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选择(八)

降压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选择(八)

一、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伟,侯梅[1](1995)在《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国伟广州羊城铁路总公司医院内科侯梅进修医生:何谓阶梯疗法?近年来对本疗法有何新的进展和观点?教授:阶梯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方法,根据患者高血压程度和病变情况,逐级加...

陈国伟[2](1994)在《老年高血压、高血压治则和非药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5)》文中研究说明老年高血压、高血压治则和非药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5)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国伟进修医生:老年高血压有何临床特点?教授:年龄超过60岁,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21.3/12.7可称为老年高血压...

黄波[3](2008)在《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对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阶段性总结。2方法与结果2.1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概述根据随师期间的学习与领悟,结合黄教授着作、演讲等内容,对黄煌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首先回顾了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经历了启蒙时期、摸索时期和成就期。其间受早年师承的影响、史学研究的启迪,并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接受了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最终选定了以经方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医以来,黄煌教授一直秉承着务真求实,注重疗效,择善而从,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在经方的研究思路上,他重视史学的研究,认为只有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才能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学术经验作出正确的选择;他倡导方证相应,提出方证相应是仲景学说的精华,从方证药证入手是中医入门的捷径;他认为目前中医发展的困境在于缺少规范,他提倡中医学要从相对规范的部分也就是经方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主张医学术语的规范化,呼吁国家尽快对中医的临床诊疗技术进行必要的梳理,同时,能够提出一批让老百姓能够正确选择中医医疗服务的标准或参照指标;在临床工作中,他以“看人的病”与“看病的人”作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指出必须将目光关注在“病的人”才能保持并发扬中医学的特色。黄煌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体现在“方证相应学说”和“经方体质学说”两方面。黄教授认为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是指用方的证据。方证相应,就是方与证互相呼应。即有是证,用是方,无是证则不用是方。黄教授认为古代的方证的表述是不完全性的表述,一般使用自然语言,包括古代的方言等,并带有医家主观性的。我们必须立足临床,强调经方的现代应用,破译出经方的现代应用指征,要力求用完整的、用规范的语言,尽量要客观而有证据的表述。黄教授的方证相应学说以“方-病-人”三要素为主体,方主要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病是指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而人则是具备某种心理特征、生活背景、体质特征的个体。在经方体质学说中,黄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方人”、“药人”的概念,即直接以某方或某药冠名于体质,诊断即治疗,大大提高了临证用方的准确性,增强了用药处方的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黄煌教授还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经方诊断方法。他结合各类体质患者的体型体貌特征,重视整体望诊对用药的指导作用,继承并发扬了朱莘农先生的喉诊,实事求是看待传统“脉诊”和“舌诊”在临床中的价值,继承了张仲景并选择性地吸收了日本腹诊精华,他还结合门诊的实际情况独创了腿诊诊法,总结出腿部的不同表现对具体方证的指导意义。2.2黄煌教授临证病案分析下篇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黄煌教授2004.11-2007.10三年间临床病案进行了整理,总结了其常用经方的用药经验,分析了经方治疗常见病的思路,附篇展示了黄教授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的技艺并通过按语对其思路进行了剖析,以体现其学说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常用经方的整理方面,首先统计了每张方适用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分布规律等;其次通过统计临床应用中该方的患者的现代医学诊断,分析该方与现代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该方的疾病谱分布;通过对使用该方的患者所表现的常见症状的频次统计,归纳该方临床应用的主要指征及不同指征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通过统计实际应用中合方情况及相关疾病谱,寻找不同方剂之间的联系;通过统计实际应用中药物的加减情况,体现了黄煌教授注重经方加减、讲究结构、进退有度的特色,力求达到丝丝入扣、精细绵密,达到方证相应的思想;通过统计在治疗不同疾病的过程中药物剂量的变化,寻找剂量与疾病、体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以上统计的基础上,提出每方比较规范的方证假说并对每方的体质要求和假说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力求清晰、客观、实用。同时对类似方剂进行了鉴别分析,最后结合临床疗效反馈,对每方的疗效进行了初步评估。此部分主要探讨了9张仲景方及1张黄教授自创方(四味健步汤)。在常见病的整理方面,以病为纲,从疾病简述、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用方经验、典型病案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疾病简述部分从现代医学角度对该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经方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部分对黄煌教授治疗该病最常用的经方进行了频次统计,并对其常用合方及加味药物进行了阐述;用方经验部分总结了黄教授治疗该疾病的常用处方以及用药指征;典型病例部分选取代表性的临床病案以印证用药思路,反映学术特色。本章所讨论的疾病涉及到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胃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肠道易激综合症、尿路感染、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失眠、恶性肿瘤、痛经、痤疮等13种。黄教授擅长用经方治疗那些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或明显治疗效果的疑难病。本文另外选取了临床疗效显着并能体现经方特色的35个疑难病例作为附篇,并以按语的形式进行剖析,以从个案的角度展现黄教授注重体质、强调方证相应的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诊断方法的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3结论黄煌教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现代经方临床家,他秉师承、研仲学、融中日、贯中西、汇古今,他继承了中医学中最具临床价值的部分——经方,吸收了日本汉方医学的研究成果,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对经方的传统方证进行破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方-病-人”为中心的“方证相应”学说和“方人药人”学说,并在方证的规范化、客观化上作出了初步的尝试。他注重临床,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继承和研究。

