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中板标签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1](2021)在《二十辊冷轧机板形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薄带材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普通四、六辊轧机已经难以满足加工要求。二十辊冷轧机具有辊径小、整体刚度大、以及板形调整机构(ASU)等诸多优势,可以轧制更薄的带钢。目前,二十辊冷轧机主要针对辊系的变形与应力进行研究,很少涉及板带变形过程的研究。本文以某钢厂二十辊轧机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针对轧制过程中板带的变形过程进行仿真与分析。首先,依据二十辊冷轧机几何尺寸,基于Solidworks建立二十辊轧机的三维模型,并通过ANSYS/LS-DYNA模块建立二十辊轧机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算法对轧机轧制过程进行有限元求解。分析冷轧过程中轧制力、板带应力分布,采用APDL语言建立轧制后板带截面曲线,基于板形平直度求解板形指数并加以分析。然后,基于二十辊轧机有限元模型,研究板带轧制过程中各项参数(宽度、厚度、张力、速度)与板形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分析多项参数对板形的影响;分析不同ASU调整方案对板形的影响,得到不同位置的支承辊背衬轴承调整参数对板形的影响关系,为获取高精度板带提供参考;针对现实中板带冷轧前通常存在缺陷的情况,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了二十辊冷轧机的1/2模型,采用静力学显式算法对板带初始含有缺陷进行轧制仿真,对板带在初始含有凸度与凹度两种不同缺陷下,对轧制后的板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板形预测模型,引入仿真所获得的轧制过程不同工艺参数与板形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对板形指数的预测;并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板形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获得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的板形预测模型。
夏峻嵩[2](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张小康[3](2020)在《聚变堆水冷包层放射性源项分析与精确停机剂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在运行时将产生大量聚变中子。聚变中子在聚变堆部件中扩散,会造成聚变堆固体部件及冷却剂活化,并产生二次放射性源项,导致停机剂量及放射性迁移,对聚变堆辐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聚变堆放射性源项的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5版CFETR聚变堆设计,采用水冷陶瓷增殖包层(WCCB)方案,开展了放射性源项分析与精确停机剂量方法研究。使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和DAG-MCNP5,获得CFETR高精度中子通量;使用活化计算程序FISPACT-II和ALARA完成活化计算,得到其在给定辐照方案下,不同冷却时间的放射性活度浓度、衰变热、多群衰变光子及辐照损伤等放射性特性。通过耦合MCNP及FISPACT-II,完成了 CFETR固体和冷却剂材料的活化计算;基于DAG-MCNP5、ALARA 和 PyNE,实现了 PyNE sub-voxel R2S 并应用于 CFETR水冷包层停机剂量率的计算与分析。针对目前聚变堆固体材料及冷却剂活化分析计算流程复杂、数据量大、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开发了适用于聚变堆系统化输运和活化耦合计算以及放射性废物分类计算工具NAMF,针对CFETR放射性废物特点提出废物最小化建议。NAMF程序通过耦合MCNP粒子输运和FISPACT-II活化计算,自动化完成CFETR各部件的活化及结果分析,并给出该部件按照给定放射性废物标准的分类结果。对CFETR真空室内部件的活化分析表明,CFETR真空室内所有部件都可以在一定时间的贮存后使用抗辐照的远程操控系统进行再循环再利用。基于中国,英国和美国的放射性分类标准,开展CFETR固体放射性废物分类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包含了更多的种类,使得聚变堆产生的部分没有长期高衰变热的材料被短暂划分为高放废物并很快衰变至中低放水平。根据CFETR放射性废物特点,从源头控制、清洁解控、再循环再利用和优化处理方式等方面提出废物最小化建议。根据CFETR WCCB冷却剂系统设计,使用MCNP程序计算了冷却剂管道各处的中子通量。根据水冷却剂的流动状态,使用流动时间加权方法,获得不同管段的平均中子通量,应用NAMF,使用一维流动模型计算出冷却剂管道各处的水活化产物的浓度与放射性活度。使用CATE程序,完成了 WCCB冷却剂系统活化腐蚀产物的计算分析,得到冷却剂及管壁的各种活化腐蚀产物的含量,支撑水冷却剂系统辐射安全分析。目前的R2S方法由于网格单元均匀化,忽略了局部几何效应,导致计算精度较低。因此,本文创新性地引入子网格(sub-voxel)方法,修正网格内几何效应导致的光子源分布变化,并应用于核工程计算工具库PyNE及DAG-MCNP5的严格两步法,通过FNG-ITER基准例题验证,结果表明其收敛更快、更准确。使用PyNE sub-voxel R2S计算得到了 CFETR真空室内部件的停机剂量场,为CFETR运行维护人员安全及核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针对我国停机剂量率计算工具对MCNP软件的依赖的问题,开发了使用开源工具DAG-OpenMC的PyNE R2S计算流程,并完成FNG-ITER基准例题验证,为CFETR的放射性源项计算与停机剂量率计算提供了开源的工具,保障了我国聚变核分析不受限制。
张正德[4](2020)在《铁基合金中裂变产物及合金元素扩散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熔盐堆(MSR)是采用熔盐作为冷却剂,燃料直接熔融在熔融盐中的六种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候选堆型之一。其结构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直接与高温熔盐接触,这对合金结构材料的长期服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合金结构材料在服役环境下长期的腐蚀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合金内部的活泼元素Cr在熔盐的作用下扩散到合金-熔盐界面,通过电子转移等化学、电化学过程扩散至熔盐中,被流动的熔盐带走。合金元素Cr的选择性流失形成表面点蚀和晶界腐蚀,进一步引起合金材料机械性能下降。另一方面,核素裂变在燃料盐中产生大量的裂变产物,例如95Nb、99Mo、95Tc、103Ru、125Sb、132Te等,它们会沉积在结构材料表面并扩散到结构材料内部,引起结构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乃至性能的降低。