的统计仿真计算,得到了在三种干扰样式下,各种数字通信信号的干信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并且对比分析了干扰样式变化对不同的数字通信方式的影响。
赵志宏,周洪杰,刘彬斌[7](2010)在《某军用传感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给出了某军用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交换系统设计。该系统可解决某军用传感器网络侦察传感器数据通信传输问题,系统由通信线路接口板、数据交换机、MODEM池、通信状态指示面板组成,文中重点对数据交换机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数据交换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图。经过实际应用与实验,证实该系统安全可靠性较好,能够完成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通信功能,可在复杂战场环境正常工作运行。
孙佳[8](2007)在《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能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对地观测,这对于观测长年受云覆盖的地区尤为重要。在军事侦察、军事测绘及诸多民用领域可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俞雷[9](2011)在《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穿透式侦察雷达定型试验项目的展开。效能评估对于装备的预研、生产、改造等阶段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将效能评估应用到武器定型试验中去。穿透式侦察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雷达,其探测目标为生命体的心跳、呼吸和体动,该型雷达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对定型试验和日常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穿透式侦察雷达的特点,将要评估的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设计合理的效能试验方法,主客观相结合全面的考核装备效能。采用ADC (Availability,De-pendability and Capability)方法和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相结合对穿透式侦察雷达进行效能评估,是经典效能评估方法在生命探测装备效能评估方面的一次尝试。本文给出了ADC方法与AHP法相结合的两种模型,通过对穿透式侦察雷达的可用度、可信度和固有能力的计算,来度量穿透式侦察雷达的综合效能。在固有能力的评估中,给出了相对重要指标试验方法,客观的来得到效能值,对于相对主观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来得到效能值,最后根据加权和的方式来得到固有能力,计算出最终效能值,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有效可行。其采用的经典评估方法历久不衰,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只要通过分析建立起其他类型的生命探测装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简单的试验就能准确、快捷对这些生命探测装备进行效能评估。提出的效能评估方法,对于装备的优化决策、科研试验提出了创新的方法,其最终结果也对以后装备应用、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尤君[10](2015)在《基于多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FM-Broadcasting-Based Passive Radar, FPR)是一种利用第三方发射的电磁信号探测目标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工作在甚高频波段(米波,30~300 MHz)。FPR不仅可以弥补主动式甚高频雷达在波段上的空缺,而且具有绿色环保、生存能力强、造价相对低廉等优势。FPR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雷达界的极大兴趣,商业系统很快面世,国内外研究机构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研究者一方面关注参考信号提取、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指出FPR的内在缺陷:FM广播信号波形受广播内容影响,FM广播信号带宽较小,等等。FM广播自身具有独特的多频、多极化和多站发射方式,雷达接收端同样可以采用多频、多极化和多站的接收方式,利用多源融合技术是克服FPR内在缺陷的有力手段,本文将利用多频、多极化和多站技术进行探测的FPR称为基于多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Multi-FM -Broadcasting-Based Passive Radar, MFPR)。本文论证了MFPR的优势,研究了多项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FM广播信号的波形特性。FM广播信号模糊函数副峰随机出现,且关于距离维和多普勒维均对称;FM广播信号单基地距离分辨率集中分布在1 km左右。(2)分析了MFPR的目标散射特性。以Airbus 320和Boeing 747-200作为目标模型,计算得到FM广播频段的目标散射系数。研究了多频相参合成的适用频带宽度,通过对不同频率的目标散射系数统计分析得出:当频率间隔较大时,不同频率的目标散射系数相互独立;当频率间隔在3 MHz以内时,目标散射系数随频率变化微小,不同频率散射系数的相位差给多频相参合成带来的增益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参合成时应保证信号频率相差在3 MHz以内。研究了88~108 MHz的宽带信号回波模型,目标的宽带信号回波强度等于工作频带内窄带信号回波强度的均值,宽带目标检测相对多频目标检测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研究了目标的极化特性:目标具有去极化效应,同极化的RCS略大于正交极化的RCS,不同收发极化组合的RCS相互独立。。