陈永聪[4](2011)在《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和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合理用药包含了四个方面,即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如何确定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备受各方关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出版的《在医疗机构中如何调查药物的使用(选择药物使用指标)》(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 (selected drug use indicators))中提出了合理用药国际指标:WHO在2002年发布了12条关于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方法、规章制度。2002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根据WHO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提出了《如何在医院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选择的指标》(How to Investigate 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 Hospitals:Selected Indicators)。目前WHO和美国国际开发署提出的药物使用指标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分析上海市某区(以后称为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影响临床药物费用的相关因素;建立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2009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与运行的基本状况分析。2、2009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与住院用药的合理性分析。3、2009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主要疾病药物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4、随机抽取部分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塞住院病历,对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5、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查阅课题组查阅了2005~2009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合理用药研究的文献,收集了衡量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情况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及评价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关于合理用药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现有数据收集课题组收集了2009年A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所有门诊与住院用药信息及病人和医师的相关信息。3、专家病例分析法课题组随机抽取了2010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0份脑梗塞住院病历,聘请2名神经内科的专家对病例住院第1-14天的治疗性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4、监测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课题组确定了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及其参考值,并进行了模拟监测。5、统计分析方法在课题分析中,课题组计算了各指标的值及其均数、百分位数、相对比;使用了Kruskal-Wallis检验或χ2检验,以比较不同组间指标值的差异性;建立多元线性方程、多元logistic方程分析了药物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状况分析2009年A区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拥有职工210人,平均拥有在职卫生技术人员172人,平均实际开放床位182张。此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平均总诊疗人次为505555次,年平均出院人数为1565人。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分析本次抽样调查的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34145张门诊电子处方共涉及942种第一诊断、895种药物。门诊药物次均费用为33.71元,门诊处方的平均药费为78.06元,平均药物数为2.32种。抗菌药物使用的次数比例为13.10%,费用比例为12.46%,包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6.43%;针剂使用的次数比例为15.51%,费用比例为13.45%,包含针剂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13.78%;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次数比例为39.94%,费用比例为29.27%。本次抽样调查的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87例出院病例共涉及143种出院第一诊断、570种药物。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病人中平均住院药物总费用(含中草药)为1256.05元/例。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的次数比例为13.31%,费用比例为24.91%;针剂使用的次数比例为62.15%,费用比例为61.19%;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次数比例为69.31%,费用比例为42.5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物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前5位的疾病(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药物总费用与病人性别、处方药物数、药物种类、医师性别、医师职称、病人付费方式有关。对于脑梗塞住院病例,药物总费用与病人性别与年龄、用药数量、药物种类有关。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塞住院用药的评价本次抽样评价的120份脑梗塞病例中,住院第1~14天的治疗性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评分均值分别为3.68、3.79、3.84、3.8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及参考值的构建本次研究对门诊与住院用药监测各确定了10个指标,门诊用药指标如:处方平均用药数、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针剂处方比例(%)等;住院用药指标如:例平均用药次数(次/例)、住院日均用药次数(次/日)、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等。课题组用百分位数法对这些指标确定了参考标准。6、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的模拟应用A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用药模拟监测显示,2009年监测值异常率为10.15%。另外,脑梗塞住院用药模拟监测显示,监测值异常率为7.87%。分析还显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值异常率不同,各月份的监测值异常率也不同。[讨论与建议]本次研究发现,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使用的药物种类数和费用较合理;抗菌药物、针剂使用比例较低;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有待提高。作者认为,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门诊使用药物的种类数、处方药费较合理;抗菌药物、针剂的使用比例较低;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有待提高。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住院病例药费较低、药物种类比较集中;住院病例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乃至患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加强对医师用药的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监督。