特别是裂变产物Te已被证明是引起结构材料在熔盐环境下晶界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合金结构材料的原子扩散行为及机制对于理解其在服役环境下的行为,例如腐蚀、辐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论文铁基材料作为理论模型体系,在发展基于第一性原理高通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从原子尺度上探索了裂变产物(Te、Nb、Mo、Tc、Ru和Sb)和合金元素(Cr、Al、Mn、Co、Ni和Cu)在金属铁体相中的扩散机理,重点阐述了裂变产物和合金元素在扩散行为上的差异,为铁基合金在熔盐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论文研究了金属铁中多个代表性固溶元素及裂变产物元素的扩散机制。为了实现大量的结构优化、扩散路径计算及能量分析,满足VASP计算的快速批量提交任务、便捷过程检查及结果分析的需求,设计开发计算辅助程序Vasp CZ。该程序已经在Git Hub开源,提供了命令行用户界面和底层的python库,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2.论文研究了裂变产物Te及多种合金固溶元素Cr、Al、Mn、Co、Ni、Cu、Mo、Nb、Ti、V和W在体心立方铁(bcc-Fe)中的稳定性及扩散行为。对于裂变产物Te的稳定性,由于较大的原子尺寸,Te原子倾向存在于取代位,其形成能为1.03 e V,远低于间隙位(8.109.12 e V)。Te与单空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吸引作用,且Te容易导致空位聚集在其附近。Te-V2团簇的扩散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空位的进一步引入对Te的扩散势垒没有显着影响。Te-V对和Te-V2团簇下Fe原子的扩散势垒均受到较大影响,变得更为困难。Te扩散的指前因子0与其他合金元素相当,但Te扩散的激活能Q比其他合金元素低得多。Te与空位较强的相互吸引作用是Te扩散激活能较低的主要原因。基于Arrhenius公式的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Te在700-1300 K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以熔盐堆的运行温度(650℃)为例,Te在bcc-Fe中的扩散系数和Nb、Ti、Al、Mo等合金元素及Fe的自扩散系数相比大约高4个数量级。3.论文研究了不同裂变产物(Te、Nb、Mo、Tc、Ru和Sb)和合金元素(Cr、Al、Mn、Co、Ni和Cu)在面心立方铁(fcc-Fe)中扩散的微观和宏观性质。结果表明,大部分裂变产物、合金元素与空位的结合焓为负值,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吸引作用。其中合金元素(Cr、Co、Mn和Ni)与空位的相互作用很弱,Te和Sb与空位的相互吸引作用在所有研究的元素中最强,但不足以导致空位在其附近的聚集。溶质元素对基体元素扩散影响的研究表明,所有裂变产物的存在均会阻碍Fe的扩散,而合金元素Cr的存在对Fe的扩散没有影响。不同元素的宏观扩散性质计算表明,fcc-Fe中所有元素的扩散指前因子0均相差不大,扩散系数主要受激活能的影响,在所有研究的元素中Nb、Mo、Sb和Te的激活能最低,其中Nb、Mo的低激活能来自较低的溶质-空位结合焓和扩散势垒的共同作用,而Sb和Te的低激活能仅来自非常低的溶质-空位结合焓。有限温度下扩散系数的顺序为:Nb>Sb>Te>Tc>Mo>Ru≈Cr>Ni>Fe。与合金元素相比,裂变产物在fcc-Fe中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综上所述,在堆环境下,金属结构材料内部缺陷与裂变产物、合金元素的协同作用,例如扩散、聚集等,会显着地影响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阐明材料内部空位缺陷与固溶元素、杂质的相互作用对理解服役环境下材料结构的动力学变化非常重要。因此,论文阐述了铁基合金的主要裂变产物和合金元素在铁基材料中的扩散行为,理解了溶质/杂质在金属铁中的扩散机制,相关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裂变产物和合金元素在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行为及其扩散性质,进而对铁基合金在熔盐堆中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此外,论文基于高通量计算需求开发的Vasp CZ程序有望为相关领域计算材料研究人员带来便利。
王荣[5](2020)在《基于熔池特性评估的激光焊接在线上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化生产中,焊接作为大型复杂设备零部件的重要连接方法,焊接结构强度对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激光焊接过程存在复杂的物理信息,其中熔池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焊缝成形过程,也决定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的优劣。若能通过成像手段检测熔池特征来判断焊接缺陷的产生对实现焊接质量的实时评估和状态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基于图像技术进行熔池特性评估,研究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缺陷、熔池特征的关系,实时在线监测熔池状态,进而预测焊缝质量,为优化焊接工艺以及提高焊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熔池特征量对熔池动态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搭建的熔池特性评估视觉检测系统对熔池动态行为实时在线监测,采用双边滤波、Otsu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算法及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熔池的长度、宽度、面积、后拖尾角等特征参数。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熔池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功率的增加和焊接速度的减小,熔池宽度、长宽、面积近似线性增大,熔池后拖尾角减小,熔池运动更剧烈,流动形式从层流向涡流转变,凝固时间变长。熔池长宽比和面积越大、拖尾角越小,熔池运动越剧烈,更趋于涡流运动。熔池长宽比在1.5-2.4,面积在8.74 mm2-20.12mm2,熔池拖尾角在38°-50°之间实现适度熔透焊接,熔池剧烈波动,以波浪形式流向熔池尾部,实现最优焊接。(2)研究了熔池动态行为对气孔缺陷形成的影响机制。由于熔池前端的匙孔受力不平衡或者能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匙孔进行周期性振动,产生大量气泡。用熔深波动周期表征熔池运动速度,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功率增大和焊接速度减小,熔深波动周期变短导致匙孔振动周期变短,熔池流速变快。