(3)论证了MFPR的多频和多极化体制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多频目标检测性能,多频融合能够克服FM广播信号波形不稳定性和目标闪烁,从而提高目标检测概率。分析了多极化目标检测性能,多种极化接收方式能够接收到更加稳定的目标回波,从而提高目标检测概率。分析了多频目标方位估计性能:指出MFPR天线阵列误差具有方位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根据这些特性采用了基于ADS-B辅助信息的阵列校准方法;引入了一种基于估计误差概率分布进行加权平均的多频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校准方法和数据融合方法提高了目标方位估计精度。(4)研究了基于多频信号综合的距离分辨率提升方法。不同电台的FM广播信号呈稀疏频率分布,首先通过频谱搬移将多个电台信号构造成准步进频率信号,然后建立目标函数用以补偿频谱搬移造成的附加相位,最后基于最小距离误差准则或者最临近1准则对目标函数进行极值搜索,从而估计出目标回波的精确时延。本文阐述了所提方法的数学机理,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5)研究了收发极化组合方式优化方法。本文提出了通过系统噪声系数、目标散射特性和监测天线增益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合适接收极化方式的方法,并基于武汉市实际场景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当利用垂直极化信号对民航客机探测时:正交极化对直达波的抑制作用使得水平极化通道的接收机增益相对垂直极化的更高,因而水平极化通道的系统噪声系数更低;目标的去极化效应使得垂直极化回波只是稍强于水平极化回波;地面反射效应使得水平极化天线在接收远距离目标时更具优势;综合上述三方面因素得出结论,水平极化接收的检测性能优于垂直极化。开展了三次外场极化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二、多频军用侦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频军用侦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频率梳的射频信道化接收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子战接收机的发展历程 |
1.2.1 模拟接收机的研究现状 |
1.2.2 数字接收机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波光子学及其应用 |
2.1 微波光子学 |
2.2 微波光子的应用 |
2.2.1 RoF系统应用 |
2.2.2 分布式天线网络应用 |
2.2.3 微波光子信号处理应用 |
第三章 光频率梳产生机制及其应用 |
3.1 概述 |
3.2 光频率梳产生方式 |
3.2.1 基于锁模激光器的光频率梳产生 |
3.2.2 基于相位调制的光谐振腔的光频率梳产生 |
3.2.3 基于光纤中自相位调制的光频率梳产生 |
3.2.4 基于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级联的光频率梳产生 |
3.2.5 基于微谐振腔的光频率梳产生 |
3.3 实验产生高频率间隔的宽带平坦光频率梳 |
3.3.1 基于RFS的宽带平坦光频率梳的产生 |
3.3.2 原理 |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滤波接收机 |
4.1 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原理 |
4.2 信道化滤波原理 |
4.3 信道化滤波接收机系统仿真 |
4.4 信道化滤波接收机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相干光频率梳的信道化接收机 |
5.1 相干光通信技术分析与研究 |
5.1.1 相干接收技术 |
5.1.2 I/Q解调技术 |
5.2 相干信道化接收机原理 |
5.3 相干信道化接收机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信道化链路失真补偿 |
6.1 信道化链路失真补偿的背景及意义 |
6.2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信道化链路失真补偿原理 |
6.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信道化链路失真补偿系统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自然垄断、规制与竞争理论 |
1.2.1 有关垄断与规制的理论进展 |
1.2.1.1 哈佛学派对自然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
1.2.1.2 芝加哥学派关于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
1.2.2 自然垄断行业市场结构重组模式 |
1.2.2.1 纵向接入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2 网运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3 联合所有制市场结构模式 |
1.2.2.4 经营权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5 数网竞争市场结构模式 |
1.2.3 政府规制理论 |
1.2.3.1 规制的产生与发展 |
1.2.3.2 政府规制的过程 |
1.2.3.3 规制体制与规制体系 |
1.2.3.4 规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1.2.3.5 规制是重要的政府职能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创新点 |
2. 国外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2.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情况 |
2.1.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部署与在轨状态 |
2.1.2 国外遥感卫星总体能力水平 |
2.2 国外主要国家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1 美国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1.1 民用地球科学和陆地观测卫星 |
2.2.1.2 气象与环境卫星 |
2.2.1.3 商用遥感卫星 |