侯凌波[5](2017)在《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残余肾功能、生存质量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研究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全面评价升清降浊胶囊的临床疗效;明确升清降浊胶囊是否可改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peritubular capillarie,PTC),减轻或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入选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病房及门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选取符合研究方案标准的病例,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升清降浊胶囊5粒,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4周。监测指标及时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进行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28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VEGF、TSP-1、IL-6、IL-8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PCs血清学水平。结果:1.基线比较:对本研究的纳入病例进行原发病的统计,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病中占比例最高56.25%,其次是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在发病年龄上,41~60岁发病人数比率最高;性别构成比为男:女≈1.05:1。研究提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性别因素方面在患者病率方面无差别。2.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的变化更显着(P<0.01)。3.肾功能:对完成研究的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Scr、BUN、Ccr等指标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仅Scr和Ccr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Scr和Ccr等指标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BUN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肾衰竭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后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Hb、K、Ca、P、PTH及24h尿蛋白等指标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Hb、Ca、P、PTH、24h尿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PTH的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1),Hb、Ca和P等指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血K、24小时尿蛋白等指标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提示升清降浊胶囊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症状,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并可有效促进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恢复。5.生存质量:慢性肾衰竭患者经治疗后可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SF-36总分的提高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从SF-36各维度得分析,治疗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状况"、"情感状况"及"情感职能"等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疼痛"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情感职能"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其他7个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SF-36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和"SF-36总分"的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状况"的得分差值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6.相关性:EPCs与SF-36总分(r=0.241,P=0.031)呈线性正相关,与中医证候积分(r=-0.270,P=0.015)呈线性负相关;与 Scr(r=-0.298,P=0.007)、BUN(r=-0.277,P=0.013)呈线性负相关,与Ccr呈线性正相关(r=0.281,P=0.011),与24h尿蛋白无线性相关性(P>0.05);与VEGF呈线性正相关(r=0.251,P=0.025),与TSP-1(r=-0.339,P=0.002)、IL-6(r=-0.257,P=0.021)和IL-8(r=-0.247,P=0.027)呈线性负相关。VEGF与HIF-1 α呈线性正相关(r=0.357,P=0.001),与TSP-1呈线性负相关(r=-0.267,P=0.016),与IL-6及IL-8无线性相关性(P>0.05)。TSP-1与 IL-6(r=0.303,P=0.006)及 IL-8(r=0.236,P=0.035)呈线性正相关。7.血清HIF-1 α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IF-1 α水平的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两组HIF-1 α水平升高,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HIF-1 α水平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IF-1α水平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8.血清VEGF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血清VEGF水平升高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VEGF水平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在治疗后第14天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VEGF水平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9.血清TSP-1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SP-1水平下降,但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两组血清TSP-1水平下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8天治疗前相比血清TSP-1水平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SP-1水平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0.血清IL-6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水平下降,但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两组IL-6水平下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IL-6水平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6下降在治疗后第14天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IL-6水平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11.IL-8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8水平下降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两组IL-8水平下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IL-8水平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8水平在治疗后第14天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IL-8水平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12.EPCs水平: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EPCs水平的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至第28天时两组比较血清EPCs水平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血清EPCs水平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EPC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肾功能,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调节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贫血状况。PTC的评价指标——循环内皮细胞,与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临床症状有相关性,升清降浊胶囊可通过多靶点多种血管因子的级联反应促进VEGF的高表达介导EPCs动员,抑制TSP-1、IL-6及IL-8的过表达,削弱肾组织炎性反应、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再生,从而改善PTC,改善肾脏纤维化,发挥肾脏保护机制。