结果表明其他工艺参数不变时,随着焊接功率增加,熔深波动周期减小,熔池流速变快,气泡易从熔池中溢出,转为气孔的机率减小,焊缝中的气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熔深波动周期和熔池流速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熔池凝固速度快,气泡转变为气孔的机率增加,焊缝中气孔呈减少的趋势。(3)提出了基于熔池动态行为卷积神经网络的焊接气孔缺陷预测方法。针对熔池动态图像的特点,构建了包括5层卷积层、3层池化层和3层全连接层的改进的Alex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基于ImageNet数据库训练初始模型,通过目标训练集和反向传播训练,获取基于熔池图像预测气孔缺陷的分类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静态熔池图像有气孔缺陷的预测精度达92.7%,总体预测准确率高达90%,而通过熔池图像在线检测焊缝气孔缺陷预测精度达90.6%,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6.6%。本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在线检测焊缝气孔缺陷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熔池动态特征在线预测焊接气孔缺陷,精度高,检测效果较好,为激光焊接线检测焊缝缺陷提供理论基础。
周钧[6](2020)在《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冶金行业中,铁钢包是炼铁炼钢的重要载体,提高铁钢包物流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对于减轻员工工作强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冶金生产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东北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着力解决铁钢包跟踪管理上两个突出问题——铁钢包数量的优化和铁钢包的定位跟踪。其一,目前铁钢包在流转过程中存在排队等待、空包烘烤、重包积压等情况。论文分析了铁钢包的流转过程,然后基于有限容量的排队论,构建了铁钢包物流的排队模型。基于实际情况结合仿真运算,分析系统容量对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具体取值。随后,计算求解铁钢包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在线铁钢包数目的理论最优值,企业根据最优值确定实际在线铁钢包数目,从而为企业方面物流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学参考。其二,针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对比选定RFID定位技术实现铁钢包的全流程跟踪。随后,论文分析RFID定位系统硬件设计的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最后针对数据传输问题,设计数据传输网络和通讯报文,并利用心跳检测等机制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准确。其三,设计并实现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软件,主要包含主控系统软件、行车终端系统软件和可视化显示平台,功能覆盖调度指令下发、执行结果反馈、与MES交互、库区可视化展示、无纸化报表等方方面面。软件具备界面简洁、功能完善、使用友好等特点。本论文有效解决钢铁企业铁钢包定位跟踪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理论研究被东北特钢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定位跟踪系统也已在东北特钢成功上线运行,运行效果优良,获得一致好评。
许佳园[7](2020)在《洗碗机内胆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各项技术运用的融合落脚点,随着各项技术进步也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机器人从最开始的只用于搬运开始扩展喷涂、焊接、甚至筛选等领域不断延伸;产品识别从手写标签到条形码、二维码、RFID,识别效率越来越快等等。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现阶段存在大量的非自动化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对于洗碗机需求量持续大幅增长,MD公司的洗碗机内胆生产线开始突显出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点,为了有效改善这个问题,本文以洗碗机内胆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洗碗机内胆的产品入手,分析及设计其工艺流程,并对设计出来的生产工艺的自动化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生产线主要设备的自动化需求分析,以及根据市场预测分析,计算出自动线的节拍改造需求,以此需求为基础重新定义生产线的节拍,并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总体设计。(2)对设计的生产工序进行自动化生产评估,对于需要自动化生产的多个工序进行工序设计,以确保自动化可以实现;。(3)根据节拍优化的原则方法,重新设计岗位节拍,同时为满足自动化生产,根据现场布局等条件,进行机器人选型,以及为满足工序间产品的取放,进行了机器人配套夹具的设计,使得整条生产线满足设定要求。(4)根据内胆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需求,针对其多设备多机器人的特点,采用三菱的Q系列的PLC进行主控设计,以中央调度方式控制整条生产线。经过调试及实施,本文研究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替代之前的人工生产线。其缩减了50%的人员,提升了生产效率,达成了项目预期的效果。
全本超[8](2019)在《湿巾粘盖机误差分析与机构优化》文中认为使用湿巾粘盖机将塑料盖粘贴到湿纸巾包上时,粘贴位置的误差会导致塑料盖压住湿纸巾包上的标签,使湿纸巾不能正常抽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按照粘贴工艺流程对湿巾粘盖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粘贴位置误差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中:同步带输送塑料盖环节;平皮带输送湿纸巾包环节;并联机械手抓取及粘贴环节。同步带输送塑料盖环节产生的误差有五个方面:同步皮带自身工艺接驳的尺寸误差,同步带挡块的安装位置精度误差,同步带滑槽尺寸导致的塑料盖位置误差,塑料盖自身物料变形的误差,以及同步带输送塑料盖高速启动停止产生的惯性过冲误差。通过计算,惯性过冲误差在所有的误差中数值最大,是关键误差。为了消除惯性过冲误差,按照胡克定律提出了四种解决措施:改变塑料盖接触面材质增加接触面摩擦系数,用扭转弹簧在塑料盖上表面增加压力,用真空吸附装置增加塑料盖与接触面间的压力,采用弹性片变形在塑料盖侧面增加推力。通过实验对比四种解决方案,采用弹性片变形在塑料盖侧面增加推力的方式能够解决塑料盖惯性过冲问题。