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史·选举志》正误例举(论文文献综述)
乔芳[1](2015)在《北宋《论语》诠释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是中国传统经学与儒家哲学发展的转折和变革期,适应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论语》诠释也实现了重大转折与变革。《论语》地位空前提升,注家注本众多,流派倾向不一,流寓着宋儒的怀疑与批判意识,贯穿着宋儒的革新和创造精神,成为宋儒实践宋学、复兴儒学、建构理学思想的重要资源。本文属于《论语》诠释的断代史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北宋《论语》诠释的文化生态,总结北宋《论语》注本的诠释方法、诠释思想和诠释成就,厘清北宋《论语》诠释的演进路径、诠释特点与贡献。北宋《论语》诠释寓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想境遇之中。建立在社会长期动荡基础上的宋王朝,为了稳固政权,谋求长治久安,从开同初就确立了尊孔崇儒、“以文化成天下”的基本国策。为选拨和笼络人才,宋廷扩大科举取士范围,革除科考舞弊可能,以经义取士,强调通经致用。文化建设方面的举措,促进了学校教育、图书整理和典籍印刷业的迅速发展,也促成了北宋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全民读书热潮。凡此,预设了北宋《论语》诠释的政治制度土壤和社会文化条件。中国传统经学和儒家哲学发展至唐代陷入沉寂,经学研究株守师说,无所创新,严重禁锢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儒学受到释、道思想的冲击,独尊地位丧失。冲破旧学风的束缚,通过创造性诠释儒家经典以复兴儒学,成为中唐至北宋时期经典诠释和儒家哲学发展的历史使命。儿此,规定了北宋《论语》诠释嬗变的内在趋向和外在形态。宋仁宗庆历(1041-1048)以前,北宋《论语》诠释经历了官方和民间新旧学风双线并行的嬗变轨迹。邢昺《论语注疏》章句训诂细密,名物考证周详,标志着《论语》汉学系统的完成,在熙宁变法以前是北宋官方科举考试的唯一教本。但是《论语注疏》旧中寓新,不愚忠、不专守,“稍傅以义理”,成为北宋《论语》汉学向宋学转关的标志。在官方学风守旧的情况下,民间解经新风涌动。 《宋元学案》所存胡瑗《论语说》8章,对研究胡氏《论语》诠释思想以及宋代《论语》诠释走向弥足珍贵。作为宋学奠基人、理学先驱,胡瑗适应宋初学者治经理路,以义理阐发为释《论》方法,以修养德性为释《论》主旨,以教育弟子为释《论》诉求,二者相辅相成,辟出了一条属于宋儒的释《论》之路,是宋学《论语》诠释的开先河之作。刘敞《论语小传》诠释《论语》87章,驳难旧解,自出新意,虽仍不为完本,外在形态上还间有章句注疏之学的痕迹,但是内在思想倾向和诠释方法已属于宋学风貌。不过,刘敞诠释《论语》立足于经文本身,在道德性命和哲学思辨方面发明不足,仍应视为北宋前期《论语》宋学发展演变阶段的产物。北宋中后期,以义理为重的《论语》诠释新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官方解经倾向与民间新风合流。蜀学派苏轼《论语说》和苏辙《论语拾遗》是宋学释《论》的典范。苏轼《论语说》覃思深念,讲究“尽心”、“会心”常常撇开文句束缚,注重从整体上阐明道理, “时发孔氏之秘”。其诠解《论语》多参引历史事实,联系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遭际,站在世俗理性的角度,或批评时弊,或反映世态炎凉,或辩驳孟子,虽存有援引释、道思想的影子,但最终旨归在于通达孔子,在发明儒家道德性命方面颇有创获,是蜀学派《论语》诠释的代表。苏辙《论语拾遗》诠解《论语》27章,援引历史事实改易辩驳苏轼“意有所未安”、以释道思想释《论》以《论》释《论》等特点突出,在儒家“仁”的诠解方面有新见解, “其聪明独到之处亦不可磨”,在北宋《论滔》诠释语上有一定的地位。同一时期,理学型《论语》诠释孕育胎动于《论语》宋学母体中。陈祥道《论语全解》既是荆公新学派释《论》的唯一存本和集成之作,也是以“理”释《论》的重要文本,成于王安石推行科举改革时期,哲宗绍圣(1094-1098)后,作为科考的标准教材行于场屋,在当时颇有影响。陈祥道注重征引儒家经典和汉及前代历史事实、经师言论,并杂据《老子》、《庄子》、《墨子》等先秦文献诠解《论语》,章章立别解,篇篇出新意,总体思想倾向不失儒学的纯正性。陈氏认为《论语》是圣人言“理”之作,诠释《论语》注重穷理,讲究尽性,其中体现的理学思想虽然还不具有系统性,哲学思辨方面也较弱,但足以反映荆公新学派《论语》诠释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的贡献。程颐诠释《论语》除《论语解》外,还有散见于《河南程氏遗书》及《河南程氏外书》中的诸多相关言论。其视《论语》为建构理学思想的要籍,诠释《论语》有两个向度,一是发明儒家修齐治平之道,阐述了学习自修与教育并重的修道路径和自敬而诚的守道机制;一是以玩味涵咏之法,将经学层面的“道”导入哲理层面的“理”,借诠释《论语》以理论道,推明心性天理。程颐《论语》诠释很好地平衡了宋儒追求的“内圣”功夫和“外王”之道,为理学思想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和思想基础,在两宋《论滔》诠释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总体而言,北宋前期《论语》诠释新旧学风双线并行,中期以后逐渐合流。以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邢昺进献《论语注疏》书板为界, 《论语》诠释史上以文字训诂和名物考证为重心的汉学系统完成,但是旧学风的影响直至熙宁变法时才终结。新旧学风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中唐韩愈、李翱诠释《论语》起,民间探求《论语》深层义理的诠释实践或隐或显从未停歇。宋仁宗庆历(1041-1048)以后,释《论》新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推行科举改革,以儒家经义道理取士,官方经学风气才与民间宋学新风合流,标志着《论语》宋学对汉学的全面取代。与此同时,理学型《论语》诠释复胎动于《论语》宋学的发展流变中,程颐等理学家以《论语》为探讨和建构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资源,在诠释思想和诠释方法两方面对南宋理学家的《论语》诠释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论语》诠释虽然注家注本多,学术流派不一,但诠解方法和解经追求具有趋同性。经学家们普遍不重章句训诂,不受旧注束缚,善于从《论语》篇章整体出发,以己意对《论语》作了创造性新诠。但是也要承认,北宋诸儒释《论》并未尽费训诂、尽弃旧注,对经文个别文字辨音释义常成为深掘义理的基础,旧注中契合经文意涵的说解也常得到采纳,北宋诸儒的说解也有明显的关联和传承。邢昺、欧阳修、苏轼、程颐等学者虽然对《论语》个别章句提出疑问,也作了微调,但怀疑只针对言语记录的真实性和版本传抄的错讹,并没有否定《论语》和孔子思想本身,诠释实践体现出强烈地尊经崇圣倾向。《论语》作为反映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得到宋儒的一致推崇。、理学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统合,置于诸经之上,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阐发儒家政治伦理和心性修养思想,又借鉴释、道的某些内容和方法,参伍《周易》的某些哲学范畴,抽绎出具有思辨性的宇宙生成体系和哲学本体论,为理学思想的完成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对后代《论语》诠释影响深远。