2.2.2 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2.1 民/商用陆地观测/地球科学卫星 |
2.2.2.2 民用气象与海洋环境卫星 |
2.2.3 俄罗斯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3.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
2.2.3.2 民用气象卫星 |
2.2.3.3 商用遥感卫星 |
2.2.4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4.1 民用地球科学/陆地观测卫星 |
2.2.4.2 气象/海洋与环境卫星 |
2.2.5 日本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5.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
2.2.5.2 气象和海洋观测卫星 |
2.2.6 以色列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7 加拿大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3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1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
2.3.2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趋势 |
2.4 国外卫星商业遥感发展态势 |
2.4.1 政府主导卫星商业遥感发展 |
2.4.2 进一步发展商业遥感的差异化服务 |
2.4.3 私有资本重点投向低成本小卫星星座 |
2.4.4 进一步拓展卫星商业遥感领域 |
2.4.5 卫星商业遥感正在进入2.0时代 |
2.5 国外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措施 |
2.5.1 政策层面 |
2.5.2 航天遥感许可证制度 |
2.5.3 航天遥感数据销售和分发政策 |
2.5.4 资金支持遥感产业发展 |
2.5.5 政府采购航天遥感数据与增值服务 |
2.5.6 航天遥感数据分发定价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内航天遥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航天遥感卫星现状分析 |
3.1.1 商业遥感产业蓄势待发 |
3.1.2 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3.1.3 基于自主遥感卫星的应用正在兴起 |
3.1.4 政府重视扶持遥感产业发展 |
3.2 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家政策与管理体制 |
3.2.2 遥感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现状 |
3.2.3 遥感数据在区域应用现状 |
3.2.4 我国遥感数据国际推广应用情况 |
3.2.5 我国遥感产业链现状 |
3.3 我国遥感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航天遥感产业顶层规划不足 |
3.3.2 缺乏明确的航天遥感数据使用政策 |
3.3.3 国产航天遥感数据质量整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
3.3.4 航天遥感应用技术水平不高 |
3.3.5 航天遥感应用产业缺乏市场效益推动 |
3.3.6 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 |
3.3.7 标准化进程缓慢 |
3.4 本章小结 |
4.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及总体思路 |
4.1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 |
4.1.1 改革背景 |
4.1.2 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
4.1.2.1 卫星数据的多维使用牵引市场需求 |
4.1.2.2 应用领域服务外延拓宽 |
4.1.2.3 产业发展阶段不断递进 |
4.1.2.4 宏观政策支撑商业遥感运营的外部需求 |
4.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目标和思路 |
4.2.1 改革目标 |
4.2.2 改革思路 |
4.2.2.1 完善政策,良性发展 |
4.2.2.2 构建体系,合理布局 |
4.2.2.3 军民共享,深度融合 |
4.2.2.4 创新模式,深化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 |
5.1 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 |
5.1.1 基本原则 |
5.1.2 发展路径 |
5.2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及改革重点 |
5.2.1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 |
5.2.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重点 |
5.2.2.1 体制实体化 |
5.2.2.2 政府引导、大力扶持 |
5.2.2.3 完善和强化政府监管 |
5.2.2.4 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
5.2.2.5 建立更加有效的重大工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 |
5.2.2.6 建立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遥感产业体系 |
5.2.2.7 加强航天商业遥感发展 |
5.2.2.8 夯实航天商业遥感发展基础 |
5.3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建议 |
5.3.1 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模式 |
5.3.1.1 政府、产学研用联合发展模式 |
5.3.1.2 多元化投资模式 |
5.3.1.3 “互联网+航天”跨界融合发展模式 |
5.3.1.4 全球化发展模式 |
5.3.2 航天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2.1 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2.2 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3 政府规制航天遥感产业化政策建议 |