使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对弹性片的应力变形量进行了分析,使用0.2mm厚的不锈钢304材料作为弹性片材料,其制作的弹性片在变形时提供的侧面推力能够实现塑料盖的准确定位。平皮带输送湿纸巾包环节产生的输送误差有两个方面:一是平皮带自身厚度变化导致旋转半径变化产生的误差,相同转速下使得湿纸巾包输送线速度发生变化的误差。二是平皮带上编码器的误差,不同的编码器安装方式使得编码器计算的湿纸巾包位置不同的误差。平皮带输送湿纸巾包环节产生的误差数值较小,仅为±0.314mm。并联机械手抓取及粘贴环节产生的误差有三个方面:一是并联机械手运动误差,它等于并联机械手的重复定位精度。二是并联机械手视觉系统产生的误差。三是并联机械手抓手安装产生的误差。并联机械手环节产生的总误差为土0.8mm。同步带上输送塑料盖产生的惯性过冲误差是关键误差。对定位装置进行改进后,粘贴位置误差均值由改进前的+1.806mm减小到改进后的+0.106mm,误差均值缩小了 1.7mm。设备改进后,解决了粘贴时塑料盖压住湿纸巾包内标的问题。本课题解决了重量轻、薄型工件在高速输送过程中产生位置误差的问题。可以为并联机械手高速送料应用产生的位置误差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赖泽荣[9](2019)在《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板-抗震墙结构以平板楼盖体系替代梁板楼盖体系,符合装配整体式施工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但该结构体系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梁楼盖受力复杂,取消连梁后连肢墙成为单片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仅由剪力墙塑性变形耗能,结构抗震延性降低。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优势在于抗侧、抗扭刚度大,抗震延性能力高,以其取代普通剪力墙或可解决传统板-墙结构抗震延性不足的问题。为研究新型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本文设计制作典型的1:8缩尺模型,进行了7度多遇、7度设防、7度罕遇和8度罕遇4种地震强度水平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得到模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动力特性和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地震惯性力等宏观地震反应,并由相似关系得到原型结构相应的地震反应。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对应原型结构及采用传统板-墙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和Pushover分析,直观对比新旧两种板-墙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较大的抗震刚度,在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发展充分,表现出良好的抗震延性,最大弹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总体上,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满足抗震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未发现破坏,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震延性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板-墙结构在取消连梁后抗震延性不足的问题;地震损伤与破坏集中于板-墙连接节点,其裂缝的累积发展导致结构刚度下降,板-墙连接节点是整体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建议对其采用加固构造改善节点内力分布、提高节点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应试验原型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原型结构的结构特征与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相对传统板-墙结构,新型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刚度退化更慢,极限承载力更高,延性能力良好,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高梦迪[10](2017)在《冲压成形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压成形是金属成形加工中的重要内容,冲压成形行业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行业。冲压成形加工过程中成形力需求大、装备能量消耗高、能量浪费大、成形质量难以控制,已经成为影响冲压产品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冲压成形行业的能量消耗、提高其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冲压成形实施低碳制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支持下,从冲压成形工艺变形能耗分析与量化方法出发,围绕冲压成形工艺及其装备的低碳优化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冲压成形工艺变形能耗量化方法。以板料冲压成形工艺塑性变形相关理论为基础,根据冲压成形零件的变形特征,提出了将板料划分为特定的子变形区,以研究其能耗特征,并建立了典型产品冷冲压与热冲压成形工艺变形能耗模型,研究了影响成形能耗关键工艺参数的识别机制和提取方法。(2)综合考虑冲压过程中产品成形质量和成形能耗等指标,建立了冲压成形工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实现在满足成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板料冲压成形能耗,提出了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方法。结合正交实验设计及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选取优化过程中的设计变量样本,并量化了各样本点对应的成形能耗和成形质量,通过响应面方法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并将所提出低碳优化方法应用于典型零件冷冲压及热冲压工艺优化过程中,实现了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冲压成形过程能量消耗的目的。(3)建立了冲压加工过程中成形装备滑块导向系统能量损耗模型,在保证冲压产品成形质量和精度的前提下,以冲压成形质量与载荷需求为约束条件,以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对液压机滑块导向系统进行了低碳优化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某工程机械用快速薄板拉伸液压机的滑块导向系统优化设计中,从装备结构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了冲压成形过程的碳排放。(4)基于冲压成形过程碳排放建模方法,分析了冲压成形装备的能量流特性,量化了冲压成形装备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的能耗特征。为进一步降低冲压加工过程中成形装备的能量消耗,提出了冲压成形装备能量匹配节能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冲压生产线中,进一步从装备控制的角度实现了冲压加工过程碳排放的减量化和控制。
