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Ⅲ)集合及其符号来历(连载)(论文文献综述)
韩若冰[1](2015)在《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文中指出在大众化消费社会中,由动漫衍生出来的角色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含义的符号;同时,角色作为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商品,又具有现代社会中其他商品的一切特征,从而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角色消费是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角色通过生产、消费和流通过程中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人们获得角色商品所追求的是一种表意手段或者是娱乐功能而非地位、声望、财富的象征。人们的角色消费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特定意义的表达,或者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复归童稚时代的记忆和快感。但是,源于社会的角色消费决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文化消费,它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渗透;所以,角色消费又是一种具有全民色彩的社会文化活动,消费者在角色消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认同和文化模式,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社会价值理念和生存样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只要不是有意识的去自我隔离或刻意隐瞒,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各种符号元素或者是角色消费的印迹。二战结束以来,动漫已渗透到日本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沉浸于互联网、手机信息平台等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在虚拟空间中,他们经常使用并以此来实现互动交流的媒介便是角色。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日本年轻人回避现实、逃避现实这一状况,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与真实自我不相符的角色(或“面具”)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在-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角色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消费文化中也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样式——角色消费。随着这种角色消费需求的成长,最终在日本形成了具有后现代意义的角色消费市场。角色消费事实上是把动漫故事中的元素——角色,从动漫故事框架中抽取出来,一方面保留了角色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又将角色社会化,即将角色符号化,并将角色纳入到另一种社会话语表达系统中,目的是达到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嫁接或者是社会意义的拼贴。在角色消费中,不同场域中的消费者各取所需,即使同一个角色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代日本社会的角色市场是日本动漫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漫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衍生品市场。在这里,角色作为动漫衍生品,其依托于大众化消费的社会环境以及现代商业体系,使得自身价值的生产和交换得以自由实现。本论文在总体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七章。第一部分,是对论文主题的介绍,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所述的内容。第一章为导论,重点叙述了论文写作的缘起、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现状综述。第二章重点回答了一个问题,即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故事与角色”发展的历史。该章简单回顾了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提出日本现代“动漫”,即漫画与动画的结合,始于日本战后,其发展与日本战后民主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日本现代“动漫”不仅包含动画和漫画,还包括了视频网络游戏、角色小说(轻小说)、相关的娱乐和艺术以及各种衍生品。经过近70年的发展,“动漫文化”已经成为日本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来说,日本“动漫”及其衍生品不仅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人们自娱娱人并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构成。这一部分重点回答了角色的本质及意义、角色消费大众化的社会基础、角色商品化与角色商品化权、角色消费市场的运行机制、角色消费市场的拓展、角色商品化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动漫角色消费受众的培育等问题。具体来说,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由动漫所衍生出来的角色所具有的本质和意义,即在大众化消费社会中动漫角色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含义的符号,从而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日本动漫角色消费市场是新兴市场,是动漫产业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产物,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第四章对日本角色消费市场的角色商品化、角色商品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了深入分析。角色消费市场源于动漫消费者的对动漫衍生品(动漫角色)的特定消费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有市场就会有专门来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的角色生产企业(包括设计者、制造商)。角色生产者、角色营销者(包括传播媒体)与消费者围绕角色商品建构起了角色消费市场的基本框架,他们既是行为主体也是行为客体;他们互为依托互为主客体,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角色消费市场。第五章,剖析了日本角色消费市场的运行机制。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构来看,动漫角色消费市场既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运作平台,具有很强的集聚性和扩张性。它将具有独特魅力和亲和力的角色从动漫作品中剥离出来,使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拓展出极具诱惑力的利润空间。角色经营者不断的创新角色消费市场的盈利模式和角色消费营销策略,极大地促进了角色消费市场的深入发展。第六章,对角色消费市场的空间拓展及变容形式做了研究分析。当角色消费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即达到相对饱和状态后,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以实现角色经济的新增长。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角色扮演”、“女仆咖啡、“二次创作”、“N次元”、“角色萌”等角色消费形式,已经成为动漫角色消费市场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大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即第七章所述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回答了后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以及角色消费发展的未来趋势问题。该章探讨了在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过程中,消费自身也具有标识性功能,即人们通过消费活动来达到社会交往、社会流动或获取社会声望、社会地位。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角色符号成为人际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一定范围内,适度而合理的角色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无节制的过度角色消费,必然会给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伤害。因此,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角色消费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角色消费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其增益环节。