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扭曲的爱情

《红与黑》中扭曲的爱情

一、《红与黑》中畸变的爱情(论文文献综述)

黎莹婧[1](2020)在《荆棘林里的红白玫瑰——管窥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畸变》文中指出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异化的女性,并形成了一种畸变现象,以此来抨击父权压抑与封建迫害。本文通过剖析张爱玲小说中异化的女性形象,总结出"‘自我’的迷失""‘母性’的泯灭""‘自虐’的病态"与"‘顺势’的异化"这四个女性畸化的类型,并从这些畸变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其成因的探讨中,发掘出张爱玲运用小说中的女性畸变,反抗父权文化体系的批判性意义。

李娟[2](2020)在《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思想“解冻”、文艺“复苏”等现实条件为众多文学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大学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随着大学制度的完善与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小说在此时重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因题材特殊,加之关注了时代变迁中知识分子思想异化的问题,从而使它成为了1980年代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存在。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在历史语境中得以复苏,既与20世纪70、80年代的社会变化和以往的大学叙事传统有关,又与1980年代的时代语境和作家的创作姿态、生命体验有关。从整体上看,复苏后的1980年代大学小说是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一个缩影。随着1980年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发生异变,在“文革”中受过伤害的大学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逐渐弱化,在欲望诱惑下大学生的人性之恶彰显出来。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对大学“症候”进行了书写,通过揭示学校工作人员的腐化行为和反映大学生功利化价值观,描写了大学“弊病”。1980年代大学小说有两种主题向度:一是大学知识分子呼唤知识启蒙与思想解放;二是言说大学知识分子创伤与大学体制弊端。当然,启蒙与控诉这两种主题向度在1980年代大学小说中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1980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在艺术技巧上,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继往”和“开来”的特点。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写作手法既继承了现代大学书写传统与“十七年”文学的写作特点,又丰富了心理描写和爱情描写。此外,它还运用了自由联想、意识迁移的意识流手法和荒诞反讽的技巧,突显了小说在艺术上的现代性特征。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扩展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学小说版图,为大学小说进入文学史视野做出了努力;又提出了大学知识分子“救赎”的问题,对知识分子如何自处进行了理性思考;还力图用小说文本的力量去引导社会关注大学,重建知识分子公共性。

冷芳宇[3](2020)在《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音乐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奥地利作家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发表于1983年的代表作《钢琴教师》是一部公认的充满了音乐元素的作品,其中的音乐叙事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将试图从音乐叙事的角度对《钢琴教师》这一文本进行探究,着力分析音乐叙事形成的原因、内容中音乐与情感之间交织的关联以及形式上叙事与音乐的对位等特点。论文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展开。第一章将在关注音乐与文学关联的基础上,探究音乐叙事的理论发展及其特征,从文学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文学性出发,借鉴音乐学界的音乐叙事相关理论,进而对《钢琴教师》中的叙事的音乐性特征进行探源,深挖小说中音乐性在艺术传统及作家自身经历的影响下的审美特性。第二章紧扣小说中音符流动时情感与音乐之间跌宕交织的关联,即主人公在母爱的主旋律中的既依附、顺从却又试图反抗与逃离的微妙情感,在打破常态生活的爱情变奏中的既拒斥改变现状却又大胆接受、沉迷爱情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面对音乐本身的诱惑时主人公所展现的既追随音乐传统,却最终在音乐世界中找到归属和自我认同的双重情感。通过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情感想象的探究,体现出情感特点在音乐中发生游移与产生寄托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则集中探讨《钢琴教师》中以循环往复的回旋节奏为主要结构特点的叙事形式与音乐的对位融合。作者试图利用叙述视角的多重切换、意象的重复循环以及类似音乐的曲式结构的复合,在回旋的叙事中形成差异和对比,营造推进与变化的效果,体现出耶利内克蕴藏于作品中的音乐性艺术构思。最后,结语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总结,并以《约翰·克里斯多夫》等音乐叙事作品为参照,进一步阐释了《钢琴教师》独特的音乐叙事在挖掘人性消极、黑暗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及其寓于作品中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社会批判的责任意识。