二、不锈钢中板标签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锈钢中板标签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辊冷轧机板形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二十辊冷轧机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有限元理论分析与板形评价方法 |
2.1 有限元理论介绍 |
2.1.1 有限元方法概念 |
2.1.2 有限元在轧制仿真中的应用 |
2.1.3 有限元分析中的非线性问题 |
2.1.4 有限元算法的确定 |
2.1.5 有限元仿真软件的确定 |
2.2 板形基本知识简介 |
2.2.1 板形基本概念 |
2.2.2 板形不良的介绍 |
2.2.3 板形平直度表示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二十辊冷轧机有限元建模 |
3.1 二十辊冷轧机的结构 |
3.2 二十辊冷轧机物理模型 |
3.3 二十辊冷轧机有限元建模 |
3.3.1 二十辊冷轧机基本参数 |
3.3.2 冷轧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3 边界条件与工艺参数的设定 |
3.3.4 有限元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4 二十辊冷轧机仿真结果与板形控制 |
4.1 动态轧制过程仿真 |
4.1.1 动态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 |
4.1.2 动态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 板形指数影响因素与分析 |
4.2.1 板宽对板形指数的影响 |
4.2.2 板厚对板形指数的影响 |
4.2.3 轧件张力对板形指数的影响 |
4.2.4 轧件速度对板形指数的影响 |
4.3 支承辊ASU径向调整对板形的影响 |
4.3.1 支承辊ASU径向调整结构与原理 |
4.3.2 ASU调整对板形影响 |
4.4 板带初始缺陷下冷轧板形 |
4.4.1 初始板带的缺陷 |
4.4.2 二十辊冷轧机静力有限元模拟 |
4.4.3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形指数预测与优化 |
5.1 BP神经网络 |
5.1.1 BP神经网络结构 |
5.1.2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5.1.3 BP神经网络优缺点 |
5.2 BP神经网络的板型指数预测实验 |
5.2.1 板形预测模型结构 |
5.2.2 板形指数预测模型设计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板形预测模型学习及分析 |
5.4 GA-PSO混合算法优化板形预测模型 |
5.4.1 GA结合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5.4.2 算法参数的确定 |
5.4.3 优化结果分析 |
5.4.4 GA-PSO算法对板形预测模型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3)聚变堆水冷包层放射性源项分析与精确停机剂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子输运与活化计算理论与方法 |
1.2.1 中子输运计算方法 |
1.2.2 活化计算理论及方法 |
1.3 聚变堆放射性源项分析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聚变堆放射性源项研究现状总结 |
1.4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法规 |
1.4.1 中国放射性物质管理法规 |
1.4.2 美国放射性物质管理法规 |
1.4.3 法国放射性物质管理法规 |
1.4.4 英国放射性物质管理法规 |
1.4.5 国际原子能机构管理法规 |
1.4.6 放射性物质管理法规比较与小结 |
1.5 停机剂量率计算方法 |
1.5.1 直接一步法 |
1.5.2 严格两步法 |
1.5.3 停机剂量率计算方法小结 |
1.6 论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2章 真空室内部件固体放射性源项分析 |
2.1 固体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 |
2.2 CFETR中子学模型 |
2.2.1 几何模型 |
2.2.2 材料成分 |
2.2.3 材料总体积与总质量 |
2.2.4 中子源 |
2.2.5 中子通量 |
2.3 活化计算 |
2.3.1 辐照方案 |
2.3.2 增殖区氚移除 |
2.4 真空室内部件固体材料核响应 |
2.4.1 放射性总量 |
2.4.2 包层活化特性 |
2.4.3 偏滤器活化特性 |
2.4.4 屏蔽层活化特性 |
2.5 固体废物放射性水平分类 |
2.5.1 中国标准分类结果 |
2.5.2 美国标准分类结果 |
2.5.3 扩展版美国NRC_FETTER标准结果 |
2.5.4 英国标准分类结果 |
2.5.5 不同分类标准结果对比分析 |
2.6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冷包层水活化与活化腐蚀产物分析 |
3.1 水活化计算方法 |
3.1.1 水活化主要产物 |
3.1.2 水活化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水活化计算流程 |
3.2 水冷包层冷却剂主回路设计方案及参数 |
3.2.1 包层内部冷却剂流动方案 |
3.2.2 冷却剂系统主回路流动方案 |
3.2.3 水冷却剂中子通量 |
3.3 水冷包层水活化产物分布 |
3.3.1 水活化产物的在辐照区的产生量 |
3.4 水活化产物在PHTS中关键位置分布 |
3.5 主管道水活化产物的二次辐射场对磁体影响评估 |
3.5.1 计算模型 |
3.5.2 二次中子与光子源 |
3.5.3 磁体核响应 |
3.6 活化腐蚀产物计算方法 |
3.6.1 计算方法及工具 |
3.6.2 辐照方案 |
3.6.3 PHTS系统参数 |
3.7 水冷包层活化腐蚀产物分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确停机剂量计算方法 |
4.1 PyNE及PyNER2S |
4.2 PyNE sub-voxel R2S |
4.2.1 Sub-voxel R2S的关键步骤 |
4.2.2 PyNE sub-voxel R2S的验证 |
4.2.3 计算准确度对比 |
4.2.4 计算收敛速度对比 |
4.2.5 计算资源消耗对比 |
4.3 基于DAG-OpenMC的PyNE R2S |
4.3.1 基于DAG-OpenMC的PyNE R2S实现 |
4.3.2 基于DAG-OpenMC的PyNE R2S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确停机剂量计算方法在CFETR水冷包层中的应用 |