角色消费自身已经建构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自组织领域,而动漫角色作为标识性符号则成为具有一定文化蕴含的载体,这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自组织领域中,角色生产者积极生产产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而传播媒体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加以宣传,就是要从生产商和销售商那儿获得更多的广告收益;而消费者想要获得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就必须为此支付各种费用(包括成本和利润)。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并归纳了角色商品的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即直接盈利模式和间接盈利模式。二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角色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因。现代消费文化和现代网络系统的成熟是角色消费市场之所以生成的土壤;巨大的利润和潜在的盈利空间是推动角色消费市场发展和壮大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快速的供需应变能力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是角色消费市场发展的粘合剂;而角色创意和反馈互动则是角色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明确指出角色消费如同其他消费形式一样也存在着异化现象。角色消费市场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不仅实现了各个环节的经济价值传递和利润增益,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价值的传递和文化增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旦非理性的角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泛滥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正视现实,辨证识之,要选其优而畅之,择其劣而抑之,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做出评判。人类社会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憧憬与期待相互交集的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使得社会自身形成了健全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自我发展机制。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或者是某一时刻可能会产生社会焦虑甚至会短暂的迷失自己;但人们最终会找回自己,会校正自己的文化坐标,会重拾信心追求梦想,并能够拭去粘在身上或者心灵深处的尘埃,而重新出发,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夏晶[2](2012)在《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晚清时期科技西书译介领域中成就斐然的西士傅兰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梳理“西译中述”时期科技术语翻译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意义。傅兰雅作为晚清入华西士中宗教色彩最淡的“世俗派”,从1868年开始担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首席翻译。他在馆的28年间,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当时中国一流的学者密切合作,将明清以来的“西译中述”事业推向了一个辉煌时期。傅兰雅作为19世纪中后期最有贡献的科技西书译介者,在科技术语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他和徐寿在元素汉译名称上的形声字创制,是充分运用汉字造字特点的成功典范;他在《格致汇编》上所演绎的“卫生”概念,是以旧词表达新义的苦心尝试;而他在制造局和益智书会的名目表汇编,也体现了他在术语统一工作上的努力。通过傅兰雅煞费苦心的翻译方式,中国士人获得了科学的启蒙,然而,在“西译中述”的有限条件下,中国士人所理解的“科学”并非是它本来的面貌。这其中当然有翻译者本身的局限性和学识不足的原因,同时也有容受者和容受环境的原因。傅兰雅处于“西译中述”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又经历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大量的科技西书翻译之实践,故而能够从实践中凝缩出他对西书译介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术语翻译的理论思索。《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和《科技术语:当前的差异和寻求统一的方法》堪称最完整体现傅兰雅译论的代表性着作。他译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的可行性和翻译之法,他坚持中文和西文的对等性和通约性,尽量采取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翻译术语,并呼吁建立科技术语厘定的标准体系。随着“西译中述”时代的终结和日制新语的大量涌入,以傅兰雅为代表的西士群体退出了科技术语翻译工作的舞台。但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后傅兰雅时代”,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保持了对前一时代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而中西文兼通的专业科技人才的涌现,以及中国科学氛围的变化,才使得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走上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姜萌[3](2011)在《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事实是唯一的,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呈现和理解会随着历史叙述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要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的学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历史事实是在同一个历史叙述模式中呈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一个主要的历史叙述模式,即基于儒家“三纲五常”伦理观念构建的,以帝王将相为书写主体的历史叙述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虽然有可能在具体的历史事实上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呈现和理解却鲜有分歧。但是自中国在甲午之战惨败给日本之后,中国传统的历史叙述模式之权威性受到质疑,并很快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取代。在清末兴起的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是在西方现代历史学影响和时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1820年代开始,西方传教士为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野蛮落后的偏见,开始通过创办中文报刊等方式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现代史地知识。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入程度的加深,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中国的不足,并且主动向西方学习。在惨败给日本及随之而来的瓜分狂潮彻底打碎了中国士大夫的“天下中心观”,树立了新的时空观念。把视野扩展到世界的中国人从西方列强的历史中寻找到了可以促使中国走向富强的经验,从其他被征服国家的历史中发现了可让中国人警醒的教训。为了推动维新变法,拯救中国,现代历史学被推上了前台,成为发动政治变革依赖的重要资源,历史叙述模式现代对传统的替代在维新人士对历史的利用中开始。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进化论取代了历史循环论成为历史指导观念,一是西方现代普世价值成为历史价值观的新内核,一是历史书写主体从帝王将相转移到群体。这三个因素只是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共同因素。由于族群意识的影响,清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对中国传统历史叙述模式的替代不是从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统历史叙述模式过渡到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现代历史叙述模式,而是从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统历史叙述模式演变成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在创深痛巨的外患压迫下,首先出现的是现代国史叙述模式。清末开明的知识阶层为了挽救危亡,希望通过历史书写来构建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种族对中国的认同,达到内结外竟,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振兴中国的目的,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史叙述模式。这个模式具备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以促进国族整合为主要目的,一是以国族主义为历史价值基准,一是多种族混合的历史体系,一是书写内容重国家社会轻种族矛盾。