5.3.3.1 制定遥感产业化发展宏观政策 |
5.3.3.2 明确管理归口部门 |
5.3.3.3 制定开放的遥感数据政策 |
5.3.3.4 建立产业联盟和应用创新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对WA和多通道SAR干扰及RCD效应补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SAR抗干扰技术衍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AR发展概览及其抗干扰技术衍变 |
1.2.2 WA和多通道SAR等典型抗干扰设计技术现状 |
1.3 SAR干扰技术衍变及国内外现状 |
1.3.1 军用SAR对抗概览与新型干扰技术发展 |
1.3.2 对付WA和多通道SAR等抗干扰设计的对抗技术现状 |
1.3.3 对SAR欺骗式干扰中RCD效应的认识 |
1.4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思路 |
1.4.1 对WA-SAR欺骗式干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
1.4.2 对多通道SAR /GMTI欺骗式干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
1.4.3 对SAR欺骗式干扰中RCD效应问题及其补偿 |
1.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及有关约定 |
第二章 影响SAR对抗的若干抗干扰设计与试验现象分析 |
2.1 引言 |
2.2 WA-SAR时频域抗干扰技术 |
2.2.1 不同WA-SAR信号特性 |
2.2.2 WA-SAR抗干扰算法分析 |
2.3 多通道SAR/GMTI中的波形捷变信号和成像 |
2.3.1 多通道WA-SAR/GMTI的信号模型 |
2.3.2 多通道WA-SAR/GMTI成像 |
2.3.3 多通道WA-SAR/GMTI抗干扰技术分析 |
2.4 基于多通道STAP和SAR图像相位统计特性的抗干扰技术 |
2.4.1 多通道SAR工作模式 |
2.4.2 多通道STAP抗干扰技术分析 |
2.4.3 多通道SAR图像相位特性抗干扰分析 |
2.5 SAR欺骗式干扰中的距离弯曲差效应 |
2.5.1 SAR欺骗式干扰调制的实现 |
2.5.2 距离弯曲差效应的产生 |
2.6 SAR干扰试验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WA-SAR干扰技术 |
3.1 引言 |
3.2 对WA-SAR的干扰策略 |
3.2.1 不同干扰对WA-SAR的干扰效果分析 |
3.2.2 基于间歇采样的WA-SAR欺骗干扰策略 |
3.2.3 基于变间歇采样的WA-SAR欺骗干扰策略 |
3.3 对WA-SAR的间歇采样欺骗调制干扰 |
3.3.1 间歇采样调制及其在SAR对抗中的应用 |
3.3.2 对WA-SAR的间歇采样快慢时间调制干扰 |
3.3.3 对WA-SAR的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 |
3.3.4 对WA-SAR的间歇采样移频调制 |
3.4 对WA-SAR变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
3.4.1 变间歇采样原理 |
3.4.2 对WA-SAR变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
3.4.3 对WA-SAR变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成像 |
3.5 仿真试验分析和结论 |
3.5.1 间歇采样快慢时间调制干扰仿真试验 |
3.5.2 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仿真试验 |
3.5.3 间歇采样移频散射波干扰仿真试验 |
3.5.4 变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仿真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多通道SAR/WA-SAR的运动调制干扰 |
4.1 引言 |
4.2 对多通道SAR/WA-SAR的干扰策略 |
4.2.1 不同干扰对各类多通道SAR/WA-SAR的对抗效果分析 |
4.2.2 基于间歇采样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的多通道WA-SAR对抗策略 |
4.2.3 基于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的多通道WA-SAR对抗策略 |
4.2.4 对多通道WA-SAR干扰的运动调制策略 |
4.3 对多通道WA-SAR间歇采样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 |
4.3.1 对多通道SAR间歇采样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 |
4.3.2 多通道WA-SAR散射波干扰中的运动调制 |
4.3.3 干扰在WA-SAR中的成像 |
4.4 对多通道WA-SAR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 |
4.4.1 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模型 |
4.4.2 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成像 |
4.5 运动调制干扰图像特性和误差影响分析 |
4.5.1 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的图像特性 |
4.5.2 运动调制误差对干扰成像预期的影响 |
4.6 仿真试验分析和结论 |
4.6.1 变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仿真试验 |
4.6.2 间歇采样运动调制散射波干扰仿真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R欺骗式干扰中的RCD效应及其补偿 |
5.1 引言 |
5.2 SAR欺骗式干扰中的RCD等效模型 |
5.2.1 距离弯曲差效应模型 |
5.2.2 常规R-D算法和CS算法成像中的距离弯曲差 |
5.3 针对RCD效应的基于快慢时间调制等效补偿技术 |
5.3.1 对欺骗调制补偿的原理 |
5.3.2 基于延时或相位补偿的欺骗调制补偿方法 |
5.3.3 对散射波干扰的欺骗调制补偿方法 |