夏亚飞[2](2016)在《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宋代御药院充当了殿试管理机构,殿试考官主要有主考官——皇帝,初考官,覆考官,详定官,编排官,封弥官,誊录官和监门官等。省试考官机构主要是礼部贡院,省试考官分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主要有知贡举、同知贡举、参详官、点检试卷官、监试官等考官,外帘官主要有封弥官、誊录官、编排官、对读官、监门官、巡铺官等考官。发解试考官主要有监试官和考试官等。宋代科举考官选任一般要求所选考官为科举出身,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殿试考官一般以两制官、馆阁官和台谏官等充任。省试权知贡举在北宋前期和中期主要以翰林学士充任,权同知贡举主要以知制诰充任,自宋哲宗朝至南宋,知贡举、同知贡举主要以六部长贰充任。省试监试官一直以台谏官充任,封弥官在北宋多以台谏、三馆、三司等职位较高的官员充任,在南宋多以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寺、监长官以上官员充任。参详官主要以寺、监长官,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充任,点检试卷官以三馆秘阁官、学官充任。北宋省试别头试考官主要以三馆、秘阁官充任,南宋增设省试别头试监试官,皆以监察御史充任。四川类省试考官主要有监试官和考试官,监试官多以转运副使、转运判官、知州、提点刑狱官充任,考试官多以知州、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官充任。诸路府州军监发解试考官主要由诸路转运司选任,选任的资格是本州的判官、录事参军等官员。诸州发解试监试官主要以通判充任。开封府发解试和国子监发解试主要由朝廷主持选任考官。北宋主要以三馆、秘阁官充任开封府、国子监发解试考官;南宋以秘书省官充任国子监发解试考官相比北宋大幅下降,以监察御史充任国子监发解试监试官成为南宋一大特色。宋代殿试考官命题方式是考官拟定题目,皇帝确定试题。在考试过程中,考官负责向考生解释试题。殿试考官在考生入考场之前编排考生的座次,并向考生公布座位图。殿试考官阅卷考校采用三级考校试卷制度,总体过程分初考、覆考、详定三级考校程序。殿试考官阅卷对诗赋音韵,避讳,字数,文风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殿试考官阅卷和评定等级后,皇帝根据情况升降和裁决考生的等级和名次。省试知贡举负责审查考生的家状、保状、籍贯等考试手续。省试知贡举官具有负责命题的相关职责,在命题之前须参阅各地试题和往年试题,在考试过程中负责向考生解释试题。省试考官在考生入场之前编排考生座次,并向考生公布座位榜图。省试监门官负责考场的门禁工作,巡铺官负责监督和维持考场秩序。宋代省试考官阅卷逐渐发展为三级阅卷考校。省试考官阅卷对诗赋音韵,字数,文风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发解试考官负责审查考生的籍贯、身份、疾病、言行操守和犯法情况。发解试考官命题时须参考往年的考题,不能阿谀权贵,不能涉及边防机密,不能断章取义。发解试考官在阅卷考校时批写“通”、“否”和黜落原因。宋代对科举考官的监督方式主要有皇帝监督,中书等大臣监督,省试、类省试、发解试中的监试官监督。宋代在各种别头试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考官回避制度,回避的方式以考生回避考官为主,考官回避考生为辅。宋廷在实行省试别头试之初,回避考官的考生仅限于知举官亲戚,至南宋孝宗回避的范围由内帘官亲戚、门客考生扩大到外帘官亲戚门客考生。开封府、国子监发解试考官的亲戚考生须参加别头试。诸州发解试考官的亲属、门客考生须参加转运司别头试。四川类省试内帘官与外帘官的亲嫌考生都要参加别头试。考官回避考生,主要表现为考官回避亲属和回避籍贯。针对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考官作弊、受贿、考校不公等问题,宋廷集中力量审理重大影响的科考案,不仅对相关责任考官严惩不贷,而且逐步制定了惩治法令,完善了考官制度。宋代科举考官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考官种类和人数逐渐增多,考官选任具有差遣性,考官职责分工更加细密,考官管理更加严密。宋代科举考官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考官命题方面,断章取义,文意不通,泄露试题;在考官监考巡考方面,考官监考巡考不力,渎职舞弊;在考官封弥誊录方面,考官拆换卷首,偷换试卷,誊录脱误,毁弃试卷;在考官阅卷考校方面,不认真考校试卷,通同作弊。宋代严密的考官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朋党政治,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和选拔优秀人才。宋代科举考官制度对后世元明清科举考官制度的发展、成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考官设置上,采用内帘官和外帘官之制;在考官选任上,要求所选考官为科举出身;在考官防范上,采取封弥誊录制度;在阅卷考校上,采取多级考官考校制度。
王兵[3](2013)在《《宋史·舆服志》研究》文中认为《宋史·舆服志》是研究宋代舆服制度的基本文献,价值极高。本文以《<宋史·舆服志>研究》为题,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文章凡三章。第一章,主要对《宋史·舆服志》的史源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探究出《宋史·舆服志》的主要史源,大致为:官修《国史》、官修《会要》、官方礼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及《玉海》等其他官私着述。第二章,主要研究《宋史·舆服志》的编撰手法。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各种删减。其中删减时间、删减庙号、删减史实过程、删减史实原因等最常见。二,保持原意。如全文照录、简称、省略、词语润色等。第三章,主要论述《宋史·舆服志》的价值及缺陷。凡三节:第一节主要从内容记载的丰富性及系统性、保存资料珍贵性、对其他典籍的辑佚及校补、对后世典籍的参照等角度分析了《宋史·舆服志》的史料价值。第二节主要从承袭旧史而误;时间错误;脱字、错字;记事自相矛盾;文字颠倒;删减、概括、省略不当;体例不一;史料分类不当;混淆史实及事物;两宋史料分配不均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宋史·舆服志》的主要缺陷。第三节则作为补充,对点校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大致为标点上的问题和文本上的问题。标点上的问题如标点不统一;标点不当;当断不断与失校等。文本上的问题有原本不误,点校后产生错误;原本有误,点校后仍误;失校等。
