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稀土应用五十三例(论文文献综述)
么红杰[1](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武月清[2](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陶春[3](2011)在《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 ——以包头、赣州稀土资源产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稀土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中国在世界上占有稀土资源储量、产量、销售量和使用量的四个第一,是世界稀土资源市场的主要供给国和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对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考虑和系统设计,对稀土资源利用缺乏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对稀土资源领域监管缺乏力度和效果。造成中国在稀土领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话语权、定价权旁落他国。如何把稀土资源利用好,把稀土资源产业发展好,在国际竞争中用好这张牌,成为我国资源产业经济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了研究和解答。本文以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综述为逻辑起点,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等成果(第一章),对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困境等进行描述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第二章)。将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的稀土资源战略与中国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规律与启示(第三章),即,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稀土资源战略,构建稳定的产业政策体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稀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针对以上三章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需要规避“资源诅咒”,发展产业集群,制定战略规划。重点是产业集群的培育、成长与升级,本文对包头和赣州两大稀土资源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两大集群的风险在于资源陷阱、环境污染、产业低端、结构单一;发展动力在于政策导向、市场竞争、技术进步;转型升级方向为高效益、低污染、重应用、可持续。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未来十年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提出预测分析和政策建议。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制约,经济结构失衡等,迫使稀土资源产业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提高稀土资源产业市场控制力和技术控制力,产业链向高端应用延伸,稀土资源产业走出去战略,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稀土资源产业的科学发展,为整个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韩港[4](2018)在《中国稀土产业安全研究》文中认为稀土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稀土产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我国是世界稀土大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却不是稀土强国,稀土产业在国际市场没有话语权,稀土产业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稀土产业安全问题显现,因此,研究稀土产业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稀土产业安全为逻辑主线,以资源安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安全理论、博弈论等为基础,界定稀土产业安全的内涵,提出稀土产业安全包括稀土产业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双层含义,开放条件下,稀土产业安全要保证稀土产业既能够经受住来自于产业内部的压力,又能够承受住来自于产业外部环境的冲击。分析稀土产业安全的特征,战略性、复杂性、政策依赖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研究稀土产业安全的价值所在。将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安全分析框架置于稀土产业安全的研究之中,根据研究主体稀土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特点,生态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创新性地将生态安全纳入稀土产业安全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基于SODPE(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生态)的稀土产业安全分析范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稀土产业安全的运行机制,稀土产业安全体系的运行,是在开放的动态环境下,以稀土产业为主体,以稀土产业结构安全、稀土产业组织安全、稀土产业布局安全、稀土产业政策安全和稀土产业生态安全为核心,以政府职能推动、企业共同利益和产业整体利益驱动为运行动力,通过企业协同共生机制、政府规制机制、产业安全预警与政策联动机制的共同作用得以稳定运行。对中国稀土产业安全进行深刻剖析,从结构安全、组织安全、布局安全、政策安全、生态安全五个维度,深入探究了稀土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理清稀土产业安全存在的问题。结构安全维度,稀土产业的供给大于需求导致稀土产品价格不高,在对外贸易中不占据优势,稀土产业链上游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下游高端化不足影响稀土产业结构安全,而稀土非法开采加剧了稀土产业结构安全问题。此外,在鼓励外商投资的同时,要警惕以攫取稀土资源为目的的外资企业,保护我国稀土资源。组织安全维度,我国稀土产业集中度不高,大集团引领产业发展缺位,稀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稀土产品价格徘徊不定,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上市公司亏损现象频现。布局安全维度,我国稀土产业完全整合有待努力推进。政策安全维度,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有效保护了稀土资源,加速了稀土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调整了稀土资源价格,有利于夺回国际定价权,但对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还不够。生态安全维度,产业链上游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最严重,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治理落后也是影响我国稀土产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实证分析部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稀土产业安全度进行初步估算,选取2002-2015年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中国稀土产业安全度进行综合测算,结果显示,稀土产业安全度大部分落在不安全的区间内,说明我国稀土产业安全水平不高,但总体趋势逐年向好,产业安全度趋于上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四个国家和地区维护稀土产业安全的经验。