5.4 仿真试验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通信中的干扰 |
1.2.1 通信侦察 |
1.2.2 干扰机的工作原理 |
1.3 通信抗干扰 |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跳频通信技术 |
2.1 跳频通信系统理论模型 |
2.2 跳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 跳频信号的频谱分析 |
2.4 跳频图案的设计 |
2.4.1 跳频图案的要求 |
2.4.2 跳频图案的选择 |
2.4.3 几种常用的伪随机序列 |
2.4.4 跳频图案与跳频频率表 |
2.5 跳频系统的同步技术 |
2.6 几种常见扩频系统的比较 |
2.7 小结 |
第三章 跳频通信的主要干扰模式 |
3.1 五种干扰的特点和产生方式 |
3.1.1 宽带阻塞式干扰 |
3.1.2 部分频带阻塞干扰 |
3.1.3 梳状阻塞干扰 |
3.1.4 多频连续波干扰 |
3.1.5 跟踪干扰 |
3.2 干扰信道设计 |
3.3 抗干扰性能分析 |
3.3.1 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分析 |
3.3.2 抗多频连续波干扰性能分析 |
3.3.3 抗跟踪干扰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 |
4.1 跳频通信系统模型 |
4.1.1 跳频模块 |
4.1.2 调制解调模型 |
4.2 建立干扰信道模型 |
4.2.1 宽带阻塞干扰 |
4.2.2 部分频带阻塞干扰 |
4.2.3 梳状阻塞干扰 |
4.2.4 多频连续波干扰 |
4.2.5 跟踪干扰模型 |
4.3 五种干扰仿真分析 |
4.3.1 宽带阻塞干扰仿真分析 |
4.3.2 部分频带阻塞干扰仿真分析 |
4.3.3 梳状阻塞干扰仿真分析 |
4.3.4 多频连续波干扰仿真分析 |
4.3.5 跟踪干扰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措施及应用 |
5.1 常见抗干扰措施 |
5.2 抗干扰措施的应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认知理论的跳频抗干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文章主要内容和具体结构 |
第2章 跳频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及技术概述 |
2.1 跳频通信系统的组成 |
2.2 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
2.2.1 跳频器 |
2.2.2 跳频图案 |
2.2.3 跳频编码 |
2.2.4 跳频同步 |
2.3 跳频通信干扰 |
2.3.1 跳频通信的瞄准式干扰 |
2.3.2 跳频通信的拦阻式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跳频通信系统的规避检测技术 |
3.1 匹配滤波器检测 |
3.2 能量检测 |
3.2.1 能量检测算法原理 |
3.2.2 衰落信道对能量检测的影响 |
3.3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
3.4 基于频谱感知的跳频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认知无线电跳频通信系统仿真平台 |
4.1 认知无线电技术 |
4.1.1 频谱感知认知无线电 |
4.1.2 认知无线电现状 |
4.2 常规跳频通信系统仿真 |
4.3 基于 CR 的跳频系统仿真平台 |
4.3.1 认知无线电含义 |
4.3.2 基于 CR 跳频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 |
4.4 干扰仿真与性能比较 |
4.4.1 宽带噪声模块 |
4.4.2 单频干扰模型 |
4.4.3 多频干扰模型 |
4.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快速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
5.1 快速跳频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5.1.1 AWGN 信道仿真性能 |
5.1.2 多频干扰信道仿真性能 |
5.1.3 部分频带干扰信道仿真性能 |
5.2 衰落信道干扰性能仿真 |
5.2.1 宽带噪声干扰性能 |
5.2.2 多频干扰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数字通信系统噪声干扰方法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通信对抗设备及其发展 |
1.3 本人所做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通信系统及其调制解调模型 |
2.1 引言 |
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2.3 数字调制系统仿真 |
2.3.1 2A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3.2 2F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3.3 4F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3.4 2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3.5 2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3.6 Q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信干扰的基本内容 |
3.1 信息战、电子战与通信对抗 |
3.2 通信干扰的特点 |
3.3 通信干扰的一般过程 |
3.4 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噪声干扰技术 |
4.1 概述 |
4.2 干扰信号的产生方式 |
4.2.1 窄带噪声干扰 |
4.2.2 宽带噪声干扰 |
4.2.3 窄带多频噪声干扰 |
4.3 数字通信干扰效果的一般评估模型 |
4.3.1 数字通信系统干扰效果评定准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2 数字通信系统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通信系统的干扰方法仿真 |
5.1 概述 |