何科杰[6](2018)在《基于PET-CT技术探究针刺太溪穴对SHR降压关键脑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以传统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为基础,通过针刺SHR的太溪穴,对比非穴组、模型组和正常WKY组,发现针刺降压起效时间点,然后运用PET-CT成像技术,通过检测脑区葡萄糖的代谢水平来寻找降压靶脑区,探索针刺太溪穴对SHR的降压靶脑区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中枢降压机制。探寻针刺降压作用时间点和可能存在新的中枢降压靶点,为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探寻针灸治病机理的物质途径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确定经穴的降压作用时效规律选用SPF级10周龄SHR24只,(雄性,体重180200克,收缩压≥140mm Hg),随机分为太溪组、非穴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血压WKY大鼠8只。太溪组和非穴组大鼠分别针刺,方案如下: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固定,针刺左右腧穴;针刺行捻转手法,捻转频率为80±5次/分钟,捻转幅度为180±5度;每个穴位操作2.5分钟,左右两穴共计5分钟;每天上午治疗1次,连续针刺7次。对照组大鼠,按针刺组针刺时的固定方法固定5分钟,不予针刺。根据《实验针灸学》有关动物取穴的方法定位取太溪、非穴进行针刺。血压值测定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量大鼠的血压,每只大鼠连续测量15次,取平均血压值。测量时间点包括针刺前、针刺后30分钟、针刺后60分钟、针刺后90分钟的血压值。确定降压效果后,进入PET-CT扫描。(2)确定针刺激活脑内特异性的关键脑区。确定降压效果后,对各组大鼠进行PET-CT扫描。根据针刺效应的时间点,进行即刻PET-CT扫描和疗程后PET-CT扫描。即刻PET-CT扫描:根据降压起效时间确定针刺后即刻PET-CT扫描时间,首先固定大鼠,太溪组、非穴组SHR针刺干预共5分钟,每个穴位各2.5分钟。30分钟后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并维持麻醉状态,行脑部PET-CT扫描。尾静脉注射显影剂时间根据针刺降压起效时间定,从尾静脉注射18F-FDG显影剂。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只进行抓取,不予针刺操作,其余操作同针刺组。疗程后PET-CT扫描:针刺疗程(7天)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PET-CT扫描,在注射显影剂及PET-CT扫描整个过程中,不予针刺干预。PET采集图像采用SPM8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完成。研究结果:各组大鼠的体重及原始血压的情况:(1).针刺治疗前,观察各组大鼠血压的情况。针刺太溪组、针刺非穴组、模型组与正常血压WKY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大鼠的血压均比WKY组大鼠血压偏高,提示模型组大鼠血压与WKY组大鼠血压具有可比性。针刺太溪组、针刺非穴组、模型组组间比较(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前所有SHR大鼠血压数值无显着差异,各组大鼠血压值具有良好的齐同对比性。(2).针刺即刻,针刺后10min开始进行血压测量,观察研究针刺降压的时效性。如图3、4示,对比正常血压WKY大鼠组,模型组大鼠的血压在30、60、90min时较高,组间血压进行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对比正常WKY大鼠,模型大鼠血压更高,模型动物血压与正常大鼠血压具有可比性。经过一次针刺太溪穴之后,结果可见在针刺后30、60min时,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模型组大鼠血压,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0min时血压值最低,低于其他时间点血压数值,随后血压随时间上升,这提示即刻针刺太溪穴后,针刺能降低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在针刺一次太溪穴之后30min的降压作用最明显。经过一次针刺非穴后,结果可见在针刺后30、60、90min,针刺非穴组血压与模型组大鼠血压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即刻针刺非穴后,降压作用不明显。与针刺非穴组大鼠相比,在30、60min时,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非穴组大鼠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经针刺1次后,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降压效果比针刺非穴组大鼠的降压效果明显。(3).针刺疗程后,针刺后24h开始测量血压,连续测量3天。观察研究针刺后降压的时效性。如图5、6示,与正常组血压WKY大鼠相比,在疗程后24、48、72h时模型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疗程后模型组大鼠血压较正常组WKY大鼠血压更高,结果说明正常大鼠的血压和高血压动物模型的血压之间具有可比性。针刺高血压大鼠的太溪穴一个疗程后(7次),结果显示在疗程后24、48h,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模型组大鼠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4h时血压最低,低于其他时间点血压数值,随后血压随时间上升,这提示针刺太溪穴疗程后,针刺能降低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在针刺太溪穴疗程之后24h的降压作用最明显。经过一个疗程针刺非穴后,结果可见在疗程后24、48、72h,针刺非穴组血压与模型组大鼠血压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针刺非穴疗程后,降压作用不明显。与针刺非穴组大鼠相比,在24、48h时,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非穴组大鼠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经针刺一个疗程后,针刺太溪穴组大鼠的降压效果比针刺非穴组大鼠的降压效果明显。2.SHR模型组大鼠与WKY对照组大鼠对比葡萄糖代谢改变的脑区:疗程第1天时,SHR模型组大鼠与WKY对照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视觉皮质、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下边缘皮层、丘脑、腹侧眶皮层、背侧丘脑外侧核团、背侧丘脑、眼眶皮层、下丘脑。疗程第8天时,SHR模型组大鼠与WKY对照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尾状核、基底神经节、胼胝体、扣带回、扣带皮层、运动皮层、感觉皮层、视觉皮质。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小脑前叶、下边缘皮层、丘脑、腹侧眶皮层、背侧丘脑外侧核团、背侧丘脑、眼眶皮层。3.针刺太溪组大鼠与SHR模型组大鼠对比葡萄糖代谢改变的脑区:疗程第1天时,针刺太溪组大鼠与SHR模型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前嗅核、伏核、下丘脑、丘脑、前额叶皮层、嗅球、前连合、背侧丘脑外侧核团、背侧丘脑、下丘脑管区、隔区周围核、眼眶皮层、纹状体。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小脑后叶、视觉皮层。疗程第8天时,针刺太溪组大鼠与SHR模型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床核、丘脑、内囊、隔区周围核、纹状体。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下脚、嗅觉皮层。4.针刺太溪组大鼠与针刺非穴组大鼠对比葡萄糖代谢改变的脑区:疗程第1天时,针刺太溪组大鼠与针刺非穴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无颗粒岛皮层、岛叶皮层、延髓、脑桥桥梁。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下脚、海马、海马伞。疗程第8天时,针刺太溪组大鼠与针刺非穴组大鼠比较,部分脑区的功能被激活,其葡萄糖代谢量发生改变。葡萄糖代谢减少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丘脑、延髓、脑桥桥梁。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前嗅核、基底神经节、尾状核、嗅球、前额叶皮层、胼胝体、小脑后叶、眼眶皮层、梨状皮质、纹状体。研究结论:1.针刺太溪穴对SHR具有确切降压效果,非穴没有降压效果。针刺SHR太溪穴即刻后,30min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效果最佳,优于60、90min。疗程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效果更好,优于48、72h,说明针刺太溪穴的近期降压效应明显。2.针刺即刻后PET-CT成像示:与正常WKY组大鼠相比,针刺太溪穴可以降低SHR的下丘脑、丘脑、背侧丘脑等区域异常升高的葡萄糖代谢;与非穴组相比,针刺太溪穴可以降低延髓的葡萄糖代谢;提示下丘脑、丘脑、背侧丘脑及延髓可能在针刺太溪的瞬时降压效应中发挥关键作用。针刺疗程后PET-CT成像示:与正常WKY组大鼠相比,针刺太溪穴可降低SHR丘脑中异常升高的葡萄糖代谢;与非穴组相比,针刺太溪穴可以降低延髓中的葡萄糖代谢;提示丘脑和延髓可能在针刺太溪的长期降压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针刺疗程后效应与针刺即刻效应的调控方向一致。针刺选穴不同,降压效果不同,且脑区成像不同,从客观上体现经穴特异性,经穴-脑相关学说。针刺即刻和针刺疗程后PET-CT成像示:与正常WKY组大鼠相比,SHR组前后葡萄糖代谢降低的相同区域:运动皮层、感觉皮层和视觉皮层;与SHR组相比,针刺太溪组前后葡萄糖代谢降低的相同区域:丘脑、隔区周围核和纹状体;与非穴相比,针刺太溪组前后葡萄糖代谢降低的相同区域:延髓和脑桥桥梁。前后存在葡萄糖代谢降低的相同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在即刻和疗程后都有降压效应,其中可能存在新的降压关键脑区,有待下一步研究。