作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我国稀土产业应积极参与稀土国际博弈,以博弈论为基础,探讨了政策约束下的稀土产业利益博弈均衡,认为通过征收国内资源税、环境税可以减少稀土资源出口,刺激国内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保护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以及稀土产业国际博弈,提炼出对我国稀土产业安全可借鉴的经验,提出维护稀土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论文在研究思路上有新突破,将产业生态安全纳入研究体系,构建了基于SODPE(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生态)的稀土产业安全分析范式;在研究内容上有新观点,构建稀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稀土产业安全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稀土产业安全水平不高,但总体趋势逐年向好,产业安全度趋于上升;在研究方法上有新应用,比较与借鉴美国等国家维护稀土产业安全的经验,研究稀土产业国际博弈,并有针对性提出维护我国稀土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张瑾[5](2014)在《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有多种用途,尤其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元素和国防军事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稀土之于中国,犹如石油之于中东、铁矿石之于澳大利亚,但中国稀土却没能掌握定价权;国家实施稀土出口配额管制以来,在国际市场上面对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政策的不完善,也导致国内市场产生配额倒卖、黑市交易等违法行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文章的主体内容分为七部分。首先从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入手,了解到其他国家也有稀土矿山,但实际开采量非常小,甚至不开采,中国几乎承担着供应全世界稀土的角色。第二部分从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出发,通过对中国稀土产业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产业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稀土产业现状总结出制约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因素。第三,用具体数据阐释全球稀土供给和需求的现状,得出我国虽然是世界稀土第一大国,供应世界绝大部分稀土需求,但实际上我们出口贸易本身也存在弊端,例如定价权缺失,贸易秩序混乱等。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目前稀土政策。第五部分根据贸易政策的内容,就中国稀土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出口数量、金额及价格的数据得出中国主要稀土政策对国内出口贸易和国际稀土市场的影响巨大。第六部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稀土行业政策对企业的具体影响。根据前六部分对稀土行业的整体分析和对我国稀土政策的研究,得出我国稀土行业和稀土政策该如何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及策略。回顾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特别是国外大型矿山陆续开采及WT0败诉对我国稀土行业的冲击,我们应该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重新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做一番定位思考。
尚卿[6](2019)在《稀土对结构钢Q345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合金高强钢Q345B由于其强度与塑韧性等综合性能好,易焊接成型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桥梁,工程机械零部件等工程领域。随着冶炼合金化与轧钢工艺的发展,国内外同行业均普遍使用合金强化与控制控冷的工艺生产Q345B。但现有的轧制工艺不能无限量提高低合金高强度Q345B的综合性能,其综合性能只能局限于某一范围区间内。采用冶炼合金强化的原理可以提高Q345B的综合性能,但合金成本高,废钢回收利用率低。包钢利用其白云鄂博矿含稀土共生矿的天然优势,充分发挥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变质,净化和微合金化等作用。本文以Q345B为研究对象,基于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先进的炼钢设备与2250mm热轧产线,生产含稀土的Q345B钢热轧板带。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夏比冲击试验机对比分析稀土RE元素对低合金高强钢Q345B铸坯低倍组织的影响,铸坯成分偏析的影响,钢中夹杂的影响,轧态组织,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夏比冲击功和断面剪切面积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稀土RE元素能够明显改善结构钢Q345B的铸坯偏析现象,铸坯质量由中心偏析C类3.0级改善为C类1.5级。Q345B钢中添加稀土元素后,能够有效净化钢液,细化晶粒。稀土RE元素能够明显改善板带心部组织偏析带,使得Q345B钢中铁素体含量增加。通过Q345B热轧板带拉伸试验得出,0.0016%的稀土元素能够提高屈服强度约20MPa,抗拉强度约10MPa。同时随着强度的增加,延伸率也呈增大趋势,断后延伸率均值由24%提升至31%。稀土RE元素能够明显改善Q345B热轧板带夏比冲击功与端口剪切面积。相同工艺下,含稀土RE的Q345B夏比冲击功能够达到Q345E(标准要求沿着板带纵向取样-40℃夏比冲击功≥34J)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业条件下,稀土RE元素改善了Q345B钢的组织形态,提高了力学性能,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经济效益。
廖欣[7](2017)在《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保护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迫切需要矿产资源立法与时俱进。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立法因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存在诸多缺陷。一是立法理念缺位或错位。安全和平等保护理念缺失,而且重经济效率而轻人文关怀。二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虚化。国家所有权虚化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分配失衡。三是矿业权制度不完善。矿业权市场准入制度不合理,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规定过于泛化,矿业权的取得和流转受到诸多限制,矿业权延续制度与矿区划分不科学。四是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缺失。稀土和铁、铜、锰、钾盐等优势和紧缺矿产资源储备缺乏法律规定,石油等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不完善。五是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民事责任缺失,重行政相对人责任而轻行政主体责任;附属的刑事责任条款与现行《刑法》脱节。