虽然在具体的实践中面临着如何认识汉族及周边其他种族的起源、如何看待匈奴等非汉族种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如何定位非汉种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如何评价与种族竞争有关的历史人物等这些颇为棘手的问题,不过清末的知识阶层仍然初步建构了新的中国历史体系,并且通过教科书等形式表现出来。汉族知识阶层在爱国心不能正常表达的情况下,汉族种族意识逐渐觉醒,并构建了旨在为发动反满革命进行舆论宣传的种族史叙述模式。这个历史叙述模式以汉族中心观为指导,秉持汉族主义价值基准,不仅对传统史学进行了种族主义的批判,而且还构建了以汉族为中心的历史体系。章太炎、刘师培、刘成禺、陶成章等清末着名的反满革命者对种族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实践,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不过由于种族史书写的狭隘性,及其旨在发动反满革命的功利性,使它在1906年之后就开始出现了衰微的趋势。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孙中山等人已经开始摆脱狭隘的种族主义,提倡国族主义;一是可资发扬汉族种族主义的材料在经过数年之后基本都已经使用,很难再找到历史书写需要的新材料;一是在多年大肆宣扬反满革命之后,汉族史书写在宣传反满革命和激扬汉族族群意识方面的功效已经开始消退。在1902年之后,随着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现代地方史志叙述模式也开始出现。虽然这一模式在价值基准上既可能受到国族主义的影响,也可能受到种族主义的影响,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找乡土的位置,一是从乡土认同中寻求国家认同,一是为改良地方而探寻地方特质。随着国家推行乡土教育的大潮,现代乡土史志书写在清末较快地走向兴盛。但是知识阶层逐渐认识到由于强调地域意识对加强国族认同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导致清末出现的乡土史志也很快出现了衰微的趋势。书写历史的目的是通过对过去的回溯来寻找当下的自我。在清末这个独特的时期,原本封闭的“天朝”已经被打碎,每一个对国家、种族和故乡还有感情的人,都要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以回答但是又必须尽快回答的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又必须回答又急迫回答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之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巨大、更关键、更急迫的问题——“中国是什么”?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一个问题,中国才可以挽救危亡,才可以走向富强。由于时势的原因,清末的知识阶层对这一个问题试图从国家、种族和地方三个视角来回答。以学术史的眼光来看,为回答这一问题出现的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对此后中国的历史叙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国人在对同一历史事实的理解上出现了不能弥合的分歧。在当前的中国,要合理地解决历史分歧和展开妥善的书写历史,需要先以此前出现的现代历史叙述模式之扬弃为基础,构建包容性更强的历史叙述模式。
贺源[4](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耿帅[5](2017)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以媒介融合为背景,以受众心理为切入点,运用动画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传播学、受众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成果,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市场现象与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动画的创作、传播、接受开始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发生着转变,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使受众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文章以动画技术进步带来在“媒介变革”、“传播方式”、“受众接受”三个层面的转化为研究依据,将我国动画现阶段产业现象与受众心理需求相关联进行研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着重分析了受众心理在感官、情感、理性三个层面的转化。文章归纳了动画受众心理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机制,分析了动画技术、受众心理、动画产业间的转化关系,揭示了我国动画产业变革背后的原因,也对变革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介绍了文章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领域的研究现状,界定了媒介融合、动画、动画受众、受众心理、转化的相关概念,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路线。第二章作为引出受众心理转化的关键性章节,从传播学层面阐述了媒介融合带来动画传播媒介的变革。媒介的融合使得动画传播出现了由新媒介主导、新旧媒介不断融合、新旧媒介不断竞争互补的动画媒介形态;媒介形态的转变直接形成以受众为中心、分众化、分享式的动画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转化最终影响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动机、选择、理解、反应、参与的方式。第二章为本文后三章对受众心理具体转化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由于受众接受方式改变,导致了受众在感官需求层面的转化。通过动画在画面、声音、感官三个层面的体现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媒介融合和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仿真化”、“平面化”、“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征;探讨了“刺激化”音效、“明星化”配音、“多元化”配乐的听觉特征的利与弊;揭示了动画节奏“加速化”、镜头“自由化”、感官“体验化”的转化原因。第四章详细分析了受众在情感需求层面的转化。指出了“搞笑类”、“治愈类”、“情怀类”动画畅销的原因;对“校园题材”“幻想题材”、“成人题材”动画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动画角色设定中“审丑化”的角色造型、“多重化”的角色定位、“生活化”的角色表演,总结了受众更娱乐化、世俗化、人性化的情感需求。第五章提出了受众对科普动画、外国动画的、动漫亚文化的推崇,都是我国动画受众“求知欲”的体现;跨媒介叙事、非线性叙事、交互性叙事满足了受众渴望更加自由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对受众如今参与评论、参与游戏、参与创作等现象的分析,揭示出了动画受众理性需求中对“主体性”强烈需求。第六章是文章的结尾章节,总结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和叙述结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展望。
杨薇[6](2017)在《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着名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本文根据普罗普的功能叙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叙事功能学分析了其长篇小说中的三种要素(孤儿-怪物-监狱)和六种功能(出生、成长、迫害、考验、逃离、回归),以他的功能叙事作为切入点,研究哥特小说、狄更斯小说、现代影视与狄更斯影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暗恐效应、崇高美学、空间叙事、峰移效应、感情误置等理论在狄更斯叙事中的运用和表现,旨在挖掘哥特因子和大众想象在狄更斯经典化中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原始能量”、“孤儿叙事”、“怪物阐释”和“监狱空间”四个方面、以总-分-合的叙述框架来展 开论述。第一章 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其次按照批评方法的分类对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按照大众文化理论的分类对狄更斯与现代影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提出了狄更斯功能叙事的内容,分析了其与“哥特小说”叙事模式中的功能和要素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和大众想象在其小说经典化中的作用。他的功能叙事的要素是在哥特小说“孤女-恶棍-城堡”的再语境化基础上创立的,“怪物”的要素是由于“洞穴”式的自我认识不足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和分裂,是社会和自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大众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哥特小说中的城堡是“家”与“国”的隐喻,而他的监狱要素主要是社会规训力量的隐喻,把孤儿置于怪物和监狱的藩篱中,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逃离自己的身份,通过“孤儿-怪物-监狱”交互的叙事功能,实现对现实的逆转。