罗伯承[7](2012)在《基于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的组方模式探讨》文中指出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融合组方”)是指临证在遣药组织一首方剂时,引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以及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等成果,作为中医组方用药的依据,或者将中西药物融入一个制剂中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揭示“融合组方”的渊源、规律、利弊,试图使中西医药结合组方得以规范化,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融合组方”的渊源。认为清末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形成和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思潮的产生为“融合组方”奠定了基础;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为“融合组方”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第二部分探讨了“融合组方”的具体模式。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概括,发现中西药物合用和中西医理融合是“融合组方"的两种主要模式。目前中西药物的合用,主要用于中成药的开发;而中西医理融合,则是临床“融合组方”的常见形式。‘该形式包括中医辨证为主融合西医辨病、西医辨病为主融合中医辨证两类:其中前者以传统药性结合现代药理、中医病机结合西医病理者居多,后者以依据病理指标辨病组方、专病组配专方、精简复方组方和有效组分配伍组方等为常。第三部分探讨了“融合组方”模式提出的意义,并在分析其模式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展望。“融合组方”模式提出的意义在于:藉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现代制方原理,完善传统中医制方理论;以新的认识研制新方,为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提供可能。“融合组方”利在可从不同层面增强方剂疗效、有益中医药学的创新;弊在因为忽略方剂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忽视药物理化性质及其拮抗作用,无法保证安全有效,且易致中医药理论异化、退化。深信趋利去弊,将使其优势凸显。

杨路[8](2008)在《针刺十二原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经穴效应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对于经穴效应规律的研究一直是针灸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怎样运用多学科交叉,采用现代医学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传统针灸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经穴的效应规律,开展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已成为现代针灸急需解决的问题。腧穴特异性及腧穴主治的双向性是经穴效应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按照由动物实验研究提出假说到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的模式,进行相关腧穴特异性和腧穴主治双向性研究,总结针刺调整效应的规律,阐明腧穴效应规律性以及腧穴针刺信号的始动、传导、整合及效应产生的机制,将为现代针灸学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十二原穴和非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不同,来研究代表不同经脉的“原穴”对血压影响的特异性及针刺作用的双相性,为针灸调节血压的腧穴效应规律研究领域增加新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更深入探讨腧穴效应规律的机理研究提供切入点。方法研究分为高血压部分和低血压部分。两部分均分为十二原穴组、非穴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6只。各原穴及非穴组大鼠每日接受相应部位的针刺治疗,各原穴及非穴均取双侧;模型组、空白组大鼠同样固定,但不予针刺。针刺时用1寸30号不锈钢毫针直刺,平补平泻法连续刺激5分钟,连续治疗7天。每日治疗结束后所有动物均进行BP检测,每只大鼠连续测量5次,取平均血压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分析1、原穴降压作用特异性的比较:非穴组与模型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具有降压作用。十二原穴组中,阳池、太冲、太溪组的降压效果最优,且降压效果接近,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降压程度类似;太渊、神门、太白、合谷、腕骨组降压效果稍次,但优于非穴组,五组间血压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降压水平在一个层次;大陵、丘墟、冲阳组虽与模型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其降压效果与京骨、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降压效果接近。2、原穴升压作用特异性的比较:非穴组和十二原穴组与模型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具有升压作用。十二经原穴组中,神门、大陵、合谷、阳池组的升压效果最优,且升压效果接近,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升压程度类似;太渊、太冲组升压效果稍次,两组间血压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升压水平在一个层次;腕骨、太溪、太白组升压效果再次,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升压效果接近;京骨、冲阳、丘墟组在十二原穴中升压作用最差,但仍优于非穴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穴对血压双向性调节作用的比较:十二经原穴组及模型组、非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其对血压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有差异。模型组、非穴组对血压双向调节的作用不明显。而十二经原穴对血压有较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十二经原穴中以合谷穴、阳池穴、神门穴双向调整作用为最好,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合谷穴、阳池穴、神门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接近;太渊穴、太冲穴、腕骨穴次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太渊穴、太冲穴、腕骨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类似;大陵穴、太溪穴、太白穴再次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陵穴、太溪穴、太白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接近;冲阳穴、京骨穴、丘墟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最差,与非穴组比较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冲阳穴、京骨穴、丘墟穴的双向调节作用与非穴组类似。结论1、针刺对高血压有良性调整作用,且针刺的即时降压作用特别明显,但其持续降压作用还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十二原穴在调治高血压方面具有特异性,十二原穴中阳池、太冲、太溪穴的降压作用最优,太渊、神门、腕骨、太白、合谷穴的降压作用稍差,大陵、京骨、丘墟、冲阳穴的降压作用最差,与非穴类似。2、针刺非穴和原穴除了对高血压有良性调整作用外,也具有很好的升压作用,并且针刺对低血压的调节相对高血压更加平稳、持久。低血压部分,十二原穴中神门、大陵、阳池、合谷穴的升压作用最优,太冲、太渊穴的升压作用稍差,太白、太溪、腕骨穴的升压作用再次,京骨、丘墟、冲阳穴升压作用最差,但也优于非穴组。3、针刺非穴与原穴对血压调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原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要优于非穴。另外,十二原穴对血压调节的双向性也具有差异,十二原穴中以合谷、阳池、神门穴的双向调节作用最优,太渊、太冲、腕骨穴的双向调节作用稍差,大陵、太溪、太白穴的双向作用再次,冲阳、京骨、丘墟穴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最差。