这些缺陷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矿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矿业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立法理念体现立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准则,先进、创新的立法理念有利于创制出先进、可行、具有前瞻性的法律。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进一步创新立法理念。具体而言,创新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贯彻经济全球化理念,与国际矿业立法相衔接;坚持民主立法理念,充分体现民意,符合民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公益代表性;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将矿业经济安全理念纳入国家经济安全体系,提高法律保障力度;坚持系统开发理念,确保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综合开发和持续利用。为了贯彻和落实这些立法理念,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与完善应该确立优势矿种效用更优、环境保护优先、矿产资源区域开发、替代资源开发与保护、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等基本原则,确保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机会。同时,要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价值。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秩序价值,形成各社会主体相互之间、各社会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以及他们与第三人之间、各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及第三人之间和谐、稳定、共赢、共处的良好关系;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立法之效率价值,将矿产资源配置到综合利用率高、效益好、环境破坏小、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好的市场主体中去;协调矿产资源保护立法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按照公平法律原则的要求分配矿产资源利益,确保矿产资源各利益主体充分地获得其应有的利益,保证主体适当享有权利的同时适当承担义务,确保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根据上述立法理念和原则,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矿产资源立法理念、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矿产资源产权界定明晰、矿产资源保护执法体系健全等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对矿产资源保护具体法律制度进行重构与完善。首先,完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明确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建立并逐步完善国有矿产资源资产化法律制度。完善矿业权登记法律制度,取消县级国土部门的矿业权登记功能,明确矿业权登记的法律效力,明确登记机关的事后监督责任。完善矿业权流转制度,明确矿业权流转中土地权和矿业权冲突的处理原则,重点完善矿业权中介制度、矿业权交易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获取制度,合理安排所有权收益,健全矿业权价值评估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制度,建立优势和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建立紧缺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建立替代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建立新能源矿产开发与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矿业权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创新矿业监督冲突协调机制。完善矿产资源保护法律责任制度,着重完善矿业权民事责任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刑事责任制度。
刘大为[8](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杨汶熙[9](2018)在《我国矿产产业新政策对国内矿产企业经营影响研究 ——以四川矿业投资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矿产产业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一种,兼具公用和竞争双重属性。一方面,矿产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料,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矿产也广泛应用在高精尖的国防工业体系中,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其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广泛,相关产业关联度大,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但仅仅靠市场对矿产资源进行配置,往往不能有效发展、巩固矿产行业。党的十八大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发挥政府的治理功能。基于此,如何在政策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成为矿产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产业政策、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整理分析国家在矿产行业里的相关政策,深入探讨矿产行业的沿革与发展,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以矿业公司为实例进行研究,根据四川矿业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划,分析当前产业政策对公司带来的利弊,同时再对比分析世界主要产矿区的产业政策特点及影响,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为矿产产业政策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建议和意见。本文主要是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论证了有关矿产行业产业政策的研究空白;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产业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我国矿产产业政策的变迁过程分析,从“七五”到“十三五”逐步分析矿产产业政策的变迁与沿革;第四部分是新产业政策对四川矿业集团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矿业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战略规划,运用企业经营理论,详细剖析了现有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利弊;第五部分是国外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借鉴,介绍了世界主要矿区的矿产产业政策,总结了各国的特点,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地方;最后一部分完善矿产产业政策及企业经营的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从政府和企业层面给予了相关建议。