第三章 孤儿—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从原型、情节、人物、结构方面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孤儿成长”所采取的童话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从“故事”和“情节”的“因果关系”角度探讨了现代电影叙事手法与其童话叙事手法的联系。他通过童话叙事实现了对哥特小说的“陌生化”,是一种“可得性”的体现。可以说,哥特是阶级的童话,狄更斯是大众的哥特。其中的“孤儿”要素既是工业时代被剥削儿童现实的投射,又是寻找“父亲”、建立“秩序”的象征。现代影视则继承了他的叙事模式,而且强化了其中“公共空间”的身份探寻的仪式,发展了“拯救式”回归和“觉悟式”回归的叙事功能,宗教的力量和身体的快感在“回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 怪物—喜剧阐释到电影阐释从喜剧原型、帕格森的“感情误置”、漫画的“峰移效应”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怪物”叙事要素所采取的“喜剧阐释”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运用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识别”和再生产理论分析怪物要素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他受到哥特小说“恶棍”的影响,打造了“怪物”的叙事要素并发现了怪物的本质特征,但他没有把这些怪物具象化,而现代电影则完成了其形象化的过程。其中机械化的怪物使人真正感受到人在工业社会中被机器异化带来的悲喜效果,同时表达了大众对“身体”被社会控制的忧虑,而乌合之众的怪物具有了“反乌托邦”的意蕴,也是狂欢化的需要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射,心理畸变的怪物是大众获得巅峰体验的一种借口,也是逃离现实身份,释放压抑的需要。第五章 监狱—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运用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监狱”的空间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从小说的社会空间和电影空间两方面进行阐释。他发挥了哥特小说“社会空间”的叙事手法,把城市描述成了折叠式的监狱结构,在这样的监狱空间中,“身体”承受着“权力”的控制,使灵魂处于“异化”状态。从“诗性正义”的角度来说,任何具有封闭性的空间都是一种监狱,提供了一种人性转化的工具。他给出了宗教救赎、爱和同情的“拯救式”逃离和自我拯救、自我觉悟的“觉悟式”的逃离两种逃离的方式。而现代电影叙事则补充了这种逃离的条件,即自由精神和原始力量的结合。同时,以监狱为要素、以逃离为功能的叙事模式既满足了大众“逃避身份”的需要,又使大众在逃离后产生快感,所以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被大众文化“再生产”,逐渐形成大众的审美标准。第六章 全文总结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杨博[7](2013)在《媒介变迁与当代文学转型》文中研究表明省视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其每一次嬗变都与媒介的发展密切攸关。媒介作为文学艺术的载体,同时也作为“讯息”传达着深层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使媒介日新月异,而媒介的不断变迁又对文学的生产表现出深刻的影响。本文即是以媒介为话语轴线,论述自1980年代以来文学生产场域的种种新变。自1980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价值取向、文学观念、传播方式、表现形态等各个面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借助于新兴技术的支撑性力量,弱化了文学生产集中化、统一化的生产方式,由此表现出文学媒介化的特质。本文有关媒介理论的分梳取自麦克卢汉、布迪厄等人的经典论述。常识意义上往往将媒介视为形式性的存在,麦克卢汉却强调媒介相较于传播内容而言,并非次要的形式因,而有其自身的本体性存在价值,媒介不是单纯的客体存在,还具有强烈的能动性,不同的媒介会塑造不同的文化形态;布迪厄在分析艺术生产的法则时,也明确指认了媒介等文学生产的外部因素会区隔文学生产的不同场域。而在有限的生产场域,媒介更是参与了艺术自主性法则的形成和确立;安德森在论述民族主义时,认为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其主要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印刷技术。而民族观念恰是借助现代媒介技术,才得以深入人心,所以,媒介塑造着公共空间中想象的共同体。基于他们的理论,本文认识到媒介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它还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逐一论述了占据不同时代主角的媒介形式对于文学的影响和作用。1980年代文学的主要媒介形式为文学期刊,文学期刊作为1980年代突出的文化景观,在当时的文化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期刊作为冷媒介,其清晰度低,参与度高,冷媒介的特性与时代启蒙精神相呼应,与精英文学的特征相契合,并形塑了精英文学的场域特征。文学期刊实现了媒介与文学的完美互动,将文学提升到时代的高度,形塑着1980年代理性、富有激情的风格和气质。1990年代影视媒介异军突起,影像促使图像增殖,文化出现视觉化转向。自此主要依赖印刷媒介的传统文学生产受到视觉文化的挤压,精英文学式微,大众文化全面兴起,文学领域的运作也开始以商业原则为准则。作为热媒介的影视,以全然不同于冷媒介的生动、形象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视觉文化与感性、直观、快感文化的内在联系,激发了 1990年代文学的语言剧本化、叙事平面化、审美风格通俗化的转向。而新世纪以来,具有超文本互动功能的网络媒介兴盛、普及。网络媒介最为集中地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开放、去中心、张扬本能、超越现实的网络文学充满艺术张力,尽管饱受诟病却拥有不俗的市场潜力。在网络媒介突出的新世纪,文学生产场域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其具体表现为,文本资源无限丰富与开放,文学语言极具游戏风格,并始终坚守民间的话语立场。历史性追溯1980年代已降文学艺术的变迁,在媒介因素的大力影响下,传统意义上文学的四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全面媒介化,文学亦被媒介化和边缘化;作家身份泛化,传统的个人书写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媒介事件;读图时代图像凌越于文字,使读字遭遇尴尬;媒介的泛滥导致了文学性的肆意蔓延,而这种蔓延恰恰证实了文学性的缺失;欣赏者奉行“娱乐至死”的审美向度,沦为拒绝深度的“单面人”,对媒介技术的崇拜,终使人成为被异化的存在。总之,1980年代以来媒介成了参与文学意义表达的重要因素,媒介早已从文学生产的外部因素成为积极的、能动的存在。媒介的介入成为19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转型的重要原因。
洪妍娜[8](2020)在《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文中认为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幼儿视角出发,同时以满足幼儿需求为创作宗旨的文学。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从幼儿的日常认知、学习和交流方式来看,视觉文化环境构成了当代幼儿的一个基本生活和文化语境,幼儿以视觉文本作为其观看世界、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介,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类具备视觉传播功能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构成了对幼儿文化生活的覆盖和建构。对于以幼儿读者为接受对象的幼儿文学来说,视觉文化正以极强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其艺术面貌。幼儿视知觉理论、幼儿视觉素养与幼儿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思考视觉文化视域中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走向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前提。顺应视觉文化的潮流,幼儿文学文本的形态呈现出视觉化趋势。例如,幼儿文学文本插图的图像叙事意识逐渐增强;图画书的自觉和兴盛,与视觉文化时代创作、出版和阅读密切相关;在幼儿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符号来呈现刊物特色以及打造图画书板块,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下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更是将幼儿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和传播空间;根据网络游戏改编和转化而来的网络游戏书正逐渐成为幼儿文学出版的重要品种。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文本,它始终处在幼儿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意义。面对幼儿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新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幼儿文学的概念、美学特质与文学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是我们对视觉文化语境中幼儿文学进行艺术考察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立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有关幼儿文学创作的童年经验与文化责任的深入思考,对于进一步实现幼儿文学的艺术突破和提升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幼儿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文学独有的感性深度,构成了当代幼儿文学理论研究课题。顺应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坚持文字与图像的互文阅读与提升幼儿的视觉素养是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思考当代幼儿文学发展的核心意义在于,视觉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开阔、综合的理论视角把握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思潮及其特征,进而催生出一种更具当代性的对于幼儿文学的理解,同时对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也是大有助益的。