5.1 CFETR水冷包层DAGMC模型 |
5.2 CFETR水冷包层停机剂量计算 |
5.2.1 中子输运 |
5.2.2 活化计算 |
5.2.3 光子输运 |
5.3 水冷包层停机剂量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铁基合金中裂变产物及合金元素扩散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熔盐反应堆概述 |
1.2 熔盐堆的合金结构材料 |
1.3 合金材料应用的挑战及研究现状 |
1.3.1 合金结构材料的腐蚀行为 |
1.3.2 裂变产物导致合金的脆化行为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元素扩散理论 |
2.1 扩散的宏观描述 |
2.2 扩散的微观描述 |
2.3 晶格扩散机制 |
2.4 多频模型 |
2.4.1 bcc晶格的九频模型 |
2.4.2 fcc晶格的五频模型 |
第3章 理论研究方法 |
3.1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 |
3.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3.2.1 多体薛定谔方程 |
3.2.2 冻核近似 |
3.2.3 独立电子近似 |
3.2.4 平均场近似 |
3.2.5 Hartree-Fork方程 |
3.2.6 Kohn-Sham方程 |
3.2.7 电子基态总能量 |
3.2.8 Hohenberg-Kohn定理 |
3.2.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Kohn-Sham方程 |
3.3 密度泛函理论应用 |
3.3.1 广义梯度近似泛函 |
3.3.2 贋势平面波方法 |
3.3.3 投影缀加波方法 |
3.4 爬坡-微动弹性带方法 |
第4章 VASP计算辅助程序:VaspCZ |
4.1 VASP软件介绍及其辅助程序的发展 |
4.2 VaspCZ程序总体设计 |
4.2.1 顶层:软件部分 |
4.2.2 底层:API部分 |
4.3 VaspCZ应用实例 |
4.3.1 软件部分实例 |
4.3.2 API部分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裂变产物及合金元素在bcc-Fe中的行为 |
5.1 研究现状 |
5.2 研究方法和参数设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e在铁中的稳定性 |
5.3.2 溶质-空位对的扩散性质 |
5.3.3 溶质-双空位团簇的扩散性质 |
5.3.4 有限温度下的扩散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裂变产物及合金元素在fcc-Fe中的行为 |
6.1 研究现状 |
6.2 研究方法和参数设置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fcc-Fe的基本性质 |
6.3.2 不同溶质元素扩散的微观性质 |
6.3.3 不同溶质元素扩散的宏观性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熔池特性评估的激光焊接在线上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熔池研究现状 |
1.2.2 气孔缺陷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激光焊接熔池采集系统与处理方法的研究 |
2.1 激光焊接试验平台的搭建 |
2.1.1 整体试验系统 |
2.1.2 激光焊接机 |
2.1.3 熔池图像采集装置 |
2.1.4 辅助光源的设计 |
2.1.5 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材料 |
2.2 熔池图像采集与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 |
2.2.1 熔池图像采集 |
2.2.2 熔池图像预处理方法 |
2.2.3 熔池图像特征参数定义 |
2.2.4 熔池特征提取算法 |
2.3 熔池图像的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熔池动态行为影响的研究 |
3.1 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熔池动态行为的研究 |
3.1.1 熔池动态行为的研究 |
3.1.2 焊接功率对熔池动态行为的影响 |
3.1.3 焊接速度对熔池动态行为的影响 |
3.2 熔池动态行为对焊缝形貌的影响 |
3.3 熔池特征量对熔池动态行为的影响 |
3.4 熔池动态行为对焊接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焊接熔池动态行为对气孔形成的影响机制 |
4.1 激光焊接焊缝气孔形貌分析 |
4.1.1 氢气型气孔形貌 |
4.1.2 工艺型气孔形貌 |
4.2 激光焊接气孔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焊接过程气泡和气孔的形成机理的研究 |
4.3.1 气泡的形成 |
4.3.2 气泡的运动与演变过程 |
4.4 熔池动态行为对气孔形成的影响机制 |
4.5 熔池动态特征量与焊缝气孔缺陷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熔池特征预测气孔缺陷算法的研究 |
5.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5.1.1 卷积层 |
5.1.2 激活函数 |
5.1.3 池化层 |
5.1.4 全连接层 |
5.2 基于气孔缺陷预测的熔池图数据库的建立 |
5.2.1 熔池特征与气孔缺陷的关系 |
5.2.2 熔池图像采集 |
5.2.3 建立熔池数据库 |
5.2.4 数据增强 |
5.3 基于AlexNet网络改进的焊缝气孔缺陷预测网络 |
5.3.1 基于AlexNet网络改进的气孔缺陷分类模型 |
5.3.2 基于熔池图像训练模型 |
5.3.3 基于ImageNet数据微调训练模型 |
5.4 气孔分类模型的验证与结果分析 |
5.4.1 分类模型的验证 |
5.4.2 焊缝气孔缺陷预测结果分析 |
5.4.3 焊接过程气孔缺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6)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钢包数量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2 物料定位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定位跟踪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工艺流程和现场情况介绍 |
2.1.1 钢铁生产工艺简介 |
2.1.2 钢厂现场环境概况 |
2.1.3 铁钢包流转过程分析 |
2.2 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 |
2.3 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的需求与目标 |
2.3.1 需求分析 |
2.3.2 设计目标 |
2.4 铁钢包定位跟踪系统总体架构和系统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钢包数量优化设计 |
3.1 排队论概述 |
3.1.1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