胡续楠[10](2019)在《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材料产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国情背景特殊,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既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构建了衡量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探索了产业集约化理论。产业集约化理论是从中观层面上研究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产业集约化的关联要素和动力机制等,以丰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是仍旧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采用SFA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研究发现,新材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50%,属于粗放型发展。产业整体和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剧烈波动,并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不显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低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第三,构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选择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统计处理方法对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意见的可信度较高。根据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17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正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升级;所建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第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政策、现状、机制与方式。研究发现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提升对新材料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第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路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推广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集约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和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最终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六,对我国如何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战略、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二、国外稀土应用五十三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稀土应用五十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包钢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
2.3 小结 |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
3.2.1 初期建设决策 |
3.2.2 建设方针变更 |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
3.4 小结 |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
5.5 小结 |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
6.4 小结 |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
7.4 小结 |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
8.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 ——以包头、赣州稀土资源产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的状况 |
1.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流程框架 |
1.2.4 本研究的定位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成果与创新 |
2 稀土资源产业战略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资源经济理论 |
2.1.1 资源经济的形成 |
2.1.2 资源经济的传导机制 |
2.1.3 资源经济的规避机制 |
2.1.4 资源经济的转型升级 |
2.2 资源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与模式 |
2.2.2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周期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
2.3 资源战略理论 |
3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3.2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
3.3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1 稀土资源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
3.3.2 稀土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3.3.3 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差 |
3.4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工业地域分工格局不合理,地区产业结构低层次趋同化 |
3.4.2 对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考虑和系统设计 |
3.4.3 对稀土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 |
3.4.4 对稀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宏观调控能力较弱 |
3.4.5 对稀土资源领域监管缺乏力度和效果 |
3.5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工作 |
3.5.1 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稀土资源战略,使管理和政策框架相对稳定 |
3.5.2 构建系统稳定的产业政策体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3.5.3 大力加强稀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重在获得稀土的二次效益 |
3.5.4 提高环境资源税等手段提高稀土资源综合利用 |
4 国外稀土资源产业发展与战略重点 |
4.1 国外稀土资源总体情况 |
4.2 美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 |
4.2.1 注重未来稀土战略布局 |
4.2.2 注重利用全球稀土资源 |
4.2.3 注重保持稀土技术领先地位 |
4.2.4 对中国的启示 |
4.3 日本的稀土资源战略重点 |
4.3.1 官方和民间共同储备稀土资源 |
4.3.2 加强资源外交确保稀土资源供应 |
4.3.3 加强非传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应用 |
4.3.4 对中国的启示 |
4.4 欧盟的稀土资源战略重点 |
4.4.1 拓宽渠道保证稀土资源稳定供应 |