李佳[9](2014)在《“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楠[10](2018)在《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文仪器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计时、观测、演示、占星和计算五种。这些功能或独立成器,或叠加为复合形式,构成各种已知的天文仪器。其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均可被称为天文演示仪器。天文演示仪器实际上是对某一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天文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对天文演示仪器变迁的考察,是全面、完整书写天文学史的一个思路与方向。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在天文学、社会及文化方面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仪器类型与功能在各自的转变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直到汇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而目前国人对天文演示仪器的认知现状以及光学天象仪在国内的传入与发展,是不是有迹可循?第一章为全文绪论,对选题由来、论文意义、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主要概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并对既有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论,从中探索论文的撰写线索、空间与推进方向。目前学界对天文演示仪器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无论是古代演示仪器个案的考证还是天文仪象的概念辨析,以及对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过程的探讨,均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第二章首先从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入手,通过对史料记载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进行考证,辨析了“浑象”概念中“球仪”与“环仪”的区别,并对古代天文仪象的命名规律进行了探索。中国古代盖天、浑天两种体系下皆有演示仪器,其中盖天演示仪器即盖天图(仪),而浑天演示仪器在明代前以水运天象演示为主要传统,明代后则以天球仪为主要类型。在仪象命名方面,基本遵循了演示为“象”,观测为“仪”,圆球为“象”,环规为“仪”的规律,但面对既非圆球又是演示仪器的情况时,则既有可能按照演示功能取名为“象”,又有可能按照结构类型取名为“仪”,并因此从文字记录的表面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第三章对汉唐时期主要的演示仪器水运浑天仪进行分析,讨论了浑天仪除演示之外的间接测候用途,并由此对古代天文仪器的测候功能进行了追溯。水运浑天仪不仅能够完整的阐释浑天理论中所描述的天球结构,同时其运行还被用来与灵台观测结果进行即时对照,从而考察七曜的行度及历法的准确程度。“浑天仪”包括汉唐时期进行间接测候的演示仪器水运浑象,以及唐代之后具有黄道系统的直接测候仪器浑仪。这种既具有天象演示能力又可以用来进行间接测候的天文仪器制造传统,可以往前追溯至古璇玑玉衡。从玑衡到浑天仪,实际上是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向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的一种转变。而在唐代具有黄道系统的浑仪出现之后,演示仪器再次分化,浑象逐渐成为单纯的演示仪器,而浑仪则成为具有一定演示能力的观测仪器。第四章对宋元时大型天文演示仪器从俯察到仰观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由此提出了追认古代“假天仪”的两个必要条件:抬头仰观与自动运转。宋元时期我国文献中记载中有三件被现代学者追认为“假天仪”的仰观天文仪器,其中张思训“太平浑仪”是一座兼具报时功能的天文钟式自动演示仪器,其天象演示部分是一种类似于“盖天图仪”的穹形天顶;第二件是《曲洧旧闻》中所记载的“苏子容铜浑仪”,作者朱弁所述为此事目前可知的唯一来源,即一例孤证,并且记录中矛盾颇多,在没有其他史料进行确证的情况下,不应据此对仪象历史进行改写,将之追认为曾真实存在的“假天仪”;第三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玲珑仪,其并非浑仪,亦与一般意义上的“假天仪”有所区别,这是郭守敬创制的新型演示仪器,整体呈网格球结构,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继承了宋代仰观仪器的理念,并且很可能受到了阿拉伯天文仪器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天地仪”、“天球仪”与“日心说行星仪”等欧洲小型仪器的传入研究,讨论了明清时期在西器东传的背景下,天文演示仪器逐渐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中国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的前奏。明代中后期开始,天文演示仪器的中西交流以欧洲传教士的民间活动与官方活动为线索随之展开。在官方,以传教士进入钦天监工作、皇家对天文演示仪器的收藏以及外国使团所带礼物为主要交流通道;而在宫廷之外,则以传教士交游、民间商品流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制为扩散方式。小型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礼器、灵台密器,一步步走向民间,成为传播、教育的工具,甚至作为商品、产业流通于城市之中。第六章通过对近代之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研制进行研究,再现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最终完成近现代转型并汇入世界天象仪发展道路的转化过程。光学-机械式天象仪诞生于1923年的德国蔡司工厂,其出现颠覆了以往了天文演示方式,并使现代天文馆得以发源。在光学天象仪诞生后,国内及时对此天文演示仪器进行了介绍和传播,随后1957年建立了第一家大型天文馆,1958年开始了国产试制工作,1973年正式提出在全国建设天文馆的规划。然而我国并未参与到两次世界天文馆建设浪潮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天象仪、天文馆事业的格局,其中特别不能被忽视的是天文演示仪器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体来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嬗变:主体结构类型从环规虚球到封闭实球的变化;演示功能与间接测候功能先集中再分化,从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工具二维璇玑玉衡、图仪到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三维水运浑天仪,再到球仪浑象与复合浑仪的彻底分离;观看方式俯仰之间的变化;社会功能方面,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大众,最终完成了与世界发展并轨的现代转型。因此在结论章中,通过总结观点,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变化置入到世界天象仪图景之中,从而透析其文化内蕴及现代影响。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设计制造将所见之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运转方式和表现形式,对这种整体性不予以解构或者说不需要解构。唐代之前,中国的天文演示仪器具有明显的占候验历功能。唐代之后随着装置黄道游仪的复合型浑仪出现,以及星占在中国天学发展中主导程度的下降,演示仪器的占验功能也随之被逐渐消解,成为单纯的演示工具。但其皇家礼器功能则贯穿始终,具有明显的政治象征意义。这种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隐性基因遗留下来,影响深远。
二、(Ⅲ)集合及其符号来历(连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Ⅲ)集合及其符号来历(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社会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动向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二) 研究动向 |
(三)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日本动漫:故事与角色的历史 |
一、日本漫画:用故事图解社会 |
(一) 漫画社会百态 |
(二) 故事漫画的成长 |
二、日本动画:用角色诠释故事 |
(一) 动画:一种动感的故事载体 |
(二) 动画技术的完善 |
(三) 人偶角色的挖掘 |
三、日本动漫:故事与角色的商业化集合 |
(一) “动漫”指称的缘由 |
(二) 现代动画体系的引进与探索 |
(三) 手冢治虫的角色创作及其贡献 |
四、故事角色化与角色故事化 |
(一) 动漫故事角色化 |
(二) 动漫角色多元化 |
(三) 动漫角色故事化 |
