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论文文献综述)
顾关云,蒋昱[1](2005)在《十大功劳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文中指出十大功劳属植物是制药工业生产黄连素的重要资源,也是分布国的传统药或民间药。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制药厂[2](1976)在《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用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Thunb.DC.),茎皮提取黄连素,收率可达0.8%。提取工艺为:十大功劳茎内皮浸提(?)浸提液硷化过滤(?) 硷性液盐析(?)粗品精制(?)盐酸黄连素
吕光华,王立为,陈建民,肖培根[3](199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大功劳属植物中的7种生物碱成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大功劳属(Mahonia)植物在我国约有50种,分布于南方各地。该属植物主要以根、茎入药,称“刺黄连、刺黄柏、功劳木”等;有的地区以叶入药,称“功劳叶”[1,2]。有的用作提取“黄连素”、异汉防己甲素(isotetrandrine)的原料。已从该属...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厂 阿坝州医药公司、药厂 汶川、茂汶医药公司黄连素植物资源调查组[4](1974)在《汶、茂地区黄连素植物资源的调查》文中提出 四川为我国黄连素(小蘖碱)主要产地之一。一九五八年起,在盆地及边缘地区,部分富有黄连素植物资源的专、县,先后发展了农村社、队的黄连素副业生产。就地采集原料,使用简易设备,以水和食盐制取粗制盐酸黄连素。粗制品转运城市院厂精制,做成药用盐酸黄连素及盐酸黄连素制剂。最高年产量达20余吨。近年,药用黄连素及其制剂产量急剧下降,严重脱销,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省内黄连素资源不清,一个地区开始生产三至五年后,资源基本用完,农村副业生产黄连素无法就地进行。②现用黄连素简易生产工艺,产率低,质量差,甚至由于某些原料品种中
广州医学院制药厂黄连素研制组[5](1975)在《用离子交换法从华南十大功劳中提取黄连素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连素即小蘖碱(Berberine)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而副作用和毒性较其他抗菌西药为低,且细菌对它不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广泛用于痢疾、肠炎及其他敏感性细菌感染的治疗。目前我国生产黄连素主要还是从含有小蘖碱的中草药中提取,人工合成黄连素的工作尚在试验阶段。由于用来提取黄连素的中草药如黄连及三颗针等较为缺乏,致使黄连素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为解决临床上用药的急需,我们开展了用离子交换法从广东地区药源丰富的华南十大功劳中提取黄连素的研究工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市科委和学院科研组的大力支持。
欧阳蒲月,黄智璇,莫端峰[6](2012)在《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比较华南十大功劳叶和茎提取物经不同溶剂和不同极性萃取物萃取的抑菌活性大小。结果表明,叶和茎均含有抑菌活性物质,而叶的抑菌效果更强;索氏提取物与超声提取抑菌效果差异不大;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 g/mL、1.0 g/mL、0.8 g/mL、1.0 g/mL、2.0 g/mL;其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0 g/mL,但其对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无水甲醇溶液提取物具有最佳抑菌效果。提取物易溶解于极性萃取物。5种敏感菌对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
孙华[7](2005)在《新疆黑果小檗地上部分几种生物碱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檗属植物是用途广泛的野生植物药,因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而常用。许多种类可作为常用中药的代用品使用,绝大多数种类均含有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等多种生物碱,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新疆的黑果小檗分布广,资源丰富,是优良的野生资源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黑果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本实验分四部分对黑果小檗果实、叶、茎及茎皮中的四种生物碱(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对其中含量较多的两种生物碱(小檗碱、小檗胺)进行了提取分离,最后对小檗胺与小檗碱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1.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黑果小檗的果实与叶中含有药根碱和巴马汀,茎与茎皮中含有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和巴马汀。2.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测得黑果小檗中四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果实中含药根碱0.032%,巴马汀0.002%;叶中含药根碱0.056%,巴马汀0.011%;茎中含小檗碱0.256%,小檗胺0.29%,药根碱0.045%,巴马汀0.008%;茎皮中含小檗碱0.377%,小檗胺0.412%,药根碱0.115%,巴马汀0.009%。3.选用黑果小檗的枝干部分进行小檗碱和小檗胺的提取分离。先用稀酸浸提法进行总提取,选用0.5%~0.8%的稀硫酸浸提。再利用两者在稀酸中溶解度的不同将二者分离。纯化小檗碱时选用乙醚进行结晶,纯化小檗胺时采用酸溶碱沉法。提取出小檗碱结晶196.5mg,小檗胺结晶308.2mg。最后得到的晶体采用熔点法与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结果说明提取物为小檗碱和小檗