4.4.2 加强科技研发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
4.4.3 注重稀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
4.4.4 对中国的启示 |
4.5 俄印澳三国稀土资源战略 |
4.5.1 俄罗斯稀土资源产业现状与战略 |
4.5.2 印度稀土资源产业现状与战略 |
4.5.3 澳大利亚稀土资源产业现状与战略 |
4.6 加拿大、南非、巴西等国稀土资源概况 |
5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5.1 两地的稀土资源产业集群现状 |
5.1.1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5.1.2 包头稀土产业集群发展 |
5.2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及特征 |
5.2.1 稀土资源产业集群区域条件及特征 |
5.2.2 稀土资源产业集群产业条件及特征 |
5.2.3 稀土资源产业集群组织条件及特征 |
5.3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可能的风险 |
5.4 两地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
5.5 包头、赣州产业稀土资源集群的转型升级研究 |
6 中国稀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6.1 转型升级的条件 |
6.1.1 粗放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
6.1.2 国家战略需要对稀土资源产业的控制力 |
6.2 稀土产业链的延伸研究 |
6.2.1 稀土产业链的主要问题 |
6.2.2 产业链延伸中的困境 |
6.2.3 解决产业链延伸困境的出路 |
6.3 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
6.3.1 稀土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
6.3.2 企业转型嬗变模式 |
6.4 转型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
7 中国稀土资源战略实施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
7.1 稀土资源战略政策建议 |
7.1.1 控制力战略掌握定价权 |
7.1.2 稀土产业链高端应用战略 |
7.1.3 稀土资源产业走出去战略 |
7.1.4 稀土资源产业环境战略 |
7.2 未来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4)中国稀土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安全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产业安全理论 |
2.1.4 博弈论 |
2.2 与论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1 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
2.2.2 稀土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
2.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稀土产业安全的理论框架 |
3.1 稀土产业安全概念界定 |
3.1.1 稀土产业 |
3.1.2 产业安全 |
3.1.3 稀土产业安全 |
3.2 稀土产业安全的特征 |
3.2.1 战略资源决定了稀土产业安全的战略性 |
3.2.2 政府力量与产业政策对维护稀土产业安全至关重要 |
3.2.3 稀土产业安全具有复杂性 |
3.3 稀土产业安全分析范式 |
3.3.1 引入系统思想的产业系统分析 |
3.3.2 稀土产业安全分析范式的确立 |
3.4 稀土产业安全的运行 |
3.4.1 运行主体 |
3.4.2 运行环境 |
3.4.3 运行动力 |
3.4.4 运行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稀土产业安全分析 |
4.1 稀土产业结构安全 |
4.1.1 稀土产业的供给因素 |
4.1.2 稀土产业的需求因素 |
4.1.3 稀土产业国际贸易 |
4.1.4 产业转移与稀土产业外资 |
4.1.5 稀土产业结构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 稀土产业组织安全 |
4.2.1 稀土产业组织安全REP分析 |
4.2.2 稀土产业组织安全SCP分析 |
4.2.3 稀土产业组织安全ICP分析 |
4.2.4 稀土产业组织安全存在的问题 |
4.3 稀土产业布局安全 |
4.3.1 稀土产业布局现状 |
4.3.2 稀土产业布局安全存在的问题 |
4.4 稀土产业政策安全 |
4.4.1 稀土产业政策安全的态势分析 |
4.4.2 稀土产业政策安全存在的问题 |
4.5 稀土产业生态安全 |
4.5.1 稀土产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
4.5.2 稀土产业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稀土产业安全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 稀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对指标的解释 |
5.3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稀土产业安全度初步估算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思想 |
5.3.2 稀土产业安全度估算 |
5.4 基于熵权法的稀土产业安全度综合测算 |
5.4.1 熵权法的思想 |
5.4.2 稀土产业安全度综合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稀土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及博弈分析 |
6.1 以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6.1.1 重视创新与稀土技术研发 |
6.1.2 加强稀土资源储备 |
6.1.3 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布局 |
6.2 以调整供需维护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6.2.1 国内外多渠道保障稀土产品供给 |
6.2.2 稀土产业布局集中化 |
6.2.3 重视稀土专利技术保护 |
6.3 以重视管理促进产业安全的韩国经验 |
6.3.1 加强稀土产业管理有效性 |
6.3.2 进口与海外开发并举确保稀土资源储备 |
6.3.3 加大投入弥补稀土技术不足 |
6.4 以保障供给促进产业安全的欧盟经验 |
6.4.1 推行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
6.4.2 重视国际市场保障稀土资源供应 |
6.5 稀土产业国际博弈 |
6.5.1 政策约束下的稀土产业利益博弈均衡 |
6.5.2 含成本的国内厂商与外国消费者议价均衡 |
6.6 对我国稀土产业安全的启示 |
6.6.1 加快推进国家稀土资源储备制度 |
6.6.2 实施创新以助力稀土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与政策调整 |
6.6.3 推行以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环境保护 |
6.7 本章小结 |
7 维护稀土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推进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 |
7.1.1 创新战略助力稀土产业结构升级 |
7.1.2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式稀土产业体系 |
7.1.3 完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
7.2 探索稀土产业组织优化路径 |
7.2.1 严格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
7.2.2 加强监管力度 |
7.2.3 构建多级行业自律组织 |
7.3 落实大集团战略引领的产业布局优化 |
7.3.1 完成稀土企业集团实质性整合 |
7.3.2 加快稀土产业纵向发展 |
7.3.3 推进稀土产业横向发展 |
7.4 建立完备的稀土产业政策体系 |
7.4.1 建立完善稀土储备相关法律法规 |
7.4.2 推行稀土行业税费政策 |