五、日本动漫角色的越境 |
(一) 完美的角色塑型 |
(二) 独特的角色表现视角 |
(三) 超前的创作理念 |
(四) 动漫角色引领产业发展 |
第三章 角色的本质及意义 |
一、何谓角色 |
(一) 角色源于图腾崇拜 |
(二) 动漫角色社会化 |
二、角色的社会功用 |
(一) 偶像化 |
(二) 精神慰籍 |
(三) 政治面具与形象代言 |
(四) 交流介质 |
(五) 拟人化的情结 |
三、角色的文化担当 |
(一) 角色具有世界观和价值观 |
(二) 角色的文化表征 |
四、角色的经济属性 |
(一) 角色具有经济属性 |
(二) 角色也是经济人物 |
第四章 角色商品化与消费受众的培育 |
一、角色的生成及类型 |
(一) 原发性动画角色 |
(二) 漫画角色 |
(三) 游戏角色 |
(四) 商标角色 |
(五) 玩具角色 |
(六) 音乐角色 |
(七) 网络版角色 |
二、角色商品化 |
(一) 角色商品化的兴起 |
(二) 角色商品化的类型 |
三、日本角色商品化的发展及途径 |
(一) 日本角色商品化的发展 |
(二) 动漫角色商品化的途径 |
四、角色商品化权及其知识产权保护 |
(一) 动漫角色商品化权 |
(二) 日本动漫角色商品化权的引入及意义 |
五、角色消费受众的培育 |
(一) 角色消费受众的内涵 |
(二) 角色依赖症候群 |
(三) 角色粉丝的成长 |
第五章 角色消费市场运行机制 |
一、角色消费市场的生成 |
(一) 角色即是注意力 |
(二) 拥有角色就拥有了市场 |
二、角色创作机制与转型 |
(一) 角色创作机制 |
(二) 玩具的文化智慧 |
(三) 角色的蝶变效应 |
(四) 角色卡片的快乐 |
(五) 难以忘却的童趣 |
(六) 小说的符号性阅读 |
三、角色消费市场盈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一) 角色消费市场盈利模式 |
(二) 直接盈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三) 间接盈利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
四、角色消费市场营销策略 |
(一) 角色预设营销策略 |
(二) 多媒体优化组合营销策略 |
(三) 角色跨界营销策略 |
(四) 角色数字化营销策略 |
第六章 角色消费市场的拓展 |
一、角色扮演 |
(一) 消费的表现性与表现性消费 |
(二) 日本角色扮演的发展 |
(三) 角色扮演市场初步形成 |
二、女仆咖啡的商业拓展 |
(一) 何谓女仆咖啡 |
(二) 女仆咖啡的发展 |
三、萌角色消费 |
(一) 何谓萌 |
(二) 萌角色 |
(三) 角色萌的形象化 |
(四) 萌角色消费 |
四、御宅之角色消费 |
(一) 何谓御宅 |
(二) 御宅式消费 |
(三) 御宅的先进性 |
(四) 消费即再创造 |
第七章 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 |
一、符号价值与角色消费 |
(一) 符号的价值 |
(二) 符号消费与角色消费 |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角色消费 |
(一)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质 |
(二) 角色消费异化的消解 |
三、角色的物语消费与数据库消费 |
(一) 物语消费的形成与变容 |
(二) 数据库消费的形成与发展 |
(三) 角色化数据库消费 |
四、角色消费的未来 |
(一) 示差与趋同 |
(二) 游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目的 |
二、学术前史综述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傅兰雅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
第一节 傅兰雅入馆前之事迹 |
第二节 傅兰雅入馆和翻译馆译业之初兴 |
第三节 傅兰雅和翻译馆的译员群体 |
一、傅兰雅和伟烈亚力、玛高温、金楷理、林乐知 |
二、傅兰雅和他的中方合作者 |
第四节 翻译馆的译书模式——“西译中述” |
第二章 傅兰雅的科技术语翻译实践 |
第一节 元素的“华字命名”——19世纪中后期的元素汉译方案 |
第二节 《格致汇编》的科技术语传播——以“卫生”为中心 |
一、《格致汇编》的科普性 |
二、“卫生”之古义 |
三、傅兰雅的“卫生”之演绎 |
四、新语“卫生”的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傅兰雅和益智书会的科技术语汇编 |
一、益智书会成立之前的科技术语汇编 |
二、益智书会之成立和术语汇编之发端 |
三、四种名目表汇编之经纬 |
四、益智书会在1890年改组之后的术语汇编 |
第三章 傅兰雅的科技术语翻译论 |
第一节 从《译书事略》到《科技术语》 |
第二节 论科技术语翻译之可行性 |
第三节 论科技术语翻译之法 |
一、对旧名之尊重 |
二、厘定新名之法 |
三、术语汇编和统一 |
第四章 后傅兰雅时代的科技术语厘定和统一 |
第一节 晚清国人的主要译论 |
一、对“西译中述”的反思 |
二、对新语厘定和统一之法的讨论 |
第二节 日制科技术语的融汇 |
一、日本明治时期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 |
二、日制科技术语的入华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科技术语审定工作 |
一、北京政府时期 |
二、南京政府时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文所涉及入华西士人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 傅兰雅编译书籍目录(已刊) |
附录三 傅兰雅辑《格致汇编》单行本书目 |
附录四 益智书会刊行傅兰雅辑科普书目 |
附录五 格致书室刊行《格致须知》书目 |
附录六 格致汇编总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3)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一章 “求国家之兴衰何由”——中国现代历史书写意识的萌动 |
第一节 国家危机与发现西方历史 |
第二节 变法自强与重写中国历史意识的出现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共同因素的形成 |
第二章 “助爱国思想之发达”——国族意识与中国史书写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国族意识的萌生 |
第二节 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 |
第三节 清末国史叙述模式的特点 |
第四节 清末国史书写的实践及其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者,汉人之历史也”——种族意识与汉族史书写 |
第一节 清末汉族种族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汉族史书写的发轫 |
第三节 汉族史书写理论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清末汉族史书写的实践及其式微 |
第四章 “爱国必自爱乡始”——乡土意识与现代地方史志书写 |
第一节 乡土意识的现代化与现代乡土史志书写的萌芽 |
第二节 清末现代乡土史志叙述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清末现代乡土史志书写的实践及其衰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
(一) 布农铃简介 |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
结语 |
附录 |
一、田野照片 |
二、相关截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现状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
1.2.1 媒介融合 |
1.2.2 动画 |
1.2.3 受众 |
1.2.4 受众心理 |
1.2.5 转化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
第2章 媒介融合对动画受众心理的影响 |
2.1 媒介融合带来动画传播媒介变革 |
2.1.1 新媒介主导的动画传播 |
2.1.2 新旧动画媒介不断融合 |
2.1.3 新旧动画媒介竞争互补 |
2.2 传播媒介变革改变动画传播方式 |
2.2.1 以受众为中心的动画传播 |
2.2.2 受众差异的分众化传播 |
2.2.3 受众互动的分享式传播 |
2.3 动画传播方式影响受众接受心理 |
2.3.1 受众需要和动机的转变 |
2.3.2 受众选择与接受的转变 |
2.3.3 受众反应与参与的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感官需求的转化 |
3.1 .动画画面与受众视觉需求的转化 |
3.1.1 动画电影的“仿真化”趋势 |
3.1.2 网络动画的“平面化”趋势 |
3.1.3 虚拟现实的“虚实结合”趋势 |
3.2 动画声音与受众听觉需求的转化 |
3.2.1 动画音效的“刺激化”呈现 |
3.2.2 动画配音的“明星化”呈现 |
3.2.3 动画音乐的“多元化”呈现 |
3.3 动画体验与受众感官需求的转化 |
3.3.1 动画故事节奏的“加速化”体验 |
3.3.2 动画镜头运动的“自由化”体验 |
3.3.3 动画感官手段的“互动化”体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情感需求的转化 |
4.1 动画情感类型与受众“情感慰藉”需求的转化 |
4.1.1 “搞笑类”动画成为主流 |
4.1.2 “治愈类”动画产量增加 |
4.1.3 “情怀类”动画需求增多 |
4.2 动画故事题材与受众“情感释放”需求的转化 |
4.2.1 “校园题材”动画广受欢迎 |
4.2.2 “幻想题材”动画快速增长 |
4.2.3 “成人题材”动画网络风靡 |
4.3 动画角色设定与受众“情感共鸣”需求的转化 |
4.3.1 动画角色造型的“审丑化”倾向 |
4.3.2 动画角色定位的“多重化”倾向 |
4.3.3 动画角色表演的“生活化”倾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理性需求的转化 |
5.1 动画知识性与受众“求知欲”的转化 |
5.1.1 科普动画应用广泛 |
5.1.2 外国动画备受追捧 |
5.1.3 动漫亚文化不断发展 |
5.2 动画叙事方式与受众“审美理想”需求的转化 |
5.2.1 动画叙事的“跨媒介”发展 |
5.2.2 动画叙事的“非线性”发展 |
5.2.3 动画叙事的“交互性”发展 |
5.3 动画参与与受众“主体性”需求的转化 |
5.3.1 受众“评论式”参与成为普遍 |
5.3.2 受众“游戏式”参与成为趋势 |
5.3.3 受众“创作式”参与逐渐兴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2017中国动漫受众调查 |