陈峰[4](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孔繁敏[5](2014)在《《宋史·职官志》史料来源考辨》文中研究表明《宋史》诸志的序言基本说清史料主要来源于宋国史诸志,清代学者也明确提出《宋史》"以宋人国史为稿本"。上个世纪40年代出现《宋史》的《职官志》、《刑法志》等抄袭《文献通考》说,至今许多学者沿用或夸大其说。本文主要就最早、最系统提出此说的《宋史·职官志》史料来源加以考辨。宋国史早已失传,通过查核《宋史》本书史料来源的说明及体裁、引文等,再搜集传世的宋元时期官私所修重要典籍引录的宋国史职官志片断史料,与相关的《宋史·职官志》相互比照,可以断定《宋史·职官志》抄袭《文献通考》说是缺乏依据的。
冯雪冬[6](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指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陈果[7](2014)在《《四库全书总目》殿本与浙本异文研究 ——以经部爲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四库全害总目》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书目,代表了清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学者们不仅将《总目》作为了解古代各类典籍、研究傅统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害加以利用,并且遗绽各个角度封其造行研究和考订。《总目》卷帙浩繁,不仅成於聚手、屡经修改,遗受到政治瑗境的制约等多种因素的影警,在漫畏的编纂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讹误。一个多世纪以来,封《总目》成害始末的梳理舆内容的考订都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学界封於《纵目》的雨倔主要版本——殿本舆浙本之间的馒劣一直未有定输。这是因为判断版本的侵劣不能仅懑封二者关系的考订,必须建立在封内容的考辨上,此前已有学者封雨佃版本的文字进行封校,但其中多有疏漏,而且多不辨是非,因此无法为判定版本傻劣提供全面而可靠的依据。因此,本文以《总目》经部为中心,通过封雨佃版本造行系统全面的比勘,盎可能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殿本舆浙本之阁的文字差具,并造一步考察具文的是非舆具文产生的原因。本文通遇参校提要稿本、分纂官提要、文渊阁等三种阁害提要、《会要》提要及其他相关史籍,聩现雨本文字差昊近四千处,订正人物、典籍、引文等三类讹误五百二十八条,剔除此前未见之《纵目》研究最新成果,尚有百铩条为本文所考订。封中华书局整理本之排印舆徵引之文字讹误也多有订正。殿本舆浙本封校的结果显示:殿本反映的是四库馆臣封提要进行反复修改涠饰後的最终面貌,即馆臣的最终修酊本,但却疏於校勘,其文字讹误反多於浙本;而浙本因在刊刻前经过江浙学者的群细校订,是一个文字更为完善精富的校订本。综观各颧差异可以造一步发现,殿本舆浙本不僮没有因袭关保,而且更呈现出互补的倾向,在着录舆行文上各具特色且互有短畏,有大量可以互相补正发明之处。
郭丽[8](2012)在《唐代教育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着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着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着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郝素娟[9](2016)在《金代移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代是我国北方各族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时期之一,也是东北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南北对流迁徙的历史时期。金立国一百二十年,移民运动贯穿始终,移民对金朝社会的整体发展、国运兴衰有着重要性意义。同时金代移民对北方民族的变迁和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波及到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移民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学界对金代移民未做系统、深入、整合性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因此,本文以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金代不同时期的移民背景、政策、各族人口的迁徙动态及分布和各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规律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析各族移民的移居地生活,探究移民在金代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以求对深化金代史以及移民史研究有所补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金代初期的移民运动。阐述了金代初期移民的原因、政策、迁徙与分布。认为大量辽地、宋地人口的北迁是金初“移民实内地”、“移民北上”等移民政策实施的结果,指出汉人的北迁呈现出渐进式特点,移民人数与迁入地范围要远大于辽代,已进入了黑龙江北部地区。而女真等族的移民中原是金政府的“猛安谋克南下”政策的体现,认为太宗后期约有140多万女真人口南下中原,河北两路、山东两路是女真移民的主迁地。同时对女真等族诸多移民家庭进行了考辨,明确了完颜希尹、尼庞古钞兀、秉德、海陵修仪高氏、术虎高琪、古里甲石伦等家庭的迁徙情况,认为完颜希尹家族至少领有两个猛安迁徙到吉林舒兰地区。隶属于黄龙府的曷懒兀主猛安和失剌古山猛安移居地较近,当在长春和农安之间。在此基础上,对金代初期的移民特点与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金初移民类型以政府组织控制下的强制型移民为主,移民原因主要以军事政治为主,经济原因次之。少数民族南下和中原人民北上是金初移民运动的最大特色。此外,金初移民运动体现了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人口迁徙若干规律中的“移民潮与返移民潮法则”、“中心凝聚律”以及“周边民族向心律”等等。第二章,金代中期的移民浪潮。熙宗时内外局势的变化和海陵的迁都使金政府继续执行“猛安谋克南下”的移民政策,得出熙宗和海陵两朝南下女真移民大约50多万,至此金代三次大规模的女真族南迁宣告结束。河北东西路和山东东西路仍然是女真移民的主迁地,认为隶属于中都路的昏得浑山猛安与浑特浑猛安、浑特山猛安为同一猛安。对《金史》中记载的蒲察鼎寿、裴满达、仆散端、太宗子孙、秉德等女真移民家庭,耶律履等契丹移民家庭、李英等渤海移民家庭进行了探索,认为秉德家族在熙宗时从咸平路移徙中都,海陵正隆初年又从中都迁往天德戍守,而其他几个女真家庭在熙宗时期移民中都路。耶律履、李英两个家庭分别移徙东平和益都。通过对“招民实都”和“招民实河南”移民政策的探析,认为金中期汉人的迁徙主要是在政府优惠政策吸引下的自由型迁徙。本时期契丹、奚人除跟随女真人进入中原外,金世宗把西北、西南招讨司中的契丹、奚人强制迁徙至金源内地。