7.4.3 加强各部门政策协同保障 |
7.5 促进稀土产业生态安全 |
7.5.1 加强稀土产业三废治理 |
7.5.2 加大非法盗采盗挖整治力度 |
7.5.3 加强稀土矿山生态保护工作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稀土元素概况 |
1.1.2 稀土的战略意义 |
1.1.3 稀土产业发展概述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概述 |
第二章 世界稀土资源概况 |
2.1 世界稀土储量与分布 |
2.2 中国稀土储量与分布 |
2.3 世界稀土产业状况 |
2.4 中国稀土产业状况 |
2.4.1 中国稀土产业概述 |
2.4.2 中国主要稀土生产企业概况 |
2.4.3 中国稀土产业特点 |
2.4.4 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 |
2.4.5 当前制约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技术困难与障碍 |
第三章 稀土资源供需情况 |
3.1 世界稀土需求情况 |
3.1.1 国外稀土需求情况 |
3.1.2 中国稀土需求情况 |
3.2 世界稀土供给情况 |
3.2.1 国外稀土供给情况 |
3.2.2 中国稀土供给情况 |
3.2.3 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稀土政策及措施 |
4.1 关税政策 |
4.2 出口配额制度 |
4.2.1 稀土出口企业资质管理政策 |
4.2.2 削减稀土出口配额量 |
4.2.3 稀土初级产品禁止出口政策 |
4.2.4 市场准入机制 |
4.2.5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4.2.6 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 |
4.2.7 国家储备计划 |
4.2.8 实施稀土专用发票 |
第五章 中国稀土政策对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 |
5.1 稀土政策对出口量及出口创汇额方面的影响 |
5.2 稀土政策对出口价格方面的影响 |
5.3 稀土政策对稀土产品生产方面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稀土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包钢稀土为例 |
6.1 包钢稀土简介 |
6.2 国家政策对包钢稀土的影响 |
6.2.1 出口业绩方面的影响 |
6.2.2 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政策设计 |
7.2 加强和改进稀土行业管理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稀土对结构钢Q345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B产品简介 |
1.1.1 Q345钢化学成分标准要求 |
1.1.2 Q345钢力学性能标准要求及用途 |
1.1.3 Q345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CCT图 |
1.2 稀土RE在钢中的应用 |
1.2.1 稀土RE元素概述 |
1.2.2 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
1.2.3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 |
1.2.4 稀土的检测表征方法 |
1.2.5 稀土钢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
1.3 影响热轧钢板性能的主要因素 |
1.3.1 成分影响 |
1.3.2 冶炼工艺影响 |
1.3.3 轧制工艺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2.2.1 试验钢稀土加入量及冶炼方案设计 |
2.2.2 试验钢热轧工艺设计 |
2.2.3 试验钢取样及检测分析 |
3 试验钢实际成分测定与质量指标 |
3.1 试验钢化学成分测定 |
3.2 稀土元素收得率测定 |
3.3 试验钢质量指标 |
4 稀土对Q345B铸坯组织及夹杂物的影响 |
4.1 稀土对Q345B铸坯宏观组织的影响 |
4.2 稀土对Q345B铸态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 稀土对Q345B铸坯夹杂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稀土对Q345B轧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稀土对Q345B试验钢热轧板金相组织的影响 |
5.2 稀土对Q345B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稀土对Q345B试验钢夏比冲击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预期社会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现状与主要缺陷 |
2.1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 |
2.1.1 宪法和法律关于矿产资源保护的规定 |
2.1.2 保护矿产资源的行政法规 |
2.1.3 保护矿产资源的地方性立法与部门规章和行政规章 |
2.2 现行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主要缺陷 |
2.2.1 立法理念缺位或错位 |
2.2.2 国家所有权未得到充分保障 |
2.2.3 矿业权制度不完善 |
2.2.4 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缺失 |
2.2.5 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 |
第3章 国外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
3.1 矿产资源所有权与矿业权立法 |
3.1.1 所有权立法 |
3.1.2 矿业权取得方式与转让的立法规定 |
3.2 矿产资源使用立法规定 |
3.2.1 美国的有偿使用制度 |
3.2.2 澳大利亚的有偿使用制度 |
3.2.3 加拿大的有偿使用制度 |
3.3 矿产资源储备立法 |
3.3.1 石油储备制度立法规定 |
3.3.2 稀有金属储备制度立法规定 |
3.4 国外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经验总结 |
3.4.1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先进 |
3.4.2 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完备 |
3.4.3 矿产资源产权界定明晰 |
3.4.4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 |
3.4.5 重视矿产资源储备立法 |
第4章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更新与基本原则重构 |
4.1 更新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
4.1.1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经济全球化理念 |
4.1.2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民主理念 |
4.1.3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4.1.4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经济安全理念 |
4.1.5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系统开发理念 |
4.2 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目标 |
4.2.1 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秩序价值 |
4.2.2 明确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效率价值 |
4.2.3 厘定矿产资源保护立法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之关系 |
4.3 重构矿产资源保护立法之基本原则 |
4.3.1 优势矿种效用更优原则 |
4.3.2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
4.3.3 矿产资源区域开发原则 |
4.3.4 替代资源开发与保护原则 |