欧阳蒲月,朱翠霞,陈功锡,莫端峰[8](2012)在《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对民间药用植物宽苞十大功劳Mahonia eurybracteata Fedde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部位提取物所进行的抑菌试验,发现叶和茎均含有有抑菌活性物质,但茎的抑菌效果更强更明显。(2)对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二个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索氏提取物抑菌效果与超声提取抑菌效果只存在较小的差异。(3)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 g/mL、2.0 g/mL、1.0 g/mL、0.8 g/mL、2.0 g/mL、0.6 g/mL;但黑曲霉最小杀菌浓度为4 g/mL外,其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 g/mL。(4)不同溶剂提取物中,65%乙醇溶液提取物具有最佳抑菌效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抑菌试验表明,抑菌活性物质易溶于石油醚、乙醚等非极性溶剂。这些结果为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临床药物提供依据,也为扩大药源提供科学依据。
李昌松[9](2005)在《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生物碱与组织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对黄连素(即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对黄连素的需求正不断攀升,而目前单纯的依赖发展传统中药材黄连和黄柏作为小檗碱的药源供应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研究发展其它方面的小檗碱药源供应成为当前解决小檗碱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 十大功劳属植物是含小檗碱的资源植物。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原四川)是该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因此对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研究将有肋于解决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小檗碱的药源供应问题。 本研究在四川省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十大功劳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了生物碱含量的定量分析,并对部分植物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 1、通过对野生资源的收集,发现了2个十大功劳植物种类在四川省境内的新分布,至此四川省有记录的十大功劳属植物已达30种,进一步证明了四川省为该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中心。此外,资源的收集工作亦表明目前野生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应切实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 2、用HPLC法对收集到的材料茎中三种主要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都含小檗碱、药根碱及巴马汀,小檗碱在生物碱组成中居于最首要的地位,其次分别是药根碱,巴马汀;(2)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茎中生物碱的含量总体上较高,三种生物碱的总含量在1.322%-2.859%之间,平均含量为1.833%:巴马汀的含量在0.099%-0.725%之间,平均含量为0.327%:小檗碱的含量在0.289%-1.584%之间,平均含量为0.781%:(3)不同来源的植物中各种生物碱的变异系数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但生物碱的总量的变异系数仍相对较小,CV为0.234:(4)不同产地的同种植物生物碱总量变异较小,但其生物碱成分的具体构成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小檗碱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药根碱,巴马汀。该研究结果为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3、以宽苞十大功劳M. eurybracteata.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1)该植物的愈伤组织的诱导较为容易,在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一定的激素
丁景华[10](2006)在《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抗氧化功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草药是抗生素的重要替代品之一,三颗针是小檗属植物,价格低廉,来源广,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通过物理的方法,将三颗针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浓缩,研究了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消化酶活、脂质代谢、抗氧化功能和肉质性状方面的影响。结果得出如下。三颗针的品种来源于陕西的猫刺小檗,按照水煎煮法提取工艺,用三颗针为原料制备了试验用的三颗针提取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小檗碱的含量为19.8%。选择3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处理1饲喂基础日粮添加5mg/kg阿维拉霉素,处理2、3、4、5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0.05%、0.2%、0.35%、0.5%,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阿维拉霉素组相比,添加不同量三颗针提取物肉仔鸡7周末体重、日增重、料重比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添加0.35%、0.5%三颗针提取物显着降低了肉仔鸡采食量(P<0.05);添加0.05%、0.35%、0.50%三颗针提取物极显着降低了粗蛋白质、钙和总磷表观代谢率(P<0.01),添加0.35%三颗针提取物显着降低了粗脂肪表观代谢率(P>0.05),添加0.05%、0.5%三颗针提取物极显着降低了粗脂肪表观代谢率(P<0.01);除添加0.05%、0.2%三颗针提取物极显着提高了淀粉酶活性外(P<0.01),其它均极显着降低淀粉酶的和脂肪酶活性(P<0.01)。本试验说明,与添加阿维拉霉素相比,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可不降低肉仔鸡生长性能,但随添加量的增加,可降低肉仔鸡的采食量,不利于肉仔鸡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7周的饲养试验结束屠宰,研究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功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抗生素组相比,添加三颗针提取物组肉仔鸡肝脏和胸肌、腿肌中SOD活性极显着高于添加抗生素组(P<0.01),肝脏中GSH-PX活性显着(P<0.05)或极显着提高(P<0.01);添加0.2%、0.35%、0.5%三颗针提取物组肝脏中MDA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血清TC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HDL—C含量极显着提高(P<0.01),添加0.35%与0.50%组(P<0.01)、0.05%与0.20%组(P<0.05)血清TG含量显着降低。