与此同时,女真为主的猛安谋克在中原地区进行了流动,但没有改变女真人在中原地区的分布格局。通过对金中期移民运动的全面考察,认为金中期的移民运动虽仍以强制型为主,但自由型迁徙开始上升,移民类型趋向多样化。移民原因也凸显多样性,除政治、军事因素外,经济因素越发明显。但移民规律与金初类似,仍然体现了“中心凝聚律”和“周边民族向心律”。第三章,金代末期的移民高峰。通过对“军户南迁”、“听民南渡”和“纵民北渡”移民政策的探析,认为贞佑南渡和壬辰北渡是金末、金亡之际两次举国性的迁徙。二十余年中,诸多移民家庭参加了南渡与北渡,这种“候鸟式”迁徙是金末移民运动的最大特点。同时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统计出165例汉人移民家庭参加金末南渡,142例汉人移民家庭参加金亡北渡。有金一代,迁徙3次以上的各族移民家庭有24例,这是金代移民运动的突出特点。女真等军户的南迁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辐射性分布,近至洛阳、许昌、归德府、郑州,远至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区均有女真移民的迁入。北渡中的女真人主要移徙河北、山东、陕西等中原地区。对尼庞古丑的(先祖尼庞古钞兀)、高嗣荣(海陵修仪高氏家族)、古里甲石伦、蒲察桓端、术甲脱鲁灰、仆散端、纥石烈胡沙虎、耶律兄弟(耶律履孙子)等移民家庭进行了探究,明晰了迁徙情况,认为胡沙虎所领属的和鲁忽土猛安当在章宗后期或卫绍王时期从咸平路移徙中都路,并提出胡鲁土猛安与和鲁忽土猛安、和鲁夺徙猛安并非是同一猛安。金代末期的移民规律与金初、金中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体现了“动乱驱散律(中心凝聚律)”和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学界的“推拉理论”。第四章,移民的移居地生活。对女真、契丹、宋辽宗室、汉族仕宦、汉族普通民众等各族、各阶层移民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探析。认为汉族仕宦移民群体生活方式多种多样,除入仕、授徒外,隐居、读书自耕、辞官归隐田园、入为黄道、以技艺谋生、沦为奴隶等均为其生活状态。而汉族普通民众的移居地生活主要体现为耕种、技艺谋生、经商、沦为奴隶等。指出移民生活与政府的移民安置政策、个人技艺、阶层、个人选择、迁入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等因素相关。移民生活的考察,从侧面展现了金代社会的发展面貌。第五章,移民在金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对移民在金代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认为汉、契丹等族移民群体是金代社会发展变迁中诸多合力中的主要力量之一。指出女真等族的南徙中原改变了其经济生活,采用中原租佃制的生产方式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对移民与原居民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指出土地争端是移民与原居民矛盾的根本原因和体现。从女真等族的汉化与汉人的胡风尽染两重视角考述了移民与原居民在生活习俗、人生仪礼、语言等方面的融合。由于金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故移民与原居民的关系也是民族关系的体现。同时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移民问题,人口迁徙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与承载者,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口的流动。本文通过对金代移民的全方位梳理、解读和考证,力图使读者对金代移民形成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金代社会,认识移民在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对国运兴衰的影响,还有利于从金代移民的视阈来审视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
苏循波[10](2013)在《从拟稿到补纂本—《明史》本纪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也是历代官修正史纂修时间最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部史书。当时学者就以其体例严整,叙事简括,对其评价颇高;亦有人认为其议论公允,考稽详核,超越前代诸史。而本纪作为《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纂过程不仅具有《明史》编纂的一系列特征,又由于本纪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更能凸显《明史》编纂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明史》本纪囊括了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边防、民族、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依时记事,专记帝王一人,书一朝之大事,列一代之诸帝,内容攸关政权的合法性与朝代正朔,是正史中最具政治内涵的部分。而清以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华夏,与中原既有民族差异,又有文化隔阂,其执政中国的合法性广受质疑。因此,清朝对《明史》编纂十分重视,而对本纪部分的书写尤为关注。据现存史稿的形态来看,《明史》本纪编纂前后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博学鸿儒分纂本纪拟稿时期,其中《潜庵先生拟明史稿》中的《太祖本纪》即为此时期现存的重要成果。第二阶段为万斯同受聘于徐氏兄弟,参与并主要负责审定史稿时期,416卷本《明史》本纪基本上就是这一时期的编纂成果。第三阶段当为313卷本《明史纪传》的本纪修纂时期。第四阶段为王鸿绪《明史稿》本纪修纂时期。康熙后期,《明史》纂修几近停滞,王鸿绪以一人之力,继续推动《明史》纂修,其《明史稿》本纪即是《明史》本纪编纂的第四阶段成果。第五阶段为张廷玉等纂修殿本《明史》本纪时期。’雍正初,清朝又召集史官纂修《明史》,至乾隆四年,殿本《明史》刊印,《明史》本纪修纂基本完成。第六阶段为英廉等补纂《明史本纪》时期。乾隆四十二年,清朝出于加强思想教化的政治需要,将殿本《明史》的本纪部分单独抽离,重新编纂,最后形成补纂本二十四卷《明史本纪》。此即《明史》本纪编纂之大概。本文以本纪为视角,通过对不同纂修阶段稿本的对比,从而揭示殿本《明史》编纂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其对《明史》编纂的内容、进度、思想的影响,从而考察《明史》不同编纂阶段稿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承袭的真实状况,总结《明史》编纂的经验及教训,使人们对《明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宋史·选举志》正误例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史·选举志》正误例举(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论语》诠释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宋《论语》诠释的文化生态考察 |