5.2 对2ASK信号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2.1 对2A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2.2 对2A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2.3 对2ASK信号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3 对2FSK调制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3.1 对2FSK信号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3.2 对2F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3.3 对2F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4 对4FSK调制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4.1 对4F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4.2 对4F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4.3 对4F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5 对2PSK调制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5.1 对2P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5.2 对2P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5.3 对2P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6 对2DPSK调制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6.1 对2DP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6.2 对2DP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6.3 对2DP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7 对QPSK调制的噪声干扰效果仿真 |
5.7.1 对QP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 |
5.7.2 对QP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 |
5.7.3 对QP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 |
5.8 噪声干扰效果仿真比较 |
5.8.1 对MP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8.2 对MP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8.3 对MP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8.4 对MFSK调制的窄带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8.5 对MFSK调制的宽带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8.6 对MFSK调制的窄带多频噪声干扰仿真比较 |
5.9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SAR卫星发展情况 |
2 国外发展趋势分析 |
1) 小型化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
2) 性能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
3) 多功能、多模式是未来星载SAR的主要特征。 |
4) 雷达与可见光卫星的多星组网是主要的使用模式。 |
5) 分布SAR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
6)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成为电子战的重要内容。 |
7) 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
3 结 束 语 |
(9)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效能的相关理论 |
1.1.1 效能的概念 |
1.1.2 效能评估方法 |
1.1.3 效能试验方法 |
1.2 论文研究方法、路线和现状 |
1.2.1 论文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2.3 论文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二章 穿透式侦察雷达系统介绍 |
2.1 概述 |
2.2 穿透式侦察雷达工作原理 |
2.3 穿透式侦察雷达系统信息流程 |
2.4 穿透式侦察雷达的一般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穿透式侦察雷达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 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 |
3.2 穿透式侦察雷达的典型指标 |
3.3 穿透式侦察雷达的指标体系 |
3.4 指标体系的检验 |
3.5 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
3.5.1 指标的归一化 |
3.5.2 指标同趋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DC 分析法和AHP 法相结合的效能评估模型 |
4.1 ADC 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4.1.1 可用度模型 |
4.1.2 可信度矩阵 |
4.1.3 固有能力向量 |
4.2 AHP 基本思想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建立判断矩阵 |
4.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2.4 计算综合权重 |
4.2.5 计算装备最终效能 |
4.3 ADC 分析法和AHP 相结合的效能分析模型 |
4.3.1 模型结构 |