刘淑红[9](2012)在《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方法,对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研究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对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对照组采用辨证选穴针刺。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同组症状积分对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对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3.对于血压值方面的影响:经过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治疗前同组比较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SBP相比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DBP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前后实验室资料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值、甘油三酯(TG)值、血清一氧化氮(NO)值、血浆内皮素(ET)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TC值、TG值、NO值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只有ET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TC、TG、NO、ET值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5.治疗前后TCD资料显示:治疗组各动脉Vm值治疗后其中大脑中动脉(MCA)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Vm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 Vm值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小脑后下动脉(PICA) Vm值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动脉Vm值治疗后其中MCA、VA、BA的Vm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ACA、PCA、PICA的Vm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CA、MCA、PCA、BA、VA、PICA的Vm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表明治疗组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与对照组辨证选穴针刺均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改善临床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于TC、TG、NO、ET以及脑动脉平均血流量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针刺颈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能够调节血脂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改善脑血流动力学。3、推测治疗组针刺颈穴配合辨证取穴改善了颈动脉系统的功能及全身血液循环状态,进而更好的减轻了心脏的后负荷,并且改善了脑循环的功能,从而起到降压、调控血压作用和保护心脑靶器官的作用。

王淑婉[10](2020)在《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法治疗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法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三科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治疗,一共治疗4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仪的相关数据,并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治疗前后的数据变化情况,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法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血压水平、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指标(标准差)、平滑指数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顺利观察并完成患者人数为61例,其中对照组共31例,治疗组共30例。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 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MS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M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MD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MDBP)、血压负荷(BPL)、血压变异性(BPV)指标较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平滑指数(SI)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3治疗组治疗后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 MS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MSBP)、夜间收缩压负荷(n SBPL)、24小时收缩压负荷(24h SBPL)、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 SBPV)、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h SBP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 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M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MD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MDBP)及其对应的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平滑指数(n SBP-SI)、24小时收缩压平滑指数(24h SBP-SI)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天收缩压平滑指数(d SBP-SI)、白天舒张压平滑指数(d DBP-SI)、夜间舒张压平滑指数(n DBP-SI)、24小时舒张压平滑指数(24h DBP-S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联合口服西药法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降低全天血压水平、改善血压波动、平稳降压的作用,尤其在改善夜间收缩压方面更有优势,且具有安全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二、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论文提纲范文)