本结果说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可以显着增强肉仔鸡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血液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促进机体脂类代谢。与添加抗生素组相比,三颗针提取物组显着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P<0.01),其它的屠宰指标没有显着影响(P>0.05);0.35%、0.5%三颗针提取物组显着降低了胸肌滴水损失和剪切力(P<0.05);0.35%组(P<0.05)、0.5%组(P<0.01)显着降低了肉中胆固醇的含量;0.2%、0.35%和0.5%提取物组显着提高了亚油酸和亚麻油酸的比例(P<0.01),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0.01)。本结果说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可以显着提高了肌肉中抗氧化酶活性、有利于改善肉的食用品质。
二、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论文提纲范文)
(6)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材料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
1.2.1. 1 不同器官提取物 |
1.2.1. 2 不同溶剂提取物 |
1.2.1. 3 不同提取方法 |
1.2.1. 4 不同溶剂萃取物 |
1.2.2 抑菌 (细菌) 活性测定 |
1.2.2. 1 含药滤纸片准备 |
1.2.2. 2 接种 |
1.2.3 含毒介质法抑菌 (真菌) 活性测定 |
1.2.3. 1 含毒培养基的制备 |
1.2.3. 2 接种培养 |
1.2.3. 3 抑菌作用计算方法 |
1.2.4 最小抑菌浓度 (MIC) 与最小杀菌浓度 (MBC) 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2.2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2.3 不同提取方法对华南十大功劳抑菌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 |
2.5 最小抑菌浓度 (MIC) 及最小杀菌浓度 (MBC) |
3 讨论 |
(7)新疆黑果小檗地上部分几种生物碱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生物碱(alkaloid) |
1.1 生物碱概述 |
1.2 生物碱的分类及命名 |
1.3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
1.4 总生物碱的提取 |
二、小檗属(Berberis L.)植物 |
2.1 小檗属植物概述 |
2.2 小檗属植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2.3 小檗属植物资源利用及其前景展望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一、四种有效成分的定性分析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5 讨论 |
二、四种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讨论 |
三、小檗碱及小檗胺的提取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四、小檗碱及小檗胺的抑菌活性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讨论 |
五、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实验用主要仪器 |
致谢 |
(8)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材料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
1.2.1. 1 不同部位提取物: |
1.2.1. 2 不同溶剂提取物: |
1.2.1. 3 不同提取方法: |
1.2.1. 4 不同溶剂萃取物: |
1.2.2 抑菌 (细菌) 活性测定 |
1.2.2. 1 含药滤纸片准备: |
1.2.2. 2 接种: |
1.2.3 含毒介质法抑菌 (真菌) 活性测定 |
1.2.3. 1 含毒培养基的制备: |
1.2.3. 2 接种培养: |
1.2.3. 3 抑菌作用计算方法: |
1.2.4 最小抑菌浓度 (MIC) 与最小杀菌浓度 (MBC) 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部位的抑菌活性 |
2.2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2.3 不同提取方法对宽苞十大功劳抑菌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 |
2.5 最小抑菌浓度 (MIC) 及最小杀菌浓度 (MBC) |
3 讨论 |
(9)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生物碱与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
1. 小檗碱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1.1 抗微生物的作用 |
1.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4 对血糖的作用 |
1.5 对脑缺血的作用 |
1.6 对肝脏的作用 |
1.7 抗肿瘤的作用 |
1.8 抗炎及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
2. 小檗碱的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2.1 毛莨科 |
2.1.1 黄连属 |
2.1.2 唐松草属 |
2.1.3 星果草属 |
2.1.4 毛莨属植物 |
2.1.5 耧斗菜属 |
2.2 小檗科 |
2.2.1 小檗属植物 |
2.2.2 十大功属植物 |
2.3 芸香科 |
2.3.1 黄柏属植物 |
2.3.2 其它植物 |
2.4 婴粟科 |
2.5 防己科 |
2.6 鼠李科 |
2.7 其它植物报道 |
3. 小檗碱资源植物的人工栽培研究概况 |
4. 细胞培养生产小檗碱的研究概况 |
5. 目前我国小檗碱药源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
二、本研究的目的 |
三、材料与方法 |
1. 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生物碱含量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采样方法 |
1.2.2 仪器、药品与试剂 |
1.2.3 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