黎若楠[4](2020)在《类型格局下的作者表达 ——奉俊昊导演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奉俊昊导演作为引领韩国电影逐渐走向世界电影舞台的旗帜性人物,是亚洲影坛少有的将艺术与商业高度融合的导演。奉俊昊的电影创作植根于韩国的社会现实,在类型叙事的框架下,将深刻的社会反思代入其中。奉俊昊电影聚焦于对社会底层生活困境的细致表现,呈现出现代化进程中韩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深度审思了人性的复杂。本文对奉俊昊的导演艺术风格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电影主题表达、类型叙事特征,探析奉俊昊导演艺术的艺术特色及深层意蕴。本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整理归纳现有的研究资料,明确奉俊昊导演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对奉俊昊导演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梳理,并尝试分析其作品中展露独特风格的成因。第二章分析奉俊昊电影的主题表达,通过对历史语境下的国族书写、社会视阈下的现实洞察、底层图景下的人性凝视三方面展开细致地分析。第三章着重探讨奉俊昊电影的类型叙事特征,主要从悬疑类型创作、科幻类型创作,以及电影的类型叙事策略三方面解析奉俊昊导演的类型创作风格。第四章通过总结奉俊昊导演的艺术风格特征,探究其成功之处。奉俊昊在类型叙事框架下有效实现作者表达,也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成功完成了跨国文化实践,为当下电影创作带来诸多启示。

杨洁[5](2019)在《道德主义:莉莲·海尔曼的社会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莉莲·海尔曼是二十世纪美国重要的戏剧家及社会活动家,继承了易卜生开创的社会剧传统,戏剧主题极具时代性,富有浓厚的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南方戏剧、“胡巴德戏剧”及战争剧是其剧作的三个重要主题,贯穿其中的道德立场成为海尔曼戏剧最鲜明的旗帜。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莉莲·海尔曼及其作品,回顾国内外研究情况并说明本文研究目的。第一章以《阁楼上的玩具》为文本,海尔曼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情感异化和种族越界行为反思南方的价值传统,探索道德尺度的合理性。第二章选取《小狐狸》和《丛林深处》两部作品,在“胡巴德戏剧”中,海尔曼以资本家族的兴起并置“美国梦”的幻灭,将个人主义带来的道德腐败视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并借助“雌雄同体”的概念,就女性解放问题做出探索,将消解边缘与中心的对立作为有益的的尝试。第三章选取了海尔曼的两部战争剧,指出海尔曼的道德主义源于她潜在的犹太意识。《刺骨寒风》中的非线性叙事既承载着犹太创伤体验,又显现出犹太时间观内涵的反思力量,导向“共情社会”的建立。在《守望莱茵河》海尔曼展示了对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通过欧洲人与美国人的交往关联二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强调了共情的必要性。结语部分将海尔曼置于美国历史语境中作出评价。海尔曼是一名优秀的社会剧作家,“道德主义”给予海尔曼及其作品超越性,使其具有普遍而长久的魅力。海尔曼致力于描绘真实的社会情境和情感反应,常常将宏观的社会问题置于细微的道德处境以探查人性褶皱中的隐秘,形成了一种具有文化纵深度的“道德主义”,并以此统筹艺术创作,实现了艺术对现实的“道德介入”。

查俏[6](2019)在《莫言小说:畸变书写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莫言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莫言小说关于人的畸变的书写特征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阐述莫言小说中畸变书写的若干呈现形态。莫言小说中对人的畸变书写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畸变显现为身体的变形,包括人变成动物、死后化身为他人(他物)、身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变异等形式。这一类人物身上发生的畸变都与他们在现实中承受的苦难有关。第二类畸变主要表现为心理的扭曲,如无限膨胀的食欲和病态的性欲。发生在这一类人物身上的畸变,其因由在于他们受制于欲望而丧失理性。第三类畸变表现为人性的异化,包括精神的侏儒化和情感的沦丧等情形,畸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对人的控制和挤压。第二部分从创作角度分析莫言小说中畸变书写的成因。作家之所以热衷并擅长于书写人的畸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缘于童年的创伤性经历,诸如饥饿、孤独、恐惧及其带来的深刻、痛苦的身心体验。其次与作家的阅读积累相关。莫言的小说创作既受中国古典志怪小说的影响,也从中国现代作家,尤其是从鲁迅那里汲取了批判现世、拷问灵魂的精神,同时也有意识地借鉴西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方法。第三,与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指向有关。可以说,莫言小说中的畸变书写是作家对自己“大悲悯”的文学观念的践行,也是作家通过写作来进行自我剖析、心灵忏悔的途径。第三部分讨论莫言小说畸变书写的价值。首先,莫言小说中的畸变书写拓宽了乡村书写的视野,丰富、深化了乡村书写的内涵和主题。其次,莫言以其畸变书写对权力和欲望进行了深刻反思,强化了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力量。最后,莫言小说中的畸变书写深化了对人性和国民性的反思,特别是对人的奴性和暴力倾向的揭露有其独到之处。本文认为,莫言以其对人的畸变的书写,赋予小说以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文学魅力,其小说中畸变书写的价值有待于更充分的挖掘和阐释。