第一节 北宋《论语》诠释的社会文化境遇 |
一、“以文化成天下”的治国方略 |
二、以经义为主的科举取士制度 |
三、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读书风尚 |
第二节 北宋《论语》诠释的学术思想境遇 |
一、传统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汉学到宋学 |
二、北宋时期经学风气的演变:双线并行终到合流 |
三、传统儒家哲学发展的历史使命:复兴儒学 |
第二章 北宋前期:章句与义理交融的《论语》诠释 |
第一节 旧中寓新的邢昺《论语注疏》 |
一、含章内映、标立典范的命名 |
二、改易皇疏、变通义说的诠释体例 |
三、训诂考证、文辞义理兼备的诠释特点 |
四、有守有破、汉宋转关的诠释成就 |
第二节 窥斑知豹的胡瑗《论语说》 |
一、推阐义理的诠释方法 |
二、修养德性的诠释主旨 |
三、教育弟子的诠释诉求 |
第三节 评旧立新的刘敞《论语小传》 |
一、《论语小传》概说 |
二、义理说经 宋学风貌 |
三、驳难旧解 自出新意 |
四、尊经崇圣 勤拳渊微 |
第三章 北宋中后期(上):宋学视域下的《论语》诠释 |
第一节 “时发孔氏之秘”的苏轼《论语说》 |
一、《论语说》概说 |
二、自以意作 多出新解 |
三、返归圣学 达于孔子 |
四、联系现实批评时弊 |
五、对“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 |
第二节 有驳有立的苏辙《论语拾遗》 |
一、与苏轼《论语说》的关系 |
二、改易辩驳子瞻和公是 |
三、以释、道思想释《论》 |
四、以《论》释《论》 |
五、对“仁”的诠释 |
第四章 北宋中后期(下):理学视域下的《论语》诠释 |
第一节 以理明道的陈祥道《论语全解》 |
一、“新学”释《论》的集成之作 |
二、旁引曲证的释《论》之作 |
三、言理明道的释《论》之作 |
第二节 探本求源的程颐《论语解》 |
一、明道穷理的诠释宗旨 |
二、玩味涵蓄的求道方法 |
三、学习与教育并重的修道路径 |
四、自敬而诚的守道机制 |
第五章 北宋《论语》诠释的演进路径与特点 |
第一节 北宋《论语》诠释的演进路径 |
一、旧学风的发展与《论语》注疏之学的完成 |
二、新学风的演变与《论语》义理之学的成熟 |
三、理学型《论语》诠释新局面的开创与流变 |
第二节 北宋《论语》诠释的特点 |
一、以义理为重 未尽废训诂 |
二、以己意言经 未尽弃旧注 |
三、以尊崇为归 微调《论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2)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有关宋代科举考试机构和考官种类及职责的研究 |
(二)有关宋代科举考官选任的研究 |
(三)有关防止科举考官作弊的研究 |
(四)有关宋代科举考官管理制度的研究 |
(五)有关科举考官舞弊案的研究 |
三、本文旨趣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
一、隋唐五代科举考官制度概况 |
(一)隋代科举考官制度 |
(二)唐代科举考官制度 |
(三)五代科举考官制度 |
二、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
(一)殿试考官机构及考官设置的发展演变 |
(二)省试考官机构及考官设置的发展演变 |
(三)发解试考官机构及考官设置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代科举考官的选任 |
一、宋代殿试考官的选任 |
二、宋代省试考官的选任 |
(一)省试知举官的选任 |
(二)省试知举以下考官的选任 |
(三)省试别头试考官的选任 |
(四)类省试考官的选任 |
三、宋代发解试考官的选任 |
(一)诸路府州军监发解试考官的选任 |
(二)开封府和国子监发解试考官的选任 |
(三)发解试别头试考官的选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科举考官的职责 |
一、宋代殿试考官的职责 |
(一)命题并解释试题 |
(二)编排并公布考生座位 |
(三)阅卷考校 |
(五)评定等级和名次 |
二、宋代省试考官的职责 |
(一)审查考生资格 |
(二)命题并解释试题 |
(三)编排并公布考生座位 |
(四)负责门禁和巡考 |
(五)阅卷考校 |
三、宋代发解试考官的职责 |
(一)审查考生资格 |
(二)命题 |
(三)阅卷考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科举考官的管理 |
一、宋代对科举考官的监督 |
(一)皇帝对科举考官的监督 |
(二)中书等大臣以覆试的方式监督科举考官 |
(三)监试官对科举考官的监督 |
二、宋代科举考官的回避制度 |
(一)考生回避考官 |
(二)考官回避考生 |
(三)宋廷对违犯回避考官制度的惩处 |
三、宋代重大科考案及其对考官的惩治 |
(一)殿试科考案及其惩治考官 |
(二)省试科考案及其惩治考官 |
(三)发解试科考案及其惩治考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的评价 |
一、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的特征 |
(一)考官种类和人数逐渐增多 |
(二)考官选任具有差遣性 |
(三)考官职责分工更加细密 |
(四)考官管理更加严密 |
二、宋代科举考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考官命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考官监考巡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考官封弥誊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考官阅卷考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的影响 |
(一)科举考官制度对宋代的影响 |
(二)宋代科举考官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宋史·舆服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宋史·舆服志》的史源 |
第一节 官方礼书 |
一、《太常因革礼》 |
二、《政和五礼新仪》 |
三、《中兴礼书》 |
第二节 官修《会要》 |
第三节《续资治通鉴长编》 |
第四节《文献通考》 |
第五节 其他官私着述 |
一、官方着述:《国史》、《三礼图》等 |
二、其他私人着述 |
第二章 《宋史·舆服志》的编撰手法 |
第一节 删减的手法 |
一、基本照录 |
二、删减时间 |
三、删减原因 |
四、删减史实过程 |
五、删减史实结果 |
六、删减礼仪、服制内容 |
七、删减人名及机构等 |
八、删庙号 |
九、删减诏令及奏议 |
十、概括史实 |
十一、其他删减 |
第二节 保持原意的手法 |
一、全文照录 |
二、词句润色 |
三、简称 |
四、省略 |
五、其他保持原意的手法 |
第三章 《宋史·舆服志》的价值与缺陷 |