(3)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上篇 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
    第一章 黄煌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1.1 黄煌教授学术思想演变
        1.1.1 启蒙期
        1.1.2 摸索期
        1.1.3 成熟期
        1.2 治学态度
        1.2.1 务实求真,注重疗效
        1.2.2 择善而从,与时俱进
        1.3 研究思路
        1.3.1 重视史学研究
        1.3.2 倡导方证相应
        1.3.3 强调医学规范
        1.3.4 着眼于病的人
    第二章 黄煌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内容
        2.1 方证相应学说
        2.1.1 方证相应学说的源流
        2.1.2 方证相应说的基本内容
        2.1.3 倡导方证相应学说的意义
        2.2 经方体质学说
        2.2.1 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
        2.2.2 《伤寒杂病论》中的体质学思想
        2.2.3 方人药人学说
        2.2.4 方人药人说的意义
        2.3 经方特色诊疗方法
        2.3.1 关于整体望诊
        2.3.2 关于喉诊
        2.3.3 关于舌诊
        2.3.4 关于脉诊
        3.3.5 关于腹诊
        2.3.6 关于腿诊
        2.3.7 经方诊疗流程
下篇 黄煌教授临证病案分析
    第一章 概述
        1.1 病案概况
        1.1.1 年龄分布特点
        1.1.2 病案处方分布
        1.1.3 病案疾病谱分布
        1.2 分析目的
    第二章 常用经方应用经验
        2.1 桂枝汤
        2.1.1 概况
        2.1.2 疾病谱
        2.1.3 症状特点分析
        2.1.4 症状讨论
        2.1.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1.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1.7 用药特点
        2.1.8 方证转化
        2.1.9 疗效评价
        2.2 葛根汤
        2.2.1 概况
        2.2.2 疾病谱
        2.2.3 症状特点分析
        2.2.4 症状讨论
        2.2.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2.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2.7 用药特点
        2.2.8 方证转化
        2.2.9 疗效评价
        2.3 小柴胡汤
        2.3.1 概况
        2.3.2 疾病谱
        2.3.3 症状特点分析
        2.3.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3.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3.6 用药特点
        2.3.7 方证转化
        2.3.8 疗效评价
        2.4 四逆散
        2.4.1 概况
        2.4.2 疾病谱
        2.4.3 症状特点分析
        2.4.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4.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4.6 用药特点
        2.4.7 方证转化
        2.4.8 疗效评价
        2.5 大柴胡汤
        2.5.1 概况
        2.5.2 疾病谱
        2.5.3 症状特点分析
        2.5.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5.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5.6 用药特点
        2.5.7 方证转化
        2.5.8 疗效评价
        2.6 半夏厚朴汤
        2.6.1 概况
        2.6.2 疾病谱
        2.6.3 症状特点分析
        2.6.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6.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6.6 用药特点
        2.6.7 方证转化
        2.6.8 疗效评价
        2.7 炙甘草汤
        2.7.1 概况
        2.7.2 疾病谱
        2.7.3 症状特点分析
        2.7.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7.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7.6 用药特点
        2.7.7 方证转化
        2.7.8 疗效评价
        2.8 黄芪桂枝五物汤
        2.8.1 概况
        2.8.2 疾病谱
        2.8.3 方证分析
        2.8.4 症状讨论
        2.8.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8.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8.7 用药特点
        2.8.8 方证转化
        2.8.9 本方疗效
        2.9 五苓散
        2.9.1 概况
        2.9.2 疾病谱
        2.9.3 症状特点分析
        2.9.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9.5 本方的体质
        2.9.6 用药特点
        2.9.7 方证转化
        2.9.8 本方疗效
        2.10 四味健步汤
        2.10.1 概况
        2.10.2 疾病谱
        2.10.3 症状特点分析
        2.10.4 方证归纳
        2.10.5 用药特点
        2.10.6 疗效评价
    第三章 常见病经验整理
        3.1 慢性支气管炎
        3.1.1 简述
        3.1.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3 用方经验
        3.1.4 典型病案
        3.2 高血压病
        3.2.1 简述
        3.2.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2.3 用方经验
        3.2.4 典型病案
        3.3 心脏瓣膜病
        3.3.1 简述
        3.3.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3.3 用方经验
        3.3.4 典型病案
        3.4 慢性胃炎
        3.4.1 简述:
        3.4.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4.3 用方经验
        3.4.4 典型病案
        3.5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5.1 简述
        3.5.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5.3 用方经验
        3.5.4 典型病案
        3.6 肠道易激综合征
        3.6.1 简述:
        3.6.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6.3 用方经验
        3.6.4 典型病案
        3.7 尿路感染
        3.7.1 简述
        3.7.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7.3 用方经验
        3.7.4 典型病案
        3.8 糖尿病
        3.8.1 简述
        2.8.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8.3 用方经验
        3.8.4 典型病案
        3.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9.1 简述
        3.9.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9.3 用方经验
        3.9.4 典型病案
        3.10 失眠
        3.10.1 简述:
        3.10.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0.3 用方经验
        3.10.4 典型病案
        3.11 恶性肿瘤
        3.11.1 简述
        3.11.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1.3 用方经验
        3.11.4 典型病案
        3.12 痛经
        3.12.1 简述:
        3.12.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2.3 用方经验
        3.12.4 典型病案
        3.13 痤疮
        3.13.1 简述
        3.13.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3.3 用方经验
        3.13.4 典型病案
    第四章 讨论
        4.1 用现代语言来解释方药的功效和主治
        4.2 重视药物的剂量和配伍
        4.3 注重经方的加减法
        4.4 探索经方的剂型
        4.5 善于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
        4.6 注重经方的疗效评价
展望
参考书目
附录 黄煌教授临证疑难病案解析
    5.1 支气管哮喘案
    5.2 支气管扩张案
    5.3 顽固性胸痛案
    5.4 慢性心功能不全案
    5.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案
    5.6 下肢深静脉血栓案
    5.7 不明原因腹部胀痛案
    5.8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乏力案
    5.9 输尿管结石案
    5.10 肾癌术后调理案
    5.11 高脂血症案
    5.12 急性痛风疼痛案
    5.13 干燥综合征案
    5.14 带状疱疹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案
    5.15 糖尿病肾病案
    5.16 神情恍惚嗜睡案
    5.17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
    5.18 老年脑梗后失眠案
    5.19 双相情感障碍案
    5.20 干燥综合征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5.2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5.22 溶血性贫血案
    5.23 口腔扁平苔藓案
    5.24 口腔粘膜白斑案
    5.25 慢性唇炎疼痛开裂案
    5.26 老外闭经案
    5.27 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5.28 慢性前列腺炎案
    5.29 疝气手术后下腹坠胀案
    5.30 混合痔术后盗汗尿频案
    5.31 肺淋巴管肌瘤病
    5.32 小儿过敏性紫癜案
    5.33 小儿多动综合征案
    5.34 小儿过敏性鼻炎案
    5.35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案
作者简介
致谢