段志彤[7](2018)在《中国内地家族剧的戏剧冲突研究》文中提出家族剧是以一个家族的生活和命运来表现社会和时代变迁的剧种,它将社会史与家族史相结合,既能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亲切感。家族剧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的家族剧多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此后,不断得到发展,叙事的题材、内容也渐趋多元,成为观众喜爱的一个类型。家族剧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大家族兴衰的、商贾题材的、抗日题材的等等。时至今日,家族剧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较高的收视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学术界也对家族剧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家族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人物形象、文化价值、审美等方面。而本文则试图从戏剧冲突的角度出发,以《大染坊》、《京华烟云》、《闯关东》、《铁梨花》、《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家族剧为研究文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家族剧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在梳理家族剧的发展历程及题材类型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家族剧的戏剧冲突展开研究,首先,研究家族剧戏剧冲突的设置原则及建构方式;其次,分析家族剧戏剧冲突中的几种主要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戏剧冲突中的重要因子,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戏剧冲突自然无法展开;再次,研究家族剧戏剧冲突的审美价值;最后,对于家族剧播出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希望通过以上的研究,能够为家族剧未来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内容。

董梦菲[8](2017)在《论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和死亡意识》文中研究表明米哈伊尔.彼德洛维奇.阿尔志跋绥夫((?))是白银时代拥有鲜明个性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萨宁》、《绝境》及中篇小说《兰德之死》、《工人舍维廖夫》等。《萨宁》曾一时轰动俄罗斯甚至整个欧洲,同时也因作品中张扬的个人主义遭受批评。《绝境》一经出版再次引起猛烈评论,这本充满死亡意识的小说被称为“死亡的俱乐部”,一定程度致使当时社会的自杀情绪蔓延。阿尔志跋绥夫虽饱受争议,却是一个真实表达个性声音的作家,是一个用尽一生思考哲理问题的人,其作品中充盈着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意识的思考、对人的出路的探索。阿尔志跋绥夫将个人感悟置于社会背景之下,在真实的描写中彰显社会的迷茫,在颤栗的阐述中诠释青春的彷徨,在嬉笑的绝望中拷问人的精神价值。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尽管充满争议,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 20世纪初俄国迷茫彷徨的社会语境和俄国人探索出路的精神状态。个人主义和死亡意识是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两个重要思想,也是其主要创作主题,因此深入解读这两方面思想对于全面把握阿尔志跋绥夫的整体创作特点,以及还原二十世纪之交的社会语境和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论三部分,主要以阿尔志跋绥夫的长篇小说《萨宁》、《绝境》,中篇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以及短篇小说《血痕》、《狂笑》、《深渊》等作品作为研究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法详细解读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和死亡意识。绪论部分概述阿尔志跋绥夫及其作品在俄罗斯和中国各阶段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介绍阿尔志跋绥夫从写实主义转向颓废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阿尔志跋绥夫创作的鲜明个性,而后分三阶段阐述其创作的历程及文坛声誉的变化。第二章阐述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首先从尼采、施蒂纳的哲学影响角度解读阿尔志跋绥夫的个人主义观,而后重点分析作家小说中塑造的典型人主义形象,以个人享乐主义者萨宁和个人无政府主义者舍维廖夫为主要对象,详细分析其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并进行评价。第三章阐述阿尔志跋绥夫创作中的死亡意识,首先诠释阿尔志跋绥夫自我和本我、自我和超我两层面的死亡意识,而后简要概括小说的死亡主题和常用的死亡意象,最后详细阐述小说人物死亡意识的具体呈现。结语部分则对前文内容和逻辑进行归纳和疏理,从横向纵向视角阐明阿尔志跋绥夫个人主义观和死亡意识的交错演变和融合,指出这正是作家对“人的出路”问题的精神拷问和道路选择。