4.3.2 模型中的几个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评估 |
5.1 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评估模型 |
5.1.1 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试验设计 |
5.1.2 可用度A 的计算 |
5.1.3 可信度矩阵D 的计算 |
5.1.4 固有能力向量C 的计算 |
5.2 对穿透式侦察雷达进行效能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多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文中常用英文缩写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及安排 |
2 FPR基础 |
2.1 FPR实验系统介绍 |
2.1.1 系统构架 |
2.1.2 动态范围 |
2.1.3 积累时间 |
2.2 FPR信号处理基础 |
2.2.1 参考信号提取 |
2.2.2 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 |
2.2.2.1 信号模型 |
2.2.2.2 扩展消除算法 |
2.2.2.3 批扩展消除算法 |
2.2.3 匹配滤波 |
2.2.3.1 匹配滤波器的推导 |
2.2.3.2 距离多普勒谱的计算方法 |
2.2.4 目标检测 |
2.2.4.1 单元平均CFAR门限的理论推导 |
2.2.4.2 单元平均CFAR的实际应用 |
2.2.5 目标定位 |
2.2.5.1 信号源数估计 |
2.2.5.2 MUSIC算法 |
2.2.5.3 空间平滑算法 |
2.2.6 目标跟踪 |
2.2.6.1 状态方程 |
2.2.6.2 量测方程 |
2.2.6.3 卡尔曼滤波器 |
2.3 小结 |
3 MFPR体制分析 |
3.1 FM广播特点 |
3.1.1 频率分配 |
3.1.2 极化方式 |
3.1.3 站台分布 |
3.2 FM广播信号波形特性 |
3.2.1 模糊函数 |
3.2.1.1 模糊函数仿真分析 |
3.2.1.2 模糊函数实测分析 |
3.2.2 离分辨率 |
3.2.3 多普勒容许度 |
3.2.4 时变特性 |
3.3 多频体制分析 |
3.3.1 FM广播频段目标多频特性分析 |
3.3.2 多频相参合成的适用范围 |
3.3.3 宽带回波模型 |
3.3.3.1 幅度调制的影响 |
3.3.3.2 相位调制的影响 |
3.3.3.3 幅相调制的影响 |
3.3.3.4 宽带VHF雷达检测性能分析 |
3.3.4 多频目标检测 |
3.3.4.1 基于非相干积累的多频检测器 |
3.3.4.2 基于UMPI的多频检测器 |
3.3.5 多频目标定位 |
3.3.5.1 阵列校准 |
3.3.5.2 多频目标方位数据融合 |
3.4 多极化体制分析 |
3.4.1 FM广播频段目标多极化特性分析 |
3.4.1.1 目标去极化效应 |
3.4.1.2 目标多极化特性 |
3.4.2 极化抗干扰 |
3.4.3 自适应极化目标检测 |
3.5 小结 |
4 MFPR高距离分辨率信号综合 |
4.1 高距离分辨率信号综合方法 |
4.1.1 直接法 |
4.1.2 维纳滤波法 |
4.1.3 基于MIMO体制的宽带信号合成法 |
4.1.4 频谱搬移法 |
4.2 多频FM信号的相位补偿 |
4.2.1 基于最小距离误差准则的相位补偿方法 |
4.2.2 基于最临近1准则的相位补偿方法 |
4.3 相位补偿方法仿真分析 |
4.3.1 估计参数敏感度仿真分析 |
4.3.2 离估计成功概率仿真分析 |
4.3.3 幅相估计误差仿真分析 |
4.4 实测数据分析 |
4.4.1 实测数据1:2 MHz频率范围,VV极化 |
4.4.2 实测数据2:2 MHz频率范围,HV极化 |
4.4.3 实测数据3:6 MHz频率范围,VV极化 |
4.5 小结 |
5 MFPR极化组合方式优化 |
5.1 极化与系统噪声系数 |
5.1.1 不同极化天线的直达波强度 |
5.1.2 增益设置与噪声系数的关系 |
5.2 极化与目标散射特性 |
5.3 极化与监测天线增益 |
5.3.1 地面上的反射与传播理论 |
5.3.2 地面上的天线增益数值计算结果 |
5.4 极化方式选取 |
5.4.1 极化方式选取 |
5.4.2 天线高度优化 |
5.5 实测数据分析 |
5.5.1 接收机增益分析 |
5.5.2 信号功率分析 |
5.5.3 噪声功率分析 |
5.5.4 检测性能分析 |
5.6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外场实验记录 |
附录B 目标模型建立 |
附录C 步进频率信号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多频军用侦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频率梳的射频信道化接收机[D]. 谢小军.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2]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D]. 朱凼凼. 武汉大学, 2017(06)
- [3]对WA和多通道SAR干扰及RCD效应补偿技术[D]. 杨伟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 [4]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D]. 李翠华. 长安大学, 2013(06)
- [5]基于认知理论的跳频抗干扰系统研究[D]. 刘晓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6]数字通信系统噪声干扰方法与仿真[D]. 张辰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6)
- [7]某军用传感器网络数据交换系统设计[A]. 赵志宏,周洪杰,刘彬斌. Proceedings of 2010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Digital Content Security(2010APCID), 2010
- [8]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展趋势分析[J]. 孙佳.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 [9]穿透式侦察雷达效能评估[D]. 俞雷.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8)
- [10]基于多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 尤君.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