4.3.5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原则 |
第5章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具体法律制度之创新与完善 |
5.1 建立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制度 |
5.1.1 建立优势和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
5.1.2 建立紧缺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
5.1.3 建立替代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
5.1.4 建立新能源矿产开发与保护制度 |
5.1.5 建立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制度 |
5.2 创新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机制 |
5.2.1 保障矿业权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
5.2.2 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
5.2.3 创新矿业监督冲突协调机制 |
5.3 完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 |
5.3.1 完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 |
5.3.2 完善矿业权登记法律制度 |
5.3.3 完善矿业权流转制度 |
5.3.4 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5.4 完善矿产资源保护法律责任制度 |
5.4.1 完善矿业权民事责任制度 |
5.4.2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 |
5.4.3 完善刑事责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辽东湾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海底地形地貌 |
2.1.4 入海河流 |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2.2 辽河概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水系概况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2.5 地质特征 |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
2.3.1 流域概况 |
2.3.2 水系概况 |
2.3.3 气候特征 |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碎屑矿物分析 |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
3.2.5 元素化学分析 |
3.2.6 ~(210)Pb、~(137)Cs测年 |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
6.1.1 流域风化条件 |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
7.2.1 组合Ⅰ |
7.2.2 组合Ⅱ |
7.2.3 组合Ⅲ |
7.2.4 组合Ⅳ |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
7.5.1 河流输沙量 |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
7.6 小结 |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钻孔柱状图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9)我国矿产产业新政策对国内矿产企业经营影响研究 ——以四川矿业投资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1.4 创新与不足 |
1.2 可能遇见的困难、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办法、措施 |
2.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及内容 |
2.1.1 产业政策含义及内容 |
2.1.2 矿产行业及其公共属性 |
2.2 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2.2.1 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 |
2.2.2 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
2.2.3 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公共政策变迁理论 |
2.3.3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理论 |
3.我国矿产产业政策的变迁及新政策的特点 |
3.1 矿产产业政策变迁的历程 |
3.1.1 快速发展阶段—政策鼓励阶段 |
3.1.2 持续发展阶段—政策优化阶段 |
3.1.3 转型发展阶段—政策调整阶段 |
3.2 现阶段新政策特点及机遇与挑战 |
3.2.1 新政策的特点 |
3.2.2 新政策的机遇与挑战 |
3.3 矿产产业政策变化趋势 |
4.新产业政策对四川矿业集团的影响分析 |
4.1 四川矿业集团基本情况 |
4.1.1 公司基本情况 |
4.1.2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 |
4.2 四川矿业集团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1 初创整合期 |
4.2.2 快速发展期 |
4.2.3 转型提升期 |
4.3 新政策对四川矿业集团发展的机遇分析 |
4.3.1 推动四川矿业集团对标发展 |
4.3.2 促进四川矿业集团核心战略的形成 |
4.3.3 加强四川矿业集团对市场的占领 |
4.3.4 有利于四川矿业集团国际化发展 |
4.4 新政策对四川矿业集团发展的挑战分析 |
4.4.1 企业战略转型面临的融资压力 |
4.4.2 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
4.4.3 极需拓展海外市场 |
4.4.4 人才资源与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持战略实行 |
5.国外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借鉴 |
5.1 美国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 |
5.2 澳大利亚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 |
5.3 巴西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 |
5.4 印度矿产产业政策的特点 |
5.5 经验教训与借鉴 |
6.进一步调整矿业产业政策及企业经营的建议 |
6.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6.1.1 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与指导 |
6.1.2 资本结构调整的完善 |
6.1.3 优化矿产市场机制 |
6.1.4 进一步优化行业保护政策 |
6.1.5 加强人才与科技政策 |
6.2 企业层面的建议 |
6.2.1 战略目标的调整 |
6.2.2 投融资渠道的拓宽 |
6.2.3 经营模式的转变 |
6.2.4 社会责任的履行 |
6.2.5 企业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材料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约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产业集约化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1.1 马克思的集约化经营理念 |
2.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3 马克思的协作化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2.3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及动力机制 |