尹瑶[9](2017)在《《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文中指出《红与黑》是法国着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目前在中国约存在二十多部《红与黑》的翻译版本,这部着作可以被列为重译次数最多的法国小说之一。《红与黑》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围绕小说展开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报刊评论多的不计其数,有学者甚至把《红与黑》称作“西方的红学”。一百多年来,学者对《红与黑》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和心理分析层面,小说政治社会背景,时代现实意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形象,于连与贵妇名媛的爱情,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等层面。面对这些围绕着小说故事内容层面的讨论和研究成果,我们似乎忽略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叙事魅力。毫无疑问,《红与黑》是一部叙事类型作品,并且是成功的叙事虚构作品,我们有理由去思考小说的叙事者是如何把这样一个层次清晰规整,逻辑严谨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接受文本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兴趣,从而对故事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各个层面展开研究和剖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反映了《红与黑》小说叙事者超高的叙事策略。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审美环境下,会产生不同评价,而这些评价都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尝试从叙事者这一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分析《红与黑》小说中的叙事者,从以下四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从叙事者这一概念入手,包括对叙事者概念的界定和对小说叙事者和真实作者的区分两个方面,加深对叙事者概念的认识:第二部分重点分析《红与黑》小说中的叙事者,发现小说叙事者的存在痕迹,以及作为小说的可靠叙事者,对文本的叙述所起到的影响,突出小说中叙事者对于作品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从小说叙事者功能这个层面进行论述,进一步凸显《红与黑》小说中被忽视的叙事者的高超的叙事策略和叙事技巧。结语部分试图结合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阐述从叙事者这一角度出发对《红与黑》作品解读的意义。

吴海云[10](2015)在《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08年前后,伴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话语的兴起与全球地缘政治的转变,中国关照“西方”的视角和态度也情随境变。在重新理解“中西”关系的迫切需求下,论文以分析当今中国西方想象与表征为主旨,但跳脱国际学术界现有“西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将其放置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视野之中。在对中国“西方观”的三种传统(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论文以“理想类型”为工具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以“感觉结构”去把握“西方”想象与表征独特的、暂时的稳定性,由此打开对当今中国社会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的探索。论文分为导论、结语和构成主体论述部分的四个章节。其中,导论介绍国内外学界对“非西方世界”西方观的研究现状,简要地梳理中国“西方观”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历史流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河殇》与《北京人在纽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众文化对于“西方”的建构,为进入“当今”的文化研究提供背景与参照;第二章关注与2010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化文本,重点考察中国官方对于“西方”的定位与表征,即一种将“西方性”与“现代性”剥离的策略;第三章讨论《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与评论,侧重于这两份新闻媒体围绕“国家至上论”与“市场至上论”对于“西方”话语权的争夺;第四章对《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四部电影进行文本细读,研究“西方”/“西方人”在“民族灾难叙事”与“当代故事”中承担的意义与功用,解析当今中国在世俗层面对于西方的“理想化”建构;结语在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将前文研究的有关发现放入一个更大的历史文本中进行思考。本文以对大众文化的“个案研究”来探究“当今中国”的“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变化,所选择的“案例”力图发挥“理想类型”的作用,既顾及从“电视”到“展览”到“报纸”再到“电影”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又对应从“官方”到“社会”再到“民间”的文化形态;再加上以“2008年”为标志直至今天还在发生变化的时间次序,由此三方面去分析当今中国大众文化中“西方性”的独特面貌与不同层理。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多个领域,因而尝试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处理。虽然借鉴了展览研究、媒体研究、城市研究和电影研究等多方面的成果,但整体上以文化符号与话语分析为主,力图发掘当今中国对于“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多重意涵。论文发现,当今中国对于“西方”的想象与表征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断点;“西方性”的“变”与“不变”,折射出中国始终处于“自己的历史”之内的前行;重建的“西方性”是中国进行下一轮自我重建与国家发展的参照,也将继续跟随中国主体性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进一步确立与扩展。

二、《红与黑》中畸变的爱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与黑》中畸变的爱情(论文提纲范文)