1.2.4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5 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
1.2.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7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2.8 精密度考察 |
1.2.9 稳定性考察 |
1.2.10 回收率试验 |
1.3 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
2. 宽苞十大功劳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接种 |
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4 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
四、结果及分析 |
1. 资源收集结果 |
2. 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生物碱含量的研究结果 |
2.1 十大功劳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组成情况的分析 |
2.2 十大功劳属植物茎中生物碱含量水平的分析 |
2.3 同种植物不同产地的生物碱差异性分析 |
3. 宽苞十大功劳愈伤组织诱导的结果 |
3.1 外植物体在诱导培养时的诱导与生长现象以及培养基的变化 |
3.2 不同培养基及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生长影响 |
3.3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比较 |
五、讨论 |
1. 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 |
2. 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种类数量 |
3. 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生物碱成分及含量情况 |
4. 十大功劳属植物中高小檗碱含量的优良植物的筛选 |
5. 对十大功劳属植物开发利用的建议 |
6. 发展十大功劳属植物作为我国小檗碱药源供给的栽培植物二 |
7. 激素对宽苞十大功劳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 |
8. 关于褐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抗氧化功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
1.4 三颗针的植物来源 |
1.5 三颗针的有效成分和功效 |
1.6 小檗碱的研究进展 |
1.6.1 小檗碱的抗炎作用 |
1.6.2 小檗碱的免疫调节作用 |
1.6.3 小檗碱的抗菌作用 |
1.6.4 小檗碱的抗氧化作用 |
1.6.5 小檗碱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6.6 小檗碱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
1.6.7 小檗碱的临床应用 |
1.7 小檗胺的研究进展 |
1.7.1 促进白细胞增生作用 |
1.7.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7.3 抗肿瘤作用 |
1.7.4 逆转多药抗药性的功能 |
1.7.5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防治 |
1.7.6 对心血管作用 |
1.7.7 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
1.8 畜禽肉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引言 |
3 试验一 三颗针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3.1 三颗针提取物的制备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颗针提取物中小檗碱含量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试验二 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养分表观代谢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试验三 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功能及脂质代谢影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试验四 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8 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大功劳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J]. 顾关云,蒋昱.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05)
- [2]十大功劳茎皮提取黄连素[J].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制药厂. 中草药通讯, 1976(10)
-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大功劳属植物中的7种生物碱成分[J]. 吕光华,王立为,陈建民,肖培根. 药物分析杂志, 1999(04)
- [4]汶、茂地区黄连素植物资源的调查[J].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厂 阿坝州医药公司、药厂 汶川、茂汶医药公司黄连素植物资源调查组. 医药科技资料, 1974(01)
- [5]用离子交换法从华南十大功劳中提取黄连素的方法[J]. 广州医学院制药厂黄连素研制组. 广医通讯, 1975(04)
- [6]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 欧阳蒲月,黄智璇,莫端峰.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03)
- [7]新疆黑果小檗地上部分几种生物碱的初步研究[D]. 孙华. 新疆大学, 2005(08)
- [8]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欧阳蒲月,朱翠霞,陈功锡,莫端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3)
- [9]四川省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生物碱与组织培养研究[D]. 李昌松.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10]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抗氧化功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 丁景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