第一节 《宋史·舆服志》的价值 |
一、记载较为系统丰富 |
二、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史料 |
三、文献辑佚与考订它书错误与不足 |
四、后世官私着作的史源 |
第二节 《宋史·舆服志》的缺陷 |
一、承袭旧史而误 |
二、时间错误 |
三、脱字,错字 |
四、记事自相矛盾 |
五、文字颠倒 |
六、删减、概括不当 |
七、体例不一 |
八、史料分类不当 |
九、混淆史实和事物 |
十、两宋史料分配不均 |
第三节 中华书局点校本的不足 |
一、标点错误 |
二、文本错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取用 |
1.4 内容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
2.1 世风与家学 |
2.1.1 清初学风 |
2.1.2 扬州学术 |
2.1.3 白田家学 |
2.2 交游与转益 |
2.2.1 学林硕彦 |
2.2.2 理学名臣 |
2.2.3 乡贤名士 |
2.3 着述与流传 |
2.3.1 《朱子年谱》 |
2.3.2 《白田草堂存稿》 |
2.3.3 《白田草堂续稿》 |
2.3.4 《读书记疑》 |
2.3.5 《朱子文集注》 |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
3.1 背景与动因 |
3.2 过程与意图 |
3.3 取鉴与采择 |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
4.1 考订早年学行 |
4.1.1 删汰神异书写 |
4.1.2 考辨武夷从学 |
4.1.3 讳言学禅经历 |
4.1.4 改订延平授受 |
4.2 辨析朱、张交游 |
4.2.1 过程的序列 |
4.2.2 史料的辨析 |
4.2.3 立场的审视 |
4.3 形塑朱、陆之争 |
4.3.1 书写鹅湖之会 |
4.3.2 重释南康之会 |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
4.4 论定晚年宗旨 |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
5.1.1 征于古今礼书 |
5.1.2 验诸人情风俗 |
5.1.3 考之朱熹行年 |
5.1.4 余论 |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
5.2.1 校雠于版本 |
5.2.2 寻绎于师说 |
5.2.3 决疑于本事 |
5.2.4 小结 |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
6.1.1 治《书》历程 |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
6.2.1 治《诗》历程 |
6.2.2 辨毛、郑之异 |
6.2.3 订朱熹之注 |
6.2.4 创自得之说 |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
6.3.1 治《礼》历程 |
6.3.2 纂礼求通 |
6.3.3 博古求是 |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
7.1 校雠以判史实 |
7.2 尊朱以申《纲目》 |
7.3 博古以通世用 |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
8.1.1 着作的评价 |
8.1.2 观点的征引 |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
(5)《宋史·职官志》史料来源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史·职官志》史料主要来源于宋国史职官志 |
( 一) 宋官修国史及流传概况 |
( 二) 《宋史·职官志》等诸志序言基本说清史料主要来源于宋国史诸志 |
( 三) 《宋史·职官志》等诸志的体裁、结构基本沿袭宋国史诸志 |
( 四) 《宋史·职官志》本文有注明出处者可以印证史料来源于宋国史职官志 |
( 五) 从辑佚的宋国史职官志与《宋史·职官志》的对比中反映出两者有源流关系 |
二、《宋史·职官志》抄袭《文献通考》说的由来与发展 |
三、《宋史·职官志》没有抄袭《文献通考》 |
( 一) 序言 |
( 二) 尚书省左右司 |
( 三) 观文殿学士 |
( 四) 御史台检法官 |
( 五) 镇抚使 |
( 六) 府州军监 |
四、余论 |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7)《四库全书总目》殿本与浙本异文研究 ——以经部爲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论文选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殿本与浙本差异比较 |
一、提要次序调整 |
二、书名卷数差异 |
三、着录图书来源 |
四、解题文字差异 |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提要订误 |
凡例 |
一、人物类 |
二、典籍类 |
三、引文类 |
第三章 整理本(经部)校订 |
一、排印错误 |
二、出校讹误 |
结语 |
附录 殿本与浙本文字差异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唐代教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唐代教育与文学:结合的契机 |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 |
第一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
一、 教育受众的增加 |
二、 教育普及面的扩大 |
第二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成因 |
一、 教育制度 |
二、 政治环境 |
三、 经济状况 |
四、 书籍流通 |
第三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背景下的文人实况 |
一、 有关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状况的史料 |
二、 唐代文学家受教育途径及阶层分布统计 |
三、 统计结果的分析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 |
第一节 唐初“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文人及文学 |
一、 “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及主要特点 |
二、 “尊圣”与唐初文学观念 |
三、 “崇儒”与文人的人生矛盾 |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一、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
二、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和时代特点 |
三、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第三节 盛唐教育思想的社会处境与文人的境遇 |