(2)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2 相关概念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复苏的历史语境
    2.1 1980年代大学小说面临的历史语境
        2.1.1 作为“背景”的70、80年代
        2.1.2 在大学叙事传统中找寻写作灵感
    2.2 1980年代大学小说复苏的因缘
        2.2.1 时代语境与作家的创作姿态
        2.2.2 生命体验与大学小说的艺术呈现
第3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大学“症候”书写
    3.1 大学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异变
        3.1.1 “文革”所导致的大学工作人员批判精神的弱化
        3.1.2 欲望诱惑下大学生的人性之恶
    3.2 大学“弊病”的呈现
        3.2.1 揭示学校工作人员的腐化行为
        3.2.2 反映大学生功利化价值观
第4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主题的向度
    4.1 呼唤知识启蒙与个性解放
        4.1.1 大学教育功能回归
        4.1.2 大学知识分子个体意识觉醒
    4.2 言说大学知识分子创伤与大学体制弊端
        4.2.1 表露“文革”期间大学知识分子的创伤
        4.2.2 叙说大学管理之乱象
第5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艺术技巧
    5.1 写作手法的继承与拓新
        5.1.1 继承现代大学书写传统与“十七年”文学的写作特点
        5.1.2 丰富心理描写和爱情描写
    5.2 意识流手法
        5.2.1 自由联想
        5.2.2 意识迁移
    5.3 荒诞与反讽
        5.3.1 人物生存的荒诞
        5.3.2 故事讲述上的反讽
第6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意义
    6.1 扩展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学小说版图
    6.2 提出了大学知识分子“救赎”问题
    6.3 引导社会关注大学,重建知识分子公共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音乐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音乐叙事与《钢琴教师》叙事的音乐性
    第一节 音乐叙事概观
    第二节 《钢琴教师》的音乐叙事探源
第二章 流动的音符:情感与音乐的跌宕交织
    第一节 母爱的旋律:依附与逃离
    第二节 爱情的变奏:拒斥与沉迷
    第三节 音乐的诱惑:双重人格与自我认同
第三章 回旋的节奏:叙事与音乐的对位融合
    第一节 叙述视角:叙述的差异化跳跃
    第二节 叙事节奏:意象的重复性循环
    第三节 叙事模式:结构的复合性曲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类型格局下的作者表达 ——奉俊昊导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奉俊昊电影创作概述
    (一)奉俊昊电影创作历程
        1.初创期:独特风格的奠定
        2.探索期:韩式大片的突围
        3.成熟期:国际视野的肯定
    (二)导演风格成因探析
        1.丰厚知识结构的支撑
        2.多元艺术思潮的陶染
        3.社会时代语境的影响
二、奉俊昊电影的主题表达
    (一)历史语境下的国族书写
        1.时代背景下的他者焦虑
        2.身份追寻中的意识觉醒
    (二)社会视阈下的现实洞察
        1.创伤记忆的深刻诘问
        2.失衡体制的深度反思
        3.阶层鸿沟的透彻省察
    (三)底层图景下的人性凝视
        1.极端际遇下的人性反思
        2.情感治愈下的人性回归
        3.晦暗现实下的人性光芒
三、奉俊昊电影的类型叙事
    (一)无解的困局:奉俊昊悬疑类型创作
        1.无解的悬念设置
        2.失范的封闭空间
        3.困顿的底层人物
    (二)幻界的镜鉴:奉俊昊科幻类型创作
        1.本土化的怪物形象
        2.悲情化的底层英雄
        3.奇观化的内心幻象
    (三)奉俊昊电影的类型叙事策略
        1.在地现实观照的类型探索
        2.多种元素杂糅的类型融合
        3.表意镜语编码的类型呈现
四、奉俊昊导演艺术的坚守与拓展
    (一)作者意识表达与类型叙事创新
        1.作者意识表达
        2.类型叙事创新
    (二)民族风格建构与跨国文化实践
        1.民族风格建构
        2.跨国文化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道德主义:莉莲·海尔曼的社会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家作品介绍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选题意义
一、人伦危机与美国南方传统
    (一)南方幻影下的情感悲剧
    (二)种族越界的叙事潜流
二、资本主义金钱伦理批判与女性经济解放的幻想
    (一)美国梦和金钱伦理批判
    (二)雌雄同体:边缘与中心的对抗与消解
三、二战叙事与国际主题
    (一)非线性叙事:创伤体验与犹太时间观
    (二)国别隐喻:构筑共情社会
结语 道德主义:莉莲·海尔曼的社会剧书写
参考文献
致谢