3.1.2 排队论中的符号规定和参数指标 |
3.1.3 有限容量的排队模型(M/M/c/N模型)介绍 |
3.2 铁钢包的排队模型 |
3.2.1 铁包周转过程排队模型 |
3.2.2 钢包周转过程排队模型 |
3.3 基于有限容量排队论的在线铁钢包最优解计算模型 |
3.4 铁包排队系统实际案例求解分析 |
3.4.1 铁包排队系统计算参数 |
3.4.2 系统容量N对铁包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3 铁包理想在线个数计算 |
3.5 钢包排队系统案例计算分析 |
3.5.1 钢包排队系统计算参数 |
3.5.2 系统容量N对钢包排队系统性能的影响 |
3.5.3 钢包理想在线个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位跟踪系统硬件设计及性能研究 |
4.1 铁钢包定位系统设计 |
4.1.1 定位跟踪技术研究 |
4.1.2 基于RFID的铁钢包定位系统设计 |
4.2 RFID定位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4.2.1 金属环境下的标签安装 |
4.2.2 根据RSSI值提高定位精确度 |
4.2.3 RFID的数据清洗 |
4.3 定位系统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4.3.1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
4.3.2 无线传输系统抗干扰分析 |
4.3.3 无线局域网规划 |
4.4 无线通信可靠性保证 |
4.4.1 通信数据报文设计 |
4.4.2 通信连接检测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跟踪系统软件设计及优化 |
5.1 定位跟踪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5.1.1 行车终端软件需求分析 |
5.1.2 主控系统需求分析 |
5.1.3 可视化显示平台需求分析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行车终端软件设计 |
5.3.1 行车终端软件整体架构 |
5.3.2 行车终端软件界面 |
5.4 主控软件系统设计 |
5.4.1 主控软件整体架构 |
5.4.2 主控软件界面 |
5.5 可视化显示平台设计 |
5.5.1 库区可视化界面设计 |
5.5.2 报表的无纸化改造 |
5.5.3 可视化显示平台效果展示 |
5.6 软件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洗碗机内胆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发展现状 |
1.3 主要工作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工作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洗碗机内胆工艺流程分析及设计 |
2.2 自动化生产线节拍需求 |
2.3 生产线主要设备及其自动化需求分析 |
2.4 生产工艺自动化可行性分析 |
2.5 自动生产线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生产线的工序设计 |
3.1 内胆生产工序自动化生产评估 |
3.2 自动化生产工序设计 |
3.2.1 前板预折弯/折弯工序设计 |
3.2.2 背板压阻尼工序设计 |
3.2.3 背板打螺丝工序设计 |
3.2.4 背板打胶工序设计 |
3.2.5 密封框折弯及铆接工序设计 |
3.2.6 加强筋铆接工序设计 |
3.2.7 导轨轮打螺钉工序设计 |
3.2.8 补胶工序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化生产线节拍设计优化 |
4.1 生产节拍测量及改善需求 |
4.2 机器人选型及相应的配套夹具设计 |
4.2.1 机器人选型 |
4.2.2 机器人夹具设计 |
4.3 岗位优化节拍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
5.1 自动线的控制系统设计 |
5.2 视觉系统设计 |
5.3 节拍测量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湿巾粘盖机误差分析与机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湿巾粘盖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任务与技术路线 |
1.3.1 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
1.3.2 实现减小误差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设备构成、工作流程与主体工作环节 |
2.1 湿巾粘盖机的构成 |
2.2 设备工作流程分析 |
2.3 主体环节的构成 |
2.3.1 塑料盖输送环节 |
2.3.2 湿纸巾包输送环节 |
2.3.3 并联机械手抓取环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巾粘盖机作业部分产生粘贴位置误差的分析计算 |
3.1 塑料盖物料输送过程产生的误差 |
3.1.1、同步带自身的误差计算 |
3.1.2、托板调整间隙过大造成的塑料盖偏转 |
3.1.3、塑料盖物料变形 |
3.1.4、惯性过冲 |
3.2、湿纸巾包在物料输送过程产生的误差 |
3.2.1、平皮带自身厚度的误差 |
3.2.2 编码器安装方式对误差的影响 |
3.3、并联机械手抓取部分的误差分析 |
3.3.1 并联机械手运动误差 |
3.3.2、并联机械手视觉系统误差 |
3.3.3、并联机械手抓手部分 |
3.4 三部分误差间的相互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塑料盖过冲误差消除机构的实现与材料选择 |
4.1 改变塑料盖接触面材质增加接触面摩擦系数 |
4.2 使用扭转弹簧在塑料盖上表面增加压力 |
4.3 用真空吸附装置增加塑料盖与接触面间压力 |
4.4 采用弹性片变形在塑料盖侧面增加压力 |
4.5 几种防止惯性过冲方法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板-墙结构体系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1 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3.2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振动台试验设计 |
2.1 概述 |
2.1.1 原型结构 |
2.1.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2 模型结构设计 |
2.2.1 相似常数 |
2.2.2 模型结构材料 |
2.2.3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构造设计 |
2.2.4 楼板构造设计 |
2.2.5 模型结构施工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模型配重布置 |
2.3.2 应变测点布置 |
2.3.3 加速度传感器布置 |
2.3.4 地震波选择 |
2.3.5 试验工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1.1 七度多遇地震试验阶段 |
3.1.2 七度设防地震试验阶段 |
3.1.3 七度罕遇地震试验阶段 |