一、 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重新繁荣 |
二、 教育与仕进矛盾的凸显 |
三、 教育供给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之间的悖反 |
四、 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与盛唐文人心态的一个面向 |
第四节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变化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一、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反思和困境 |
二、 复古思潮中对教育价值的发掘 |
三、 教育思想的多重矛盾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初唐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及对文学的影响 |
一、 《五经正义》的编纂与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
二、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诗文语言 |
三、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文人的人生道路 |
第二节 盛唐经学教育的新诉求与文风之变 |
一、 经学教育的“明理”目标 |
二、 御注《孝经》与经学教育伦理性的强化 |
三、 经学教育的“明理”诉求与文风的“崇雅黜浮” |
第三节 中晚唐经学教育与文学中的创新 |
一、 中央官学中经学教育的衰落 |
二、 私学中经学教育的发展 |
三、 经学教育重心的下移与中晚唐文学中的创新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代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
一、 唐前文学的高度发展 |
二、 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 |
三、 科举取士重文的刺激 |
第二节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
一、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
二、 唐代文学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唐代文学教育内容在唐人创作中的印迹 |
一、 内容的借鉴 |
二、 题材的取资 |
三、 典故的吸纳 |
四、 对偶的采用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
第一节 唐代蒙书考述 |
一、 《蒙求》 |
二、 《太公家教》 |
三、 《兔园策府》 |
第二节 唐代中原内地与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比较 |
一、 教育内容 |
二、 教育途径 |
三、 教育者 |
第三节 唐代中原儿童诗与敦煌学郎诗的异同及教育成因论析 |
一、 构思:精巧与随意 |
二、 题材:狭窄与丰富 |
三、 语言:文雅与通俗 |
四、 表现手法:多样与单一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唐代女教书考论——兼论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一、 《女孝经》考论 |
二、 《女论语》考论 |
三、 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诗歌创作 |
一、 唐代女性诗歌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 |
二、 唐代女性经史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经史语典 |
三、 唐代女性道德礼法教育及其在女性诗歌中的体现 |
第三节 唐代女性教育成效的别样展示方式:女性的其他文学活动 |
一、 妓女传唱 |
二、 寡母教孤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第一节 唐代教育的开放性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一、 唐代教育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
二、 唐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
一、 “宾贡”意涵的演变 |
二、 唐代宾贡科考论 |
三、 唐代宾贡科及第留学生之去向 |
第三节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一、 以晁衡为代表的日本留学生与盛中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二、 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留学生与晚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三、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之于双方文学创作的意义 |
第四节 唐代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一、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教育的贡献 |
二、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汉文学发展的作用 |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 |
第一节 萧瑟中的新希望——书院起源名与实 |
一、 书院之名的出现 |
二、 书院之实的肇端 |
第二节 从官学到私学——书院与中晚唐士人转型 |
第三节 从山林寺院到书院——书院与儒学复兴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
附录二:唐代童子科考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金代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本文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金代初期的移民运动 |
第一节 女真族的迁徙 |
一、女真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女真族迁徙的考辩 |
三、女真族移民的分布 |
四、政府对女真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二节 契丹、奚等族的迁徙 |
一、契丹、奚等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契丹、奚等族的迁徙过程 |
三、契丹、奚等族的移民分布 |
四、政府对契丹等族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三节 汉族的迁徙 |