(6)莫言小说:畸变书写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畸变的方式和形态:变形、曲张与异化
    第一节 个体在苦难中的变形
        一、逃离困境:人变动物
        二、反抗压迫:生死轮回
        三、超越苦痛:“特异功能”的展现
    第二节 个体在欲望中的曲张
        一、食欲的膨胀
        二、性欲的扭曲
    第三节 个体在权力下的异化
        一、精神的侏儒化
        二、情感的沦丧
第二章 畸变书写的因由:记忆、影响、追求
    第一节 童年的创伤性经历
        一、饥饿的记忆
        二、孤独中的幻想
        三、恐惧的阴影
    第二节 “灼热的高炉”:中外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志怪小说的熏陶
        二、做灵魂的拷问者
        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启示
    第三节 写作指向:“大悲悯”情怀与忏悔式写作
        一、俯视“恶人”和“强势群体”
        二、把自己当成罪人来写
第三章 畸变书写的意义:现实关怀与人性剖析
    第一节 拓宽乡村书写的视野
        一、将“幻想”代入“苦难”
        二、集“动物视角”之大成
    第二节 强化现实批判的力度
        一、解剖权力机制
        二、审视纵欲主义
    第三节 深化国民性的反思
        一、对奴性心理的再次批露
        二、对嗜血心理的深度挖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内地家族剧的戏剧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意义
第1章 家族剧的发展历程及题材类型
    1.1 家族剧的概念界定
    1.2 家族剧的发展历程
        1.2.1 兴起期(1985年—2000年)
        1.2.2 繁荣期(2001年—2010年)
        1.2.3 平缓期(2011年—至今)
    1.3 家族剧的题材类型
        1.3.1 伦理剧
        1.3.2 家族企业兴衰及商战题材剧
        1.3.3 家族抗日题材剧
第2章 家族剧戏剧冲突的设置原则及建构方式
    2.1 家族剧戏剧冲突的设置原则
        2.1.1 现实主义原则:冲突符合生活的基本逻辑
        2.1.2 功能性原则:冲突服务于主题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2.1.3 使用与满足原则:冲突的娱乐性及审美化
    2.2 家族剧戏剧冲突的建构方式
        2.2.1 多线索交织形成复调结构:体现冲突的复杂性
        2.2.2 矛盾不断升级:冲突的尖锐化到矛盾解决
        2.2.3 偶然·巧合·误会:冲突的戏剧性与模式化
        2.2.4 家族兴衰及主人公命运为核心:形成冲突的叙事轴
第3章 冲突中几类主要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中的重要因子
    3.1 冲突中的男性形象
        3.1.1 冲突的主体:个性鲜明的家族掌门人
        3.1.2 冲突的对手:几种类型化的配角形象
    3.2 矛盾冲突中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
        3.2.1 戏剧冲突中力挽狂澜的女强人形象
        3.2.2 甘于奉献的贤妻良母形象
        3.2.3 在冲突中畸变的“疯”女人形象
第4章 家族剧戏剧冲突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
    4.1 家族剧戏剧冲突的审美价值
        4.1.1 移情:观众在戏剧冲突中实现人生追求的对象化
        4.1.2 家族振兴与国家兴亡并置:在冲突中实现审美价值升华
        4.1.3 政治伦理与家族伦理互融:体现民族精神
        4.1.4 商业娱乐元素的介入与审美愉悦感
    4.2 家族剧的现实意义
        4.2.1 文以载道:引导主流价值观与传递正能量
        4.2.2 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展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论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和死亡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白银时代背景下阿尔志跋绥夫的创作
    (一) 个性声音的表达——阿尔志跋绥夫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特点
        1. 从写实主义转向颓废主义的创作手法
        2. 以个人视角探索人和社会的创作特点
    (二) “冰火两重天”——阿尔志跋绥夫主要创作历程和文坛声誉
        1. 文坛初期:“托尔斯泰主义”的道德尝试与逐渐偏离
        2. 文坛巅峰:“萨宁性格”和“阿尔志跋绥夫风格”兴起
        3. 十月革命后陨落文坛:流亡国外仍然关注祖国命运
二、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
    (一) 个人主义的内涵
    (二) 阿尔志跋绥夫个人主义观探寻
        1. 性的自由——阿氏个人主义观中的时代印记
        2. 尼采与施蒂纳:阿氏个人主义观之哲学启蒙
    (三) 小说创作中的典型个人主义者
        1. 典型个人享乐主义者萨宁
        1 )袒露的肉欲观与女性自由观
        2 )温和陌生化与反道德宗教束缚
        3 )自然本真性与享乐主义虚无性
        2. 典型个人无政府主义者舍维廖夫
        1 )反人道主义宣教与自视为法官
        2 )极端自私与走向暴力恐怖主义
三、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死亡意识
    (一) 阿尔志跋绥夫的死亡意识解读
        1. 自我和本我层面的死亡意识
        2. 自我和超我层面的死亡意识
    (二) 小说创作的死亡主题和死亡意象
    (三) 小说人物死亡意识的具体呈现
        1. 死亡意识之本我层面:死亡体验与想象的心理