(6)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哥特小说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1.2 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研究综述 |
1.2 现代影视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2.1 狄更斯·经典·电影 |
1.2.2 现代影视的哥特因子及大众文化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孤儿、怪物、监狱 |
2.1 孤儿与孤女 |
2.1.1 孤儿与孤女的联系:崇高与暗恐 |
2.1.2 孤儿的净化与救赎 |
2.2 怪物与恶棍 |
2.2.1 怪物与恶棍的联系:继承与变形 |
2.2.2 怪物的能指和所指 |
2.3 监狱与城堡 |
2.3.1 监狱与城堡:家与非家 |
2.3.2 监狱的空间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孤儿的成长:从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 |
3.1 孤儿成长的童话叙事 |
3.1.1 阶级的童话与大众的哥特 |
3.1.2 天路历程与寻父之旅 |
3.2 孤儿成长的电影叙事 |
3.2.1 因果关系与大众想象 |
3.2.2 身份认同与终极归属 |
3.3 本章小结 |
4 怪物的意象:从喜剧阐释到影视阐释 |
4.1 怪物的喜剧阐释 |
4.1.1 大众的喜剧与哥特的荒诞 |
4.1.2 矛盾的内核与失真的外形 |
4.2 怪物的电影阐释 |
4.2.1 怪人的创造与怪物的打造 |
4.2.2 双重人格与身体变异 |
4.3 本章小结 |
5 监狱的空间:从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 |
5.1 监狱的社会空间 |
5.1.1 升降的结构与哥特的分层 |
5.1.2 身体的监禁与灵魂的逃离 |
5.2 监狱的电影空间 |
5.2.1 身份逃避与文化生产 |
5.2.2 人性囚禁与诗性正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狄更斯作品年表 |
附录二: 哥特小说列表 |
附录三: 狄更斯作品影视改编列表 |
附录四: 狄更斯与现代电影关系图示 |
作者简历 |
(7)媒介变迁与当代文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一)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突围 |
(二) 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综述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一) 媒介问题自身的重要学术意义和价值 |
(二) 突破当代文学的研究困境,寻求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
(三) 以媒介为话语轴线,思考媒介背景下文学的生存状态 |
第一章 媒介与文学转型 |
第一节 关键词:媒介 |
一、媒介词源学考证 |
二、媒介的历史变迁 |
三、文学生产中的媒介因素 |
第二节 媒介与文学研究的理论考察 |
一、媒介对文学形态的影响 |
二、媒介对于文学场域的区隔 |
三、媒介塑造想象的共同体 |
第三节 报刊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
一、现代时间观念的引进 |
二、白话文的普及 |
三、对世俗情感的关注 |
第二章 文学期刊与1980年代精英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期刊及期刊制度的当代转变 |
一、1980年代文学的主要媒介——文学期刊 |
二、期刊制度的当代转变 |
三、《今天》与《中国》——期刊命运与时代侧影 |
第二节 新启蒙及1980年代文化转型 |
一、何为“新启蒙” |
二、1980年代的文化转型 |
三、文学期刊与1980年代文化 |
第三节 冷媒介与精英文学 |
一、文学期刊作为冷媒介与时代启蒙精神相呼应 |
二、文学期刊作为冷媒介与精英文学特征相契合 |
三、文学期刊形塑了精英文学的场域特征 |
第三章 影视媒介与1990年代大众文学 |
第一节 影视媒介与视觉文化的兴盛 |
一、影视媒介的兴起 |
二、作为热媒介的影视 |
三、文化的视觉化转向 |
第二节 1990年代文学影视化的传播学分析 |
一、1990年代文学的影视改编 |
二、文学影视化的意义转换与效果考察 |
三、《妻妾成群》的影视改编——张艺谋电影的“奇观”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影视媒介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变迁 |
一、文学审美风格的通俗化 |
二、文学由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 |
三、文学语言的剧本化 |
第四章 网络媒介与众声喧哗的新世纪文学 |
第一节 网络媒介及其特征 |
一、网络媒介的兴起 |
二、网络媒介的超文本互动 |
三、网络文化的后现代背景 |
第二节 网络文学 |
一、网络文学的类型及特征 |
二、玄幻文学的传播学解读 |
三、网络文学的艺术张力 |
第三节 众声喧哗的新世纪文学 |
一、文本资源的丰富与开放 |
二、坚守民间话语立场 |
三、语言的游戏风格 |
第五章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转型 |
第一节 世界要素的转型 |
一、媒介文化的全面兴起 |
二、文学的媒介化与边缘化 |
第二节 作家要素的转型 |
一、作家身份的泛化与集合化 |
二、从个人书写到媒介事件 |
第三节 作品要素的转型 |
一、从读字到读图 |
二、文学性的蔓延与缺失 |
第四节 欣赏者要素的转型 |
一、“娱乐至死”的审美向度 |
二、崇拜技术的“单面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视觉文化视角的确立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视觉文化 |
二、图像转向 |
三、幼儿与幼儿文学 |
第三节 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 |
一、19世纪末之前的幼儿文学 |
二、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幼儿文学 |
三、1949年之后的幼儿文学 |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视知觉理论 |
一、幼儿视知觉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
二、幼儿视知觉的心理特点 |
三、视觉文化环境中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视觉素养理论 |
一、视觉素养与幼儿的视觉学习 |
二、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 |
第三节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幼儿文学理论 |
一、立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观 |
二、幼儿文学的召唤结构 |
第二章 当代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形态 |
第一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插图语言——以《365夜故事》图画本为例 |
一、《365夜故事》:从文字版到图画本 |
二、《365夜故事》图画本的艺术特性 |
三、从听赏到观赏 |
第二节 幼儿文学出版的图画书化趋势 |
一、图画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
二、图画书的定义 |
三、图文互动:幼儿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
四、视觉艺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写——以童谣图画书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呈现 |
一、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传达 |
二、幼儿期刊文本的图画书化 |
第四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
一、幼儿文学的影视改编 |
二、影像文本反哺幼儿文学 |
第五节 幼儿文学新型视觉文本——“网络游戏书” |
一、“网络游戏书”的兴起和发展 |
二、网络游戏书的文学化复制——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 |
三、反思与展望:从游戏走向游戏精神 |
第三章 幼儿文学活动的视觉化表现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一、视觉媒介与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二、幼儿文学视觉生产的产业化运营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传播 |
一、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
二、关于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思考——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消费 |
一、视觉消费下的幼儿生存状况 |
二、视觉消费对幼儿文学的影响 |
第四章 视觉文化与中国幼儿文学重构 |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观念重塑 |
一、幼儿文学的复杂性 |
二、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幼儿文学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形态重塑——以电子图画书为例 |
一、电子图画书的定义与分类 |
二、电子图画书的艺术特质 |
三、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 |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功能重塑 |
一、幼儿文学传统功能的坚守 |
二、幼儿文学功能的再认识:视觉艺术欣赏功能 |