3.1.4 八度罕遇地震试验阶段 |
3.2 模型结构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
3.2.2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 |
3.2.3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 |
3.2.4 模型结构扭转反应 |
3.2.5 模型结构地震作用 |
3.2.6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应变反应 |
3.3 原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3.1 原型结构动力特性 |
3.3.2 原型结构加速度反应 |
3.3.3 原型结构位移反应 |
3.3.4 原型结构地震作用 |
3.4 振动台试验总结 |
3.4.1 结构地震反应 |
3.4.2 结构抗震性能 |
3.4.3 板-墙连接节点构造设计建议 |
第四章 对比传统板-墙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建模参数设置 |
4.1.1 材料本构及计算单元 |
4.1.2 等代框架法 |
4.1.3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1.4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4.2 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4.2.1 加速度反应对比 |
4.2.2 位移反应对比 |
4.3 Pushover分析结果对比 |
4.3.1 参数设置 |
4.3.2 基底剪力-顶层位移曲线 |
4.3.3 结构延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冲压成形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碳足迹与低碳制造 |
1.2.2 冲压成形工艺能耗分析 |
1.2.3 冲压成形工艺优化方法 |
1.2.4 冲压成形装备低碳优化方法 |
1.3 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
1.3.1 论文的选题 |
1.3.2 选题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安排 |
第二章 冲压成形过程及其低碳建模与优化分析 |
2.1 概述 |
2.2 冲压成形加工过程分析 |
2.2.1 冲压工艺概述 |
2.2.2 冲压成形过程分析 |
2.3 冲压成形加工过程碳排放建模 |
2.3.1 冲压成形过程材料消耗碳排放模型 |
2.3.2 冲压成形加工过程能量流分析 |
2.3.3 冲压成形加工过程能量消耗碳排放模型 |
2.4 冲压成形过程低碳优化体系结构 |
2.4.1 冲压成形过程低碳优化整体策略 |
2.4.2 冲压成形过程低碳优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冲压成形工艺变形能耗分析 |
3.1 概述 |
3.2 冲压变形能耗分析基础理论 |
3.2.1 变形分区分析方法 |
3.2.2 冲压成形变形能耗分析 |
3.3 典型薄板冷冲压成形工艺变形能耗分析 |
3.3.1 半球形件拉深变形能耗分析 |
3.3.2 半球形件拉深能耗模型实验验证 |
3.3.3 各工艺参数对拉深变形能耗的影响规律分析 |
3.4 典型薄板热冲压成形能耗分析 |
3.4.1 热拉深能耗模型的建立 |
3.4.2 热拉深理论能耗计算与实验验证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方法 |
4.1 概述 |
4.2 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方法 |
4.2.1 低碳评价指标体系 |
4.2.2 设计变量的选择 |
4.2.3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4.2.4 多目标遗传算法 |
4.3 典型冷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 |
4.3.1 低碳指标值的量化 |
4.3.2 冷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 |
4.3.3 反馈验证 |
4.4 典型热冲压成形工艺低碳优化 |
4.4.1 低碳评价指标及样本选取 |
4.4.2 热冲压有限元仿真分析 |
4.4.3 冲压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压成形装备关键结构低碳优化方法 |
5.1 概述 |
5.2 液压机滑块导向系统低碳优化方法 |
5.2.1 液压机导向装置滑动副能量损失分析 |
5.2.2 滑块导向系统低碳优化方法 |
5.3 案例分析 |
5.3.1 最佳平行配合间隙计算 |
5.3.2 最大许用侧向力分析 |
5.3.3 滑块导向系统滑动副校核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冲压成形装备低碳优化控制方法 |
6.1 概述 |
6.2 冲压成形装备能耗特性分析 |
6.2.1 液压机成形过程的能量流 |
6.2.2 能量单元的能耗特征 |
6.2.3 最优工艺参数下冲压装备能耗分析 |
6.3 冲压成形装备节能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6.3.1 液压机组能量匹配节能控制方法 |
6.3.2 能量匹配节能控制方法在冲压生产线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不锈钢中板标签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辊冷轧机板形影响因素研究[D]. 王兴.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3]聚变堆水冷包层放射性源项分析与精确停机剂量方法研究[D]. 张小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4]铁基合金中裂变产物及合金元素扩散机理的理论研究[D]. 张正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基于熔池特性评估的激光焊接在线上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D]. 王荣. 江苏大学, 2020(02)
- [6]铁钢包定位跟踪及优化设计研究[D]. 周钧. 东南大学, 2020(01)
- [7]洗碗机内胆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及实现[D]. 许佳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湿巾粘盖机误差分析与机构优化[D]. 全本超. 山东大学, 2019(02)
- [9]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板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D]. 赖泽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冲压成形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优化方法研究[D]. 高梦迪.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