一、汉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汉族迁徙的考论 |
三、汉族移民的分布 |
四、政府对汉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四节 金初移民的特点与规律 |
一、金初移民的特点 |
二、金初移民的规律 |
第二章 金代中期的移民浪潮 |
第一节 女真族的迁徙 |
一、女真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女真族迁徙的考析 |
三、中原女真移民的分布 |
四、政府对女真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二节 契丹、奚等族的迁徙 |
一、契丹、奚等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契丹、奚等族的迁徙考述 |
三、契丹、奚等族移民的分布 |
四、政府对契丹、奚等族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三节 汉族的迁徙 |
一、汉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汉族的迁徙与分布 |
三、政府对汉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四节 金中期移民的特点与规律 |
一、金代中期移民的特点 |
二、金代中期的移民规律 |
第三章 金代末期的移民高峰 |
第一节 女真族的迁徙 |
一、女真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女真族的迁徙与分布 |
三、政府对女真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第二节 契丹、渤海等族的迁徙 |
一、契丹族的迁徙与分布 |
二、渤海、雍古等族的迁徙与分布 |
第三节 汉族的迁徙 |
一、汉族迁徙的原因与政策 |
二、汉族迁徙的考论 |
三、南迁北渡中的汉移民分布 |
四、政府对汉移民的安置与管理 |
五、移民之间的互助 |
第四节 金末移民的特点与规律 |
一、金末移民的特点 |
二、金末移民的规律 |
第四章 移民的移居地生活 |
第一节 汉人的移居地生活 |
一、宋辽宗室的囚居生活 |
二、汉族士宦的移民生活 |
三、普通汉民的移民生活 |
第二节 女真等族的移居地生活 |
一、女真人的移民生活 |
二、契丹等族人的移民生活 |
第五章 移民在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移民与金代经济发展 |
一、移民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移民对中原经济建设的影响 |
三、女真族移民的经济生活变迁 |
第二节 移民与金代政治发展 |
一、移民与典章制度建设 |
二、移民与社会治理 |
第三节 移民与原居民的关系 |
一、移民与原居民的矛盾 |
二、移民与原居民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从拟稿到补纂本—《明史》本纪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明史》本纪研究现状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博学鸿儒分纂时期的本纪编纂 |
第一节 编纂分工 |
第二节 史料 |
一、以《实录》为主 |
二、《崇祯长编》的编纂 |
第三节 书法之争议 |
一、建文逊国 |
二、大礼之争 |
第四节 《潜庵先生拟明史稿》中的《太祖本纪》 |
一、《太祖本纪》的总体架构 |
二、《太祖本纪》的成功之处 |
三、《太祖本纪》存在的不足 |
四、汤斌《太祖本纪》体现的编纂思想 |
第二章 416卷本《明史》中的本纪 |
第一节 416卷本《明史》本纪的总体架构 |
—、416卷本《明史》本纪的分卷概况 |
二、纪首纪尾 |
第二节 416卷本《明史》本纪的特点 |
一、内容详实 |
二、补充诏敕 |
三、叙事准确 |
第三节 416卷本《明史》本纪存在的问题 |
一、记时讹误较多 |
二、内容仍有缺略 |
三、体例尚需完善 |
第三章 313卷本《明史纪传》中的本纪 |
第一节 313卷本《明史纪传》的研究现状 |
一、对313卷本《明史纪传》的已有认识 |
二、对313卷本《明史纪传》认识的局限性 |
第二节 313卷本《明史纪传》本纪的特点 |
一、313卷本《明史纪传》本纪的总体框架构 |
二、313卷本《明史纪传》本纪用语的特点 |
三、313卷本《明史纪传》本纪内容的变化 |
四、313卷本《明史纪传》本纪体现的明史观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章 王鸿绪《明史稿》中的本纪 |
第一节 王鸿绪《明史稿》本纪的编纂 |
一、删繁就简 |
二、文字润色 |
三、调整卷次 |
四、删除论赞 |
五、正谬订讹 |
六、补缀未备 |
第二节 王鸿绪《明史稿》本纪体现的史观 |
一、否认明太祖曾为“宋”臣 |
二、对成祖“靖难”多有回护 |
三、指斥武宗操行 |
第三节 王鸿绪《明史稿》本纪的缺陷 |
一、体例的缺陷 |
二、内容仍有错误 |
第五章 殿本《明史》本纪 |
第一节 殿本《明史》本纪分纂概况 |
第二节 殿本《明史》本纪的特点 |
一、内容充实 |
二、文约而旨丰 |
三、体例的确定 |
第三节 正统性的建构 |
一、诠释元明相承的合理性 |
二、对满洲政权进行道德美化 |
三、对“忠义观”的诠释 |
第四节 殿本《明史》本纪存在的问题 |
一、内容尚有大量错误 |
二、体例仍欠完善 |
三、内容的缺陷 |
第六章 乾隆四十二年补纂本《明史本纪》 |
第一节 《明史本纪》补纂的政治背景 |
一、褒扬忠节思想,大力扶植纲常 |
二、保持满洲民族特征,强化满洲民族认同 |
三、禁止反清言论,消除民族因素对政治认同的不利影响 |
第二节 补纂内容 |
一、增补史实 |
二、补纂本改写的内容 |
三、补纂本删除的内容 |
第三节 伦理思想的强化 |
一、明“是非” |
二、强调君权独断 |
三、正名分 |
第四节 补纂的局限性 |
一、殿本失误多仍而未改 |
二、新补内容或有失误 |
三、新增内容多采自殿本之志表 |
结语 |
一、吸收前代修史的经验 |
二、王鸿绪对《明史》编纂的关键性作用 |
三、影响《明史》纂修的政治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宋史·选举志》正误例举(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论语》诠释史论[D]. 乔芳. 扬州大学, 2015(10)
- [2]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D]. 夏亚飞. 河南大学, 2016(02)
- [3]《宋史·舆服志》研究[D]. 王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5]《宋史·职官志》史料来源考辨[J]. 孔繁敏. 史学史研究, 2014(04)
-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7]《四库全书总目》殿本与浙本异文研究 ——以经部爲中心[D]. 陈果. 南京大学, 2014(07)
- [8]唐代教育与文学[D]. 郭丽. 南开大学, 2012(06)
- [9]金代移民研究[D]. 郝素娟. 吉林大学, 2016(08)
- [10]从拟稿到补纂本—《明史》本纪编纂研究[D]. 苏循波. 南开大学, 2013(07)