三、幼儿文学视觉艺术欣赏功能呈现 |
第五章 对视觉文化时代幼儿文学的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创作 |
一、童年经验的回归 |
二、文化责任的坚守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研究 |
一、幼儿文学文字与图像之关系的再思考 |
二、幼儿文学感性深度的再理解 |
第三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阅读 |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视觉素养 |
二、图画书阅读对幼儿视觉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
三、图画书阅读在幼儿视觉素养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中文着述 |
二、中文报刊论文 |
三、外文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1.1 文化传播研究概述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回顾及总结 |
1.2.1 苗族文化及其研究 |
1.2.2 “西江千户苗寨”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本文研究的所用综合理论梳理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与难重点 |
1.3.4 调查点——“西江千户苗寨”的选择 |
第2章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生态的演变 |
2.1 纳入全球化场域 |
2.1.1 全球化作为一个场域 |
2.1.2 旅游作为全球化的体现 |
2.1.3 “2008·一会一展一节”作为西江的大事件 |
2.2 苗族现代传播生态生产 |
2.2.1 现代传播中苗族文化客体化生产 |
2.2.2 从“边缘”到“中心”的当代西江传播生态建构 |
2.2.3 西江消费传播生态的植入 |
2.3 国家在场的现代西江建设 |
2.3.1 生活政治选择 |
2.3.2 国家作为装置的规划主导 |
2.3.3 国家主导文化产业转型 |
第3章 西江日常生活的景观化转向 |
3.1 意象的生产 |
3.1.1 时间的虚幻化堆砌 |
3.1.2 空间图景生产 |
3.1.3 符号再生产与文化内在否定 |
3.2 交往的嬗变 |
3.2.1 旅游型陌生人“好客” |
3.2.2 表演即交往 |
3.2.3 交往语言的解构 |
3.3 日常思维的重构 |
3.3.1 货币意识:万物有灵的滑落 |
3.3.2 为“上帝”而服务 |
第4章 问题与方案 |
4.1 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现存突出问题 |
4.1.1 传统文化主体性丧失:西江民族文化商品化与异化问题 |
4.1.2 传统与现代博弈:西江民族文化再生产问题 |
4.2 苗族村落现代建设思路与方案 |
4.2.1 宏观:文化特区 |
4.2.2 中观: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
4.2.3 微观:三位一体——“台前——帷幄——幕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1.1 天文演示仪器、天象仪与浑象 |
1.1.2 天文演示仪器:丰富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 |
1.1.3 中国的天象仪与天象仪在中国 |
1.2 研究现状与推进方向 |
1.2.1 天文演示仪器的相关研究 |
1.2.2 机械史、人物史与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
1.3 史料、方法与目标 |
1.3.1 史料与文献 |
1.3.2 方法与思路 |
1.3.3 问题与目标 |
第2章 环仪、球仪与图仪: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三种类型 |
2.1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中的“浑象” |
2.1.1 “浑象”应定义为“天球仪”还是“浑天之象” |
2.1.2 记载中被称为“象”的演示仪器 |
2.1.3 关于张衡水运浑象的讨论和辨析 |
2.2 记载中天文演示仪器的类型辨析 |
2.2.1 被称为“浑仪”的演示仪器 |
2.2.2 记载中的浑天图与盖天图仪 |
2.2.3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综合讨论 |
2.3 关于球仪浑象的疑问与思考 |
2.3.1 球仪制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
2.3.2 关于球仪浑象出现的几个问题 |
第3章 汉唐天文演示仪器的测候功能及其溯源 |
3.1 浑天仪:“演示用浑仪”还是“测候用浑象” |
3.1.1 间接测候:张衡密室漏水转浑天仪的主要用途 |
3.1.2 阐释浑天结构:浑天仪的演示功能 |
3.1.3 “浑天仪”一词用法考略 |
3.2 璇玑玉衡: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 |
3.2.1 浑天仪是璇玑玉衡遗制吗? |
3.2.2 对古代测候仪器的追溯 |
3.2.3 璇玑与牙璧:文献考察及考古学讨论 |
第4章 宋元时期大型天文演示仪器观看视角的转变 |
4.1 宋代记录中的“假天仪” |
4.1.1 仰观与自动运转:“假天仪”的两个特征 |
4.1.2 “太平浑仪”:仰观天盖与水运系统的结合 |
4.1.3 《曲洧旧闻》中的“苏子容铜浑仪” |
4.2 元代玲珑仪:并非观测用浑仪 |
4.2.1 玲珑仪制造年谱考略 |
4.2.2 玲珑仪并非明清浑仪之原型 |
4.2.3 玲珑仪并非利玛窦日记中所述仪器 |
4.3 玲珑仪:创新复合型天文演示仪器 |
4.3.1 从“玲珑”一名看玲珑仪之形制 |
4.3.2 《玲珑仪铭》新解 |
4.3.3 一种推论:玲珑仪中的宋代影响与阿拉伯元素 |
第5章 明清时期欧洲小型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1 西方天文演示仪器发展评述 |
5.1.1 欧洲封闭天球仪的发展 |
5.1.2 欧洲行星演示仪器的发展 |
5.1.3 从俯视到仰视的大型天象仪 |
5.2 明清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东传与融通 |
5.2.1 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2.2 欧洲演示仪器制造技术的介绍 |
5.2.3 清朝宫廷中的欧洲行星仪 |
5.3 明清时期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 |
5.3.1 官方制造的演示仪器 |
5.3.2 走向民间的欧式小型演示仪器 |
第6章 近代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及早期研制 |
6.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
6.1.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
6.1.2 蔡司天象仪在中国的传入 |
6.1.3 光学天象仪的早期公众影响 |
6.2 国产大型光学天象仪的研制 |
6.2.1 1950年代末期国产光学天象仪首次试制 |
6.2.2 1970年代中国“新建天文馆规划”的提出 |
6.2.3 国产大型天象仪会战 |
6.2.4 大型天象仪研制成果与影响 |
第7章 结语: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 |
7.1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中的四种嬗变 |
7.2 从结构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器之道 |
7.2.1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天文演示仪器 |
7.2.2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思想 |
7.3 从需求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1 占候验历: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2 通天礼器: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政治功能 |
7.4 天文演示仪器所蕴文化基因的现代影响....................................................................196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四、(Ⅲ)集合及其符号来历(连载)(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D]. 韩若冰. 山东大学, 2015(12)
- [2]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D]. 夏晶. 武汉大学, 2012(04)
- [3]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D]. 姜萌. 山东大学, 2011(12)
- [4]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5]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D]. 耿帅.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6]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D]. 杨薇. 浙江大学, 2017(12)
- [7]媒介变迁与当代文学转型[D]. 杨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D]. 洪妍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西江”苗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D]. 李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10]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D]. 张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