2.3.1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 |
2.3.2 产业集约化与相关概念 |
2.3.3 产业集约化的动力机制 |
2.4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4.1 新材料产业的内涵、行业特点与分类 |
2.4.2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殊性 |
2.4.3 国际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态势 |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
3.1.2 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
3.1.3 产业发展效率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2 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原因 |
3.2.1 微观层面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
3.2.2 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 |
3.2.3 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
4.1.1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动力 |
4.1.2 要素有效利用是主要特征 |
4.1.3 产业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 |
4.1.4 产业组织优化是关键途径 |
4.1.5 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
4.2 确立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可靠性分析 |
4.3.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应用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 |
4.5.1 TOPSIS法的理论与方法 |
4.5.2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为例 |
第5章 国外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 |
5.1.1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1.2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1.3 美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1.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2 日本 |
5.2.1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2.2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2.3 日本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2.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3 德国 |
5.3.1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3.2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3.3 德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3.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4 韩国 |
5.4.1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4.2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4.3 韩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4.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实现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 |
6.1.1 技术创新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 |
6.1.2 以提高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目标 |
6.1.3 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
6.2 构建集约型新材料产业组织结构 |
6.2.1 培育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 |
6.2.2 兼并重组新材料中小企业 |
6.2.3 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 |
6.3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 |
6.3.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 |
6.3.2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思路 |
6.3.3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主要内容 |
6.4 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材料绿色产业链 |
6.4.1 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 |
6.4.2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原则和思路 |
6.4.3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
第7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 |
7.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7.3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
7.4 加强新材料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 |
7.5 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国外稀土应用五十三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
- [3]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 ——以包头、赣州稀土资源产业发展为例[D]. 陶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4]中国稀土产业安全研究[D]. 韩港.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1)
- [5]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研究[D]. 张瑾. 内蒙古大学, 2014(05)
- [6]稀土对结构钢Q345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尚卿.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7]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与制度创新研究[D]. 廖欣. 湖南大学, 2017(06)
- [8]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我国矿产产业新政策对国内矿产企业经营影响研究 ——以四川矿业投资集团为例[D]. 杨汶熙.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10]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胡续楠.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