        1 )死亡体验与想象的具体心理过程
        2 )死亡体验与想象的具体呈现方式
        2. 死亡意识之超我层面:“掘墓者”摧毁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9)《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本文研究框架
一、叙事者理论基础
    (一) 叙事者的界定
    (二) 叙事者与真实作者
二、《红与黑》中的叙事者
    (一)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存在痕迹
    (二) 《红与黑》中的可靠叙事者
三、《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功能
    (一)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组织交流功能
    (二)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干预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文献综述
    二、从“方位”到“价值”:中国“西方观”的历史流变
    三、“2008年”对“当今中国”意味着什么?
    四、重建“大众文化”的视野:表征研究与“理想类型”
第一章 “拥抱蔚蓝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图景
    第一节 “黄河终将入海”:从《河殇》看1980年代中国的“西方”憧憬
        一、“河殇热”与“文化热”
        二、《河殇》批评视野中的“西方”
    第二节 “它是战场”:从《北京人在纽约》看1990年代中国的“西方”描绘
        一、流行的“美国梦”
        二、天堂与地狱
        三、战场与赌场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现代想象与作为现代化标杆的“西方”
第二章 展览的策略——“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方”表征
    第一节 “城市”概念的“去西方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
    第二节 美国馆:话语与场景
        一、“亲美”与“反美”:“美国馆风波”网络话语的民族志研究
        二、编码与解码:世博会现场的美国馆景观
    第三节 重编世界:以城市足迹馆为例
        一、主题馆中的博物馆
        二、中西互照:体系化与“真理化”
        三、奇观化西方
第三章 新闻的政治——中国报刊“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话语
    第一节 话语与描述:《环球时报》2012 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与“英美”
        一、《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泛政治化
        二、沿承与变形:《环球时报》的“西方”批判
        三、异质的“英美”
    第二节 抵制与战术:《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
        一、空白的抵制:《南方周末》的“反奥运”姿态
        二、策略与战术:《南方周末》的“西方”话语
    第三节 模糊的边界:“复杂中国”与“乡村英国”
        一、孰“左”孰“右”?——《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的话语反用
        二、殊途同归——《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文本中的英国形象
第四章 影像的建构——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西方”与“西方人”
    第一节 “救世主降临”——民族灾难叙事中的西方角色
        一、“自我东方化”与国际化
        二、西方“拯救者”
        三、高尚的基督教
    第二节 成功与幸福——执迷的“美国梦”
        一、资本力量与“攻陷美国”
        二、庸常化美国:从“战场”到“家园”
并非结语:在“变”与“不变”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红与黑》中畸变的爱情(论文参考文献)

  • [1]荆棘林里的红白玫瑰——管窥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畸变[J]. 黎莹婧. 名作欣赏, 2020(36)
  • [2]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D]. 李娟. 湘潭大学, 2020(02)
  • [3]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音乐叙事研究[D]. 冷芳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类型格局下的作者表达 ——奉俊昊导演艺术研究[D]. 黎若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道德主义:莉莲·海尔曼的社会剧研究[D]. 杨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莫言小说:畸变书写及其意义[D]. 查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内地家族剧的戏剧冲突研究[D]. 段志彤. 吉林大学, 2018(01)
  • [8]论阿尔志跋绥夫小说创作中的个人主义和死亡意识[D]. 董梦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9]《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D]. 尹瑶. 云南大学, 2017(05)
  • [10]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D]. 吴海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红与黑》中扭曲的爱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