(4)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后果及影响因素
    二、合理用药的概念
    三、合理用药的具体要求
    四、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
    五、合理性用药国际指标
    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
    七、我国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状况
    八、质量控制原理及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状况分析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四、专家病例评价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六、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的模拟应用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
    二、现有数据收集
    三、专家病例分析法
    四、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五、统计分析方法
    六、技术路线图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状况分析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情况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四、脑梗塞住院用药的专家评价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的研究
    六、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的模拟应用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状况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用药状况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用药状况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五、脑梗塞住院用药合理性研究
    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及模拟监测
第七部分 本次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件
附表
综述一
综述二
综述三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5)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一、病名渊源
        二、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辨证治疗
    第二节 西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三、治疗
    第三节 升清降浊胶囊及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概况
        一、升清降浊胶囊的组方及功效
        二、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丢失与肾损害
        一、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丢失与肾脏纤维化关系
        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减少机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试验病例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随机的实施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人口学特征的比较
        二、基线临床特征的比较
        三、中医证候评价
        四、生存质量评价
        五、相关性研究
        六、实验室指标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升清降浊胶囊对CRF患者肾功能的改善
        二、升清降浊胶囊对CRF患者钙磷代谢、血红蛋白、血脂、血钾的影响
        三、升清降浊胶囊对CRF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
        四、升清降浊胶囊对CR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五、CRF临床指标与PTC再生指标的相关性
        六、升清降浊胶囊改善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减少的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6)基于PET-CT技术探究针刺太溪穴对SHR降压关键脑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及机制研究
        1.1.1 高血压的病名与诊断
        1.1.2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
        1.1.3 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4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因病机小结
    1.2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1.2.1 古代医籍对高血压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1 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太溪穴对血压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统计方法及结果
    2.2 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太溪穴的中枢激活效应研究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基于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的组方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的渊源
    1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思潮奠定基础
    2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的模式
    1 中西药物合用开发新药
        1.1 理论基础
        1.2 方药举隅
    2 中西医理融合组配新方
        2.1 辨证为主融合辨病组方
        2.1.1 传统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组方
        2.1.1.1 理论概述
        2.1.1.2 方药举隅
        2.1.2 中医病机结合西医病理组方
        2.1.2.1 理论概述
        2.1.2.2 方药举隅
        2.2 辨病为主融合辨证组方
        2.2.1 依据病理指标组方
        2.2.1.1 理论概述
        2.2.1.2 方药举隅
        2.2.2 专病组配专方
        2.2.2.1 理论概述
        2.2.2.2 方药举隅
        2.2.3 精简复方组方
        2.2.3.1 理论概述
        2.2.3.2 方药举隅
        2.2.4 有效组分配伍组方
        2.2.4.1 理论概述
        2.2.4.2 方药举隅
第三部分:讨论
    1 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模式提出的意义
        1.1 从新的视角来诠释现代制方原理,完善传统中医制方理论
        1.2 以新的认识研制新方,为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提供可能
    2 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模式的利弊探讨
        2.1 优势
        2.1.1 中西医理结合,有利增强方剂疗效
        2.1.2 药性药理结合,有益指导临床用药
        2.2 弊端
        2.2.1 忽略方剂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导致药证不符
        2.2.2 忽视药物理化性质及其诘抗作用,无法保证安全有效
        2.2.3 易致中医药理论异化、退化
    3 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组方模式的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组方模式与配伍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8)针刺十二原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经穴效应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原穴研究概况
        一、原穴的理论基础
        二、原穴的临床应用概况
    第二节 针灸对血压影响的研究概况
        一、针灸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二、针灸治疗低血压研究进展
    第三节 高、低血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一、高血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二、低血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腧穴主治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一、腧穴的特异性概述
        二、对全身各系统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三、展望
    第五节 针刺双向性调节作用研究
        一、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概述
        二、针灸对全身各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
        三、展望
第二章 针刺十二原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第一节 针刺十二原穴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 针刺十二原穴对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章 针刺十二原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双向调节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结语
    一、针刺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二、腧穴主治的特异性
    三、腧穴主治的双向性
    四、本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专着及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9)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课题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与中断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分组
        4.2 治疗方法
        4.2.1 对照组
        4.2.2 治疗组
        4.3 注意事项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患者一般情况
    3 疗效性指标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血压水平的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负荷的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的比较
        3.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滑指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比较
    4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中医痰热型高血压病因病机的分析
    2 痰热型高血压的治法
        2.1 调脾胃
        2.2 畅气机
    3 穴位贴敷法治疗痰热型高血压的分析
        3.1 穴位贴敷
        3.1.1 穴位贴敷的传统认识
        3.1.2 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及其降压作用分析
        3.2 选穴分析
        3.2.1 足三里穴位分析
        3.2.2 中脘穴位分析
        3.2.3 涌泉穴位分析
        3.3 选方分析
        3.3.1 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型高血压的依据
        3.3.2 黄连温胆汤的沿革及组方意义
        3.3.3 黄连温胆汤加味药物分析
    4 穴位贴敷疗法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
        4.1 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4.2 对血压负荷的影响
        4.3 对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4.4 对平滑指数的影响
        4.5 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5 安全性评价的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作者简介

四、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论文参考文献)

  • [1]降压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8)[J]. 陈国伟,侯梅. 新医学, 1995(01)
  • [2]老年高血压、高血压治则和非药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临床选萃(5)[J]. 陈国伟. 新医学, 1994(10)
  • [3]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D]. 黄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5)
  • [4]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D]. 陈永聪. 复旦大学, 2011(05)
  • [5]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干预机制的研究[D]. 侯凌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基于PET-CT技术探究针刺太溪穴对SHR降压关键脑区的影响[D]. 何科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基于中西医药理论融合的组方模式探讨[D]. 罗伯承.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针刺十二原穴对高、低血压大鼠模型血压影响的经穴效应规律研究[D]. 杨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9]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 刘淑红. 云南中医学院, 2012(04)
  • [10]黄连温胆汤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D]. 王淑婉.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降压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选择(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